四生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3收藏

四生丸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妇人大全良方》方之四生丸 41 组成 42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43 功用主治 44 方解 45 运用 46 现代适应证 461 肺结核 462 支气管扩张 463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47 四生丸的药理作用 471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47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73 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474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475 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76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48 歌诀 49 摘录 5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四生丸 51 组成 52 制法 5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54 功能主治 55 方解 6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方之四生丸 61 处方 62 制备方法 63 功能主治 64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方之四生丸 71 组成 72 制法 7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74 功能主治 8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四生丸 81 组成 82 制法 8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84 功能主治 9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之四生丸 91 组成 92 主治 9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95 摘录 10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05 摘录 11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 111 组成 112 功效 113 主治 114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16 摘录 12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之四生丸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24 制备方法 125 摘录 13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之四生丸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35 摘录 14 《普济方》卷一○四方之四生丸 141 组成 142 功效 14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44 制备方法 145 摘录 15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时摄生论方》之四生丸 151 组成 152 主治 15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54 制备方法 155 摘录 16 《百一选方》卷三方之四生丸 161 组成 162 主治 16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64 制备方法 165 用药禁忌 166 摘录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四生丸 1 拼音

sì shēng wán

2 英文参考

Bolus of Four Fresh Drug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四生丸同名方剂约有十三首,其中《妇人大全良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生荷叶9g、生侧柏叶9g、生艾叶12g、生地黄15g,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热妄行证。本方为治疗血热妄行所致上部出血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和胃溃疡吐血属血热证者。

4 《妇人大全良方》方之四生丸

该方剂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可作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时的对症治疗措施之一[1]。但对上述3种原发病的根本治疗尚须以现代医学抗生素疗法等为主[1]。

41 组成

生荷叶9g、生侧柏叶9g、生艾叶12g、生地黄15g[2]

42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研末为丸,每服一丸(12g),水煎服[3]。

43 功用主治

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2]。主治血热妄行证。症见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脉弦数[2]。

44 方解

本方证由火热迫血妄行,血分有热,损伤脉络,血不循经,外溢而致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咽干口燥,舌红,脉弦数皆为血热兼阴伤之象[3]。治当清热凉血止血[3]。方中侧柏叶凉血止血为君[3]。生地黄凉血清热,养阴生津,为臣药,佐以生荷叶凉血化瘀,止血不留瘀;生艾叶祛瘀止血,辛温而不燥,既可增强本方止血之功,又可避免血止留瘀之弊[3]。方中4药俱生用,意在增强凉血止血作用[3]。

45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血热妄行所致上部出血的常用方剂[2]。凡临床上出现以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2]。

2.加减法:若出血较多者,加入小蓟、白茅根、藕节、仙鹤草等增强止血之功。

3 使用注意:本方对内热暴作之吐血、衄血疗效较好,然只可暂用,中病即止,若多服、久服,寒凉太过,则可使血凝成瘀,造成不良后果。

46 现代适应证

[4]

适应证:常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之咯血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吐血,属血热妄行者。

461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经呼吸道或(和)消化道侵入体内,由细胞免疫及变态反应参加的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由于感染人体部位不同,临床上又分为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多种类型,共同的表现是潮热、盗汗、纳差、消瘦、咳嗽、咯血。

462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的近端支气管由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其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所致炎症,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释放的弹性酶、胶原酶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和白三烯B4等介导,致使支气管壁层组织,特别是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破坏,削弱了对管壁的支撑;同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阻塞以及肿瘤、异物、感染引起的管腔阻塞导致支气管狭窄或肺不张等,由于失去肺泡弹性组织的缓冲,胸腔负压直接牵拉支气管壁即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先天性软骨缺失症、结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等先天和遗传因素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某些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可伴有支气管扩张,提示该病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支气管呈囊状或柱状扩张,弹性组织、软骨、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破坏;早期肺功能正常,晚期出现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肺循环阻力增加,出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反复咯血。

463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通称为消化性溃疡,其最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服用非甾体类抗菌药,二者均会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破坏。在正常黏膜损害防御和修复过程中,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是损害发生的直接因素,从而发生溃疡,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十二指肠球部、胃角或胃小弯处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边缘光整、底部洁净,由肉芽组织构成,上面覆盖灰白色或灰**纤维渗出物;活动性溃疡周围黏膜常有炎性水肿,溃疡浅者累及黏膜肌层,深者可达浆膜层,血管溃破时引起出血,穿破浆膜层引起穿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钝痛、灼痛、胀痛等,尤以空腹时为著;周期性发作,秋冬季为多,发作具有节律性,查体可见上腹部轻压痛。

47 四生丸的药理作用

[5]

471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君药侧柏叶煎剂能明显缩短出凝血时间,其有效成分为槲皮苷和鞣质,炒侧柏叶炭和焖煅侧柏叶的止血作用比生侧柏叶强。臣药生地黄能促进凝血功能。佐药荷叶有促凝血和止血作用。艾叶醇提取物水溶液部分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艾叶中分离的β谷甾醇和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艾叶几种烘品水煎剂有止血作用,生品水煎剂无效。

47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药侧柏叶煎剂对金**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水浸剂1:100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且与异烟肼有协同作用,水煎剂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佐药艾叶对肺炎链球菌、金**及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艾叶水煎剂对脑膜炎双球菌也有抑制作用;艾叶烟熏后对许兰黄癣菌、絮状表皮葡萄球菌、趾间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473 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侧柏叶煎剂醇沉部分及提取物黄酮等均有镇咳和祛痰作用;侧柏叶煎剂醇沉后部分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阻断乙酰胆堿的作用,故有平喘作用,此外侧柏叶对气管-组织呼吸有降低组织耗氧量的作用。佐药艾叶油及其有效成分有中枢性镇咳作用,艾叶油、旷萜品烯醇、萜品西醇4,β丁香烯醇等对支气管平滑肌均有直接松弛作用,并能对抗组胺、氨甲酰胆堿引起的气道平滑肌收缩反应。

474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侧柏叶煎剂醇沉后部分对肠管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侧柏叶15g水煎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其潜血转阴天数平均28天,说明对此类出血有止血作用。臣药生地黄煎剂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佐药艾叶油混悬液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利胆作用。

475 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臣药生地黄有显著的抗炎消肿作用;怀地黄可增强GSHPx的活性,降低LPO含量而具有抗氧化作用。生地多糖对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的DNA合成、蛋白合成以及IL2的产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同时通过阻断环磷酰胺、地塞米松的某些作用环节起到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艾叶油对多种炎症均有抑制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同时能抑制脾及胸腺生长,抑制溶血素生成及单核细胞吞噬功能;艾叶水提物具有很强的抗补体活性。

476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侧柏叶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并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臣药生地黄能减轻糖皮质激素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形态的影响,使血浆皮质酮浓度升高;能显著改善甲亢等阴虚患者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兴奋症状,同时还有镇静催眠作用。

48 歌诀

四生丸用三种叶,鲜荷鲜艾加侧柏;生地共捣如泥煎,吐衄妄行因血热[2]。

49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

5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四生丸 51 组成

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6]。

52 制法

捣烂为丸,鸡子大[6]。

5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水煎服[6]。

54 功能主治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四生丸功能凉血止血[6]。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6]

55 方解

方中侧柏叶清热凉血止血;生地黄凉血养阴;荷叶止血散瘀;艾叶止血而性温,可防寒凉太过以致血止留瘀之弊[6]。

6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方之四生丸 61 处方

炒僵蚕、地龙、白附子、五灵脂、草乌各等分[6]。

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 草乌(去皮、尖)各等分

6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6]。

63 功能主治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方之四生丸主治骨节作痛,或浑身麻痹[6]。

治妇人血风,骨节疼痛,手臂抬举不起,行履不得,并浑身麻痹。

64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茶水或酒送服[6]。

每服20丸,茶、酒任下。或作末,每次15克,酒调下。

65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

7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方之四生丸 71 组成

五灵脂、骨碎补、川乌、当归各等分[6]。

72 制法

上药为细末,无灰酒打糊为丸,梧桐子大[6]。

7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七至十五丸,温酒送下[6]。

74 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方之四生丸主治口眼㖞斜,半身不遂[6]。

8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四生丸 81 组成

黑牵牛子、大黄、朴硝、皂角(蜜炙)各等分[6]。

82 制法

上药为细末,泛水为丸[6]。

8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七十至八十丸,食后服[6]。

84 功能主治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四生丸主治实热便秘[6]。

9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之四生丸 91 组成

草乌头半两,白僵蚕1两,苦参1两,黑牵牛1两(并生用)。

92 主治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之四生丸主治皮肤风痒,疮癣,(疒帬)麻冷痹,热毒痈疖。

9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温酒送下,日3次。

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9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一

10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 101 组成

乌头半两(生,去皮脐),木鳖子半两(去壳,研),狗脊(去毛)半两,苦参1两。

10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主治肾脏风毒攻注,腰脚生疮。

10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烂研猪肾,入少许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0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

11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 111 组成

萆薢、防风(去叉)、狗脊(去毛)、乌头(去皮脐,生用)各等分。

112 功效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卷一壮元气之功效。

113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主治一切筋骨疼痛。

114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日服10丸,渐加至3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

115 制备方法

先以河水浸乌头7日7夜,切作片,每乌头1两,即用盐半两同炒黄,次与诸药同为细末,用米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16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12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之四生丸 121 组成

白附子1两,干姜1两(炮),舶上硫黄1两,半夏(姜制)1两。

122 主治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之四生丸主治妇人沉痼久冷,赤白崩漏,脐腹痛,窘迫后重,大便冷秘涩闷。

12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空心艾汤送下,日2次。

1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小豆大。

125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

13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之四生丸 131 组成

半夏半斤,天南星5两,白附子4两,大附子2两。

132 主治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之四生丸主治风痰壅盛,胸膈不利,及诸般风疾。

13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茶、酒任下,更入少龙、麝尤佳。

134 制备方法

上4味,捣罗为末,净乳钵内用水1斗半浸,逐日换水,春、夏3日,秋、冬7日,频尝,以不麻人即去水,于筲箕内以厚纸澄干,再研细,以糯米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135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14 《普济方》卷一○四方之四生丸 141 组成

生半夏1两,生南星1两,生白矾1两,南康蚌粉1两。

142 功效

《普济方》卷一○四方之四生丸卷一治风顺气,化痰逐饮之功效。

14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1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45 摘录

《普济方》卷一○四

15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时摄生论方》之四生丸 151 组成

川狠毒、黑附子、海桐皮、天南星各等分。

152 主治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时摄生论方》之四生丸主治脚膝骨节毒风,行履不得。

15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盐汤或冷酒送下。

154 制备方法

上生用为末,头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155 摘录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时摄生论方》

16 《百一选方》卷三方之四生丸 161 组成

五灵脂、当归、骨碎补、川乌头(去皮尖)各等分。

162 主治

《百一选方》卷三方之四生丸主治左瘫右痪,口眼歪斜,中风涎急,半身不遂,不能举者。

16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丸,渐加至10丸、15丸,温酒迭下。

16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无灰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65 用药禁忌

忌服灵宝丹,恐药无效。

166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各家论述 5 血证的病因病机 51 感受外邪 52 饮酒过多或嗜食辛辣厚味 53 情志过极 54 劳倦过度 55 久病或热病之后 6 血证的病理变化 7 衄血 8 鼻衄 9 齿衄 10 吐血 11 咯血 12 便血 13 尿血 14 紫斑 15 血证的辨证论治 16 治疗血证的简易方 17 血证的预后 18 文献摘录 1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证的穴位 2 治疗血证的方剂 3 治疗血证的中成药 4 血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血证 1 拼音

xuè zhèng

2 英文参考

blood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ood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hemorrhagic disease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证(blood disease[1]、blood syndrome[2])为病证名[3]。见清·唐容川著《血证论》。是出血性疾病的统称[2][1]。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4]。如吐血、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及外伤出血、妇科经带胎产出血等[3]。其中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为内科所常见。

血证可由外感、内伤的多种原因引起,而基本病机可以归纳为火热薰灼及气虚不摄两大类。在火热之中有实火、虚火之分,在气虚之中有气虚及气损及阳之别。证候的虚实方面,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实证;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属虚证。治疗血证主要应掌握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基本原则。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各种血证应酌情配伍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4]

现中医临床也有将血液系统疾病作血证专科者[3]。

4 各家论述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认识。在有关篇章里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沿用至今。《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理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一些较好的治疗血证的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的犀角地黄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吐血》。《济生方·吐衄》认为血证“所致之由,因大虚损,或饮酒过度,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而对于血证的病机,则强调因于热者为多。朱丹溪对于阴虚导致的出血有所阐发,《平治会萃·血属阴难成易亏论》说:“阴气一亏伤,所变之证,妄行于上则吐衄,衰涸于外则虚劳,妄返于下则便红。”《医学正传·血证》将各种出血归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对血证的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的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伤”两个方面。《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理、辨证施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该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确实是通治血证之大纲。[4]

5 血证的病因病机

血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黄帝内经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液生化于脾、藏受于肝,总统于心、输布于肺、化精于肾,脉为血之府。血液生成之后,在脉中运行不息,环周不休,以充润营养全身。当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时,就会引起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血证。故《景岳全书·血证》概括血证的原因说:“故有以七情而动火者,有以七情而伤气者,有以劳倦 而动火者,有以劳倦 而伤阴者,或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或纵饮不节而火动于胃,或中气虚寒则不能收摄而注陷于下,或阴盛格阳则火不归原而泛滥于上;是皆动血之因也。[4]

引起血证的主要原因,可归为以下五类[4]:

51 感受外邪

由于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其中尤以感受热邪所导致者为多。如风、热、燥等外邪犯肺,引起衄血、咳血。

《临证指南医案·吐血》说:“若夫外因起见,阳邪为多,盖犯是症者,阴分先虚,易受天之风热燥火也。至阴邪为患,不过其中之一二耳。”湿热之邪侵及肠道则引起便血。热犯下焦则致尿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说:“热在下焦者,则尿血。”

52 饮酒过多或嗜食辛辣厚味

过食辛辣厚味醇酒,主要引起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一是滋生湿热,湿热内蕴,熏灼血络,迫血妄行而引起衄血、吐血、便血等症。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说:“酒热戕胃之类,皆能助火动血”;二是过食辛辣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虚衰,失其健运统摄之职,以致血溢脉外而发生血证。

53 情志过极

情志过极则火动于内,气逆于上,迫血妄行而成血证。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胃络损伤而引起吐血,《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肝气郁结,肝火犯肺,血随火升则导致衄血、咳血。

54 劳倦过度

心主神明,神劳伤心;脾主肌肉,体劳伤脾;肾主藏精,房劳伤肾。劳倦过度会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55 久病或热病之后

久病或热病导致血证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久病或热病使阴津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二是久病或热病使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三是久病人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6 血证的病理变化

[4]

上述各种原因之所以导致血证,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火热薰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景岳全书·血证》:“血本 ,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

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之火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仅见气虚及气损及阳,阳气亦虚之别。从证候之虚实来说,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而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实证和虚证虽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理,但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如开始为火盛气逆,迫血妄行,但在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因此,在有的情况下,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导致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后果。

此外,出血之后,已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留积体内,蓄结而为瘀血,妨碍新血的生长及气血的正常运行。

7 衄血

衄血指非外伤性所致的头部诸窍及肌表出血[5]。《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阳络指在上或属表的络脉而言[5]。

8 鼻衄

鼻衄(epistaxis[2][1])为病证名[6]。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又称衄血(见《丹溪心法·咳血》)、鼻出血[7]、鼻沥血(出《兰台轨范》卷五)。若出血不止则称鼻洪(见《大明诸家本草》)。是指以鼻中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血证[2][1]。鼻衄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黄帝内经素问》对此有丰富的论述。《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但“鼻衄”之证名,则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六。鼻衄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其中尤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8]。另有少数病人,可由正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

针刺和艾灸治疗鼻衄有一定效果,但应注意病因治疗[9]。由血液病引起者,禁用针刺和刺血法[9]。中老年人反复鼻衄者,应注意排除鼻咽部肿瘤[9]。

鼻衄可见于西医的鼻病、高烧病证、血液病、风湿、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化、多种传染病。

详见鼻衄条。

9 齿衄

齿衄(gum bleeding[10][2])为病名[11]。见《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证治要诀·诸血门》。又名牙齿出血[11]、牙衄(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俗称牙血[12]。血证之一。是指以齿龈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阳明经脉入于齿龈,齿为骨之余,故齿衄主要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13]。

有的文献把牙宣病亦列入齿衄中[11],如《证治准绳·杂病》:“血从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

《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

详见齿衄条。

10 吐血

吐血(hematemesis[2][1])为病证名[14]。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又称呕血(见《医碥·吐血》)。血证之一。是指以血随呕吐而出,呕吐纯血或夹有食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

《丹溪心法·吐血》:“呕吐血出于胃也”。

《医碥·吐血》:“吐血即呕血。旧分无声曰吐,有声曰呕,不必。”

吐血包括西医上消化道出血之呕血及呼吸系统出血[14]。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肝硬化并发症等[15]。呕血可见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动脉硬化、某些血液病等多种疾病[16]。

详见吐血条。

11 咯血

咯血(hemoptysis[2][1])为证名[17]。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是指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1]。

咯是指用力使东西从食道或气管里出来;咳是呼吸器官受 而引起一种反射作用;嗽古代与咳同义。咯血(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咳血(见《严氏济生方》)、嗽血(见《证治要诀·诸血门》)实际经常混谈。

咳血为病名[17]。血证之一。又称嗽血(见《症因脉治·嗽血论》)[17]。《中医药学名词》作咯血[2][1]。是指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即患者咳嗽而出血,痰中带血丝,或痰血相兼的表现[1]。血由肺而来,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带有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均称为咳血[18]。咳血由肺络受损所致[18]。因肺为娇脏,又为脏腑之华盖,喜润恶燥,喜清恶浊,不耐寒热,故邪气犯肺,使肺失清肃则为咳嗽,损伤肺络,血溢脉外,则为咳血[18]。

咳血来自肺脏者,多因外感风热燥火,或木火刑金,阴虚火动,灼伤肺络所致[17]。

《丹溪心法·咳血》说:“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者。”

《症因脉治·嗽血论》说:“咳血即嗽血。”

《医林绳墨·血论》:“从嗽而来于肺者为咳血。”

《症因脉治·吐血咳血总论》:“咽中胃管呕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

《赤水玄珠》卷九:“嗽出痰内有血者,名咳血,又云嗽血。其因有二,热壅于肺者易治,不过凉之而已,久嗽损于肺者难治,此已成劳也。”

《张氏医通·诸血门》:“咳血者,因咳嗽而见血,或干咳,或痰中见红丝血点一两口,气急喘促。此虽肺体自燥,亦为火逆,咳伤血膜,而血随痰出也。……治宜六味丸加门冬、五味、清金壮水为主,略兼阿胶、贝母、百合、款冬、紫菀,润肺止咳之剂。血止后胃虚少食,气息不续者,劫劳散去半夏加紫菀茸及琼玉膏调理之。咳血久而成劳,或劳而咳血,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冲潮热,盗汗减食,异功散加阿胶,或四君子加黄芪、鳖甲、麦冬、五味。阴虚火动而咳血,或痰中有血星如珠者,生料六味丸加茜根、乌贼骨、童便。”

咳血可见于西医的支气管扩张、肺炎、肺部结核、肺癌等疾病[17]。

详见咯血条。

12 便血

便血(hemafecia[1]、hematochezia[2])为病名[19]。是指以大便下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凡血从 排出体外,无论在大便前,或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称为便血[20]。便血均由胃肠之脉络受损所致[20]。治宜注重扶正,或祛邪与扶正兼顾[19]。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便血证治》说:“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亦妄行之类,故曰便血。”

《金匮要略方论》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血证》指出:“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 ,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以血在便前、便后分血来之近远并不可靠,而且在不少情况下,血和大便混杂而下,难于分辨其前后。而便血的颜色,可作为诊断便血部位远近的参考。一般情况下,便血色鲜红者,其来较近,便血色紫黯者,其来较远。古代医家有的又以血色之清浊,而立肠风,脏毒之名。如《济生方·下痢》说:“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鲜者,肠风也;浊而色黯者,脏毒也。”[20]

便血可见于西医的消化性溃疡、某些急性传染病、血液病,以及结肠、直肠、 疾患等[19]。

详见便血条。

13 尿血

尿血(hematuria[2][1])为病证名[21]。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溲血(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证之一[22]。是指排尿时尿液中有血的表现[23]。患者小便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块,小便涩痛或无痛,随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使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24][15]。

尿中有血,分为尿血及血淋两种情况[24]。临床上以排尿不痛或痛不明显者称为尿血;尿血而兼小便滴沥涩痛者称为血淋[24]。如《丹溪心法·尿血》说:“尿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尿血。”

尿血的病位在肾及膀胱。其主要的病机是热伤脉络及脾肾不固。而热伤脉络之中又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脾肾不固之中又有脾虚及肾虚之别。[24]

尿血可见于西医的肾结核、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肿瘤、某些血液病等病[21][15]。

详见尿血条。

14 紫斑

紫斑为病证名[25],又称肌衄(见《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葡萄疫(见《外科正宗·葡萄疫》)[25]。指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症[25]。即紫癜。

紫癜(purpura[2][1])为病名[26]。《中医内科学》称紫斑,也有称为肌衄(见《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葡萄疫(见《外科正宗·葡萄疫》)者[25]。是指以皮肤黏膜出现紫暗色斑块及其他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

《医宗金鉴·失血总括》:“皮肤出血曰肌衄”

《医学入门·斑疹门》:“内伤发斑,轻如蚊迹疹子者,多在手足,初起无头疼身热,乃胃虚火游于外”

《外科正宗·葡萄疫》:“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邪毒传胃,牙根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

《温热经纬·叶香巖外感温热病篇》:“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

紫斑多发于学龄儿童,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等疾病。

详见紫斑条。

15 血证的辨证论治

对于血证的辨证,首先应辨清出血的部位及脏腑病位。例如同属鼻衄,但其脏腑病位有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应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等,加以辨识;其次应辨清证候的虚实,分清实热、阴虚和气虚的不同[4]。

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血证引起原因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的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施治。《景岳全书·血证》说:“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又《明医杂着·劳瘵》说:“若先见血证,或吐衄盛大者,宜先治血。”概而言之,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这样三个原则。一曰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二曰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三曰治血,如《血证论·吐血》说:“则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应根据情况结合应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因血证之中,以热迫血行所致者最多,所以凉血止血药相应地应用得较多。[4]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6 治疗血证的简易方

①红枣20枚。煎汤连枣服,可常服[4]。

②大枣4份,藕节1份,先加水煮藕节至水成粘胶状,再加入大枣同煮,每天吃适量大枣[4]。

③连翘30克,水煎,分三次服[4]。

④肌衄而兼有齿衄较甚者,可合用漱口药:生石膏30克,黄柏15克,五倍子15克,儿茶6克,浓煎漱口,每次5~10分钟[4]。

17 血证的预后

血证的预后,主要与下述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引起血证的原因。一般来说,外感易治,内伤难治,新病易治,久病难治。如《症因脉治·嗽血论》说:“外感咳血,壅于肺者易治;内伤门损于肺者之难治也”;二是与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关。出血量少者病轻,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形成气随血脱的危急重症;三是与兼见症状有关。出血而伴有发热,咳喘,脉数等症者,一般病情较重。如《丹溪心法·吐血》说:“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胜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景岳全书·血证》亦说:“凡失血等证,身热脉大者难治,身凉脉静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气逆,脉见弦紧细数,有热不得卧者死。”[4]

18 文献摘录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热至则……血溢血泄,……之病生矣。”

《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篇》:“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

《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夫血犹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则无壅决之虞。血之周流于人身荣、经、府、俞,外不为四气所伤,内不为七情所郁,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必至壅闭,故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

《济生方·吐衄》:“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

《明医指掌·衄血》:“衄血,鼻中出血也。”

《明医指掌·溺血》:“尿血者,小便血也。盖心主血,通行经络,循环脏腑,若得寒则凝涩,得热则妄行。失其常道,则溢渗于脬,小便出血也。”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即是火,气降即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患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

《景岳全书·血证》:“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盖手阳明入下齿中,足阳明入上齿中,又肾主骨,齿者骨之所终也。此虽为齿病,然血出于经,则惟阳明为最。”“便血之与肠澼,本非同类。盖便血者,大便多实而血自下也;肠澼者,因泻痢而见脓血,即痢疾也。”

19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血汗的症状 5 血汗的病因病机 6 血汗的辨证分型 61 血汗·气血两虚证 62 血汗·阴虚火旺证 63 血汗·肝胃火炽证 7 血汗的治疗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汗的穴位 2 治疗血汗的方剂 3 治疗血汗的中成药 4 血汗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血汗 1 拼音

xuè hàn

2 英文参考

bloody sweat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sweat and toil [朗道汉英字典]

3 概述

血汗(bloody sweating[1])为病证名[2]。是指以汗出色淡红如血为主要表现的汗证[1]。见《奇效良方·诸血门》。又名红汗、汗血、肌衄[2]。

4 血汗的症状

汗出色淡红如血[2]。

5 血汗的病因病机

此病证多由火热炽盛,迫血外溢所致[2]。

《血证论·汗血》:“则知阳乘阴而外泄者,发为皮肤血汗矣。”

《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有血汗者,汗出污衣,甚如苏木水湔染,即《内经》之蔑症,则由胆经受热,血遂妄行,又与手少阴气并,故成此症。”

《惠直堂经验方》卷四:“血汗,出汗红色也,血自毛孔中出,即肌衄,又名脉溢,乃虚弱极有火之症也。”

6 血汗的辨证分型 61 血汗·气血两虚证

血汗·气血两虚证(bloody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1])是指气血亏虚,统摄无权,以汗出色淡红如血,神疲乏力,短气懒言,面色淡白,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脉细弱常见症的血汗证候[3]。

62 血汗·阴虚火旺证

血汗·阴虚火旺证(bloody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1])是指阴津不足,虚火亢旺,以汗出色淡红如血,心烦身热,口渴咽干,唇红,或午后潮热,颧红,便秘尿短,舌红少津,脉细数常见症的血汗证候[3]。

63 血汗·肝胃火炽证

血汗·肝胃火炽证(bloody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blazing fire of liver and stomach[1])是指肝胃火炽,迫血妄行,以汗出色淡红如血,胁肋灼痛,口苦而干,牙龈肿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常见症的血汗证候[3]。

7 血汗的治疗

治疗以清热泻火为主,辨别心火、肝火、胃火、肺热、胆热的不同,选用凉血地黄汤、当归芦荟丸、竹叶石膏汤、人参清肺汤、定命散等方[2]。

如因气虚血少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2]。

产后血汗,宜猬皮散[2]。

亦有因大喜伤心,血随气行者,用黄芪建中汤兼用小麦、麦门冬,金银器煎汤调下妙香散[2]。

8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舌衄的症状 5 舌衄的病因病机 6 舌衄的辨证分型 61 舌衄·心经积热证 62 舌衄·阴虚火旺证 7 舌衄的辨证论治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舌衄的方剂 2 治疗舌衄的穴位 3 治疗舌衄的中成药 4 舌衄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舌衄 1 拼音

shé nǜ

2 英文参考

tongue bleed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ongue bleed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舌衄(tongue bleeding[1][2])为病证名[3]。见《证治要诀·诸血门》。又称舌上出血(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3]。是指舌面上常有如针眼样出血点的疾病[2]。

症状名舌衄是指舌面上常有针眼样出血点的表现[4]。

《中医药学名词》(2004):舌衄是指舌上出血的表现[1]。

《中医药学名词》(2010):舌衄是指舌面上常有如针眼样出血点的疾病[2]。

4 舌衄的症状

舌衄患者血液从舌体流出[3]。

5 舌衄的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心主血脉,而候于舌。若心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

舌乃心苗,舌本又为肝脉所络,故多因心肝火盛,热迫血外出[3]。

6 舌衄的辨证分型 61 舌衄·心经积热证

舌衄·心经积热证(tongue bleeding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ed heat in Heart Channel[2])是指心经蕴热,迫血妄行,以舌出血,口苦,心烦,舌尖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舌衄证候[5]。

62 舌衄·阴虚火旺证

舌衄·阴虚火旺证(tongue bleeding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2])是指 不足,虚火上炎,以舌出血,口燥咽干,烦躁失眠,盗汗,颧红,便秘尿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舌衄证候[5]。

7 舌衄的辨证论治

因心火上炎者,可伴见舌红舌胀,心烦不寐等[3]。治宜清泄心火,方用泻心汤,或导赤饮加黄连、连翘、蒲黄[3]。

因肝火上扰者,多伴见头痛目赤,胁痛舌干[3]。治宜清肝泻火,如文蛤散、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等方[3]。

外治可用炒蒲黄末、炒槐花末等抹敷[3]。

《景岳全书·杂证谟》:“舌上无故出血如缕者,以心、脾、肾之脉皆及于舌,若此诸经有火,则皆能令舌出血。”

《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有舌硬而出血者,宜木贼煎;有舌肿出血如泉者,宜涂舌丹;有舌上出血,窍如针孔者,宜紫金沙丸。”

《血证论》认为“胃火熏之,亦能出血。”治宜清胃泻火以止血[3]。

8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因病机 5 症状 6 辨证论治 7 针灸治疗 71 体针 72 耳针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恶露不绝的穴位 2 治疗恶露不绝的方剂 3 治疗恶露不绝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恶露不绝 1 拼音

è lù bù jué

2 英文参考

lochiorrhea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恶露不绝为病名[1]。又名恶露不止[1][2]、恶露不尽[1]。一般产后恶露持续二至三周应完全排尽,如超过这段时间,仍然持续淋沥不断则属病态,称之恶露不绝[1]。

4 病因病机

多因产后气虚下陷,冲任不固;余血未尽或感寒凉,败血瘀阻冲任,新血不安;或因营阴耗损,虚热内生,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所致[1]。

多由产后气虚失摄,冲任不固;或阴虚内热,血热妄行;或余血未尽及感受寒凉,瘀阻胞脉而致[2]。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症与子宫复旧不良、宫内残留胎盘胎膜及感染有关[2]。

5 症状

气虚者症见恶露色淡,质清稀,量多,兼见面色苍白,懒言,小腹空坠[1]。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症与子宫复旧不良、宫内残留胎盘胎膜及感染有关[2]。临床上,气虚者,症见恶露量多色淡,质清稀而无臭味,伴神疲懒言、面色苍白、少腹空坠等症;血热妄行者,症见恶露量多色红、质稠而有臭秽气,兼见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症;血瘀者,症见恶露量少、淋沥不爽或夹血块,伴少腹疼痛等症[2]。

6 辨证论治

治宜补气摄血,方用举元煎加减;余血未尽者,恶露量少,淋沥涩滞不爽,色紫暗有块,伴有小腹疼痛,治宜化瘀止血,方用当归益母汤加减(当归、川芎、益母草,炮姜,延胡索,红花);血热者,恶露量多,色红,质稠黏,有臭味等,面色潮红,治宜养阴清热,止血,方用保阴煎加减(白芍、续断、旱莲草、阿胶、黄芩、生地、乌贼骨、黄柏)[1]。

7 针灸治疗 71 体针

取气海、中极、血海、三阴交等穴为主[2]。气虚者加关元、足三里;血热者加中都、阴谷;血瘀者加石门、地机[2]。

72 耳针

酌取子宫、神门、下脚端、屏间、脑、脾、肾、肝等穴。每次取2~3穴,中等 [2]。

8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吐血的定义 4 呕血的症状 5 呕血的病因 6 类证鉴别 7 吐血的分类 8 呕血的辨证治疗 81 胃热壅盛/胃火炽盛 811 症状 812 证候分析 813 治法 814 方药治疗 815 饮食疗法 8151 推荐食材 8152 推荐食疗方 816 针灸治疗 82 肝火犯胃 821 症状 822 证候分析 823 治法 824 方药治疗 825 饮食疗法 8251 推荐食材 8252 推荐食疗方 826 针灸治疗 83 暴食伤胃 831 症状 832 方药治疗 84 气虚血溢/脾不统血 841 症状 842 证候分析 843 治法 844 方药治疗 845 饮食疗法 8451 推荐食材 8452 推荐食疗方 846 针灸治疗 85 瘀阻胃络 851 症状 86 肝胃阴虚 861 症状 87 肝肾损伤 9 呕血患者日常保健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呕血的穴位 2 治疗呕血的方剂 3 治疗呕血的中成药 4 呕血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呕血 1 拼音

ǒu xuè

2 概述

呕血为病证名[1]。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又称吐血[2]。指血因呕吐而出,有多至盈盆倾碗者[1]。呕血常因恼怒、过劳及伤于酒色所致[1]。

吐血(hematemesis[3][4])为病证名[5]。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又称呕血(见《医碥·吐血》)。血证之一。是指以血随呕吐而出,呕吐纯血或夹有食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丹溪心法·吐血》:“呕吐血出于胃也”。

《医碥·吐血》:“吐血即呕血。旧分无声曰吐,有声曰呕,不必。”

吐血包括西医上消化道出血之呕血及呼吸系统出血[5]。吐血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肝硬化并发症等[6]。呕血可见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动脉硬化、某些血液病等多种疾病[1]。

3 吐血的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吐血是指以血随呕吐而出,呕吐纯血为主要表现的血证[4]。

《中医药学名词》(2010):吐血是指以血随呕吐而出,呕吐纯血或夹有食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4 呕血的症状

血从口吐出,无明显呕恶及咳嗽[5]。亦有泛指血从口吐出者[5]。甚者可倾盆盈碗[5]。

5 呕血的病因

呕血多因酒热辛肥,郁怒忧思,劳欲体虚等导致胃热壅盛,肝郁化火,或心脾气虚,血失统御而成[5]。亦有因外感引动者[5]。

6 类证鉴别

因吐血与咳血二者均经口而出,应注意鉴别。《症因脉治·吐血咳血总论》说得好:“胃中呕出名吐血,肺中嗽出名咳血。吐血阳明胃家症,咳血太阴肺家症……咽中胃管呕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则经络分明,治法不混。”一般来说,咳血之血色鲜红、常混有泡沫痰涎。咳血之前多有咳嗽、喉痒、胸闷等症状。较大量的咳血之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而吐血之血色则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2]

7 吐血的分类

吐血有外感吐血、内伤吐血、阴虚吐血、劳心吐血、劳伤吐血、气郁吐血、蓄热吐血、伤胃吐血、伤酒吐血等命名[5]。

8 呕血的辨证治疗 81 胃热壅盛/胃火炽盛

吐血·胃火炽盛证(hematemesis with syndrome of blazing stomach fire[3])是指胃热炽盛,迫血妄行,以吐血量多,色红或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脘腹胀闷甚则疼痛,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吐血证候[7]。

811 症状

患者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量多,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7][8]。

812 证候分析

胃热内郁,热伤胃络:胃中积热,胃失和降,气血不和,故脘腹胀闷,甚则作痛。热伤胃络,故吐血色红或紫黯。胃为水谷之海,胃主纳谷,其性主降,胃气上逆,故呕血夹食。胃热耗津,故大便秘结。血随糟粕而下,则使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内有积热之象。[2][8]

813 治法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2][8]。

814 方药治疗

可用泻心汤[备注]泻心汤(《金匮要略方论》):大黄、黄芩、黄连合十灰散[备注]十灰散(《十药神书》):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茜草根、山栀、茅根、大黄、丹皮、棕榈皮加减治疗。泻心汤由黄芩、黄连、大黄组成,具有苦寒泻火的作用。《血证论·吐血》说:“方名泻心,实则泻胃”。十灰散凉血止血,兼能化瘀,止血而无凝滞留瘀之弊。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旋复花和胃降逆。[2]

815 饮食疗法 8151 推荐食材

吐血·胃火炽盛证患者建议食用大小蓟、白茅根、竹茹、田七、藕节、芦根、绿豆等[8]。

8152 推荐食疗方

1.绿豆粥(《普济方》)绿豆50g,粳米250g,冰糖适量。将绿豆、粳米淘洗干净,入锅,用武火烧沸,转用文火煮至米熟成粥;将冰糖入锅,加入少许水,用文火熬成冰糖汁,加入粥内,搅拌均匀即可。[8]

2.白蜜饮(《饮膳正要》):白蜜100g,生地黄汁100g,上搅匀,慢火煎至半升。放极冷,置于器皿内。[8]

3.蜡酥煎(《饮膳正要》):黄蜡(先熔令销,倾入水内拨去滓)、酥牛乳各200g,上同和于铫内煎。以柳木篦搅匀。[8]

816 针灸治疗

酌选上脘、大陵、郄门、神门、鱼际等穴,并用梅花针叩刺人迎及其上下[6]。胃中积热加内庭[6]。

82 肝火犯胃

吐血·肝火犯胃证(hematemesis with syndrome of liver fire invading stomach[3])是指肝火犯胃,迫血妄行,以吐血色红或紫暗,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红绛,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吐血证候[7]。

821 症状

患者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2][8][7]。

822 证候分析

肝火横逆,胃络损伤:肝火横逆犯胃,胃络损伤则吐血。肝火上炎,则口苦、胁痛、易怒。热扰心神,故心烦、寐少梦多。舌红绛,脉弦数,为肝火亢盛,耗伤胃阴之象。[2][8]

823 治法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2][8]。

824 方药治疗

可用丹栀逍遥散、伐肝煎等方治疗[1]。偏火旺者,可先用犀角地黄汤凉血止血。若肝木侮土,脾胃受伤,致营血失守,其症无胀无火而神疲脉虚者,则宜五阴煎、五福饮、理阴煎等方。[1]

可用龙胆泻肝汤[备注]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近代方有黄芩、栀子)加减治疗。可加白茅根、藕节、旱莲草、茜草,或合用十灰散[备注]十灰散(《十药神书》):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茜草根、山栀、茅根、大黄、丹皮、棕榈皮凉血止血。[2]

825 饮食疗法 8251 推荐食材

吐血·肝火犯胃证患者建议食用玫瑰花、佛手、藕节、当归、橙汁、莲子、芦根、马兰头等[8]。

8252 推荐食疗方

1.莲子粉粥(《太平圣惠方》):莲子20g风干、磨粉,粳米100g洗净,与莲子粉放入锅内,煮粥。[8]

2.藕粥(《老老恒言》):鲜藕适量,洗净,切薄片,与粳米100g、少量红糖放入锅内,熬煮稀粥。[8]

3.竹笋拌马兰头(《中国食疗大全》):马兰头250g,去老叶老梗,洗净,在沸水中烫透,晾干,竹笋去笋衣,煮熟、晾凉、切细末,加麻油、白糖,与马兰头拌匀。[8]

826 针灸治疗

酌选上脘、大陵、郄门、神门、鱼际等穴,并用梅花针叩刺人迎及其上下[6]。肝火犯胃加太冲[6]。

83 暴食伤胃

吐血·暴食伤胃证(hematemesis with syndrome of crapulence injuring stomach[3])是指暴饮暴食,损伤胃络,以吐血,色鲜红,心烦,胃脘胀痛,苔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血证证候[7]。

831 症状

患者吐血,色鲜红,心烦,胃脘胀痛,苔腻,脉滑[7]。

832 方药治疗

饮酒过度,积热动血者,宜葛黄丸[1]。

84 气虚血溢/脾不统血

吐血·脾不统血证(hematemesis with syndrome of failure of spleen to control blood[3])是指脾气不足,气不统血,以吐血反复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胃脘隐痛,喜按,神疲畏寒,心悸气短,自汗,便溏色黑,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弱等为常见症的吐血证候[7]。

841 症状

患者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胃脘隐痛,喜按,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便溏色黑,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细弱[2][8][7]。

842 证候分析

中气亏虚,统血无权,血液外溢:脾气亏虚,统摄无能,血液外溢,故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脾气本已虚衰,加之反复出血,气随血去,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气短。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征。[2][8]

843 治法

健脾益气,摄血[2]。

健脾养心,益气摄血[8]。

844 方药治疗

可用归脾汤[备注]归脾汤(《严氏济生方》):党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术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加减治疗。可酌加仙鹤草、白芨、乌贼骨、炮姜炭等温经固涩止血。[2]

若气损及阳,脾胃虚寒,症见肢冷,畏寒,便溏者,可改用柏叶汤[备注]柏叶汤(《金匮要略方论》):侧柏叶、干姜、艾叶、马通汁,合理中丸[备注]理中丸(《伤寒论》):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治疗。方中以侧柏叶凉血止血;艾叶、炮姜炭温经止血;童便化瘀止血,理中汤温补脾气以摄血,共奏温经止血之效。[2]

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者,应急服独参汤[备注]独参汤(《景岳全书》):人参益气固脱,并积极抢救。[2]

845 饮食疗法 8451 推荐食材

吐血·脾不统血证患者建议食用当归、党参、阿胶、黄芪、牛肉、猪肚、茯苓等[8]。

8452 推荐食疗方

1.人参粥(《食鉴本草》):人参3g打粉,粳米100g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加入人参粉煮粥,把熬成汁的冰糖加入粥中拌匀。[8]

2.糯米阿胶粥(《食医心鉴》):阿胶30g捣碎,放入锅内烊化,糯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煮至八成熟时加入阿胶、红糖,继续熬煮成粥。[8]

3.黄苠炖鸡(《中国食疗大全》):将鸡剖成两半,鸡肚朝上,加冬笋30g.黄芪20g,黄酒、葱、姜,武火煮沸,文火炖煮2小时。[8]

846 针灸治疗

酌选上脘、大陵、郄门、神门、鱼际等穴,并用梅花针叩刺人迎及其上下[6]。脾胃虚弱加隐白、足三里[6]。

85 瘀阻胃络

吐血·瘀阻胃络证(hematemesis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stomach collateral[3])是指瘀血阻滞胃络,血行脉外,以吐血紫暗,胃脘疼痛拒按,固定不移,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胃脘触及包块,或呕血色暗成块,口干不欲饮,舌紫或有瘀斑,苔薄,脉涩等为常见症的吐血证候[7]。

851 症状

吐血紫暗,胃脘疼痛拒按,固定不移,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胃脘触及包块,或呕血色暗成块,口干不欲饮,舌紫或有瘀斑,苔薄,脉涩[7]。

86 肝胃阴虚

吐血·肝胃阴虚证(hematemesis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stomach[3])是指肝胃阴虚,虚火亢旺,以吐血量多色红,脘胁隐痛,嘈杂吐酸,烦热颧红,盗汗,咽干口燥,舌红,无苔,脉细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吐血证候[7]。

861 症状

吐血量多色红,脘胁隐痛,嘈杂吐酸,烦热颧红,盗汗,咽干口燥,舌红,无苔,脉细弦数[7]。

87 肝肾损伤

过劳所伤者,兼见遍身疼痛,时或发热,宜用犀角地黄汤加当归、肉桂、桃仁泥[1]。

房劳过度损伤肝肾者,兼见面赤足冷,烦躁口渴[1]。

偏真阴亏损者,宜生脉散合加减八味丸,或用左归饮、小营煎之类[1]。

偏气虚阳衰者,宜异功散合八味丸,或五福饮、大补元煎之类[1]。

呕血量多者,皆可合用花蕊石散[1]。

9 呕血患者日常保健

呕血除药物治疗外,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食适宜,严防暴饮暴食,忌食烟酒及辛辣动火之品,并要注意精神及生活起居的调养[2]。

10

目录 1 拼音 2 《丹台玉案》卷五:凉血四物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凉血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李元文方:凉血四物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凉血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金鉴》卷六十五:凉血四物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凉血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外科大成》卷四:凉血四物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凉血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玉案》卷五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凉血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7 《痘科辨要》卷七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凉血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凉血四物汤 1 拼音

liáng xuè sì wù tāng

2 《丹台玉案》卷五:凉血四物汤

21 处方

当归 黄连 山栀 香附 槐花 川芎各3克 白芍 生地各6克 灯心30茎

22 功能主治

凉血调经。治妇人血分有热,月信先期而来,紫黑色者。

23 凉血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空腹时服。

24 摘录

《丹台玉案》卷五

3 李元文方:凉血四物汤

31 处方

当归3克,生地3克,川芎3克,赤芍3克,黄芩3克,赤茯苓3克,陈皮3克,红花3克,生甘草3克,生姜3片,五灵脂6克(研末)。

32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血热瘀阻。

33 凉血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先煎前10味,药煎好后,加酒1杯,再调五灵脂末,热服。

34 摘录

李元文方

4 《金鉴》卷六十五:凉血四物汤

41 处方

当归1钱,生地1钱,川芎1钱,赤芍1钱,黄芩(酒炒)1钱,赤茯苓1钱,陈皮1钱,红花(酒洗)1钱,甘草(生)1钱。

42 功能主治

化滞血。主酒渣鼻。胃火熏肺、风寒外束、血瘀凝结,鼻准头及鼻两边先红后紫,久变为黑。

43 凉血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水2钟,加生姜3片,煎8分,加酒1杯,调五灵脂末2钱热服。

气弱,加酒炒黄耆2钱。

44 摘录

《金鉴》卷六十五

5 《外科大成》卷四:凉血四物汤

51 处方

当归1钱,川芎1钱,赤芍1钱,生地1钱,苏木1钱,连翘1钱,黄连1钱,防风1钱,甘草5分。

52 功能主治

血虚脓疥,寒热肿胀作痛。

53 凉血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水2钟,煎8分,食远服。

54 摘录

《外科大成》卷四

6 《玉案》卷五 61 方名

凉血四物汤

62 组成

当归1钱,黄连1钱,山栀1钱,香附1钱,槐花1钱,川芎1钱,白芍2

四生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妇人大全良方》方之四生丸 41 组成 42 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