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有什么习俗?家里都吃什么东西?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4收藏

过年的时候有什么习俗?家里都吃什么东西?,第1张

  过年习俗及相关食物如下:

  腊月

  二十三祭灶日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几乎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饮食,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汉族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汉族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汉族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汉族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跳灶王”是汉族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祭灶节,汉族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晋东南地区汉族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汉族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汉族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二十四扫尘日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汉族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汉族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汉族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汉族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汉族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二十六洗福禄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二十九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过赶年,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

  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30之前有到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三十日除夕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古代的人们除了在春节的时候贴春联,还要贴着门神。传说,大门上贴两位门神就会让所有的鬼怪害怕,从而保护家里平安。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都会有神奇的本领和不凡的品性。他们善良正直,驱邪捉鬼是他们的责任,就像天师钟馗一样。所以汉族民间的门神都是长相凶狠的,手里都拿着一把武器。

  唐朝以后,门神除了以往的神荼和郁垒外,百姓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这两位唐朝名将当做门神。据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得了病,常听见外面有鬼哭狼嚎,于是就让这两位将军镇守在门口,之后那些鬼怪就没有再来。于是汉族民间就开始流传了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个将军当做门神贴在门上。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当午夜交正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置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祠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先祖神仙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先祖神仙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祠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还要挂画像,与拜偶像不同,大都是表达对先祖敬意,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汉族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我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3]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汤圆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起源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古时,祭祖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正月

  初一拜大年

  春节俗称“过年”,但是一般正月初一也被称为“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汉族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追(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

  元宵

  为习。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汉族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汉族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在中国古籍中,“册”、“卷”和“函”是常用的书籍计量单位,用于表示书籍的数量和结构。

1 “册”是书页的集合,通常用于表示一本书的完整印刷品。每一册可能包含多页,并且在古籍中,一册通常代表一本书的独立印刷版本。

2 “卷”是指书籍的一部分,通常一卷包含多册。在古籍中,一部大部头的书籍可能会分为若干卷,每卷包含一部分内容。卷的划分通常是根据书籍的内容和结构来决定的。

3 “函”通常是指书籍的一部分,具体指一函包含若干卷。在古籍中,一些大型书籍可能会分为若干函,每函包含一组相关的卷。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将书籍的相似或相关部分组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册”、“卷”和“函”在中国古籍中各有特定的含义和用途,它们共同构成了古籍的计量单位,有助于描述和组织书籍的数量和结构。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画鸡于户”是春节期间流传下来的的一种习俗,这个习俗起源于哪里呢?鸡与“吉”谐音,是阳性的象征,人们认为太阳的升落与鸡有关,雄鸡一鸣,太阳驱散阴霾。

我国古代民俗中,长期以来还有专门把发式做成鸡的形象顶在头上。传统文化中,凤凰也是以鸡为原型创造出来的,同样也是生命和阳性的象征。

汉族民间有立春日佩戴“迎春公鸡”的习俗,流行于山西北部以及山东一些地区。迎春公鸡又称春鸡,是立春前年青妇女们用碎布缝制的佩饰物,挂在孩子身上。春鸡用纸底花布裹棉花,形同菱角,一角尖端缀花椒仁作鸡眼,另一角缝几根花布条作鸡尾,春鸡钉在孩子的左衣袖上,有新春吉祥之意。一般在正月十六到庙会上将布鸡扔掉。

旧称夏历正月初一为鸡日,流行于湖北、湖南、浙江等地。是日,人们看天气阴晴占当年养鸡业是否兴旺,晴主育,阴主灾。此日戒杀鸡,忌打骂鸡,喂鸡也较平时精心,以求其繁衍兴旺。

古代汉族有“杀鸡”的岁时风俗,流行于浙江金华、武义等地。每年七月初七,当地民间必杀雄鸡,因为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 

河南一些地区在夏历十月一日要杀鸡吓鬼。传说是阎王爷放鬼,至来年清明节收鬼。民间以为鬼怕鸡血,鸡血避邪,故于十月一日杀鸡吓鬼,以为可使小鬼不敢入阳宅,俗语称:“十月一日,杀小鸡儿。”  

有关鸡的成语、俗语和典故举不胜举,大大丰富了汉语言的表现力。三国时期的曹操以“鸡肋”为军中口令,给后人留下一典故,至今人们对价值不高但又不好舍弃的事物,感觉还是用“鸡肋”形容最为精当。

古代书籍多为线装本,版字很大,一页也就百十字,所以册子比较多。函就是当时用来盛书的包装(非密封盒子)。君在书店可以看到仿古书大都采用的四面硬板包装,这就是函。君举的例子就是一种版本的《聊斋志异》有四个函包装,八本书,分为12卷,共491篇。其关系是函包册,册中分卷,卷中分篇。

前几天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最早的七言绝句是什么时候有的?有怎样的历史?

前言

七言绝句就是四个七言句组成的诗,简称七绝。七绝和五绝一样,有近体诗有古体诗。

我们都知道七绝在唐朝达到了顶峰中的顶峰,但是如果说最早的七绝出现在什么时候,恐怕就不太好回答了。

我们可以先从唐朝一步步的看一看,七言绝句的特点。

一、 唐朝七绝的古体与近体

了解七绝的诞生与发展,首先要了解基本的旧体诗知识。

旧体诗中有近体诗和古体诗,符合格律诗的是近体诗,不符合格律的是古体诗,因此绝句也有古绝句和律绝句之分。

南北朝开始研究四声八病以后,诗的格律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到了初唐时,格律的规则渐渐确定,因此绝句中出现了大量的古绝句与律绝句并存的现象。

其中五绝中的古绝句非常多,例如李白《静夜思》、孟浩然《春晓》、贾岛《寻隐者不遇》等等名篇多不胜数。 在《唐诗三百首》中,五言古绝句和五言律绝句几乎分庭抗礼,这也基本反映了五言古绝句的生命力之旺盛。

但是七绝格律化非常明显,其中的近体七绝非常多,古体七绝极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唐诗三百首》中七绝一章,我们耳熟能详的七绝几乎都是律绝句(近体绝句)。例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大多数绝句都是近体绝句。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了失黏折腰的韦应物《滁州西涧》外,李白的这首《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人”字出律,除此以外,似乎都是律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人”字出律。

虽然律绝句和律化特征明显的七绝(有人称为拗体七绝)占了唐朝七绝的大多数。不过七绝中仍然有一部分完全是古体的七绝,例如李白的《登庐山五老峰》特意使用古体诗的句式: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孟郊的《洛桥晚望 》 (仄韵)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仄。

七言绝句为什么古体这么少,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七言诗在唐朝以前不是主流,唐朝以前七言诗很少,而七言绝句就更少,所以不如五言古绝句那么有影响力。

七绝在唐朝开始发展的时候,正是格律规则越来越严格之时,所以作七言绝句的诗人,习惯于直接格律化。

可以看出,七绝不是唐朝才出现的,那么之前的七绝是什么样呢?

二、隋朝的七绝

《北史》 卷76列传第64记载了一段故事:

子十二人,楷通议大夫,弘金紫光禄大夫,整左光禄大夫。整尤骁勇,善抚御,讨击群盗,所向皆捷。诸贼歌曰: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

隋朝名将荣国公来护儿有12个儿子,其中六儿子来整授左光禄大夫,作战时尤其骁勇,平定南方叛乱时所向披靡。因此有歌唱道,有多少官军也不怕,就怕荣国公的老六。

即使在唐朝,七言绝句也常常被当做歌辞演唱,可见这种风俗至少在隋朝就已经出现了。

这首七绝除了第二句以外,都是律句,也是一首律化的古体七言绝句。

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什么隋朝也有律化的七绝呢?再上溯到南北朝,看看当时是什么情况?

​三、南北朝齐梁以后七言绝句的特点

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出现了诗歌史上的重大事件,就是以沈约为主的永明体诗人开始把四声八病与诗歌创作结合起来。从此诗歌开始了格律化。

从此以后,诗人作诗开始注意隔句押韵,注意四声的区别,甚至出现了完全合律的格律诗。只是在南北朝时期的格律诗常常出现失黏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初盛唐仍然挺常见,例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等。

在这以前的诗,常常有句句押韵的情况,在齐梁以后,可以看到单数句(首句可押可不押)大多是白脚。

体现在七绝上,就是第三句开始不押韵(白脚), 例如庾信的七绝《代人伤往 二首》:

杂树本唯金谷苑,诸花旧满洛阳城。正是古来歌舞处,今日看时无地行。

青田松上一黄鹤,相思树下两鸳鸯。无事交渠更相失,不及从来莫作双。

这两首七绝都是四句二韵,1、3句白脚,2、4韵脚。这种押韵和后来的绝句一样。

又如梁简文帝的《夜望单飞燕》是首句和2、4句押韵,第三句不押韵:

天霜河北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我们从唐朝往前回溯,会觉得这样押韵呢很正常呀,因为后来的绝句押韵方式都是这样的。但是以前的诗人并不特别在意隔句押韵的问题。

熟悉格律的朋友都能看出来,这三首并不符合格律诗平仄、黏连的要求,当然都是古体诗。梁简文帝和庾信都生活在永明体诗人诞生之后,因此可以看出他们的诗句中都有律化的现象。

四、绝句和绝,最早出自何处

那么最早的七言绝句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先说说“绝”句的出现。

其实绝句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齐梁时期,我们都知道南朝梁、陈诗人徐陵《玉台新咏》中有古绝句四首: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古绝句其一》

另外更早一些,刘宋时期的诗人吴迈远传下来一首五绝:

伤歌入松路。斗酒望青山。谁非一丘土。参差前後间。

在《南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记载了吴迈远这个人的狂傲:

又有吴迈远者,好为篇章,宋明帝闻而召之。及见曰:「此人连绝之外,无所复有。」迈远好自夸而蚩鄙他人,每作诗,得称意语,辄掷地呼曰:「曹子建何足数哉!」

这个吴迈远被宋明帝认为除了作诗以外,基本是个废物(判断基本正确,这个人替叛军写檄文,坐桂阳之乱诛死)。

这里用了“连、绝”二字来代表诗歌,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称为“绝”的文章。

五、最早的七绝

齐梁以前,在东晋时有一首《豫州耆老为祖逖歌》,《晋书》 列传第三十二中记载:

(祖逖)尝置酒大会,耆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乃歌曰:“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其得人心如此。

豫州刺史、奋威将军祖逖(就是闻鸡起舞的那个人)为当地百姓爱戴,在一次宴席上,老人们歌唱赞颂祖逖: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思歌且舞。

再往前,又有东晋王嘉编写的《拾遗记》中,记录有曹魏时期有七言四句的歌谣《行者歌》:

文帝(曹丕)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帝以文车十乘迎之,车皆镂金为轮辋灵芸未至京师数十里,膏烛之光,相续不灭,车徒咽路,尘起蔽于星月,时人谓为“尘宵”。又筑土为台,基高三十丈,列烛于台下,名曰“烛台”故行者歌曰: “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此七字是妖辞也。

魏文帝迎娶灵芸被认为不祥,当时有人唱了一首七绝:

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从这两首可以看出来,一首押仄韵,一首押平韵,共同点是句句押韵,和后来第三句不押韵的绝句还是有区别的。

再往前上溯,春秋末年的《逸周书·周祝解》中,下面这一段隐藏了一首七言绝句:

故曰:文之美而以身剥,自谓智也者,故不足。角之美,杀其牛,荣华之言,后有茅。 凡彼济者必不怠。观彼圣人必趣时。石有玉而伤其山,万民之患故在言。 时之行也,勤以徙,辟召道者,福为祸。时之从也,勤以行,不知道者以福亡。故曰:费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沈祖棻(1909-1977)先生认为,其中有28个字可以说是七言绝句的始祖:

凡彼济者必不怠。观彼圣人必趣时。石有玉而伤其山,万民之患故在言。

沈祖棻先生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有"当代李清照"美誉。和其丈夫程千帆先生合称"程沈",二人曾经合作著有《古诗今选》、《古典诗歌论丛》、《古诗今选》、《唐人七绝诗浅析》等。

结束语

七言诗在唐朝前并不受文人的重视。七言绝句真正的发展是在唐朝, 初盛唐时随着李白、王昌龄等人大量创作七绝,使得这种诗体越来越受到诗人的青睐,作品也越来越多,到了中唐和晚唐时,七绝数量比初盛唐又增加了数倍。

七绝在唐朝的发展,很大原因是七绝被唐人作为乐府歌辞使用,类似于当时的流行歌曲形式。王士祯在《唐人万首绝句选序》中特别指出:

考之开元、天宝已来,宫掖所传 、梨园弟子所歌 、旗亭所唱 、边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为绝句尔。故王之涣'黄河远上' 、王昌龄'昭阳日影'之句 ,至今艳称之。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44 赠别诗怎样写?从卢纶诗可以看出送别诗的公式套路

观唐习律43 韦应物为何被纪晓岚批评 有些诗病作者不自知

是山海经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序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海经》中的《海外经》5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4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海经》以上每组的组织结构,皆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第18篇《海内经》是《山海经》地理状况的总结,总结中国境内地理形势分野、山系、水系、开拓区域分布;农作物生产;井的发明;乐器制作;民族迁徙;江域开发以及中国洲土安定发展形成的基本格局。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大荒经》由东开始,故有学者认为是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与远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经》由东开始,则可能是后人的改动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植物、动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历来众说纷纭。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事实上,即是是《五藏山经》,也与整体格局和现实的山川不合,至今为止,尚未有谁能令人信服地将这些山川一一坐实。然而,《五藏山经》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别是《中山经》里的山,《五藏山经》(即“山经”)本是以一些真实的山川为基础来叙事的,但说到荒远无稽的极地,已是无能为力,只能凭借想象向壁虚构了。

这是中国传统的农历除夕和春节期间,有很多习俗,包括:1 宰杀年猪:在除夕当天宰杀年猪,来准备年夜饭。2 吃团圆饭:在除夕当天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年夜饭,象征团团圆圆。3 贴春联:在腊月二十四至三十,在门口贴上春联,以求祈福。4 扫除废旧:中国人喜欢在春节前扫除房屋,以扫除废旧,象征迎接新的一年。5 准备年货:在春节前,家家户户备储年货,如糖果、瓜子、饼干、腊肉、酒等,准备赠送给亲朋好友。6 放鞭炮:在腊月二十三至二十九,中国人会热闹地放鞭炮,象征驱邪祛病,迎接新年。7 拜年:在春节期间,人们相互串门拜年,祝福身体健康、事事如意。8 红包:在春节期间,长辈会给晚辈给压岁钱(即红包),以祝福他们健康快乐,平平安安。总之,这些习俗代表了中国人对新年的憧憬和祝福,表达了“团圆、喜庆、祥和”的精神。

过年的时候有什么习俗?家里都吃什么东西?

  过年习俗及相关食物如下:  腊月  二十三祭灶日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