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思想。这些思想流派不同于西方哲学中强调逻辑理智和基于理性的分析的传统,而更加强调个人和社会道德规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及基于人性善恶的道德意识。
在这些思想流派中,儒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种,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主流思想。它的基础概念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儒家的思想关注人的社会群体,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互相关爱。儒家的终极目标是“君子”和“大成”,即通过正确的道德规范和高尚的行为表现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状态和和谐共处。
道家是儒家之外的思想流派,主张天地万物中有无限的道,人应该沿着道而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形而上学思想是道家的主要论题,强调人需要“无为而治”,即通过修炼内心、远离物质欲望,积累道德经验,发现并体验道这种自然的规律,才能最终达到境界的升华。
墨家重视实践主义,主张以实际行动证明人的态度和价值,其中以“兼爱”和“非攻”等原则最为重要。名家的思想则强调表达和辩证的批判思维,主张在言语表达中追求准确和严谨,重视唯物主义和心理学。
法家思想认为,社会各个层面应该按照明确的法律和规则来运作,实现正义和秩序,这种趋势在中国古代国家建设探索中也具有深远意义。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是多元而复杂的,每种思想流派都对人类智慧与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道德经》中涵盖了哪些哲学思想?这本书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老子仅有5000字的著作《道德经》是流传至今的千古名篇。《道德经》通篇渗透了"天
人合一"的思想,是从"道"的概念出发,间接从各个不同侧面进行阐述的。"道"是虚空之间
的一切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难以言说的,能说清楚的就不是"常道"。""道"就是这样一种似无而有,似有实无的
东西。"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能化生万物。天的处事方法就是天道。当证明了天道自然,
天道就成为表示自然规律的概念,老子认为天道是人们行为应该效法的原则。在研究社会现
象时,老子发现天道和人道的不同,要求人们应该效法天道。当把天和人放到一起研究时,
发现天和人都遵循着同一原则,就是纷纭变化的事物都要回归到他们的出发点,并且是一种
永恒现象,所以叫做"常"。认识了常,就能包容一切,处事公平,天下就会归从,也就能长
久。人们效法天道,做到虚受一切包容万物,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呈现"天人合一"的状
态。《道德经》中的“道”思想即为哲学思想。
一、《道德经》的辩证观
祸和福相互渗透,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既然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呢老子告诉你,它的根本原因就是矛盾。
老子认为矛盾的双方是相反相成的,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老
子很有名的话,意思是说,当你这个人是美的时候,就是因为有不美的存在,这个人才美。
如果说这个人是善人,就意味着有恶人存在。难易相成,有难才有易。前后也一样,有前才
有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是相互渗透的。毛泽东经常引用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祸和福是相互渗透的,福中有祸,祸中有福。老子告诉我们想问题,要辩
证不要形而上学。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还观察到事物运动变化是量变到质变的
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
于细。老子的这些名言,有些已经成了我们的口头语。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他人生哲学的理
论基础。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有一个辩证法的脑袋,这个人生活是最潇洒的。很多困难的问题
在他面前都是可以解决的。
二、《道德经》的价值观
要按照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的规律去改造大自然,这个叫“以天合天”
老子第 25 章有一句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的一个核心
价值观念。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天地万物的 自然,而是指天地万物本来就是这样子,本然
如此,自然如此,指物的本性,真性,指由天地万物因其本性而有的自然的生存状态和运动
状态,做事必须顺其自然。
老子的道法自然告诉我们一条真理:勿以人灭天。千万不要以人的主观愿望和意志糟蹋
大自然,践踏大自然。要按照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的规律去改造大自然,这个叫“以天合
天”。
把“道法自然”的思想用在管理上,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无为而治,不是什么
事也不干,而是用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管理艺术。要顺其被管理者的人
性去管理,要有顺其自然的智慧。
三、《道德经》的人格观
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谦虚往下
在老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呢用他的话说就是上善若水。上善者就是最高的善人,
如果你能做到像水那样的品格,你就是最高的善人。老子的著作中有两个词特别出名,一个
是赤子,就是光着屁股的小孩。他多次讲,人要做到赤子那个程度就是最高的理想人格了。
另一个就是水,你达到这个水的品格,你就是最善的人,就是最高品格的人。两个比喻,一
个是赤子,一个是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什么意思呢老子说:你观察水吧!所有的江河
之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一片绿洲,植物草木都非常茂盛。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
地方就生机勃勃。这是一个基本的观察,就是说水利万物,它非常心甘情愿地施礼于你,但
从来不去争自己的利益。所以他这种精神就是只讲奉献而不讲回报的一种高尚的品格。它虽
无所求,但是它客观上从万物那里也是得到回报的。每一棵树就是每一个储水池。凡是草木
茂盛的地方,那么它的水被蒸到天空以后,它必然要经常下雨。有了雨以后,怎么样呢这
个江河就不枯了,它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根据这个道理,老子有一句名言:"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就是说,圣人从来不积攒什么财富,尽量为别人做好
事,自己也就有了。尽量把东西给别人,自己也就越多了。这个就是讲舍与得的关系。只有
舍了才能得到。这个就是辩证法,舍得舍得,舍了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这个就是人生的艺术。这就是老子说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四、《道德经》的 智慧观
1是主柔守弱。我们一般人都知道刚强胜柔弱,老子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柔弱生刚强。
2是光而不耀,当你处在人生最光彩的时候,千万记住老子这句话,不要去炫耀自己,
不要到处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如果这样的话你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3是大智若愚。表面上看好像是愚,其实是一个大智者。大智慧的人,对小事不太在意,
大事特清楚。
4是“上德若谷”,就是最具高尚品德的人心胸要像大山谷一样宽阔。一个人一定要有宽
阔胸怀,宽容是一种美德。
5是"不言之教”,简单地讲,就是谨慎说话。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问题一: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一切事物皆顺其自然的发展,万物都不应对其施加外力而改变它们本来的发展规律。对其本质特性不加破坏,才是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和谐。
2无为,本身就是一种作为,无为是一种大作为。仅此,就充满了思想的辩证,闪耀着老子高超的智慧。可以说,是一种淡漠了世俗价值观的一种价值观。他给了我们另外的一套价值评判体系,让我们超越自身与千古,去冷静的对待人生。。
问题二:老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曾做过福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老子的著作只有一本,就是《道德经》,其主要思想就是:小国寡民,出世无为。
问题三: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sxae
问题四:老子思想核心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 总体来说,就是无为而治
问题五:老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老子的主要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道是什么。老子认为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道的作用。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而为和。一指混混沌沌的原始,二指由混沌二气生出的阴阳二气,三是阴阳二气通过冲撞而形成统一;三生万物。三、道的特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为无不为,反者道之动。无是虚无的无,无才是最有用的。无为而无不为,反者道之动,是说事物总是向它相反的方向去转化,矛盾依存的双方影响其对立面的转化。所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因此通过这两者推出反者道之动;四、道的规律。事物总是向它相反的方向转化为道的规律,从出生就走向死亡,从成长就走向衰老。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老子说,柔弱胜刚强。比如说一阵大风吹过,大树就要折断,而小草却留了下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水是最温柔的,但是用之攻坚又有很大力量。把之中观察事物的方法用于人事,老子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五、道的本质。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听任万物自然的变化而不加干涉。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能长久,是听任物之自化,万物之自然。老子把道法自然引人入胜,就得出了无为而治的观点。
问题六: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以“道”为本的天道观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认为一切由道生出。关于道,《老子》有多种解释:其一,道的特征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十四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其二,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其三,道是无。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这里生于“无”即是生于“道”,“道”就是“无”。
“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他观察到天地间万物万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例如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等,它们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的。所以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还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表明了对立面双方的同一性。老子还认识到对立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向相反的一面转化,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承认转化,但强调“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军事战略战术的运用方面也很突出。在战术上,他主张“以奇用兵”,还要注意“将欲弱之,以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在战略上,他提出“柔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他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攻坚的力量莫过于它。这种战略思想有防止盲目骄傲的一面,但也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虚静”“玄鉴”的认识论
老子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他还宣扬“涤除玄鉴”的直观方法,教人们洗心内照。他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反对启迪民智,要人们做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因此,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
“小国寡民”的社会历史观
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向往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人民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现出复古倒退的消极思想。
我觉得能代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精髓的典籍是孔孟之道、老庄之道!说实话,我不觉得中国文化有那么单一,要让人张口闭口就谈孔孟老庄之流。我也不觉得中国文化有那么矫情,让人以为吟诗弄赋就算是核心的文化。我们的文化应该是更加博大精深一点儿的,更加实用,更加稳重一点儿的。
孔子思想1、道德修身:孔子(前551-前479)的思想大体以伦理道德为先,强调在修身养性的基础上,完善人格,建立一个等级分明,各阶层和谐共处的社会。孔子极力阐扬的伦理道德包括仁、义、礼、智、信,修成这些道德的主要资源是传统典籍:《诗》、《书》、《礼》、《乐》等。通过学习典籍,努力践行,从身边的小仁小义做起,方可实现君子、仁人、圣人等高贵人格。
一个志为君子的人需要修成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仁”,这个概念在《论语》出现次数很多,也往往被孔子说成是极难,甚至只有尧、舜、禹等圣人才能达到,其他人包括他自己以及最看重的弟子颜回都很难称得上是十足的仁人君子。虽然“仁”如此重要,但孔子并没有给它下一清晰的定义,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与西方古代思想家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所谓“义”者,宜也。事之宜与不宜,受三个要素的影响:时、地和人。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义以为上”,意思是要以“义”来衡量君子的行为举止。换而言之,君子的修身行政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可死守条例。从“义”的解释可以看出,孔子不想人被道德捆住了手脚。
在孔子的体系中,“智”大致包括知识、智慧这两个范畴。与“仁”者相比,“智者”的层次要低一等。因此,智者未必是仁者,但仁者必定是智者。其它还有“忠”、“恕”等,但不及“仁”、“义”、“礼”、“智”、“信”五者重要。“忠”有两层含义,一是忠于己心,二是待人忠诚,不欺不诳。“恕”即是以己心度人心。
2、君子和圣人:在春秋时代或更早一点,“君子”是指贵族,带有等级色彩。但在《论语》中,这个词的意思似乎正处在由旧到新的过渡阶段,有时指贵族,有时指一种完美的人格。
就性质而言,“圣人”与“君子”有明显不同,孔子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圣人”似乎只有远古的仁人君子可以配得上,春秋时代是没有圣人的。一般来说,“圣人”比“君子”更高不可攀,圣人显得更清高,更曲高和寡。
孟子的思想传说孟子是孔子孙子子思(孔伋,公元前483-前402年)的学生,但目前还有争议。关于孟子有两个著名的传说,一是孟母三迁,二是孟子出妻。孟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孟子》一书中,这本书现有7卷,是孟子晚年编撰的。也有人认为是孟子的弟子编撰的,孟子没有亲自动手。《孟子》思想对后世影响最深者有两点,一是性善说,二是仁政。其它的思想其实都是从这两点演绎出来的。
1、性善说:对人性的探讨是一切哲学思想的根基之一,从《论语》看,孔子没有在人性方面做深入探讨,但在他去世之后,孔门弟子及早期儒家中有一种倾向,即是探究人性。孟子的性善说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政治影响深远。由于有性善说,所以中国古代相信人性是可靠的,相信政治制度、国家之兴衰都建立在统治者的道德之上。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传统政治看重“选择什么样的人来治理国家”,而不是“如何约束统治者的权力”。这样的思维表现出来就是“清官情结”、贪腐无可根治、国家制度叠床架屋而无根本突破。
2、仁政:建立在性善说之上的政治学说就是“仁政”。以“仁政”为基点,孟子的政治学说中还有民贵君轻等思想。由于相信人性本有“仁义礼智”,所以要造成民治国盛的局面,首先就是要将这四种善的道德“扩而充之”,即是加强道德修养。中国社会现在还在讲“以德治国”,加强师德、思想政治教育等,这与传统都是有密切关系的。
孟子的“仁政”说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如中国传统社会和政治都注重“均贫富”,在贫富分化严重时,会想办法去避免社会走向分裂。当然,这只是思想意识上的反映,不是现实的写照。从“性善说”、“仁政”看,孟子的思想有个明显的倾向:走向心性内部,关照人之心性问题。到战国晚期,这种思想被荀子讽刺,认为没有学到孔子思想的精髓。但在历史上,孟子的思想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老庄之道老庄之道与儒家思想相反,是出世的,因此,在中国社会,它往往成为知识分子在现实中受挫之后,自我疗伤的常用药。
1、神秘的老子:老子是谁?这是至今纷扰难定的问题。和这个名字产生纠缠的名字有李聃、老聃、李耳、老莱子等。早在汉代,人们已经不清楚“老子”到底指谁。在思想方面,老子最显着的特点是“无为”,这是一种带点消极气质的思想,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舍己入世是完全不同的。传统说法以为老子是孔子的学生,这未必可信,但从两人思想一为积极入世,一为消极出世的对比看,两人生活的时代应该比较接近。两人面对着一个同样的局面,但想出的应对方式是不同的。孔子想着去改善,去调和;老子想着去逃避,去批判,从心理上消解混乱之旧世界对人心的扰乱。
2、宗教经典《道德经》:传说是老子作的《老子》至少有四五个不同的书名,另外一个常为人称道的名字就是《道德经》,被后世的道教尊为自家的经典。其它的书名还有《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五千言》。
现在的研究表明,《老子》一书的思想就来源说非常复杂,这一点是《论语》无法比的。但不管《老子》一书有如何复杂,其核心思想还是非常清晰的。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25.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26.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27.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28.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2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3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3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3.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34.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36.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37.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38.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3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哲学是研究一般性问题的学说。一般性问题包括:物质、意识、认识、方法、逻辑等。
科学是研究具体性问题的学说。具体性问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经济等。
在古代,哲学是研究所有问题的学说。如《周易》(周文王)、《道德经》(老子)、《论语》(孔子)等,这些著作的内容包罗万象。《周易》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开端,随后诸子百家提出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在近代,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纷纷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如《九章算术》、《本草纲目》(李时珍1578 )等。
在当代,哲学与科学明确分工,哲学负责研究和解决一般性问题,科学负责研究和解决具体性问题。
其实,哲学早已融入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成为大众化的知识。可以说,现代的普通人都是哲学家,而那些号称哲学专家学者的人都是骗子,因为他们热衷于讲一些虚假的概念和脱离实际的道理,外加几句鸟语,故意把别人搞糊涂方显自己高明,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是在侮辱人们的智商。
哲学并不存在什么深奥的道理。如《王氏哲学》言简意明、通俗易懂,普通人都能理解和掌握。凡是普通人能听懂的哲学就是真哲学,凡是普通人听不懂的哲学就是伪哲学。
什么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
本文2023-10-30 23:53:5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