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常用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的探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4收藏

对常用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的探讨,第1张

对常用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的探讨

摘要 目的中药材是中医临床防病与治疗的重要组成。中药的存储与管理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中药药性发挥,疗效作用。认真做好中药材的存储与管理是确保中药材质量与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本院对中药材采用分类与特殊性质药材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卓有成效。

  关键词 常用中药材分类储存管理

 祖国医药是伟大的医学瑰宝,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中药对广大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中药材(饮片)的储存与管理对中药保质,发挥效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对常用中药材采用了中药药物与特殊药物密封,冷藏,石灰收湿,对抗存储一系列方法,杜绝了无故流失,减少经济损失,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现将方法分述如下,供同道进一步探讨。

 1易泛油的中药材储存与管理

 易泛油的中药材分易泛油与较易泛油两类。

 11易泛油的中药材如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板蓝根、柏子仁、当归、郁李仁、杏仁、桃仁、胡桃仁、使君子仁、枸杞子、九香虫、壁虎、蝼蛄、蜈蚣、红娘虫、青娘虫、乌梢蛇、蕲蛇、蛤蚧、鹿筋等。

 12较易泛油的中药材如太子参、北沙参、天葵子、九节菖蒲、巴戟天、金樱子、肉苁蓉、防风、胡黄连、苍术、白术、知母、桔皮、百部、紫苑、锁阳、黄精、玉竹、川芎、枣仁、瓜蒌仁、砂仁、莱菔子等。

 13必须按件少量或大件密封可用缸、罐、桶、盛装,严格密封,使其与外界的光线和有害气体隔绝,保持药材(饮片)原汁原味,保持原有的质量,不致于发生虫蛀,霉变等损害。在管理上主要存放密封,操作上应在二到三月份进行(该节气气温较低,相对湿度不大)。

 2带粉性,易生虫的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

 易生虫的中药材或饮片很多,所含成分为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和挥发油等。如党参、陈皮、柏子仁、赤小豆、白果、白扁豆、赤芍、青风藤等。此类药材可将石灰放入木箱及其他容器内,石灰约占容器的五分之一。用薄木板进行间隔,把药材放在隔板上,将容器口封严。在管理上注意容器的密封严紧,查有无破损,漏气。取用药材后即要严封。

 3易融化,怕热的中药材存储与管理

 易融化,怕热中药材容易粘连,变形,甚至融化,如乳香、冰片、白降香、青盐、秋石、肉桂、厚朴等。所以防潮湿,保持干燥,阴凉最重要。一般都适合冷藏于冰箱。冷藏温度保持在5摄氏度左右。对冷藏的中药材(饮片)必须利用防潮场所加固后再冷藏为佳。在管理上要经常保持干燥,阴凉环境,货垛不受压,对怕潮的中药材不宜采用此法。

 4对抗性中药材存储与管理

 此法是中药材存储的一种传统方法,为对抗法。

 41泽泻,山药与丹皮同储存丹皮、泽泻,山药三者分层叠放或泽泻、山药各自与丹皮同储在一起,既可防泽泻、山药生虫,又可使丹皮不变色。

 42大蒜与芡实,薏苡仁与土鳖虫、斑蚝、全蝎、僵蚕同储把生大蒜瓣用纱布包好放置于芡实与薏苡仁箱内可防虫,与土鳖虫、斑蚝、全蝎,僵蚕同储亦可防虫。43毕澄茄(又名山苍子)与动物类药材(蛇类)同储存因毕澄茄有独特的辛辣气味能去除中药材中的黄曲霉素及其他霉菌。将中药材按顺序放进木箱,在木箱的四角和上,下层放适量纱布包好的毕澄茄封严,可防虫。

 44姜防蜂蜜涌潮夏季受杂菌感染蜂蜜发酵,体积膨大上涌叫涌潮。将生姜洗净晾干水分切片撒于蜂蜜上盖严,可有效防止蜂蜜涌潮。

 45蜜拌桂圆、白酒防虫桂圆肉加适量蜂蜜拌匀,倒入洁净的陶瓷缸内,密封或容器底部放置一碗蜂蜜,上架带孔的隔板,将肉桂置于隔板上加量储存,可使肉桂不生霉。中药材瓜蒌、人参、枸杞放上带孔隔板封严,将白酒用碗盛放于隔板底下可防虫。

 5剧毒类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

 剧毒类中药材可分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大毒类(多指毒性大)如信石、马钱子、水银、巴豆、生川乌、生草乌。有毒(多指毒性较大)如白附子、附子、生天南星、生半夏、洋金花、轻粉、甘遂、大戟、水蛭、商陆、全蝎、山豆根等。小毒类(多指毒性较小)如细辛、苦杏仁、鸦胆子、急性子、蛇床子、土鳖虫、吴茱萸等,均不能和其他中药材储存在一起。管理上要另立账户,专人保管,存放时要有标志。

 6易燃类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

 对易燃药品如火硝、硫磺、松香、海金沙应按其特性专柜内储存。管理上要注意远离电源,火源,专职保管。特别火硝、硫磺与干漆等放在一起稍有摩擦易燃烧引爆,需特别注意检查,保养并配备灭火器、沙箱等消防设备。

 7易变色及散失气味的中药材储存与管理

 花、叶、全草及果实类药材中,由于质地较薄,个体细小,其所含的色素,叶绿素及挥发油可因温度,湿度,空气等影响而失去原有的色泽或气味,甚至发霉,生虫。在储存上不能与有特殊气味的中药材混合堆放。不应与吸潮,含水分较大易生虫的中药材堆放一起。管理上要注意存放时间,做到先进先出。

 中药材一定要保存好,不然很容易变质的,那么如何做好中药材的保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防潮

 防潮的方法有多种,如药材量较多,可集中存放在密封箱;如量较少且药材较一般,可存放在冰箱内;但若是较贵重的药材,如虫草、鹿茸等,可先用密封袋封装或防潮纸包裹,放入米缸底部(方法简单,但非常实用)。

 如果发现药材已经受潮,就应尽快晒干,或者用干净的锅文火烘、炒,除去水分。贵重药材,则可先平铺,盖上防潮纸或干净的薄纸,用高瓦数白炽灯照射除去水分,再用上述保存方法存放即可。

  防霉

 空气中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而药材的营养含量高,并有一定水分,在适当的温度下,孢子散落药材表面,就会吸收药材养分,萌发菌丝,并分泌酵素,进一步破坏药材。

 一般情况下,药材能做好防潮工作,就基本上不会发霉。

 发现药材有霉变现象,首先应除去菌丝。通常用软毛刷或抹布沾开水擦拭,能沾水的药材也可直接用水洗,不便刷洗的,可混米糠簸动撞去菌丝,再用与除潮相同的方法处理,但应把时间加长,以有效灭除药材表面孢子。

  防虫

 引起虫蛀的`主要原因是药材原有残存的虫卵,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孵化,有些蛀虫无须药材含有水分,就可分泌出酶,分解药材内部物质,以得到生长所需的水分,同时引起药材变质。

 防虫关键是保存前的处理,高温下烘炒能有效杀灭虫卵,但不能炒制的药材,放进冰箱保存也是有效的方法。

 当药材发现虫蛀,一般情况下药材内部破坏已是较严重了,建议不要再食用。如掰断药材发现虫蛀不严重,除虫后应尽快使用,因为再保存下去还会发生虫蛀。

目前中药包装分两种,小包装和散装。药师建议中药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如厨房,也不要放在太阳直晒的地方如阳台等。为什么呢?一般中药含有10%左右的水分,如放在有日光照到的地方,容易使药材中的水分蒸发,影响药效。小包装中药由于外面有包装袋,水分无法挥发,留在袋中,易引起霉变。

药物在采集、加工处理以后,还需要好好贮藏。

一、植物类药品都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来进行加工后,分别保存。

二、植物的果实或种子, 如五味子、女贞子、莱菔子、葶劳子、白芥子等,需放在密封的瓮内。

三、植物的茎叶或根部没有芳香性的,如益母草、木贼草、夏枯草、大青叶、板蓝根、首乌藤等,可放在干燥阴凉处或贮于木箱内。

四、芳香性药物及花类, 如菊花、金银花、月季花等,需放在石灰瓮内,以防受潮、霉烂、变质。

五、种子类药物要防虫鼠。

六、动物药及脏器组织,如蕲蛇、乌梢蛇、蜈蚣、地鳖虫、胎盘等,烘干后应放在贮有石灰的缸中以保持干燥,并放在冷暗干燥的地方,以防虫蛀或腐烂。

七、剧毒药物要另行贮藏保管, 防止发生事故。

八、矿物药如石膏、滑石、灵磁石等可放在木箱内:但芒硝、碉砂等需放在瓮内盖紧,以防受潮。

贮藏药物的库房需保持清洁干爆,井防虫、鼠的慢性:药物还需勤加翻晒,对某些易生虫蛀或容易受潮发油的药物,如前胡、羌活、独活、甘遂、当归等,必须经常检查,以防看蛀变质。

目前代煎中药均采用自动煎药机进行煎煮,药液直接真空密封包装。建议最好在冰箱冷藏室内保存,如冰箱无法放置,也可以放在阴凉处,保存时间一般7—14天,但如果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属变质,不可服用。

1、控制温湿度,防止发霉变质。空气中存在着大量霉菌孢子,若散落在药物表面,遇适当温湿度就会萌发成菌丝,产生蛋白酶,侵入药材组织内部导致药材霉烂变质。当药物内部水分蒸至表面,温度在20℃-35℃时,霉菌开始繁殖。故饮片的贮藏应低温、通风、干燥、控制含水量在8%-10%,库房相对湿度在65%以下,温度在25℃以下为宜。

2、选择密闭容器,防止氧化变色。中药材的天然色泽是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色泽的变异,说明药物内在质量已发生了变化。如含有苷类、羟基蒽醌类及鞣质等成分的药物,由于贮藏过久或经常翻晒,其中所含有的酶在适宜温度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药材的色泽发生变化。含有蛋白质的药物,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后也能引起中药变色。容易变色的药材如花类、全草、叶类等应贮于避光密闭容器中。如苏合香、藏红花等必须保持湿润状,否则易变色。加酒、醋炮制的饮片,如大黄、黄芩、延胡素等,宜置密闭容器内,以防酒、醋味挥散而失效。盐制品易受潮或高温后析出盐分,故宜放阴凉干燥处,切忌用金属容器存放。

3、在密闭的条件下,配合中药材气调养护技术保存中药材,,该技术主要通过调节空气中气体组成技术,如降低氧气浓度,提升二氧化碳浓度等物力方法来达到杀虫防虫防霉防止变色,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持中药材的品质不变。该技术绿色环保,安全无毒,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原药材、饮片药材都适用,是目前相比较而言,最适用的养护技术。在国内很多大型的药企都在使用,同时该技术能够满足中药材追溯等,《药典》也规定存储30天以上的中药材要使用气调养护等技术。

4、避免高温,克服走油现象。某些中药饮片由于受潮或在高温下表面溢出油状物,俗称走油。如含脂肪的杏仁、桃仁、郁杏仁、柏子仁等,含挥发油的当归、肉桂等,含有黏液性糖质的麦冬、天冬、太子参、枸杞子等也容易走油。干燥时不宜用高温烘烤或暴晒,宜贮于阴凉干燥处。又如种子、果实类含淀粉、脂肪油较多的薏苡仁、麦芽、莱菔子、苏子等,炮制后可待蒸气散尽趁热装入容器内贮存;含油较多的药物宜凉透干燥后,置容器内盖紧,放于阴凉干燥处。

对常用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的探讨

对常用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的探讨 摘要 目的中药材是中医临床防病与治疗的重要组成。中药的存储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