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的廉颇,去了哪里?结局如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4收藏

长平之战后的廉颇,去了哪里?结局如何?,第1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样的大分裂时期,处在一个乱世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因此春秋战国出现了许多名将,廉颇就是其中之一,他更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是两个时代,春秋时期是春秋时期,战国是战国,最为熟悉的就是战国七雄,此时的天下诸侯国大大减少。

春秋时期,诸侯国是非常多的,这时候的周天子已经没有了以往的威望。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诸侯都不听周天子的话了。说到廉颇,人们肯定会想起“负荆请罪”,再就是“长平之战”。无论是“负荆请罪”,还是“长平之战”,对廉颇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根据史书的记载来看,廉颇的名气不小。

其次就是廉颇的战斗力毋庸置疑,否则也不会成为战国四大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率军打败东方另一个大国齐国,夺得阳晋这个地方。之后,廉颇的功绩越来越大,同时官职也是一路高升。夺得阳晋之后,廉颇的官职升高,因此廉颇进入了赵国的核心圈。

长平之战初期,廉颇坚守不出,与秦军死耗。在耗战的过程中,秦赵双方发生小摩擦。从战术层面上看,赵军吃了不少小亏,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秦国消耗了大量的粮草,因此长期下去,秦国是耗费不起的,毕竟粮草在古代的时候很难得到,其次就是粮草不如现代生产便捷。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草在古代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长平之战中,廉颇不主动出击,而是选择耗战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消耗秦国的国力。面对廉颇的战术,假如长此以往,廉颇的战术肯定能够起到作用,只不过赵王很着急。赵国的军粮供应压力同样浩大,整个国家的经济快要支撑不下去了。在当时,赵王向齐国借粮食。

可是赵王并没有借来,赵王实在等不下去了,多次催促廉颇进攻,可是廉颇有自己的战术,无奈之下赵王更换主将。赵王临阵易将,赵括取代廉颇。廉颇不主持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呢?长平之战失败后,秦军包围了邯郸。廉颇不计前嫌,在国都邯郸城积极组织防御,多次打退秦国的进攻。

廉颇的积极防御,打败了秦国的进攻,不仅仅是廉颇的积极防御,当时的信陵君同样帮助廉颇。在这样关键的时刻,燕国开始趁人之危。赵国实力大减,远方的燕国趁火打劫,起兵60万分三路向赵国杀来。赵国万万想不到,会有人在背后捅一刀。燕国出兵后,军力虽多,但是主将的能力却很一般。

燕国的主将能力一般,后来廉颇赶到,廉颇带领新招的13万大军迎面对战燕军,成功将大将栗腹斩落马下,赢得了关键的胜利。燕国战败后,用五个城池求和。经过这一场战争后,廉颇被赵王封为信平君。不久之后,新赵王登基,在奸佞小人的耳边风之下,将廉颇替换掉。廉颇十分恼怒,脱离军队,只身一人来到了魏国。

可是魏王并不信任廉颇,廉颇身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在魏国没有受到重用,原因就是廉颇毕竟是曾经的敌人,魏王肯定是不信任他的。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的后半生可谓是非常“凄惨”,魏王不信任廉颇,之后廉颇转战到楚国。除了在赵国,廉颇无论是到哪里都属于“敌人”。这些诸侯国的君王不信任廉颇。

楚王也不例外,廉颇仍然不受到信任。到了楚国之后的廉颇仍然没有得到重用,最终的廉颇客死他乡,死后埋葬了安徽省寿县八公山一带,想想就令人心酸。长平之战后,廉颇虽然为赵国仍然建功立业,可是此后的廉颇在各个方面都不顺,最终一代名将竟然客死他乡,这一点,想想就让人感到心酸。

英雄末路,无限悲凉。秦军长平之战的胜利,使得秦国从根本上削弱了它在中原的最后一个强大的对手,为其向东扩张、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赵王的临阵换将可是古代兵家大忌,只不过赵王急于求成,最终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同时赵国也面临很多问题,长平之战的粮草就是其中之一。

赵国的灭亡情况是:公元前228年,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被秦国使用离间计所害,赵国失去了最后的抵抗能力,都城邯郸被秦军攻破,赵幽缪王被俘虏。赵国大夫们北逃到代地,共同拥立赵代王嘉继续抵抗秦军,公元前222年,秦军攻灭赵代王嘉,赵国完全被灭亡

赵国曾经是能够以一国之力单独抗击秦国的国家,在六国中的实力应该是算非常强悍的,在赵武灵王时期,实力甚至还要比秦国稍微强上一头,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社会经济,赵国可能都要好上一些。

赵国君臣睦、将相和。虞卿、乐毅、田单、赵奢、蔺相如、廉颇、赵胜、李牧等良相名将辈出。赵国民风剽悍、崇尚气力、慷慨悲凉之士甚多,故迅速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北方军事强国。其崛起速度之快,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足令六国为之侧目。在战国中后期,东方三强(魏、齐、楚)相继衰落,秦国之威独步天下之时,赵国时为中流砥柱,其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

赵国的衰败始于长平之战,本来在廉颇的坚守策略下,秦军根本就讨不上任何便宜,最终也会在消耗战中退兵,然而年轻的赵孝成王却上了秦国的当,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下了廉颇,致使长平一战,赵括身死,为天下笑,赵国精锐损失殆尽,再加上之后邯郸被围困数年,幸亏魏国和楚国前来相救,不然就直接灭国了。

在这之后,赵国已经是元气大伤,就连弱小的燕国都打起赵国的注意来,这个时候,赵王不得不派廉颇领兵反击,只是在兵力上远不及燕国,然而廉颇利用燕军轻敌、疲劳,赵军则同仇敌忾,对来犯之敌予以痛击,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继而进军包围了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了五座城请求讲和,赵国才罢兵,这是赵国在灭亡之前最霸气的一战。

公元前245年,赵悼襄王继位,他一上台就解除了廉颇的兵权,用乐乘前来取代廉颇,二人在交接时发生争斗,廉颇被迫远走魏国。

廉颇在魏国时,赵国被秦军攻打得已经是难以招架了,赵悼襄王就有些想再次启用廉颇,只是廉颇的仇人郭开金用计使得赵王相信廉颇已经老了不能用了

廉颇在魏国不受重用,所以楚国就将廉颇迎接到了楚国,只是廉颇一直念念不忘想为赵国尽力,而且赵国已经处于即将灭亡的前夕,即使楚国对他相当不错,但廉颇一直郁郁寡欢,公元前243年,廉颇病死在了楚国寿春,享年84岁。

廉颇去世21年后,赵国才完全被灭国。在唐朝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其中就包括“赵信平君廉颇”

说道廉颇,很多人心中就会浮现出一个老将军形象,这是为何呢?

其实,廉颇此人在壮年之时便立下和战功赫赫,有赵之良将之称,然而在其年老的时候,发生了太多事情,而这些事情大到流传至今依旧是家喻户晓,所以我们大都记住了故事中较为年迈的老将军形象。

其实廉颇在早年便有了大破齐军,在齐境长驱直入的功绩,而当时的东方六国中,以齐国最强,廉颇也因此官拜上卿,之后更是在"和氏璧"事件中壮赵王胆气,使得赵王能够和秦王理直气壮的商议,这场会面被后人称之为"渑池会",渑池会之后便是课本中都有记载的"负薪请罪"的故事了。

在这段故事中廉颇年纪已经不小了,几乎是不惑之年快到知天命的岁数了,但这个时期的廉颇依旧是要脾气有脾气,要个性有个性。

然而我们对廉颇将军的印象,可能还存留在那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言语中,而这里面又有一个悲伤的故事了,可能悲伤的故事更能在历史的洪流中被保留吧。

当年赵王听从佞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这时的廉颇已经岁之暮年,发须皆白,但勇武依旧是不减当年。

魏王虽然接纳了逃出来的廉颇,却并不信任他,故而廉颇将军在魏国并没有得到重用,而且廉颇虽然从赵国逃出来的,但忠赵之心从未变改,一心想着有朝一日赵王能够接自己回家,依旧希望自己能够为赵之疆土赴汤蹈火,建功立业。

之后赵国情况危急,赵王不得已派使者来寻老将军廉颇,廉颇为了在使者面前证明自己尚有征战沙场的体格,于是当着使者的面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老将军之气势甚至不输后生白衣,可谓老当益壮。

然而当年那个将廉颇逼出赵国的佞臣郭开收买了使者,让使者在赵王面前多说廉颇的坏话,只要廉颇回不了赵国,不被赵国重用,他郭开就能接着腐蚀赵国的江山社稷。

果然后来在赵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询问下,使者并没有如实回答,导致赵王真的以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再用廉颇。

可怜老将军廉颇至死都在期待自己能再为赵之社稷披荆斩棘,为什么我们印象中的廉颇总是一位老将军的形象?

因为老将军的忠赵之心,万古不灭。

在“完璧归赵”中,表现出蔺相如的有勇有谋;在“渑池之会”中,表现出蔺相如的英勇果敢、不畏强暴。这两个事件主要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在“负荆请罪”中,表现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宽厚待人,“先国家而后私仇”的精神。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抓住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凸现纸上。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如在对事迹颇丰的蔺相如这一形象进行处理时,便抓住“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正如他在本传传末所论赞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在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事件进行描述时更是紧紧扣住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一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层层衬染,极力蓄势,造成人物形象的张势。司马迁在文中极尽渲染之能事,层层蓄势,有如大江截流。如他在文中五次渲染相如操天下大势为己用之睿智:为国纾难,利用国际舆论,借使秦负曲之势,奉璧至秦;

秦王得璧不偿城,相如以“璧有瑕,请指示王”诓得玉璧后,抓住秦王贪婪的弱点,欲以璧击柱,借“秦恐璧破”之势威胁秦王;抓住秦国二十余君“不坚明约束”之过,借理在我方之势,使人怀璧归赵;渑池之会,借“五步之内以颈血溅大王”之势,逼秦王就范,为一击缶;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之势,迫使秦不敢动武。

相如勇智,已是光彩照人。行文至此,司马迁笔势陡转:多谋善断、意气风发的蔺相如竟对无理取闹的廉颇一再退忍避让,连门客都感到羞愧。当门客要离开他时,才袒露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怀。相如的绝顶智慧和贤相风采凸现在读者的眼前。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国 ,为免除后顾之忧,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

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扩展资料:

《渑池之会》后续

蔺相如,本来只是赵国宦者令缪贤手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门客。他一手导演了“完璧归赵”,又在公元前279年的的渑池之会上,保护了赵惠文王免受秦王的轻辱,立下大功。回国之后,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地位一跃超过了老将廉颇。

所以廉颇不服气,扬言要让蔺相如好看。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总是回避忍让,终于感动了廉颇,廉颇觉得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有点过分了,把个人地位摆在国家利益前更是不应该,于是他脱掉上衣背着荆条上门去跟蔺相如告罪,两人握手言和,传为佳话。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没有告诉我们负荆请罪之后,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生变成什么样了。相比之下,廉颇的遭遇要坎坷得多,之后几年里,廉颇先后受命攻打齐国、魏国,抵抗秦国进攻,都取得了胜利。

但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即位,廉颇就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秦国和赵国之间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形势不佳,老谋深算的廉颇选择了固垒坚守,不理会秦军的挑战,打算把秦军拖死。

廉颇的选择很明智,偏偏赵孝成王中了秦将白起的反间计,派“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于是赵国大败,四十万赵国降卒被白起坑杀。赵孝成王吃了这次教训,之后燕国趁火打劫来进攻赵国时,他就派廉颇抵抗,廉颇在鄗城大败燕军,以少胜多,燕国割让了5座城讲和。

廉颇于是被封为信平君。眼看着赵孝成王明白了廉颇的重要性,结果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也去世了,之后的赵悼襄王一即位就解除掉廉颇的官职,派人接替他,廉颇大怒,他带兵攻打接替他的人,那人逃走之后,廉颇深深觉得自己在赵国待不下去了,去了魏国。

在魏国,廉颇一直没得到重用。那一边赵国总是被秦国威胁,赵王又后悔了,想再次启用廉颇,廉颇也想回赵国效力。谁知,赵王派来见廉颇的使者收了廉颇仇人的贿赂,告诉赵王廉颇老得不能用了,廉颇就失去了机会,最后只能去了楚国,还没有建功就死在了寿春。

纵观廉颇的一生,都在为小人所累,可悲可叹。而与廉颇交好的蔺相如,为什么不替他说话呢其实在长平之战时,蔺相如劝过赵王不要拿赵括取代廉颇,但没起作用;之后蔺相如很快就病逝了,所以他没机会再帮廉颇——“将相和”又怎么样呢决定他们命运的,说到底还是君王啊。

-渑池之会

长平之战后的廉颇,去了哪里?结局如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样的大分裂时期,处在一个乱世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因此春秋战国出现了许多名将,廉颇就是其中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