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说中医的阴阳理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4收藏

谁能说说中医的阴阳理论?,第1张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系古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观察、归纳的总结。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则是古代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以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领域里的一系列问题。

解剖方面:归纳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如《灵枢·寿天刚柔篇》:“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生理方面:分析人体的生理机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代表着物质的储藏,是阳气能量的来源;阳代表机能活动,起着卫外而固守阴精的作用。

病理方面:阐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等。

诊断方面:对病症属性归类的总纲,把阳证与阴证作为总的鉴别要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治疗方面:确定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调整阴阳相对平衡的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等。此外,药物的性能、针灸的手法等,也有相应的阴阳属性。

临床上,就须注意证之阴阳与治之阴阳的关系。综上说明,阴阳既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总结临床经验的工具。但是,这个学说也只能根据一些直觉的体验对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作粗略的说明。

在中医学中,内环境是与外环境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其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同时还认识到「人与天地相应」(《灵枢·邪客》),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土地方域等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人类在能动地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由此可知,要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就应该做到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及内环境的平衡稳定。

中医内环境的表现形式

中医学的内环境主要是指脏腑、经络等所处的内在环境和基础状态。它正常表现出的基本形式是阴阳的动态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素问·阴阳应像大论》),具体形式则表现为气血运行、气机升降、寒热燥湿等之间的相互制衡。

气血运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产生于脏腑又荣养于脏腑。气血之间关系至密,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而血可载气,因而常可见到气血同病。气血对内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成与运行两个方面:

生成不足则表现为气血量少,进而出现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能力及血的濡润、营养能力下降;运行障碍则可见气机不畅而为郁,血行不畅而为瘀。由于血行于经脉之中,而气可行于经脉内外,因此血瘀往往见于局部,而气郁则可遍及全身。

气机升降: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形式,也是生命活动的标志。《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种运动,不仅能推动和激发,而且可协调平衡人体各种生理活动。

具体而言,一脏之中可有升降,如肺之宣发是升,肃降是降;脏腑之间也有升降,如脾主升,胃主降,但并非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而是各有侧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整体上维持着升降的动态平衡。

升降失调时,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谓之「逆」,如肝气上逆、肺气上逆等;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谓之「陷」,如脾气下陷等;不升不降则谓之滞,如肝气郁滞、肺气壅滞等。

寒热燥湿:这是内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状态,即温度与湿度,对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寒热是由阴阳的偏盛偏衰所致,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像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燥湿反映的是津液的代谢情况,燥是津液量少,滋润不足,如脏腑的阴虚;湿是津液量多,滋润太过,如水湿的停留。

寒热与燥湿相合,则可形成四种常见的病理环境,即凉燥、温燥与寒湿、湿热,进而成为许多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如黄疸的发病多缘于湿,而脾胃的状态决定着湿的演变趋势,胃热者则湿从热化,脾虚者则湿从寒化,进而决定了黄疸的病变类型,即阳黄、阴黄。

内环境的形成原因

影响内环境的因素有先天、后天及内外之分。先天的因素在于禀赋,包括遗传、生长、发育等,这些不足都会导致形体的缺陷或脏腑的虚弱,形成「起跑线」上的差距,对后天的影响很大。

后天的因素则非常复杂。因于外者,与自然环境相关,季节、气侯、昼夜、水土、居处等都会对内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南方多炎热湿润,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则干燥寒冷,腠理则致密。因于内者,则涉及了饮食、情志、劳逸等多个方面。如饥胞无常或暴饮暴食,则易于伤胃损脾;过食生冷,则易损伤中阳,滋生寒湿;过食辛热,则易形成胃肠积热;过食肥腻,则易增加脾荷,停湿生痰等。

再如情志,多恼怒者易伤肝,致气机郁滞或逆乱;多思虑者易伤心脾,致心血暗耗,心神失养,或脾气困顿,运化受碍等。又如劳逸状态,过劳则易耗伤气血,「透支」正气;过逸则易致气血缺乏活力等。

总之,内环境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是机体某一方面偏盛或偏弱的状态。

内环境的临证意义

机体一旦形成某种内环境,尽管与发病尚有距离,但这种平素的状态定会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著背景性作用,甚至决定着发病的易感性与倾向性。

这其间,一则容易招致某种邪气的侵袭,如清代医家吴德汉说:「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

二则可影响邪气的演变趋势,如「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金匮要略》),湿在体内会随脾胃的状态而变化,胃热盛者则湿从热化,可熏蒸肝胆,脾虚者则湿从寒化,可阻遏肝胆,均可致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渗入血中,发为黄疸。

三则为邪气踞留提供条件,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至虚之处即容邪之所。

现代医学发现,很多疾病的「元凶」是各种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等,这些均属于中医「邪气」的范畴。当这些微生物侵犯人体导致各种病变时,就说明了正气未能御邪或无力驱邪,或在体内有适宜于邪气生长留居的内环境。

如引发结核病的结核杆菌,适合在干燥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发病初期多呈现阴虚肺燥;再如引发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能在胃内的多种环境状态下滋生,如湿热、阴虚、虚寒等;又如乙型肝炎病毒,它在肝内的繁殖复制活动适宜于肝内湿热或寒湿的环境。至于肿瘤的发病,则犹如地上长出异物与土质有关,说明体内肯定有适合肿瘤细胞生长的环境条件。

上述认识,为中医学临床处理疾病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一是祛除邪气并非必须针锋相对,而可以通过调理内环境来实现。对抗的方法往往会伤及正气,造成两败俱伤,而调理内环境则可毁其所依,缓中见功,此即所谓殊途同归,且代价更小。

二是注意病时与平时的区别,病时自当祛邪治病,平时注重调理改善内环境,使气血和畅、升降有序、寒热适中、燥湿不偏,力求阴阳平衡的恒定,惟此才能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中西医关于内环境的论述各有所指,各有侧重,中医学着眼于人体内的大环境,较为粗略、笼统;西医学则着眼于细胞所处的小环境,非常细致、具体。实际上,中医学内环境的异常肯定伴有细胞外液的改变,而酸碱度、渗透压、温度的异常也会伴有气血、升降、寒热、燥湿等形式的改变。在治疗上,中西医学均注重改善内环境的基础状态,使人体达到「生态平衡」(阴阳平衡或内环境稳态),进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的痊愈。

太素24卷虚实所生调经论篇第62下

题文诗:

人之所生,唯血与气异名同类,相得成和,

相失为虚, 相得为实,气血以并,阴阳相倾,

气乱于卫,血逆于经, 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血并于阴,气并于阳,乃为惊狂 血并于阳,

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

心烦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气乱善忘

气并血虚, 血并气虚,邪之所生,或生于阴,

或生于阳生于阳者, 风雨寒暑,风雨伤人,

客于皮肤,传入孙脉,再传络脉, 满输经脉,

血气与邪,客分腠间,其脉坚大,名之曰实

寒湿中人,肤收肉坚,营泣卫去,故名之虚

其生于阴, 饮食起居,阴阳喜怒,阴之生实,

喜怒不节,阴气上逆, 上逆下虚,下虚阳走,

故名之实阴之生虚,喜则气下, 悲则气消,

消则脉虚,因寒饮食,寒气熏脏,血泣气去,

故曰之虚阳虚外寒,阳受上焦,以温肤肉,

上焦不通, 寒气留外,故曰寒栗;阴虚内热,

有所劳倦,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胃热熏中,故曰内热; 阳盛外热,

上焦不利,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

卫气不泄,故曰外热;阴盛内寒,厥气上逆,

寒气积胸, 温去寒留,则血涘泣,血泣阻脉,

脉盛大涩,故曰中寒 实则泻之,吸则进针,

得 气为故,候呼引针,疾出其针, 外门不闭,

以出其疾虚则补之,候呼内针,候吸引针,

徐出其针,速闭其门脉主气血,至情脉真

情通百骸,真脉灌溉,和之若响,随之若影

(注: 炅, 热。并,偏胜。 )

  调经论篇第62下

帝曰: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帝曰:补虚奈何?

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针,气入针出,热不能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谓之。

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动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太素24卷-虚实所生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七第六十二《调经论篇》,与上篇相接,又 见《甲乙经》卷六第三,亦接上篇。

黄帝曰:余以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形,状也。虚实之状,已闻于上,虚实所生,犹未知之,故复请也。 平按:《素问》 “以闻”作“已闻”。《甲乙》无“余以闻”三字。

岐伯对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

十二经气乱卫气也。十二经血留于营经也。或曰血流也。 平按:《素问》、《甲乙》“血 留”作“血逆”。

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血气相并,离于本居处,故各有虚实也。夫血气者,异名同类,相得成和。今既相并, 一实一虚,虚实所生,是所由者也。

血并于阴,

血并足太阴脉及足少阴脉也。

气并于阳,乃为惊狂。

气并足阳明脉及足太阳脉也。血气皆盛,故发惊狂也。

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

血并足阳明,气并足太阴,为热中病也。炅,热也。

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悗善怒。

血盛上冲心,故心烦闷而喜怒。“悗”则“闷”同也。  平按:“悗”《素问》作“惋”,

《甲乙》作“闷”。“喜”《素问》、《甲乙》作“善”。

       血并于下,气并于上,气乱心善忘。

气盛乱心,故善忘也。 平按:“气乱心善忘”《甲乙》作“乱而喜忘”,注云:“《素 问》作善忘。”今本《素问》仍作“乱而喜忘”。

黄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于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血气离居相并,未知二经虚实何定也。 平按:“于是”《素问》、《甲乙》作“如是”。

岐伯对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 虚,血之所并为气虚也。

血之与气,皆恶于寒,故脉有寒则泣而不流者,温则消释而去。是以气寒则血来并之, 以为血虚,则气为实也;若血寒则气来并之,以为气虚,则血为实也。 平按:“是故”, “故”字袁刻作“知”。

黄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毋实乎?

人之所生,唯血与气。今夫子但言血气有虚,不言其实,是为人之血气不足,请申其 意也。

岐伯对曰:有者为实,毋者为虚,故气并则毋血,血并则毋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 虚焉。

血并则血有气毋,气并则气有血毋,是以言虚不无其实,论实不废其虚,故在身未曾 无血气也。所言虚者,血气相并相失为虚,相得为实耳。

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

大络、孙络,俱输血气入于大经,则大经血气俱实者也。 平按:“输”《甲乙》作“注”, 注云:“一作输。”

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大经血气皆实,走膈以上,以下无气,故手足逆冷卒暴死也。手足还暖复生,不还则 死也。 平按:“复反”上,《素问》、《甲乙》皆有“气”字。

黄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血气何道来入此经为实,何道而去此经为虚也。

岐伯对曰:夫阴与阳,皆有输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

脏腑阴阳之脉,皆有别走输会相通。如足阳明从丰隆之穴,别走足太阴,太阴从公孙 之穴,别走足阳明,故曰外也。

阴阳旬平,以充其形,

甲子一日一迎为旬。旬,迎也。阴阳之脉五十迎无多少者,名曰旬平。旬平和气,以 充其身形也。 平按:“旬平”《素问》作“匀平”,《甲乙》作“紃平”。

      九候如一,命曰平人。

九候之动不先后,又不相反,故曰若一。和气若一,故人得和平。 平按:注“九候”, 袁刻作“九脉”。

夫邪之至生也,[平按:《素问》无“至”字,《甲乙》作“所”。]或生于阴,或生于 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居,阴阳喜怒。

阴,五脏也;阳,六腑也。风雨寒暑外邪,从外先至六腑,故曰生于阳也。饮食起居, 男女喜怒,内邪生于五脏,故曰生于阴也。

黄帝曰:风雨寒暑之伤人奈何?[平按:《素问》、《甲乙》无“寒暑”二字。]岐伯对 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乃输于大经 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

此先言风雨二邪也。人因饥虚汗出,腠理开发,风雨之气,因客腠理,次入孙络,次 入大络,次入大经。客腠理时,所客之脉坚而且大,故得称实也。 平按:“乃输”《素问》 作“则输”,《甲乙》作“乃注”。

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按之则痛。

所客之处外坚,按之则痛,以其气实故也。 平按:“不可按”《素问》作“不可按之”。

黄帝曰:寒湿之气伤人奈何?[平按:《素问》、《甲乙》无“气”字。]岐伯对曰:寒 湿之中人也,皮肤收,肌肉坚,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也。

次论寒湿之气也。雨气上侵,湿气下入,有斯异也,略不言暑耳。寒湿中人,致虚有 四:皮肤收者,言皮肤急而聚也;肌肉坚者,肌肉坚而不迎也;营血泣者,邪气至于脉中, 故营血泣也;卫气去者,邪气至于脉外,卫气不行,故曰去也。卫去之处,即为虚也。 平 按:“皮肤收”《素问》作“皮肤不收”,新校正云:“全元起云:不收,不仁也。《甲乙》及

《太素》作皮肤收,无不字。”“坚”下,《素问》、《甲乙》有“紧”字。注“故曰去也”, 袁刻“去”误作“涩”。

虚者,慑辟气不足,血泣。

慑,纸辄反。分肉间无卫气,谓气不足也。 平按:“慑”《素问》作“聂”,新校正 云:“《甲乙》作摄,《太素》作慑。”《素问》无“血泣”二字,《甲乙》作“血涩”。

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黄帝曰:善。

分肉之间既无卫气故寒,按之益损,所以气足又温,故快然也。

黄帝曰:阴之生实奈何?岐伯对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 气走之,故曰实。

人有喜怒不能自节,故怒则阴气上,阴气上则上逆,或欧血,或不能食。阴气既上则 是下虚,下虚则阳气乘之,故名曰阴实也。 平按:《素问》新校正云:“经文喜怒不节则

  阴气上逆,疑剩喜字。”玩下文“喜则气下”自知。

黄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对曰:喜则气下,

天寒则气聚,温则气散,怒则气上,喜则气下,此物理之常也。喜则气和志达,营卫 之行通利,故缓而下也。

悲则气消,消则脉虚,因寒饮食,寒气熏脏,则血泣气去,故曰虚。

夫人悲者,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两焦不通,营卫不行,热气在中,故正气消散,经 络空虚也。又因寒饮食,寒气熏脏,脏之血泣,其气移去,故为虚也。 平按:“脉虚”《素 问》、《甲乙》作“脉空虚”。“熏脏”《素问》作“熏满”,《甲乙》作“动脏”。注“两焦”, “两”字袁刻误作“雨”。

黄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经言,八十一篇经也。腑脉虚者,阴气乘之,故外寒也。脏脉虚,阳气乘之,故内热也。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以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

六腑主外为阳,故阳盛外热也。五脏主内为阴,故阴盛为寒。余已前闻,然未知所由 然也。

岐伯对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不通则寒 独留于外,故寒栗。

阳,卫气也。卫出上焦,尽行阳二十五周,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阳虚阴乘留于外, 故外寒也。 平按:注“尽行二十五周”,考前经《卫五十周》云:“卫气之行,一日一夜 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据此,则“尽”字疑是“昼”字传写之误。

黄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对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胃热熏中,故内热。

内热之病,所由有五:一则有所劳倦致虚,二则形体及气不足,三则胃中无食,四则 上焦卫气不行,五则肠胃不得相通。脘,古缓反,胃腑也。下脘,胃下口也。由此五种, 卫热熏中,故内热也。 平按:“下脘”《甲乙》作“下焦”。“胃热熏中”《素问》作“胃气 热,热气熏胸中”,《甲乙》作“胃气热熏胸中”。注“由此”,袁刻作“有此”。

黄帝曰:阳盛而外热奈何?岐伯对曰:上焦不通利,皮肤致密,腠理闭塞不通,卫气 不得泄越,故外热。

外热之所由有三:上焦出气之处不通利,一也;皮肤致而腠闭,二也;卫气不得泄于 腠理,三也。有此所由,故外热也。 平按:“闭塞”下,《素问》有“玄府”二字,新校 正云:“《甲乙》、《太素》无‘玄府’二字。”

黄帝曰:阴盛而生内寒奈何?岐伯对曰:厥气上逆,寒气积留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

温气去,寒独留,则血涘泣,血涘泣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寒中有四:一则寒厥积胸,二则温去寒留,三则血凝脉壅,四则脉大汗涩。有此所由, 故寒中也。 平按:“积”下,《素问》、《甲乙》无“留”字。“涘泣”《素问》、《甲乙》作 “凝泣”。“脉不通”《甲乙》作“腠理不通”。

黄帝曰:阴之与阳,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问疗已成之病。 平按:“阴之与阳”《素问》作“阴与阳并”。

岐伯对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刺已成病,法有三别:一则刺于大经别走之道,隧,道也,别走之道通阴阳道也;二 则刺于脉中营血;三则刺于脉外卫气。用针之状,须因四时之气,观病轻重,发针多少; 又须量病高下所在,取之令中,不同刺微之易也。  平按:“经隧”《甲乙》作“经渠”。

黄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对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

夫泻者,以其邪气实盛,故须泻也。仍以掐之令下,然后刺之。不盛何泻,故譬无击

逢逢之陈者也。 平按:“以并”、“以成”,《甲乙》“以”作“已”。

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 出其病,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人之吸气,身上有孔闭处,皆入聚于肾肝;呼气之时,有孔开处,气皆从心肺而出, 比囊之呼吸也。针开孔时,病人吸气,故针与气俱入内也。针得入已,摇大其穴,因呼出 针,故针与邪气俱出,勿伤正气也。 平按:“以出其病”《素问》、《甲乙》“病”作“疾”。

黄帝曰:补虚奈何?岐伯对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

持针勿置于肉中,先须安神定意,然后下针。若医者志意散乱,针下气之虚实有无皆 不得知,故须定意也。 平按:注“安神定意”,袁刻“意”作“志”。

候呼内针,

人之呼气,身上有孔,其气皆出,故所针孔气出之时内针,欲令有气从针而入,不使 气泄,所以候呼内针者也。

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

呼气出时针入穴者,欲使针空四塞,不泄正气也。 平按:注“入穴”,袁刻“穴” 作“空”。

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

方,正也。候气正实,疾出针。

热不得环,

夫虚者多寒,得热为补。环,转也。疾出针,使针下热气不得转也。  平按:《素问》、

《甲乙》“环”作“还”。

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无后时,

出针已去,纵邪不出尽,自然布散消亡,精气独在,无病动于后时也。 平按:“动 无后时”《素问》作“动气候时”。

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行补之时,非其补处近气不失,远气亦来至此集也。已虚之气引令实,故曰追也。

黄帝曰:夫子言虚实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百病,今夫子 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 以合之?

节,即气穴也。但十二经脉被三百六十五穴,则三百六十五穴所生之病甚多,非唯五 脏五脉独生十种虚实者。 平按:“皆生百病”《素问》作“皆生其病”,新校正云:“《甲 乙》云:皆生百病。《太素》同。”

岐伯对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肢节,各生虚实,

内有五脏,外有六腑,腑脏经络表里诸肢节,是生虚实,其亦甚多,不相违也。

视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血,调之脉;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 在筋,调之筋,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

视三百六十五节所生病处,量其虚实,随而调之。调者,调于五脏所主脉、卫、分肉、 筋、骨也。 平按:《素问》“其病”上无“视”字;“病在血,调之脉”作“病在脉,调之 血”,新校正云:“全元起及《甲乙》作病在血调之脉。”检今本《甲乙》仍作“病在脉,调 之血”。又《素问》、《甲乙》“病在气”上,有“病在血,调之络”六字;“调之筋”下,有 “病在骨,调之骨”六字。

病在骨,卒针药熨;

卒,穷也。痛痹在骨,穷针深之至骨,出针以药熨之,以骨病痛深故也。熨法,上经 已说也。 平按:“卒”《素问》、《甲乙》作“焠”。

病不知其所痛,两蹻为上。

诸骨病不定知于病之所在者,可取足少阴两阴蹻。两阴蹻是足少阴别,足少阴脉主骨 者也。上者,胜也。 平按:《素问》、《甲乙》无“其”字。注“诸骨”,“诸”字袁刻作“痛”。

身形有痛者,九候莫病,则缪刺之。

审三部九候竟无病状,然身形有痛者,此络左右有病,可缪刺也。 平按:《素问》、

《甲乙》无“者”字。

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

病在左经,是右经病也,故刺右经为巨刺也。 平按:“病在于左”《素问》作“痛在 于左”。

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为刺之道,以察九候为先者,针道毕矣。

阴阳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系古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观察 、归纳的总结。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则是古代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经验相 结合的产物。即以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 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领域里的一系列问题。 解剖方面:归纳人体脏腑 组织的属性如《灵枢.寿天刚柔篇》:「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 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生理方 面:分析人体的生理机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 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代表着物质的储藏,是阳气能量的 来源;阳代表机能活动,起着卫外而固守阴精的作用。 病理方面:阐明 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 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等。 诊断方面:对病症 属性归类的总纲,把阳证与阴证作为总的鉴别要领。如《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治疗方面:确定泻其有余 ,补其不足,调整阴阳相对平衡的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 者热之,热者寒之」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阴病治 阳。」等等。此外,药物的性能、针灸的手法等,也有相应的阴阳属性。 临床上,就须注意证之阴阳与治之阴阳的关系。综上说明,阴阳既是基础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总结临床经验的工具。但是,这个学说也只能 根据一些直觉的体验对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作粗略的说明。阳气与“阴气”相对。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 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机能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 气来说,则卫气为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於外表的,向上 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余可类推。阴气与“阳气”相对。泛指它们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 说,阴气指物质;就脏腑机能来说,则五脏之气为阴气;就营卫之气来说 ,则营气为阴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内里的,向下的,抑 制的、减弱的、重浊的为阴气。余可类推。

参考资料:

中医辞典

谚语,作为积淀著民族实践和经验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语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欢。

 精选10句:

1、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2、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3、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4、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5、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6、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7、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8、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9、表壮不如里壮。

10、小孩不蹦,必定有病。

 大全:

1、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2、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3、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4、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5、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6、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7、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8、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9、表壮不如里壮。

10、小孩不蹦,必定有病。

11、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12、肥人多痰,瘦人多火

13、热深厥深,热微厥微

14、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腆胀

15、尝贵后贱名日脱营,尝富后贫名目失精

16、肝为女子先天

17、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18、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19、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20、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21、苍蝇嗡嗡叫,疾病快来到。

22、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23、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24、蔬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

25、能忍者长寿。常山

26、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27、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28、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29、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30、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31、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32、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33、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34、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35、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36、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37、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38、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39、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40、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41、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42、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43、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44、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45、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

46、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47、梦失封金柜,形衰守玉关,鼓呵消积滞,兜礼治伤寒

48、上工治未病

49、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

50、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

51、肺朝百脉

52、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

53、肺主治节,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水液

54、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55、肾者胃之关也

56、七节之旁,中有小心

57、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58、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

59、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60、胃为五谷之府,胆为中精之府,小肠为受盛之府,大肠为传导之府,膀胱为津液之府,三焦为中渎之府

61、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62、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诸阳之本

63、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64、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65、六腑以通为用

66、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爪为筋之余

67、脾为胃行其津液

68、八脉丽于肝肾,冲脉丽于阳明

69、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70、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71、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72、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73、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7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75、肺为水之上源

76、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77、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

78、气有余便是火

79、形寒饮冷则伤肺,饮食劳倦则伤脾

80、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

81、胃不和则卧不安

8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83、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84、聚于胃,关于肺

85、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溼者,下先受之

86、久痛入络

87、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

88、脏寒生满病

89、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90、气伤痛,形伤肿

91、怪病多痰

92、治痿独取阳明

93、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94、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95、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檠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96、气乱于卫,血逆于经

97、脾胃虚则阴火升

98、亢则害,承乃制

99、金实不鸣,金破不鸣

100、二阳之病发心脾

101、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102、治溼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10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104、小儿纯阳、稚阴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105、多诊识脉,屡用达药

106、临病人问所便

107、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

108、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109、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110、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谁能说说中医的阴阳理论?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系古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观察、归纳的总结。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则是古代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经验相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