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哪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4收藏

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哪里?,第1张

退避三舍是城濮之战。晋文公承诺退避三舍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军事谋略。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个大国在卫国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一场大规模会战。对晋国而言,如果失利,则楚国将会称霸。若晋国能顺利击溃楚国,晋文公重耳便能继齐桓公之后,成为另一位春秋霸主。

退避三舍由来

一次,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认为晋国政局动荡,重耳或许还有机会回国即位。于是,成王以诸侯之礼接待了重耳。酒宴之间,成王问重耳,如若您将来能回到晋国,用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说,假使不得已,晋楚两国交战,我会为您退避三舍,以报答今日的恩情。

前632年,晋、楚两国军队在卫国城濮地区相遇,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想起当年流亡楚国时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下令晋军后退九十里。从表面上看,晋军退避三舍是为了兑现重耳当年的承诺。

实际上,是楚军兵锋正盛,晋军仓促对阵难有胜算,为避其锋芒才有战略性撤退。见晋军连退九十里,楚军统帅轻敌,率军冒进被晋军伏击大败。

宋襄公两个典故退避三舍的典故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示例:我说姊姊不过,只得~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退避三舍典故故事一: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退避三舍典故故事二: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

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狄人。

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打退狄人,别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狄人打败,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

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

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

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草木皆兵,心惊胆战,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

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

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践音jiàn)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第三个霸主。

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

问题一:退避三舍是出自哪里 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问题二:退避三舍出自哪个历史故事?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典 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问题三:成语"退避三舍"出自于以下哪一场战争 成语“退避三舍”出自于以下哪一场战争( C.)?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正确答案选:C.城濮之战 。

问题四:退避三舍是什么时期的故事 城濮之战[1] ,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城濮(今山东菏泽市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城濮之战初期,晋军兵力劣于对手,又渡过黄河在外线作战,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晋文公能够善察战机,虚心采取先轸等人的正确建议,选择邻近晋国的曹、卫这两个楚之与国为突破口,先胜弱敌,取得以后作战的前进基地。随后又运用高明的谋略争取齐、秦两大国与自己结成统一战线,争取了战争的主动权。当城濮决战之时,敢于贯彻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主动“退避三舍”,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争取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主动,诱敌冒险深入,伺机决战。同时与齐、秦、宋各国军队会合,集中起相对优势的兵力;并针对敌人的作战部署,乘隙蹈虚,灵活地选择主攻方向,先攻打敌人的薄弱环节,予敌各个击破,从而获得了这场战略决战的辉煌胜利,成就了晋文公中原霸主的地位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楚国时,为感谢楚王的善待,作出如果他日两国战场交锋,晋国将退避三舍的承诺。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继承国君之位,晋楚两国也真的发生了战争,而晋文公则兑现了当初的承诺,晋军主动退兵九十里,最终晋国在城濮击败楚军,一举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业。

扩展资料

退避三舍,汉语成语,拼音是tuì bì sān shè,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退避三舍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那么大家知道避避三舍出自什么时候吗?它是什么意思?讲述的故事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退避三舍出自什么时候,是什么意思以及我们来从讲述的故事当中学到什么。

退避三舍的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发生冲突。退避三舍这一历史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避避三舍这一历史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讲述的是晋献公他听信谗言,杀了当时的太子,后来他又派人捉拿太子的弟弟重耳,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很快的就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了差不多十几年,他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他来到了楚国,当时楚成王见到了重耳之后,就猜到他以后肯定会有很大的作为,就以很高的礼数欢迎他,把他当作上宾来对待。

之后,他们在饮酒叙话的时候,气氛十分的融洽,楚王他就问重耳,如若你有一天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你要怎么报答我呢?重耳为了报答楚国国王,他就答应楚王一个约定,我如果进国和楚国之间发生战争的话,他一定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而四年之后,虫儿,他回到了晋国,并当上了国君,晋国在他的治理下逐渐强大,多年之后,晋国和楚国发生了战争,晋文公他就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里来报答楚王对他的恩情,之后,楚国军队就以为晋国是因为害怕他们,所以才退后的,他们就下令追击晋国,但是去失败了。

这一则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对于自己承诺的事,就要做到,并且还告诉人们,退让并不一定代表是软弱,退一步,可能会有更宽广的路。可能也会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退避三舍: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四面楚歌: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破釜沉舟: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纸上谈兵: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约法三章: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指鹿为马: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揭竿斩木: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拼音 tuì bì sān shè

近义 委曲求全

反义 针锋相对、锋芒毕露

来自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释义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左传》中的这段文字意思是说,晋国和楚国交战于中原地区,晋军主动退师回避九十里。古汉语中的“辟”同我们今天的“避”,“舍”是春秋时期表示军队行军作战距离的计量单位。一舍相当于三十里。故事呢,要从重耳亡楚开始说起。

春秋时期,由于权位之争,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被杀,重耳为躲避陷害,被迫远走他国。在楚国避难时,楚成王以礼相待,不仅陪着重耳打猎聊天,而且吃、住均享受王侯的待遇,有国不能回的重耳很是感激。在一次招待重耳的宴会上,酒过数巡,楚成王漫不经心地对重耳说:“公子将来如果回到晋国,有朝一日做了国君,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各种宝物你都有,我真不知道用什么东西报答你。”楚成王笑着说:“即使这样,也一定要有所报答呀。”重耳回答:“如果仰仗你的威力,我能够复国,愿与楚国交好,使百姓安居乐业,要是万一发生战争,战场上我愿退避三舍以报答你的大恩。”

公元前636年,晋国内部发生动乱,重耳在秦国穆公的支持下,由秦国的军队护送返回晋国。强大的秦军一连攻克晋国几座城池,朝野震动。人心所向,重耳终于结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坐上了国君的位置,称为晋文公。以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发展的内外政策,晋国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633年,为解救邻国,晋楚两国兵戎相见。

两军刚扎下营垒,晋文公就急于与楚军交战。大臣狐偃提醒他说:“主公当年曾对楚王说过,如果在战场上相见,晋军退兵三舍。现在就与楚军交战,是言而无信。主公不失信于普通人,更不能失信于楚王。”晋文公认为狐偃言之有理,就下令三军退兵九十里,来到城濮,也就是今天的山东鄄城西南。楚军以为晋军怯阵,跟随着追上来挑战。其实,晋军是把楚军引入了对自己有利的战场。

战争开始时,楚军占优势。晋军退却九十里,集中优势兵力,先选择楚军力量薄弱的右翼,给以沉重打击。同时,将主力伪装退却,诱使楚军左翼追击,然后两面夹击,又击溃了楚军的左翼。楚军终于大败而归。主将成得臣自知无颜回国见父老乡亲,但心存侥幸,派儿子成大心代己向楚成王请求免予死罪,楚王不允,成得臣不得不拔剑自刎。

后来,人们就常用“退避三舍”这句成语来表示暂时的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以至最终化被动为主动这样一种状态。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到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时就以晋、楚城濮之战为例来说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情况。

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哪里?

退避三舍是城濮之战。晋文公承诺退避三舍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军事谋略。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个大国在卫国城濮,今山东鄄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