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一个有趣的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5收藏

怎样当一个有趣的人?,第1张

成为有趣的人方法如下:

1、热爱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2、多出去走走,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3、和有意思的人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

4、用心观察平时不太在意的细节,保持内心和这个世界的联系。

5、多读书,看有趣的灵魂。可以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买书是在什么时候,买过之后你真正看过吗。

6、不要永远在抱怨工作或者伴侣,要么永远在沉浸纠结一些琐事上。

7、热爱运动,明显感觉到那些喜欢运动健身的朋友更显得朝气蓬勃,充满力量。也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加自信和坚韧。当你运动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真的比你想象中的要有趣得多。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曾这样说道:“我总是不假思索地上路,因为出发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满了可能性”。

马薇薇是2014年《奇葩说第一季》的冠军,她在辩论圈的风格就是凌厉剽悍,并且将这种风格发挥到极致(这是黄磊说的),在百万英雄上,她被称为“第一个骂网友的主持”,看到网友选错会大喊“你们怎么想的?”被一些网友怒怼。看似招黑,实则吸粉,因为她真实,不逢迎,保持了自己的风格。

感谢百万英雄请来各方大咖加入,让大家在学知识的同时还能领略到不同风格带来的新鲜血液。关于奇葩说出题官,关键在于“奇葩”二字,既然“奇葩”肯定与其他出题人有些微区别,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更何况是奇葩说里这些口才好思维敏捷的大咖呢?百万英雄是一档新颖的直播答题模式,它的发展还在探索中,与多方融合才能更好的发展并最终找到它适合的模式与内涵。

李林是2016年奇葩说第三季的选手,也深受网友喜爱,用百万英雄答题网友的话来形容他,就是“贫”,主持时穿的花里胡哨的外套也成为网友的槽点。

虽然两人都被答题的网友吐槽,但是大部分只是玩笑而已,玩久一点的网友都知道,每个主持人上台时,网友都会自发寻找槽点。相较而言,两位主持人在台上更自然,更加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风格,所以总体来说,这两人主持的还是非常成功的(马薇薇那场的技术错误与主持无关)。

首先,从感觉上我觉得"奇葩说"出题官马薇薇语言、表情、情感很丰富,很活跃,与观众零距离接触,给观众一种新鲜感,没有任何尴尬的感觉;

从理性上,我认为无论任何一个出题官,只要在尊重观众,尊重舞台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要有舞台感,与观众有亲近感,支持风格迥异,百花齐放。而“奇葩说”出题官马薇薇,她的风格很有特点,别具一格,不管她表现出来的是“教导”、“咆哮”、还是“训斥”,其实是与观众的一种近距离接触,而且总是带着微笑,所以,她的风格,我还是蛮欣赏的,至少点缀了百万英雄这个舞台,至少娱乐了观众,所以,“奇葩说”出题官,是百万英雄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先说马薇薇,造型就很奇葩,蕾丝加闪亮的腰带感觉很廉价,而且衣服过于肥大。主持时太爱怼网友了,不舒服。

李林我感觉比马薇薇好,主持没啥问题,就是肢体动作和说话像太监。尤其是轻轻掌嘴自己的时候,简直就是太监本人。还有那个沉甸甸的大戒指,太夺人耳目了。

目前百万英雄答题异常的火爆,得益于平台的操作和各位主持人的精彩主持。而在众多的主持人中,几位“奇葩说“主持人简直引爆了网络,被吐槽达到新的热度。个人观点认为,主持人奇葩的话语,可增加评论热度,引发更多的正能量评论,但奇葩话语必须要让大多数网友接受,出格了,被吐槽换骂是肯定的。该在什么场合说话必须适应什么场合,带岐视性、攻击性话语就不好了。

有自己的风格是好事,没风格的主持估计也撑不了大场面。但必须掌握一个度,既风趣幽默话泼又严谨,才能调动大家的热情,不然再多些这种不顾网友感受的奇葩主持人,损失流量也就在所难免了。

百万英雄是一款益智类全民竞答游戏 app,你只需通过互动答题,闯关就可以赢走大奖。

百万英雄,做专业的百科知识问答。

为您提供专业,体贴的百科知识问答,并且有详尽的题目解析。

简单和原始的知识问答,我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真正为您涨知识,丰富您的知识点。那么问题来了,百万英雄会提供哪些方面的知识呢?我们提供了整整10个大的模块和方向。他们分别是:国学国粹,军事天地,旅游地理,日常生活,人文历史,世界TOP,体育频道,武侠世界,娱乐八卦,自然百科。在这里,你能体会到纯粹,原始的知识学习渠道。比书本更加有趣,比其他知识问答软件更加纯粹。这就是百万英雄能给您的一切![2]

折叠编辑本段答题方式

《百万英雄》,简单来讲就是互动直播版的《开心辞典》。每天中午1点/3点和晚上8点/9点,四场紧张刺激的直播竞答会在西瓜视频准时开启。主持人提问十二道选择题,这些问题囊括了天文地理、人文历史、体育科技、明星八卦,甚至还有不少送分题,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屏幕免费参加答题,十二道题目全部回答正确的人,就能瓜分当场现金大奖,每期奖金从5万到100万不等![3]

每场节目持续时间15分钟左右。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为10秒钟,在10秒钟内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进入到下一题,全部答对的人瓜分百万奖金。

陈铭的瓜大家都吃了吗?

从黑料被搬运到自己动手反黑,斯文全程吃瓜吃得叹为观止,此刻最大的感受,就想单方面宣布——陈铭,简直是全娱乐圈/学术圈反黑速度最快的男人。

话说大家应该都知道陈铭是谁吧?他最出圈的身份是《奇葩说》的主力辩手,拿过第五季“奇葩之王”,余秋雨先生还夸过他“可能是世界上最会说话的年轻人”。

除了在《奇葩说》上大放光彩,陈铭还是一名新闻学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讲师,拿过不少国内权威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同时还是湖南卫视的主持人,参与录制过不少综艺节目。

陈铭的辩论风格很独特,他早期被马薇薇吐槽是“鸡汤王”,后来受到更多观众认可,被称为“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正能量代言人。

总而言之,通过他在节目内外透露出的生活碎片和价值观表达,如果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陈铭,那就是:学识渊博、顺风顺水、乐观豁达、忠犬宠妻、重视家庭。

在了解陈铭这些特征的前提下,再来看针对他的那些黑料,斯文的第一反应就是“杀人诛心”。有人爆料陈铭疑似学术造假,靠拆散别人婚姻上位,而且他岳父一家都存在学术造假问题。

这番爆料主要有四个信息点,我已经帮大家整理好了重点。全篇爆料有一个大前提,是陈铭的岳父谭徽在是湖北省的厅级干部,利用自己的势力给儿女亲属打造“高校家族势力”长达十几年。

第一个信息点在谭徽在的儿子谭钦文(陈铭妻子的弟弟)。爆料者称谭徽在帮助谭钦文以艺术生的身份低分考进武汉大学,又在校内违规从艺术专业转到非艺术专业。

本科毕业后,谭徽在又通过运作“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让谭钦文在英语分数极低的情况下获得武大研究生入学名额,并且未按照计划规定,履行到指定偏远地区就业的义务。

第二个信息点在谭徽在的女儿,也是陈铭的妻子刘吉桦。爆料称她以本科生身份违规入职武汉大学当老师,2007年和2010年先后以“单独考试”和“破格降分”的特殊渠道,分别被录取为武大研究生和博士生。

还说刘吉桦现在已经是武大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的副系主任了,但任教后没有一篇公开独立发表的科研论文。

第三个信息点是陈铭靠当男小三上位,他是谭徽在的女婿,被爆料者称为“全世界最会说谎的人”。据爆料称,陈铭2005年入读武汉大学WTO学院,一年后转专业到播音主持专业就读,转专业后他的班主任就是刘吉桦。

这一段还有号称是陈铭的“同期校友”佐证,说陈铭从大二下学期以后(2007年上半年),就开着女方的车,不分昼夜出入女方的教工宿舍。等到陈铭上大三(2007年下半年)的时候,刘吉桦就和前夫离婚了,理由是前夫难以忍受她对男学生太好。

言外之意就是说刘吉桦婚内出轨,陈铭是男小三呗,第四个信息点就是在上面这段的基础上,爆料陈铭和刘吉桦在一起之后,借着女方的家庭背景来给自己学术造假。

爆料者称陈铭的本科成绩绩点只有26,哪怕在艺术专业的班里也是垫底的学渣。

说2009年陈铭考研,是在英语单科和总分两项成绩均未达到复试分数线的情况下,被人为“破格录取”。2011年陈铭考博,学校考核部又为他再次“破格”。在博士资格论文没达到2014年学校要求的情况下,依然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顺利毕业了。

还说2014年陈铭留校任教,也是岳父谭徽在出面操作的。原因是陈铭的资质并不符合武汉大学的留校要求,但陈铭不仅再次“破格”留校,学校还给了陈铭一笔十万元的安家费,而同期的其他留校教师都没有。

以及截图了陈铭在《奇葩说》上,把自己考研说成保研的一幕,来diss陈铭满嘴跑火车。

乍一看这爆料是挺唬人的,斯文刚听说#陈铭人设崩了#的消息也着实吓了一跳,但火速赶到吃瓜现场之后,却发现爆料者并没有什么实锤性证据,唯一能拿出图来的只有一份成绩单。

这张被称为“超级重磅实锤”的成绩单上,能看见陈铭的名字,以及大四下学期两门课只有60分,还补充解释了下大学里的“清考”,就是本科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补考,学校一般都会给出60分送学生及格。

但成绩单本身像素高糊,且不说它有没有被p过、是不是陈铭的成绩单都无法考证,咱退一步来说,就算这张成绩单是陈铭的,那又能证明什么呢?顶多只能说陈铭有两门课学得一般,也无法成为上述岳父一家学术造假的锤啊……

相比爆料者的阴阳怪气而无实锤,陈铭这边的回应就有底气多了。在相关爆料开始发酵冲上热搜的时候,陈铭火速发了一条微博,拍了他手上法院受理案件的通知书及裁定书回应,并配文“别急!结辩总要一点时间嘛!”。

一个多小时后,陈铭再次发了长文回应,这次给出的重点更多了。一来就喊对方“亲爱的同事”,第一句话就是“姐,你有完没完”,看完才发现是陈铭被同事恶意造谣,已经攻击过他好几轮,虽然前几次都没什么水花,但对方却一次比一次势头更猛。

在陈铭的描述中,这位爆料者对他的攻击和造谣已经持续了三年多,还曾经对他的家人和女儿有过极其下作的污言秽语。

对方的爆料路径:

第一轮,在学校内部发匿名邮件,结果没人理。

第二轮,在武汉高校圈和新闻圈群发匿名邮件,开始有人窃窃私语。

第三轮,发微博爆料,向新京报和几个新闻大号爆料。人家的记者暗访调查完后此事翻篇。

第四轮,向纪委部门党组织举报,纪委花了两个多月对爆料中的信息点逐一详细调查,原始资料摞起来有半人高。去年5月调查结案,爆料所提到的违规违纪和学术不端皆不属实,调查结果已经通报、公示、澄清。

第五轮,广撒网,群投稿,找营销号,买营销,最终引起大范围讨论,以及这次热搜。

而在对方一轮又一轮的攻击中,陈铭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

从恨但不得不忍,到接受现实开始对弈,为了自证清白积极配合纪委调查,甚至有整整一周什么也没干,泡在档案馆查找资料,准备开始反击。

最新的进展是陈铭已经做出反击,他把搜集到的所有资料都交给了法院,交给专业律师进行起诉,同时还表示他已经起诉了平台、移动公司、无脑营销号,也调查了爆料者背后的IP。

这段调侃同事“高智商”的信息点,我猜陈铭的意思是他已经在层层IP的掩盖下,找到了多次造谣攻击他的始作俑者。当然最后这句“感谢对方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陈铭式辩论发言了,简直爱神本神。

说实话,陈铭这波反击堪称快准狠,斯文看完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句“不愧是搞辩论的”,我看了下陈铭本人以及各大营销号的评论区,发现有不少人跟我想法相同,都觉得陈铭的回应简直算降维打击。

“第一次觉得这种瓜完全和人家的水平匹配不上。”

“可是他的知识储备和辩论口才是真的。”

“我觉得他的知识储备以及谈吐都不像学术造假的人。”

当然也有人不买账,主要是觉得陈铭的回应虽然速度快,但通篇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有同事在搞他,但对于自己和妻子被质疑学术造假、岳父一家人被质疑滥用权力之类的问题,他都没有正面回应。

所以有人觉得他“模糊重点,避重就轻”,想证明自己学术水平是真的,完全可以直接晒出真正的考研成绩单,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还有人真去知网搜了刘吉桦,结果发现她近十年发表文献只有一篇。

以及关于他岳父是否滥用权力的问题,也有人认为陈铭因为公众人物的属性,所以纯属被拉出来挡枪了,这个爆料者的重点其实不在陈铭,而在他岳父,但现在大家的注意力反而都被陈铭吸引了。

在斯文看来,如果陈铭想让所有人心服口服,那他确实得拿出更直接也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当然介于对面的爆料者其实也没有多少证据,已经起诉对方的陈铭完全可以选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我们只需要等待最后的审判。

如果案件结果最终证明了陈铭的清白,那陈铭大可不必再多说些什么。而且就现在这情况,其实存在一个逻辑bug,那就是人总能轻易证明自己做过什么,却往往很难证明自己没有做过什么。

陈铭的辩论水平是大家肉眼可见的精彩,但他无法用辩论水平高来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平,至于更莫须有的“男小三”说法,就像陈铭自己说的,哪怕再有前瞻性的人,恐怕都无法用证据来自证清白。

营销号总是爱搞事情,而网友也总是多疑,在案件结果正式宣布以前,陈铭难免还是会遭到质疑。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杨迪、黄执中、熊浩、肖骁、李林、马剑越、大左、艾力等圈中好友,都已经站在了陈铭这边。

就连之前攻击过杨笠的那位“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的储殷教授,都出面表示自己了解一些内幕,陈铭这些年确实深受一位神秘同事的困扰,对方是个偏执狂,而陈铭因为一时心软,打蛇不死深受其害。

当然这些公众人物之所以会这么早表态,很有可能是因为相信陈铭的人品和学识,但斯文作为一名普通观众,除了夸一句陈铭的反击快准狠“不愧是他”以外,其实不太敢这么早就给整件事下结论。

吃了那么多反转再反转的瓜,斯文早就学会了只相信证据。因为爆料者的证据不够,所以我不相信陈铭一家人有那么恶劣,同样因为陈铭反击的证据不够明确,我也不敢一开口就直接站边陈铭。

就让时间和法律来告诉我们答案吧,也希望大家以后都能谨慎吃瓜,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还真是谁都不太敢相信啊。

国庆期间在旅行的飞机上,听着隔壁座位的小女孩看着《奇葩说》里60/30时,时而笑声连连,时而沉思不语,看着她,好像看见了三年前的自己。

新一季的奇葩说上线,对于奇葩粉来说,不可谓不惊喜。

“穷,则思变”,每个做内容的团队,不论开始如何一帆风顺,在时间的挤压下,或早或晚,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拿什么样的内容给观众们看,而不会给大家有炒现饭的嫌疑呢?

变,是唯一的途径。

正如它的预告片中对自己的审视和危机,评分下降,口播不再有新意,广告主的更替,以及在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口碑佳作辈出时,如何把握自己的立锥之地,而不被时代所淡忘,是它必须面对的问题,以及对危机做出及时应对。

那么在看了最近几期的奇葩说后,在网评或观众心中对最新一季奇葩说残忍赛制的质疑声中,不得不感叹其“壮士断腕”的决心。

面对纷繁复杂的赛制,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选手,也许你会觉得眼花缭乱,似乎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以为奇葩说还在不断的做加法,甚至以为将猎奇发扬光大,那你就大错特错。

奇葩说不只是一个对观点包容的平台,从实质上来讲,它也是一个节目,一个需要生存,需要有观众和用户留存以及忠实度的节目或者说综艺节目,也就不得不面临最根本的问题——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在你以为奇葩说给与60个选手参赛资格是奇葩说在做加法时,其实它用更加残酷的赛制在做减法。

彼时在北京,有幸参加奇葩说第二季的现场录制,颇有决战紫禁之巅的意味,赛场上的唇枪舌战,中途无停顿的现场演绎,以及过后我看完整视频时的佩服和感叹,现场的完成度极高以及后期剪辑几乎看不出有大段剪掉的痕迹,那是我仅是一名看客,但依然知道彼时彼刻,内容的产生没有丝毫浪费。

不得不说,那个时候,奇葩说算是茁壮成长期,角儿对,内容对,所有的所有一帆风顺,赛制似乎也仅仅起到一个流程化的作用。

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推陈出新的内容,以及高速更替的大V,网红的出现,也让奇葩说逐渐走入一个混沌的更替期。

而看似在做加法的动作,似乎在不知不觉中为今后的减法做铺垫。

60/30的赛制,是决然而残酷的,1V1的分组辩论,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不确定的对手,不确定的现场发挥,不确定的导师意见,甚至不确定的观众反应,都会成为你能否留在舞台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而奇葩说团队,似乎选择了最朴素或最回归本质的方式,“薛定谔的猫”,一切,就交给打开那个盒子的时刻去决定吧。

例如在60/30那一期,你会发现看似无厘头的辩论组合,看似不合理的淘汰,在当下的时刻,都会有它合理存在的意义。To be or not to be , that is a question。在当下那个时刻,当你说完你的一番论点,当你从容不迫,当你把控现场的节奏,准确的调动现场的情绪时,恭喜你,你就是那个有娱乐精神的奇葩;而当你被对方带走节奏,惶然失措,并没有融入奇葩说的氛围,自以为是的抛几个尴尬的金句或者押韵的辞藻,或哭或笑,或吵或闹,没有找到节目中你存在的意义和位置以及可以发挥的功能时,必然被残酷淘汰。

当然,在之后的赛制里,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弊端,因为这看似运气于一体的淘汰赛制,确实有着运气的成分,在小组PK赛制中,正反双方3人1v1后,输的一方会从3人中淘汰,就如最新的第5、6期,当你看到高质量的对抗,就会为高质量的淘汰者感到惋惜;当你看到低质量无趣的观点陈述时,也会与导师有同样的感觉,为什么只能淘汰一个。

而快速做减法的过程中去粗存精,也确实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遗憾和赛制需要完善,也会产生如何留存本可以在节目中找到自己位置的选手的思考。

其实很有趣,从第一季到现在,我们似乎能看出奇葩说对于选角也在不停的做出改变,而改变过程中,也能发现它的那根娱乐与辩论之间的杠杆在不停的调整。

第一季

当我接触并理解二八原则后,发现其实很多时候确实不得不承认,在很多场合,都有这样真实而残酷的映射,例如第一季的18强里,我们到现在真正记得的,大约也就是五强,还有温暖花希,以及戴花姜思达。

当我们看到十八强的名单时,或许很多人早已不记得其中大部分人的表现,还有他们曾经说到的观点,但依旧会记得“不如养条狗啊 ”,“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 ”之类难以忘却的声音。

这些人,就是激活一个节目的种子选手,或者在互联网的语言中,类似于种子用户般的存在,是可以带领这个节目走下去,能够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的,让这个节目有看头的关键所在。

不得不说,从第一季的刺客团踢馆赛制中,亦可以看出奇葩说在为今后的选角路做的一定试探,由黄执中、胡渐彪、陈铭一流组成的纯辩论咖,以及曾经在《康熙来了》节目中担当超级搞笑的娱乐咖的沈玉琳、赵正平、陈汉典、小甜甜一流组成的娱乐担当,与第一季选出的辩手的狭路相逢针锋相对,来试探节目效果和观众反应。

也许观众对纯辩论的用力过猛不太感冒,也许是台湾综艺人猛然嫁接到内地综艺里,有点水土不服,总体的效果似乎并不惊人。

第二季

第二季的赛制调整则有点小意思,新咖试炼站中新奇葩与老奇葩对抗,筛选出来的选手再由老奇葩带领组队打循环赛拼BBKing。不得不说奇葩说对于角色选取又有了那么一丝丝小心机,第二季处于关键生长期,在第一季的试炼中找到了能够很好的调整,立即汲取经验,继续吸纳与老奇葩能够比肩能力相当的选手,因此新咖试炼就相当于打造这样的标尺,然后再经过循环赛争夺BBKing阶段,让选出来的新咖与老奇葩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磨合和组合点,争取赢得更好的节目效果。

可以看到第二季又挖出邱晨、姜思达、陈铭、花希等选手,这些在辩论环节上可以让观众能听进去你在说什么,会跟着你的思路走的选手。

当然这个阶段也有不少具有个人特色的选手涌现出来,经过高密度高强度的循环争夺BBKing,能在这个环节中获得BBKing称号,也必然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像我自己也有钟爱的柏邦妮,“大灰狼和大灰狼,小白兔跟小白兔”之流的言论再结合红楼梦的演绎,确实很对我自己的胃口。

第三季

第三季的辩手选择则更见端倪,将辩论和娱乐这两个看似对立面的特色愈加鲜明化,除了前两季积累的种子选手老奇葩们之外,有越来越多辩论场上叱咤风云的辩手:颜氏兄妹、胡建彪、陈咏开、黄执中、罗淼之流;也汇聚了在娱乐上更有风格的选手:康熙十八线艺人黄豪平、有初代网红、配音大咖、史航老师、李林这位老道、咆哮警察、民生采访记者董婧也都有不俗表现。

在赛制上可以看到愈加繁复,夺得每一季的奇葩之王难度在愈来愈大,而正是在这种强压之下,不仅新奇葩在辩论技巧和切入点方面会琢磨,老奇葩中也有不乏泛着奇光异彩之士——姜思达封神的那十三分钟,实至名归。

第四季

在我的感知里,我对奇葩说的要求和喜爱,是第一季萌芽,第二季第三季的感知越来越深,随之而来的是对节目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胃口也越来越刁,因此面对第四季奇葩说时,老奇葩身上的光点似乎已经燃尽,而新奇葩还并未做好担当主咖的准备,也缺乏这样的能力。

在辩论过程中似乎并没有常常出现高密度的输出与针锋相对的精彩,即使是脱颖而出的新奇葩也并不能在每一场比赛中能稳定发挥出其最高水准,也致使第四季的奇葩说会偶尔出现选手的包袱并未抖响亮的场合。

从辩手名单中可以发现其中有表现尚佳的新奇葩,互联网企业老总刘楠,会给以全新的角度理解职场、亲子等方面的问题,臧鸿飞、马剑越、蔡聪等则会以他们所在的各行各业,亲身经历等给观众们更多角度去观察生活,傅首尔则在其中算是抓住奇葩说现场观众的所思所想,以其做公众号的强大观点输出和幽默的表述,也确实能有其一席之地。

而这些新奇葩中却再难有像黄执中、邱晨如鲶鱼般的存在,不仅新,还会使人充满期待,像鲶鱼般搅得现场紧张,针锋相对,新老奇葩之间的天平已明显倾斜而不再有势均力敌可能,甚至逐渐成为老奇葩的追逐甚至有所谓意气用事的场面。

但也不难看出奇葩说在选角上依旧有其新的尝试和伏笔,不似与之前对辩论和娱乐的针锋相对,甚至连辩手的选择也遵循这样的安排,更多的则是将各行各业的辩手挑选出来,让大家对不同领域的成员有个全新的认知。

第五季

那么第五季,也就是对辩手选取上将之前埋下的伏笔进一步执行,我们可以看到角色上有公务员、农村大姐、嘻哈说唱选手、越来越多的网红……

最初我们觉得奇葩说的林子越来越大,什么鸟儿都有,然而看到后来才发现,原以为做加法的他们,实际上遵循市场遵循观众的选择,客观而又残酷的在做着减法。

不知道这群选手今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只能祝愿他们能够在残酷的赛制中用自己最真实最高的水平去争取自己留下来的机会。

同样也不得不思考,奇葩说赛场上辩论与娱乐的边界,到底有着怎样的一个平衡和变化,纯辩论的大咖选手们如何思变,能让观众们听进去他们所谓莫大高深的道理,同时能赢得现场观众的认可和思考;娱乐型的选手们又该怎样在发挥特质的同时,有着巧思来内化自己的深度,现代社会的娱乐在变,奇葩说对娱乐的理解也必然会随之改变,说唱、网红……不同娱乐形式的选手加入,到底会水土不服还是野蛮生长,也只能随着节目的质量和观众的感受来评判,暂且拭目以待吧。

奇葩说第一至第四季辩题汇总

不得不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辩题,都会有其相似性,例如第五季最新的键盘侠到底是不是侠,与曾经的辩题丑闻主角活该被万人虐,都是探讨互联网背后亦正亦邪的力量的问题,这样的辩题还有很多。

奇葩说对于辩题的探讨,毋庸置疑,最初的策略当然是做加法,爱情、亲情、工作、职场、道德、文化……能想到的,会逐一挖掘;之后的辩题选择可以看出开始结合当下的热点来进行深入化,场景化,越来越多的结合现实当中大家必然会遇到的矛盾对立的领域来进行辩题的筛选。

辩题上做减法,大约是奇葩说会走向的趋势,当大的方向和领域已尽趋完善和全面,必然会从中进行最会引起大家讨论的话题领域的筛选,当广度已经加无可加,则更大可能会从深度入手,从更细节化和现实主义题材中提炼辩题。

第一季的“马晓康”想必是奇葩说老粉们吹爆的导师组合,康永哥的温柔一刀,晓松老师的降龙十八掌,再加上马东东的易筋经让大家舒筋活血,用个小木鱼儿让你静心宁神,控场之强也是佩服不已。

第二季的金星老师的加入,重新的KJM组合让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导师组合似乎更加接地气。

第三季的“马晓康”回归,大紧和肉松之间战火熊熊,战鼓累累,让我们有经典重温之态。

第四季有罗胖、张泉灵老师的加入,不得不说踏着知识付费的浪潮,罗胖在这场知识付费的场中,确实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也向年轻人传达出这样一种行业潮流的影响力。

而第五季,除了有“马晓康”的重新合体,更让我有所期待的是李诞的加入,如果说曾经在奇葩辩手中加入鲶鱼,可以激发辩手的求生欲和求胜欲,我相信李诞也是那条加入导师团队的鲶鱼,可以让导师们从神坛上走下来,听一听年轻的声音。

李诞的身上大约透露出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我还算年轻人么?)的特质,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活成这样了,没有像曾经的年长的导师们身上或多或少的说教的色彩,反而更多是身处于现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许多不得已后面对矛盾和冲突后自我的选择和妥协。

马晓康大约不会从嘴里说出“人间不值得”,或许甚至会告诉我们“人间很值得”这样的愿景,而蛋总这样的黄小邪的存在,大概会用他的方式跟导师们说一句“人间真TM不值得,可我们还TM得继续活着”。

曾经我以为导师的温柔,浪漫,现实,平衡,观点,博学……是他们成为导师的理由,或者我喜欢他们的理由,蛋总的加入,让我发现,原来我还蛮期待看到儿子跟一堆老爸说“人间不值得”的场景。

当然还有钢铁直男薛兆丰教授,他则从最最现实主义的角度,经济学的观点来对每个辩题背后存在的经济含义进行解剖,哈,那就更好啦!毕竟曾经的风花雪月,很多都是浪漫的美好,而浪漫的背后,公主与王子在一起后,还有更加现实的一生要度过。

原本的导师不断的做加法,我们像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家长,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他们有不同的人生阅历,说着不同的话语,让我们听着好有道理,我们听着,大约也就是听听而已。

最新一季的导师,虽然有新的家长加入,但我依然看做是在导师上做一个减法,不再是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导师之间的对抗,更多的,则是我们这一辈,与所有所有阅历丰富的成功长辈之间的一场对话。

说实话,第五季奇葩说上线时,我似乎没有像对待第三季第四季的那样审视或极度的欢喜,而是等待一位相识相知已久的老友,捧上一杯茶,看着它努力,看着她改变,看着他成长,或许有一天,也会看着它与我们后会无期……

但,曾经有这样的陪伴,真好。

怎样当一个有趣的人?

成为有趣的人方法如下:1、热爱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2、多出去走走,去外面的世界看看。3、和有意思的人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4、...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