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与利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3收藏

利己与利他,第1张

一、真正的利他主义

一个关于亚伯拉·林肯(Abraham Lincoln)的故事。一天,当乘坐一辆马车时,林肯和以为旅伴辩论我们正在考虑的问题:助人真的是利他的么?林肯认为助人总是源于利己,然而另一个人的观点是,真正的利他主义是存在的。忽然,两人被一阵试图从一条小河中救出小猪的母猪的叫声打断。林肯让马车停下,跳出车外,跑向小河,把小猪们就到岸边的安全地带。当他回来,他的同伴说:“那么现在,亚伯,你能解释自私在这段小插曲中起了什么作用么?”“天啊!这正是自私的本质。如果我把那只痛苦的老母猪留在哪里不管,我的心思整天都不会安宁。我做这些是为了自己能够心安理得,你不明白吗?”

一些帮助行为明显是利己的(为了获得回报或避免惩罚),一些是隐蔽利己的(为了获得内在回报或减轻痛苦,林肯的故事就属此列),那是否存在纯粹为了他人福利的利他主义呢?

在越南战争中,63名战士因在战火中用身体掩护战友获得荣誉勋章。他们大多在严密组织的格斗队里,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退缩的耻辱或自我牺牲的最终回报。然而,还是有某些东西驱使他们做出了那样的舍身为人的举动。

二、我们为什么会有帮助行为

1、获得回报,避免惩罚

社会交换:

从长远来看,帮助行为会使施与者与接受者同样受益。有种解释假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社会经济学”指引,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爱、服务、信息、地位等。

内部回报:

帮助行为的收益包括自我的内部回报。

当成年人处于内疚、悲伤或其他消极情景时,帮助行为有利于抵消不良的感受。

但有例外,有一种消极情绪是愤怒,不可能产生同情和帮助的。另一个例外就是极度的悲痛,沉浸在死亡或分离的痛苦的人,常会经历一段强烈的自我关注时期,而这种心境抑制了别人的付出。

快乐的人更愿意帮助别人。

社会规范:

互惠规范:对于那些帮助我的人必须予以回报促使人产生帮助行为。

社会责任规范:人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利于产生帮助行为。但如果我们把别人的需要归因为他们个人的选择而不是不可控的因素时,公平的观念并不要求我们去帮助别人。

2、进化心理学

然而,基因的自私性却预示我们将以两种独特的、无私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帮助行为来行事:那就是亲缘保护和互惠。

基因的利己主义促使了父母的利他主义,进化支持父母为孩子做出自我牺牲。

一个有机体帮助其他个体,是因为它期待得到回报性的帮助。

三、我们何时会帮助

1、旁观者数量

注意:

脑子里想着其他事情未注意外界事物的人是不大会注意到一个路边受伤的女孩的。

解释:

若你呆在一个满是浓烟的屋子里,即使担忧,你也不会愿意表现得很紧张从而使自己丢脸。你通常会看其他人的反应,他们看起来很平静,你就会认为一切正常继续工作。另一个人也发现了浓烟,但看到你很平静,就同样不做声了。上述错误被称为透明错觉。指高估他人了解我们内心状态能力的倾向。

同样有趣的是,群体的被动性还影响了其成员对事件的解释。是什么导致了烟雾呢?“蒸汽管的问题“”空调设备泄露“但没人说”着火了”。

所以生活中经常遇到两难局面给我们是否提供帮助带来困惑——窗外的尖叫是否只是开玩笑,还是真的有人遇袭呼救?有人睡在街上,是因其吸毒过量还是真的有疾病?

确定责任:

当紧急情境非常清晰的时候,处于群体的人比独处的人愿意帮助的可能性至少一点点;但是当情境模糊时,处于群体的人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远远小于独处的人。

在各大城市,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太多而产生的“同情疲劳”和“感观超载”,也能限制人们提供帮助。

2、当别人也在帮助时

亲社会的榜样能带动利他行为。

3、时间压力

匆匆忙忙中,人们没要留意周围的事情,没有空暇注意到有需要帮助的人。

参考文献: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

惟利是求是指只追求个人利益,不考虑他人利益和道德原则。

1定义和含义:

惟利是求是一个成语,由惟、利、是、求四个汉字组成。惟表示仅仅、只有、唯一,利表示利益,是表示是、对于,求表示追求。这个成语指的是人们只追求个人利益,无视他人利益和道德原则。

2利己主义和道德:

惟利是求与利己主义思想紧密相关。利己主义是一种伦理学观点,强调个体自身的利益最重要,并将自私行为合理化。

然而,惟利是求把利己主义推向了极端,完全忽视了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在道德层面上,惟利是求被视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倾向,违背了合作、互助和共融的价值观。

3影响和后果:

惟利是求的行为倾向或心态,可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个人方面,长期以惟利是求为导向的行为可能导致失去亲情、友情和社交关系,使个人变得孤立和自私。在社会层面上,惟利是求的行为会破坏公平和正义的原则,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加不信任和矛盾。

拓展知识:

1利他主义与惟利是求的对立:

利他主义是一种伦理学观点,强调为他人利益和社会福利而行动。与惟利是求相对立,利他主义强调个人应该考虑他人利益,并通过合作和互助来实现共同利益。利他主义是许多道德和宗教体系中的重要原则,如儒家思想中的仁和基督教中的爱他人如己。

2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

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研究了人们在交易中如何平衡个人利益和合作共赢的原则。契约理论强调在交易中双方应该寻求最优解,基于互惠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契约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框架,以平衡个人和集体利益,并使交易更加公平和可持续。

3道德教育与价值观培养:

惟利是求行为的纠正可以通过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来实现。培养人们具有共享利益、合作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可以减少惟利是求的行为倾向。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力,帮助他们认识到惟利是求的不良后果,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总结:

惟利是求指的是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不考虑他人利益和道德原则。这种行为倾向与利己主义相似,但更极端和不道德。

惟利是求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利他主义和契约理论提供了平衡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原则。通过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可以改变惟利是求的行为倾向,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功利心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常都会追求物质上的利益和经济上的成功,这种追求就是一种功利心。因此,功利心本身并不是一种令人反感的品质。

然而,过于强烈的功利心可能会导致不道德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他人的感受和权利,或者为了达到目的而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此外,过于功利的人可能会忽略自己的道德和良心,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功利心,既要追求利益,也要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法律,保持良心和责任感。正确的追求利益可以激励人们发挥自己的潜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过度的功利心则可能会导致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被破坏。

                                   

知识点拓展:

伦理学中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伦理学中的一种道德理论,认为最大化幸福是道德目标。即,行为的好坏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最大化幸福和最小化痛苦。这种理论在社会政策和法律制度中被广泛应用。

道德感和良知:道德感是指对行为的道德价值的敏感和判断能力,良知则是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后果的道德评估和反思。道德感和良知是控制个人行为的重要内在力量。

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利己主义是指个人只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需要和利益。利他主义则是指个人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甚至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往往是相互作用的。

1、社会各成员之间联系是必然的紧密的;

  2、社会具有较复杂的组织结构;

  3、社会具有相对集中统一的价值取向、文化特征并得到成员的基本认同;

  4、社会中有比较健全的生存和生产的职能和分工,具有对环境的适存度。

  特征主要有:①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是由人群组成一定的文化模式组织起来的。②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进行生产。③任何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社会群体。④具体社会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⑤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任何一个具体社会都是从前人继承下来的一份遗产;同时,又和周围的社会发生横向联系,具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出明显的非连续性。⑥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指那些靠牺牲自身生存和生殖而增加其他个体生存机会和生殖成功率的行为。有些是表现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基因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彻底的利他行为,即表现型和基因型均是利他的。

  利他主义是伦理学的一种学说。一般泛指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原则。19世纪法国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孔德首先把这个概念引进道德理论,并以它作为他的伦理学体系的基础。以后又为英国的斯宾塞等所采用。孔德认为,人类既有利己的冲动,又有利他的冲动。所谓道德,就是使前者从属于后者。又说,利他又必然以利己为基础。利他主义,只局限于超阶级的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回避了道德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没有也不可能规定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因此,利他主义实质上仍然是从利己主义出发的资产阶级道德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已经包含并远远超过了利他主义的道德内涵,因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再使用利他主义的概念。

  所谓利他主义,就是一个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性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适应性的表现。

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一对形式上相对立、实质上相

一致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论。利己主义是把个人利

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理论,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

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把

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私欲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

宿,把个人幸福看作一切行动的规范和道德基础。利己主

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随着私有制的发展有其不

同的表现形式,如集团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绝对平

均利己主义等。在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时,利己主义者

鼓吹追求个人利益、个人幸福、个人自由和人权,在确立

现实人的权利和尊严、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特权方

面曾起过进步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资产阶

级的道德原则,利己主义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实际上

成了损人利己的理论工具。利他主义最早由法国学者孔

德提出,英国学者斯宾塞等人采用并予以发挥,它是以利

己为目的、以利他为手段的道德原则。在理论上,它把复

杂的社会关系简单看作是孤立的个人与人个之间的关

系,认为人在本质上都有利己心,因而产生了利益上的根

本对立,为了消除对立,必须提倡利他,爱人如己,从而消

除个人利益的冲突,求得自我完善。利他主义的具体表现

形式主要有仁爱利他主义和利己利他主义。仁爱利他主

义认为,利他人的仁爱心或仁慈情感是人的本性,其作为

道德的基础和标准,要求人无私地去利他人和促进人类

的共同福利,它带有明显的宗教和超阶级的色彩;利己利

他主义则认为,人在本性上是利己的,同时又有同情心,

有与其他社会成员结为一体的情感和为他人的社会本

能。这两种形式的利他主义都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

矛盾,掩盖道德的阶级本质,实质上是对广大劳动群众的

欺骗,名为利他,实际利己,至多不过是为缓和资本主义

社会的矛盾表示一下私人的仁慈而已。它与利己主义道

德原则殊道同归,而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所提倡

的互助友爱、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集体

主义精神等在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利他主义者指把“利他”和“利己”结合较好的人。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的利他主义者:

1 保罗·克鲁格曼,经济学家,以反对自由意志主义,支持福利主义而闻名。他认为政府应该确保每个人都能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如医疗保险和收入支持,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 纳撒姆·艾哈迈德·伊斯梅尔·萨莱克,是一位伊朗裔的加拿大学者,他支持将自由和公平结合的政策。

3 约翰·罗尔斯,他的著作《正义论》对现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主张为了公平的正义,即为了社会制度的公平,而不是为了效率或最大化福利。

4 托马斯·杰斐逊是一位政治家和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包括追求幸福的权利。他认为政府应该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而不是只关注效率或最大化福利。

5 杰姆斯·密尔是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主张个人自由和民主政治体制的平衡。他认为政府应该保护公民的个人自由和权利,同时也应该采取行动来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此外还有乔治·沃伦·布卢门察尔、哈里·S杜鲁门、詹姆斯·麦迪逊、托马斯·哈特等人都曾经在不同程度上支持过利他主义。

我躺在草地上看着星空,问另一个“我”:“你知道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吗?”

“知道啊,利他主义以他人的利益为优先,利己主义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

“但是你发现一个问题没,如果把一个人定义为利他主义者或者是利己主义者都是表象的、模糊的,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两个词都包含有两种有区别的本质,总共是四种本质,并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表象与本质的关系,还有本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四种本质?”

“对,从表象看,利他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他人’和‘他人→自己’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自己’和‘自己→他人’这两种;从本质看,利他主义包含的是‘他人’和‘自己→他人’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的是‘自己’和‘他人→自己’这两种”

“它们有什么区别?”

“价值导向里只有‘他人’相当于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否定了自己的需求,这很容易导致情感的压抑,从而使得价值导向由‘他人’变为‘他人→自己’,也就变为了表面上是利他,实则是为了解决自己内心里的情感需求问题,这种现象在社会里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看到”

“有没有可能存在这种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但不会有情感压抑的情况”

“可以说有,但是其本质是‘自己→他人’,当自己没有需求,且也不否定自己的存在,这种‘自己→他人’的价值导向看起来就成为了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他人’的价值导向就成为了‘自己→他人’的表象,是表象,不是本质”

“那‘他人→自己’就不能变为‘他人’了吗?”

“可以,但是跟前面一样,只有‘他人’的这种价值导向也是‘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的表象,一个人不能够否定自己的存在,但是此‘他人→自己’非彼‘他人→自己’,这个‘他人→自己’跟前面那个‘他人→自己’又不一样了,这个价值导向的‘他人→自己’是以别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自己本身是没有属于自身的需求的,也就是说这个‘他人→自己’仅仅就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个‘他人→自己’是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不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而我前面说的那个‘他人→自己’则不同,其帮助别人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的,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也就是说,‘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由不同的本质变换过来,其本质意义也是不同的”

“那‘自己→他人’也存在这样的两种本质意义吗?”

“存在,由‘自己’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就认为必须先解决自己的需求问题,然后才轮到别人;由‘他人’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可能会再回到‘他人’,这取决于这个人在‘他人’这种价值导向呆了多久,呆得越久,就越难保持住‘自己→他人’,一旦保持住了,就能够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来回流动了,所以其实‘自己→他人’是有两种表象的,一种表象就是‘自己’,是利己的,另一个表象就是‘他人’,是利他的,但是利他表象发生在利己表象之后,或者利他表象被掩盖在利己表象之下,其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他人的需求问题,这个是在短期里不易看出来的,可能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才能看出来,所以也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这个价值导向的表象也是是‘自己’,所以看到一个人利己是不能立刻知道这个人的价值导向究竟是‘自己’还是是‘自己→他人’。”

“那‘自己’这个价值导向是怎样的呢?”

“这个价值导向无视了别人的存在,以自己为中心,认为所有的存在都只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这种价值导向往往也很容易受到现实的制约,所以这种价值导向也容易发展为‘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一种比‘自己’更为扭曲的价值导向,因为这个的利他都是为了利己;也有‘自己’发展为‘他人’的,这相当于从一种极端转换为了另一种极端,从无视他人情感变换为了压抑自己的情感,然后可能就会再由‘他人’发展为‘他人→自己’,通过要求他人做一些事来弥补自己的情感空洞,然而情感空洞是每一个人自己才能真正补上的,这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价值导向变动,往往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其实可以看到;当然,‘自己’也可能变换为‘自己→他人’,然后再变为‘他人→自己’,以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

“那‘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种价值导向往往跟成长经历有关,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实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多都是这种价值导向,而这种价值导向的死对头就是由‘他人’发展出来的‘他人→自己’,这也就是所谓代沟的形成原因,要让所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很难,因为这种现象是一种社会潜意识,但是相较于过去来说,确实好些了,刚迈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很难意识到这些,因为青春期正是自我意识的萌芽与成长阶段,还没有去意识到潜意识的能力,只能通过社会意识的慢慢改变自上而下地影响,但是在青春期之前的小孩能够敏锐地意识到他人的意识。语言文字就相当于是DNA,教育就相当于是在用DNA创造生命,DNA没有编造好,生命也就会变得畸形、或者夭折,溺爱易让人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否定、无视生命其自身的需求,容易让人形成‘他人’这种价值导向,也易受到生命的反抗而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或者放弃自己的生命。一个生命来到世上,如果不被允许有自身的需求、连为什么受苦的原因都得不到,那么其肯定会去想‘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多半是处于在了彻底绝望状态当中。社会潜意识的觉醒,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嗯……这四种本质……总的来说……就是,价值导向最终都会指向‘他人→自己’,而不同的前身,也就会造成这种价值导向有不同的本质意义,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就是单纯地帮助别人,由‘他人’变换过来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情感需求问题,由‘自己’变换过来的可能是是单纯地帮助别人,也可能是只是为了自己”

“嗯嗯,对,这里还有一种价值导向,‘(自己)→他人’,就是无我境界,但是这个‘无我’跟我以前说的那个‘无我’是不一样的,以前我说的那个‘无我’是人的本质,而这个‘无我’是人的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有一定的能力,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与‘他人’不同的点就是,其肯定了自己的存在,并视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也可以看成‘他人→自己’这样的价值导向。反正到最后,人的价值导向都是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反复转换,这便是价值导向的流动性。切记不要让自己的价值导向变换为了‘他人’或‘自己’,这两种都犯了思想上的根本错误,就是否定了自己或他人的存在,讨好型人格和放纵型人格便是这样,价值导向通常都稳定地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当中,指导着行为,不易被察觉,所以也不易改变,或者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好复杂(-᷅_-᷄)”

“利己与利他就像一阴一阳,会相互转化,也能够和谐共处,纯阳相当于是‘他人’,阳中少阴相当于是‘他人→自己’,纯阴相当于是‘自己’,阴中少阳相当于是‘自己→他人’,阴阳调和相当于是在‘他人→自己’与‘自己→他人’之间来回流动。每个人一出生、一开始其实都是从‘自己’走向‘自己→他人’的,‘自己→他人’便是人开始社会化真正的起点,而后天的经历可能会让人从‘自己→他人’走向‘他人’,再走向‘他人→自己’,然后一直在‘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自我是被压抑着的;也有可能从‘自己→他人’开始倒着走,倒着走基本上就会让自己徘徊在‘自己’与‘他人→自己’之间,自我是在流失着的;阴阳调和便是进入了太极中间那条线,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流动着,使自我保持着动态稳定”

“太极图……”

利他型人格是与反社会型人格相对的,利他行为则是与攻击行为相对的,也可称为“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与其说是利他型人格,倒不如说人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建立社会关系,实现自我价值,而自发形成了一种有利于族群或他人的行为模式,其目的可能是为了争取自我的社会地位,也可能是为了种族的繁衍。利他主义(altruism)或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是指那些靠牺牲自身生存和生殖而增加其他个体生存机会和生殖成功率的行为。有些是表现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基因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彻底的利他行为,即表现型和基因型均是利他的。利他行为有以下几种类型:

亲缘利他

  “亲缘利他” 即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作出牺牲,例如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一般情况下,这种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利他行为不含有功利的目的,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硬核的利他”(hard-core altruism)。但生物学的研究业已证明,“亲缘利他”对生物个体来说并非没有回报。根据“亲缘选择”理论,生物的进化取决于“基因遗传频率的最大化”,能够提供“亲缘利他”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Hamilton,1963)因此,“亲缘利他”不仅在人类社会,而且在整个生物世界都是一种非常稳定、非常普遍的行为模式。例如,当幼鸟遭受攻击时,许多鸟类父母都会挺身而出,用伪装受伤的方法把猛禽引向自己,使子女得以逃脱。所以,无论在人类社会或生物世界,“亲缘利他”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表现得尤为动人和充分。而随着亲缘关系的疏远,“亲缘利他”的强度也会逐步衰减。生物学家甚至设计出所谓的“亲缘指数”,并根据它来计算“亲缘利他”行为的得失和强弱

互惠利他

  “互惠利他” 即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了回报而相互提供帮助。生物个体之所以不惜降低自己的生存竞争力帮助另一个与已毫无血缘关系的个体,因为它们期待日后得到回报,以获取更大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互惠利他”类似某种期权式的投资,所以有人把它称为“软核的利他”(soft-core altruism)。例如,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一只刚刚饱餐一顿的蝙蝠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反哺那些频临死亡的同伴,尽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生物学家发现,这种行为遵循着一个严格的游戏规则,即蝙蝠们不会继续向那些知恩不报的个体馈赠血液。(Wilkinson ,1984) 显然,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互惠利他”。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律”,当施惠者与受惠者互相换位时,同样数量的血液将产生更大的边际效用,从而使这类行为具有明显的经济学含义。不过,由于施惠与回报存在着时间差,从而使这种期权式的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互惠利他”必然存在于一种较为长期的重复博弈关系中,而且还要求形成某种识别机制,以便抑制道德风险和个体的机会主义倾向。虽然精密的“互惠利他”模型直到20世纪晚期才由博弈论专家阿克塞罗德建立起来,(Xelrod,1984)但它的基本思想却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论述那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时,就被一针见血地指出过了。

纯粹利他

  “纯粹利他” 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例如,汤姆逊瞪羚(Thomson’s gazelles)的利他主义行为: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向同伴们发出警告。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应该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汤姆逊瞪羚的“英雄主义”却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此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我们前面提到的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

利己与利他

一、真正的利他主义一个关于亚伯拉·林肯(Abraham Lincoln)的故事。一天,当乘坐一辆马车时,林肯和以为旅伴辩论我们正在考虑的问题: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