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古籍?
以下书籍按不同种类分,个别会有重复!内容不全,仅供参考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诸子百家:《论语》、《孟子》、《荀子》、《道德经》、《庄子》、《列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吕氏春秋》、《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
先秦:《穆天子传》、《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山海经》、《楚辞》、《国语》、《战国策》、《考工记》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濒湖脉》、《奇经八脉考》、《金丹》、《仙药》、《黄白》、《肘后救卒方》、《玉函煎方》、《千金方》、《神农本草经》、《四部医典》
天文历法:《夏小正》、《甘石星经》、《三统历》、《乾象历》、《皇极历》、
《大衍历》、《授时历》、《崇祯历书》、《周髀算经》、《步天歌》、《灵台秘苑》
数学:《九章算术》、《缉古算经》、《缀术》、《割圆密率解法》、《海岛算经》、《黄帝九章算法细草》、《议古根源》、《数书九章》、《测圆海镜》、《日用算法》、《杨辉算法》、《算学启蒙》、《四元玉鉴》、《图解》、《梅氏丛书辑要》
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镜花缘》、《聊斋志异》、《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老残游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金瓶梅》、《北宋志传》、《皇明英烈传》、《醒世姻缘传》、《雷峰塔传奇》、《女仙外史》、《七侠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残唐五代史演义》
诗词歌赋:《诗经》、《楚辞》、《汉乐府》、《文选》、《全唐诗》、《花间集》、《全宋词》
农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农书》、《农桑辑要》
地理学:《水经注》、《徐霞客游记》
字典:《尔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
还有:《梦溪笔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菜根谭》《天工开物》《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编年体有谈迁《国榷》、陈建《皇明从信录》、陈鹤龄《明纪》、夏燮《明通鉴》等;纪传体有查继佐《罪惟录》、张岱《石匮书》等;纪事本末体有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彭孙贻《明朝纪事本末补编》等;人物碑传有焦竑《国朝献征录》等;笔记有张怡《玉光剑气集》、谈迁《枣林杂俎》等;记明朝开国至隆庆时期的野史笔记,有陈建《皇明通纪》、余继登《典故纪闻》、宋端仪《立斋闲录》等。其中有专记明朝前期某朝史事的野史笔记,如专记朱元璋开国事迹的《平吴录》、《平汉录》、《平胡录》等;记建文朝的屠叔方《建文朝野汇编》等;记朱棣事迹的《奉天靖难纪》等等
记明朝后期万历至明亡的野史笔记,有李逊之《三朝野纪》、文秉《烈皇小识》、王世德《崇祯遗录》、钱《甲申传信录》、计六奇《明季北略》、卫匡国《鞑靼战纪》等。其中有专记晚明奴变、农民起义的,如王一中《平妖集》、戴笠《怀陵流寇始终录》、吴伟业《绥寇纪略》、管葛山人《平寇志》、郑廉《豫变纪略》、彭遵泗《蜀碧》、费密《荒书》、〔意〕利类思等《圣教入川记》等。记明季党社运动,有吴应箕《东林本末》、吴伟业《复社纪事》、杜登春《社事始末》等。
记南明抗清史事的,有温睿临《南疆逸史》,徐鼒《小腆纪年》、《小腆纪传附考》、查继佐《国寿录》、李天根《爝火录》等。其中专记福王南京弘光政权及江南抗清活动,有李清《南渡录》、应廷吉《青燐屑》等;专记潞王杭州监国,有张道《临安旬制纪》等;专记鲁王舟山政权,有徐芳烈《浙东纪略》、黄宗羲《海外恸哭记》、李聿求《鲁之春秋》等;专记唐王福建隆武政权,有华廷献《闽事纪略》、苏国祐《易箦遗言》等;专记郑成功父子抗清斗争,有杨英《从征实录》、夏琳《闽海纪要》、阮旻锡《海上闻见录》、〔日〕丸山正彦《台湾开创郑成功》、〔荷〕揆一等《被遗误的台湾》等;专记桂王西南永历政权,有钱澄之《所知录》、王夫之《永历实录》等。
清代因文网苛密,史案频兴,特别是康熙后期至乾嘉时期,尤为炽烈,野史笔记大量被禁毁,文人动辄惹祸,只好钻入故纸堆中经营考据,故而清代的野史笔记出现“两头多,中间少”的局面,即顺康初期与道咸以后野史笔记较多,而雍正、乾嘉时期较少。至于记有清一代史事的野史笔记,几乎涸之阙如,仅有魏源《圣武纪》而已;私家的碑传史书有晚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李桓《国朝耆献类徵》、钱仪吉《碑传集》、缪荃孙《续碑传集》、闵尔昌《碑传集补》。
清初文网尚未森严时,有一些记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孙延龄诸王事迹及西南战事的野史笔记,如许旭《闽中纪略》、刘献廷《广阳杂记》、王士禛《池北偶谈》等。
记清初文字狱案的如《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等。
道咸以后,文网稍弛,野史笔记亦趋于繁兴,记川陕楚白莲教起义、李文成起义,有黄育楩《破邪详辩》、佚名《当阳遇寇记》等;记台湾天地会起义,有沈如瀚《戎马风涛集》、蓝鼎元《平台纪略》等;记太平天国事迹,有陈微言《武昌纪事》、邬西野史《粤氛汇编》等。
2、经济史类。记明代社会经济的野史笔记,如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谢肇淛《五杂俎》等;清代有屈大均《广东新语》、叶梦珠《阅世编》、李斗《扬州画肪录》、钱泳《履园丛话》、昭梿《啸亭杂录》等。
其中记述农业生产的,明代有陆容《菽园杂记》、张瀚《松窗梦语》、徐光启《农政全书》等;清代则有张履祥《扬园闻见录》、周亮工《闽小记》、邵晋涵《南江文钞》等。
记手工业生产的,明代有顾起元《客座赘语》、沈德符《敝帚轩剩语》等;清代有吴骞《阳羡名陶录》、王士禛《香祖笔记》、俞正燮《癸巳类稿》等。
记商业贸易的,明代有沈榜《宛署杂记》、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等;清代有朱彝尊《日下旧闻考》、查慎行《人海记》等。
3、科学技术与文化史类。记医学、地理学、应用技术的,明代有高濂《遵生八笺》、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杨明《髹饰录》、方以智《物理小识》、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等;清代有王徵《奇器图说》、顾炎武《日知录》、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
记文学家、戏曲家,明代有蒋之翘《尧山堂外记》;记诗人,明代有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清代有郑方坤《本朝诗抄小传》;记思想家、哲学家,明代有黄宗羲《明儒学案》,清代有唐鉴《清儒学案小识》、江藩《汉学师承记》;记文化名人,明代有何乔远《名山藏》、黄宗羲《思旧录》,清代有钱林《文献征存录》;记科学家,清代有阮元《畴人传》;记书画家、篆刻家,明代有周亮工《画人传》、《印人传》,清代有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震钧《国朝书人辑录》等。
记书画艺术,明代有朱存理《铁网珊瑚》、都穆《寓意编》等,清代有孔尚任《享金簿》、顾复《平生壮观》等。
4、民族关系史及中外交通史类。明代有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茅瑞征《万历三大征考》、张燮《东西洋考》等;清代有毛奇龄《蛮司合志》、魏源《海国图志》、谢清高《海录》、徐松《新疆识略》等。
其中记鸦片战争的有王韬《华英通商纪略》、夏燮《中西纪事》、魏源《夷艘入寇记》、林则徐《信及录》、梁廷枏《夷氛闻纪》、薛福成《庸庵笔记》等。
当然,上述分类是很不严格的。野史笔记本来就是一种不拘形式、随感而录的文献,内容往往纭繁复杂,所以常常是一种野史或笔记就包罗万象,涉及政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因而要把它们严格地别类分门,显然是困难的。我之所以采用侧重某方面内容的分类,无非想让读者对明清野史笔记的概况有个初步的了解而已。近人谢国祯先生《增订晚明史籍考》、《明清笔记谈丛》、《江浙访书记》、《瓜蒂庵明清史谈丛》等,论述和介绍明清野史笔记较详,读后可以令人对浩如烟海的明清野史笔记有更清晰的了解。
第二,要带着问题去利用明清野史笔记。
我们了解明清野史笔记的概况,做到胸中有数,就不会在查阅史料时感到束手无策。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有个明确的目的,即要带着问题去查阅利用明清野史笔记,“知彼知己”,这样可以避免被文献的大海所掩没。因为无目的地泛泛翻阅,只会徒然浪费宝贵的时间。
一旦问题确定了,或研究某人,或研究某事,那就可以去叩击明清野史笔记宝库的大门了。当然,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首先须查阅与该问题时代背景有关的野史笔记。如研究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1611—1671),我们可以先在《明史》上查阅他的传略,知道他是桐城人,崇祯年间任翰林院检讨,入清亡命南方,变服为僧。这样我们就应查阅记载崇祯至康熙时期的野史笔记,如谈迁《国榷》,计六奇《明季北略》、《明季南略》,张岱《石匮书后集》、温睿临《南疆逸史》、徐鼒《小腆纪传》、刘湘客《行在阳秋》、蒋臣《桐变日录》、瞿昌文《粤行纪事》等,从而可以具体了解方以智的生平活动、时代背景、著述情况等。
又如,我们要研究明初永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社会基础问题,就须查阅记载有关永乐时期的野史笔记,如朱存理《铁网珊瑚》、陆深《续停骖录》、张萓《西园闻见录》、叶盛《水东日记》、李默《孤树杂谈》、舒荣都《闲署日抄》、谈迁《国榷》等文献,从中找出资料以进行研究。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诸子百家丛书:《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阴符经》、《关尹子》、《亢仓子》、《鬻子》、《公孙龙子》、《鬼谷子》、《子华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传》、《十洲记》、《列仙传》、《抱朴子》、《握奇经》、《尉缭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盐铁论》、《说苑》十、《独断》、《傅子》、《神异经》、《博物志》、《神仙传》文、《六韬》、《司马法》、《吴子》、《邓析子》、《慎子》本);、《孔子家语》、《孔丛子》、《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太玄经》、《新语》、《新序》、《白虎通德论》、《风俗通义》、《论衡》、《潜夫论》、《申鉴》、《中论》、《人物志》等。
最早的历史书:《尚书》(简称:书) ,
最早的道德行为规范书:《礼记》(简称:礼),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三传》(简称:传) ,
最早的诗集:《诗经》(简称:诗) ,
最早的字典:《尔雅》,
我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我国地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 《尚书》,
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编年体通史是 《资治通鉴》,为北宋 司马光 所撰,
我过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是《四库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是 清乾隆 年间篆修的。
目前市场上出售古籍书,较为盛行,但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古籍书已是凤毛麟角,难以见到,故大多数均为清代或者民国时期的书籍。
对于如何鉴别清代版本古籍书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一些实践体会,有如下几点以供参考。 对清代书籍的版别要有所认识,其大致可分内府刻本、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等四大类别。内府刻本主要指武英殿刻本;官刻本主要指各省、府、州、县学校、书院刻本;私刻本主要指私人刻书;坊刻本指书坊刻本,如苏州扫叶山房,扬州文官堂、宁波群玉山房,安徽屯溪茹古堂、金陵奎璧斋等等。 对清代书籍的特征要有所掌握清初刻本多有明代遗风,字形长方、横细竖粗。如顺治刻本《甲申集》、《梅村集》。康熙以后多为硬体字和软体字。硬体字即仿宋体;软体字即写体,如《板桥集》、《绿窗遗稿》、《杨太后诗》等。 对清代书籍的纸张要有所了解。其多为开化纸、棉纸、黄榜纸、毛边纸、毛太纸等,颜色呈暗黄,纸质柔软耐久。 对清代书籍的版式要有所辨别。一般多为左右双边,也有四周双边、单边。多白口、少黑口,装帧大多为线装。 总之,对清代版本书籍的鉴定方法除上述几方面外,还应注意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是否相符,也是鉴定清代古籍书是否属真本或仿本的重要一环。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古籍?
本文2023-10-30 18:03: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