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泳带你读懂《大观茶论》26:宋代点茶详解1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4收藏

江泳带你读懂《大观茶论》26:宋代点茶详解1,第1张

原文: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谓之静面点。

        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

        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雾云虽泛,水脚易生。

江泳解读:

        点茶的方法不尽相同,要先往茶盏中的茶末里加入少量的水,然后搅动成膏状,过了片刻注入沸水,用筅开始搅拌。搅拌时如果手重筅轻,茶汤中没有出现粟粒、螃蟹眼一样的泡沫,这叫做“静面点”。

        这大概是因为击拂无力,茶花没有被击打出来,沸水和茶膏没有融合,又再增添沸水,茶的色泽不能完全显现,精华散开,茶就不能击打出茶沫而保持住了。

        有的时候一边注入沸水一边不断的击拂茶汤,手和茶筅都很用力,这时茶的汤花很浮浅,这叫做“一发点”。 这是因为注水时间太长,指腕搅动得不够圆活,茶面不能像粥面一样凝结,而茶的力道散尽,茶面虽然也有云雾状的汤花,但很容易消失而在盏壁留下水的痕迹。

        点,就是点茶,把茶瓶里的沸水注入茶盏中击拂产生茶泡沫的过程。

        点茶,是宋代 一种喝茶的方式,然后在喝茶的基础上发展成了一种斗茶的方式。也就是说,先是用这种方式喝茶,然后文人雅士用点茶的方式来比拼,看谁的茶好,茶汤更好看,茶花更持久。

        对于宋代点茶的了解,我们今天主要通过宋代蔡襄的《茶录》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来一窥全貌,这其中又以《大观茶论》说的最为详细,点茶需要分成七步,我们逐一讲解。而蔡襄则说清楚了点茶的相关细节。

        点茶的第一步是调膏,调膏的意思,就是往茶盏中的茶末中注入少量沸水,然后调成膏状。

        这里有个关键点,就是茶末和水的比例。蔡襄在《茶录》里说:“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建人谓之云脚、粥面。”意思是说:茶末少而水多了,云脚就会散开;水少而茶末多了,茶汤的表面就会凝结。这种情况建安人称为云脚、粥面。

        什么是云脚,就是茶末经过搅拌后在水面上形成的图案。图案散开了就叫云脚散。

        什么是粥面,就是茶末和水融合,茶末会在水的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像粥膜一样。

        那多少茶末比较合适呢?蔡襄说“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意思是说放入一钱匕的茶末,先注入开水把茶末调的非常的均匀。钱匕,原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古代有重量(铢、两、钱、斤等)、长度(尺、寸)及容量(�斗、升、合等)等计量方法。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的“刀圭”、“方寸匕”、“撮”、“枚”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 钱匕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就是用汉代的五铢钱币量取药末至不散落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量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落为度。因此钱匕也是古代的特殊计量单位。而一钱匕,相当于今天的2克左右。

        粟文蟹眼,指茶汤上的泡沫,像粟米的形状、螃蟹眼大小的形状。

        水脚,说的是茶汤花的泡沫在茶盏里消失后,在茶盏壁上留下的水痕。斗茶的时候,汤花持久,最后出现水痕的为优胜。所以赵佶说的“水脚易生”就是点茶的方法不对。

        所以说,点茶时调膏完成后,往茶汤里注入热水后击拂,需要控制好力度,力度太轻了不行,沸水和茶膏没有融合,茶的色泽不会显现出来。击拂太用力了也不行,这样茶的泡沫会比较浮浅而不能持久。

        怎么做才比较好呢,后面继续解读!

       下一篇:宋代点茶详解2

1点茶法是流行于宋代贵族阶层中间的饮茶方式,而唐代高层社会喝茶的方式是煮茶,煮茶和点茶完全不同,煮茶是把茶粉投到“釜”里煮,点茶是将茶粉放在茶碗里,然后用细颈长流的“汤瓶”将开水冲进碗里。

2唐宋时期的饼茶可视为今天蒸青绿茶的前身,所以没有发酵工艺,茶叶的发酵工艺,大概和中国的大多数发酵食品一样,应当是明清之际,由茶农在无意之中发现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福建、广东等湿热省份,最终成为乌龙茶、红茶的主产区。

3日本的茶叶制作技术,完全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当然后来人家进行了很多本土化的改良——不过这也没什么意思,日本今天的蒸青绿茶难喝得很,抹茶粉就更难喝了!

4茶叶经过碾碎之后,是要用茶罗筛过的,否则直接用碾碎的茶叶碎片点茶,那画面得有多美,简直不敢直视。

唐代以前的中国人用茶就是直接将茶叶掺和着葱、姜、橘子等调料烹煮成粥吃的,类似于现在的蔬菜羹!而且,直到宋代,烹茶都是要放盐的!

三国时期魏人张揖在《广雅》中记载了当时制茶与饮茶的方法:"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掺和之意)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到了唐五代时期,在陆羽的大力推广下改成煎茶:烧水至鱼眼沸后,先放盐,再放芥末,最后放茶叶末,煎到沸腾为止。类似现在的煎药。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唐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有"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

到了宋元时期,又改为点茶:把茶叶末放到茶盏里,先用水把茶调成糊状,然后用开水冲泡而成。有的人还要往里面放一些乱七八糟的调料。类似现在的冲调的芝麻糊、豆奶。宋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挎满口",黄庭坚《谢刘景文送团茶》诗有"刘侯惠我小玄壁,自裁半壁煮琼糜"。

真正如现代人泡茶喝的,还得等到明代中期了。明人沈德符的《野获编补遗》载:“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宋代茶俗的典故:点茶敬客与点汤逐客

 点茶见于宋代蔡襄《茶录》载:"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曰:"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表明宋代沏茶,时尚的是点茶。

 "点汤"的'其一义指的是"客辞敬汤",据宋袁文《瓮牖闲评》云:"古人客来点茶,茶罢点汤,此常礼也"另据宋佚名《南窗纪谈》说到"客至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然上至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盖客坐既久,恐其语多伤气故其欲云,则饮之以汤。"又见宋朱或《萍洲可谈》:"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

 "点汤"的另一义则作"逐客"解。上述"点汤"原为"客辞敬汤"之礼俗,不意后来被人引用作为"文明逐客"的手段。魏泰的《爱轩笔录》中讲到宋时有一个吏部官员叫胡枚,被调到陕西兴元去做知府,他因家贫路远,无力赴任,于是去求见枢密院长官陈升之,不料陈不和通融,也不愿听他的陈诉,"遽索汤使起",也就是立即点汤,下逐客令了。"枚得汤,三奠于地而辞去",胡枚接汤后没有喝,而是把它泼在地下忿忿离去。

 "点汤"逐客在元杂剧中多有反映,如"点汤是逐客,我则索起"(《冻苏秦》),"你休来耳边厢叫点汤"(《龙虎风云会》)等。近人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对此也有解释:"旧时主客会晤,有端茶送客之习惯,客濒行时,主人要端茶敬客,以为礼节。其有恶客不愿与之交谈者,主人亦往往端茶示意,以速其行。"由此可见,举起茶杯也可用送客、逐客了 ;

两宋时建州北苑生产的“龙团凤茶”乃进御贡茶,极为珍贵,斗茶风靡全国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民间活动随着贡茶传入了朝廷,并受到皇帝的推崇。而同样来自福建的黑釉茶盏也随之名声鹊起。蔡襄《茶录》上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也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斗茶时,茶面泛出的汤花呈白色,建盏的黑釉与茶汤的白色正好相互映衬,而汤花形成的水痕亦清晰可见,故宋人斗茶喜用建盏。

建盏,黑瓷代表,中国八大名瓷之一。中国茶文化中, 是唯一为茶而生的器具,被视为“茶之圣器”,因产自福建建阳,故此称为建窑建盏。

建窑黑釉盏能在点茶、斗茶盛行的宋代成为最受欢迎的茶碗,并在陶瓷史、科技史上成为黑釉瓷代表,其决定性因素就是它的独特工艺,以及此工艺带来的独特釉色。建盏釉色变化万千,1300°以上的窑火,高度还原的气氛,自然生成不同形态、大小、质感、排布、色彩的斑纹,奇诡瑰丽,蔚为壮观。

简单介绍下:宋代五大名窑

——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

八大窑系

——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宋代,也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它的技术流传至今。

除了盏,还有其他对应的器皿。

茶具图赞——史上第一部茶具图谱。

陆羽在《茶经》中把饮茶器具称为“茶器”,而将采制茶叶用的器具称为“茶具”这种称呼一直沿袭到北宋。到了南宋,审安老人(其真名董真卿)于咸谆五年(公元1269年)撰写《茶具图赞》时才将饮茶品具改称为“茶具”,沿用至今。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具图谱。

《茶具图赞》用白描画法将盛行于宋代的斗茶用具记录成图,称之为“十二先生”,赐以名、字、号,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衔职,非常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宋代社会对茶具的钟爱和对茶具功用、特点的评价。这十二件茶具分别是:韦鸿胪(茶笼)、木待制(木椎)、金法曹(茶碾)、石转运(茶磨)、胡员外(茶杓)、罗枢密(茶罗)、宗从事(茶帚)、漆雕秘阁(茶托)、陶寳文(茶盏)、汤提点(汤瓶)、竺副帅(茶筅)和司軄方(茶巾)。

宋代点茶法有一套独具审美的茶具。

从茶艺与茶道精神来讲,宋代继承了唐代时期开创的茶文化,并在其基础上结合自身社会文化的底蕴加以发展,其中,点茶法就是一个代表,其上承唐代精致的煮茶法而有创新,穷尽雅致的点茶法成为当时饮茶的主流方式。据资料显示,宋代点茶法有一套独具审美的茶具,欣赏宋代茶具,首先要了解以点茶法为代表的宋代饮茶方式。庆历末年,位居北宋士大夫集团核心层的蔡襄继丁谓之后任福建转运使,专事贡茶,并对之加以改良,并于皇祐年间写成继唐代陆羽《茶经》之后又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茶书——《茶录》。其上篇论茶,下篇论器,专述建安民间斗茶时使用的冲点茶汤之法。蔡襄作为当朝书法圣手,所著《茶录》“书之于石”并自写绢本,流行于世。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对点茶法作了详细论述,以“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为基本过程的点茶法成为宋人主导的品饮方式。

“斗茶”又称“茗战”。就是品茗比赛,把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来对待。由于官廷、寺庙、文人聚会中茶宴的逐步盛行,特别是一些地方官吏和权贵为博帝王的欢心,千方百计献上优质贡茶,为此先要比试茶的质量,斗茶之风便日益盛行起来。范忡淹描写“茗战”的情况说:“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斗茶不仅在上层社会盛行,还普及到民间,唐庚《斗茶记》记其事说:“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於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

宋代还流行一种技巧性很高的烹茶技艺,叫做分茶。宋代陶谷《清异录•百茶戏》中说:“近世有下汤适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玩这种游艺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这时盏面上的汤纹就会幻变出各种图样来,犹如一幅幅水墨画,所以有“水丹青”之称。

斗茶和分茶在点茶技艺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就其性质而言,斗茶是一种茶俗,分茶则主要是茶艺,两者既有联系,又相区别,都体现了茶文化丰富的文化意蕴。

宋代点茶是对于宋代美学的传承与致敬,同时也是感受茶叶的真味。近年来,在人们生活中也更加注重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品味一杯茶,其实就是品味了禅,品味了人生。

点茶法是宋代的主要饮茶方法。

饮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也泛指可用于饮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铁观音"等。

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品茶饮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省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中国饮茶的历史: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

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宋代点茶法是两宋盛行的一种饮茶方式。如果说唐代的煎茶重于技艺,那么宋代的点茶更重于意境。欧标抹茶研究院带你了解宋代点茶四大步骤。

1.备水

欧标抹茶研究院推荐使用天然矿泉水或纯净水。

2.碾茶

先用纯棉纸包茶,压碎茶叶,然后入茶碾,迅速碾茶。

3.点茶

宋代斗茶就是比试谁的茶汤汤花──沫饽在盏面上的时间保持更久,称为咬盏,宋代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

4分茶

点茶完后,要将茶汤分盛入盏,供人饮用,一勺一盏,分茶时行茶艺礼仪,更显雅趣。

点茶茶艺从元朝起逐渐衰落,最后于明代消失。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也是中国点茶文化不断发展和壮大的时期。

宋代时期,由于茶叶的普及和流行,点茶文化逐渐成为社交活动的一部分。在宋代,人们特别喜欢在亲朋好友聚会或雅集上互相点茶,表现出互相照顾和尊重的礼仪感。

点茶的方法也逐渐繁荣起来,出现了许多精致的茶器和点茶仪式,如“三才”、“五常”、“七曜”等,这些仪式和器具使点茶成为了一种艺术和文化的表现。

宋代还出现了许多茶人,如陆羽、陈皎如、张伯端等。他们不仅是茶艺大师,也是点茶文化的推动者。他们的茶文化思想和理论,对后来的点茶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宋代点茶文化的历史是一个互相照顾、尊重和探索的过程。通过点茶来传承和发扬文化,也让点茶成为了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到了宋代,烹茶法已被淘汰,盛行点茶法。点茶法是在唐代痷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根据宋代蔡襄的《茶录》记载,宋代的点茶主要特点是:

  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类似小竹刷子)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点茶法和唐代的烹茶法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不再将茶末放到锅里去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瓷瓶烧开水注入,再加以击拂,产生泡沫后再饮用,也不添加食盐,保持茶叶的真味。

江泳带你读懂《大观茶论》26:宋代点茶详解1

原文: 点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谓之静面点。         盖击拂无力,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