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使用了合成的“文化”一词的书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2收藏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使用了合成的“文化”一词的书是什么?,第1张

“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名为《说苑·指武》的古籍。这本古籍的创作者是西汉时期一名叫作刘向的文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以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情为切入点来讲述武力一事。其中刘向在这篇文章之中提及“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句话便是关于“文化”一词的最早记录,而此话的主要内容则是强调治国应当先德后武。

“文化”这个词的源头可以追溯至《易经》这本古籍。《易经》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卦”与“爻”,其中卦辞相传是出自于周文王姬昌之手,而爻辞则是姬昌之子周公所著。《易经》中有部分内容是这样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文”与“化”二字虽然已经开始同时运用于同一句子中,但是还未合并使用。

《易经》的这部分内容透露出这个时期的古人认为想要更好地治理天下,需要同时观察天文与人文。其中天文就是指各种天象,而人文则包含各种人类关系与活动。其中对人文活动的观察可以帮助治国者更有效地以感化的方式来实现治国,简而言之就是“以文教化”。“文”与“化”之间有了这样的联系之后,“文化”一词便也就随之出现。

说起“文化”这个词,看似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实际上它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定义是无法用言语明确表达出来的。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也在不断变化。现在我们所熟悉的网络文化、饭圈文化等类型的文化都是古代不曾拥有的。与此同时,古代诸多文化也在历史变革中消失不见。

深圳经济特区位于深圳市南部,东起大鹏湾,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脉,南邻香港,以深圳河为界。

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实际可开发面积110平方公里。

设有全长86公里的特区管理线。

特区范围包括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和盐田区。

1980年8月,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利用3000万元的银行贷款与部分地方财政,参照"蛇口模式"在罗湖区08平方公里的区域兴建金融、商业、旅游住宅设施提供给外商,利用从中赚到的利润继续进行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

这种利用银行贷款"滚雪球"式的发展为珠海、汕头的起步建设提供了经验。

根据《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包括企业经营自 、税收、土地使用、外汇管理、产品销售、出入境管理等。

通过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和租赁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资,加速了经济特区的迅猛发展。

自1979年创办深圳经济特区,至2002年止,实际利用外资31518亿美元。

其中,1979~1989年10年间,深圳与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签订协议6890多项,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

至1999年20年间,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深投资,累计投资项目236万项,合同外资298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45亿美元。

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447915亿元。

为深圳特区题词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

2000年开始施行的立法法,继续保留了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同时还授予经济特区所在市以较大市立法权。

随着深圳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区内、外地方性法规的不一致,造成"一市两法"现状,给整个城市发展带来诸多障碍。

  1) 什么是口岸

  口岸是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境的港口、机场、车站、通道等。

  口岸的开放和关闭,由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公布执行。

  凡开放口岸,应根据需要设立边防检查、海关、港务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查验机构和国家规定的其他代理服务机构。

  2) 口岸的分类

  口岸分为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一类口岸是指由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部分口岸);二类口岸是指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管理的口岸。

  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一类口岸243个,二类口岸154个。截止目前,我省有一类口岸6个,二类口岸3个。

  3) 两类口岸的具体划分

  一类口岸:

  1、对外国籍船舶、飞机、车辆等交通工具开放的海、陆、空客货口岸(如我省芜湖、安庆、铜陵水运口岸);

  2、只允许我国籍船舶、飞机、车辆出入过境的海、陆、空客货口岸(如我省合肥、黄山航空口岸和马鞍山水运口岸);

  3、允许外国籍船舶进出我国领海内的海面交货点。

  二类口岸:

  1、依靠其他口岸派人前往办理出入境检查检验手续的国轮外贸运输装卸点、起运点、交货点(如我省池州水运口岸以及蚌埠、阜阳铁路口岸);

  2、同毗邻国家地方政府之间进行边境小额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口岸;

  3、只限边境居民通行的出入境口岸。

  4) 口岸开放报批程序

  (一)一类口岸:由有关部(局)或港口、码头、车站、机场和通道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会商大军区后,报请国务院批准,同时抄送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总参谋部和有关主管部门。

  (二)二类口岸:由口岸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征得当地大军区和海军的同意,并会商口岸检查检验等有关单位后,报请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批文同时送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较早提到博物一词的古籍有左传和山海经。

1、出自左传: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左传》中最先出现“博物”一词,在《昭公元年》条中有:“晋侯闻子产之,曰:博物君子也。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此外,在历史上还有《左氏春秋》、《春秋内传》等名称。此书是我国史学史上一部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它按年编排记载了春秋时期以鲁国为主的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许多历史事件。

2、出自山海经:

“博物”一词,较早出现在《山海经》的序言当中:“达观博物之客,其鉴之哉。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博物的拼音、释义及近义词:

一、博物的拼音:

bó wù。

二、博物的释义:

1、通晓众物,见多识广。 

2、指通晓各种事物的人。 

3、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4、科学传播杂志。

三、博物的近义词:

1、博涵:博学有内涵。

2、博弈:指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理论。

3、博宇:指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4、博信:广泛地引用他人的观点或文字。

5、博取:用言语、行动取得信任、重视等。

6、博望:古山名,历来为攻守要地。

“中国”一词的来源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一、“中国”一词之本义

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二、“中国”一词之地域观念演变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三、“中国”一词别名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四、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名称考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

在汉语里,“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旧唐书·玄宗上》:“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此处意为村民集会。它是由“社”和“会”两字组成的一个动名词,其中,“社”原指祭神的地方,“会”则是集会的意思。中国古代,“社”还有集会之所的含义,如所谓“诗社”;或指地区单位,如“二十五家为社”。而

社会一词在中国古籍文献中,演绎的含义:

在中国的古籍文献中,“社”指祭祀的场所, “会”指聚集会合。 社会是表示在一定地方,人们相会而举行祭神活动。

执政。 唐皇甫湜《韩文公神道碑》:“先生列言天下根本,民急如是,请宽缗民徭而免田租之敝,专政者恶之。” 宋田况《儒林公议》:“陛下自专政以来,三逐言事者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则恐书於卷册,亏玷太平之治。”

专管的政务。 清史致谔《同治二年三月禀左宗棠》:“钱粮为藩司专政,所有各属应征 同治 三年上忙新赋,现亦次第启征。”

个体独揽政权。《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祁惧其讨也,愬诸宣子曰:‘盈将为乱,以范氏为死桓主而专政矣。’”孔颖达疏:“以桓主已死,其家衰弱,故陵侮栾氏,而专晋国之政矣。”《后汉书·申屠刚传》:“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晋袁宏撰《后汉纪校注》卷第二十八“诏曰:「侍中近侍,就非其宜,必为关东所笑。前在长安,李傕专政。今朕秉万机,岂可复乱官爵邪?」”《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元年》:“齐王越亲而专政,朝廷侧目。”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使用了合成的“文化”一词的书是什么?

“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名为《说苑·指武》的古籍。这本古籍的创作者是西汉时期一名叫作刘向的文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以春秋战国时期的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