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的,用字来描写
有靡靡之音 余音绕梁 珠圆玉润 字正腔圆 抑扬顿挫 惊天动地 雷霆万钧 轩然大波 燕语莺声 娓娓动听 玉石之声 细弱游丝 如雷贯耳 声如洪钟 哀声叹气 唉声叹气 嗳声叹气 鼻息如雷 不断如带 大音希声 咄咄逼人 咄咄怪事 咄嗟叱咤 扼腕叹息 耳听八方 发聋振聩 发蒙振聩 沸反盈天 沸天震地
机杼声,也就是织机织布的声音。这种看法多是中学语文教材采用。有人认为「唧唧复唧唧」是织布声,是一种兴的写法。比兴的写法可分多种,有以比起兴的,也有谐声起兴的,这里以不停的织布声,描绘木兰当户织的辛勤纺织、热爱劳动的形象。从意义上说,这是木兰一贯的。张世禄先生认为这是写木兰的「常态」。这常态,与后面的「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形成反折对比,突出此时此事的不平常,引出「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情境是这样的: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不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这究竟是为什么?木兰啊,木兰,是什么事儿让你如此发愁呢?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这样的理解看似是合情合理的。
《中国名胜词典》中《木兰辞》辞条载,木兰故里在河南虞城。虞城营郭镇木兰庙,有元代《木兰诗》碎刻,是唐人传本所刻。首句为「促织何唧唧」。促织,即蟋蟀。《尔雅•释虫》:「蟋蟀,蛬」。郭璞注:「今促织也。」这个唐传本明指:「唧唧」为蟋蟀呜声。木兰于秋凉织布,户外有蟋蟀呜叫声。
这等呜叫,闹人心烦。因为木兰心有所思,思量代父从军,才有「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到了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这一句就变成了「唧唧复唧唧」,而在句末小注:一作「促织何唧唧」。《沧浪诗话》有说:《木兰歌》「促织何唧唧」,《文苑英华》作「唧唧何切切」,又作「历历」;《乐府》作「唧唧复唧唧」,又作「促织何唧唧」。当从《乐府》也。
1、哗啦啦:形容水流的声音。
2、嘣嘣:用来写跳动或爆裂的声音。
3、啪啪:用来写放枪、拍掌、或东西撞击等声音。如:鞭子甩得啪啪地响。
4、叮当:用来写金属、瓷器、玉饰等撞击的声音。
5、扑腾:用来写重物落地的声音。
6、轰隆隆:描写物体的声音特别的大,有震耳欲聋的感觉。
7、扑通:用来写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
8、滴沥:水下滴的声音。
9、噗噜噜:用来写泪珠一个劲往下掉。
10、呱唧:用来写鼓掌等的声音。
11、滴答:用来写水滴落下或钟表摆动的声音。
12、嘀答答:形容水滴在石头上地上的声音。
13、乱哄哄:形容外界环境非常混乱的三个字的词语。
14、嗒嗒:用来写马蹄、机枪等的声音。
15、叮铃铃:般是用来形容铃铛的声音,非常的清脆。
16、呱嗒:用来写清脆、短促的撞击声。如:地是冻硬的,走起来呱嗒地响。
17、淅沥沥:形容河流的词语。
18、乐滋滋:开心快乐发出的声音。
19、咕噜噜:水冒泡的声音。
20、咝:用来写枪弹在空中很快飞过的声音。如:子弹咝咝咝地从头顶上飞过。
21、扑哧:用来写笑声、或水、气挤出的声音。如:扑哧一笑;扑哧一声,皮球撒了气了。
22、梆梆:敲打木头的声音。
23、啪嚓:用来写东西落地、撞击或器物碰碎的声音。如:啪嚓一声,碗掉在地上碎了。
24、笑嘻嘻:形容人的面部表情微笑的abb词语,当然这种微笑是带有声音的。
25、叮咚:用来写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的声音。
26、呜呜:用来写风声、汽笛声。
27、吧唧:用来写脚掌拍打泥泞地面等的声音。
28、静悄悄:形容一点声音没有,非常安静。
29、唉乃:摇橹的声音,划船时歌唱的声音。
声音是怎样的,用字来描写
本文2023-10-31 08:37: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