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饮食与现代饮食区别
1新型调料的运用
比如中餐里传统的“高汤”,常常用在高档素菜里。但是高汤获取不易,得用火腿、鸡等高档食材反复熬煮——吊高汤;成本高昂,耗费时间漫长。
但现代科技的进步,味精(谷氨酸钠)的发明使得食物的鲜味来源很容易获得,成本极低,时间极省。同理还有味极鲜酱油、高汤包等的使用。2烹饪方式的杂糅
实际上,在新航路开辟以前,整个世界尚未被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地区的人们的烹饪方式相对独立且互不贯通。
比如欧洲地区擅长使用煎炸烤煮等烹饪方式,而中国则在宋朝以后拥有了十分丰富的烹饪技巧,例如爆、炒、溜、烩等。
而大航海时代以来的现代食物实际上都绝非是纯粹的“本土食物”了,例如中国现代的白领快餐“盖浇饭”就融合了西式分餐习惯、便当文化、以及传统的将“肉糜”浇汁在米饭上的烹饪方式。很多现在的普通中式家庭,也会使用烤箱来制作菜肴。3原料的极大丰富
新航路开辟以前,中国没有玉米、番茄、辣椒、土豆等美洲农作物。而遥远的西欧则缺少东方的香料,例如白寇、茱萸、芫荽、香叶。
当时的烹饪大多就地取材。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丰富的草场适合畜牧业发展,因而奶酪、奶油、黄油成了重要的烹饪调料。遥远的东方则把带有辛辣味道的葱姜蒜带入食谱。
欧洲人在菜上撒一把欧芹,和中国人在菜里撒一把香菜,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西式沙拉,中式凉菜,其实都是殊途同归。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的发展,放眼现代食物,打开一个普通家庭的冰箱,泰国的鱼露、印度的咖喱、西欧的奶酪、日本的海鱼、自家地里种的大葱,应有尽有,融汇广通,而这样的场景是古代厨师想都不敢想的。4食物等级的差异
在现代文明建立以前,不管是原始奴隶社会还是封建君主专制社会,贵族都享有极大的特权,在饮食上的表现就是“食物贵族化”。
贵族阶级的食物极尽精巧、不计成本,不管是在品种还是口味上都几乎达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奴隶和平民阶层的悲惨遭遇。
我们现代社会喂猪的糠,都要比封建社会贫民吃的“米”要精细得多,而贵族阶层则极尽奢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红楼梦》中的一道茄子,要用十几只鸡、火腿和香油做辅料,可见其奢侈。
而现代社会则进步很多,尽管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但是普通国家(除去一些制度或经济太过落后或者战乱不休的国家)的平民也能享受到不错的食物,和上层社会的差距无疑是缩小了。5野味的稀缺程度
在清代小说《红楼梦》里可以窥见当时贵族家庭的一些饮食习惯。
贾府平时吃什么呢?
(一时众姊妹来齐,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好容易等摆上来,头一样菜便是牛乳蒸羊羔。贾母便只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们吃不得。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这野鸡瓜齑…)
贾府过年的时候吃什么呢?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野鸡、兔子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瓤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玩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可见,在清朝时期鹿肉、狍子等野味并不是很难得的食物,甚至在农耕社会有个专门的职业叫“猎人”,野味是只要能猎到就能吃的东西。但随着野生动物的濒危和灭绝,现代吃野味已经是比较少见的事。
(这里要注意喔,野生动物可能携带寄生虫,而且营养价值并没有更高,希望大家积极支持动物保护。)
那平民吃什么呢?在晚明通俗小说“三言二拍”中有很多对食物的描写。
在《警世通言》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章回中写(许宣将些碎银子买了一只肥好烧鹅,鲜鱼精肉,嫩鸡果品之类回家来。又买了一尊酒,吩咐养娘丫鬟安排整下。)
可见平民的饮食其实和现在也没有太大差异。6糕点/甜品的变迁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在贵族家庭或者是平民家庭,一台宴席总有“果子”的存在。
在红楼梦中对“果子”这种食物有比较详细的描写,其中很多十分精致,让刘姥姥“又爱吃,又舍不得吃”。果子到底类似于什么呢?以我之见,应该主要是指糕饼类点心,也偶尔代指水果。知乎
下载 APP
传统食物和现代食物的差别是什么?
关注问题写回答
5 个回答
我爱吃芒果
我爱吃芒果
。
1新型调料的运用
比如中餐里传统的“高汤”,常常用在高档素菜里。但是高汤获取不易,得用火腿、鸡等高档食材反复熬煮——吊高汤;成本高昂,耗费时间漫长。
但现代科技的进步,味精(谷氨酸钠)的发明使得食物的鲜味来源很容易获得,成本极低,时间极省。同理还有味极鲜酱油、高汤包等的使用。
2烹饪方式的杂糅
实际上,在新航路开辟以前,整个世界尚未被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地区的人们的烹饪方式相对独立且互不贯通。
比如欧洲地区擅长使用煎炸烤煮等烹饪方式,而中国则在宋朝以后拥有了十分丰富的烹饪技巧,例如爆、炒、溜、烩等。
而大航海时代以来的现代食物实际上都绝非是纯粹的“本土食物”了,例如中国现代的白领快餐“盖浇饭”就融合了西式分餐习惯、便当文化、以及传统的将“肉糜”浇汁在米饭上的烹饪方式。很多现在的普通中式家庭,也会使用烤箱来制作菜肴。
3原料的极大丰富
新航路开辟以前,中国没有玉米、番茄、辣椒、土豆等美洲农作物。而遥远的西欧则缺少东方的香料,例如白寇、茱萸、芫荽、香叶。
当时的烹饪大多就地取材。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丰富的草场适合畜牧业发展,因而奶酪、奶油、黄油成了重要的烹饪调料。遥远的东方则把带有辛辣味道的葱姜蒜带入食谱。
欧洲人在菜上撒一把欧芹,和中国人在菜里撒一把香菜,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西式沙拉,中式凉菜,其实都是殊途同归。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的发展,放眼现代食物,打开一个普通家庭的冰箱,泰国的鱼露、印度的咖喱、西欧的奶酪、日本的海鱼、自家地里种的大葱,应有尽有,融汇广通,而这样的场景是古代厨师想都不敢想的。
4食物等级的差异
在现代文明建立以前,不管是原始奴隶社会还是封建君主专制社会,贵族都享有极大的特权,在饮食上的表现就是“食物贵族化”。
贵族阶级的食物极尽精巧、不计成本,不管是在品种还是口味上都几乎达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奴隶和平民阶层的悲惨遭遇。
我们现代社会喂猪的糠,都要比封建社会贫民吃的“米”要精细得多,而贵族阶层则极尽奢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红楼梦》中的一道茄子,要用十几只鸡、火腿和香油做辅料,可见其奢侈。
而现代社会则进步很多,尽管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但是普通国家(除去一些制度或经济太过落后或者战乱不休的国家)的平民也能享受到不错的食物,和上层社会的差距无疑是缩小了。
承蒙点赞,继续更新。
图源百度,侵删。
5野味的稀缺程度
在清代小说《红楼梦》里可以窥见当时贵族家庭的一些饮食习惯。
贾府平时吃什么呢?
(一时众姊妹来齐,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好容易等摆上来,头一样菜便是牛乳蒸羊羔。贾母便只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们吃不得。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这野鸡瓜齑…)
贾府过年的时候吃什么呢?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野鸡、兔子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瓤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玩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可见,在清朝时期鹿肉、狍子等野味并不是很难得的食物,甚至在农耕社会有个专门的职业叫“猎人”,野味是只要能猎到就能吃的东西。但随着野生动物的濒危和灭绝,现代吃野味已经是比较少见的事。
(这里要注意喔,野生动物可能携带寄生虫,而且营养价值并没有更高,希望大家积极支持动物保护。)
那平民吃什么呢?在晚明通俗小说“三言二拍”中有很多对食物的描写。
在《警世通言》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章回中写(许宣将些碎银子买了一只肥好烧鹅,鲜鱼精肉,嫩鸡果品之类回家来。又买了一尊酒,吩咐养娘丫鬟安排整下。)
可见平民的饮食其实和现在也没有太大差异。
6糕点/甜品的变迁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在贵族家庭或者是平民家庭,一台宴席总有“果子”的存在。
在红楼梦中对“果子”这种食物有比较详细的描写,其中很多十分精致,让刘姥姥“又爱吃,又舍不得吃”。果子到底类似于什么呢?以我之见,应该主要是指糕饼类点心,也偶尔代指水果。
对果子的解释——
即馃子。泛指糖食糕点。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市食》:“果子:皂儿膏宜利少……诸色糖蜜煎。”《水浒传》第五一回:“ 朱仝 抱了小衙内,出府衙前来,买些细糖果子与他吃。”
传统糕点和现代糕点的对比应该是较为明显的。本人不懂烘焙,只能粗放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中式甜味点心的总体特征是甜而不腻,润口清甘。在做法上,中式糕点多起酥皮,制作过程复杂。在食材上,经常用时令食材做原料,例如桂花糕、豌豆黄。在外形上,讲究意境美和色彩美,形状精致小巧。
而现代通行的甜点则大多是西式甜点,运用新型材料如淡奶油、吉利丁片等制作点心,制作过程较为简便。
现代点心的总体特点是甜味浓厚,奶味香醇,在食材运用上偏西式。外形上则较为随意和自由,装饰广泛运用糖霜、可可粉、水果、薄荷叶、奶油果酱等材料。
7水果的变化
水果这一条我没有具体的古籍资料,但是根据身边人的描述,大部分人认为现在的水果更大、更漂亮。
小时候的梨子和苹果个儿小,味道偏酸,现在的梨和苹果个大色美,味道纯甜而且汁水丰盈。
小时候的西瓜个儿小,现在的西瓜巨大无比。
那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觉得这是好事,也是现代人的福利。
水果在古代的时候其实并不好吃,比如封建社会初期的梨就籽大肉少,干涩酸苦。
而水果演变到现在这个丰美的样子,完全得益于农业的发展。
是无数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一代代的优选育种,引进良种,在此基础上改良、优化果种,再加上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改良,水果才会越来越甜美和漂亮。
可以理解为把每一年、每一块区域最甜最大的果树留种,再接着育种,一代代进化,才有了现在的优势果树。
所以多吃水果。毕竟我们现在的可口水果要是放到秦朝,那就是天人之物啦。8物资的丰富
现代的肉类和粮食之所以这么便宜,是得益于养殖业和农业的发展。
在封建时代,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封建贵族的剥削,种种因素导致了下层民众很难吃到肉类,甚至连精粮都难以维持日常食用。
以大米为例,封建社会的水稻种植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逐渐转向精耕细作,在唐朝的时候水稻生产工具已经逐步走向完备,产生了在当时较为先进的“曲辕犁”。
但尽管如此,大米的产量还是不能满足农民的食用需求。在“观刈麦”一诗中就能看出,对普通农民来说,沉重的赋税、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吃饱还是较为困难。
可是,需要注意的是!
古代的平民也有一定的阶层,古代人也并不全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吃糠咽菜。
在晚明时期,商品经济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萌而不发,雇佣关系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宋朝的时候市民阶层就有所发展,出现了服务于市井的文学样式——“曲子词”。)
市民阶层同样属于平头百姓,但由于他们一部分脱离了农业,转向商业经营,他们衣食无忧,在大部分时候也能吃上肉食和精粮,甚至能吃上牛奶、水果和零食,在茶道、花道方面都有所钻研。
与之同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村落,吃饱都是较为困难的事情。
而转向今天,我们的肉蛋禽奶,精米精面并不昂贵。感谢现代养殖业,也感谢像袁隆平这样的伟大科学家。
问题一:筷子在古代叫什么t 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
历史记载,大概3100多年以前,我们就已经有了象牙筷子,《史记》记载:“纣始为象箸而箕子怖”,殷纣王是殷代末期,纣王因为他很奢侈,他把大象打死以后 ,把象牙锯下来做筷子,以显示他的豪华的气概,这是我们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双象牙筷子,这算起来,已经有3100年,就是公元前1100 多年,已经有了象牙筷子。但作为历史来说,他并不是中国的第一双筷子,而仅仅是第一双象牙筷子。
根据研究,我国筷子的历史还要前推1000年。我们最早的筷子是竹木筷,而不是象牙筷。我们的老祖先为了方便捞煮熟了的事物,就在原始森林里取下树枝,在陶锅里而捞菜,在捞来捞去的过程中,逐步逐步产生了筷子的雏形。这个最原始的筷子应该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并不象我们现在这么有规则。等到了纣始而象箸而萁于怖时候,筷子已经形成了,粗细长短都相同了,这样说来,我们中国有筷子的最早的雏形一直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
远古的时侯,筷子多是就地取材的树或木棍、天然的动物骨角,原始社会末期是修削后的木筷或竹筷。夏商出现牙筷、玉筷。春秋战国,庄重古朴的铜筷铁筷,汉魏六朝,光亮秀丽的漆筷、精致名贵的银筷和金筷出现。近来,质料各异的筷子名目繁多,有象牙筷、犀角筷、乌木镶金筷和各种玉筷。
在我国的唐代,银制的筷子是最出名的,因为金筷被皇家所垄断,别人不能再用,但是银筷却可以,一般大户人家都用银筷。自唐代产生了银筷之后,到现如今银筷仍然很流行,有流传说,银筷子能够验毒,那有毒的东西用银筷子 去以后,原来的银白色发黑。
问题二:古代吃饭时放筷子的叫什么(现在叫筷架的东西,古代叫什么) 古时称为止箸,最早出现于宋代
问题三:饭店放筷子的那东西叫什么呀? 是筷子托,也有叫筷架的
问题四:放置筷子的瓷器叫什么? 筷枕
历史无从考究。
按筷枕质地分,常见有陶瓷、玻璃、塑胶、木、金属,陶瓷类也分为廉价的骨瓷和稍高贵的骨质瓷、贝质瓷、釉中彩等,中骨质瓷的优点是在灯光下能展现出晶莹剔透的效果,釉中彩的好处则在于不会脱色。而镀金的筷枕价钱一般较高,若是金属镀金则最为贵重。
按款式分类,筷枕最常见的形状有船、桥、如意、龙头、古筝、鹅子、佛手等,据说这些都由铸造的师傅手工制作,由于很多都颇为神似,所以他们做的像什么就是什么了。
问题五:筷子在中国古代叫什么? 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
历史记载,大概3100多年以前,我们就已经有了象牙筷子,《史记》记载:“纣始为象箸而箕子怖”,殷纣王是殷代末期,纣王因为他很奢侈,他把大象打死以后 ,把象牙锯下来做筷子,以显示他的豪华的气概,这是我们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双象牙筷子,这算起来,已经有3100年,就是公元前1100 多年,已经有了象牙筷子。但作为历史来说,他并不是中国的第一双筷子,而仅仅是第一双象牙筷子。
根据研究,我国筷子的历史还要前推1000年。我们最早的筷子是竹木筷,而不是象牙筷。我们的老祖先为了方便捞煮熟了的事物,就在原始森林里取下树枝,在陶锅里而捞菜,在捞来捞去的过程中,逐步逐步产生了筷子的雏形。这个最原始的筷子应该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并不象我们现在这么有规则。等到了纣始而象箸而萁于怖时候,筷子已经形成了,粗细长短都相同了,这样说来,我们中国有筷子的最早的雏形一直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
远古的时侯,筷子多是就地取材的树或木棍、天然的动物骨角,原始社会末期是修削后的木筷或竹筷。夏商出现牙筷、玉筷。春秋战国,庄重古朴的铜筷铁筷,汉魏六朝,光亮秀丽的漆筷、精致名贵的银筷和金筷出现。近来,质料各异的筷子名目繁多,有象牙筷、犀角筷、乌木镶金筷和各种玉筷。
在我国的唐代,银制的筷子是最出名的,因为金筷被皇家所垄断,别人不能再用,但是银筷却可以,一般大户人家都用银筷。自唐代产生了银筷之后,到现如今银筷仍然很流行,有流传说,银筷子能够验毒,那有毒的东西用银筷子 去以后,原来的银白色发黑。
说筷字
说到筷子,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国有历史记载的就已经有3100年了。筷子的“筷”字是怎么发展演变过来的呢?它为什么叫做筷子呢?筷子这个词,在汉语里有关的读音就有三个,要说字最少有六个,常见的是箸,一个竹子头一个或者的者,这个字还有个异体字,就是住旁边在加个木字旁,这个字最早在说文解字里就有记载,讲的就是吃饭的工具。
南北朝出了一部楷书字典,叫《御监?》里边有个字,读音呢跟箸一样,但写法不一样,写法是一个竹子头,下面一个帮助的助,这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那个箸字念是念住,可是你要想他表示什么意思呀,从形体上不大容易看的出来,同样是这个读音,写成了帮助的助呢,就能看出点儿名堂来。好象是跟我们生活当中能起点儿帮助作用的东西有关,音没有变,写法变了,表现的意义比原来要多一点,这是很有意思的。
筷子在我国可谓是历史悠久,但筷子这个词以及发音,却只有几百年的时间,从这里到是可以看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们中国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他往往要赋予一些观念上的东西。比如:结婚的时候要送给新郎新娘枣呀,栗子呀,意思就是早立子,希望他们能早生贵子。这在民间叫讨口采,从箸发展到筷也受到这种讨口采的影响。
明代有一部书,说现在的吴中,也就是现在的江浙一带的土著,这个箸就不叫箸,叫筷子。原因是因为江浙一带的人撑船的多,船户人家撑船有很多讲究,有很多忌会,说这个箸跟停住的那个住字同音,撑船的人总想着一帆风顺,住不走,这不就挺麻烦的吗?就把这个箸改成快,快快的走,那么词变了,发音变了,字也变了,还是竹子头,不是者了,是快慢的快,我们现在的筷子的筷其实就是一个方言字。
筷子的种类
筷子看起来简简单单,灵活小巧,却质料各异,种类繁多>>
问题六:筷子古代叫什么 筷子古称箸,一种由中国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进食工具。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问题七:古代晚清筷子有多少种 筷子有很多材质的,有纯竹的、彩漆的、象牙的、银质的
一方钩沉
古代“筷子”蕴含的“箸文化”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相当久远,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古人便开始使用筷子了。几千年来,有关筷子的说法、用法和忌讳等等,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箸文化”――
筷子的最早记载
始于何时?
筷子的最早记载
始于何时?
《说文解字》中称
“箸,饭也”
在中国古代,筷子的叫法很多。比较主流的称谓有三个:一个叫“箸”,一个叫“”,一个叫“”。如果用木头制成的,又写作“”。其中以“箸”和“”流行较早,“”在魏晋使用较多,如顾野王《玉篇》称,“箸者,也,饭具也”;隋唐以后的正式说法多称为“箸”。
、两字,会意与形声兼有。其字义反映相当直接,就是夹食物、帮助吃饭的东西。这东西在古人眼里并不一般,《说文解字》中称,“箸,饭也。”在古人眼里是一种奇巧之物,不仅西方人觉得中国的筷子不可思议,就是古代中国人自己也觉得筷子的发明很绝。
现在流行的“筷子”叫法,在明代以后的文献中才较多出现,开始叫“快儿”、“快子”。被引用较多的说法,是陆容《菽园杂记》中有关时俗的记载。那时水上行舟之家讲究避讳,以吴中(今苏州)一带为甚,如忌讳“翻”、“住”等字眼,于是称“幡布”为“抹布”,“箸”为“快儿”。
明人李豫亨在《推篷寐语》中则是另一种说法,他认为船家将“箸”称为“快子”,并不是“箸”与“住”谐音,而是“箸”与“滞”谐音。“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船家取意行舟快如飞,久而久之便喊开了,“快子”按文字学规律,渐渐变成了“筷子”。
古人使用筷子
有哪些规矩?
《翦胜野闻》记载
唐肃侍膳 “拱箸”遭朱元璋严惩
在古代,吃什么食物时该用何种筷子都有说法。《礼记・曲礼上》是这样说的,“饭黍毋以箸”,意思是吃米饭时不能用筷子,而用匙羹吃。在羹里有菜的时候,才动用筷子――捞夹,即所谓“羹之有菜者用。其无菜者不用”。如何用筷子,可谓规矩多多。
现在不时能看到的两人用四只筷子同时夹菜,这在古代是不允许的。古人认为这种动作叫“截筷”,与收纳骨灰时的动作相似,不吉利。古人吃饭时还忌让人停下筷子,“停筷”是针对死人的。人死后会在棺前放最后一碗“饭”,并将一双筷子直插饭上叫“供筷”,这样才停下筷子。因为这种忌讳,吃饭时是不能将筷子插在饭上的。
在正式场合,连筷子的摆放都要注意。如筷子横放在碗或碟子上,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食,诸位慢用”。而在湘西一些地方,如果表示不再就食,则将筷子十字交叉,放在碗上,表示“实在吃不下去了”。还有的地方,如果将筷子放在碗的左边,即表示已经吃饱。
这种民间用筷礼节,一般在熟人、平辈中间使用,不同身份、辈分之间要慎用,如晚辈不能在长辈“横筷”之前放下筷子。明初,一位名叫唐肃的大才子,万分荣幸地被明太祖朱元璋叫来“侍膳”,但因“拱箸”,即摆放横筷而遭朱元璋严厉惩处。明人徐祯卿笔记《翦胜野闻》中记述了此掌故:“(唐肃)食讫,拱箸致恭为礼。帝问曰:此何礼也?肃对曰:臣少习俗礼。帝怒曰:俗礼可施之天子乎?”结果,本因“失朝坐免官”的唐肃被定罪“大不敬”,罚到朱元璋老家濠州守城去,即所谓“罪坐不敬,谪戍濠州”一说。
归纳起来,民间关于筷子的禁忌有十多项:忌“三长两短”,两只筷子要长短一样;忌“仙人指路”,使用筷子时食指单独伸出不好,老北京称之为“骂大街”;忌“品箸留声”,不要将筷子在嘴里来回嘬;忌“击>>
问题八:中国古代“分筷”是什么意思 餐桌礼仪的一种:
分筷:摆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只有在吃绝交饭时才这样摆。
中国人乃礼仪之帮,民以食为天,用餐岂能没有规矩!虽然说讲不讲究都是一日三餐,但是知道总比不知道好吧!
筷子文化十五忌
疑筷:忌举筷不定,不知夹什么好;
脏筷:忌用筷子在盘里扒拉夹菜;
指筷:不能拿筷子指人;
抢筷:就是两个人同时夹菜,结果筷子撞在一起;
刺筷:就是夹不起来就用筷子当叉子,扎着夹;
横筷:这表示用餐完毕,客人和晚辈不能先横筷子;
吸筷:即使菜上有汤汁也不能嘬筷子;
泪筷:夹菜时不干净,菜上挂汤淋了一桌;
别筷:不能拿筷子当刀使用,撕扯肉类菜;
供筷:忌讳筷子插在饭菜上;
拉筷:正嚼着的东西不能拿筷子往外撕,或者当牙签;
粘筷:筷子上还粘着东西时不能夹别的菜;
连筷:同一道菜不能连夹3次以上;
斜筷:吃菜要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不要吃得太远,不要斜着伸筷够菜。
分筷:摆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只有在吃绝交饭时才这样摆。
问题九:中国古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筷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之所以得名与江南民间忌讳有关。 说起为人类饮食服务的历史,这筷子可以算得上刀叉的老祖宗。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主要靠手抓吃食物,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们发现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推测,当时人是用手把饭送入口内的。后来由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取食,久而久之,聪明的先民逐渐学会用竹条来夹取,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 筷子古时候单叫箸,箸的起源可追溯到周代,《礼记》、《荀子》、《史记》都提到箸,在《韩非子》特别提到以荒*奢侈闻名的纣王,使用“象箸”进餐。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环境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则恰好验证了这样的结论。 不过《札记》上说:“羹之有菜者用祛,其无菜者不用k。”而从造字法来看,“k从木”被有些学者认为是木头筷子。回想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还是可能的。研究表明大约到了汉代以后,才普遍使用筷子。后来,“箸”又演变为“筷”,与我国古代江南水乡民俗讳言有关。民间行船时讳言“住”,而船家行船又偏偏在吃饭时离不开箸,二者同音,索性改成“快”,后来为了和常说的“快”区分开来,便加上了竹子头。
当然值得推广了。《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内容与其中的文化内涵非常值得推敲。这么多年,一直有很多专门研究《红楼梦》的人层出不穷。大家都被其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所吸引着。无论是里面的波诡云谲的人物关系,还是文中大量描写的各色美食,都引发了不少人深入研究。
而这位大叔亦是如此,他一直很喜欢这部著作,而且对其中所描述的美食非常沉醉。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他决定还原其中的美食。但是只有文字描述,并没有图案可以参考,所以这么多年他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也绕了很多弯路。
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气馁,也没有放弃。而是一鼓作气,再接再厉,花费了近32年的时间,前前后后一共重现了56道美食。而美轮美奂的食物真的让人看着非常的震撼,也很惊艳。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表示:这就是文字中所描绘的食物,简直是一模一样!而且他给我们呈现出来的美食,完美的还原了文字所描述的画面感,看起来真的就跟描述的别无二致。所以很多人也对大叔这么多年的坚持表示由衷的敬佩。这真的是要有着超乎常人的热情与热爱,才能一直这么坚持不懈啊。
而他自己也表示,一开始也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想将自己心中的红楼美食呈现出来,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将其传承下去。这不仅仅是美食的传承,也是古典文化的一种传播与推广。所以他的做法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引起了很大的热度。很多人都表示,希望大叔可以一直坚持下去,给我们呈现出更多的,更栩栩如生的美食。同时,也真心的希望这一举动可以推广下去。
饮食文化出现于夏、商、周三代,迄今已有2800多年,是中华大地孕育的传统文化之一。在中国,民间发明了许多食品,但无法确切知道发明人的名字。这些食物有饴糖、豆豉、酱油、酒曲、豆腐、粉丝、皮蛋等。中国的伊府面是世界最早的速煮面,中国的粽子是世界最早的软罐头。
夏禹时懂得如何种水稻,造酒的杜康是夏朝的第五代国君,夏朝有虞氏为庖正,专司烹饪,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厨师。
在商朝,已出现了五谷、五畜,烧烤和酿酒,并使用青铜器作氽、炸、煎、炒等烹饪行为。商朝人喜欢饮酒,那时制作的盛酒器具非常精美。商纣王造酒池肉林,重视物质享受,这说明当时的饮食水平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到了周朝,饮食文化更为璀璨夺目。《诗经》、《周礼》、《礼记》中对饮食的记载,已较为可靠和翔实,在那个时候,饮食文化已具有很高的规模。周朝的“八珍”是帝王美食的典范之作。所谓八珍是:淳熬、淳母、炮豚、炮群、捣珍、渍、熬、肝膋。
在《周礼》一书中,对用于制作珍馐的120种原料、100种酱制品进行了记述。其中主要食物种类有如下一些:
◆六谷:稌、黍、稷、粱、麦、菰;
◆六兽:麋、鹿、熊、麇、野猪、兔;
◆六禽:雁、鹌鹑、鹃、野鸡、斑鸠、鹁鸽;
◆六清(饮料):水、浆、醴、醇、医、酏。
◆一些水产品:鱼、龟、鳖、蜃、蚌等。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观点。士大夫和文人骚客热烈响应,将饮食文化推向高潮。孔子还主张:“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我国进入太平盛世,饮食文化更加得到大的发展。食物品种多,烹饪技术高,山珍海味、奇肴异馔已勿庸细言。饮食已不仅是满足食欲的需要,而是与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紧密结合,把食疗、营养、文化联系在一起。
宋元时期,我国饮食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时候,人们的主食已由五谷杂粮向稻、麦两种转变,杂粮已成为辅助性的食品。元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对元代宫廷饮食进行了忠实、完善的记录,是一部著名的营养学专著。
明清时期,中国饮食文化达到全盛,我国的饮食水平已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
在明代,豆腐和豆制品得到广泛食用。清代的饮食规模和水平,在《红楼梦》一书中有详细的描写。清代除了正餐、副食外,还有各种小吃和应时食品,使人们要感叹食品之无穷、脾胃受纳之有限。光是清代曹庭栋所著的《姥姥恒言》一书中的“粥谱说”,就依据上、中、下三品,对100种粥的选料和制作方法及服食宜忌进行了评述。
进入近代,西方饮食传入我国,传统饮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烹调实践中,中国人大胆改良,不仅将传统的饮食文化予以保留,并使烹饪技术更加科学。由于洋为中用,中西合璧,人们开始采取中菜西做或西菜中做的原则,丰富了中国菜的做法。
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人类文明始于饮食。饮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步,饮食超越了单纯的生理需要,不断丰富着自身的自身内涵,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国旅游开发中的宝贵旅游资源。
饮食文化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的属性,制作过程和仪式,用餐的器具、环境、礼仪和风俗等。
饮食文化从来就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名扬四海的中国美食,就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丰富的食源、独到的饮食加工技艺、蕴涵深厚的饮食美学和饮食民俗等文化内涵,它已成为历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这两种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尺之一。同时,中国美食也是一种色、香、味、形、器、健、意诸美俱全的艺术。它在色彩上,追求冷暖相配,浓淡相宜;在气味上,崇尚香气扑鼻,清醇诱人;在滋味上,重视五味调和,脍炙人口;在造型上,讲究变化多端,精美和谐;在器皿上,力求质地精良,美观舒适,相得益彰;在功能上,主张健康安全,补益身心;在饮食氛围上,讲究清静幽雅,情趣盎然。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调技艺精湛,闻名寰宇,在世界上素有“饮食王国”之美誉。如同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一样,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可以说,在今天的旅游活动中,饮食早已超越了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目的,而是体现人们热爱生活、彰显自我、追求高雅、注重体验、丰富情趣的文化载体和符号,是一项包含着丰富社会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如今“食在中国”,品尝中国大江南北风味佳肴,是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旅游者到中国旅游的动机之一。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
饮食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又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形成自己丰富的内涵。关于饮食文化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有人依据黄帝制造釜甑、教民建灶蒸谷的传说,认为他是烹饪的始祖;有人认为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是他揭开了烹饪史的第一页;还有人认为伏羲氏“结网罟,以教佃渔”,应为中国烹饪的始祖。其实,古籍中的这些记载都是后人追记的,而且常常涂上一层神话色彩,更难免把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氏族部落的某些创举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人类原始的采集野果、捕获动物只是为了果腹,是为了充饥保体,古籍记载反映的也不过是从茹毛饮血到熟食的转化,还谈不上人类有意识的烹调的艺术。用科学眼光来看,饮食活动的产生应该是从人类吃熟食开始的。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剩余产品日渐丰富,社会分工日益扩大,饮食活动成了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并逐步形成周期性的惯制,进而创造出了一系列与饮食相关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体系,从而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一种文化。
大约在1万至4万年前,人类发明了烧石传热熟物的石烹法,这是最原始的烹调方法。原始人类或把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烤熟,或把食物放在石板上加热石板烤熟而吃,这在北京周口店的考古中得到证明。到了新石器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陶器时期,人们以陶器为炊具,或用陶鼎煮肉,或用陶鬲煮谷,或用陶甗汽蒸食物。陶制炊餐具的使用,促进了原始烹饪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了烹调时代。
夏、商、周三代到秦统一中国,是我国烹饪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自夏代以后,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人们开始用铜制炊具,将原料改成小块,使用动物油烹制菜肴,这就使烹饪又进步到油烹法。这时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装着各种珍馐美馔,即所谓的“钟鸣鼎食”。我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程式,就是在这个时期初步定下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先秦时期的饮食和原始社会时期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如食物范围日益扩大,烹饪器具不断发展,烹饪方法有所进步,烹饪制度、饮食文化初步形成,等等。
汉代的饮食品种和烹饪水平都较前朝有了长足的发展。汉代以后,铁器逐渐取代铜器,植物油开始登灶入馔,已掌握了炖、煮、炒、煎、酱、腌、炙等烹调方法,对食品原料也十分讲究,烹饪操作的技术分工已趋成熟,这可以从山东出土的《庖厨图》、“厨夫俑”中得到证明。《庖厨图》描绘了一套前后连贯的烹饪制作过程的宏大场面,图中刻绘的人物个个忙碌,各司其职,从上到下有六个层次,概括了从原料准备到加工处理等各个环节,分工层次明确,是汉代烹饪文化的有力表现。“厨夫俑”则是关于厨师形象的造型,从衣着装束看,几乎与如今的厨师不相上下,这说明当时厨师已形成为一种职业。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大量引进了葡萄、西瓜、芝麻、菠菜、芹菜、大蒜、茴香等域外食品,使传统饮食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各族人民饮食文化大交流、大融合时期,加之受道教“长生不老”思想的影响,在食馔的内容和形式上多姿多彩,追求“医食同源”、“药食如一”的丰富多彩的烹饪方法。此时的食品种类几乎包括了现代绝大部分常用食物,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反映了当时食文化发展的高度。另外,魏晋以后饮茶之风开始兴起,南方吴国把茶作为宫廷饮料,贵族宴会,皆设茗饮。南朝时期,饮茶已经普及到贫民百姓家庭。北朝时期,士大夫把饮茶作为“华夏口味”。
唐宋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全盛时期。商业和手工业的蓬勃发展,水陆交通的发达和城市的兴起促进了饮食业的发展。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被后人称为“茶圣”的陆羽所著的《茶经》的问世,使中国茶文化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即由饮用变为品饮,由一种习惯、爱好升华为一种修养、一种文化。到了宋代,茶更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宋代的瓷器食具还以其精美绝伦滋润着我国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生活成为文人士大夫重要的社交文化活动,文人们对饮食讲究美食、美味、美器、美境,强化了饮食文化的审美性质。
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无论是宫廷饮食、贵族饮食和官府饮食,还是民族饮食、地方饮食和民间饮食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清朝统一全国后,饮食文化呈现出融南北美食于一炉的特征,其典型代表是满汉全席的出现。满汉全席以其礼仪隆重、用料华贵、菜点浩繁、场面豪富而著称,是能与享有盛名的法国大菜媲美的中国名菜之一。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是建立在中国历代先人广泛的饮食实践基础上的,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反映,并与人们的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特色。
首先,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化,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神韵和魅力。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中国古代先人自己的饮食活动开始时就已经产生了,“它是人类生活的第一朵花”。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无论是饮食用具,还是饮食礼俗都在不断的发展丰富。中国饮食文化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是生生不息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独具特色。饮食文化是跨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许多领域,又具有自己独特内涵和外延的一种文化形态,是自成网络又具有独特神韵的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土开发和农业生产的进程息息相关,这些基础因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它的母体,同时又规定了它的特性。中国饮食文化是在中国特定的物质环境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便有了饮食搭配、礼节到位、四时有序、三餐合理、讲究餐具、卫生可口的特有的文化基调和品味。
再次,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尺,也是中华民族特质的体现。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是提高人类体质和促进智慧创造的重要物质手段,同时也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标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食物构成和饮食风尚,反映着该民族的自然物产、生产状况、文化素养和创造才能,反映着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成就和民族特质。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和进步状况,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民族,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独特风采。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食文化
中国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广泛的流传地域、众多的食用人口、卓越的烹调技艺、丰美的营养菜式、深蕴的文化内涵而享誉世界,成为人类饮食文化宝库中的明珠。
一、食文化的成因
中国是个素来重视饮食的国度,在几千年的文明演进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食文化。中国饮食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使中国赢得了世界“烹饪王国”的美誉,中国菜肴也跻身于世界四大名菜之列。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烹饪艺术相比,中国烹饪无论是在食料选取、烹饪技法上,还是在菜肴设计、调味的处理上,以及菜点的酿名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就自然条件来看,中国地理环境优越,地大物博,气候变化多样,动植物品种繁多,为食料的选取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来源。
其次就历史条件来看,稳定、漫长的农业生活,重历史、重家族和重传统技艺(包括烹调、酿造等方面的技术)的传统,使“祖传”的烹饪手艺得以承继和补充。中国不分食的合家共餐的传统吃法,起着情感交流、维系家族家庭团结的重要作用。
再次就政治条件来看,古代中国大一统的集权力量,把各地的美味佳肴荟萃到帝王贵族的餐桌上来,构成富丽多彩的宴席。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以士大夫阶级的生活为基础,以封建专制下的王公贵族为中介,尤以宫廷的饮膳为集中代表积累、保存、流传和发展而来的。中国帝王登峰造极的奢侈,也就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最高体现。
最后就文化条件来看,中国农业文化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认为食是人之“大欲”,“食为民天”,因此重食。中国传统食文化是由极少数人享用的。众多的人口、丰富的物产和缓慢的生活节奏,决定了时间是最不值钱的。为了整治一桌丰盛的山珍海味宴席,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精雕细刻,力求达到完美无暇的地步,以供达官贵人享用。
中国的食文化如同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一样,是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主要地方风味
长期以来,各地由于选用不同的原料、配料,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因而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味和不同的菜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中国菜划分为不同的流派。从原料性质来看,可将中国菜划分为素菜(宫廷素菜、寺院素菜、民间素菜)和荤菜;从菜肴功用来看,可将中国菜划分为普通菜和保健医疗菜;从地域角度来看,可将中国菜划分为四大菜系,即鲁菜、苏菜、川菜和粤菜。它们都是在各个地域的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长河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这里对四大菜系作些简单介绍。
1鲁菜
鲁菜,又称山东菜系 ,由胶东与济南两地地方菜发展而成。鲁菜风味不仅扩大到京津,而且远播至白山黑水之间,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一大菜系。明清两代,鲁菜成为宫廷御膳的主体,是我国北方菜的代表。其特点是:选料精细,精于制汤,以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讲究丰满实惠。另外,山东曲阜的孔府菜,对鲁菜的形成也具有影响。现在,曲阜根据《孔府档案》记载的明清时期孔府向皇帝进贡的菜单和孔氏家族日常筵席食谱,进行仿制,深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
鲁菜的代表名菜有:糖醋鲤鱼、德州扒鸡、锅贴豆腐、九转大肠、清氽赤鲤鱼、红烧大虾、油爆海螺、孔府一品锅等20余味。其点心小吃有:周村酥烧饼、武城暄饼、荷叶饼、潍县杠子头火烧、煎饼、糖酥煎饼、锅贴、高汤小饺、开花馒头、煎包、金丝面、氽子面、蛋酥炒面、福山拉面、蓬莱小面、鸡肉糁、甜沫等。
2粤菜
粤菜, 又称广东菜, 是由潮州、广州、东江(惠州)三大流派组成。广东菜的特点是:选料广博奇杂,配料较多,注重装饰,讲究鲜嫩爽滑;擅长小炒,善于掌握火候,油温恰到好处;注意季节搭配,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以广州菜为代表的粤菜影响闽、台、琼、桂诸地。
广州菜特点是制作精细、花色繁多,重视蒸炸, 烧脍也很精湛,花色菜形态生动。在动物原料方面,除猪、牛、羊外,还有蛇、猫、鼠等,尤其是以蛇入菜,由来已久,西汉《淮南子》中就有“越人得蛇以为上肴”的记载,故民间有“食在广州”之誉称。18、19世纪,随着对外通商和“下南洋”,粤菜也逐步走向世界。据称,现在仅美国纽约就有粤菜馆数千家。潮州菜以烹制海鲜见长,以菜汤最有特色,刀工精细,甜味较浓,注意保持主料原味。东江菜则下油重,味偏咸,主料突出,朴实大方,具有乡土风味。
代表名菜有:脆皮乳猪、白云猪手、龙虎斗、烤鹅、蛇羹、太爷鸡、杏元鸡脚炖海狗、鼎湖上素、东江盐焗鸡、护国菜、脆皮炸双鸽等20余味。其点心小吃有:成珠鸡仔饼、皮蛋酥、煎堆、冰肉千层酥、大良膏煎、酥皮莲蓉包、叉烧包、粉果、伦教糕、马蹄糕、肠粉、蜂巢芋角、松糕、蟹黄灌汤饺、薄皮鲜虾饺、干蒸烧卖、沙河粉、荷叶饭、及第粥、艇仔粥、大良双皮奶等。
3川菜
川菜,又称四川菜,以成都、重庆两地菜肴为代表,在我国享有崇高的声誉。川菜重视选料,规格讲究一致,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自古有“尚滋味”、“好辛辣”的饮食传统。它的特点是: 麻辣、鱼香、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 即辣椒、胡椒、花椒 )和鲜姜, 以辣、酸、麻、香脍炙人口, 素来享有“一菜一格, 百菜百味”的美名,地方风味十分浓郁,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因此有人把川菜特点归纳为“清鲜见长, 麻辣见称”。川菜对湘、鄂、黔、滇也有影响。川菜历史悠久,秦末汉初就已显露锋芒,现今川菜馆已遍布世界各地。
代表名菜有宫保鸡丁、回锅肉、鱼香肉丝、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灯影牛肉、鸳鸯火锅、干烧岩鲤、家常海参、锅巴肉片、干煸冬笋等20多味。其点心小吃有:荷叶蒸饼、蒸蒸糕、蛋烘糕、鸡蛋熨斗糕、青城白果糕、崇庆冻糕、锅盔、宜宾燃面、龙抄手、红油水饺、玻璃烧卖、担担面、赖汤圆、芝麻圆子、广汉三和泥、川北凉粉、小笼蒸牛肉、顺庆羊肉粉等。
中国食文化的特色
中国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五味调和是中国食文化最大的特色
中国食文化在烹调上无论是对品味的追求上,还是对菜肴的制作上都以五味调和为最高原则。五味调和的原则贯穿于中国食文化整体之中,是中国食文化的精髓。
五味调和首先是满足人们饮食口味的需要和选择食品原料的要求。五味,是指甜、酸、苦、辣、咸;五味调和是指这五种口味既有变化,又能搭配合理,保持和发挥食物的本味或真味。五味调和还要合乎时序,对食品原料的选择,不同时令有不同侧重,《礼记•内则》中就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的说法,强调既要满足人们的口感需要,又要与四时变化和人的生理需求和谐一致。五味调和也是对烹调过程的要求。《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曾描述过这一过程和要求:五味谁先放后放,如何掌握时机,放多放少,如何调配才能合适,都很有讲究。在烹调过程中,锅中异常微妙的变化难以用语言说明白,关键在于烹饪者把握适当的 “度”,使菜肴具有“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的上乘特色,其宗旨是将诸味中和成一协调的有机体。
2追求色、香、味、形、器、境有机统一的美食观
中国食文化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不仅仅追求五味调和之美,还有对色、香、味、形、器、境综合之美的偏好,这是中国食文化的审美文化特性。中国烹饪素有“吃的艺术”、“吃的美学”之称。在中国饮食中把色美放在首位,可见辨色对触动食欲的重要,孔子就提出“色恶不食”,菜肴色彩搭配组合的优劣往往是筵席成功与否的关键。菜肴的香气,能引发人们品评菜点的欲望和动机,同时香的感受能够加深和促进人们对色与形的审美愉悦。饮食中的愉悦以“味”为主体,与色、香、形结合的美味是饮食审美感觉的高潮,“重味”是中国饮食文化区别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形美有助于饮食审美情调与氛围的营造。美味配美食,犹如琴瑟和鸣,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境美,主要是指优雅和谐的饮食空间环境和情感环境,它能使宴饮锦上添花,令人畅神悦情。
色、香、味、形、器、境诸美的和谐统一,使饮食活动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行为,而且具有明显的审美欣赏、审美体验的价值,而烹饪与宴饮的设计与安排则有着艺术创造的意义。
3共食同餐的进食方式
中国人对待饮食,从来都不把它仅仅看作果腹的手段,而习惯于用它作为联络人与人感情的纽带。在进食方式上,多喜“共食”的方式。西方人虽然也有同桌而食,却是各吃各的“分餐”吃法,与中国人同吃一菜、共饮一汤不同。虽然“分餐”的吃法从卫生的角度而言是不科学的,但是中国人宴饮中的“共食”追求的则是一种人生境界。中国古代君王通过宴饮“以通上下之情”,藉以获得国家的长治久安;民间宴饮则是通过吃喝联络感情、清除隔阂、和睦家庭、邻居相亲乃至民族团结。无论是文人墨客雅集宴饮的吟咏唱和,还是民间酒肆游戏的相互争逐,在对不同口味菜肴的共同品尝中,在诗情画意的宴饮氛围中,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美的人生境界。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们热情好客的传统。中国现代旅游饮食文化仍然遵循这一传统,热情接待来自各国的旅游者,在宴饮中追求感情的融洽,气氛的亲切,主宾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但在饮食中应充分尊重客人的饮食习惯,在“共食”的方式中运用公筷,或保持共食的形式而采用分餐的进食方式,使西方旅游者既感受到我国饮食文化和谐的诗意氛围,又能在心理和习惯上相适应,也使当代中国饮食文化适应现代人对生活的卫生质量追求。
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中国酒已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酒文化。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从酒中可以了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农业、商业、历史文化等都可以在酒文化中找到可贵的资料。酒是饮食文化中一朵绚丽的花朵,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一、酒文化的形成
酒是用高粱、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等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制成的含有食用酒精(乙醇一度以上方能称为酒)等成分的饮料。从酿造技术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我们的祖先就已懂得酿酒。但至今,人工酿酒滥觞于何时何人尚难确定。有仪狄酿酒说,也有杜康酿酒说,后世一直把仪狄、杜康奉为酒神。此外,还有“猿猴造酒”说、黄帝酿酒说等。虽然说法纷纭,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我国酿酒在龙山文化时期是较为发达的行业。从其发展来看, 中国酒可分为启蒙期、成长期、成熟期、发展期、繁荣期五个阶段。
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至夏朝初年为启蒙期。这一时期为原始社会晚期,先民们用发霉但已发芽的谷物制酒。人工酿酒的先决条件是农业文明的发达和陶器的出现。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约在6000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从夏王朝至秦王朝,大约1800年左右,为中国酒的成长期。这一时期,由于农业中已有五谷六畜, 酿酒业中发明了曲糵,使中国成为最早使用曲酿造酒的国家。同时,随着酿酒工艺的迅速发展,加速了酿酒行业开始作为独立手工部门与农业分离的步伐,朝廷开始设官治酒,以掌管重大的国事和王室的饮宴活动。酒官的设置,标志着酿酒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这对于规范和提高酿酒技术,总结和推广酿酒经验都具有重要作用。
周人以农为本,认为大量酿酒和酗酒会浪费很多粮食,是难以容忍的“罪恶 ”。为了节约粮食,积蓄国力,西周初年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禁酒法典——《酒诰》,它规定了十分严厉的禁酒措施。西周从设官治酒到以法禁酒,标志着酒文化与制度文化结伴运行,这对于几千年来中国的酒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礼制文化的直接影响下,西周统治者还大力倡导酒德、酒礼,其目的除了分尊卑之外,主要还是为了禁止滥饮酒。西周倡导的“酒礼 ”、“酒德”,后来同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融合,成为数千年来中国酒文化区别于西方酒文化的最大特色。西周酒业的发展状况基本奠定了中国酒文化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用曲发酵,从古到今,这是中国的国酒——黄酒和白酒与用菌种发酵的洋酒生产工艺的根本区别;二是把酿酒、饮酒和用酒都纳入法制化、礼制化、礼仪化的轨道,大大增加了酒的精神文化价值,减少了酒的负面作用。几千年来,中国酒文化历经无数次的发展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是沿着这样两个方向不断变革,曲折发展,逐步完善的。另外,由于商、周时代均有酒色乱政、亡国的实例,秦汉之际又出现玩弄阴谋的“鸿门宴”, 所以人们对酒尚存有一定戒心,也给酿酒业的大发展带来一定障碍。
从秦王朝至北宋,大约1200年左右,迎来中国酒的成熟期。这一时期有汉唐盛世,经济贸易发展,中西文化交融, 李白、杜甫、杜牧、苏东坡等酒豪文人辈出,加之东汉末至魏晋长达两个世纪的战乱,失意文人借酒浇愁,狂饮空谈,从反面也促进酒业大兴。饮酒风气不仅限于上层,同时也广泛传播到民间。由于酒量需求大增,为中国白酒的发明、发展奠定了社会与物质基础。在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记载了人们对酒的药用功能已有一定的认识深度。在东汉时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上,酒事是常见的题材。最引人注目的是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庖厨图”中的酿酒场景,它是对当时酿酒全过程的描画。《齐民要术》等有关饮食及造酒的科学技术书籍的面世,为中国酒业的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北宋到晚清,历时800多年,是中国酒的发展期。这一时期,蒸馏器从西域传入中国, 给中国白酒的发明提供了物质基础。白酒也称烧酒、白干酒。《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从这一时期出土的不少小型酒器判断,度数较高的白酒已迅速普及到一般庶民百姓中。明中叶以后,以高粱为原料,以大麦制曲,用蒸馏方法制造的烧酒渐渐取代黄酒而占据主导地位,在北方发展很快。与蒸馏白酒发展提高的同时,黄酒、葡萄酒、果酒、药酒也得以提高发展,使中国的酒文化迎来灿烂多彩的时代。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可谓中国酒发展的第五阶段,堪称繁荣期。中国传统的酿造技术与西方先进的酿造技术相互影响,争放异彩。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和日本清酒等都传入中国,不仅促使中国传统酒出现新品种,而且竹叶青、五加皮等老牌白酒也迅速发展,各显优势与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酿酒业迎来繁荣时代。90年代初,中国白酒年产量已达720余万吨,约占世界烈性酒总产量的40%, 居第一位。
传统饮食与现代饮食区别
本文2023-10-31 07:19: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6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