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染料有哪些发展?
秦汉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染织工艺有着飞跃的发展染织工艺的进步是服装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当时的人们对服饰日益讲究,着装也渐趋华丽很多出土文物证明了这一点
秦汉时期的染料更加丰富,染色工艺已很发达,有一染再染蜡染,加深加固颜色等技术秦汉时期的染织业在战国基础上发展成历史上空前的繁盛期
彩绘和印花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凸版印花技术充分反映了我国秦汉时期的印染技艺水平
秦汉时期的染料,无论是植物性染料动物性染料还是矿物性染料的运用,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我国古代染色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而以植物染料为主古代将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也就是多次色
在秦汉时期,将织物染成青赤黄白黑颜色,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技术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的靛蓝染成的东汉时期,马蓝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河南省陈留一带有专业性的产蓝区
东汉末年的学者赵岐,路过陈留,看见山冈上到处种着蓝草,就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篇《蓝赋》,并在序中说:“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为业”
赤色主要用茜草染红汉代,大规模种植茜草当时又从西域传入一种染红色的红花用茜草染成的红色叫“绛”,接近于现代所谓的土耳其红而用红花染成的红色叫“真红”,有“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之誉
**主要是用栀子来染栀子的果实含有花酸的**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微泛红光在两汉典章制度汇编《汉官仪》中,记有“染园出厄茜,供染御服”,厄即桅,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也用栀子
白色可用天然矿物绢云母涂染,但主要是通过漂白的方法取得漂白是使用化学溶剂将织物从漂染成为白色的过程漂白生丝只要用强碱脱去丝胶即可漂白麻,则多用草木灰加石灰反复浸煮
黑色主要是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桕叶等这些植物含有单宁酸,和铁相作用后,就会在织物上生成黑色沉淀这种颜色性质稳定,能够经历日晒和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对植物染料的需要量也不断增加,因而在汉代出现了以种植染草为业的人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千亩栀茜,千亩姜韭,此其人皆以千户侯等”说明当时种植栀茜的盛况红花传入中原后,也出现了以种红花为业的人
秦汉时期的矿物颜料主要是朱砂,当时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成为普遍采用的颜料此外还出现了蜡染技术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彩绘印花丝绸织品中,不少红色花纹都是用朱砂绘制的如有一件朱红色菱纹罗做的丝锦袍,就是用朱砂染上去的
朱砂颗粒研磨得细而均匀,其色泽到今天仍然十分鲜艳,说明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使用朱砂已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东汉以后,随着炼丹术的发展,开始人工合成硫化汞,古时称人造的硫化汞为银朱或紫粉霜,以与天然的朱砂区别,它主要是用硫磺和水银在特制的容器里进行升华反应提取
秦汉时期的印染技艺
栀子在古代用作**染料,栀子俗名黄栀子,成熟果实呈黄红色,含有藏红花酸、栀子黄素等酮类物质,可以用作染料,着色力强且颜色鲜艳,是秦汉之前使用最广泛的**颜料。紫苏则常用来染紫色。
栀子除了做染料还能做什么
栀子的用途很广泛,既可以做染料,也是药食两用的植物,人们通常把它的果实用来泡茶,它的花可以把花蕾去掉留花瓣用于做菜,炒食、凉拌、煮汤都可以,现代医学表明栀子是无毒性的,栀子的果实也就是它的学名称为“栀子”是传统的中药材。
古代植物染料还有哪些
1、茜(qiàn)草——红色染料:茜草是提取红色染料最重要的一种植物,它的根部有一种叫茜素红的东西,通过发酵可以提取出来,然后依靠媒染法把衣料染成不同程度的红色,这种红也叫茜色。每100克茜草根里,只能提取出1~2克茜素红,可见这种染料是比较珍贵的,茜色也因此成为很高级的一种颜色。
2、蓝草——蓝色染料:蓝草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的叶子可以提取靛青,能把织物染成蓝色,现在人多把这种植物叫做蓝靛,它不是某一种植物的具体名字,而是一种统称,凡是能提取到靛青的植物,都可以叫蓝草。
3、苏木:苏木属于媒染性染料,上染织物的色彩视所采用的媒染剂而定。一般铬媒染剂得绛红至紫色;铝媒染剂得澄红色,铜媒染剂得红棕色;铁媒染剂得褐色;锡媒染剂得浅红至深红色,用苏木染出的红色和用红花染出的蜀红锦以及广西锦的赤色,十分接近。
秦汉时期的染料有哪些发展?
本文2023-10-30 21:42: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4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