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和尚简介
鉴真和尚简介
鉴真(又做鉴真),俗家覆姓淳于,据说是春秋战国时代淳于髡的后裔,出生于唐武后垂拱三年(公元687年)的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江都县),卒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世寿七十六。是第一位将中国佛教戒律,传入日本的唐代高僧,为日本律宗初祖,世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一生致力于讲律传戒,虽历经五次东渡失败,甚至双眼失明,仍不改其志,一心一意要将戒律弘传东瀛,终在六十七岁时,第六次渡海成功抵日,受到日皇敕封为「大和尚」,专职整顿日本僧伽制度,培养律学人才,确立日本佛教的戒律尊严与传统,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宗始祖。
淳于鉴真,十四岁时,到扬州大云寺省视出家多年的父亲,看见庄严慈祥的佛像与干净整齐的大殿,感动夙心,遂发出家之志,经父亲允许,礼智满禅师(公元551年-公元628年)出家为沙弥,专研五明,即内明(佛学)、声明(语言学)、因明(逻辑学)、医方明(医药学)和工巧明(工艺学),又学习历法算术等科学技艺。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十八岁的鉴真,从道岸律师(生卒年不详)受菩萨戒,学习戒律、医学与建筑,深得旨趣。两年后,游学于高僧荟萃的东都洛阳、西京长安;二十一岁,于长安的实际寺依荆州南泉寺的弘景律师(公元634年-公元712年)受具足戒,尔后,参学于荆州玉泉寺,研究天台止观。
鉴真潜心向学,短短几年就学遍三藏教法,后又跟随融济律师(生卒年不详)研习道宣律师(公元596年-公元667年)的《四分律行事钞》、《羯磨疏》、《量处轻重仪》;再从义威、智全、大亮等律师深究相部律宗法砺的《四分律疏》。凡此研墨理纸,对于日后鉴真发扬律学助益甚深。除精通佛教戒律和义理之外,他对于岐黄医道、书法、佛教建筑和艺术方面等专业知识,也有很深的造诣。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鉴真随道岸律师自长安返回扬州龙兴寺(即大云寺),此后十年间,于江淮地区讲律传戒、弘扬律学,成为继道岸之后,独步江淮的律学大师。此外,他先后主持龙兴寺、大明寺法务,广开法筵,并在寺中附设慈善医疗机构,自制各种散丸膏丹,救济孤苦贫民。据《东征传》的统计,自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到离开中国的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整整二十年内,鉴真前后讲大律并疏四十遍,造立寺舍,供养十方僧众;造佛菩萨像无数,缝纳袈裟千领、布袈裟二千余领,供送五台山僧;设无遮大会,开悲田救济贫病,启敬田供养三宝,从他受戒皈依者达四万有余,可说是一位集慈悲和智慧的大德高僧。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来华留学的日僧荣睿(生卒年不详)、普照(生卒年不详)从道航法师(生卒年不详)处得知鉴真为当代高僧,便前往扬州大明寺,敦请鉴真到日本传戒讲学,鉴真为弘大法,宁冒生命危险蹈海赴日,其无畏无私的精神,感动弟子数十人,追随他一起东渡传戒,护持正法。然而,唐时订有国禁,百姓不能私自出国。鉴真未取得国家认可而想渡海赴日,可谓艰险重重。
从天宝二年到天宝七年(公元743年至公元748年),鉴真五次东渡日本都遭挫。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十月,鉴真已六十六岁,日本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公元706年-公元778年)、吉备真备(公元695年-公元775年)等到扬州拜访,祈请再次东渡传戒,鉴真欣然应允,由于此次启航准备完善周密,于次年二月,一行人等终于抵达当时日本首都奈良,日皇钦定东大寺给鉴真居住,并谕令他为东大寺的大僧都(即大和尚),并诏赐「传灯大法师」的尊号。同年,鉴真于东大寺毗卢遮那殿筑设戒坛,先后为日本天皇、皇后、皇太子及高级官员传授菩萨戒,又为日本沙弥四百四十余人授戒,此为日本佛教史上正式传戒的开始。不久,鉴真又于佛殿西边的下野药师寺、筑紫观世音寺等地创设戒坛,时称「天下三戒坛」,广开法席传戒讲律,一时受戒之风弥漫日本全境。天皇又下诏布施一百町水田供鉴真建立道场,即「唐招提寺」,为日本律宗的第一座寺院;而鉴真,自此成为日本传佛诫律之始祖。据《唐大和尚征东传》载:「从此以后,日本律仪,渐渐严肃,师资相传,遍于寰宇,如佛所言,我佛弟子,辗转行之,即为如来常住不灭,亦如一灯燃百千灯,暝者皆明明不绝」。天平宝字七年(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五月初六,鉴真于方丈室内,面向西方,盘腿而坐示寂。
综观鉴真东渡弘法的伟大成就,在于对日本佛教的流传和日本文化的变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随行携带的《华严经》、《涅槃经》、《四分律》等四十八部经典,和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行书真迹等,使得中国书法艺术在日本发扬光大。同时,鉴真精通病理医学,尤擅草本,他的汉药药方也为日本医药开创新领域,至今仍有《鉴真上人秘方》一卷流传于世,日本医药界更尊鉴真为始祖。
再者,由他亲自指导所建立的唐招提寺,也成为日后日本佛教艺术的典范,寺中的佛像与建筑更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对日本的佛殿建筑和艺术贡献卓越。更重要的是,鉴真东渡弘法时,所携往日本之大量佛教经像、药物、艺术品等,对发展日本医学、雕塑、美术、建筑、绘画、书法等皆有相当贡献。同时,跟随他东渡的中国画师、雕檀、刻镂、铸写、绣师、修文、镌碑等工艺名匠,更将日本文化、造像和艺术全盘唐化,对于当时和后世的中日文化交流,皆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历史影响。
隋代佛教义学的发展及宗派的建立,由于当时全国一统,南北佛教的思想体系得到交光互摄的机会,从而各宗派学说一般都有汇合折衷的趋势。这时期,如北方地论南道派的慧远,南方天台宗的智顗,三论宗的吉藏,都可为其代表。普法宗信行的三阶教也属于这个类型。
慧远(523 —592)的主要学说见于所撰《大乘义章》。此书把佛教义学的大纲分作《教法聚》、《义法聚》、《染聚》、《净聚》、《杂聚》(此聚已佚)五类。每类中都是先叙《毗昙》、《成实》,然后归结到《地论》、《涅盘》。他盛弘《十地经论》。此论原系解释《华严经》中的《十地品》,所以他同时也是宗《华严》的。他晚年又列席摄论师昙迁的讲筵,还著了《起信论义疏》,因而他又汲取了《涅盘》、《摄论》及至《起信》的思想,主张《地论》所说的“阿梨耶识”和《楞伽》所说的“如来藏心”、《涅盘》所说“佛性”是一法,称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从而缘起法界恒沙佛法,是名“真性缘起”或“真识缘起”。这种思想即为后世华严宗智俨、法藏的“法界缘起”学说的张本。
智顗(538 —597)是天台宗实际的创立者,他从当时流行的大乘经里举出以《法华经》为中心,而以南北朝佛教的义学为根据,特别是发展了慧文的一心三观说和慧思诸法实相说,提出“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新义。一心三观原已发明观境兼备空、假、中三谛,由此更理解到诸法之即空即假即中,一时互具,而成为三谛圆融。诸法实相原以佛的知见为标准,所以见得实相的内容为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一共十如。在这基础上,更见到十如的互具,又遍于六凡四圣的十法界,更各有五阴、众生、国土三种世间,这样重迭计算,有三千诸法,皆于一念中有具足之义,此即一念三千。智顗学说,即以此等观法为其修持的指导思想。
吉藏(549 —623)由法朗得承罗什、僧肇所传的三论法门,对魏晋南北朝所有的各家学说一一加以批判,特别是破斥当时的成实师等,形成了三论一大宗派。吉藏先后著成《中》、《百》、《十二门论》的注疏及《三论玄义》、《大乘玄义》、《二谛义》等,把《般若》无得、性空的义理发挥无遗。
此外,当南北朝时代之末,《摩诃摩耶经》、《大集月藏经》先后译出。当时产生一种“末法”思想,认为已入末法时代。信行的“三阶教”,便是从这种思想中酝酿而成的。他就时、处、机(人)把佛教分作“三阶”,以为当时到了佛灭一千年以后,又在戒见俱破的世界,多有戒见俱破的颠倒众生,这都到了第三阶时期。此时众生的机类,我见、边见成熟,所以偏学一乘、三乘,或偏念《弥陀》、《法华》,彼此是非,终至犯诽谤罪,永无出离之期。只合依普佛普法的法门,即佛无差别、法无差别、普法普佛、普真普正的佛法。此即信行极力宣传的说教。信行圆寂后不久,开皇二十年(600 ),朝廷明令禁断三阶教典,不听传行,但信奉其说的依然不绝。
唐代佛教,是指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到哀帝天佑四年(907 )二百八十九年间李唐一代的佛教而言。
中国佛教中的宗派,最先为隋代集大成的天台宗。此宗于智顗圆寂后即由其弟子灌顶(561 —632 )继续弘传。入唐,有法华寺智威(?—681 )、天宫寺慧威(634 —713 )、左溪玄朗(673 —751 )相次传承。在这几代里,因新兴慈恩、贤首各宗势力所掩,黯然不彰。及至玄朗弟子荆溪湛然(711 —782 ),一宗始有中兴之象。湛然初为儒生,二十余岁时从学玄朗,修习止观。天宝末(755 顷)与大历初(766 顷),曾一再辞谢征辟,专事授徒著述,宏扬自宗。但其立说,随着时代思想的开展,也渐改旧观。后传行满,再传广修(?—843 ),值会昌毁佛,声势骤衰。湛然别传弟子道邃,以天台学传给日本最澄,最澄回国后遂在日本开创了天台宗。邃门人宗颖、宗谞,视《法华经》与《大日经》同等,亦与日本台密以相当的影响。
另外,还有隋代已具雏形的三论宗,其祖师吉藏(549—623)晚年在长安,曾受到唐高祖的优礼,被聘为十大德之一。他迭住于实际、定水诸寺,得以盛弘役说。吉藏诸门人中最杰出的为慧远,住在兰田悟真寺,时来长安讲说,能传此宗的教化。另有智拔、乌凯、智凯、智命、硕法师、慧灌等。乌凯(?—646 )在越州嘉祥寺开讲三论。硕法师著《中论疏》。慧灌为高丽学僧,后去日本开三论宗。役与吉藏同门而活动于唐初的还有慧均,著《四论玄义》,今存残卷。稍后,贞观年中有元康(或说是硕法师弟子),住安国寺,著《三论疏》,又为《肇论》作注,为日本此宗第三传道慈之师。唐代此宗后因不敌慈恩、天台诸宗的盛势,而逐渐不振。其修习禅法的,则因禅宗勃兴,也就多与合流,无所区别了。
唐代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更成立了好些宗派。这是一方面因为佛教的传播日广,要适应各阶层信徒的要求,就不能不有各种教理和修持的体系。一方面也因为寺院的经济基础,日益庞大,佛教徒采取了用宗派形式加强组织,以维持其既得的利益。最先,有慈恩宗,这是由玄奘(600—664 )和其门徒们所建立,而以玄奘曾住过的慈恩寺名宗。他们统一了过去摄论师、地论师、涅盘师等种种分歧的说法,特别是在修持依据和方法的议论上,都用新译的资料作了纠正。他们宗奉印度大乘教中从无着、世亲相承而下直到护法、戒贤、亲光的瑜伽一系之说,即以《瑜伽师地论》及其附属论书(所谓十种支论)为典据,主张众生种姓各别,改变了过去说“皆有佛性”的见解。又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即从“唯识无境、境无识亦无”的次第来作契会实相的观行。玄奘自己的主张只配合着他的翻译随时对他门徒们讲说,并没有专篇著作。他门下人物很多,最杰出的是窥基(632 —682 ),对于新译的经论作了将近百部的注,特别在《成唯识论》、《因明入正理论》等重要典籍方面有极其详尽的解释,大大发扬了玄奘译传的新说。接着有慧沼(650 —714)、智周(668 —723 ),相继阐扬,遂使此宗达于极盛。但因理论过于繁细,难能通俗,终究归于衰落。玄奘门下还有一些新罗的学人,象圆测(613 —696 )、道证、太贤、慧景、道伦等,也都有成就,但通常不算在此宗传承之内。又在玄奘译传瑜伽系学说的同时,也对说一切有部的毗昙作了有系统的翻译介绍。特别是《俱舍》一论,以前曾经真谛翻译讲习而有了专门学系,所谓俱舍师,这时又有玄奘重翻本论,并介绍了《顺正理论》之说,而丰富了《俱舍》研究的内容。在玄奘门下普光、法宝等都专事讲求,相承不绝,这就使俱舍师的传统一直延续到唐末。
其次,律宗。从南北朝以来,由于国家对佛教僧徒的管理逐渐严密,教内也需要统一实行戒律的作法来加强自己的组织。这就有了一群讲求律学的律师。其中道宣(596 —667 )继承北朝慧光(468 —537 )到智首(567 —635 )的系统,专事《四分律》的宏扬。他做了《四分律戒本疏》、《羯磨疏》、《行事钞》等大部著作,在理论上吸收了玄奘译传的新义,较旧说为长。因为道宣后来居住在终南山丰德寺,所以一般称呼他一系传承的律学宗派为南山宗。同时还有法砺(569 —635 )的相部宗、怀素(625 —689 )的东塔宗,对于《四分律》的运用和解释,各有不同的见解,也各成一派。他们的声势虽不及南山宗之盛,但流行经过了较长时期,彼此存着分歧 ,不得统一。大历十三年(778 ),由国家发动来调和异议,也未见效,不过最后还是南山畅行,余宗逐渐衰落了。另外,义净(635 —713 )一家也锐意讲求律学。他曾费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历三十余国,留心关于实行戒律的各种作法,写成记录,从南海地方寄回国内,即矨E《南海寄归传》。他回国之后,又大量翻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广律和十七事等,很想原封不动地将印度有部制度褹E植过来。但这一制度在中国基础薄弱,显然和习惯相违,只徒有理想,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而已。
道贤首宗。此宗是推尊《华严经》为佛说的最高阶段,要用它来统摄一切教义的。最初由法顺(即杜顺,557 —640 )创立了法界观门,从《华严》所说各种法相归纳条理,作为逐步观察宇宙万法达到圆融无碍境地的法门。接着有智俨(602 —668 )著述《搜玄记》、《孔目章》等,对《华严经》文作了纲要性的解释。到了法藏(643 —712 ),因为参加了《华严》的新译,理解经文更为透彻,他还吸收玄奘新译的一些理论,这样完成了教判,并充实了观法,而建成了宗派。后人即以他的法号贤首作为宗名。他的理论曾一度为其弟子慧苑所修改,以致未能很好地传播,但不久澄观(738 —838 )即纠正了慧苑之说而加以发扬。其后宗密(780 —841 )融会禅教两方面,贯彻了华严圆融的精神。向后此宗即沿着这样的趋向而开展。另外,法藏门下有新罗学人义湘(625
—702 ),他归国后即在海东开创了华严经宗。
密宗。纯粹用陀罗尼(咒语)来作佛教的修习方便,这在当时的印度还是比较新鲜的事,但因中印间交通发达,很快地就传播过来了。相继来唐的善无畏(637 —735 )、金刚智(671 —741 ),本来修学地点不同,分别传承胎藏界和金刚界的法门,及到达中国之后,互相授受,就融合成更大的组织。接着经过一行(683 —727 )、不空(705 —774 )的阐述,更充实了内容,乃于一般的佛教而外,创立密教(从真言秘密得名)一宗。此宗带着神秘色彩,为统治阶级所特别爱好。当时几代帝王都对不空十分优礼,并以官爵相笼络,这样形成了王公贵族普遍信仰密教的风气。其影响所及,日本也一再派遣学僧来华传习,归国开宗。但不空以后,经惠果、义操、义真等数传,宗势就逐渐衰颓。到了唐末,虽还有柳本尊那样的人远在四川,盛弘密法,但已不是以前的面目了。
以上各宗和从前代继承下来的天台宗、三论宗,都只流行于宫廷或上层知识分子之间,其向民众传播并带着更浓厚的宗教色彩的,则另有净土宗。这是从弥陀信仰进一步的开展,立宗的端绪可上溯到北魏时代的昙鸾(477 —543 )。昙鸾在并州石壁山玄中寺提倡净土念佛法门。唐初道绰(562 —645 )在寺中见到记载昙鸾事迹的碑文,得到启发而归心,继续提倡。他的弟子善导(613 —681 )来长安传教,使净土信仰得到很大发展。善导还著了《观经疏》,在教理上建立根据,这样净土宗就形成了。其后怀感、少康(?—805 )等,相承不绝。唐代宣传净土教的人,另外还有慧日(慈愍,680 —740 )。他从印度游历回来,宣传在健驮罗国得着净土法门的传授,由此别成一系,但实际和善导所提倡的相差无几。此外如迦才、承远(712 —802 )、法照(?—821 ?)等,也都致力于净土的宏传,遂使这一宗信仰得以普遍流行。
最后还有禅宗。北魏时菩提达摩在北方传授禅法,以《楞伽经》(刘宋译四卷本)为印证,就有了楞伽师一派。唐初,黄梅双峰山有道信禅师(580 —651 ),他和三论宗的人有些渊源,故在楞伽禅法而外,还参用般若法门,但后人仍视为继承达摩的嫡系。同时从三论师昊法师出家的法融(594 —667 )从事静坐,据传说曾得道信的印可,而成为一系牛头禅(这因法融住在金陵牛头山而得名),传承了几代。但道信直传的弟子是弘忍(601 —674 ),移住东山,传法四十余年,门人多至千数,尊其所说为东山法门。他的门人中著名的有神秀(606 —706 )、智诜(611 —702 )、老安(582 —709 )、法如、慧能(638 —713 )等十余人。慧能后还岭南,提倡顿悟法门,又结合世俗信仰而推重《金刚经》,不专主坐禅,这样就和神秀一系墨守成规、信奉《楞伽》、主张渐悟的恰恰相反,而逐渐成为南北两宗的对立。慧能门下怀让(677 —744 )、行思(?—740 )等都在南方地带活动。开元以后,由神会(668 —780 )在河南进行宣传,并力争正统,指摘神秀和其门下普寂(651 —739 )都未得弘忍传衣,不是正系。这样造成慧能为达摩以来的直接继承者的印象,使南宗禅的势力大增。但神会的一系(后来形成荷泽宗)并不太盛,而扩大传播的还是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家。南岳下传承的有马祖道一(709 —788 ),再传百丈怀海(720 —814)、南泉普愿(748 —835 )。百丈传沩山灵佑(771 —853 )、黄檗希运(?—855)等。南泉传赵州从谂(778 —897 )等。青原下传承有石头希迁(700 —790),再传药山惟俨(745 —828 )、天皇道悟(748 —807)。天皇传龙潭崇信,再传德山宣鉴(780 —865 )。会昌以后,更从这些传承形成支派。象沩山传仰山慧寂(807 —883 ),后成为沩仰宗。又籄E檗传临济义玄(?—867 ),后成临济宗。再后曹洞宗、云门宗成立于唐末,法眼宗继起于五代,合为五宗。又从百丈起,制定清规,使禅院从普通律寺(即依照声闻戒律规定组成的寺院)分离而独立,这就更便于集合多数学人共住习禅。它简化寺院形式,但立法堂而无佛殿等,也更适合当时南方经济文化新开辟地区的情况,而易于推进佛教的发展。禅宗从慧能以后,本来转向平民,不重视文字的研习记诵,但是数传之后,学人兼重知见,依旧不能放弃文字的修养,因而它的影响所及,还只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不过比较起一般讲义学的宗派来,禅宗总算是流行最普遍的了。
此外,隋代信行禅师(540 —594)创立的三阶教,在一度被禁后,因其门徒甚多,又受到隋代重臣肖瑀、高熲 等的外护,仍隐然保全实力,延续到唐代,又在长安恢复了相当的盛况。著名的寺院有化度(原为实际寺)、慧日、光明、慈门、弘善五大寺,而以化度为其中枢,无尽藏院就设立于此。到了武后证圣元年(695 ),才明令判为异端,将该教的典籍归之伪杂符录一类。圣历二年(699 ),又令限制学三阶教的只能乞食、长斋、绝谷、持戒、坐禅,此外所行都视为违法。后至开元元年(713 ),废止无尽藏院,断绝了三阶教的经济来源。开元十三年(725)更对三阶教徒作了比较彻底的处分,原来有些寺院里的三阶教徒别院居住的,一律命其拆除隔障,与众杂居,并还销毁了三阶教所有《集录》四十余卷(依《开元录》所搜集,凡有三十五部、四十四卷),不许再行诱化。尽管如此,三阶教的潜势力依然存在。如贞元年间编纂《贞元释教目录》的圆照,即对三阶教有好感。他曾编辑《信行禅师塔碑表集》五卷(著录于《续开元释教录》卷末)。在《贞元释教录》内还收载由化度寺僧善才请准入藏的三阶《集录》四十四卷(五帙)的目录。附载牒文并说到当时长安城内五十五寺各有三阶禅院,住持相续二百余年,僧尼二众千人以上。但此教到了以后终归衰落,大约在唐末就绝迹了。
中国之有戒律,始於三国时代,曹魏嘉平二年(西纪二五○年),由中天竺昙摩迦罗,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僧 戒心》及《四分羯磨》 《四分律》在中国的弘扬,是起於元魏孝文帝时的北台法聪律师,以下有道覆、慧光;慧光的弟子有道云、道晖;道晖的弟子有洪理、昙隐;道云及道晖的弟子洪遵;与昙隐并称的有道乐;道乐的弟子法上;法上的弟子法愿。再有道云的弟子有道洪;道洪之下有智首;智首之下道世、道宣、慧满。这些大德,人人皆著有律疏或律钞。到了道宣律师,《四分律》的弘扬,便到了登峰造极;道宣律师对於律书著述的成就,也已到了空前的阶段。他以化教与制教,别摄一代时教,又以三教判摄化教:以性空(摄一切小乘法)、相空(摄一切浅教大乘)、唯识圆教(摄一切深教大乘),三教摄尽大小乘法;又於制教分为三宗:实法宗(依萨婆多部明受——戒体为色法)、假名宗(昙无德部依《成实论》明受——戒体为非色非心)、圆教宗(道宣律师自明受——戒体为识藏熏种)。以道宣律师佛学大通家的资具,又以他唯识学的态度,精治《四分律》,融通大小乘,以为四分律义,通於大乘佛法。因为曾有这样一位思想卓越,行持谨严,著述丰富的伟大律师,弘扬了《四分律》的精义,从此也就奠定了中国律统的基础,那就是《四分律》的一脉相传。
麻烦采纳,谢谢!
鉴真和尚简介
本文2023-10-31 05:34: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