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籍分类法的演变过程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如《四书五经》、《六经》、《十三书》、《白虎通》等。
“史”是指历史典籍,如《史书》、《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子”是指春秋战国以来诸子之学,如《荀子》、《老子》、《庄子》、《论衡》等。
“集”是指古代诗文词赋的著作,分为总集、选集、别集,如《乐府诗集》、《古诗集》、《全唐诗》、《古文观止》等。
有兴趣的可以下载:http://wwwchinathinkorg/downxp/documents/200301/101shtml
古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七略》创立的六分法分类体系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我国第一个图书分类目录,是两千年前汉代刘歆以他父亲刘向的《别录》为基础,按书的内容性质和先后次序,编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分类目录,叫《七略》。他把当时的古书分为六略,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七略》中的首略辑略,是六的总序及总目。每大类之下又分小类,即各“略”之下所分的“种”,如六艺略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种。六略共分三十五种。公元一世纪,东汉班固著《汉书61艺文志》,就沿袭了这一分类方法。《七略》早已失传,《汉书61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专著。
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六略。共收书三八种,五九六家,一三二六九卷。首为总序,类後有小序(按:诗赋略下5类无小序),每略之後有大序,分别简述先秦学术思想之源流与演变。
在前列的序文中,概述秦汉以来图书典籍的播迁经过,刘向父子奉命校书的概况。在医经、经方的小序中,分述它们的用途,并反覆向医生提示不能“失理”、“失宜”。所列书籍虽然绝大部分已失傅,但亦可窥见当时医学专著已相当丰富,且可分类。
最後在《方技略》总序中则对方技的学术渊源、作用等,作了简要的总结,指出它们的作用是“生生之具”,历来受到重视,被列为“王官之一守”。
扩展资料:
《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是《汉书》十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国家图书目录。
《汉书·艺文志》把图书分为六大类: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每略又分若干小类。“六艺”本来是先秦贵族教育的六门课,孔子讲的“六艺”既是六门课,也是六种书。《六艺略》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基础理论。
《诸子略》从学术源渊和思想体系上来分,是对《庄子·天下篇》以来前人研究诸子百家的总结。《诗赋略》以文体来分类。《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则是以内容和作用来分类的。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书籍分类法的演变过程
本文2023-10-31 04:38: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