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哪些?
韩非,生于公元前280年至公元前233年。原是韩国的贵族,自幼敏而好思,他与著名的政治家李斯同拜荀况为师。在“战国七雄”争强之际,韩国势力最弱,经常受到魏、楚、秦等强国的欺凌,韩非为此不胜感慨。他曾多次上书韩王,倡仪变法富国、积财强兵。但韩桓惠王韩安昏庸无能,不辨良莠,不采纳韩非的主张。
韩非不善辞令,常常因不能在口头上把道理说清而急躁红面。但他才学渊博,文思神俊。他见韩王不采用他的主张,便发愤著书立说,阐明变法图强的道理。
他纵观天下“争于气力”的利害形势,针对韩国法不彻底的弊端,又全面总结了战国时期变法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他认为当今世界已处于动荡时期,礼崩乐坏,想用昔日宽厚的政治来治理民众,就像不用绳索、马鞭去制服野马一样,是不切实际的妄想。指出只有严峻的刑罚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韩非写了许多卓有见识的文章,俱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五蠹》、《说难》、《孤愤》、《显学》、《定法》、《有度》、《用人》、《内外储》等,这些文章大多数是讲治国治世的道理,思想深刻,文辞犀利。其中《五蠹》篇中把儒家、墨家、纵横家、逃避兵役者及工商之民,指为社会上的五种蠹虫,即五种有害之民。说“儒家学者称颂先王的政治主张,借助仁义进行政治说教,讲究仪容礼服,修饰游说言辞,以乱当今法度,动摇君主实行法治的决心。那些高谈阔论的纵横家,假托旧说,妄举古事,借助外国的力量来谋求个人的利益,而抛弃国家利益。那些游侠刺客,聚集党徒,标榜气节来沽用钱财行贿,请托权贵,沈避汗马之劳。那些商工之民,制造粗劣器物,囤积居奇,等待时机,从农民身上牟取暴利。这五种人,都是国家的蛀虫。”他认为,只有农民和兵士才是国家有用之民。此种言论,反映了思想打上了极深的时代烙印。
韩非很善于运用简明寓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如“守株待兔”就是对用老法治世者的一种嘲笑。韩非的其他寓言,如“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唇亡齿寒”、“和氏璧”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警世良寓。
韩非的思想核心是以法治国,他认为治国不能离开法律,这是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没有刑律制服不了民众。但君主制订出法律后,还要有一套权术驾驭臣下,有一定的权势推行法令。否则法令不能贯彻,君主的地位不会巩固。法、术、势三者必须并重,才能巩固君主的统治。
另外,韩非非常重视奖励耕战,认为这是富国强兵之道,只有通过奖励耕战,才能发展经济,才能加强军事力量,然后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政权。
秦王嬴政对韩非的主张大加赞赏;他也认为文章的作者定是个杰出之人,因而对作者特别敬佩。他对大臣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谈话),死不恨矣!”
公元前234年,秦国发兵攻打韩国,并指名要韩非到秦国来。韩王安为政昏庸,不知韩非有杰出之才,便答应秦国的要求,让韩非出使秦国,名义上是韩非被邀访秦。果然韩非奉命使秦,秦王见到韩非十分高兴、谈话投机,想法一致,就把他留在秦国,准备给他安排一个位置。但韩非到秦国后,给秦王写了一篇上书,说明秦韩为近邻,不能略韩国。书中又揭发了秦王的特使姚贾是个“梁父大盗”,说他“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这使姚贾与廷尉李斯十分害怕,他们自知才华不及韩非,心中十分嫉妒,便趁机向秦王诽谤韩非,说“韩非是韩国的贵族之子,是为韩国谋利益的。今大王要并吞诸侯统一全国,韩非是韩国派来的奸细,万不可重用他。时间久了,再放他回韩,无疑是自留后患,不如借此杀掉他。”李斯是秦王的得力宠臣,秦王对李斯等人的诬陷自然是信赖无疑,尽管韩非与秦王相见如故,接待如宾,但秦王还是把他投入监狱,以观动静。
李斯、姚贾唯恐秦王改变主意,将韩非重新起用,公元前233年偷偷地派人用毒药把韩非毒死了。
1螳螂捕蝉
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 。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 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
寓意:目光短浅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
看看前段时间的三聚氰胺是不是这样,利字当头,什么都是可以放在后面的,却不知道毁灭的人类自己,更何况现在的环境,怎一个“污”字了得啊!
原文: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2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 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
寓意:收获从劳动中来。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
我们经常也这样,羡慕别人不劳而获,于是自己也可以放弃以前的努力,就等那个涂兔子上门来撞树,岂不知那兔子正在笑这些蠢人养了一片草正在大快朵颐呢!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韩非子·五蠹》
3和氏之壁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拿来献给厉王。厉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说:'这是块石头呀!'厉王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卞和又拿了那块璞玉来献给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又说:'这是块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卞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了,文王登了王位。卞和便抱着那块璞玉到楚山脚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直到流出血来。 文王听说了,便差人去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独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 卞和说,我并不是为砍断了脚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心耿耿的人叫做骗子,这是我所最伤心的呀!' 文王便叫治玉的匠人整治那块璞玉,发现是一块真正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寓意: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好人当成骗子。
最悲哀的还有不知道什么是标准,关键在于现实社会虚假太多,眼花缭乱,无法判断啊!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毙,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毙,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原文:鲁人身善织屡,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屡为履之也,而截止越人跣行;缟为之冠也,而越人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
译文: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绸,他想搬到越国去。有个人对他说:“你到越国一定会穷的。”那个鲁国人问:“为什么?”劝他的人说:“编草鞋是为了给人穿,而越国人不爱穿鞋喜欢赤脚,织白绸是为了做帽子,而越过人不爱戴帽子喜欢披散着头发,你要到了不能用你长处的国家去,想不穷做得到吗?”
新编: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绸,他想搬到越国去。有个人对他说:“你到越国一定会穷的。”那个鲁国人问:“为什么?”劝他的人说:“编草鞋是为了给人穿,而越国人不爱穿鞋喜欢赤脚,织白绸是为了做帽子,而越过人不爱戴帽子喜欢披散着头发,你要到了不能用你长处的国家去,想不穷做得到吗?”
那个鲁国人就是不信邪,带上妻子到了越国,他编了很多草鞋送给那些上山砍柴和做挑夫的人,他老婆做了很多帽子送给越国的美女,结果不出几年,越国的人都开始穿鞋了,越国的美女以能戴上用他老婆织的白绸做的帽子为荣,不久以后,他们夫妻赚的盆满钵满,衣锦还乡,令那个劝他的人大跌眼镜。
韩非子,即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代表作共有:
《韩子》、《孤愤》、《说难》、《奸劫弑臣》,《显学》和《五蠹》。
韩非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韩非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扩展资料: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 《韩非子》 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
参考资料:
《韩非子》中著名的寓言故事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郑人买履》等。
韩非,又称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他写文字语言大胆幽默,所写的语言文字收录在《韩非子》中。通过寓言讲明白一个道理,举例十分生动,通俗易懂,至今对后世产生影响,有些寓言故事变成了成语,以警醒世人。
韩非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哪些?
本文2023-10-30 23:51: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5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