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基本知识什么是古籍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一、古籍书页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现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显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简策、手写帛书等装帧形式的特点。
古籍版式图
1。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一般比较粗黑,给人稳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2。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 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3。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4。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5。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6。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7。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8。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9。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0。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1。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2。大题:指一种书的题名。
13。小题:指一种书内各篇卷的题名。
1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为鉴别版本依据之一。
15。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二、古籍装订版式
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有其特定的名称。
古籍结构图
1。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2。书衣:为保护书在书的前后加的封衣,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3。书名叶: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书名叶的后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叶或扉叶。
4。书脑: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
5。书脊:也称书背,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称为书脊。
6。书首:书脊的最上端,称为书首,又称为书头。
7。书脚:书脚是书的底部,有些藏书家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存而将书名写上去。
8。书根: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
元代君主都轻视文化,制墨业没有什么特别的发展,但还能维持宋代的余风,保持原来的成就。元代也有不少制墨名家,如朱万初、潘云谷、吴善、吴良国、沈学翁等。上述各代名家所制之墨尚未见其实物。
明代麻三衡《墨志》中引杨升庵的话,元代制墨以朱万初为代表,他取墨材为摧朽之松三百年不坏者,所制烟煤极佳。
明、清两代制墨工艺较前代发达,名家辈出,实物流传亦较多。有关明代制墨家的记载有明末麻三衡《墨志·系氏》一章里所记的一百多余家,明末万寿祺《墨表》记载的三十余家。
清初张仁熙的《雪堂墨品》、宋的《漫堂墨品》和《漫堂续墨品》,记载了约二百家。清代造墨家多于明代,但文字记录没有明墨多。清末和民国初年藏墨家盛昱和袁励准的《墨录》都只收明墨。
明代制墨工艺上有新的发展,墨的配方和品质更加受到重视,墨的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墨品更为坚细,锋可裁纸。
明代油烟制墨技术已相当成熟,据记载,明代制墨名家程君房集前人之长,创造性地提高了桐烟和漆烟的制墨水平,他的很多墨品都是油烟制成的。但由于工艺、产量等方面的原因,油烟墨没有占据主流。
明代到清代前期是徽墨生产的盛世,明代和清代好墨主要出在徽州。江西等地也有造墨的,但远不及徽州。徽州造墨的中心是歙县、休宁、婺源三县。
明清时期,墨模图案的绘制和漆匣的装潢制作,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当时的墨模一般多采用坚细空心的石楠木,也有用棠梨树和杞树的。
墨模的制作,由专家亲自操刀雕刻,运用线刻、浮雕及圆雕等多种技法,着力表现各种山水、人物、龙凤等图案文字。图案往往延请书画名家绘制,如明代的丁云鹏、吴左干等,有的则是摹仿前代名家的作品。
图案须先在墨模大小的竹纸上绘出,然后将图拓印于墨板上,随后以类似木刻的过程雕刻。不过,墨模雕刻的难度很大,因为这是反刻,而且底部也要平滑。为了能圆满地表达各派艺术家不同的风格,在刀法、刻线上或遒劲,或秀润,或粗犷,或细巧,各具姿态。
明代墨模一般深厚有力,清代墨模则柔妍精细,安徽省博物馆保存的清代《御制锯园图》《御制西湖名胜图》《御制柿花图》《御制四库文阁诗》及《新安大好山水》等墨模,雕刻精细,是清代墨模工艺的代表作。
清代,是徽墨的又一个新时期,这时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江节庵、胡开文等四大墨王,并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
曹素功凭借明末著名制墨家吴叔大的墨模制墨,改玄粟斋为艺粟斋,创制了紫玉光、天琛、千秋光、天瑞及集锦墨豹囊丛赏等名贵墨,走上了徽墨之冠的宝座。
汪近圣原系曹素功家的墨工,后在徽州府城开设鉴古斋墨肆,他的墨雕之工,装饰之巧,可称双美。
汪节庵是歙派制墨业代表人物,擅长集锦墨。
四大墨王中最后一位是胡开文,是徽墨休宁派制墨业的后起之秀。原店在休宁,乾隆四十七年在安徽海阳、屯溪两处开设墨肆,由他的长子、次子主事。
同治三年,胡开文的四世孙在芜湖创设“沅记胡开文”。光绪年间他的五世孙胡祥均在上海开设“广户氏胡开文”。后来,胡氏后裔又在歙县、杭州、广州等十多座城市分设墨店。至清末,胡氏墨风靡神州,行销世界,胡开文的代表作是苍佩室墨。
此外,清代知名的制墨家还有歙派的程正路、吴守默、方密庵、巴慰祖、程瑶田等,休宁派的吴天章、胡星聚、程怡甫等,他们对清代墨业的盛世都各有一番贡献。
《泊秦淮》晚唐 杜牧
全文翻译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作品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第一句创造了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第二句点出时间、地点,并承上启下,网罗全篇。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两句于婉曲清丽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同时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晚唐社会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这首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处晚唐 杜牧 《泊秦淮》,收录于《全唐诗》
注释
泊: 停泊。
商女: 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后庭花: 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秦汉时期,是墨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以松烟墨的大量流行及韦诞制墨秘方的出现为标志,我国古代制墨工艺经历了一个大的变革而进入了成熟时期。
这时出现的松烟墨,就是用松木烧出的烟灰,再拌之以漆、胶制成,其质量远远要胜过石墨。
秦汉时期油烟墨的制法是,将易燃的烛心,放在装满了油的锅里燃烧,锅上盖好铁盖或呈漏斗形的铁罩。等到铁盖或漏斗上布满烟炱,即可刮下来,集中到臼里,加入树胶,混合搅拌,使其成稠糊状。然后将成稠糊状的墨团,用手捏制成一定的形状,或放到模具里,模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墨锭。
松烟墨的制法则是通过燃烧松木来获取松烟粉末,然后与丁香、麝香、干漆和胶加工制成。
三国时期学者曹子建曾经写诗道:“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是说墨是松烟制作的。可见松烟墨应用之广。
秦汉时期的墨还没有制成锭,而只是作成小圆块,它不能用手直接拿着研,必须用研石压着来磨,这种小圆块的墨又叫墨丸。这时之所以制成小丸状,是因为用胶不多,加上胶的质量不是很高,很难把墨丸做得大。
这一时期,墨的制作工艺也有所发展,出现了具有一定硬度和形状的墨锭,以隃麋即今陕西千阳制墨最为有名。
东汉时的人们发明了墨模,墨的形式趋于规整,从小圆块改进成墨锭,它经压模、出模等工序制成,可以直接用手拿着研磨。由丸状变化为块状,这与当时用胶配方的改进也有很大的关系。关于块状墨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学者应劭的《汉官仪》,这类墨的实物曾在河南陕县刘家渠东汉墓出土。
汉代的墨很珍贵,一般人很难得到。当时的松烟墨有个缺点,就是非常不容易保存。因为墨是动物胶加工调合成形的,而动物胶容易受潮生霉,失去黏合性能,墨的形体便由此自行损坏。汉代制墨业已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名墨工和名墨产地。当时的一位名墨工田真擅长制墨,很受后人称道。
名墨产地主要集中在扶风、隃麋、延州等地。汉代宫廷设置掌管笔、墨、纸以及封泥的专职官员。东汉隃麋地区有大片松林,盛行烧烟制墨,墨的质量很好。据汉代古籍说:“尚书令、仆、丞、郎”等官员,每月可得“隃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
因此,古人诗文中,称墨为“隃麋”。后世制墨者,用“古隃麋”作墨名,以表示其所制之墨,历史悠久,墨质精良。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松烟墨的生产已走向全面成熟。魏初在汉代烧松取烟制墨的基础上,全面改进生产工艺和配料,极大地提高了松烟墨的品质。
古籍基本知识什么是古籍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
本文2023-10-31 03:32: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