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应该如何做笔记?
一、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读书笔记是阅读中的成长痕迹,也是对读过的每本书最大的尊重。所以笔记是个好东西,但是怎么记却大有学问,绝对不能是简单的摘录,毕竟我们不是要做抄写机器人的。
读书笔记有很多种类,比如康奈笔记法、九宫格笔记法等等,我比较喜欢用简化的RIA笔记法,因为它真的简单实用:
在读书的时候,旁边准备好一张白纸或者一个本子,折叠一下分成三等分。读到有感触的地方,在最左边做摘录,如果原文很长,可以简化一下;之后在中间写下自己的感悟和心境;最后在右边写下自己身边的关联案例。
如果是干货类的摘录,我还会写下今后应用的方法,贴在书桌上,督促自己学以致用。因为在我看来,读书的目的不是读,而是用,如果读完的书只是增加了个已读。学过的知识,知识增加了个品类,那便与刷视频毫无区别。
二、定期整理笔记
当然了,光写笔记没有用,我们还得让笔记动起来。
定期整理自己的笔记,把他们分门别类打上标签,可以方便自己今后查找,还可以帮助自己建立素材库。
在整理的过程中,要认真重读自己的笔记,因为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心境下会有不同的收获。
这个整理的过程,既可以帮我们加深记忆,也可以促进对书籍的理解,让我们更好地吸收书里的精华,为自己所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重读的过程中要把这些知识,做一个链接。也就是说,把我们的这些点,寻找一个媒介连接起来,让它变成一张认知的网,这样才能让他们发挥最大效力。
比如《思考力》一书的作者曾说:思考力的本质就是忽略那些已经消化的知识,让未知的东西浮出水面,这样才是真正的思考。
而《认知觉醒》中的核心方法则是:不要一直呆在舒适区,因为那样你永远无法改变;也不要一直呆在困难区,因为你将生活得很痛苦,。你要让自己呆在舒适区延伸出处,不断去攻克那些你努努力就可以做到的小难点,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要“丢开”已知的一切,踏出舒适区,在未知的世界里,寻找相对轻松的难题来持续攻克,让自己的已知不断变大。我们也自然会在这个过程中,愉快地变强大。
三、公开写作,时常回忆:
当然,我们阅读的目的,绝不只是为了拥有一个笔记库,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们的笔记公开出去。公开写作绝对是个人成长的加速器,因为它会让你收到来自他人的反馈。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反馈中,产生更多灵感,并在交流中,反复调动自己大脑里的知识库。
试想一下,如果这些知识点被反复调动,又怎么可能被遗忘呢!
不止如此,公开写作还有利于我们拓宽朋友圈,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毕竟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走得远。
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害怕分享,我知道你是害怕自己写得不够好,但是怕什么呢,每个人都是从不好到好的。
我们要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读书,坚持公开写作,我们的水平一定会日益精进,成为一个让自己骄傲的阅读者。
读书笔记的做做法如下:
做标记:最简单的读书笔记,就是在读书的时候,读到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的时候,采用自己的一套符号来画出重要内容,以便自己在复习的时候能够快速的找到重点,这种笔记的方法比较适合学生学习课本的时候。
做目录:目录的主要内容就是书名作者重点内容,书名和作者就不必解释了,关键是重点内容,由于这是一个目录式的笔记,所以重点内容只要是几个字概括一下即可,一般适合泛读的时候使用。
摘抄:摘抄也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读书笔记,读书的时候读到精彩的地方,或者读到一些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将这段文字抄下来,注明书名和作者,这么做是为了以后复习用,并且可以根据书名和作者快速的找到原著。
提要:提要用简短的话来总结书中某一段落的内容,有时候我们要求对每一段的内容写一个提要,只要一两句话即可概括其内容,不必写的很繁琐。
提纲:提纲和提要有些类似,但是提纲是概括一篇文章的内容,而提要只是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因此提纲比提要内容多且完整,而且提纲要能解释各个章节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所以提纲有时候是以图表的方式来呈现,不过提纲和提要都要求尽量简短明了,让人一看就明白。
心得:有时候也叫读后感,心得和提纲有些相似的地方,都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但是心得更多的是些自己的想法,具有主观性,而提纲写的都是文章中的内容,不要加入自己的想法,当读一些学术论文、有哲理的故事的时候可以写一些心得,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以便日后用到。
札记:札记是最复杂的可以看作是提纲和心得的综合,有时候还要插入一些摘抄,还可以对文章的写法进行评论,总之写札记不仅仅费笔墨而且费脑子,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笔记,应该是对学习到的内容的再创作。
享做笔记书签可以通过打开特定的程序进行制作。
书签是为了记忆看书的页数。
书签是用作题写书名的,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的,一般标记阅读到什么地方,记录阅读进度而夹在书里的小薄片儿,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衍生出电子书签等,以记录阅读进度和心得和阅读位置。
作为阅读进度的一种标记,不会过多去注意。事实上你若静心留意,其实一张小小的书签,往往生动地记录着昔日的生活,它就像一面镜子,从中可窥千年文化,见百态人生。
书签是伴随古代卷轴装书而来的。为了区别书的内容和取阅方便,古人在轴的一端系上署有书名卷次的小牌,这就是书签的原形。
“书签”一词出现在唐代,如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当时的“书签”通常是用竹片做成,考究者也有用象牙来做。宋朝以后书签式样基本定型,大体上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学会做笔记是学会学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做历史笔记就是将课本上要掌握的知识加以整理;就是将自己对课本的理解加以整理。做历史笔记的过程就是阅读历史教材的过程;对历史历史教材的内容加以归纳、概括、提炼的过程;所以也就是记忆、理解的过程;培养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通过对历史教材内容的多次整理,对自己思维的不断整理,最终达到把教材看透,使教材在自己头脑中变薄、变简单,使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不断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断加深的目的。所以中学生要学会做笔记,做历史笔记。我认为做历史笔记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1、提纲法。这是做历史笔记的最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教材的原有编排体系对知识点加以概括、归纳、整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对教材的初步整理。它常见的格式是:一、背景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4、军事……二、经过 1、发生(或序幕、或导火线) 2、前期(第一阶段) 3、后期(第二阶段,后面可能还有第三、第四阶段) 4、结束 [也可能是:二、内容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4、军事…… 也可能是:二、措施 1、…… 2、…… 3、……]三、影响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或1、国际 2、国内 或国际、国内中还分别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用这种方法整理知识点,首先就是要理解课文编者的思路,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把有关内容写下来。具体步骤是:首先是阅读教材,阅读教材时要圈、要画、要写。要圈出关键词语,画出能回答问题的语句,前面写上“背景”、“经过”、“影响”、“政治”、“经济”、“文化”、“性质”、“特点”等字眼,然后再把有关内容写到笔记本上。[好研网]
很简单,可以画个图表。比如画个数轴,在轴上标上时间点,然后按时间顺序把发生的历史事件标上去,保证你记牢!
《万历十五年》我看过,看这书要和现在社会结合起来思考,你就会发现当今社会很多东西还是和那时一样。
读书时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情,这样会让自己提高注意力,更容易引发思考,理解作者的思想。
做笔记有很多方法,经常采用的有几种:
第一,画线。在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下面画横线。如果画线的重点部分比较长,还想突出一些关键词,就可以在横线下面再画一条横线,或者画虚线、画圈。
第二,记号。可以有几种,比如在空白处标上星号、编号、页码、竖线等等。如果想要强调书中的一些段落、观点,可以在旁边做个星号,或者画个竖线。如果连续有几个观点分散在几页,可以在空白处标上编号。如果有一页和其他页的内容有关联,可以在旁边标上呼应的页码。这样一看到记号,就能唤起记忆。
第三,记录。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突然有些灵感,有些问题,或者有些思考,这时最好能及时在空白处记录下来。还可以把你认为重要的一段话,提炼出几个词或一句话总结在空白处。有些更极致的甚至还会做个思维导图。这样能够加深印象,有助于复习回顾和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以上三种方法画线、记号、记录,都是做读书笔记非常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选择使用。
做读书笔记有懒人笔记法、思维导图笔记法和批注式笔记法。
1、懒人笔记法。
此法只需要把握三点即可:关键词、过滤和主动召回记忆。这个方法不仅花费时间极少,而且效率很赞。当我们在阅读纸质书或者听讲时,凡是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知识点,以及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时,都可以把关键词记下来。
通过对繁琐的知识进行筛选、过滤进行记录,最后通过关键词来进行记忆。
2、思维导图笔记法。
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好思维工具,它最大的特点是一目了然,框架清晰,对读书过程中的分析、总结、分门别类有很大的益处。一个关键词总是能够触发一连串的记忆,而一张好的思维导图能让你在短时间内对知识点有较为完整且清晰的理解。
大脑是个精密的仪器,而思维导图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大脑进行关联记忆和思考。在读书和记笔记时,要对每一处观点认真思考,主动建构出关联性,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
3、批注式笔记法。
所谓批注式笔记法,即在书中划出精彩、生动、意义深刻、关键性的词句、段落,在正文旁注明符号。读书时,用简短的文字做扼要的提示批注,这样能起到提醒注意,指明思考重点和方向的作用;三言两语,重点突出,文字简洁,便于查找;边读边划,边写边想,理解更加深入。
阅读时应该如何做笔记?
本文2023-10-31 07:57: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