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除疫的传统节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2收藏

防病除疫的传统节日,第1张

防病除疫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传统民俗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仲夏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此外由阴阳术数及季节时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习俗。根据阴阳术数,午为阳,重午为至阳。古人把端午日午时,三午相重,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

古人还把端午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称为“龙花会”,有“千载难逢龙花会”之说。夏季是阴阳二气相争的时节,阳动于上、阴迫于下,午月纯阳正气,为阴邪所惧。

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灵验、有效。

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

朱砂、雄黄、香药等物品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具有辟邪、驱蚊、祛瘟等功效,是端午节为小孩佩香囊中的常见物品。其中,朱砂被认为可以辟邪、驱魔、解毒,雄黄被认为可以驱蚊、祛瘟、除湿,香药则被认为可以辟邪、驱虫、除臭。因此,将它们放入香囊中,可以让小孩在夏天远离疾病和灾难,保持健康和安全。同时,这些物品的香气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舒缓作用,有助于缓解小孩的情绪和疲劳。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为此要做好工作总结。为了让您在写工作总结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防疫年度工作总结(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疫年度工作总结1

 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的身心是否正常发展,能否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为此,我校从“学生健康第一”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全体师生规范地进行了卫生安全知识的教育,学校卫生工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我校卫生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职责,增强责任感

 为了切实做好卫生安全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李金晶校长为组长的卫生工作领导组。学校齐抓共管,有效地开展了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二、建立制度,落实责任制

 在校卫生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学校德育处和少先队建立了一系列的卫生管理制度。全体师生人人参加卫生工作,责任包干到人。各班、各处卫生定人承包,校园划分成若干个卫生责任区,责任到班,责任到人。领导组定期对各卫生包干责任区的卫生开展检查评比,并计算成绩后每周张榜公布,分管卫生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每天检查督促。学校的卫生工作与教师、班级、学生的评优工作挂起钩来。

 三、定期检查,及时整改

 开学和每周,组织人员定期检查,发现卫生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在学校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清理了校园的管道、厕所等卫生设备、设施。更换各种破损的卫生设备。购置大量的扫把、畚箕、拖把等。后勤部门每天都例行检查卫生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消除卫生安全隐患。

 四、加强宣传,认真教育

 学校执行新课程计划,每班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使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德育处扎实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卫生习惯、卫生安全知识、传染病预防知识等的教育,形成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卫生安全知识教育网络,并且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学生明白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道理。我校召开了广播会,利用国旗下讲话的契机,向全体师生宣讲了预防此病的重要性,同时利用专栏进行了宣传,要求各班主任老师要召开班会,强化学生讲卫生的意识。

 五、人人动手,齐抓共管

 卫生工作的好坏不仅反映了学校的形象,更直接影响着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为了切实抓好卫生工作,全体师生认识到位,行动到位,人人齐动手,共同创造校园卫生新局面。校长亲自抓,带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走进校园,你经常会看见师生共同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的身影。

 我校在卫生工作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防疫年度工作总结2

 我校的卫生防疫工作在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和区教育局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较好地贯彻了相关规定,落实了相关任务。有效的保障了全体师生能够快乐、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现将我校的卫生防疫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认识,组织保障。

 1、加强认识。

 无论是在每次的教师全会上,还是在班主任工作会议上,孙校长无不提出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解读政策,学习文件,举出实例,提高了所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卫生防疫工作意识。

 2、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了卫生防疫安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任组员。并成立了由后勤部和学生发展部领导组成的应急办公室。形成了层层有人抓的格局,切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工作,抓出了成效。

 3、制度建设。

 为了保障卫生防疫工作这一重要的常规任务的开展实施。我校卫生防疫领导小组多次开会讨论,并征询学校健康老师的意见。

 二、宣传教育、形式多样。

 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宣传工作,营造人人讲卫生,人人懂防疫的良好氛围。

 1、校长经常利用晨会向全体师生宣传卫生防疫知识。

 2、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画等形式广泛宣传,加深认识。

 3、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召开不少于两次的`卫生防疫主题队会。

 4、通过学校门口的电子屏,飞信,对学生家长进行卫生防疫的宣传教育。

 5、严格开展健康教育课程,邀请专家经行讲座,培养学生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常规工作,坚持不懈。

 1、制定计划,有序开展。

 每学期开始,学校卫生防疫领导小组都会商议本学期防疫工作任务和重点,形成计划,发给每位班主任并在校园网上公布。每次活动之前,召开班主任会议,细致要求,周密布置。

 2、校园卫生常抓不谢。

 学校卫生安全实行班主任岗位责任制,值周教师带领学生会成员每日进行公共卫生安全巡视,各班学生做好本班教室的日常保洁工作,保洁人员做好公共卫生安全区的保洁工作,认真填写公共卫生安全检查记录。每周进行学校公共卫生检查评比,评比结果在次周一进行公布。

 3、一日两检坚持执行

 新学期伊始,在全校教师会上,即要求班主任严格执行一日两检,并将检查结果汇报给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经行登记汇总。并且强调,谁不报,出现问题谁负责。

 卫生防疫工作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和反复性,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更不可能一步到位或一劳永逸,我们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立足长远,抓长效管理,促长期效应。

防疫年度工作总结3

 为进一步贯彻县教体局关于疫情期间的防控工作,全镇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全体学生负责,积极落实上级部署的各项防控工作。现将防控活动总结如下:

 一、时刻高度警惕、落实值班责任。

 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某镇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在中心校校长、总支书记的带领下坚守岗位,值勤值班,站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第一道岗。

 二、召开汇报督导工作会,下发工作要点

 为了响应教体局督导工作精神,中心学校在本周一召开了“疫情防控、网络学习、开学前筹备”督导会议,中心学校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后大家集思广益制定出本周工作要点。

 三、深入各校督导,查看工作情况

 中心学校在校长、书记的带领下到某一中、二中、一小等学校,督导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和开学准备工作。每到一所学校,校长、书记、副校长认真听取各校校长汇报,几位领导实地查看各校开学前准备、疫情应急预案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认真了解学校开学前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详细询问还有什么急需解决的困难问题。几位领导重点了解各校网络教学情况,详细询问各校教学组织形式、授课内容等情况。

 四、发放防疫物资,真情温暖各校

 为保障在开学之后全镇各校师生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心学校多方沟通协调联系,采购防疫消毒用品,并将防疫物品发放到各中小学校。中心学校工作人员将防疫物品建立台账,科学使用,按照各学校实际需求进行发放,目前消毒液、酒精已经发放到全镇各中小学校,为复学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开学后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迅速步入正轨。

 五、局长讲话精神,各校深入领会

 为了深入领会县教体局三位领导讲话精神,特别是吴局长直播交流大会上提出的“三个不齐、三个精准、三个要求”。在直播交流大会闭幕后,中心学校把大会直播视频剪辑后转发到校长工作微信平台、业务交流微信平台,让各校校长及中层领导观看学习。

 面对当前形势,加强疫情防控,是我们中心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全镇师生平安度过这一非常时期,我们中心学校全体人员尽职尽责。本周内我们认识到位,部署及时,措施得力,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网络教学活动扎实有效。今后,某中心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将疫情防控工作、网络教学活动逐步朝纵深方向发展,以期本学期全镇教育教学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

防疫年度工作总结4

 自分配到泷泊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以来,在县畜牧水产局主管单位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政府直接的指导下,按照动防站的防疫工作部署,本人积极主动配合站长有效有序的圆满站里各项工作。通过不断地实践工作,体会很多,思考也颇多。

 工作中,本人能充分认识到乡镇防疫员的责任感,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各项职责,最大限度的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在站里,本人负责站里文件管理,将本镇各养殖大户建立详细、精确的台账等,及时向站长汇报进度情况;同时负责站里内务,保持站内整洁有序,确保工作环境健康舒适。

 工作中锻炼,工作后提升,高度注重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经常利用夜晚或者闲暇日,阅读《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教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能力建设教程》、《新农村建设支百招》等书籍、党政报刊。坚持用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约束自己,用党的方针、政策来指导自己,坚决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各种学习途经不断充实、提升自己,掌握和领会政策、法规、理论知识、业务等知识。每天都简洁记录工作日志,以便日后改正不足,以利更进一步的提高自己。

 坚守本部门本职位,协调各部门各分管。坚守防疫员工作岗位,积极主动参与县畜牧水产局开展渔民解困的前期工作,协助镇政府办公室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镇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得到领导的信任和好评。

 四个月的工作中,立足自身看个人,进步不小。操作能力明显提高,通过下乡开展秋季动物集中免疫,使得在学校里储备的纯粹理论融入实践;理论素养有所进步,通过管理站内资料,整理镇政府部分文件,文字表达趋近规范,向县监督站上交调查报告一份;协调能力略显加强,树立动防站良好形象,促进动防站和镇政府的良好关系。

 四个月的工作中,跳出自身看个人,差距很大。刚毕业就参加工作,经验储备远远不够,虽防疫方面的基本技术业务尚能应对,但面对家畜病症辩证困难;汇报工作意识不强,简单的认为只要工作落实就好,却没有主动、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

 总之,在参加工作以来,坚守工作岗位,协助站内各项业务,能切时、切地、切身的服务养殖业、协助动物防疫站!并将不断的通过虚心请教、用心实践等多方面的途径,继续身体力行刘昌义局长寄予的“三个希望”,一、安心、扎实、积极工作,二、落实业务,专业用于实践,加强综合能力。三、勤手、勤脚、勤嘴、勤思;努力做到人格好、业务好、形象好、能力好、人缘好的“新五好”防疫员,全力投入到崇高而艰巨的防疫工作中,尽我所能为泷泊镇多做实事!

防疫年度工作总结5

 20xx年,在市卫生局党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迎奥运,保安全”工作重心,全面加强以手足口病为重点的各种传染病防控,为xx灾区输送了抗震救灾防疫队伍,推进了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为保证衡水的奥运医疗卫生安全和实现衡水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手足口病防控

 今年5月份以来,我市发生手足口病疫情。为控制疫情,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制订下发了《xx市手足口病控制应急预案(试行)》、《xx市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并先后发出20余个明传电报,专门指导规范手足口病各项防控工作;

 二是5月份,全市实行手足口病疫情的双线零报日报管理,对每日零时至24时的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报告和分析,并及时向卫生厅报告重症病例情况;

 三是加强了手足口病例的流调,并对住院病例进行密切观察。针对重症病例,采取采样送检的同时,关闭其所在幼儿园,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据统计5-6月份期间全市共关闭幼儿园所200余所,对11300名儿童进行了隔离观察;

 四是组织疾控人员到托幼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宣传,对全市所有托幼机构、小学校进行全面卫生消毒,尤其加强乡镇幼儿园的儿童用具、玩具的及时消毒;

 五是采取广泛发动、群防群治的措施。各县市区都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据统计,各地共印刷发放传单40多万份。市卫生局专门印刷《手足口病防治问答》10万份、《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6000份分发给各县市区。

 截至20xx年10月,我市共发生手足口病例963例,其中5月份245例,6月份302例,7月份251例,8月份80例,9月份48例,10月份37例。

 二、抗震救灾工作

 汶川地震以来,我们共四次派出xx市抗震救灾防疫队伍。第一批包括流行病学、检验、消杀等专业人员13人,司机6人,负责xxxx市xx县6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及3个灾民安置点的消杀灭菌、流行病学调查、培训群众骨干、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各项防疫灭病工作。第二批包括消杀、流调、检验、监督人员以及司机共9名,第三批包括流调和监督人员6名,对口支援xxxx县的土城乡卫生院和泗耳藏族乡卫生院的卫生防疫工作。根据目前抗震救灾实际工作需要,第四次派出监督人员1名,目前帮助xxxx县平通区恢复当地的卫生监督工作。

 三、奥运保障工作

 根据奥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需要,我们加强了卫生应急各项工作:

 一是对各项应急预案进行了归纳梳理,并制定了各项预案的实施流程图;

 二是及时调整和充实了xx市卫生应急救治队伍。将5个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和1个疫情处置队伍进行重新调整,重新抽选了部分政治觉悟高、业务技术精、敬业精神强,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中职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了应急队伍。

 三是加强了对放射源、剧毒易制爆化学品、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等危险源管理工作。对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了全面检查。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建立了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台帐,加强了对重点医用放射源的管理,落实了双人收发、双人保管的措施,加强防范,防止丢失现象发生。

 四、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

 1、全面防范肠道传染病。从5月1日起,全市所有的医疗机构肠道门诊严格按照肠道门诊工作制度,认真做好预检分诊、腹泻病人登记、标本采集、病原学监测和疫情报告工作,做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

 2、继续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健全医疗机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制度和预检分诊制度,加强疾病控制人员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疫情主动搜索。

 3、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对各种人群的筛查监测工作。20xx年,共对新入监的两劳人员2986人进行hiv常规检测,没发现感染者。自愿咨询人数共2576人份,检测出阳性感染者2人。二是对暗娼、嫖客、长卡司机、性病就诊者等高危人群进行高危干预,共干预高危人数6787人。三是对我市10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管理,严格做好随访和cd4检测工作。对1例艾滋病患者实行抗病毒治疗。四是顺利通过全国《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期评估。

 4、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20xx年,继续开展 “卫ⅹ”项目、全球基金项目和健康促进等结核病控制项目,加强结核病人的追踪和归口管理工作。截至10月底全市共发现结核病人2191例,提前完成发现结核病人的任务。对发现的传染性结核病人实施了直接督导化疗。

 五、继续加强疫情网络直报工作

 由于近年来对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的重视,我市网络直报工作有了很大进展。20xx年截至目前,全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例, 分别是xx区疑似水痘疫情、武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和xx县的亚硝酸盐中毒,共涉及37人,无死亡病例。20xx年截至目前共报告法定传染病9114例,其中乙类传染病6822例, 丙类传染病2292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他类传染病共报告649例,其中水痘发病最高,为555例。

 六、继续扩大计划免疫成果

 1、扩大免疫规划疫苗范围。20xx年全市扩大免疫规划疫苗范围,由原来的6苗防7病扩大为14苗防15病。为保证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和财政、教育、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扩大免疫规划范围的通知”,对各地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从8月份开始,各县市区陆续执行扩大范围疫苗的预防接种,目前所有县市区均已执行。同时各地积极向当地政府争取财政支持,把扩大免疫规划工作补助经费纳入明年的财政预算。

 2、加快免疫规划信息平台建设。我市自2007年11份信息平台建设启动以来,各项工作一直处于全省前列。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基本完成了2002-2007年出生儿童数据的录入上传工作,共上传261423例个案。

 3、继续保持较高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儿童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以乡为单位90%以上。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仍维持较高水平,报告累计接种基础免疫“五苗”接种率均在99%以上,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748%。

 4、继续加强免疫监测、afp监测、麻疹监测、新生儿破伤风监测、异常反应监测、乙肝监测等六大监测工作。同时加强了冷链运输和疫苗管理。进一步加强二类疫苗的管理。

 七、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

 在进一步加强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同时,认真做好地方病监测及调查工作:一是继续做好碘盐监测工作。20xx年全市共监测批发加工分装企业碘盐1188批,质量合格率为100%。居民户盐样3192份,碘盐覆盖率为9943%,碘盐合格率9915%,合格碘盐食用率9859%,质量合格率与上年度相比有所下降。二是进一步做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工作。20xx年全市共对5个县16个乡18个村开展了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工作,共监测水样90份,监测8-12周岁儿童氟斑牙564人,采集8-12周岁儿童尿氟277份,监测16周岁以上成人氟骨症7231人。

 下一步,我们要下大力度,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

 系建设,切实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1、继续加强手足口病、霍乱、不明原因肺炎、艾滋病、结核病等各种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2、加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和信息资料的分析利用,提高信息管理和预测预警能力。

 3、加强计划免疫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免疫规划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接种儿童数据的录入工作;二是加强督导,切实落实扩大免疫规划范围的疫苗接种补助经费。

防疫年度工作总结6

 为有效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和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保障我镇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及农民增收,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维护人们身体健康及社会稳定,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下发祁办明电[20xx]46号《关于开展20xx年秋季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认真抓好了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现将本阶段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思想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9月21日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包村领导、村委负责人认真学习全县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部署本镇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二、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

 及时调整动物防疫指挥部成员,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动物防疫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及应急预案,确保防疫工作有组织、有保障、有计划的顺利推进,从组织上做到防范重大动物疫病有责任、有方案、有具体措施。

 三、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机构高效运行。

 多年来,我镇一直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工作经费的投入,政府及时下拔陆仟元秋防经费,保障了动防工作队伍的高效运行。

 四、认真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

 各包村包组干部按要求将本辖区内猪、牛及鸡的存栏量及其它相关信息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按要求“分组摸底,逐户登记”,于9月15日前上报镇动防办。同时做好了动防法规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搞提高了群众对动物重大疫病免疫工作意义的认识,争取广大群众积极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机制,继续实行“行政首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包片干部到现场、技术干部管操作”的工作机制。

 各村均有包村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包组干部负责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纠纷的调解,具体操作中有农技干部的技术操作监督,免疫员遵守技术规范,操作认真,为免疫工作的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具体完成工作情况

 1、9月中下旬,我镇认真开展了全镇动物存档情况摸底调查。全镇家畜养殖户 248 户、家禽养殖户102户,共存栏猪 533头,家禽 1089羽。

 2、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包村领导带队,包组干部、免疫员、登记员、佩标员组成免疫工作队,在村组干部的配合下,扎实开展了免疫的各项工作。

 3、工作实绩:计划免疫和重大疫病防控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病一疫”免疫情况:

 (1)口蹄疫免疫情况生猪应免533 头,实免 533 头,占应免数的100%;

 (2)猪瘟免疫情况:应免 533头,实免533头,占应免数的100%。

 (3)生猪配标533头,配标率都达100%。

 (4)禽流感免疫情况:应免1089羽,实免1089 羽,占应免数的100%。

 七、认真细致地做好动物防疫的其他相关工作。

 根据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在今秋动物防疫工作中,我镇不仅保证了防疫率,而且加强了对动物防疫的其他相关工作,能认真完成好接种前询问,接种后个别牲畜出现免疫反应(共有5户5头猪出现免疫应激反应),兽医及时对症治疗处理,反应得到缓解。安排专人负责:认真填报周、月报表,妥善管理免疫物资,据实做好疫苗的领用登记、回收保管好防疫后的疫苗空瓶、包装合等,及时收集和管理动物免疫档案,建档成册保障。

袯除的拼音为fú、chú。

意思是指除灾去邪之祭,或者清除;消除。

扩展知识:

与袯除相关的造句:

1、对于“修禊事”,一般都解释为“修禊的活动”,按照一些工具书的解释,“修禊”,即古人于三月三日在水边祓除不祥的风俗。

2、每当“上巳”之日,京城长安万民空巷,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城东灞水或浐水之滨,祓除不祥。

3、这里应该包含了瞿同祖先生所说的惩治巫师时焚尸扬灰于江的仪式,因为火的焚化具有祓除不祥的清洁意义。

4、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

5、而且火能祓除不祥,所以古人对待巫觋、僵尸之类不在天地秩序之内的异类,火化也是最主要的处理选项。

6、相传,人们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相约到水边沐浴、祭祀,借以祈福免灾;文人墨客是古人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祓除疾病、祛邪趋吉的踏青活动。

7、西周时设女巫,每逢春日,女巫去河边举行消灾除灾的仪式,人们到河边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洗去积秽,祓除疾病和不祥。

8、祓,是祓除病气和不祥;禊,是修洁、净身。

9、古人祓除,以此草熏之,故谓之薰,亦通。

10、实际上,现在的清明节包括了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其中,上巳节即农历三月三,是上古已有的“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11、据古籍记载,“祭上巳”的活动早在秦汉之前就有了,人们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浴于水滨、举行祓除的祭祀,是古人春季驱邪祛瘟、卫生保健的一种古俗。

12、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13、认为,摆手舞是一种土家族的重要文化活动;摆手舞的内在实质是一种傩文化,它的社会功能是祓除不祥。

民间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仲夏端午是龙升天的节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此外由阴阳术数及季节时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习俗。根据阴阳术数,午为阳,重午为至阳;斗指正南,卦象为离,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属火,时在仲夏之月,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重午是天地纯阳正气极盛的吉日。古人把端午日午时,三午相重,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古人还把端午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称为“龙花会”,有“千载难逢龙花会”之说。夏季是阴阳二气相争的时节,阳动于上、阴迫于下,午月纯阳正气,乃阴邪之所惧。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灵验、有效。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主题,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

习俗活动

端午节杂糅了避邪、防疫等多种民俗为一体,因而后世有认为端午节是由来于古人为了“避邪防疫”而设的节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老节日的形成蕴含了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古老节日重视神灵、祖先信仰与祭祀活动,精神信仰是古老传统节日的核心,并非挑个日子避邪防疫就成为流传万古的民俗大节;端午节由来于古人“避邪防疫”之说,是后世对古老节日文化内涵的误解。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语,大部分民俗学家认为,是先有端午节日之后,才将传说历史人物纪念附着在节日上,赋予节日以其它意义,但这些意义也只是端午节其中的一部分。“端午节安康”于近年才始流传,许多古人的诗词都描绘了端午节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端午节自古就是食粽与扒龙舟的喜庆日子,古代端午节时热闹的龙舟表演,欢乐的美食宴会,都是庆贺佳节的体现,端午节快乐才是传统。

在传统节日当中,论民俗之繁多复杂,或只有端午节能和春节可比拟,且都有着祈福、消灾等礼俗主题,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望。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端午习俗活动以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每年端午节前后,扒龙船、挂艾草与菖蒲、包粽子、九狮拜象、游旱龙等等诸多特色节庆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既有传统又有创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受端午文化影响的国家分别有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美国、德国、英国等等。

各种传统民俗活动:

扒龙舟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古时盛行于吴、越、楚,现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龙舟”一词,最早见于《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认为文中的“飞龙”即是龙舟。

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划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子,属籺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是古老的传统习俗。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神的贡品。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其花样繁多。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历史上跟粽子沾边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西晋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粽最初是用来拜祭祖先和神灵,具体起源年代无考。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为广东碱水粽。到了晋代,正式定粽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品。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口彩。

放纸鸢

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草药水(沐兰汤)

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关于洗草药水习俗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末的《大戴礼记》中,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在广东,儿童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则到江河、海边冲凉,谓之洗龙舟水,洗去晦气,带来好运。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草、菖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五彩丝线或源于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遗俗,《汉书》:“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在端午节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打午时水

午时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时于井里打上来的水。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打午时水即是端午当天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在井里打水。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午时水”有“极阳水”、“龙目水”、“正阳水”之称。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最佳,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铸阳燧

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了端午节“铸阳燧”的礼仪习俗:“阳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认为,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在此时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铸镜的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以镜辟邪的习俗,在南方沿海一带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遗传,常能见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带着银制的镜子等饰物,这类银饰小镜子等,就是用于孩子们辟邪。新建的寺庙道观,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装饰着铜镜。就是现代小区崭新建筑的门、窗上方,也往往能发现悬挂着的镜子,这些都是用于所谓的辟邪。由此可见镜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间根深蒂固。

浸龙舟水

广东人将端午前后下的雨水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仲夏端午苍龙群星飞升于正南中天。在民间信俗中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飞天,行云布雨。自然现象上,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和广西、福建、海南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当端午强降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浸龙舟水是流行于华南地区的传统习俗,因为龙舟水寓意吉祥,龙舟水及龙舟滑过的水人们都认为是“大吉水”,按照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躲端午

躲端午,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地方民俗,是旧时流传于我国北方的端午节习俗。古时北方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避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避五毒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这才形成此习惯。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采药、制凉茶

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民俗认为,端午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在端午采药与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其来源久远,这一风俗在汉代时已影响广泛,后来也逐渐影响到东亚各国。《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中国民间至今仍普遍保留着端午所采之药最为灵验的信仰。支撑这类俗信的原理,自然也是基于一种宇宙论式的解说:端午或这天午时,由于季节变动致使阳气极盛,但同时也是各种草药的生长最为茂盛之时,所以,这天采的草药最为灵验、有效。

意义:端午节是用于祭祖的节日,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先民“天人合一”自然观。端午节起源涵盖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清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弘扬非物质文化。

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国外影响

1、日本自古以来就有过中国节的传统。日本的端午节是公历5月5日。端午节的习俗传到日本之后,被吸收改造成为日本的传统文化。日本人在这一天不划龙舟,但也跟中国人一样会吃粽子,并在门前挂出菖蒲草。在1948年,端午节被日本政府正式定为法定儿童节,成为日本五大节日之一。

2、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人民认为端午节是一个庆典,是祭天的时候。韩国人将‘端午’称为‘上日’,意思是神的日子。在农业社会时期的朝鲜半岛,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祭祀活动,祈求丰收。在祭祀举行时会进行假面舞剧、韩式摔跤、荡秋千、跆拳比赛等具有朝鲜地方特色的活动。

-端午节

防病除疫的传统节日

防病除疫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