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王勾践,范蠡为何不辞而别?
范蠡以为盛名之下,难以长久,况且勾践的为人,可与之同患难,难与之同安乐。
原文: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馀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
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於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白话译文:
范蠡事奉越王勾践,辛苦惨淡、勤奋不懈,与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终于灭亡了吴国,洗雪了会稽的耻辱。越军向北进军淮河,兵临齐、晋边境,号令中原各国,尊崇周室,勾践称霸,范蠡做了上将军。
回国后,范蠡以为盛名之下,难以长久,况且勾践的为人,可与之同患难,难与之同安乐,写信辞别勾践说:“我听说,君王忧愁臣子就劳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过去您在会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为了报仇雪恨。当今既已雪耻,臣请求您给予我君主在会稽受辱的死罪。”
勾践说:“我将和你平分越国。否则,就要加罪于你。”范蠡说:“君主可执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从自己的意趣。”于是他打点包装了细软珠宝,与随从从海上乘船离去,始终未再返回越国,勾践为表彰范蠡把会稽山作为他的封邑。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扩展资料:
范蠡乘船飘海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自称“鸱(chī,吃)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
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陶地住下来。
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买卖的道路通畅,经营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又约定好父子都要耕种畜牧,买进卖出时都等待时机,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利润。过了不久,家资又积累到万万。天下人都称道陶朱公。
-越王勾践世家
寿镜吾简介:
寿镜吾的原名叫做寿怀鉴,字镜吾,晚年的时候号菊叟,1849年出生在绍兴市的昌坊,在1869年的时候寿镜吾考中了秀才。
但是因为不满当时的洋人嚣张跋扈,清朝政府丧权辱国,于是以不买洋人的货物,不进入仕途做官来明志。
他在自己家里面的三味书屋开设了学馆并且规定了每年只收不超过八个学生,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思路和文学修养。
寿镜吾在选择授课的时候非常注重文采,因为他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一样,所以被人们嘲讽为离经叛道,在1930年的时候,寿镜吾去世。
扩展资料:
寿镜吾,是三味书屋的第三代主人,也是最有作为的主人。他从先人手里接过教鞭,一挥就是60年。
仅仅从启蒙了周氏一门的鲁迅、周作人这一点来看,寿镜吾就为中国新文学创下了殊勋伟业。其实,他自己的子孙们也几乎个个是鸿儒。
只是因为遵守祖训,一心在三味书屋教书,所以才默默无闻。20世纪30年代,寿镜吾的一个名叫寿孝天的侄子偶然走出书屋,一下子就轰动了中国文化界,他与人合作编写了《辞源》。
他极为痛恨侵略中国的列强,一生不愿用外国货,不穿洋服。他非常节俭,夏天只备一件夏布衣衫,挂在墙上,与两个儿子共穿。
尽管如此,但他从不赤膊会客。有一次,新台门周藕琴来访,正逢大热天,他正好赤膊在家,匆忙之中一时间找不到长衫,正好天井里晒着一件皮袍,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披在身上。
藕琴见此,马上猜到了几分,连忙口中称热脱掉了长衫,想让老先生把皮袍脱下。寿镜吾却坚持不脱,连说:赤膊见客荒唐,赤膊见客荒唐,周藕琴见此只好赶紧告辞。
他学问渊博,厌恶功名,寿镜吾老先生忠实遵守父训,立志不当官,自二十岁中了秀才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应试,而是一生坐馆授徒。
不但如此,他也反对和禁止儿子去参加科举考试和当官,他不允许小儿子去赶考,甚至把他锁在楼上,每顿饭菜都叫人给送去。
结果他的小儿子用麻绳绑在窗门上,缘绳而下,逃出了楼房,终于去北京考取了朝考一等第一名,当上了吉林省农安县的知县,寿镜吾老先生就骂他不孝,骂了好长一个时期。
—寿镜吾
吴越文化的典型代表:
1:吴语,以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等最为典型
2:昆曲,世界文化遗产,600年历史,百戏之祖,
3:越剧:现今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以爱情为主题,以婉转柔美的唱腔,儒雅的女小生为主要亮点
4: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5:梁祝传说
6:白蛇传说
7:师爷文化:绍兴
8:杭州西湖
9:宁波天一阁藏书文化
10:佛教禅宗天台宗
11: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
12:西塘,堪称"活着的千年古镇
13: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14:河姆渡遗址
15:唐诗之路
吴越文化又称江浙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浙的地域文化。吴越文化区以太湖流域为中心,范围与吴语区相吻合,可细分为“吴文化”和“越文化”,两者同源同出。吴越文化形成于周代,《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早期吴越民众以尚武逞勇为风气,粗犷中蕴涵精雅;晋室南渡后士族文化的特质改变了吴越文化的审美取向,逐步给其注入了“士族精神、书生气质” ,开始成为中国文化中精致典雅的代表。唐代时期,吴越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原先北方文化在北方地区在战争和多次的少数民族统治中淡化,吴越文化又保留了较多了传统中国文化。
对越王勾践,范蠡为何不辞而别?
本文2023-10-31 03:50: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