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的人物历史
傅抱石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修伞匠人家。1921年他以第一名免试升入省立第一师范。其时他在治印之余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尤其是看到石涛的“我用我法”顿开茅塞,他更欣赏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 ”的思想。1933年3月,傅抱石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拜美术史家金原省吾为师。1935年5月《傅抱石中国画展览》在东京举行。院长正木直彦、画家横山大观等参观了展览。1935年6月,傅抱石因母病回国,1936年7月,他在南昌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他在国内的第一次个人画展。暑假之后,应徐悲鸿之聘,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携全家返新余故里。1938年4月,他受郭沫若的邀请,到武汉参加了三厅工作。此后又移到重庆,自此进入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他家住沙坪坝的金刚坡,此后他常在画上题署“金刚坡下斋”。他图绘《画云台山图卷》,编撰《石涛上人年谱》,同时创作了《石涛上人像》、《大涤草堂图》,这些都反映了傅抱石艺术创作和史论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他的艺术渊源。
从1939年以后的6年多的时间,傅抱石一方面进入了他史论研究中的高峰期,另一方面又完成了他从篆刻和史论研究到绘画创作的过渡。1942年10月,《傅抱石教授画展》在重庆举行。1944年9月,傅抱石以杜甫的乐府诗《丽人行》为题,创作了名作《丽人行》(1997年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以1078万元拍出)。后来,徐悲鸿赞其画:“此乃声色灵肉之大交响”,并题:“抱石先生近作愈恣肆奔放,浑茫浩瀚,造景益变化无极,人物尤文理密察,所谓炉火纯青者非耶?”
抗战胜利后,他和全家随学校迁回南京。1947年10月,《傅抱石教授画展》在上海举行,郭沫若用“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来评价画展。然而,这时国民党政府的南京已是风声鹤唳。傅抱石趁疏散人口的机会,携全家离开了南京,回到了南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傅抱石开始迎接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傅抱石作为江苏国画院院长,在1960年9月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23000里的旅行写生,并由此推动新山水画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把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一个历史的高潮。后来傅抱石以《煤都壮观》为代表的社会性题材,在山水融合工业题材方面的努力,已经明示了现代山水画的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规律;以《镜泊飞泉》为代表的自然题材,则是北方山水在傅抱石心灵的震撼和映现。1965年逝世。
傅抱石,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少年家贫,11岁在瓷器店学徒,自学书法、篆刻和绘画。1925年著《国画源流概述》,1926年毕业于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3年在徐悲鸿帮助下赴日本留学。1934年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1935年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定居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任教。1946年迁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1957年任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
傅抱石在世最后一件山水巨制、估价16亿人民币的《茅山雄姿》2017年5月23日亮相北京保利2017春季拍卖会上海预展。
据了解,《茅山雄姿》创作于1965年6月,三个月以后,傅抱石猝然离世,可以说该作是艺术家在世的最后一件山水巨制。近268平尺的惊人尺幅与笔墨浑厚的宏大构造、精微写实的细节刻画,《茅山雄姿》是目前书画市场上唯一一件可流通的傅抱石大尺幅山水画作。此件作品洋溢着傅抱石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昂扬情怀与雄奇壮阔的瑰丽巧思,书画鉴赏家萧平认为,《茅山雄姿》是傅抱石盛期山水创作的巅峰代表作。
“傅抱石专题”是此次北京保利春拍《中国书画夜场》的重中之重,除了上述巨制,作于1945年的《山鬼》也是傅抱石的扛鼎之作,是其比较历代山鬼图式、竭力发挥水墨功力创作而成。目前可见的傅抱石《山鬼》,较为著名的为南京博物馆所藏、中国美术馆所藏、徐悲鸿原藏,本件《山鬼》市场上较为珍稀。
傅抱石简介
傅抱石(1904-1965),1904年10月5日出生于南昌市。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家、美术史研究和绘画理论家,少年时代饱受艰辛,当过瓷器店学徒和补伞匠。他十分热爱中国传统书画、篆刻艺术,刻苦自学,尤崇清代山水画革新家石涛,1921年考入江西第一师范学校,号“抱石斋主人傅抱石”,从此走上艺术之路。1933年傅抱石进入东京日本帝国美术学校研究部,很快以画、文、书、印“四绝”全才崭露头角,尤以山水画见长。1935年7月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除在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任美术史教授外,先后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分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等职务。
傅抱石早年立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夙愿,一生潜心研究中国画的传统理论与技法,善于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绘画艺术之长,用中国特有的水墨画形式挥写大自然生命的律动,描绘人物的精神气韵,融会进他爱家乡、爱祖国、爱中华文化的浓烈的情感。从三四十年代于巴山蜀水间创作的《潇潇暮雨》、《大涤(di)草堂图》,以及忧国忧民的人物画《屈原》、《二湘图》、《丽人行》等,到五六十年代率江苏省国画家壮游六省二万三千里创作的《山河新貌》系列——《待细把江山图画》、《西陵峡》、《虎锯龙盘今胜昔》,以及远游东三省创作的《镜泊飞泉》、《白山林海》、《满身苍翠惊高飞》,与关山月合作为国庆十周年而作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骄》,无不体现出强烈的创造性、独特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感。傅抱石一生创作中国画3000余幅,并曾与郭沫若、徐悲鸿、陈之佛等书画艺术名流举办联展。徐悲鸿评价傅抱石全新的山水画使“三百年来谨小慎微之山水突现其侏儒之态”。张大千称他开创了中国人物画千年未有之新画风。
傅抱石长期从事美术史和绘画理论的教育与研究,一生建树甚丰,撰著的美术史和绘画理论达200余万字。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国画源流概述》、《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研究》等力作,融通古今,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具有通史性、开创性,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指叶茂元[1] (1919— ),陆军少将,副师长。字汇总,浙江青田县大路乡(今船寮镇)康畈村人。
成长民国八年(1919)十二月十七日生,先后入青田县立中心小学、浙江省立处州(丽水)中学学习,中学毕业后入南京总统府卫士班任班长,1937年10月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成都第十四期第二总队骑兵队,1939年9月毕业。后又入陆军大学参谋一期、陆军参谋大学正规班第四期、台湾三军联合大学正规班第九期、革命实践研究院行政班第六期受训。
1、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
2、考察了傅抱石留日期间创作的和归国后摹仿日本画家的人物故事画之后,并不能以充分实证的方式确认其对日本历史画直接的仿摹与复写。
3、他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4、2017年6月5日晚,傅抱石《茅山雄姿》在北京保利上拍,现场以145亿元起拍,1625亿元落槌,加佣金187亿元成交。
这从傅抱石另一件同日完成的小品画《金刚坡麓》的题识中可以了解,他在该件画作上题到:“余自己卯夏(1939年)入川,即寓于是,已六载余矣。今东下有望,可胜恋恋”。
此图在三米余长的手卷上共绘制了五十三位古代人物(包括44为主要人物及侍从9人),雅集于崇山流水之间,神态各异而生动。卷首以大字篆书题写“兰亭修禊”四字,行笔圆润充实,气息浑厚,画尾以蝇头小楷工整的抄录了“兰亭序”全文,凿金刻石,凝重爽利。如此集大字篆书、金石小楷、人物、山水于一长卷的巨制,在傅抱石的作品中是极为罕见的。 虽然除此之外,傅抱石还有另外三件以“兰亭”为题的作品,但与之比较,此次永乐上拍的《兰亭修禊图》手卷特点更为突出。
其一,在人物表情和行止的描绘上用笔从容肯定,细节描绘把握得当(介乎1945年和1956年两图人物细节描绘程度之间),在似与不似之中把人物的动作和内心感受交待得淋漓尽致。既不草率,更不呆板。
傅抱石喜欢和善于绘画古代人物,他人物画上常钤的印章“上古衣冠”正表明其心迹。他对于我国的历史,尤其是古代的文化、历史故事都烂熟于心。傅抱石以与书法同源的线条来表现古代衣冠,以纯粹的民族情趣的画风,与古人相互合拍。重要的是傅抱石有着对于古代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于时代、历史背景的熟饪,有着一种“对于史的痴嗜”,虽相隔时空,却心心相息的体悟和交流。所以傅抱石笔下的古人古意盎然,直似呼之欲出。他对古代人物描绘的范围很广,从春秋战国、汉魏六朝、唐宋元明,上下数千年,无所不包。而傅抱石对于兰亭修禊也有很深的研究。
其二,由于此件作品绘于手卷之上,在构图上给了作者更多的发挥空间,更易描绘茂林修竹,曲水流觞的情趣场面,因此在人物与景物之间的穿插关系和整幅作品的节奏、韵律的把握上似乎更胜1956年之《兰亭图》。
傅抱石《兰亭修禊图》的创作中借鉴了古人的构图,茂林修竹中,数十位士大夫分列两岸,参差坐立,修竹曲水纵酒狂欢,觥筹交错。把兰亭修禊的千古盛事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而作品中更体现了傅抱石强烈的个人风格。1939年至1946年是傅抱石创作最为成熟和辉煌的“金刚坡”时期。兰亭修禊图中,其山水受到奇茂多雾的巴山蜀水的影响,更加苍莽淋漓。此卷虽高不及尺,长不盈丈,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一一辐辏,直有咫尺千里之感。而人物的创作即借鉴了顾恺之和石涛的技法,又用流畅精练的线条表现出士大夫的放浪形骸,气韵神采。笔下人物古意盎然,透出超凡入化之态。观此图感觉傅抱石定有与古人晤谈之感。
其三,卷尾以极其工整的蝇头小楷抄录《兰亭集序》全文,与卷首大字篆书和中间绘画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加上四方印章,整幅作品犹如书、画、文、印的交响乐,张合强烈,跌宕起伏,颇具韵律。
傅抱石一生倡导“书画同源”。认为中国书法与绘画内在的用笔规律都是彼此贯通的,他发展了自古以来以书入画的民族优秀传统,在绘画的笔墨中贯穿了书法的美学规律。书法把笔墨的抽象美与绘画所表现的具象美巧妙的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画面的艺术效果。此幅作品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背景山水和人物的描绘在笔墨处理上处处体现书法结构的种种规律,如“排叠”、“避就”、“穿插”、“向背”、“应接”等法则。从而使人物、景物的安置参差错落,层次分明,在狭长的画卷上体现出了最大的空间感觉,令人心旷神怡。画中人物的衣纹疏密相间,充分发挥他用笔钩线落墨有韵,取象不惑的艺术表现力。仔细分析这些线条,犹如剑峰颤动,柔中寓刚,游丝一线,使人感到笔力千钧。山石、树木的的刻画运笔潇洒,用墨酣畅,重墨中,黑浓透亮,轻墨澹描则朦胧秀逸,把多变的笔墨组成美的节奏,处处精妙,引人入胜。
其四,更为难得的是,此卷由鉴藏大家、傅抱石本人的挚友李一氓先生珍藏多年;卷尾更汇集了中国近现代五位书画大师徐悲鸿、吴作人、刘海粟、朱屺瞻和唐云的长题,洋洋洒洒挥墨三米有余,盛赞此图之精妙,可见大师们对此件作品之推崇。
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中国画是:《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如此多娇》是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于1959年合作创作的巨幅设色山水画,现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该画以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为题材,描绘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画中高山大岭,白雪皑皑,万里长城,逶迤起伏,莽莽黄河,奔流不息,气象万千。
画作中长城、黄河等这些形象都极富象征意义,整个画面看去十分壮丽雄阔,表现出了新中国的勃勃生机,具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这幅作品,在画面上描绘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画面上的一轮红日,金光灿烂,普照着大地。高山大岭,白雪皑皑,万里长城,逶迤起伏,莽莽黄河,奔流不息,气象万千。
这幅画不同于西洋风景画,因为它描绘的不是某一个实在的景物。虽然画面上也出现山岭、树木、长城、雪原、江海等景物,但它们都不是具体景物的写生。画家描绘它们,不是要表现它们的真实性,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壮美宏伟的画境,以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关于《傅抱石全集》
在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傅抱石的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他不仅是开创一代新风的国画艺术大师,也是中国美术史论研究的奠基人,杰出的金石篆刻家和诲人不倦的美术教育家。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中国画的巨大贡献。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开辟了中国画的全新境界。他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合西洋绘画技法,推陈出新,独创“抱石皴”,从而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中国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傅抱石的作品题材多样,章法从不落俗套。他追求在统一的风格中变化多端的绘画技巧及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反对风格的固定化和程式化,崇尚革新并师法自然。他的山水画大气磅礴、笔墨豪迈,长于表现苍茫迷离的雄浑意境;人物画则注重神志心境的刻画,往往意境淋漓,情感真挚。无论是他的山水画或人物画,都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时代感。
《傅抱石全集》为精装八开六卷本,由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陈履生主编,按照傅抱石一生在绘画、篆刻及美术史论三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收录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近3000幅。全书采取著述与画作交替出现的形式,便于读者在欣赏傅抱石绘画作品的同时了解他的绘画理论和思想。著述全部采用摘要,取其文章的精华部分,以使读者掌握傅抱石思想的精髓。对于作品,则全部详列尺寸、款识的文句、印鉴、收藏情况及资料来源,利于读者了解傅抱石一生的艺术经历。此外,这套书还详细记录了傅抱石的身世、生活、工作经历,收录了大量的傅抱石一生在工作、生活中的照片,使读者对傅抱石其人有更多的了解。主编陈履生亲自为书撰写了序言。
《傅抱石全集》具有“大”、“精”、“珍”、“美”的特点,这也是这套书的独特魅力所在。“大”,是指它大开本和厚重而显出的大气,这正与傅抱石大气磅礴的绘画作品相匹配;“精”,是指这套书装帧的精美,印刷质量的上乘;“珍”,是指这套书所收集的傅抱石的作品极其珍贵,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全为真品、精品、珍品,它们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窥视大师艺术珍品的窗口;“美”,是指这套书的色彩、版面和谐,设计极其精美雅致。
全面性与权威性是《傅抱石全集》的灵魂,也是这套书无可匹敌的价值所在。所谓全面性是指,与以往出版的傅抱石画册相比,这套书所收集的傅抱石作品是数量最多、最全面、最丰富的,几乎囊括了他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尤其在绘画上,傅抱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成就:人物故实与唐人诗意、毛泽东诗意、写生、傅家山水与“抱石皴”,都有全面的体现。并且,全集按照作品创作年代先后收录,对于傅抱石的早期作品、入川作品、国内旅行及访问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时的创作皆有收录,让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傅抱石一生的创作轨迹、风格特点。权威性是与全面性相伴而生的,由于它的全面性而带来它的权威性。对于傅抱石的研究者,傅抱石艺术爱好者、鉴赏者、作品收藏者来说,《傅抱石全集》都是最珍贵的一手资料。权威性还体现在所收录作品的珍贵上,全部均从海内外各博物馆和私人藏品中精心甄选而来,既有传世的代表名作,也有首次面世的精品,其价值之弥足珍贵不容忽视。
傅抱石是生活在中国20世纪的伟大画家,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个性,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不能不研究傅抱石。正如主编陈履生在序言中所说:“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看傅抱石的艺术成就,都离不开他的时代。因为,他所经历的民国和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可以通过具体的作品来印证与时代的关系。而作为时代生活的反映,傅抱石的作品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不管是题材内容,还是表现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关系的紧密性,都是研究20世纪中期中国画艺术发展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因为有了20世纪的社会变化和新的文化需求,傅抱石才有了创造代表20世纪艺术成就的可能;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因为有了傅抱石的成就和贡献,才有了丰富和多彩的历史篇章。”
“青天一明月,孤唱谁能和。”石涛的这首五言绝句中的诗句用来概括傅抱石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最为恰当。面对这样伟大的艺术家,面对如此伟大的艺术成就,我们觉得再厚重的书籍也难以承载研究它、探索它的使命,但是,我们做了最大的努力,做到了尽可能的完备与完善,让这套《傅抱石全集》成为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的重要参考资料及研究傅抱石的最权威的依据。从这一点来说,它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本文2023-08-05 06:03: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