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上纪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上纪简介,第1张

中脘穴的别名·上纪上纪为经穴别名,即中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上纪者,胃脘也。”王冰注:“谓中脘穴也。”《类经图翼》作中脘之别名。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CV12,RN12)。出《脉经》。《脉经》名中管。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脉经》)、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中脘穴的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脉经》)胃募(《千金翼方》)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穴名解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中,有方位之义。脘,指胃府。《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难经·

详见百科词条:上纪 [ 最后修订于2017/2/20 10:53:53 共697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脘的别名·胃管胃管为经穴别名,即胃脘,是中脘的别名。见《备急千金要方》、《脉经》。《备急千金要方》载:“积聚坚大如盘,冷胀,灸胃管二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二寸。”《圣济总录》:“胃脘穴,主中恶,《针灸甲乙经》云:一名太仓。在上脘下一寸。”“脘”,《脉经》作“管”;《经穴汇解》作“腕”。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CV12,RN12)。出《脉经》。《脉经》名中管。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脉经》)、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中脘穴的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脉经》)胃募(《千金翼方》)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

详见百科词条:胃管 [ 最后修订于2017/2/20 10:52:58 共705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

简介

人体脏、腑 、气 、血 、筋 、脉 、骨 、髓的精气所汇聚之处 的腧穴称 为 “八会穴 ”。具体言之 。脏会章门,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 ,血会膈俞 ,筋会

阳陵泉 ,脉会太渊 ,骨会大杼 ,髓会绝骨。

“八会穴 ”,《内经》无记 载 ,首 见于 《难 经 ·四十五难》,原 文 日 :“‘《经》言八会者 ,何也?然 :腑会太仓 ,脏会季胁 ,筋会阳陵泉 ,髓会绝骨,血会鬲俞 ,骨会大杼 ,脉会太渊 ,气会三焦外 一筋直两乳内也” 自此 ,这一组特定穴位开始受到医家们的重视。后世扩展治疗许多疾病 。成为临床常用的选穴方法 。

详细信息

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它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并与经穴中的某些特定穴有重复。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膈俞当胸腹之间,主化生气血,所以称作气会和血会。阳陵泉为胆之合穴,位于膝旁,“膝者筋之府”,故称筋会。太渊为肺经原穴,当寸口动脉,故称脉会。大杼当脊柱大椎之旁(椎骨又称杼骨),是背俞之首,故称骨会(一说大椎别名大杼,骨会当指大椎。如《类经图翼》:“大椎为骨会,骨病者可灸之。”)绝骨即悬钟穴,或指阳辅,当腓骨下段部,“诸髓皆属于骨”,故称髓会(元代滑寿《难经本义》引四明陈氏说,认为“脑为髓海,脑有枕骨穴,则当会枕骨,绝骨误也。”明代吴昆《针方六集》疑“绝骨”为“完骨”之误。清代叶霖《难经正义》认为系指玉枕穴)。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膈俞。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

与身体的关系

脏会——章门:与脾之募穴合,五脏皆禀于脾——脾为五脏之源,为后天之本。

腑会——中脘:与胃之募穴合,六腑皆禀于胃——胃为六腑之首,为后天之本。

气会——膻中:膻中位于胸,为宗气之所聚。

血会——膈俞:膈俞位于心俞与肝俞之间,心主血脉,肝主藏血,为血之会。

骨会——大杼:穴近椎骨(柱骨之根)故称之骨会。

筋会——阳陵泉:穴近膝,膝为筋之府,又肝主筋,胆肝相合,阳陵泉之合穴。

脉会——太渊:为肺之原合于寸口,肺朝百脉,“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难经·一难》)。

髓会——悬钟:胆经穴,胆经主骨病,骨生髓,故称之髓会。

"八会穴"是首创于 <难经>的一组特定腧穴 ,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这八个特定腧穴 ,除了能治疗所在经脉的病症之外 ,还具有其特殊的治疗效果 。如 章门 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 中脘 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 膻中 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 膈俞 。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

①人体中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 气会 聚的八个穴位。又称八会穴。《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府会太仓(中脘)、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 悬钟 )、血会膈俞、骨会大杼、 脉会 太渊 、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膻中)。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现在临床应用已不限于热病,凡与八者有关的病症皆可据情选用。

②穴名 :太渊《千金要方》:"狂走易骂,灸八会随年壮,穴在阳明下五分。"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将本穴定于手背侧,鼻烟窝中点(阳溪)下05寸处。治癫狂,白内障,近视,高血压,中风,卵巢疾患等。

③八脉交会八穴。《标幽赋》:"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见八脉交会穴条。

附八会穴歌诀:脏会章门腑中脘,气会膻中血膈俞,筋会阳陵脉太渊,骨会大杼髓绝骨(悬钟)。

名称八会穴经属

脏章门肝经(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腑中脘任脉(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气膻中任脉(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

血膈俞膀胱经(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筋阳陵泉胆经(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脉太渊肺经(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骨大杼膀胱经(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髓绝骨胆经(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八脉交会穴又叫交经八穴,其称谓首见于宋子华《流经八穴》,此书已亡佚,其内容被窦汉卿收集在《针经指南》中,故有人称之为“窦氏八穴”。书中窦氏论述了八穴的起源、位置、归经、取穴、主治病证举例和上下固定随症配穴法,虽未明确指出某穴通某脉,但已认识到八穴与奇经八脉是有联系的。此后,明代刘纯《医经小学卷之三》首载“经脉交会八穴”一首:“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徐凤在八穴的临床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其所著的《针灸大全》中首次提出了“八脉交会八穴”的名称,在重新整理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修改并充实了八穴适应证的范围,在“主穴”基础上增添了“应穴”,发展成“主应配穴法”,并明确说明了“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两种“按时配穴法”在针灸临床上的具体使用方法。另外,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吴昆的《针方六集》及吴谦的《医宗金鉴》等都对八脉交会穴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有所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了这一内容。

中医应用

一、主治作用

八脉交会穴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仅《针经指南》一书就载有主症200多种,这是由八穴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为八穴中每一个穴位都有所属的正经,所通的奇经,又通过正经和奇经与其他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构成广泛的联系,所以刺灸这八穴,有调节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作用。

二、治疗病证

1、治疗所属正经及与正经有关的脏腑、经脉病证。

2、治疗奇经病。奇经八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病候,沟通十二经脉之间联系,对十二经气血起着蓄积和渗灌的作用,由于除任、督二脉外,其余六经本身没有所属腧穴,当奇经发生病变时,即可选用八脉交会穴治疗。

3、单穴主治范围

(1)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具有理气健脾、和胃降逆、调畅气机的作用。其主治范围应与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络脉、冲脉的循行和病候以及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联系。可以治疗如脾胃肠及肝胆病、神志病、心肺系病、妇女病、五官病,四肢体表病等。

(2)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联系手少阳三焦经,通阴维脉,具有和血行气,通经止痛,安神定志的作用。其主治范围与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络脉、阴维脉的循行和病候及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是治疗心胸病的要穴。可以治疗如心系病、神志病、脾胃肠、肝胆病、肺系病、妇女病、五官病等。

(3)列缺:手太阴肺经络穴,联络手阳明大肠经,通任脉,具有宣通肺气,通调经脉的作用,其主治范围与手太阴肺经、手太阴络脉、手阳明大肠经、任脉循行和病候及与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可以治疗如肺系病、神志病、脾胃肠及肝胆病、膀胱肾病证、妇女病、五官病等。

(4)照海:足少阴肾经腧穴,通阴跷脉,具有补肾益精,调畅阴跷的作用,其主治范围应与足少阴肾经、阴跷脉的循行和病候以及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有关。可以治疗如肾膀胱病、神志病、五官病、心肺系病证、脾胃肝胆病、妇女病等。

(5)外关:手少阳三焦经络穴,联络手厥阴心包经,通阳维脉。阳维脉系诸阳而主表,其主治范围与三焦经、心包经、手少阳络脉、阳维脉的循行和病候及与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可以治疗如四肢体表病、神志病、五官病、脾胃肠病等。

(6)足临泣:足少阳胆经输穴,通带脉,其主治范围与胆经、带脉的循行和病候及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可以治疗如四肢体表病、五官病、妇女病、神志病、肾膀胱病、肝胆病等。

(7)后溪:手太阳小肠经输穴,通督脉。其主治范围与手太阳小肠经和督脉的循行和病候及与之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可以治疗如神志病、四肢体表病、五官病等。

(8)申脉:足太阳膀胱经穴,通阳跷。其主治范围与此二经的循行和病候及与二经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可以治疗如神志病、筋肉病等。

4、穴位组合主治范围

临床配穴时多将八穴上下相配,分成四组使用,能够改变单穴使用之偏,发挥协同作用,使临床疗效更加显著,更能体现出整体作用的特点。其组成及治疗范围如下:

(1)公孙-内关

合用有理气降逆、通肠和胃、宣通上下的功效。常用于心、胸隔、脾胃、肝的疾患,如心悸胸痹、胸腹胀满、呕吐呃逆、胃脘痛、痢疾等消化系统病证。

(2)足临泣-外关

合用有清头目、利胸胁、理气通络、疏表之功。常用于目外眦病、耳后、颊、颈、肩、侧身部病证、外感风邪所致病证,如目肿、眼疼、耳鸣、耳聋、偏头痛、肋间神经痛,寒热表证等。

(3)申脉-后溪

合用有安神志、清头目、通经活络之功。常用于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病证,太阳经病证,心、肝、脑病证,如中风半身不遂、腰膝酸痛、风寒湿邪引起的痹证、抽搐、头痛、头晕、失眠、癫痫、癔病等。

(4)照海-列缺

合用有理肺气、益肾气、宁神志、清虚热之功。常用于肺系、咽喉、胸膈、肝、心、肾的病证,如咽痛、咽喉不利、失音、语言不利、咳嗽、胸满、阴虚内热、失眠、癫痫、癔病、小便不利等症。

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总结了八脉交会穴的治疗范围:“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此处之阳跷是指通于阳跷脉的申脉穴,阳维是指通于阳维脉的外关穴,督是指通于督脉的后溪穴,带是指通于带脉的足临泣穴,此四穴偏于治疗在表的外经病,如肩背腰腿疾患。而分别通于阴跷、阴维、任脉、冲脉的照海、内关、列缺、公孙则偏于治疗在里的脏腑病。同样,阴跷是指通于阴跷脉的照海穴,阴维是指通于阴维脉的内关穴,任是指通于任脉的列缺穴,冲是指通于冲脉的公孙穴,此四穴偏于治疗在里的胃、心、胸疾患。这是对八脉交会穴治疗范围的高度概括。

以上分析可见,八脉交会穴中无手足阳明、足厥阴、手少阴四经经穴,而单用此八穴也能治疗这四脏的病证,分析其理:(1)治疗肝之疾。八穴中虽无穴位与肝经直接相关,但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厥阴肝经同气相求,且行于胸胁,内关实具疏肝行气之功,能治肝气郁结之胸胁胀满疼痛等实证,故有“胸胁内关谋”之说;若属肝阴不足之虚证,又可取照海穴,因肝肾同源,滋水则能涵木。(2)治疗心之疾。心包为心之外围,代心受邪,所以在治疗上常取心包经的腧穴治疗心经病证,即所谓代君行事。(3)治疗大肠腑病。列缺为手太阴络穴,联络手阳明大肠经,故可治疗大肠腑的病证。(4)治疗胃腑病。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联络足阳明胃经,可治胃腑的病证。

临床经验表明,单纯性内脏疾患主要用脏腑辨证,以相应的特定穴组成处方;头面、四肢、体表的疾患多用十二经脉辨证,以循经取穴为主;如属多经合病,症情复杂,虚实难辨,以一脏一腑一经难以概括者,或一些精神、神经系统疾患,用奇经八脉辨证,选用八脉交会穴,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八脉交会穴的重要性,正如李梃在《医学人门》中所说:“周身三百六十五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意在说明八脉交会穴可以主治全身疾病,八穴的主治范围广泛。明代医家吴昆云:“以八穴交会奇经八脉,而分主乎表,主乎里,主乎表里之间也。仲景妙于伤寒,以其有六经之辨,予今以八法为妙者,以其分主八脉,而该乎十二经也,创为针灸一大法门……”,其论也谓精辟。

三、配穴方法

1、双侧上下取穴:是临床最常用的配穴方法,各种情况均可使用,而且效果为好。

2、单侧上下取穴:属于腰背、四肢之外经病证,偏于一侧者,如腰背痛、各种扭伤、中风后遗偏瘫、小儿麻痹等,可取单侧上下一组穴位。

3、左右上下交叉取穴:适用于头面部各种疾患、内脏疾患及惧针、体弱、精神紧张等不宜多针,又需左右两侧取穴,调整全身者。

4、与其他特定穴配合使用。

又常把公孙和内关、后溪和申脉、足临泣和外关、列缺和照海相配,治疗两脉相合部位的疾病,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脉:合于心、胃、胸;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心胸胃,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同;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

古籍中的上纪简介

中脘穴的别名·上纪上纪为经穴别名,即中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上纪者,胃脘也。”王冰注:“谓中脘穴也。”《类经图翼》作中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