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160字
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是一群专职修缮文物的匠师们在故宫修文物的日常。故事讲述平静而温和,一共三集的纪录片,大约3个小时就看完了,总觉得意犹未尽,不够看。
第一集讲述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故事,第三集为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代三彩马,辽金木雕佛像,康熙皇帝60大寿的32扇屏风等,每一件出现在纪录片里的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作品都凝聚了故宫匠师们的心血。观众平时只能远观的稀世珍宝,在这里成为这些匠师们每日捧在手心里打磨的作品。
最让我触动的一幕是第一集中,一位修补陶瓷的年轻女孩,踩着自行车在故宫里骑行的场景,她说她最喜欢星期一的故宫博物院,因为星期一闭馆,骑行在没有人的故宫中最为惬意自在。纪录片旁白讲述道:“据说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的人是末代皇帝溥仪……”这句话一出,心里莫名的咯噔了一下,穿越百年的故宫,见证了多少历史人物的游走,经历了多少辉煌与落寞的历史时刻。故宫早已经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种文化的承载。
在这里工作,和在北京其他地方工作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宫门层层,阻挡了外界的喧嚣,修补匠师们说他们能够在文物修补中和古人对话,看到上一次修补这件文物的匠师的故事和性格。文物的修补讲究的是修旧如旧,残损的文物需要匠师们的一双巧手拼接与复原,耐心与艺术想象力缺一不可。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最大限度的还原文物的原本风貌,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如今这个有些浮躁的社会里显得特别珍贵。
一件文物,经历几百乃至上千年,早已因为时间而变得斑驳,感谢这些文物修复匠师们,让我们看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文物原貌,让我们还有机会看到这些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珍品。
这部纪录片最打动人的,是人,是每一个勤勤恳恳的文物修复者,他们每个人都认真做事,安心生活。这样子的状态真的是让人非常的羡慕。在他们的身上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世事纷扰,岁月一派静好。这是很多人的理想生活吧,至少是我的。很多人都希望活得更纯粹一些,能够专注的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必要为了其他事情费神。而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有着共通的气质,对于时间的都有一种超然。“过几年”,“也就5、6年”他们对于时间都是如此般的轻描淡写。而再看看他们的工作似乎又可以理解了,他们经手的是上百年的甚至上千年的文物,在有百年历史的紫禁城内工作,时间在他们身上变得很是模糊。所以一个个都特别的显年轻呐。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他们或许令人敬佩,却依然有一种距离感。而片子里各种各样有爱的小细节补充了这样的距离感。木工组的打杏子(这个细节特别有趣,一开始在哪里找盖文物的纸,还以为又有什么厉害的文物要出来了!然而是用来接杏子。);种树的、种菜的;逗猫的;出去看展的……这样子平凡的生活让人顿感亲切。非常的有生活气息,让人很想去故宫工作呐,不亏是招工广告!
我觉得,让人回归到人,不去神化,这是最好的状态。纪录片中每一个文物修复者是大师,也是普通人。这是我觉得这部片子非常棒的地方。
竟然全文结束了都没有提到我的王师傅!不行!再加一段王师傅。钟表组王师傅在结束的时候说:怎么就静置了,好不容易才动了,(跟摄像机说)动起来完全不一样,特别漂亮。辛辛苦苦才恢复了演示功能,最终在展览的时候却只是静静的摆放在一旁,没有人知道动起来的样子。真的特别的可惜,王师傅说的时候,真的是很心疼。希望以后各种展览,对这种能动的但需要静置展览的物件,可以拍一个视频放在展览品的旁边。不要辜负每一件藏品和为之付出心血的人,做的人不容易,修的人也不容易。既然都费心费力的做展览了,就多拍一个视频吧。
故宫深处的“扫地神僧”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工作在故宫深处传说中的冷宫——西三所,“去寿康宫打个水”是他们的日常,他们经常过手的是古代皇家宫中珍藏的各种精品文物,他们尽心尽力地呵护着古老的文物但却从未留下任何签名印记,他们是故宫的文物修复师。
他们谦和朴实,他们用一生来追求古老的传统技艺,一代代传承,不遗余力,他们身上古风犹存,外界的浮躁喧嚣早已被排除在他们的世界之外,他们仿佛是故宫深处的“扫地神僧”。
1,对历史的敬畏心——传承
文物不言,默默的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都深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他们深知,自己并不是简单的在完成一份工作,文物修复本身就包含着对宝贵历史遗产的传承。那一件件文物,是宝贵实物的传承;那文物背后的传统技艺和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由此,他们都自然地生出一份庄严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传承历史,是他们的底气,他们的使命。
2,对文物的珍爱心——呵护
那一件件曾经在历代皇室家族手中流转的文物,经历了各种波折,方才在故宫博物院等保护性的单位安家落户。它们经历了几百上千年的风雨洗礼、时间考验。
文物修复师们,最懂这些文物的珍贵。他们用心地呵护着每一件文物,深入的理解它们,感悟它们,严格的遵守着“最小干预原则”,“修旧如旧”,“不遇良工宁存故物”,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延续文物的生命,呵护文物最原始的、经年不变的容颜。
3,对技艺的执著心——钻研
与互联网、信息科技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变更完全相反,文物修复师们依然秉承着传统的“师承制”,一带一、一带几的师徒形式传授技艺。
老师傅身上经过毕生精力磨练出的“功夫”,徒弟们也依然要从最基础的环节练起,比如大多数徒弟入行时,都要从“磨性子”开始,最简单枯燥的工作,一做就是一到三年。手工的工具,手工的原材料,在打磨和制作过程中,凝结成深厚的基础,这是他们进一步钻研的信心。
他们学艺,从不刻意求“快”,而是求“精”。他们心无杂念,刻苦钻研,所想的只是如何将手上的“活儿”做的更好一些。那些技艺精湛的老师傅,在真正动手修复文物之前,也都宁愿先拿出个把小时,把原本已经很熟练的手法再“热身”一下,手顺了再上手修复文物。
他们内心对技艺的钻研,永无止境。
4,对外界的平常心——定力
经过多年的钻研和苦练,这些文物修复师们手上的技艺都非常精湛。同时,他们过手的,又常常是皇家典藏,历代精品中的精品,见识不凡。
常人如能够近身观赏一件珍贵古物,已属难得的幸运,多会自豪的分享。
故宫这些文物修复师们,愈是技艺精湛,愈发谦逊,因为他们深知传统技艺的精妙;愈是见多识广,愈发淡然,因为他们理解历史遗产的广博。
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经历,让文物修复师们心胸更宽广,心态更淡然,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让他们面对外界时,自有一种沉静的定力,那是一种多年积累凝结的智慧。
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用一生的时光,传承着历史,传承着技艺,传承着文化。他们已经将自己的身心,融入到那一件件修复好的文物中去,延续着历史的生命。他们超然物外,俨然是故宫深处的“扫地神僧”,不争名利,默默不语,守护着历史。
20170226雾凇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160字
本文2023-10-31 04:00: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