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这些字常常在古代文献中用来代替某些其他字,以增加文本的难度和文学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通假字示例:
云(yún)通“纭”,纷乱,如“兵动而地乱,乱者其众也;言闻之者其意乱,而本意不昭然也。”
食(shí)通“饲”,给东西吃。如“野有饿莩而不知发。”
莫(mù)通“暮”,天黑,傍晚。如“日莫途远,则遂反矣。”
女(rǔ)通“汝”,你。如“子路人告诸往而怒。”
与(yǔ)通“豫”,快乐。如“失之交臂非得也,相差之在是人也,何不亦为与人为之?”
干(gān)通“岸”,高岸。如“紥者举戈而获之保者。以是人亡半者。已后三年。”
函(hán)通“含”,含有、藏有。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锡(cì)通“赐”,赏赐、赐给。如“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盖(gě)通“盍”,何不、为什么。如“盖亦反其本矣。”
辩(biàn)通“辨”,辨别、区分。如“非吾辩也,乃时势也。”
文言文通假字是指古代文献中用来代替其他字的字。通假字在古籍中比较常见,是古人为了表达简洁或者避免某些字写法复杂而采取的一种表达方式。通假字通常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些字被称为通假字。
例如,在《论语》中,“学而时识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实际上是通假字,代表“悦”字;“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中的“由”实际上是通假字,代表“犹”字。
通假字在古代文献中比较常见,是古人为了表达简洁或者避免某些字写法复杂而采取的一种表达方式。
1 怎么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
2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 (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论语·为政》)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2)齐:整齐、约束(3)免:避免、躲避(4)耻:羞耻之心(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3 浅析如何提高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提高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课内文言文的常识,广积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有规定掌握的实词120个,虚词18个。其中大部分内容在课内的文言文以及课下注释中都看得到影子。例如 :袁宗道的《论文》中“以讹益讹”中的“益”与《师说》中的“圣益圣,愚益愚”同义。《明史 · 韩文传》中“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中的数与《鸿门宴》中的“数目项王”都是“屡次,多次”的意思。可见在课本内无时无处的积累,都可以较好的运用在自己的实践中。
二、摸透人物传记体裁的特点,巧分类。近五年的高考文言文都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出现,所以在日常的复习与训练中我们也注重对人物传记的训练。例如选择的最后一道题,通常是选择对原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那么必须有三项是对原文理解比较准确的,这样我们不妨通读这四个选项起码对文中的一些内容有了大致的掌握,在回过头来进一步回到原文去阅读,对我们理解文章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辨清文言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析难点。高考文言翻译共计10分,分值很大,得分也较难。但是如果我们能仔细的辨析出题者意图,找出要求翻译的句子中的可能成为采分点的词语或者句式,并能有效的翻译、突破最后连缀成句,也许对我们得分有很大的帮助。
4 怎么理解文言文文言文的阅读,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正音读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朗读,甚至背诵,所以朗读背诵时都要把字音读正确一般说来,大多数读音要以现代字典上的普通话读音为准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准字形,读准字音
文言文里有一些现在不常用的字,就要求我们认真地辨明字形,查明字音,不要把形近字的读音当做正音如《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桓“读“hu ;n“而不读“恒“;《桃花源记》中的“髫“而不读“召“,《狼》中“眈眈相向“中的“眈“读“d ;n“而不读“枕“。
2,多音字应辨明词性,词义
现代汉语中多音多义字很多,读文言文时也常会遇到一些多音字,这就要求我们辨明这个字的词性和词义,确定读音比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当“喜悦“讲,应读“yu ;“,而在“桃花源记“中的“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句里,“说“字当“述说“讲,应读“shu ;“。
二,正确的断句,停顿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所以古人在读书时要自己断句我们现在读古文,编者已经用标点符号把句子给我们断开了,但是在读一些长一点的句子时,往往要在一句之中表达一个概念或意思的地方,有一些小的停顿,这个停顿正确不正确,直接关系到对句意的理解正确与否。
区别停顿的办法是通读全文,通过对词义的理解和文言文中词与词之间结构关系的分析,读懂每一句话如《狼》中有“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面前“,应在读时停顿成“其一/犬坐于前“,如果读作“其一犬/坐于前“,意思就变成“其中一只狗蹲在屠户面前“,其实,在《狼》文中,没有狗出现过同样,对于“一狼洞其中“也应读作“一狼/洞其中“,而不能读作“一狼洞/其中“。
三,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词义的变化有扩大,缩小和转移几种情形词义的扩大即今义所含内容大于古义,如《愚公移山》中的“河阳之北“中的“河“,在汉代以前专指黄河,一般的河流用“水“来表示,所以这个“河阳“就是“黄河北岸“的意思,而现在的“河“泛指所有的河流,词义的缩小即今义所含内容小于古义,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里,“妻子“的含义包括“妻子儿女“,而今义指“男子的配偶“,不包含子女在内词义的转移即今义所含内容与古义之间发生了变化,如古汉语中“涕“指眼泪,而今义指“鼻涕“。
四,一词多义现象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阅读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特别注意根据上下语境确定具体义项如“去“有“距离““离开““消除“等义,而在“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为学》)句中,“去“只能理解为“两地间的距离“的解释在“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句中,“去“理解为“离开“之意。
五,注意通假字
文言文中通假字的出现,是原来古人在写文章时本该用这个字时,却借用了音同或音近意义不相通的字,就形成通假字,严格意义上讲应讲是“别字“了,但古人长期使用,并且得到社会认同,就不算错了比如《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句话:“甚矣,汝之不惠“,其中“惠“本义是“恩惠“,但若按本义去解释,整句话的意思就不通了,所以“惠“是个通假字,当“聪明“讲,通“慧“类似这样的通假字在初一阶段的文言文中还有“汤“通“烫“,“齐“通“剂“(《扁鹊见察桓公》,)“说“能“悦“,“知“通“智“(《论语》十则)等等这些都需要结合课文内容详加体味
5 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赵充国字翁孙4、以下选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老 认为……老B、将军度羌虏何如 度 估计C、宜简练以俟其至 俟 等待D、则罕开不烦兵而服 烦 烦恼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亡逾于老臣者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击之未见利/之二虫,又何知C、如其不服,须正月击之未晚/方六七十,如五六十D、问筹策焉/心不在焉6、以下选项中都能表现赵充国稳妥持重的一项是( )(3分)①虏数挑战,充国坚守。
②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③不先破罕开,则先零未可图。
④宜简练以俟其至,以逸代劳,必胜之道也。⑤吾知羌无能为矣⑥留万人屯田,以待其敝A、①②⑥ B、②③⑤C、①④⑤ D、③④⑥7、下列选项中对文意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赵充国青年时当骑兵,后调入长安为羽林骑,做皇帝的警卫。
他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被围。汉军绝粮数日,伤亡很大。
赵充国率百余人杀出重围,李广利率大队紧随其后,终于脱险。B、为防止羌叛军袭击,赵充国派主力部队夜渡黄河,连夜在对岸修筑阵地。
对于叛军游骑在阵前挑战,他不予理会,而首先派人侦察前方地形、敌情。C、赵充国行军是以远出侦察为主,并随时作好战斗准备。
宿营时加强营垒防御,稳扎稳打,计划不周全不作战。爱护士卒,战则必胜。
D、赵充国老病辞官在家以后,朝廷每讨论边防大事,也常常参与谋略,或者要向他问办法。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3分)②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3分)③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4分)参考答案:4、D 烦:劳烦5、D A于:比/从 B之:代词,代罕羌/代词,这 C如:如果/或者D用法相同,相当于介词“于”加代词“之” 6、A7、B 不是派主力部队夜渡黄河,而是派三只小分队先渡过河。
8、①打仗的事很难凭空设想。老臣想先到金城,再谋献应付的方略。
(度、图各1分,句意1分)②会打仗的人,能掌握敌人,而不是被敌人所掌握。(致1分,被动句1分,句意1分)③这些都是走投无路的穷寇,不可以过分逼迫他们。
慢慢的追赶他们,他们便会没命的逃走;但是如果逼急的话,他们或许会回过头来拼命的。(穷、缓急、致死各1分,句意1分)附参考译文赵充国(公元前137一前52年),字翁孙,西汉陇西上邽人。
最初为骑兵,后来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因为善骑射而进入御林军。汉武帝时(公元前99年)他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被匈奴团团围困,汉兵几天无食,死伤增多。
充国带领壮士百余人突围陷阵,李广利和大兵紧紧跟随,终于解围而出。汉元康三年时,先零、罕开都是西羌种族,各有酋长,因彼此互相攻击而成仇家。
后来匈奴联合其他羌族,互订盟约,解除仇恨。汉昭帝听说了这件事,就拿它来问赵充国。
充国时年七十余,昭帝认为他很老了,赵充国回答说:“再没有比老臣更好的人选了。”昭帝说:“将军能否预测目前羌人的势力、打算带多少兵马去?”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打仗的事很难凭空设想。
老臣想先到金城,再计划攻讨的方略。”赵充国到了金城,征调一万名士兵想渡河,又怕遭到羌人截击。
便趁夜派三个营士兵先悄悄渡河,渡了河后,立刻扎营防备羌人来犯。到了天亮,军士们已依次全部安然渡河,羌人发觉后,派了数百骑兵,在汉军左右出没骚扰。
赵充国想羌骑一向骁勇善战,难以制服,再说这也可能是羌人诱敌之计,于是下令:“我军兵马刚渡河,已略有倦意,不必追击羌骑,攻击羌人要以消灭他们为目标,区区近百羌骑,不必着意贪求。”赵充国一面派骑兵去侦察四望和陿中这两个地方,发现其中并无羌人出没。
于是趁夜引兵到洛都,召集各部将领说:“我就知道羌人不善用兵,如果他们调派几千人防守四望和陿中,我军哪能向前推进呢?”于是向西推进到西部都尉府,日日飨宴军士,士卒都希望为他效力立功,羌人好几次前来挑衅,赵充国都下令坚守。昭帝下令赵充国进攻。
赵充国上书请罪,剖陈利害,说:“臣听说《孙子兵法》上说过:‘善于作战的人,能掌握敌人,却不会被敌人所掌握’。现在羌人入寇,我们便应该整饬兵马,训练战士,以逸待劳,才是致胜之道。
依老臣之见,如果能先诛灭先零,即使不讨伐罕开,罕开也自然会归顺;万一先零已被诛灭,而罕开仍然不服,那么,到正月时再进攻也不迟。”昭帝接纳了赵充国的意见。
赵充国于是率兵进攻先零,先零因居安日久,已松懈防备,望见汉朝大军,纷纷丢下装备,想渡湟水逃命,由于道路狭隘,赵充国只紧蹑溃兵之后,徐徐驱赶。有人说:“追击先零逃兵,这正是建功的大好机会。”
赵充国说:“这些都是走投无路的穷寇,不可以过分逼迫他们。慢慢的追赶他们,他们便会没命的逃走;但是如果逼急的话,他们或许会回过头来拼命的。”
羌酋靡忘于是自动前来归顺,赵充国赐他食物后,仍放他回去劝晓其他的族人。一时之间,有一万多名羌人请降,赵充国预料羌人会自行瓦解,所以遣回全部骑兵,并请准予留下一万名兵士在当地屯田,静待其变。
6 古文应该如何理解[思路分析] 古文有自己的语法规则 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运用课内积累的知识来阅读课外语段 [解题过程] 怎样阅读古文 读古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这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平时学习,复习都应遵循古文的阅读,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正音读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朗读,甚至背诵,所以朗读背诵时都要把字音读正确一般说来,大多数读音要以现代字典上的普通话读音为准但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准字形,读准字音 文言文里有一些现在不常用的字,就要求我们认真地辨明字形,查明字音,不要把形近字的读音当做正音如《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桓"读"hu n"而不读"恒";《桃花源记》中的"髫"而不读"召",《狼》中"眈眈相向"中的"眈"读"d n"而不读"枕"2,多音字应辨明词性,词义 现代汉语中多音多义字很多,读文言文时也常会遇到一些多音字,这就要求我们辨明这个字的词性和词义,确定读音比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当"喜悦"讲,应读"yu ",而在"桃花源记"中的"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句里,"说"字当"述说"讲,应读"shu "二,正确的断句,停顿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所以古人在读书时要自己断句我们现在读古文,编者已经用标点符号把句子给我们断开了,但是在读一些长一点的句子时,往往要在一句之中表达一个概念或意思的地方,有一些小的停顿,这个停顿正确不正确,直接关系到对句意的理解正确与否区别停顿的办法是通读全文,通过对词义的理解和文言文中词与词之间结构关系的分析,读懂每一句话如《狼》中有"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面前",应在读时停顿成"其一/犬坐于前",如果读作"其一犬/坐于前",意思就变成"其中一只狗蹲在屠户面前",其实,在《狼》文中,没有狗出现过同样,对于"一狼洞其中"也应读作"一狼/洞其中",而不能读作"一狼洞/其中"三,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词义的变化有扩大,缩小和转移几种情形词义的扩大即今义所含内容大于古义,如《愚公移山》中的"河阳之北"中的"河",在汉代以前专指黄河,一般的河流用"水"来表示,所以这个"河阳"就是"黄河北岸"的意思,而现在的"河"泛指所有的河流,词义的缩小即今义所含内容小于古义,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里,"妻子"的含义包括"妻子儿女",而今义指"男子的配偶",不包含子女在内词义的转移即今义所含内容与古义之间发生了变化,如古汉语中"涕"指眼泪,而今义指"鼻涕"四,一词多义现象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阅读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特别注意根据上下语境确定具体义项如"去"有"距离""离开""消除"等义,而在"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为学》)句中,"去"只能理解为"两地间的距离"的解释在"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句中,"去"理解为"离开"之意五,注意通假字 文言文中通假字的出现,是原 来古人在写文章时本该用这个字时,却借用了音同或音近意义不相通的字,就形成通假字,严格意义上讲应讲是"别字"了,但古人长期使用,并且得到社会认同,就不算错了比如《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句话:"甚矣,汝之不惠",其中"惠"本义是"恩惠",但若按本义去解释,整句话的意思就不通了,所以"惠"是个通假字,当"聪明"讲,通"慧"类似这样的通假字在初一阶段的文言文中还有"汤"通"烫","齐"通"剂"(《扁鹊见察桓公》,)"说"能"悦","知"通"智"(《论语》十则)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课文内容详加体味六,怎样翻译文言文 阅读文言文,要准确理解大意,而不能只了解"大概",所以就要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才能理解得彻底翻译时应注意几点:1,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注意把握原文的文意,弄清所译语句的上下文与译句的关系因为文言文不论实词还是虚词多认现象较为普遍,句式也多富于变化,只有把握了原文的文意,上下文语境,才能准确地判断词的义项和句式的用法进而准确地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主要应采用直译和意译两种方式,以直译为主直译要求将文言文字句用现代汉语对号入座,逐一落到实处,甚至对原文遣词的特点,语言表达方式也必须在译文中表现出来,与原文保持一致意译只要求根据文言文的基本意思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句的逐个落实,甚至与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差别较大,具体的方法可掌握增,删,留,变等四点增:就是把文言文中省略部分在翻译时要增补出来,如"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句可译为"(桓侯)使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删:就是把文言文中某些或表示语气,或表示停顿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可以删去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帝王的称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都可以在译文中直接保留下来变:由于古汉语的习惯与现代汉语不同,有些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
7 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赵充国字翁孙4、以下选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老 认为……老B、将军度羌虏何如 度 估计C、宜简练以俟其至 俟 等待D、则罕开不烦兵而服 烦 烦恼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亡逾于老臣者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击之未见利/之二虫,又何知C、如其不服,须正月击之未晚/方六七十,如五六十D、问筹策焉/心不在焉6、以下选项中都能表现赵充国稳妥持重的一项是( )(3分)①虏数挑战,充国坚守。
②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③不先破罕开,则先零未可图。
④宜简练以俟其至,以逸代劳,必胜之道也。⑤吾知羌无能为矣⑥留万人屯田,以待其敝A、①②⑥ B、②③⑤C、①④⑤ D、③④⑥7、下列选项中对文意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赵充国青年时当骑兵,后调入长安为羽林骑,做皇帝的警卫。
他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被围。汉军绝粮数日,伤亡很大。
赵充国率百余人杀出重围,李广利率大队紧随其后,终于脱险。B、为防止羌叛军袭击,赵充国派主力部队夜渡黄河,连夜在对岸修筑阵地。
对于叛军游骑在阵前挑战,他不予理会,而首先派人侦察前方地形、敌情。C、赵充国行军是以远出侦察为主,并随时作好战斗准备。
宿营时加强营垒防御,稳扎稳打,计划不周全不作战。爱护士卒,战则必胜。
D、赵充国老病辞官在家以后,朝廷每讨论边防大事,也常常参与谋略,或者要向他问办法。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3分)②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3分)③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4分)参考答案:4、D 烦:劳烦5、D A于:比/从 B之:代词,代罕羌/代词,这 C如:如果/或者D用法相同,相当于介词“于”加代词“之” 6、A7、B 不是派主力部队夜渡黄河,而是派三只小分队先渡过河。
8、①打仗的事很难凭空设想。老臣想先到金城,再谋献应付的方略。
(度、图各1分,句意1分)②会打仗的人,能掌握敌人,而不是被敌人所掌握。(致1分,被动句1分,句意1分)③这些都是走投无路的穷寇,不可以过分逼迫他们。
慢慢的追赶他们,他们便会没命的逃走;但是如果逼急的话,他们或许会回过头来拼命的。(穷、缓急、致死各1分,句意1分)附参考译文赵充国(公元前137一前52年),字翁孙,西汉陇西上邽人。
最初为骑兵,后来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因为善骑射而进入御林军。汉武帝时(公元前99年)他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被匈奴团团围困,汉兵几天无食,死伤增多。
充国带领壮士百余人突围陷阵,李广利和大兵紧紧跟随,终于解围而出。汉元康三年时,先零、罕开都是西羌种族,各有酋长,因彼此互相攻击而成仇家。
后来匈奴联合其他羌族,互订盟约,解除仇恨。汉昭帝听说了这件事,就拿它来问赵充国。
充国时年七十余,昭帝认为他很老了,赵充国回答说:“再没有比老臣更好的人选了。”昭帝说:“将军能否预测目前羌人的势力、打算带多少兵马去?”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打仗的事很难凭空设想。
老臣想先到金城,再计划攻讨的方略。”赵充国到了金城,征调一万名士兵想渡河,又怕遭到羌人截击。
便趁夜派三个营士兵先悄悄渡河,渡了河后,立刻扎营防备羌人来犯。到了天亮,军士们已依次全部安然渡河,羌人发觉后,派了数百骑兵,在汉军左右出没骚扰。
赵充国想羌骑一向骁勇善战,难以制服,再说这也可能是羌人诱敌之计,于是下令:“我军兵马刚渡河,已略有倦意,不必追击羌骑,攻击羌人要以消灭他们为目标,区区近百羌骑,不必着意贪求。”赵充国一面派骑兵去侦察四望和陿中这两个地方,发现其中并无羌人出没。
于是趁夜引兵到洛都,召集各部将领说:“我就知道羌人不善用兵,如果他们调派几千人防守四望和陿中,我军哪能向前推进呢?”于是向西推进到西部都尉府,日日飨宴军士,士卒都希望为他效力立功,羌人好几次前来挑衅,赵充国都下令坚守。昭帝下令赵充国进攻。
赵充国上书请罪,剖陈利害,说:“臣听说《孙子兵法》上说过:‘善于作战的人,能掌握敌人,却不会被敌人所掌握’。现在羌人入寇,我们便应该整饬兵马,训练战士,以逸待劳,才是致胜之道。
依老臣之见,如果能先诛灭先零,即使不讨伐罕开,罕开也自然会归顺;万一先零已被诛灭,而罕开仍然不服,那么,到正月时再进攻也不迟。”昭帝接纳了赵充国的意见。
赵充国于是率兵进攻先零,先零因居安日久,已松懈防备,望见汉朝大军,纷纷丢下装备,想渡湟水逃命,由于道路狭隘,赵充国只紧蹑溃兵之后,徐徐驱赶。有人说:“追击先零逃兵,这正是建功的大好机会。”
赵充国说:“这些都是走投无路的穷寇,不可以过分逼迫他们。慢慢的追赶他们,他们便会没命的逃走;但是如果逼急的话,他们或许会回过头来拼命的。”
羌酋靡忘于是自动前来归顺,赵充国赐他食物后,仍放他回去劝晓其他的族人。一时之间,有一万多名羌人请降,赵充国预料羌人会自行瓦解,所以遣回全部骑兵,并请准予留下一万名兵士在当地屯田,。
你说的那个《离骚》版本我不清楚,不知道具体是指哪些错字,不过古代人的错字其实是与文字和印刷的历史有关的。
古籍的错字有有很多原因:
第一,是前面朋友说的,古代与现代文字意义的变迁和增加,这其实不属于“错”的范围,而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产物。
第二,古籍在文字统一前是根据不同地域而有不同书写习惯的,直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才有了后来文化的普及,当时楚地、秦地、乃至齐鲁燕赵,都有各自的书体,因此在不同国家传播时,认读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和书写也会延续到后代。
第三,古籍在印刷术发明前,多是以传抄的方式。因此在抄写时就会出现“讹”“夺”“衍”“漏”的情况。
“讹”就是上面说的,错误认字,而后因错就错。
“夺”就是误认某字为其他的字,或者是串行、串篇、串简等情况,抄写时抄错。这也与古书的装订方式有关,一大捧竹简木牍,如果装订绳断脱,重新整理编排次序可是个大问题。
“衍”就是抄写时自己添加了字,而后整篇文章就这样因错就错传给后人。
“漏”是说抄写时脱漏了原文,丢字拉字。
第四,这些问题在传抄和整理成底稿时就已经出了不少问题,当刻于金石、木版上,如果刻工不注意,或者偷懒或者手艺差,或者时间紧,也会出现字的变化和脱漏,比如出现很多异体字、简化字、缺笔字等,如果不及时校对发现,一旦重新拓印成书,就将错误形成固定的模式变成正常的了。
第五,古代君主们经常颁布各种时代的避讳字,一旦遇到就需要以同意字代替原文,后代有时不知道,就误将已代替的当作最早的版本,这样又形成了新的错误。不过明清以后是以缺笔划来处理避讳字,这在认识和考订时就方便不少。
第六,古代名人们也经常会出现自造字,如果后人不察,就会误为错字。
1 新课标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七年级上:
1、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坐: )
反归取之(反:)
略无阙处(阙: )
土人谓之“傍不肯”(傍: )
人皆伏其精练(伏: )
2、古今异义
至之市,而忘操之(操: )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及: )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指示代词,这儿,今是判断动词)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
至于夏水襄陵(至于: )
沿溯阻绝(沿: 溯: )
虽乘奔御风(奔: )
不以疾也(疾: )
方为秋田之害(方: )
岁以大穰(岁: )
但逐层布板讫(但: )
匠师如其言(如: )
3、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奔: )
不以疾也(疾: )
每至晴初霜旦(霜: )
匠师如其言(如: )
七年级下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处决如流(处决: )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龌龊: )
既薨(既: )
普明日复奏其人(明日: )
普颜色不变(颜色: )
卒用其人(卒: )
非显者刺(刺: )
池中奇峰绝壑(绝: )
3、词类活用
亦荆吴形胜之最(最: 副词用做名词,最美的地方??)
富人于五所园也(园: )
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下: )
2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全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点词语:1隶:属于 2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3未尝:不曾; 4求:要求5 旁近:邻居 6与:给; 7书:写; 8为:题写; 9以……为意:把……作为诗的内容; 10观:欣赏; 11自是:从此; 12是:这、此; 13就:完成; 14者:……的地方; 15稍稍:渐渐; 16或:有人; 17邑人:同县的人; 18乞:求取,这里指花钱求仲永提诗; 19环谒:到处拜访; 20使:让; 21从:跟从; 22称:相当; 23闻:听说;知道 24泯然:完全。
指仲永的才华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25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26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27通悟:通达聪慧 28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29固:本来。 30文理:文采和道理。
31可:值得。 32秀才:这里指一般学识优秀的士人。
33谒:拜访环谒:四处拜访 34书具:写字的工具,指笔、墨、纸、砚 35彼其:他 36贤:胜过 37材人:有才能的人 38自:回到 39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40尝:曾经 通假字:扳:通“攀”,牵,引 一词多义:自为其名 为:题写卒之/为众人 为:成为其诗以养父母 以:用来或以钱币乞之 以:用 古今异义:众人:古义:普通人;今义:大家先人:古义:去世的父亲;今义:祖先词类活用:1 父异焉 异:对……感到奇怪2 邑人奇之 奇:认为……奇异3 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作动词4 利其然 利:以……为利。
3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总结一、古今异义[1] 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
如人、马、日、月、山、水等。 2、一般词(这是记忆的重点) (1)变词。
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如:古文叫“冠”,现在叫“帽子”;古时叫“牖”,现在叫“窗”。
(2)半变词。这类词字形相同,字音相同,词义不同或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
另一种情况是单音词变成了双音词。 ①古今词义不同的。
如“走”“劝”等。 ②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的。
如“购”“沐”“ 浴”等。 ③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
如“克——克服”“固——坚固”“衣——衣服”等。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
如“兵”的本意是“兵器”,引申为“士兵”,再引申为“军队”,又引申为“兵权”,进一步引申为“战争”,还引申为“战略战术”。有时一个词的几个意思并存于一篇文章中,给我们阅读造成了困难。
三、假借义(通假字)。 1、音同形似。
如“直→值”“禽→擒”等。 2、音不同,但有相同的声母或韵母。
如“内→纳”“见→现”等。 3、音同形不同。
如“要→邀”“裁→才”“有→又”等。 注意:通假字是单向通,不是双向通。
如“要通邀,邀不通要”。 四、词类活用。
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先轸朝”中的“朝”,“师劳力竭”的“竭”等。
2、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以闲敝邑”的“闲”等。
3、意动用法。如“秦不哀吾丧”的“哀”等。
4、名词作状语。如“且使遽告于郑”的“遽”等。
5、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如“是说也,人常疑之”的“说”等。
6、其它。“用心一也”的“一”用作形容词“专一”,“以乘为先”的“乘”用作数词“四”,“驽马十驾”的“驾”用作量词等。
虚词 一、分清虚实。文言虚词除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还包括代词。
某个词既可以是虚词,又可以是实词。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是动词“探望”的意思,是实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顾”是“难道”的意思,是虚词中的副词。
二、辨明词义。虚词很多是多义的,要看它在句子里的作用确定它的词义。
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他”,代苏迈。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第一个“为”是介词“给”“替”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动词“出”“作”的意思。 三、通晓古今词义变化。
1、有些文言词语已经完全消失。如“夫” 盖”等。
2、有的意义和用法发成了变化。如“所以”,在文言里表示原因,现在表示结果了。
3、有些改用了别的词。如“于”在文言里能起多种介绍作用,现在分别用“在”“向”“到”“对”“从”“同”“给”“比”“被”等介词代替了;结构助词“之”,改用“的”等。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主谓语之间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 1、……者,……也。
如“亚父者,范增也。” 2、……,……也。
如“我,子瑜友也。” 3、……者,……。
如“博鸡者,袁人。” 4、……,……者也。
如“牡丹,花之高贵者也。” 5、主语,谓语。
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乃”“即”“为”“皆”“则”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我为赵将。”
“环村居民皆猎户。”“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很少用)。如“斯是陋室。”
二、省略句。文言文有些句子往往省略某些成分。
1、省略主语。“(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
2、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3、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4、省略介词。
“亮躬耕(于)陇亩。”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
如“大王来何操”的“何”。 (2)在否定句中,带有否定词“不”“未”“莫”时作宾语的代词要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的“余”。 “臣未之闻也”的“之”。
2、定语后置。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人马烧死者甚众。” 四、被动句。
1、形式上有表被动的标志(介词“于”,动词前用“受”“见”“被”“为”“为……所”)。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受制于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等。 2、形式上没有被动的标志,只能从意念上去理解。
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以被镂刻空。)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兵受挫,地被削。)
这就是你所说的“文言现象”,这些知识是要记忆、积累的。每学一篇文言文,就把这篇文章的上述“文言现象”整理出来,进行记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积累,你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很快提高的。
4 小学文言文的通假字、多义字、古今异义词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古今异义 是 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词 安 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今义:或者 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故虽有名马:即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恐怕”(表示判断、猜测) 词类活用 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辱没。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名词用作动词: 策:名词,马鞭子。
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鞭策,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 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
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5 小学文言文常用通假字常用通假字 字的历史悠久,演变复杂。
在古代,因音同或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使用中同音替代的现象叫做“通假”,也叫“古音通假”。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这里用“蚤”代替同音字“早”。我们称“蚤”为通假字,“早”为被通假字。
“蚤”本指跳蚤,这里借用来表示“早”,“早”便是“蚤”的通假义。 通假字不同于假借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说假借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
意思是说某一个词义,本来没有字去表示它,只好借用一个同音字去表示。例如,文言文中的句末语气词“耳”,本来是没有表示这个词的字的,只好借用耳朵的“耳”来表示。
困难的“难”(繁体写作“难”),本来是一种鸟的名称,后来被借用来表示困难的“难”。这里的语气词“耳”和困难的“难”就是假借字,是一种“本无其字”的假借。
这种假借字的借用是永久性的,是固定的,可以独立运用。 我们讲的通假字是一种“本有其字”的假借,一个词义,有表示它的字,可是,使用时没有用上,用的是另一个同音词。
这种通假字的借用是临时性的,它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例如前面的“早”和“蚤”就是这样,跳蚤的“蚤”有时用来代替“早”的意义,如前面所举的例子:“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这个“蚤”必须在上下文中才能知道它是“早”字的假借。有时直接用“早”,不要“蚤”来代替,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此外,像“责”假借为“债”,“距”假借为“拒”,“内”假借为“纳”,“倍”假借为“背”,等等,都是这种情况。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字都可以任意地通假,只有人们经常使用,并被社会所接受的通假字,才能流传下来。
因为语言文字必须是约定俗成才能充当社会交际的工具。 古音通假在先秦古籍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魏晋以后,古文用字逐渐固定,便不允许任意借用同音字了。
但是因为秦汉以后的文言多为仿古作品,许多秦汉时代的通假字也随着文言文流传下来了,并且约定俗成了。 通假字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本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为语音的发展,一部分通假字在现代汉语里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已经不同了,一部分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依然相同。
一般说来,通假字应当读被通假字的音。例如,罢,本读ba,借作“疲”字,应读pí内,本读nèi,借作“纳”字,应读帕。
这些,古汉语字典里都有说明,只要留心查阅就不会错。 阅读文言文,必须知道文字上的这种古音通假现象,不然的话,遇到有通假字的句子就会措手无策。
例如《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中,如果不知道“距”“内”分别是“拒…‘纳”的通假字,句子的意思就解释不清。 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古音学方面的知识,要有古汉语词汇方面的知识,要有文字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对通假字作出分析、判断。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采用的办法是多读书,多查字典。多读书能触类旁通;遇到句子中解不通的字,查古汉语字典,看它是不是某个字的通假字,如果是,就得记住,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用得上了。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读通假字方面的专门著作,如曹先擢先生的《通假字例释》。 下面列出常见通假字242个,供大家学习时查阅。
(前一字是通假字,后一字是被通假字;“→”表示某字可通假作某字,“”表示两字可互相通假) A 爱哀 印→昂、仰 敖→嗷、傲、熬、邀 骜→傲 B 罢→疲 班→颁、斑 苞→葆、包 葆→保、宝 被→披 倍→背 辟→避、僻、阏、譬 敝→罢、蔽 弊→敝、蔽 辨 辩→辨 秉→柄 并→傍 伯→霸 不→否、丕 E 蛾→蚁 鄂→愕、谔 尔→耳、迩 而→能、如 F 反→返、翻、叛、贩 方→并、仿、旁 妃→配 匪→非、斐、彼 冯→凭 拂→弼 府→腑、俯、浮 傅→附、敷 G 盖→盍 感→憾、撼 更→经 共→拱、供、恭 固故→痼 关→,弯、贯 贯→惯、弯 广→旷 归→馈 H 害→曷 合→洽、答 很→狠 衡→横 红→工 还→旋、环 皇→遑、惶、况 惠→慧 或→有、又、惑 M 霾→埋 谩→慢 萌→氓 密→宓 命→名 莫→漠、幕 缪→谬、穆 N 耐→能、奈 内→纳 本消息来源于中国语文网。
6 小学文言文常用通假字(前一字是通假字,后一字是被通假字;“→”表示某字可通假作某字,“”表示两字可互相通假) A 爱哀 印→昂、仰 敖→嗷、傲、熬、邀 骜→傲 B 罢→疲 班→颁、斑 苞→葆、包 葆→保、宝 被→披 倍→背 辟→避、僻、阏、譬 敝→罢、蔽 弊→敝、蔽 辨 辩→辨 秉→柄 并→傍 伯→霸 不→否、丕 E 蛾→蚁 鄂→愕、谔 尔→耳、迩 而→能、如 F 反→返、翻、叛、贩 方→并、仿、旁 妃→配 匪→非、斐、彼 冯→凭 拂→弼 府→腑、俯、浮 傅→附、敷 G 盖→盍 感→憾、撼 更→经 共→拱、供、恭 固故→痼 关→,弯、贯 贯→惯、弯 广→旷 归→馈 H 害→曷 合→洽、答 很→狠 衡→横 红→工 还→旋、环 皇→遑、惶、况 惠→慧 或→有、又、惑 M 霾→埋 谩→慢 萌→氓 密→宓 命→名 莫→漠、幕 缪→谬、穆 N 耐→能、奈 内→纳 本消息来源于中国语文网。
7 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九年级(上册)38、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zhé) 通“谪” 强迫守边 《陈涉世家》39、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首发 《陈涉世家》40、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已经 《陈涉世家》41、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 通“披” 穿 《陈涉世家》42、故不错意也 “错”(cuò) 通“措” 放 《唐睢不辱使命》43、仓鹰击于地上 “仓”(chāng) 通“苍” 青色《唐睢不辱使命》4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xìn) 通“伸” 伸张 《隆中对》45、自董卓已来 “已”(yǐ) 通“以” 《隆中对》46、是以先帝简拔以 “简”(jiǎn) 通“拣” 挑选 《出师表》47、必能裨补阙漏 “阙”(qūe) 通“缺” 缺点 《出师表》 其实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的通假字不多,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整理过,你自己整理一遍,也会有很大收获的顺便也就将学过的东西过一遍,一举两得。
8 人教版七八年级每课文言文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急中学文言文通假字集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
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
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
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
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宁可共载不?” 材:同“才”;才能。
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
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
“须臾成五采。” 仓:同“苍”;黑色。
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
“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导。
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抄写。
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鉏:同“锄”;锄头。
名词。“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同“措”;放置。动词。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错:同“措”;放。
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当:通“挡”抵挡,抵偿。动词。
“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通“挡”抵挡。
动词“曹军不能抵当。” 当:通“挡”;抵挡。
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当:通“挡”;遮挡。动词。
“坦墙周庭,以当南日,” 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
“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同“导';引导。动词。
“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
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吊:同“掉”;落。
动词。“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丁宁:同“叮咛”嘱咐。
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即现在的“,”。名词。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
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敚:同“夺”;强取,夺取。动词。
“再敚门,门闭不得出。”堕:通“隳”;毁弃。
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而:通“尔”;”你的。
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同“如”象。形容词。
“军惊而坏都舍。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
“无他,但手熟尔。”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以头抢地尔。”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
“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非死则徙尔。”
蕃:通“繁”;多。形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反:同“返,返回。
动词。“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同“返”返回,归来。
动词。“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反:同“返”返回。动词。
“人穷则反本。” 反:同“返”;返回。
动词。“盖亦反其本矣。”
反:同“返”;往返,返回。动词。
“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反:同“返”;往返,返回。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奉:通“俸”俸禄,薪俸。
9 初中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多少种类型文言文中的特殊字形一、古今字古今字,是指某个字的某一意项,古今的写法不同比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应使用“暮”字,表达“日暮”等意思时,却用了“莫”字这是因为,该文写作时,汉字中尚没有“暮”字“莫”字本身原意即今天的“暮”,后来又有了“不要”的含义后世为区分这两个意项,又造了一个“暮”字在“日暮”这个意项上,“莫”和“暮”即为古今字二、异体字异体字,即某个字在某一意项上,有一种以上不同的写法,而这几种写法在该意义上是完全相同的异体字很多在小篆向隶书转化时产生,也有一些后世产生的比如,“花”字,还有一种写法是“芲”,观察这两个字就可以发现,两个字都由“草”、“人”、“匕”三部分组成另外有“峰”与“峯”,“鹅”与“鵞”,“村”与“邨”等,都互为正体和异体三、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某个意项原本有特定写法的字,但古人在写作时没有使用这种写法,而是用了另外一个字代替通假字在古书成文时都已存在使用通假字通常选择音同或音近的字例如,“早”字,古书中经常用“蚤”字代替,此即为通假注意:严格的说,“通假字”仅指上述第三种情况,而前两种均不属于“通假字”对此,初中教材上一般也会予以标明(真正的通假字会写作“某字,通某字”,而其他的则写作“某字,同某字”或“某字,今写作某字”事实上,这三种写法是不同的语文课本自然会严格区分,但我估计可能很多同学甚至老师都忽略了)但在初中甚至高中教学和考试中,一般不要求对这三种情况进行区分,因此都称作“通假字”。
通假字不是错别字,不存在“取消”与“改为正确”的问题。
一是因为古汉字比现代汉字少得多,许多字可以通用;二是汉字从出现到今天的规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间各个阶段都有定义变化,当时的正确,现在看起来不正确。同理,现在看来绝对正确的字,千百年后可能又不正确了。
作为学习者,绝不能用今天的“正确”去学习古文化,那样就学不到前人的真东西。比如,你现在学的都是“改正”后的古文,根本不知道汉字是渐变的,也不知道古今字、通假字,将来你成为学者,面对新发现的古籍该怎么办?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它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有的文学现象,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多。 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
所以,我们不能违背这种文学现象,将通假字改掉。
通假字不仅仅是由于种种原因,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但是后人纷纷效仿,积非成是而成的,许多通假字的使用都有其文化背景。没有正确的字和错误的字之分。
“通”是通用,“假”是假借。所谓“通假”,就是指文字的通用与假借。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通假字的读音应读被通假字的读音,解释也应按被通假字的字义解释,表达时一般用“×通×”的解说形式。
通假字的成因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是所谓造字的假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说:语言中有那个词,但没有为记录这个词而专门造一个字,于是就依照那个词的读音找了一个同音字来寄托那个词所表示的意义。如语言中有“难”、“易”两个概念(两个词),但前人没有为这两个词专门造字,而是用读音相同的表示鸟名的“难”和表示蜥蜴的“易”来表示。这说明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本来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借音表义的。用字的通假和造字的假借虽有不同,但在“借音表义”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二是本义废,借义行,久借不归。如“县”的本义是“悬挂”,后借用作“郡县”、“县令”的“县”。其性质本来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并无二致,所不同的是后来人们又另造了一个新字“悬”来表示“县”的本义。随着“悬”字的广泛使用,“县”的本义却逐渐废而不用了,“县”便成了“郡县”、“县令”的专用字。像“莫”、“孰”、“然”也是这种情况。
三是所谓本有其字而不用本字,却临时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借字来代替本字。如:例①惑主败法,以乱士民。(《韩非子·孤愤》“惑主”即“迷惑君主”之意,“惑”用的是本字。)
例②别从东道,或失道。(《汉书·霍去病传》“或失道”意为“迷惑以致失道”,但不用本字“惑”而用了借字“或”。“或”本无“迷惑”义,只是因为“惑”、“或”古音相同而借用。)本有其字而不用本字,却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借字来代替本字,这一点很像我们今天的写“别字”。
四是众多的社会原因。有可能是作者一时笔误(写了别字),有可能是书写者因贪图省事,写了笔画较少的同音字代替,也有可能是古书传抄、刻写方面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受地方习惯(包括方言)的影响造成的,如此等等,后来相沿下来,得到了社会的承认。通假字的类别与特点:一、从语音方面来看,有以下四种情形:一同音字通假: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例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畔”通“叛”)例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蚤”通“早”)例③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例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例⑤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二双声通假:是指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相同,韵母不同。例①胡不见我于王?(《公输》)(“胡”通“何”)
例②太后盛气而胥之。(《触龙说赵太后》)(“胥”通“须”)例③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庄子·逍遥游》)(“培”通“凭”)例④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例⑤毋内诸侯。(《鸿门宴》)(“内”通“纳”,
两字同声部。)三叠韵通假:是指通假字与本字的韵母相同,声母不同。例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参”通“三”)例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具”通“俱”)例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例④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例⑤置之河之干兮!(《诗经·伐檀》)(“干”通“岸”)四音变通假。指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例①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本文2023-10-31 05:41: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