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详解一
背景:《阴符经》亦称《黄帝阴符经》,经文400余字,其作者说法不一,有说黄帝所撰,有言北魏寇谦所著、亦有言为李荃或南北朝一位“深于道者”所著。自唐李荃为《阴符经》作注,至晚清,其注解版本百种以上。本人阅其数版本注解,均觉与其原文本义有所差异,因此起了注解之念。文中部分句子、词语可有多种解释,均可说得通,本注解取其一义解之。
释法:本释义解以人明其理为目的,直立于人而解,不对其进行分块入式。如世人把首段称为神仙抱一演道章,第二段称为富国安民演法章,第三段称为强兵战胜演术章,此种分法,似乎首段修仙,第二段为治国安民,第三段为军事兵法,此分法即为分块入式,但实际上各段之意均可用于方方面面,非但只用于治国或军事兵法,其理通、能解之即可。如此分法,其原因一部分为误解了句子本意,即使未误解,此分法弊端颇多。本应为悉知其理,则理可无所不用、无所不至,但若类此而分,则释义者易受其题而偏译其句子,或偏译其句子而成其题。而读者亦易受其题影响或译意影响而着于相,但若心着于相,知识易成为死知识,或曰定向知识,倘若至此,其心受之,心亦被定向,心向所定则易成执念,执念生则不可得真知。人性生而有别,生性圆通之人,即使分块入式,其读之亦可圆通四达,而非圆通之人,则易陷其中而成执念。
题解:阴者,其性浊而静,其势下,阴中含阳根,因此其静而有动,但其动甚微,微而难察,故阴者运行规律难以被察觉、知晓。心者,人之主也,人事出于心,人事是否与天道合?若否,如何合于天道?以动观动难察其动,以静观动,动微亦若莽山、巨浪,其形莫可逃匿,心静则诸邪不生,诸邪不生则心可公,公则可执天道而行之。符者,相合也。阴符经即言难以察觉和理解的玄奥、深微的事理,并伏其心以合天道。
原文一-天人合一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观天道,按天道行事,这就足够了。
此句乃言人立于天地间,只要能察知天道,并按天道规律做事,则所做之事的结果将是最优的结果,无需再人为刻意另行它法。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有五贼,五贼者,金木水火土是也。五贼相生相克。相生者,水生木,木生火,火升土,土生金,金生水,生者为母,受生者为子;相克者,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贼各行其道,则环而共生,若不能守其道,则祸必至。见即看见、知晓也,见之者昌非但言看见、知晓,乃言看见、知晓并能执天道运行五贼,则能昌盛、顺利。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乃言心中时刻牢记五贼及其运行规律,并按天道运行五贼。则世间之事皆在我们手掌掌控之中,世事千变万化皆了然于我们心中。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人之性生而有之,名曰天性,人乃天地之灵气和合之产物,乃天道运行自然而然所产生,因此人生于天地间,乃天性使然。人心乃心机所生之处。由是观之,天道立,则人定矣,人定则心机亦可知矣。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星宿在天,天发生变化,则星宿发生移动、变化;龙、蛇居于地上,地发生变化,则龙蛇奔走;人心生变,则能让人世间天翻地覆;但若人心之变符合天道,与天道和合而发,则万事万物皆可适得其所,人世间将安定有序。
此句言人道与天道各自及相符时对世间的影响。由此可知只有人道符合天道,人世间才能安定有序,否则则会天翻地覆。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人性生而有别,有巧有拙,巧拙之性,有显有隐。隐者则伏藏而不易察觉,显者亦可因心机而伏藏。巧而伏藏者,大智若拙;拙而显现者,大愚若智;此两者看似前拙后智,实则前智后拙,表里似是而非,俗人不能洞察表里、虚实,其判断则谬矣。同一个体,亦有巧拙,一体之阴阳也,一体之巧拙,亦可或隐或显,或隐或显在于时机,洞悉天机而显隐,死机可化生机,逆之,则生机亦为死机矣。
三要者,乃天、地、人也,人者人心主之,三要之机乃在人心。九窍者,眼、耳、鼻、口、尿道、便道也。天地生和气,和气生则形体生,形体入眼而传心,心被形体所迷而为色邪,美景佳人即色邪之原也。天地之气动而为声乐,声乐入耳而传心,心被声乐所迷而成音邪,丝竹乐器乃音邪之主也。九邪因天地而生,而其为邪者终归于人心,人心受之则心动,动而邪生,不受之则心静,静而诸邪不存。因此圣人修心乃修心之静也,心至极静,乃生虚无,以虚无之心观世间之事,世间之事皆动,动则形迹现矣,因此以虚无之心观之,诸事不可逃脱于其心,即便甚微玄奥之事,在其心中亦若莽山、巨浪,其形迹无所遁匿。
火生于木,木为母,火为木之子。木性温暖而主升发,温暖而升发,则火生矣,升发有序、有度,则子母同存,升发无序、无度,或子存母亡,或子母同亡,其生发之序、度在于母,母失其道则祸至矣;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克金,金克木,五行若各不能守其道,子越道而行,则祸发,祸发则子必间克其母,因此母失道而不约其子,何祸不至?奸臣、奸民产生于国中,应时而动则克君克国,严重之极则国溃君亡,国溃君亡责不在奸臣、奸民,乃君昏失道,君昏失道,则国中诈妄生,诈妄生则祸至矣。由是观之,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与世间人事并无二别,知五行之理则知世间人事之理矣。
熟知以上之理并勤勉修炼者,可称其为圣人矣。
关于《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经文很短,共有400余字;但据一般说,从“观天之道”起,至“我以时物文理哲”为止,是它的原文,仅300余字,所以《悟真篇》云:“阴符宝字逾三百。”自“我以时物文理哲”以下100余字,说是后人增补,但这一段文字,是宋代以来即已经有了的,如朱熹在注《阴符经》时,即非常赞赏其中的“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几句话,他说:“四句说得极妙”。又说:“浸字下得最好”。也有人说:这一段最早见于柳公权书《阴符》(《宣和书谱》有唐柳公权书《阴符经》),如《黄帝阴符经注解》引高氏《纬略》说:“蔡端明云:柳书《阴符经》之最精者,善藏笔锋”。那么,应当更早了。至于它究竟是多少字因为各家传本不同,我们也不能肯定。
它的内容,各家看法并不一致,悬殊很大。有的认为它是谈道家修养方法的书,但其中又有谈“道”和谈“丹”之分;有的认为它是纵横家的书,所谈都是权谋术数;也有人认为它是兵家的书。比较来说,以第一种看法为多,因为在《阴符经》上篇中是很清楚地说出“知之修炼是谓圣人”。可见它的宗旨所在,是说道家的修养方法,主要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并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也就是掌握了长生久视的自主之权。宋代的学者,像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他们都很喜欢《阴符经》,对这一部书十分推重。但当时也有一些学者则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如黄震说:“经以符言.既异矣;符以阴言,尤异矣”。又说它“言用兵而不能明其所以用兵,言修炼而不能明其所以修炼,言鬼神而不能明其所以鬼神,盖异端之士掇拾异说而本无所定见者,此其所以为阴符欤!”
《阴符经》的作者和他的出现时代,各家说法不同,唐李筌《阴符经疏·自序》说:这一部书是他在嵩山虎口岩中所得到的寇谦之藏书,经文是黄帝所撰,经义是骊山老母所传。宋人黄庭坚首先否定了这种说法,他在《山谷题跋》卷四中说:“《阴符经》出于唐李筌。读其文知非黄帝书也。”朱熹在《阴符经考异》中也说:“《阴符经》恐是李筌所为,……只因他说起,便行于世。”但近代学者也有入认为经疏是李筌所作,经文则不一定出于李筌之手,因为有些较早于李筌的人,如吴筠在他的《形神可固论》中,欧阳询在《艺文类聚》中都曾经引过《阴符经》的经文;同时他们还相信初唐的书法家褚遂良也确曾写过《阴符经》。
李筌的身世,历史记载不多,只有《神仙感遇传》中说:他号达观子,居少室山,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开元中为江陵节度副使,有将略,尝作《太白阴经》及《中台志》。后人名山访道,不知其所。但据他自己的《进太白阴经表》及《太白阴经自序》中说:他在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曾做过“正议大夫持节幽州军州事、.幽州刺史、并本州防御史”等官,在代宗永泰四年(公元765年)还做过“河东节度使都虞侯”。此外,他的著作见于记载得还很多,除了上述3种而外,还有《孙子注》,见《道藏》太玄部《孙子》十家注中;《青囊括》一卷,《六壬大玉帐歌》十卷,并见《崇文总目》中;《阃外春秋》残卷,见《鸣沙石室佚书丛编》中。
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 (1)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阐明了天、地、人生杀的变化情况,人的生杀之气的和收,应与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机遇。然后,阐明人后天禀性巧拙的生成和耳目口鼻的正确运用,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则,修炼自身。 (2)先举例说明只要专心致志,就可以收到非凡的功效;继而强调,要掌握好这微妙的自然规律,以随机应变为原则。
此书论述深刻,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兵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黄帝阴符经》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又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可见,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是天道自然的法则,自然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太平经》又称:"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男女同心而生子;父母子三人同心,共成一家,君臣民三人共成一国。"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万物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生共长,这是恒古不变的自然规律。道教还认为,道化生万物,自然与万物相通,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最有智慧的生物。因此,把人放在"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
我以时物文理哲。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
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
这一段话,是全书的精要所在,要弄弄清楚这句话, 就要明白何为“愚人”,何为“我”
首先,这里的“愚人”并不是带有贬义的词, 而是指大众, 而这里的"我",也不单单是指作者本身, 而是指圣人 ,“愚人”与“我”在这里可以理解为 大众与圣人
愚,从心,从禺(yù)“禺”意为“(山)角落”, 意为阻挡遮蔽,愚就是心被遮蔽了,山都压在身上了,你说多累呀。
我们被那些山遮住了呢,我们的媒体总是天天的渲染各种娱乐新闻,我们的电视总是播放各种诱惑的广告,我们的城市总是充满了五光十色的消费场所,就好比中秋节的月饼, 你是被那外面的包装吸引了,还是里面可以吃的月饼呢
愚人就是被愚弄的人,没有自己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意志,人云亦云,什么巴黎时装周,大家就认为那是美的标准,而相对于美,那便会有丑的出现,而今年流行的美,或许过两年有过时了, 那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会随着不外界的刺激不断的变化
统治者可以利用人们对于各种信息的无知,从而更好的统治人民,利用人们对天地的敬畏,从而窃取天地的权威,让人们拜倒在他的脚下,这也就是“愚人以天地文理圣“
天地文理就是天文地理,愚人并不是把天文地理一开始就当做神圣,而是有人窃取了天地之后,开始自称为“天子”,而天地所反映的各种状况,就用来表示人间的各种吉凶,
比如,今天早上出门时,打碎了一个杯子,就以为出门会有血光之灾,这一样是"天地文理圣”的表现
如果作为愚人,便会为这天地间的东西所迷惑,而作为圣人,便会在这当下的时空中去探索自己真实的生命。
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出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 ,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都在童生试中的广州院试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了,受此打击回家以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
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 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 。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此时,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六年后的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春天,再次参加了广州院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
1836年(道光十六年),洪秀全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详读之后被宣扬上帝的基督教义所感动, 萌发了信奉上帝、追求人人平等的观念。
把书中内容与自己以前大病时的幻觉对比,认为自己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一气抛开了孔孟之书, 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教义,索性把家里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
虽然未曾读过《圣经》,洪秀全却开始逢人便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称之为“拜上帝教”。 自称是上帝的二儿子,耶稣的弟弟。
洪秀全最初在广州附近传教,但未取得很大成功。洪秀全遂说动好友冯云山同毁了孔子的牌位,改奉基督教,并向乡亲传播教义。
其后,他又编写了《原道救世歌》等布道诗文,抨击社会上的种种邪恶现象,呼吁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建立起“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世界。 洪秀全利用基督教的教义进行改造社会的活动。
1851年1月11日(咸丰元年十二月初十)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3年(咸丰三年)定都南京,称天京。
从书生到起义领袖,建立如此庞大的“天平天国”,这其中便是洪秀全利用了当时的人们对宗教的愚昧,胡编乱造了一些神话 ,便是使得“愚人以天地文理圣”
天地没有私心,从来不会让人们去崇拜他,或者是去神化它,真正的愚人,都是被人蒙蔽的,如同大家都是一群沉睡的人,有人半睡半醒的起来了,他们不但强奸沉睡之人的身体,还要强奸沉睡之人的思想,拿走你的钱还不够,还要拿走你的思想
所以,现在当下流行的很多灵修活动,什么印度瑜伽大师,什么美国心灵大师,那都是愚弄大众的手段而已,很多人趋之若鹜,不惜花掉大把的金钱,时间,甚至还把自己的身体都献给了大师,真的是愚不可及,头两年风风火火的大师“王林",也不是如此吗?
而在沉睡的人当中,忽然有人真正醒了,他坐在旁边试图保护着这一群还在沉睡的人,就像是老子,他写出这个世界的真相,试图不让这些妖魔鬼怪来残害我们的身体, 试图把我们一个个的扶起来,站起来,试图让我们都能够回到“母体”,像一位勇敢的革命者
所以后来就说道: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
虞,为欺骗,
有些人把愚弄和欺骗他人的做法当做是最高智慧的表现,圣人认为不愚弄和欺骗他人是最高智慧的表现
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
人们把神奇当做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表现,圣人认为不这样才是最高智慧的表现。
其实我们今天讲的整段话都不需要逐字逐字逐句翻译,
可以概括为, 众人都看外表,圣人却看内在,众人知其然,圣人知其所以然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还有两个哥哥,三个人都是学医的,。但不知道是何缘故,扁鹊两个哥哥的名气一直不如扁鹊,知名度也没有扁鹊的大,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日,扁鹊来到了魏国。魏国的国君魏文王召见了神医扁鹊,魏文王知道扁鹊还有两个哥哥,也是学医的。
于是魏文王就问扁鹊说:“你家兄弟三人都是学医的,那么你们三个人中谁的医术最高呢”扁鹊听到这个问题后,思考了片刻,回答说:“ 其实,我大哥的医术最高,二哥次之,我的医术最差。”
魏文王听后感到十分的困惑,就让扁鹊详细的说一下原因。
扁鹊向魏文王解释说:“之所以说我大哥的医术最好,是因为他能够在你没有发病之前就能看出你是否有病。那个时候,病人是不会觉得自己患病了的,我大哥就在病人发现之前就将病给治好了。这是因为这个缘故,大哥的医术一直不被他人认可,也没有什么名气。
我二哥是家中医术第二好的,因为他能够在病人发病初期就看出来,然后将病人给治好,这样一来,病人们都认为我二哥只擅长治疗一些小病症。病人找我治病时,已经到了中晚期,病情已经十分的严重了。
我将那些患了重病的病人给医治好后,我就更加出名了。但从根本上来讲,我的医术比不上我的两位哥哥。”魏文王听到扁鹊的解释后,豁然开朗。
当今世上就连扁鹊也难以找到,何来他的二位哥哥呢,可悲可叹。
[原文]:
瞽者 善听 ,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略释]:
此言于穷通之道也,是谓修道。修道之谓教,教之道,贵以专。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 失明,厥有国语;孙子 膑脚,兵法修列。道皆此也。
师者,师心也。
绝利者,依义弃利也。一源者,一心不二务,是仁也。
三反者,中庸也,三盗尽黜。昼夜者,背明故, 绝圣弃知。
[原文]: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略释]:
此‘定、相’之源也。
非相, 非非相者, 长生久视之道也。
[原文]: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 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略释]:
不可及、 不可知 者天,是绝众途也。索迹者无尽,道成者非天也,尽自然,故谓无恩之大恩也。
迅雷警心,烈风摧枯。乃明刑化也,刑之不如德也,明之。
至乐者,闲闲。至静者,纯真。此以却妄也。
至私者,弃圣同天。至公者,与民无犯。
子曰:“ 予欲无言,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此则非相、非非相之道也,归根以复命,焉知彼之不如此、后之不如今。
[原文]:
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略释]:
禽者,乃非离,是一之也,降伏自心。炁,一作气,五气之谓也。
制,谓其关要也。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二五者,五气下行,四时合之而成也。
生、死互根,生万物者,死万物之所在也。“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故制五气以归根,伏心毕矣。
恩害相生,莫泥之,无待者可了生死义。世之执、止而不知解脱者,乃以泥恩故。
[原文]: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略释]:
所谓天地文理者,乃知见并生,功名互显之谓也。落于有为法,不知盗而自盗也。
若乎时物文理者,彼所谓时物文理即非时物文理,所谓天地文理即非天地文理,所谓圣即非圣,是谓为圣。以异之者,言哲。所谓哲者即非哲,是谓为哲。
执相言之,哲者,择折泽,无有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子曰:“声色之于化民者,末也。”
[原文]: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略释]:
此及以下之文,当谓必后人 衍文 也。
静者,一之也。所谓静者,即非静,是谓为静。
浸者,天覆地载,行之不已也,故得对待之定体。
[原文]: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 神机鬼藏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
[略释]:
至静,深阐于上文‘自然之道静’也。此谓于无极之真,非动, 非非动之体也。
律历所不能契,谓其于异俗识之动静,类于佛家所谓‘不可量,无有边,不可思议’之功德也。
爰有奇器。爰,缘执也。有者,有生于无。奇者,奇正相化,是三也。器者,形而下之谓。
八卦甲子。八者,分也。卦者,挂,言于定相。甲者,天成象,化出。子者,地培育也。
神机鬼藏。神者,申之也。机者,定、数也。鬼者,归也。藏者,一之也。
阴阳相胜之术,括前言所谓之要也。
昭昭乎进于象矣。昭昭,微明日显也。此言于象,前则以数,是象本乎数也。进者,渐也。
学究
《阴符经》下篇讲述人在这个天地间如何应用自然之道,以及明白自然之道后如何修行以获得证果。这与佛家所说悟、修、证三个步骤如出一辙。其实所有自然规律原本就存在,你明白了他也在,你不明白他也在,他不会因为你的需求而改变本有的规则,这便是无,也是无极,也是空。而一个人要融合在自然规律中,在明白自然规律之后就要找到与自然规律相契合的机缘,一旦自己的日常行为完全融入自然之道的运行中,便是修正的关键,而此刻经过时间的推延,便能获得证果。这是《阴符经》下篇要说明的核心。
“瞽者 善听 ,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人的五官都有其对应的功能,一旦其中一个器官失去功能时,一定会有其他器官来弥补他的不足。而明白规律的核心就能做到一而再,再而三,便能得以成果显现。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人心所有的感受都来源于对应的事物,没有了事物这个参照物,人心的感受也就消失了。而人心所有的感受都来源于五官和事物的接触,这句话正好说清楚了《心经》的全部。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 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这就所谓最自私就是最无私,最无恩便是恩,自然规律的运行不会因为某个人需要而改变其本来的规律。至于所有个体要成就自己的成果,就在最无私的自然规律中去寻找契合自己的需要,这才是本句话要表述的意思。这就是中观思维。
“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一切生物的生成都来源于无极之气,生死互为根,恩害可转换。这句话说出了《道德经》的全部内涵。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这是每个人运用自然规律在社会实际中的真实表现。“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表述的所有儒家思想,这一句话已经全部解释清楚。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静是一切生物产生的基础,阴阳互动便生成了万物,而阴阳运行离不开静态。这句话解读了所有的宇宙观,一切科学的来源都在这句话里得到了印证。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 神机鬼藏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这是《易经》奥秘最直接的解读,也是所有人文思想的起源。万物皆有道便有象,形而上的一切哲学理念都会因为阴阳互动生成形而下的器,器是人在世界活动中一切的依存,其本质依然离不开阴阳五行八卦的应用。
《阴符经》下篇所有内容就是入世法则,包罗了当下一切的知识和应用。从神学、玄学到哲学,从宇宙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从生物生成到演变,从天地化育到归元,一切的世间法都在这里得以完美的解读。
读懂《阴符经》便知晓天下一切文化。
1.亲近仁义之士,结交正直之人,这样可以在逆境中得到帮助。2.为人尽量宽容,行为敦厚,这是待人处世之道。3.任才使能,使人人能尽其才,这是用人成事之要领。4.最痛苦的缺点,莫过于欲求太多。5.悲莫悲于精散。
注解注曰︰道之所生之谓一,纯一之谓精,精之所发之谓神。其潜于无也,则无生无死,无先无后,无阴无阳,无动无静。其舍于神也,则为明、为哲、为智、为识。血气之品,无不禀受。正用之,则聚而不散;邪用之,则散而不聚。目*于色,则精散于色矣;耳*于声,则精散于声矣。口*于味,则精散于味矣;鼻*于臭,则精散于臭矣。散之不已,岂能久乎?
王氏曰:心者,身之主;精者,人之本。心若昏乱,身不能安;精若耗散,神不能清。心若昏乱,身不能清爽;精神耗散,忧悲灾患自然而生。
译文最悲哀的情形,莫过于心神离散。6.最无聊的妄念,莫过于不劳而获。7.美玉、黄金,人之所重;世间万物,各有其主,倚力、恃势,心生贪爱,利己损人,巧计狂图,是为幽暗。8.喜欢当众侮辱别人,一定会有灾难。9.行赏吝色者沮。
注解注曰︰色有靳吝,有功者沮,项羽之刓印是也。
王氏曰:嘉言美色,抚感其劳;高名重爵,劝赏其功。赏人其间,口无知感之言,面有怪恨之怒。然加以厚爵,终无喜乐之心,必起怨离之志。
译文论功行赏时吝啬小气,形于颜色,必定使人感到沮丧。10.给予别人很少,却希望得到厚报的,一定会大失所望。11.怨恨产生于不肯赦免小的过失;祸患产生于事前未作仔细的谋画;幸福在于积善累德;灾难在于多行不义。12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13.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14.山峭者崩,泽满者溢。15.走不视地者颠。
王氏曰:举步先观其地,为事先详其理。行走之时,不看田地高低,必然难行;处事不料理上顺与不顺,事之合与不合;逞自恃之性而为,必有差错之过。译文走路不看地面的一定会跌倒。16.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1.九窍①之邪,在乎三要②,可以动静③。
注释①九窍:据《素问·生气通天论》:“耳、目、鼻、口七窍合前阴(尿道口)后阴(肛门)总称为九窍"。
②三要:指耳、目、口。
③可以动静:耳、目、口三者放荡无羁,足以使心神躁动不安;三者恬淡自然,心神自然清静。译文人身所遭遇的邪恶、灾祸都是由九窍所招,耳、目、口三处又是九窍的要害所在。三者妄动则感召邪气,三者镇定则清平安适。
2.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佛教里有一部《老女人经》讲到,有一个贫穷女人,到佛陀之所,请教佛陀:“生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老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病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佛陀云:“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诸法皆如是。”。佛陀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两块木头摩擦会生起火花,然后火会燃烧木头,木头燃烧干净时,火也灭了。火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呢?一切法,因缘条件成熟时则会生,因缘条件没有了则会灭。圣人明白这个真相,因此不着一切虚妄境界,能达本真。3.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①;三反昼夜,用师万倍②。
注释①绝利一源,用师十倍:绝,断绝。利,指牵引神心的声色名利。源,途径。师,从师学习。
②三反昼夜,用师万倍:三反,指眼耳口的反观收摄,再三反复昼夜,长期不间断。
译文瞽者将视觉的精神集中了起来,因此听觉灵敏;聋者将听觉的精神集中了起来,以此视觉雪亮。若能断绝利欲的一个途径,收摄精神,精诚专注,胜过跟老师学习十倍;若能思之再思,再三反复,毫不间断,达到专纯之至,胜过跟师学习万倍。
解读正常人非瞽者、非聋者。但是,在做一件事情时,若能精进用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心无旁骛,则事易成,功易就。凡学问、事业,若能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则易成功,若三心二意,则功业难成。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黄帝阴符经集注(伊尹等) 编 著:原题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诸葛亮、张良、李筌集注 卷 数:一卷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藏字号 涵芬楼本第54册 新文丰本第3册 三家本第2册 道藏提要:编号108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四子真经‧黄帝阴符经 第15册
黄帝阴符经集注,原题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诸葛亮、张良、李筌等七家注。约成书于唐代。唐张果《阴符经注》已引伊尹、太公、诸葛亮、李筌诸家之说。《新唐书•艺文志》着录是书一卷,题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淳风、李筌、李洽、李鉴、李悦、杨晟等十一家注。宋代公私书目着录是书,或作十一家,或改作六家或七家。今《正统道藏》本当源于宋本,收入洞真部玉诀类。是书经文据四百余字本,不分篇章,注文略采诸家之说以释经义。其中采李筌之注最多,亦较为可信,其余各家之注不过寥寥数语,间亦有不标名之注。案伊尹、太公等人皆为古之富于治国用兵谋略者,故是书注经颇取兵家之言,着重阐发圣人如何观天之道,执机达变,以求长生成仙、富国安民、强兵战胜之术。唐宋以来,此书流传甚广。除《正统道藏》本外,另有《说郛》本、《汉魏丛书》本、《墨海金壶》本、《子书百家》本、《四库全书》本。
黄帝阴符经详解一
本文2023-10-30 18:50: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