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籍的四字成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3收藏

有关古籍的四字成语,第1张

1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博大精深、长篇累牍。

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用于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博;不能读作“fù”。 辨形博;不能写作“搏”。

近义词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反义词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例句《红楼梦》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伟大著作。

2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博大精深、长篇累牍。

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用于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博;不能读作“fù”。

辨形博;不能写作“搏”。

近义词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反义词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例句《红楼梦》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伟大著作。

3 什么是古籍成语

如果要了解什么是古籍成语,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古籍,关于古籍的概念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一般认为,凡是线装都是古籍;其次,凡是用文言文写作的书都是古籍;第三,凡是古代人写的书都是古籍;第四,以成书年代为标准来确定古籍古籍成语就是出自古籍,例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4 什么是古籍的成语

“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不胜枚举。

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则不复也”,昵就寡人”,“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

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不以三隅反,“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

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

5 成语来自哪些古籍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例如: 言简意赅 勇往直前 相反相成 实事求是 诲人不倦 经年累月 千钧一发 缘木求鱼 削足适履 七手八脚 细大不捐 坐井观天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

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

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

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

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四字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

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6 什么是古籍成语

如果要了解什么是古籍成语,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古籍,古籍在里是怎样解释的: 关于古籍的概念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 一、一般认为,凡是线装都是古籍; 其次,凡是用文言文写作的书都是古籍; 第三,凡是古代人写的书都是古籍; 第四,以成书年代为标准来确定古籍。

古籍成语就是出自古籍,例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希望可以帮到你吧,O(∩_∩)O~。

7 表示学习认真的四字成语

精益求精;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 博览群书 豁然开朗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 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耳闻则诵 古为今用 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名落孙山 取长补短 取精用弘 然荻读书 融会贯通 入主出奴 三余读书 生吞活剥 书声琅琅 熟能生巧 似懂非懂 万世师表 文行出处 不耻下问,勤学苦练,勤能补拙, 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闭户读书, 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 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 废寝忘食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刺股读书 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长材茂学、才疏学浅 才学兼优、村学究语、虫鱼之学、斗酒学士 笃实好学 道山学海、笃学不倦、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 顿学累功、钝学累功、道学先生、笃志好学、断织劝学 高才大学、高才绝学、孤学坠绪、高斋学士、邯郸学步 鸿儒硕学、宏儒硕学、好学不倦、记问之学、钜学鸿生 教学相长、家学渊源、绩学之士、困而学之、口耳之学 困而不学、款学寡闻、临池学书、力学不倦、力学笃行 敏而好学、末学肤受、贫不学俭、品学兼优、诠才末学 青藜学士、青钱学士、曲学阿世、勤学好问、曲学诐行 勤学苦练、上当学乖、市民文学、宿学旧儒、硕学通儒 通才硕学、通儒硕学、调嘴学舌、文江学海、枉辔学步 文人学士、晚生后学、文宗学府、学步邯郸、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学而优则仕、学富才高、学非所用、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效颦学步 学浅才疏、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学如穿井、学如登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疏才浅、学书学剑、学识渊博 学无常师、学无止境、下学上达、新学小生、学以致用 用非所学、一家之学、鹦鹉学舌、鹦鹉学语、以学愈愚 幼学壮行、牙牙学语、真才实学。

8 求一个积极向上的组名,四字成语

壮志凌云,坚定不移,奋发图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勇往直前 坚毅顽强,斗志昂扬,朝气蓬勃,力争上游,锲而不舍,至死不懈,坚忍不拔,宝剑锋从磨砺出 锲而不舍;英勇无畏;持之以恒;大智大勇;奋不顾身;铁杵成针;水滴石穿一日千里 标新立异 革故鼎新 继往开来 独树一帜 改天换地 积极进取 洗心革面 自强不息 别具匠心 别具一格 推陈出新 万象更新 不甘示弱 百折不挠 追根问底 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改天换地 积极进取 继往开来 力争上游 只争朝夕 自强不息 毛遂自荐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别具匠心 别具一格 不甘后人 不屈不挠 戴月披星 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 发愤忘食 革放鼎新 坚持不懈 苦心孤诣 一往无前 人定胜天 不知寝食成语词条:马到功成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mǎ dào gōng chéng 成语释疑: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功成,奏凯而还” 成语示例:向使微臣督剿江、淮、豫、楚间,果能运筹制胜,,各省抚臣岂易于为力?明·卢象升《剿荡衍期听候处分并陈贼势兵情疏》 (其中~代表本词条:马到功成) 成语词条:功成名就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gōng chéng míng jiù 成语释疑: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成语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成语示例:你则说做官的~,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元·范子安《陈季卿误上竹叶舟》第二折) (其中~代表本词条:功成名就) 成语词条:旗开得胜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qí kāi dé shèng 成语释疑: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成语示例:姜文焕,一怒横行劈董忠(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旗开得胜) 成语词条:指日成功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zhǐ rì chéng gōng 成语释疑:指不久即可成功成语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成语词条:一蹴而就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yī cù ér jiù 成语释疑: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成语出处: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成语示例: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于繁赜,毋乃不可!(清·吴趼人《痛史·原叙》) (其中~代表本词条:一蹴而就)翱翔天际,大展鸿图,前程似锦、光明无限步步高升,财源广进。

9 书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书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 书声琅琅、书香世家、书香门第、书画卯酉、书生之见、书记翩翩、书富五车、书功竹帛、书通二酉、书剑飘零、书缺简脱、书声朗朗、书缺有间、书空咄咄、书香铜臭、书囊无底、书符咒水 书(汉字) 书,(Book,shū)从聿从曰,上古结细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1 成本的著作:~籍。

~刊。~稿。

~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

~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信。~札。

~简。~函; 3 文件:证~。

说明~。聘~; 4 写字或写的字:~法。

~写。~桌。

~案。~画; 5 写文章:大~特~。

罄竹难~;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中文名 书 外文名 book 拼 音 shū 注 音 ㄕㄨ 部 首 横折 总笔画 4 五 笔 NNHY 仓 颉 IDS 简体字笔顺 横折、横折钩、竖、点。 繁体字笔顺 横折横横竖竖横折横横 繁体字 书 词语解释 书动词 例:书,箸也。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书的行草”沈艳松 例: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例:作书。

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后世以墨写于纸。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例: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例: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尚书序》疏 例: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世家》 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例:众言同,于是乎书。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书候(写信问候);书孽(记载罪恶);书记手(担任抄写文书等的书吏);书画卯酉(上下班);书文(撰文并书写);书抄(指手抄本);书具(书写工具,文具);书券(书写契约);书砚(砚台);书狱(书写狱词);书命(书写诏书、命令);书格(一种文具,书写时用以支臂,使腕压着纸,以防墨污);书帖(书写简贴)。 例: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书可,画可也。” 简体写法 例:书,凡载籍谓之书。

——《正字通》 例:申子、韩子皆著书。——《史记·韩非列传》 例: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论语·先进》 例: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

——《史记·礼书》索隐 例:饱读节寰公(袁可立)所藏经史,而尤好金箱玉版之书。――明陈继儒《袁伯应诗集序》 例: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之书而告之曰。——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例: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书名词 又如:史书(历史书);图书(图和书。泛指书籍);书客(卖书籍、文具的商贩);书香之族(世代读书的家庭);书香 中国书法 一脉(知书达理的家风);书包翻身(指穷读书人发迹);书谜儿(将书中的话作成的谜语);书帕(礼金。

明代官场习惯用书籍、手帕作礼物,称书帕);书剑(书和剑。古代文人随身携带之物。

后亦指文人生涯);书笈(小书箱);书仪(托名买书而馈赠的礼金);书腐(蛀书虫。喻指迂腐的文人);书心儿(一部书中最精彩的章节);书劫(书籍的劫难);书会(宋元时戏曲作者、说话人共同组织的社团);书呆(只知啃书本的人);书城(书籍环列如城,言其多);书脑(书籍装订时打眼穿线的部分);书阁(收藏书籍的地方);书录(图书目录);书囊(盛书籍的袋子)。

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例: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唐·杜甫《石壕吏》 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资治通鉴》 例:差徭驿递最繁苛,公(袁可立)贻书郡守。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又如:书介(传达书信的使人);书尾(书信、信函的末尾);书呈(亦作“书程”。给上司或长辈写的信,信函);书字(书);书办(管办文书的官吏);书启师爷(管文书的幕友);书役(管理文书的小吏);书尺(尺牍,书信);书素(书信);书筒(古代盛书信的筒。

亦指书信);书题(指书信);书缄(书信) 例: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乐府诗集·木兰诗》 例:桓公病益增,管仲忧之。悬书于门:“如有能言公所见之鬼者,当赠以封邑三分之一。”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例:公(袁可立)司理吴中,执简柱下,上书忤当路,削籍二十六载。——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例: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证书;保证书;说明书;书可(批阅公文,书字认可);书禀(文书);书文(文书);书府(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书佐(主办文书的佐吏);书办(管办文书的属吏) 网络书法:“书” 例:悦亲戚之情话,乐琴。

1、 不耻下问 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不得其死 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 从心所欲 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当仁不让 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 恶衣恶食 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 发愤忘食 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 犯上作乱 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 割鸡焉用牛刀 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 好行小惠 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3、 后生可畏 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14、 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 惠而不费 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6、 家喻户晓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7、 见义勇为 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8、 举一反三 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9、 理屈词穷 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20、 鸣鼓而攻之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声讨《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可鸣鼓而攻之可也’”

21、 内省不疚 省:省察,反省;疚;因歉疚而内心不安自己反省没有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的事《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2、 能近取譬 譬:打比方能够就近那自己比方别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要替别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23、 年富力强 年富:往后的年岁还多,指年轻力壮《论语·子罕》:“后生可畏”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24、 匹夫不可夺志 匹夫: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5、 轻裘肥马 裘:皮袄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骏马《论语·雍也》:“赤(公西华)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来就用“轻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

26、 三复斯言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反复复地体会这句话语本《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27、 杀身成仁 仁: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语本《论语·卫灵公》“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为了成全或成就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生命

28、 善贾而沽 贾:同“价”等好的价出卖《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也用来比喻怀才未遇,等待有赏识他的人才肯效劳出力,或得到高职位才出来做官

29、 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在哪儿好了形容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0、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四肢;勤:劳动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论语·微子》记载:有一次子路跟随孔丘出外,途中子路落在后面找不到孔子了,正好遇上一位锄草的老大爷子路问他说:“子见夫子乎”那老大爷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后泛用以形容脱离劳动,脱离劳动人民

31、 驷不及舌 意思是言已出口,驷马也追不及指说话应当慎重《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32、 温故知新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有时比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当前情况提供参考

33、 文质彬彬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指文和质配合得很好形容举止文雅,态度从容不迫《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 血气方刚 血气:精力;方:正在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35、 循序渐进 循:依照,沿着依照次序逐步地向前《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自修,循序渐进耳”

36、 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后来泛用以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37、 言必有中 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得正确《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那)

38、 言不及义 及:涉及;义,这里指正经事情说话一点也不涉及正经的道理《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39、 一言以蔽之 蔽: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语出《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0、 以直报怨 直:正直以公道来对待自己怨恨的人《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1、 仁人志士 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论语·卫灵公》:“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现泛指爱国的愿意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鼓励读书的金句成语如下: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偷光、风兴夜寐、圆木警枕、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通宵达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博览群书、学而不厌、博学强记、不耻下问、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迎刃而解、手不释卷、书声琅琅、程门立雪、穿壁引光、春诵夏弦、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耳闻则诵、古为今用、囫囵吞枣、开卷有益、名落孙山、取长补短、取精用弘、然荻读书、入主出奴、三余读书、生吞活剥、熟能生巧、似懂非懂、万世师表、文行出处。

刻苦读书的故事

王冕放牛听讲:王冕,字元章,元末浙江诸暨人。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去给财主家放牛,赚几文钱来补助家庭生活。王冕幼年好学,他每次牧牛从乡学门前经过,听到里面琅琅的读书声,便停下来了,把牛拴在树上,在门外聚精会神地听个不止。

有一次,他在乡学门外听课,一直听到天黑,竟把牛给跑掉了。父亲听说丢了财主家的牛,又怕又气,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但是他并不“悔改”,以后出外放牛,路过学堂时,依然像以前一样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有一天,王冕的母亲对他父亲说:“王冕这个孩子既然如此痴呆,索性任他去吧”,父亲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从此,王冕便到一座寺庙中,白天替庙里做些杂事,赖以糊口,到了夜晚,就一个人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借着佛像前面的长明灯光读书。由于王冕专心一意地刻苦学习,学问长进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个出色的诗人。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1、声名狼藉

释义:

声名:名誉。 狼藉:杂乱不堪。 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该成语出自《史记·蒙恬列传》。

典故故事:

秦始皇在世时,十分信任大将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个大臣,名叫赵高,此人身体强壮,并对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为中车府令,并命他当自己的小儿子胡亥的老师。

有一次,赵高因为受贿舞弊,犯了大罪,刚好蒙毅受理这个案件,蒙毅对赵高一向有不好的看法,就按照法律判处赵高死刑。可是,秦始皇却念赵高是个人才,并且教子有功,就赦免了他的罪,还为他恢复了官职。

赵高因此对蒙毅及其兄蒙恬大将军恨之入骨。后来秦始皇出宫巡游,在途中染疾病死。此时本应由公子扶苏即位,可赵高却乘机串通丞相李斯,立胡亥为秦二世,并用阴谋手段将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害死。

赵高掌握了朝廷大权后,对胡亥说:“先帝在世时本打算立你为太子,蒙毅不赞成。于是立了扶苏,我看定得除掉此人,否则会有后患。”胡亥听了,就把蒙毅抓起来,逼蒙毅自杀。

蒙毅知道自己逃不过劫难,便大骂了赵高一通,说道:“从前秦穆公杀了三位良臣殉葬,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这四个国君都因杀了良臣,他们的名声在诸侯各国间非常坏。希望皇上要引以为戒,不要受奸臣的蒙蔽。”

说完,蒙毅自杀而亡。

2、拨云见日

释义: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拨云见日”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该成语出自《晋书·乐广传》。

典故故事:

晋代的乐广为太尉贾充所赏识,被荐举为河南尹。乐广不愿意出任外官,请好朋友、大文学家潘岳替自己写一份辞呈。潘岳说:“你先将辞官的意思告诉我,方好动笔。”乐广简短地用一两百个词语表达意思,潘岳据之写成洋洋洒洒的一篇名扬当时的《呈太尉辞河南尹表》。

大家都说:“乐广不依靠潘岳的手笔,潘岳不依靠乐广的设意,那么就不会有这篇惊世之作。”

名士王衍,自视甚高,只佩服乐广,他说:“我跟别人交谈,总觉得对方话多,最近接触乐广,交谈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话也多。真正言简意赅的,天下只有乐广一人。”

太子洗马卫玠做了一个怪梦,日思夜想,得了心疾,茶饭无心,形憔神悴。乐广去探病,问清底细,告诉卫玠说:“眼未见怪,怪从心生,心中无怪,病由何生?”卫玠顿时醒悟,病就好了。卫玠说:“乐广胸中澄沏如水,疾病是上不了他的身的。”

卫玠的父亲对乐广的评价更高。他说:“乐广是人中的水镜,见到他,感到一片清明光洁,如同拨云见天。”

后人将“拨云见天”改为“拨云见日”。

3、厉兵秣马

释义:

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典故故事:

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从郑国派人来告诉秦穆公说:“郑国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军队来,保管成功。”大臣蹇叔对秦穆公说:“调动大军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而且行军路线上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穆公不听,派大军东行。

秦军到了郑国的边境滑地,遇到郑国人弦高赶着十二头牛要到周朝集市去卖。弦高赶快让人回国报信,自己将牛献给秦军作犒劳,说:“我们大王听说你们要从这里路过,派我来犒劳你们,请不要嫌弃礼物轻薄。”

郑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派人去查看,见杞子一伙正在整顿盔甲、磨兵器、喂马,便对他们说:“你们留在我们郑国时间也长了,我们国小物乏,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杞子就逃了。秦军只好退了。

4、望洋兴叹

释义:

字面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出自《庄子秋水》

典故故事:

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因此黄河被称为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涨,百川都汇进了黄河,黄河变得更加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黄河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流而下,一直来到北海。他向东望去,却看不到北海的边际。

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海神感叹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广大,无边无际,今天我要不来这里,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无知。”

北海海神说:“我在天地间也只是大山里的一个小石头,四海在天地间也就是粮仓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么广大的呢?”

5、出人头地

释义:

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出自《宋史•苏轼传》

典故故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被人们合称为“三苏”,而且都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苏轼小时候,天资聪颖,由于书读得多,字也认得多,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而受到人们的称赞。在一片赞扬声中,苏轼不免有些飘飘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书房门上手书一联,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联文是: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对联贴出之后,有一位老者专程来到苏家,向苏轼“求教”,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书上全是写着周朝时史籀创制的字。

苏轼开始满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过书一看,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这对骄傲自满的苏轼是当头一棒,他顿时面红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没说什么,便含笑而去。

苏轼这时才感到自己太骄傲了,于是将书房门前对联的上下联前各添了两个字,使思想境界为之升华,一幅具有远大抱负的对联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立志读尽天下书,发愤识遍天下字。

此后,苏轼发奋读书。二十岁的时候,已学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苏辙一起参加了京城的考试。当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对当时文坛崇尚诡怪奇涩的文风很是反感,一律不加录取。当他看到一篇《刑赏忠厚论》时,十分高兴,便准备取为第一。

由于试卷是密封的,欧阳修并不知道那文章是谁写的。他想了想,觉得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巩之外,可能不会有别人了。为了避嫌,欧阳修就把苏轼的卷子判为第二。等到发榜公布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写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巩,而是个叫苏轼的年轻人,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

欧阳修得知《刑赏忠厚论》不是他的弟子曾巩写的,而是初出茅庐的苏轼所写,心里觉得有点对不住苏轼,竟让他屈居第二。再看到苏轼以后送来的文章,篇篇才学横溢,更是赞叹不已。

于是写信给当时声望颇高的梅尧臣说:“苏轼的文章实在是好,我应当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成语“出人头地”就是由此而来的。当时听说此事的人都不以为然,认为欧阳修夸大了苏轼的才学,等以后他们看到了苏轼的文章以后才信服。

后来,苏轼得到欧阳修等文坛名流的指点,文章越来越好,后来果然出人头地,和欧阳修等人被后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声名狼藉 (词语释义)

——拨云见日(汉语成语)

——厉兵秣马 (词语解释)

——望洋兴叹

——出人头地 (汉语成语)

黄言玉语和皇言金句都可以用来形容皇帝说的话。因为在古代皇帝是最尊贵的人,所以皇帝说的话自然也是被奉为像金子或者玉石一样尊贵。

关于皇帝说的话的成语还有金口玉言。金口玉言是古时称皇帝讲的话。后来泛指说话不能改变。成语出自于晋·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沈默。使吾子栖迟穷巷,守此困极。”成语运用例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问道:“卿是许武之弟乎?”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还有金言玉语容易和这两个成语混淆。金言玉语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1带有成语的诗句有哪些

1、柳暗花明——陆游《 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曾经沧海——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3、壮志未酬——李频《春是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4、绿叶成荫——杜牧《叹花》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5、石破天惊——李贺《李凭弹箜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6、天旋地转——白居易《长恨歌》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7、卷土重来——杜牧《题乌江亭全文》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8、四海为家——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9、明眸皓齿——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10、千呼万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1、人面桃花——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12、春风得意——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3、物是人非——李清照《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4、近水楼台——苏鳞《献范仲淹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15、心有灵犀——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含有成语的诗句有哪些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3、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元稹

6、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杨敬之

7、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李频

8、若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

9、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

10、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杜牧

11、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白居易

1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

13、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白居易

14、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

1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

3含四字成语的诗句有哪些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翻译: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成语:心有灵犀 [ xīn yǒu líng xī ] 灵犀:旧说犀牛是灵兽,它的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指双方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心领神会。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翻译: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成语:千呼万唤 [ qiān hū wàn huàn ] 形容再三催促。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翻译: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成语: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形容考上进士后得意的心情。后来用“春风得意”称进士及第,也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翻译: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成语:人面桃花 [ rén miàn táo huā ]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翻译: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成语:曾经沧海 [ céng jīng cāng hǎi ] 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4带成语的古诗有哪些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代 · 孟郊《登科后》) 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在春风轻拂中洋洋得意。旧指考中进士后的得意心情。

后形容官运亨通或事情办成的得意心情。 走马看花(zǒu mǎ kàn huā) 走马:骑着马跑。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也说走马观花。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代 · 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céng jīng cāng hǎi) 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

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3、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唐·白居易《琵琶行》) 敞贰搬荷植沽邦泰鲍骏 秋月春风(qiū yuè chūn fēng )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唐代 白居易《琵琶行》) 千呼万唤(qiān hū wàn huàn ) 形容再三催促。

5、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唐·白居易《长恨歌》) 天旋地转(tiān xuán dì zhuàn) 天地转动。

比喻重大的变化。也形容眩晕时的感觉或闹得极凶。

6、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唐代 李白《永王东巡歌》) 龙盘虎踞(lóng pán hǔ jù) ①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

②借指南京。③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

7、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唐代 杜甫《缚鸡行》) 鸡虫得失( jī chóng dé shī ) 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

8、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代 杜甫《哀江头》) 明眸皓齿( míng móu hào chǐ ) 眸:眼珠,;皓:白。

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女。

9、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不狂痴。 (唐代 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奴颜婢膝( nú yán bì xī ) 奴:奴才;颜:面容;婢:侍女;膝:膝盖,借指下跪。

形容人奴才相十足,低三下四、拍马讨好、卑鄙无耻。 10、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唐代 郑谷《燕》) 千言万语 (qiān yán wàn yǔ ) 形容说得话很多。 11、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

(唐代 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 青云直上(qīng yún zhí shàng ) 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12、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唐代 刘商《胡笳十八拍》) 天翻地覆(tiān fān dì fù )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

也形容闹得很凶。 13、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唐代 吴象之《少年行》) 一掷千金(yī zhì qiān jīn ) 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14、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唐·白居易《老病》) 花前月下(huā qián yuè xià ) 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15、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地。(唐·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 流水无情(liú shuǐ wú qíng ) 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

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1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代 李商隐《无题》) 心有灵犀(xīn yǒu líng xī)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17、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李白《山中问答》) 别有天地(bié yǒu tiān dì) 天地:境界。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也说别有洞天。 1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桃花(rén miàn táo huā )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19、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唐代 韩偓 韩偓《三月》) 新愁旧恨(xīn chóu jiù hèn ) 恨:遗憾。现时的烦恼加上往日的遗憾。

形容秋怨很多,难以排遣。 20、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轮。

(唐·崔颢《江畔老人愁》) 出将入相(chū jiàng rù xiàng)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5古诗中有成语的诗句 古诗词中含有成语的词有哪些

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已亥杂诗》)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折戟沉沙铁未销,后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7、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元稹《望云骓马歌》)

8、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李白《永王东巡歌》)

9、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哀江头》)

10、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不狂痴(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11、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郑谷《燕》)

12、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

13、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刘商《胡笳十八拍》)

14、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吴象之《少年行》)

1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成语诗句100个

人山人海 A 碍手碍脚 B 毕恭毕敬 悖入悖出 暴饮暴食 笨手笨脚 笨头笨脚 不卑不亢 不屈不挠 C 彻头彻尾 称王称霸 诚惶诚恐 楚弓楚得 D 大手大脚 大吹大擂 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 独来独往 动手动脚 E 恶衣恶食 F 吠形吠声 风言风语 非驴非马 非亲非故 G 怪模怪样 古色古香 敢作敢为 H 活灵活现 活龙活现 绘声绘色 诲盗诲* 忽明忽暗 忽隐忽现 患得患失 J 将信将疑 戒骄戒躁 假仁假义 见仁见智 尽善尽美 尽心尽力 K 可歌可泣 刻肌刻骨 快人快语 克勤克俭 快人快事 可亲可敬 L 旅进旅退 离心离德 冷言冷语 屡战屡胜 屡战屡败 利人利己 M 满谷满坑 美轮美奂 N 能屈能伸 捏手捏脚 蹑手蹑脚 疑神疑鬼 难B难C P 偏听偏信 平起平坐 Q 全心全意 群威群胆 倾城倾国 窃钓窃国 群策群力 R 任劳任怨 人山人海 如痴如醉 如火如荼 如诉如泣 若暗若明 S 十全十美 缩手缩脚 速战速决 数一数二 善始善终 所作所为 T 同心同德 土头土脑 土生土长 W 惟妙惟肖 畏首畏尾 我行我素 X 先知先觉 Y 亦步亦趋 倚门倚闾 宜室宜家 一心一意 疑神疑鬼 忧国忧民 Z 再接再厉 作威作福 载歌载舞 知彼知己 各种各样 真心真意 不B不C 一B一C 无B无C 有B有C 大B大C 自B自C 1 不三不四 一心一意 无忧无虑 有始有终 大模大样 自暴自弃 2 不慌不忙 一生一世 无影无踪 有声有色 大是大非 自吹自擂 3 不屈不挠 一针一线 无缘无故 有血有肉 大摇大摆 自高自大 4 不亢不挠 一草一木 无边无际 有头有脸 大风大浪 自给自足 5 不伦不类 一言一行 无法无天 有利有弊 大吃大喝 落日怅望 谢朓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途次(一作落日)望乡 孟浩然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落日 杜甫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

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边城落日 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落日忆山中 李白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落日山照曜 无名氏 裴回空山下,晼晚残阳落。 圆影过峰峦,半规入林薄。

余光澈群岫,乱彩分重壑。 石镜共澄明,岩光同照灼。

栖禽去杳杳,夕烟生漠漠。 此境谁复知,独怀谢康乐。

落日 齐己 晚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 能销几度落,已是半生来。

吹叶阴风发,漫空暝色回。 因思古人事,更变尽尘埃。

天净沙 秋 无名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日湖上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沈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题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高亭 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江村晚眺 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谪仙怨 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晚风 杨万里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大江来从。

7包含成语的古诗句

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已亥杂诗》)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4、折戟沉沙铁未销,后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7、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元稹《望云骓马歌》) 8、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李白《永王东巡歌》) 9、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哀江头》) 10、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不狂痴(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11、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郑谷《燕》) 12、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 13、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刘商《胡笳十八拍》) 14、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吴象之《少年行》)1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8包含着成语的诗句

李贺《李凭弹箜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石破天惊

陆游的《过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孟郊《登科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

宋·李清照《武陵春》词: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苏鳞《献范仲淹诗》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近水楼台

于谦的《石灰吟》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

李频《春是思归》)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壮志未酬

9含成语的诗句

源于唐诗的成语 桂子飘香——“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宋之问《灵隐寺》)桂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形容中秋前后佳景。 曾经沧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见过大世面。

为人说项——“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杨敬之《赠项斯》)指为人说好话,替人讲情。

壮志未酬——“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李频《春是思归》)指宏伟的志愿没有实现。

为人作嫁——“若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原指贫女无钱置备妆奁,却年年为人缝制嫁衣,后用以比喻徒然为别人忙碌。

古稀之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此成语指七十岁。

过去人们能活到七十岁的很少,所以说“古来稀”。 绿叶成荫——“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不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杜牧《叹花》)据《唐摭言》记载:杜牧佐宣州幕时,曾游湖州,见一民女,年十六有余,容颜极美。

杜牧甚爱之,遂与其母约定:“等我十年,不来然后可嫁。”十四年后,杜牧任湖州刺史,那女子已嫁人生子,于是杜牧怅然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位姑娘的爱幕之情和不能婚配的无可奈何的自伤心理。

比喻女子出嫁后生有子女。 作茧自缚——“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蚕吐作蚕,把自己包裹在里面。比喻做某事的结果反使自己受困。

亦比喻束缚自己。 石破天惊——“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弹箜篌》)诗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使得正在补天的女娲入了迷,忘了自己的职责,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盆。比喻文章、议论或事态的发展出奇而惊人。

天旋地转——“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白居易《长恨歌》)天地转动。

原指根本改变局面,现形容头晕眼花。 杳如黄鹤——“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比喻一去之后无影无踪。亦比喻人或物下落不明。

擒贼擒王——“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捉

有关古籍的四字成语

1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博大精深、长篇累牍。 博大精深 bó dà j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