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近代历史人物点评,3000字以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求一篇近代历史人物点评,3000字以下,第1张

陈虬(1851-1904),原名国珍,字庆宋,号子珊,后改字志三,号蛰庐,瑞安县城人,祖籍乐清斗山。光绪已丑举人。他出身贫苦,祖父以更夫为业,父业漆匠。陈虬自幼勤奋好学,自学成才。戊戌变法前和汤寿潜(字蛰仙)合称“浙东二蛰”,和陈黻宸、宋恕合称“浙东二蛰”,和陈黻宸、宋恕合称“东瓯三杰”。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改良派思想家,是造诣很深的中医师,是我国最早的新式中医学校创办人。他的生平以维新变法思想和中医实践两方面的光辉成就载入史册。

幼年的陈虬喜欢拳棒和博览群书,到十五岁才被迫开始学习八股文章。他志向远大,很早就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解除广大人民的苦难。当时的唯一道路是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是,多次到杭州考举人都没有考取,无可奈何,选择另一条医药的道路——即可以安身立命,又可以道济群生。从二十岁开始有志于医,二十六岁起出访名医,立医案治病。

陈虬的政治思想非常特出。当时瑞安有很多退职官僚和士绅,以其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声望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势力。陈虬和许启畴、金鸣昌、陈黻宸等人却组织“求志社”,以布衣党自命,和他们抗衡。1872年,陈虬和许启畴等深感瑞安僻处“浙江尽头”,“苦无书读”,倡议合资聚书,创建心兰书社,开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先河。陈虬曾试图通过宗族的血缘关系来缓和社会矛盾,病中口授《治平三议》,《宗法议》、《封建议》和《大一统议》,由兄弟加以笔录。以后,广泛阅读西欧新书译本,认识有所转变。光绪十六年(1890),赴京会试,归途向山东巡抚张曜提出八条条陈,第一条“创设议院以通下情”,是我国近年最早提出采用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倡议。1891年,著就《治平通议》(包括《治平礼仪》、《经世博议》、《救世要议》),并在1893年出版。他在《经世博议》中说,“欲图自强,首在变法”。变法的内容涉及政治、文化和经济。政治上从改革官制入手,并主张“县各设议院,大事集议而行”;在文化上从改革科举入手,主张“今所习非所用,宜一切罢去”,改设“艺学科”、“西学科”、“国学科”、“史学科”、“古学科”;经济上,主张裕财用、兴制造、奖工商、讲懋迁、开新埠和抚华商。军事上主张变营务、设经略、制兵船、改炮台、编渔团。还有“保民”、“治河”、“筹海”、“筹边”诸篇,是一份较为完整的改革方案。他在《救世要议》中有发展经济的富策第十二条。他还建议设立出口土产公司,“愿入股者,先将货物按时酌值,计数给与股票”,待出口销售后,“所赢得钱若干,照数派还”。并以此垄断市场,“如再有走私者到此,公司先行贬值以窘之,当无有再不入股者矣”。这种设想,已是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了。该书一出,受到社会各界充分重视,湖广总督张之洞十分赞赏,梁启超把它列入《西学书目表》,宋恕则写文加以评论,到解放后仍被选录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之中。1895年,陈虬与陈黻宸一起上京会试全力参与“公车上书”活动,是这次活动的中坚人物之一。康有为对他很器重。1898年在北京参加京城“保国会”,与蔡元培等在京筹立“保浙会”。戊戌变法失败后曾被清廷通缉。这一系列的爱国行动,表明他曾经站在戊戌变法的前列,在救国强国的神圣事业中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陈虬的医药实践也很不平凡。他熟谙经典,慎求古训,又能别出心裁。所著《蛰庐诊录》一书,提供了早年辨证施治,解决疑难疫病的范例。先后著《利济医药讲义》八册、《元经宝要》二卷、《瘟疫霍乱答问》一卷、《利济本草》六卷、《利济医统》六卷、《医雅》四卷、《医绎》四卷等医书多种,其中《瘟疫霍乱答问》一书已被辑入《中国医学大成》,为发展中医科学方面作出贡献。于1884年在《医院议》里提出建立中医医院和中医学堂的方案,次年立即实现。于是瑞安杨衙里出现全国第一所新式中医学堂(利济医学堂),学堂附设医院,他自任主讲,所编的《利济教经》是近代中国最早新式医学教科书。1895年,又在温州小高桥设利济分院,在周宅祠巷设利济分院学堂,次年分设利济学堂报馆于府前街。1897年,向全国发行《利济学堂报》,刊载了部分医学讲义和论文。先后培养了三百多名中医师,对满足群众的医疗要求,促进中西医相结合以及提高中医的理论水平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戊戌变法后,陈虬受到了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打击:《学堂报》和医学堂的原先亏损加剧了医院的债务,学堂被迫关门,但他毫不灰心,还找朋友“讥评汉宋、拟议欧亚、拔剑起舞、对酒当歌”。1901年,发行了“利济医院股份票”,郡院由他自己独办,并已拓地重建。次年,温州霍乱流行,他不避艰危,日夜出诊,推广《白头翁验方》,民间颂声载道。1903年,郡城利济医院开办新字瓯文学堂,陈虬撰写《新字瓯培绎》和《瓯谚略》作教材,门人郑曦校刊。他以独创的字母,标注温州方言的语言,为地方文字改革作过尝试。不久,因贫病交迫,心力耗竭,于1904年元旦与世长辞,享年仅五十三岁。

解放后,陈虬的政治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几乎每一近代思想史的著作都提到他,国务院古籍出版规划也曾列入他的遗著。由于遗稿散佚殆尽,直到1992年,方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陈虬集》。目前,利济医学堂也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

王明(1911~1992)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道教研究专家。生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兼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是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由于他在中国哲学思想史和道教史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王明于1911年10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乐清县(今为乐清市,归温州市管辖)蒲岐镇华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青少年时代,先后就读于温州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杭州省立高级中学(今杭州高级中学),l93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马裕藻、钱穆、陶希圣、余嘉锡、罗庸、黄节、顾随诸先生,尤得胡适赏识,其毕业论文《先秦儒学字义考》得到胡适好评。1937年毕业后,曾回乡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l939年,他考入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课程,其间,对他影响较大的有汤用彤、陈寅恪、唐兰等。有一次,他求教陈寅恪先生问《易》语及世俗占卜之事,陈寅恪先生戏答一联曰:“人到万难须放胆,事逢两可莫粗心”。1941年,王明在汤用彤的指导下,攻读《道藏》、编纂《太平经合校》并撰写长篇论文《太平经合校导言》,获哲学硕士学位,旋即以助理研究员职称分配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l944年,王明回乡省亲因日寇轰炸道路不通,就留在家乡参加抗战,任“三青团”乐清县部主任。l945年任乐清师范学校(今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校长。1947年,他回到南京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复职。这年他在《史语所集刊》上陆续发表了《黄河经考》、《论太平经钞甲部为伪》、《周易参同契考证》、《老子河上公章句考》等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奠定了他在道教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拓荒者的学术地位。

1949年,王明转入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l950年,他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研究部学习,改造世界观。学习后,他回到考古所继续做学术研究工作并担任学术秘书。1957年,他从考古所转到哲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思想史,重点研究道家和道教文化。1979年,王明应邀出席了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的第三次国际道教学术会议,在会上他宣读了《中国道家到道教的演变和若干科技的关系》的学术论文。l978年,王明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任教授,为哲学所和宗教所培养了两届硕士研究生、一届博士生。“文革”后中国大陆上在道家和道教文化研究领域崛起的新秀,大多沐浴过他的教泽。

王明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晚年加入中国***。他于1987年12月退休。l992年3月13日他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2007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明集》,由其学生精挑细选能够代表王明先生学术风貌的重要论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选王明先生对重要道经的考证性文章;下篇主要是王明先生在改革开放后,讨论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章。

天一阁博物馆现藏古籍30余万卷,约16万册,其中3万多册为善本,有一千余种书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孤本。藏书中经、史、子、集、丛五部皆有。其收藏特色是明代文献,尤其是明代的地方志、科举录和政书三类文献最富盛名。其中地方志1962年、1990先后出版《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和《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科举录已经出版了进士登科录、会试录,乡试录正在出版中。明代政书也正在出版中。与国内大型的公立图书馆、博物馆所藏古籍相比,天一阁所藏古籍的特点是善本比例较高。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天一阁所藏善本数量在包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在内的781个单位中排名第九。天一阁所藏中不乏珍贵典籍,如入选第一、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贵古籍即达56种,其中著名的有明末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集韵》十卷、万斯同稿本《明史稿》、明洪武刻本《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一卷、明抄本《天圣令》三十卷存十卷、清雍正四年(1726)内府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等。

由于使用者的地位,用途和水域条件的不同,龙舟一般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 贵人巡幸游览的龙舟。如《穆天子传》中记:“天资乘鸟舟,龙舟俘于大沼”,《隋书炀帝纪》:“上御龙舟,幸江都”,《梦溪笔谈记》说:宋初,两浙一带献龙舟于朝廷,供皇帝游幸,这种龙舟长二十余丈至三十丈,阔三、四丈,头尾鳞覆,雕镂金狮,两列十阁,中安御座,可谓壮观。今在北京颐和园、杭州西湖等地供游览的龙舟亦此类。

(二) (二)用的龙舟,一般以中型船只,长30米左右,宽3——4米,舟中建两个殿阁,并有秋千或者桅杆式供艺人在上面表演技巧的设施。1986年杀害**制片厂在瑞塘下韩田河上拍摄影片《碧水双魂》中“淮王看龙舟”外景时,除了1千艘竞渡的龙舟外,还有两艘特大的龙舟,大龙舟的主桅杆横梁上悬挂六条红绸条,三名杂技演员作凌空翻滚、倒立等惊险动作。就是这类龙舟,也叫殿阁。

(三) 是供民间竞渡用的龙舟。一般造型狭长、轻巧、两头翘、集片短、无桨桩,按各地水域和习惯,设置数量不同对数的划桨手,舟尾有司舵,舟头有掌旗,中舱有司鼓、司锣等。就是本文所说的龙舟。

吴越民间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可远溯至二千多年的春秋或战国时期,如果按某些学者的考证,则还要推前至四、五千年前。综合起来,有三中说法。

——图腾说。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所著《端午考中说,约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古代吴越氏族奉龙为始祖、保护神,以龙为图腾,加一崇拜,为了表示自己是龙的后代,吴越族人“断发纹身”,一年一度举行盛大的纪念图腾的活动,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献给图腾神。在急骤的击鼓声中,划着雕饰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之戏,用以气球图腾神的庇护。照此考证,属于越族的瓯越也应当在远古氏族社会时,已有原始形态的龙舟竞渡了,只不过是远古的一中祭神的水上娱乐活动。

——勾践说。“竞渡起自越王勾践”。这是迄今方志上最早的龙舟竞渡的记载,点明了龙舟竞渡起源于勾践,和为了纪念祈求平安的涵义。据西汉《越绝书》等史籍记载:春秋时,越国君主被吴王夫差释放归来后,为谋求复国,十年卧薪尝胆,根据越国水乡泽国的特点,十分注重舟船的建造,所造舟船狭长,桨位众多,快速如飞。每年端阳,勾践坐龙船,亲自指挥竞渡,实乃操练水军,“戈船三百”,声势赫赫。经过十年艰辛,终于在公元前473年,实现了复国的愿望,打败了吴国,重建越国。为了纪念这位君王,每逢端阳,越国各地举行盛大龙舟竞渡活动,祈求平安。

——屈原说。龙舟竞渡转变为纪念楚大夫屈原之说,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古代吴越文化与长江文化融合交流,统一的神州逐步替代群雄割据的中国,加上屈原的身世和可歌可泣的爱国行为,深深地打动了神州各地人民。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为秦国攻陷,王陵也被烧毁,爱国诗人楚大夫屈原觉得国家的前途绝望了,理想扑灭了,于是在五月五日那一天,抱了石块,投身到汨罗江中,当地百姓驾船拯救。《隋书•地理志》载:“士人追至洞头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 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后来这种以纪念屈原而举行的端午龙舟竞渡,广泛流传至全国各地。浙南就曾流传这样以首民歌:“五曰五日端午节,屈原饮恨汨罗江,龙舟队队江中飞,要饮蒲酒得平安。”

三种有关民间划龙舟历史渊源的说法,哪一种更接近史实?我们姑且不过多地探究,但无论哪一种说法,其悠久的历史,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民间划龙舟习俗主要用于祈安赛乐和纪念先贤,其涵义也是一致的

浙江旅游地图(寻找可以玩三天的旅游线路)

当地概况

简称:浙

民族:主要少数民族有畲族,聚居于浙东南的丽水市

省会:杭州市

区划:全省共分为11个省级市,88个县、市、区

交通:铁 路 2005年,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

公 路 2005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91公里。

港 口 浙江有可建深水港的海岸线300多公里。已建成以宁波、舟山、乍浦、海门和温州五大港为主的34个港口,有万吨级以上泊位44座,年货物通过能力27亿吨,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个,港口有运输往来,并开通了美国、日本及香港的班轮航线。中国四大中转港之一的宁波北仑港,可停靠30万吨级货轮,是中国目前最大、最好的进口铁矿中转基地。舟山港已跨入国家级大型港口的行列。舟山岙山可停靠25 万吨超级油轮,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中转码头。2005年,主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3亿吨,增长194%。全年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166万吨。

水 运 全省有内河航道 104万公里,居全国第3位;干线航道10条,1230公里;内河港口105个,年货物通过能力21亿吨。

航 空 浙江现有杭州、宁波、温州、黄岩、义乌、衢州、舟山7个机场,开

通国内、国际航线160余条。新的杭州萧山机场已建成通航。

浙江省简称浙,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浩瀚的东海,南、西、北分别与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及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接壤,背依内陆广阔的腹地。浙江以文物之邦、旅游之地著名,是我国东南沿海社会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省。全省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全省共划9地级市、2地区、20县级市、45县、1自治区。省会杭州。

浙北平原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重要的黄麻、桑蚕产区。浙江丝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浙江是绿茶、毛竹的主要产地,著名的龙井茶驰名中外。浙江也是中国书法的圣地,历史上曾出现过王羲之、褚遂良、吴昌硕等书画大家。盛产大、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海鱼及四大家鱼。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居中国首位。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2个,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湘湖、温州瓯江、绍兴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3个。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秀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浙东水乡佛国游。浙东具有中国典型的水乡地貌。从杭州至绍兴、宁波一带,水网交织、阡陌纵横;舟山是海岛,山、海风光美丽壮观。这里的居民择水而居,采石筑桥,生活方式独特。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遗产均异常丰富,可感受到古老传统和现代文明浑然一体之美。景点主要有绍兴柯岩、中国书法圣地兰亭、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新昌大佛、宁波奉化溪口、滕头村、河姆渡遗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

浙西名山名水游。从杭州向西而行,沿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岛湖。这是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景点主要有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三峡”、瑶琳仙境、富阳古法造纸及古籍印刷作坊、浙西大峡谷、山里人家、红灯笼乡村家园、天目溪漂流、兰溪诸葛八卦村、龙游石窟、建德九姓渔民婚礼、大慈岩及千岛湖等。

浙南奇山秀水游。由宁波沿东南海岸南下至温州,沿途可游览天台山、雁荡山、楠溪江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昌的大佛寺,天台山的国清古刹、石梁飞瀑,雁荡山的灵峰、灵岩、大小龙湫以及楠溪江沿岸古镇均为浙江山水之上品。主要景点有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永康方岩,温岭长屿硐天,温州南麂列岛、洞头渔家乐、瑶溪、泽雅、雁荡山、楠溪江,缙云仙都等。

浙北丝乡古镇游。从杭州乘车至嘉兴,再转乘游船沿古运河直达中国另一个名城苏州;也可从杭州出发经湖州,乘船观赏太湖风光,直达风景旅游城市无锡。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蚕乡,也是古代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沿途游人可感受到小桥流水的风情,还可参与采桑、喂蚕、织布、印蓝花布等活动。主要景点有南浔丝业会馆、小莲庄、方丈港蚕村、西塘、南北湖、乌镇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江涌潮,是北半球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旅游者。

民风民俗

浙江是文化大省,出过许多名人,而且文化氛围浓厚。特别是社会风俗方面更是有其独特的现象和意味。

一、 祭祀

浙江人同其他省市相比虽然经济上很发达,但是人们在祭祀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传统却并没有随着经济、文化上的西化而逐渐消亡。

浙江的农村个体经济相对发达。但是思想上却相对还很滞后。因为,人们有了钱,不会像城里人去丰富精神生活,如上网,买书等,而传统的儒家文化、封建迷信在浙江的农民脑子里仍然根深蒂固。他们宁可把钱用于祭祀,也想不到投资于自身。这是浙江农民的朴实。

经济越发达,用于祭祀方面的耗费越大。广东省一年用于祭祀死人方面的投资就达300多亿元人民币。浙江的农民也欲与之争高低,不断加大“投资”。

仅嘉兴桐乡一地,其投资于迷信祭祀的耗费就很惊人。他们清明节祭祀先祖,先将两大桌子摆在坟前,东西方向摆上12把椅子,南北方向不摆,供祭祀叩拜用。再在桌上摆上大量酒菜。然后象征性的开门,吆喝道:“吃饭了……”意思是请“地下”的先考们来吃饭。大约过了三十分钟,等饭菜冷毕,再举家热后食用。其时这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如果真正请先考们食用,自己就不能食用,那是祖先吃的!祖制是碰不得的——这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传统。而城市人同样也祭祀,他们不用摆上一大桌酒菜,而是象征性的摆上一碗米饭或一碗面食,再烧柱香,也不叩头,而是鞠躬,把家里的喜事告诉先祖,如孩子结婚了,孩子考上大学了。再把香插入香炉,以求香火永驻,人丁兴旺。

城市里的坟墓也比较小,代表了一定的传统即可,农村则要求阔气,坟墓有的占两亩,他们图得是祖先在九泉之下也能享福。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是永不磨灭的,城市经济发达,但也摆脱不了迷信的上坟;农村经济落后,但也要比城市里在祭祀方面的投资大。浙江农民穷,穷得不是物质,而是精神。精神上迷信封建,把大量金钱花在毫无意义的大规模祭祀上,恐怕不仅是外国人,而且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会笑我们迂腐和愚昧。

二、 春节风俗

浙江农村如嘉兴地区,往往一家人包括外公婆等都住在一起。过年时,亲戚一家人聚集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家里共享天伦之乐、除夕之乐。在一起的人往往很多,那么就摆上几桌酒席,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兄弟姐妹一桌。年初一,就下亲戚家拜年。城市里像金华地区,人们往往一个三口之家在家里吃年夜饭;有时会下饭馆吃酒席,亲人聚会。

年初一会去长辈家拜年,收点红包,曰“压岁钱”。以后几天,便全前往亲戚朋友家拜年,贺新春。也会邀亲朋好友来家吃顿饭,共话一年来的生活不、学习、工作,为来年祝福。而后打牌,看电视、上网,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把”字句又称处置句。

所谓处置,就是对受事施加某种影响并造成某种后果。“把”字句的受事则通常是有定的已知信息,由动词及其补语表示的处置行为及其结果才是要强调的新信息。总体上,汉语不喜欢让有定的已知信息居于句末,这正是汉语VO句型不像在典型SVO语言中那样常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节令玩具

山西岁时节令及传统庙会中的民间玩具,常常使人陶醉于幼儿时期度年过节趣事的回忆之中。除夕夜、正月初一点“滴滴金”;元宵节扎灯笼,玩花灯;二月二,龙抬头的古庙会上,布龙、面龙、竹蛇、纸蛇玩具,能动的构造给他们以诱感力,逗引得儿童们喜笑逐闹、争相购买;三月三上巳节的泥哨哨,声声悦耳;清明前后放风筝;端午节戴香袋,玩艾叶虎。还有那小风车,七音哨、皮老虎、草编的蚂蚱笼,足使儿童们兴高采烈了。

花灯玩具

儿童花灯玩具以手提式多见。一般都是篾扎纸糊,内装小红蜡烛。农村传统的小花灯,用高梁杆扎架,麻纸糊面,用色彩画人们喜爱的动物或神话故事,或印上木版年画,或贴上民间剪纸,内装小油灯。现今发展为竹架构造,彩纸或绸布糊面,内装蜡烛。在制作技艺上虽然并不纯熟,但粗犷有力,无矫揉造作之感。无论是造型、用料、色彩和制作风格都具有生动活泼的乡土生活气息和浓厚的地方特色。

棉塑玩具

一个棉塑只需一把棉花,几根剥了皮的高梁杆和少许的胶水。制作简便,先把几根高梁杆芯扎成骨架,将蓬起的棉花轻轻缠于骨架上,再用胶水粘塑定形,胶水涂多涂少,可塑出不同形状。最后在形体表面均匀地涂一层胶水固定造型,然后用品色染色,一件棉塑动物或人物就做成了。把它插在预先备好的卟啷摇鼓上,就是一件既可摆设欣赏又可随手玩耍的声形并茂的玩具。棉塑玩具用料较少,成本低廉,又可就地取材,所以艺人们常常是现做现卖,边表演边出售。棉塑玩具中有鸡、麻雀、喜鹊、燕子、鹤等飞禽,长不过三五寸,高不过六七寸。人物主要有《西游记》中精灵的孙猴子、憨厚的沙和尚,傻乎乎的猪八戒及慈善的唐僧,一个个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

染织绣类的民间艺术实际上包括了印染、手工纺织、刺绣、织锦、缂丝等几大类别。

印染是民间服饰和日常居室装饰密切相关的工艺品,主要有蜡染、扎染、蓝印花布、彩印画布等,主要用在服装、帽子、被褥、床饰、门帘、包袱布等方面,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布艺。

刺绣则包括了四大名绣、各地民间刺绣、少数民族刺绣等。四大名绣有湘绣、苏绣、蜀绣、粤绣,各地民族民间刺绣中有代表性的包括苗绣、土族刺绣、满族枕顶绣(绣于枕头两端)、湖北挑花和陕西、山西、河南民间手绣。

传统刺绣

刺绣

中国的传统刺绣,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工艺精致程度的差别,分为民间刺绣和四大名绣。

民间刺绣是相对于具有宫廷文化风格和文人画风格的「四大名绣」而言的、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中国传统刺绣历史悠久,随着丝绸的产生和发展而存在。早在四五千年前,刺绣就已经成为「章服制度」中重要的装饰手段。两千多年前的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刺绣已经有了丰富的不同针法。可见当时刺绣工艺已经出现了不同针法的程式化的固定工艺。1982年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绣衾(被)和禅(单)衣,上面绣着龙、凤、虎和花卉等图案,形神兼备,绚丽多彩。

汉代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的诗句。汉末、六朝时期,剌绣题材中出现了人物形象,为后来的人物绣品开了先河。唐、宋时期,文人们开始参与刺绣画稿的设计,文人画所表现的诗词境界、书法和绘画的雅致,影响到民间刺绣的创作,刺绣开始向精致化和文人化的方向发展。到了宋代,刺绣几乎成为妇女的女红手艺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项,不少有文化的富家女子的刺绣创作,更使刺绣工艺臻于精细绝妙。明、清时期,全国城乡出现了众多的刺绣商业作坊。尤其是明代,首先在上海出现了「露香园绣」这样绣工精细,用针巧妙的以个人风格著称的「顾绣」,并专门刺绣花鸟走兽画幅、画页、手卷等陈设品,表明中国传统刺绣从附属在服饰上的装饰手段,成为独立欣赏的艺术品。清代开始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刺绣艺术流派,如北京的京绣、开封的汴绣、山东的鲁绣等,以及后人称誉的四大名绣。

清代后期,各地都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技艺特色的民间刺绣工艺。但是长期以来,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对各地出现的民间刺绣工艺极少关注,更谈不上记录和评介。民间刺绣基本上处于与日常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普通「手艺」的地位,但是正是这种生活的艺术,才使得民间刺绣一代代自发地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传统艺术中最精彩、最形象、最富有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品类。

民间印染

中国传统的民间印染有扎染、蜡染、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

前三者都是以印和染的方法着色、显花的工艺,以植物蓼兰中分解提炼出的靛青为染料,民间也称为蓝染和蓝印。彩印花布则是一种多版套色印花的工艺。据《史记》、《竹书记年》等古籍记载,早在公元前26世纪初,「黄帝制玄冠黄裳,以草木之汁染成文彩」。夏、商、周时代,就已经有用服饰的印染色彩、纹饰来区分尊卑等级的规定了。秦汉以后,镂空版印花方法大为盛行,其后花色品种日见繁多,印染工艺也日臻完善。

中国织锦

中国织锦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生产出「何菱形纹锦」、「填花燕纹锦」、「对龙对凤纹锦」等多色提花锦。到汉代,已能用复杂精密的提花机织出图案优美的锦。唐宋以后,以各色丝线和金银线制作的织锦缎及妆花缎,色彩鲜艳瑰丽,人们喻为锦上添花。

蜀锦产于四川,以成都为主,故成都又有锦城和锦官城之称。此外,南充、阆中、乐山、绵阳、新都等地也生产蜀锦。蜀锦仍然沿袭染色熟丝织造,质地坚韧,五彩缤纷,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宋锦因今之产地在苏州,故又名「苏州宋锦」,以古朴雅洁而著称于世,现已面临技艺中断的濒危局面。云锦的产地在南京,因其锦纹瑰丽有如云彩,故而得名。其图案布局严谨,富有装饰性,并多以金线显花或绞边,华彩四溢,臻丽至极,是中国皇家的御用织锦,代表了织锦工艺的最高技术水平。

塑作艺术

塑作类是指以捏、塑、堆、纳等方法为主制作的民间艺术品,其内容包括了泥塑、面塑、陶塑、糖塑、米粉捏制品、纸浆拍塑、琉璃和玻璃等造型艺术。塑作类艺术往往靠艺人以手施艺,靠手工方法造型,由于采用了与雕刻不同的创作手法,它们的艺术效果也不同。塑作类艺术还常结合彩绘装饰方法,在塑形后再施以彩绘,以增加艺术品的欣赏性、象征性和吉庆祥和的气氛。如泥塑中的典型作品有江苏惠山的「手捏戏文」、河南淮阳的「泥泥狗」、北京的面人汤、面人郎的作品等;纳模玩具如泥饽饽、泥玩具中的耍货「阿福」、凤翔泥塑、北京兔儿爷、中秋月饼、巧果、糖人等都是典型的塑作类民间艺术。一些民间脸谱和器物采用纸浆拍塑而成,而玻璃类、糖人等则采用吹塑方法,趁热边吹边塑形,也属于塑作类艺术。

泥塑艺术

泥塑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或磕模捺泥方法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新石器时代到汉代,中国境内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的丧葬习俗中大量使用陶泥偶像作为陪葬品。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杰出的代表。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天津、江苏无锡惠山、广东大吴、陕西风翔、河南浚县、淮阳及北京等地仍是传统泥塑的重要产地。

面塑艺术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献资科记载,汉代早已有面塑存在了。宋代《梦粱录》中记载了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的习俗。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中出土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清代,出现了以做面人为生的手艺人,到了今天,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存着面人制作的手艺和习俗。

面塑一般分为观赏的面塑和食用的面花(或叫礼馍)。用于观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生粉等制成。材料的不同使这两种面塑在制作工艺上也有少许的不同。

面塑

食用面花的制作工具简单,全凭妇女的心灵手巧,其方法是先将白面经过搓、捏成面团,用剪刀、菜刀和梳子等工具对面团进行造型。观赏和装饰面塑,其材料的制作方法则是将面粉、糯米粉、防腐剂中倒入开水并用筷子搅拌,然后将面团反复揉搓均匀。然后把品红、品黄、品蓝、大白粉、锅烟黑等颜色分别加入面中,制成多种色面,再用揉、搓、剪、挑、压、粘等方法来塑造形象。还可以用一些羽毛、棉花等来装饰面人的头发、胡须之类,这样一个完整的形象就出现了。

食用面花或节俗礼馍普遍流行于中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各地,沿黄河流域的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各省以及内蒙古、新疆、东北等地农村都有食用面花。面塑则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为主要的产地。北京的面塑艺术水平最高。

木偶艺术

中国木偶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特征,从质材、操纵方法上看,木偶艺术有提线、杖头、掌中、铁枝、药发、水力等不同形式;从表演剧目上有历史传奇、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天上人间,驰幻入魔,还有现实小品,可谓多种多样;从造型上可以大至与人同高(汉代大木偶高193厘米),又可小于一尺,偶头能造到如拇指般大小而能雕绘五官端正、比例准确、线条均称、色彩鲜明。如粤西地区的杖头木偶,《芙蓉仙子》中的书生陈秋林,以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猪八戒、牛魔王等,即使是神怪夸张却仍保持着合度比例。

现代的粤西木偶双眼能活动自如,能按照表情需要造出睁、暝、瞅、瞬等动作,得心应手,顾盼传神;冀南的吴桥民间木偶头则夸张简练,独具特色;有的接近唐仕女和敦煌彩塑;有的接近戏曲脸谱却又能变通风趣,灵活运用。

另一方面,木偶戏亦是社会人生的写照,不少帝王、文人均曾被触动心弦,发出由衷的咏叹。如五代十国时,前蜀后主顺正公王衍观傀儡后感慨良多,尝云:

「切道断人生几何!有分者任作傀儡。」

剪刻艺术

剪刻类是指以剪、刻、凿等方法为主制作的民间艺术品类。其内容包括了剪纸、刻纸、皮影、剪贴画、刻葫

木刻

芦、铁画、石刻线画、瓷刻画等。民族服饰和布艺的制作中也使用了大量的剪裁工艺。这些艺术品的造型顺序往往是由大及小,所使用的材质一般具有挺阔硬朗的质地,如纸、皮、竹木、石、陶瓷、象牙等。剪刻中常使用的工具有剪子、刀子、凿子、錾子和一些辅助性工具,剪刻作为造型手段,擅长表现作品的细节,体现精致的技巧,如刻纸作品可以达到细如发丝(浙江乐清的细纹刻纸就是一例),木刻达到肌理毕现、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如质地细腻的黄杨木雕、象牙雕刻等)

剪纸与刻纸

剪纸

剪纸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根据历史的记载和出土的实物来看,剪纸至少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了。剪纸的出现应该是在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后的事情,造纸术的发明,为剪纸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到了唐代,剪纸艺术大大发展,以剪纸招魂是当时民间的重要习俗之一。在民间,剪纸图案还被广泛应用于木版雕刻、铜器饰纹、布匹印染等其他艺术领域。宋代的造纸业发展成熟,纸品种类的增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出现了诸如民间窗花、灯彩和茶盏上的装饰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使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比唐代更为扩大。南宋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明、清时期是剪纸艺术的鼎盛时期,剪纸成为重要的居家装饰品,如门笺、窗花、柜花、棚顶花等,剪纸也成为民俗活动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均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互传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刻纸

木雕

刻纸也是民间工艺的一种常见形式,剪纸和刻纸两者虽然最终形式相同,但制作技法却不同。剪纸是一种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刻纸则需要用垫板、刻刀、尖锥子、钉子等工具,先将原有的样子放在20张或者30张薄纸上,然后将它们放在垫板上并用钉子固定,用刻刀由里到外一层层的刻,刻好花样后,刻纸就完成了。一般来说,剪纸更注重原创性,不受刻刀和纸张的限制,造型更加自由和随意。刻纸则更适合表现细腻的画面效果,如浙江的细纹刻纸细如发丝,令人惊叹。刻纸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剪纸的不足,但在创作上,受到了较多的限制。

各地风格

中国的剪纸艺术一般来说可分为北方风格和南方风格两大类型,即使如此,每个地区的剪纸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

陕西剪纸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北方剪纸艺术,广泛用于春节窗花、结婚的喜花、丧葬中大量的纸活儿装饰、社火表演中的道具、庙宇中宗教气氛的营造等,各种民俗活动也离不开剪纸。此外,剪纸还用于刺绣等艺术品制作的底样。剪纸形式上大多以单色为主,造型简洁、洒脱、粗犷、注重夸张变形,内容上多以传统的花草、动物、人物、戏出为主。

河北蔚县染色刻纸是中国典型的刻纸艺术形式,相传已有两百年历史,尤其以窗花见长。后来河北武强县的木版浮水印窗花传入,刻纸工艺吸取其色彩特点,仿其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县刻纸的独特风格。蔚县刻纸以「阴刻」和「色彩点染」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说。题材多取自戏曲人物,也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等吉祥形象。

其余还有山东剪纸、湖北剪纸、浙江浦江戏曲剪纸、浙江乐清细纹刻纸、广州佛山剪纸等等。

皮影

中国皮影,北方以滦州皮影代表,影人结构分七大部分:头、上身、上臂(两件)及下臂(两件)、手(两件)、下身、腿(脚与腿相连,两件),共11个组件。中心控制是脖条。以杆子操纵。生旦脸部镂空,净丑则涂色,脸形棱角分明,尖下巴,平额头。形体较小,一般254厘米至304厘米左右,最高406厘米。多以驴皮雕镂。以黄牛皮雕镂的陜西皮影亦分11个组件。

南系以成都灯影戏为代表,影偶分大、中、小型,大灯影身高60-80厘米,个别高达1米,中灯影40-60厘米,小灯影24-30厘米。成都灯影全身共分14关节:

帽、头、胸、腹、下肢二、上臂二、前臂二、手掌二。头子可插进脖项上用细铁丝缠绕的皮圈内。其余关节用细麻绳连结。一个穿戴整齐的影人分三段:帽作一段,头作一段,统称「帽子」(北方称「头荏」),衣履共作一段,统称「把子」(北方称「戳子」)。

中国皮影关节灵活,在优秀艺人操纵下,行坐顾盼,端带撩袍,舞刀挥剑,驾雾腾云,打斗驰马,出神入化,令人叫绝,扮演种种传奇故事,塑造了生、旦、净、丑、神、佛、灵、怪、兽种种难以想像的影窗形象,成为驭物为灵的艺术。

雕镌艺术

雕与镌都是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介质上面进行的刻画方式,雕镌类指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的作品,如我们常见的雕版、雕漆、雕花、浮雕等,还有与塑形结合的雕塑艺术品等。雕和镌往往都是在硬质界面和半干状态的固态界面上进行的,而塑需要在软质材料上进行,这是雕镌和塑作不同之处。我们熟悉的这类作品包括雕花的竹笔筒、玉石首饰和摆设、金属首饰、芜湖铁画、在砖上雕刻的砖雕、石雕作品等。雕镌类作品创作中常使用刀子、凿子、钻子及一些辅助性工具。

玉雕

玉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形式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仰绍文化和龙山文化就有了玉雕的鱼和龙。商代的殷墟文化中发现了绿松石和玛瑙等饰品。可见中国的玉石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编织物

玉因其原料珍贵,雕琢技术要求高而被视为具有重要的仪式功能的礼器。四川金沙遗址就出土了具有4,000年历史的精美绝伦的玉琮。商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用于祭祀神灵的各类玉质的礼器和饰品,皆造型生动,雕刻精美,玉质上乘。

汉唐时期,玉雕作为装饰品成为民间和宫廷都喜爱的工艺品,西汉时期的金缕玉衣的出现就是例证 。宋元时期,玉雕工艺得到了重视和高速发展,宫廷中的玉院专门为雕琢玉器而设立。福建的寿山石雕在当时的创作量很大,其价值也被朝廷认识到。明清时期是玉雕发展的鼎盛阶段,苏州以玉雕雕刻精巧而闻名于世,宫廷大量使用玉器作为装饰和使用器物及把玩的对象。雕刻工艺更加丰富,出现了圆雕等精致的工艺品,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图玉山子」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近代,也是玉雕的繁盛期,出现了潘秉衡等一批玉雕名家,在北京。中国玉雕的「四大国宝」一岱岳奇观、群芳揽胜、含香聚内与四海腾欢,就是例证。

随着传统技艺的消失,玉雕行业因工作辛苦和观念落后而在雕琢工艺上出现了困难。这方面,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学习西方一些科学合理的记忆和技术,是目前玉雕行业翘首以盼的。

木雕

木雕工艺品是指以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木为原材料、以雕刻的方法进行创作而成的各种观赏品、富于形式美感的实用装饰品。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木雕是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一条木雕鱼,制作时间距今已有6,000-7,000年之久。在战国时代,木雕工艺已由商代用于制陶工艺中的简单刻纹和雕花板的阴刻,发展到立体圆雕工艺。汉代的木雕水平比前代已有提高,在汉墓中出土的木雕动物,形象自然生动,刀法简练果断,显示出当时木雕艺人的高超水平。自唐、宋开始,木雕艺术开始向写实和精致的方向方展,至明、清时期,小型观赏性木雕、建筑和民间实用器具上的装饰性木雕水平都达到了鼎盛时期。20世纪初中国解放之后,木雕艺术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和喜爱,成为观赏与收藏热品,也成为产业化的实用性装饰艺术。

中国的木雕种类繁多,遍布于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是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人称「四大名雕」。其他种类如:曲阜楷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苏州红木雕、剑川云木雕、上海白木雕、永陵桦木雕、泉州彩木雕……这些木雕都是因产地、选材或工艺特色而得名,有的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传统特色,能工巧匠遍布各地,后起之秀木雕技艺日趋精湛,造型也日臻完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木雕的雕刻技法有圆雕、浮雕、镂雕等,一般在雕刻过程中,各种技法是混合使用的,由于木雕易腐易蛀,所以有的作品还要施彩、上漆。与所有的雕刻一样,木雕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是「独立式」,一种是「依附式」。前者是指可以用来自由放置,并且从任何方向任何角度都能看见的三维空间艺术的圆雕作品,通常是被用作室内的陈设品或案头摆件;后者是指用于装饰建筑物室内墙面或门窗等固定空间的浮雕而言。最为著名的木雕产地有浙江东阳、浙江乐清、广东潮州等地。除此之外,徽州木雕、少数民族的木雕艺术也是成就突出的木雕艺术形式。

石雕

中国石雕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是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品。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已出现了巨型石雕──石麒麟。河北石家庄西北郊发现的一对石人,考证认定为西汉文帝时代(公元前179-前157年)的石雕作品,气魄深沉宏大,风格古朴浑厚。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中国在宗教石雕和陵墓石雕两个方面发展较快。著名的云冈和龙门等石窟的石雕就可说明六朝、唐、宋时代的石雕艺术水平。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样化方面发展。明清时代,精巧玲珑的工艺石雕和具有汉唐石雕气质的乡间拴马桩、镇庄兽等民间雕刻,成为明清石雕艺术的主体。 民间小型的工艺石雕,一般以石料产地或石料特点来命名的,从石料产地来看,有安徽徽州、浙江青田、河北曲阳;按石料命名来看,有福建的寿山石雕、湖南浏阳的菊花石雕、四川广元的白花石雕。以石雕艺术品而闻名的地区包括甘肃陇东地区(镇庄兽)、陕西渭北地区(拴马桩)、陕北地区(拴娃石)、河南方城(石猴)、山东掖县(滑石猴)、山东嘉祥(石麒麟等)、广东雷州(石狗)等地。

民间小型工艺石雕的制作十分注重石料的品种、色泽纹理的选择,主张因材施艺,追求雕刻精工,运用浮雕、圆雕、镂雕、线刻等多种技法来创作。石雕的制作工序大致相同,一般是:一、相石,根据石料的形状和纹理、色彩确定要雕制的题材。二、用笔在石材上画出雕刻的部位,然后凿出粗坯,再刻大体。大局部位刻成后,修刻细部,最后琢磨、修光、上蜡完成作品。

砖雕

砖雕出现于中国战国时代,当时就已有花砖出现。汉代画像砖已发展相当成熟,以墓室砖雕最为著名,但制作大都是模印而成的,唐代花砖采用模印后再经过雕刻加工,创造出富有立体感的装饰浮雕作品。砖雕上的人物动物形象突出而且都以卷云纹相衬托,结构充实,形态生动,呈现一种繁复富丽的艺术风格。宋、金时期,墓室砖雕流行,多以世俗生活为题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宋代砖雕中的形象比例匀称,姿态生动,轮廓整齐清晰,刻画衣纹,刀法俐落,是一种清新朴实的艺术风格。到了金代,砖雕人物形体健壮,敦厚质朴,浮雕线条一般粗犷简练,有趣味性。明清时代,砖雕主要用于装饰住宅及寺观庙宇,表现内容丰富,构图复杂,制作除单层浮雕外,还有多层浮雕、堆砖等表现技法。花纹图案具有完整的装饰效果,作品画面具有独立的构图形式。

明清时代开始,砖雕艺术逐渐从建筑物的附属装饰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民间砖雕艺术品,砖雕制作的队伍发展壮大,全国几乎都有各自的砖雕产地,其中以徽州、天津、北京、山东潍县、苏州、广东、甘肃、台湾等地最为著名。

明清时代的南北方砖雕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民间砖雕制作的工艺还是大致相同的,一般来说分为六个步骤。(1)修砖(2)上样(3)刻样(4)打坯(5)出细(或叫刊光)(6)磨光。一般来说北方砖雕艺术风格比较浑厚,南方砖雕艺术偏于秀细,但都洋溢着中国各地民间的乡土气息。

在民国前期的政治和文教领域, 活跃着一位前清翰林傅增湘。 他曾任民国教育总长,开中国女子教育之先河; 他慧眼识书,广聚天下古籍; 他以校勘古籍为己任,一生校书800种; 他提携徐悲鸿,助其出国留学; 他奋力挽救《平复帖》,使其免于流失海外; 他忠贞爱国,拒绝奔赴台湾; 他大爱无私,捐出毕生所藏! 傅增湘(1872-1949),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考古学家,曾任民国教育总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 鲁迅曾说及这位教育总长时表示:「 ” ‘F总长’是藏书和考古的名人,是深通‘高等做官学’的”。 《周易正义》1函4册 螺纹纸 民国 双鉴楼本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第十三章中这样描述他:「 ”傅先生,名叫增湘,消瘦,留着小胡子,可真是个想象高强才华出众的学者!他的两个癖好是游历名山大川,搜集并编辑古书。后来,他在大学讲版本学——他是公认的版本学的权威——他坚持要躺在沙发上讲,学生们看着这位瘦高的老头,都怀有无限的敬意。” 傅增湘无论是在藏书、校书方面,还是目录学、版本学方面,都堪称一代宗师。 坐拥书城 傅增湘旧藏《桐城吴氏古文读本》 钤印「 ”江安傅增湘收藏书画金石印” 1872年,傅增湘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一个书香门第。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1916年,傅增湘收得端方(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旧藏宋绍兴二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刊本《资治通鉴》,与祖遗元刊本《资治通鉴音注》相配,便将藏书之所命名为「 ”双鉴楼”。 傅增湘藏 宋版《资治通鉴》 1917年12月,傅增湘任北洋 教育总长。一年半内,总统一易,总理三易,傅增湘的教育总长牢而不动。 纂图互注杨子法言十卷 汉(成都)扬雄 撰 元刻本 1918年,傅增湘定居北京后,取苏东坡「 ”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自号为「 ”藏园居士”。 1919年五四运动,傅增湘不堪忍受北洋 追究蔡元培责任,逮捕陈独秀、张国焘等人的 行为,毅然辞职。后受聘故宫图书馆馆长,以收藏图书为乐,大量搜访古籍。 纂图互注杨子法言十卷 汉(成都)扬雄 撰 元刻本 除经常于北京琉璃厂、隆福寺等著名书肆浏览翻阅外,傅增湘对荒摊冷肆也都加以注意,不时专赴苏杭等地访书。他的薪水除生活费用之外,全部用以购书。有时缺少资金,往往借债收书,或卖旧换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热心于收书,犹如「 ”蚁之集膻,蛾之扑火”。这样日积月累,收藏日渐丰富。 史记卷四十七 汉(夏阳)司马迁 修 北宋刻递修本 据统计,傅增湘一生共藏宋金本古籍150种4600余卷,元版古籍95种3700余卷,明清版古籍20余万卷。 校书之癖 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四 宋(眉山)苏轼 撰 (乐清)王十朋 集注 宋建安虞平斋务本堂刻本 傅增湘坐拥书城,并不是仅仅满足于占有和鉴赏,而是出于对古籍特有的挚爱和校书之癖。 古文献学家余嘉锡先生曾在《藏园群书题记继集·序》中说,傅增湘「 ”聚书数万卷,多宋元秘本及名钞、精椠,闻人有异说,必从之假读,求之未得,得之未读,皇皇然如饥渴之于饮食。暇时辄取新旧刻本,躬身校仇,丹黄不去手,矻矻穷日夜不休。所校都一万数千余卷”。 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四 宋(眉山)苏轼 撰 (乐清)王十朋 集注 宋建安虞平斋务本堂刻本 傅增湘自己也说过:「 ”独于古籍之缘,校仇之业,深嗜笃好,似挟有生以俱来,如寒之索衣,饥之思食,如无一日之可离。灯右仇书,研朱细读,每日率竟千行,细楷动逾数万,连宵彻旦,习以为常,严寒则十指如锥,煇暑则双睛为瞀,强自支厉,不敢告疲”。 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四 宋(眉山)苏轼 撰 (乐清)王十朋 集注 宋建安虞平斋务本堂刻本 到了晚年,傅增湘天天伏案校书,即使在严寒的冬天和炎热的暑夏,他也坚持工作,不肯间断。他认为:校书是对人类文明极有益的一件大事,庄子说,「 ”不为无益之事。”人生在世,总要为人类做有益的事,怎么能虚度此生呢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二 宋(建安)袁枢 撰 宋宝祐五年(1257)宋宗室赵与筹刻大字本 以上文字,确是傅增湘勤奋校书的真实写照。他一生校书一千多部,一万六千多卷,堪称民国以来校勘古书最多的人。曾经轰动一时的《过云楼藏书》,就是他受顾鹤逸之邀,前往苏州过云楼校对顾氏所藏古籍善本。由于顾鹤逸不准傅增湘老先生记录笔记,每晚回到酒店,傅增湘只能凭记忆将一天所过眼古籍记录下来,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博闻强记。 提携徐悲鸿 年轻时的徐悲鸿 傅增湘出任北洋 教育总长期间,与徐悲鸿的一段交往被传为佳话。 当时,徐悲鸿携带自己的作品来访,请求傅增湘帮助他取得留法公费。傅增湘与徐悲鸿素不相识,但在面谈和看了徐的作品后,认为他极有才华,又是寒士,表示一定帮忙。然而第一批留法公费名单发表时,徐悲鸿的名额竟被权势挤占。傅增湘得知后很气愤,徐悲鸿也以为受了愚弄,来信严词责问。傅增湘对徐的心情十分谅解,告诉他此次已无力挽回,但他决不食言,一定给徐深造机会。 徐悲鸿留法期间 不久,第二批公费留法名单下来,傅增湘即把徐列入。徐悲鸿原以为第一次已被人顶替,又严词责问过傅先生,肯定再没有希望。直到名字发表后,他才相信傅先生是真正爱惜人才的,并亲自前往致谢。徐悲鸿成名归国后,专门拜访傅增湘,提出要为其画像,以表心意。画成后,傅傅增湘设宴致谢,席间徐悲鸿向客人们谈及此事,一时传为美谈。 徐悲鸿《傅增湘肖像》 此后,凡徐悲鸿在北京,每年必来探望傅增湘,双方成为挚友。徐悲鸿作的傅增湘画像是其油画肖像中的得意之作,傅增湘曾用彩色精印数百幅,分赠友朋。 挽救《平复帖》 陆机《平复帖》 《平复帖》是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书写的一封信简,为我国存世最早的书法真迹。此信的首行中有「 ”平复”两字,故名「 ”平复帖”。 傅增湘跋《平复帖》 当年,《平复帖》为恭王府所藏。1937年,溥心畲先生丧母,欲出让《平复帖》以办丧事。一些清朝遗对《平复帖》易手表示惋惜,怕像恭王府出让的唐韩干《夜照白图》那样流失海外,托傅增湘向溥心畲致意此帖为祖传,还是留在本族为好。 《平复帖》上张伯驹跋中可见其尊称傅增湘为「 ”傅沅叔年伯” 傅增湘回应大家说,「 ”张伯驹怕此帖流失海外,早有收购之意。另,心畲世兄对《夜照白图》事总有覆水难收的歉疚,曾说,‘我邦家之光已去,此帖由张伯驹藏也好’,并且回绝了出高价的画商。”傅增湘还对大家说,「 ”此帖易手木已成舟,让价大洋4万块已经议定,请大家不要为此事太伤感。”此事经傅增湘从中斡旋,《平复帖》最终易手张伯驹,免遭流失海外之祸。 捐赠藏书 1944年春,73岁的傅增湘突患脑血栓,半身瘫痪,卧病在床。傅家的生活日渐窘迫,在以后的日子里,傅增湘的藏书,除为更新流通有少量售出外,还有一批为维持生计而不得不出售。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道:「 ”藏书不能终守,自古已然。吾辈际此乱世,此等身外物为累已甚。兼以负债日深,势非斥去一部分不可。” 南宋版《洪范政鉴》书影 身染重病时,傅增湘自知不能再进行校勘,遂首先将自己16万余卷古籍捐赠北京图书馆,并遗命家人将其珍藏捐献。 1948年,国民 中央研究院选首届院士,傅增湘初为人文组提名人选。为此,胡适曾两度拜访傅增湘于病榻前,转致 之意,愿以专机护送其全家及全部藏书赴台湾,并保证其一生生活无虞。傅增湘不为所动。 胡适 解放之初,周恩来总理曾派人持函探望重病中的傅增湘,遗憾的是未及相见,他已于1949年10月20日病逝于北京,安葬于北京西郊福田公墓,享年78岁。 傅增湘旧藏 宋刻本《乐府诗集》 现国家图书馆藏 1950年,傅增湘的长子傅忠谟将480部(约3500册)藏书和傅增湘生前所用文具28件捐赠北京图书馆(现为国家图书馆),其中包括宋刊本《资治通鉴》等。这些书经他用善本精校,图书馆极为重视,已全部列为善本,编入1959年出版的《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之中。另有一批古籍计34万余册捐赠故乡四川,现藏于重庆图书馆和四川大学。 责任编辑:子曰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