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的传说和习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鞭炮的传说和习俗,第1张

一、鞭炮的传说

1、独脚山鬼

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李世民有个宰相叫魏征。据说,魏征权力很大,一次,一个叫八河都总管泾河龙王的,犯了天条,被判死罪。玉帝命魏征去执行斩刑。当时正值炎热夏季的子夜,魏征昏昏入睡后,突然全身大汗淋淋。原来是他正在斩杀犯了天条的罪龙,被累出汗来的。

正在这时,李世民用扇子对着魏征连扇三扇。这么一扇,风助魏征,终于帮助他斩杀了罪龙。于是,罪龙的阴魂怪罪李世民,经常兴风作案,扰得李世民坐卧不安,夜夜不得安宁。

朝廷只得派大将秦叔宝、尉迟恭守护李世民的寝宫,才算平安无事。但是,夜夜要守护,有个叫李畋的人想出一个办法:用小竹筒内装些硝磺,点燃爆响,山叫谷鸣,将鬼怪邪魅全都吓跑了。

李畋使用这个办法后,果然灵验。所以,后来爆竹被广泛应用于辟邪驱瘴了。后人为了纪念李畋,都尊捧他为鞭炮的祖师爷。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李畋先师会,在祖师爷生日这天,大办宴席,铳炮齐鸣,叩头下跪,隆重庆祝一番。这种习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一宣沿袭到解放初期。

2、孙隐崖和炼丹台

我国隋末唐初,出了个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家孙思邈。孙思邈才学超群,不但医术高明,而且炼丹技艺清湛,多次拒绝朝廷的赐封。据传,孙思邈为了专心专意炼丹和行医,先隐居在太行山的深山老林中,后又迢迢数千里南下避隐到湘东山区,最后在浏阳定居下来。

在浏阳县城的东门外,沿河而上,有一条小河与浏阳河相汇,在山岭的树林丛中,有一个岩洞,传说,孙思邈就隐居在这里。孙思邈在这个崖洞中隐栖下来后,日夜炼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孙思邈终于炼制出了火药,成为烟花、鞭炮的奠定人。

二、鞭炮的习俗

春节放鞭炮,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历史悠久,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但放鞭炮释放的烟尘,溅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火灾,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会造成一些人员伤亡。

随着社会和人们的文明进步,对春节放鞭炮这种习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视。以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现未解除。

扩展资料:

放鞭炮爆竹时应注意安全:

燃放鞭炮爆竹的器具(如卫生香)要足够长,爆竹点燃后不响不要轻易走近去看,可用木棍敲打两下,确实灭火后再走近。有的儿童发现爆竹不响,,就急于到爆竹前查看,有的甚至趴在地上观看,,往往刚走近时一声巨响(因有的爆竹捻内火药不均匀,燃烧较慢),便造成眼睛或面部炸伤。

另外,燃放时应阅读说明书,要求放在地上燃放的千万不要拿在手中燃放。说明书不明确的,最好都放在地上燃放,同时注意固定牢固,以防点燃时碰倒,爆竹乱窜,造成炸伤。

人民网-新年谨防鞭炮炸伤 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小贴士

-鞭炮

人们认为,放鞭炮可以驱赶邪魔,抵御瘟疫,保佑家庭平安吉祥。后来这一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并把放鞭炮作为过年的一种喜庆方式,过年时大家都会放鞭炮。每到年底,人们在自家门口贴红对联,放鞭炮,挂红灯,在院子里烧柴火,围着火堆,用菜刀切菜切肉,声声入耳。所以春节期间必须放鞭炮。相传,古时候,山里有一个叫 "年 "的猛兽,常年不出,但每到新旧交替时,就出来破坏庄稼伤害人畜,人们叫苦不迭,有一次它跑到村里大闹,一进门就挂红衣走。

另一扇门则被柴火吓得乱窜,所以人们都知道 "年 "怕响,怕红,怕火的弱点,所以人们每年到年底的第一年,就在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灯笼。传说古代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 "年",常年在深海中活动,但一到新旧之交,它就会从混沌中钻出来,伤害人和牲畜,人们怨声载道。有一次它跑到村里来作恶,被门口晾晒的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个地方,被灯光一照,吓得撒腿就跑。

于是人们掌握了 "年 "怕声、怕红、怕火的弱点。每年年底,人们在家里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吵吵闹闹。因此,我们在春节期间必须放鞭炮。这种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荆楚岁时记》曾记载,正月初一,当鸡叫第一声时,就要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鞭炮,以驱除瘟疫邪气。那时候没有火药,也没有纸,人们就烧竹子,让竹子爆裂,发出声音,驱赶瘟神。

这当然是迷信,但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定的美好愿望。在唐朝,鞭炮也被称为 "包干",就是把长竹竿一节一节地烧起来,发出连续的爆炸声。鞭炮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们是用来驱赶一个叫 "年 "的怪物的。当午夜时分,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整个中国大地响起了鞭炮声,响彻云霄。在这 "元年、元月、元时 "的 "三时 "时刻,有些地方还在院子里垒 "旺火",以示旺气、旺财、旺运。

呵呵,问题还真专业。当时已经有鞭炮了,花炮的历史:清末民初,浏阳县城商人李熙雅“恢复和发展先祖失传技艺”,制作出焰火四射的“烟花”。

炮竹的历史:1、最早的“爆竹”,是火烧竹子所发出的爆裂声。

《荆楚岁时记》载:“燃火投竹,爆破有声,能辟恶魔”。

2、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最早记叙了把硝石、硫磺、含炭物质混合在一起创造火药的“硫磺 伏火法”。

传说孙思邈曾隐居浏阳。浏阳城东历来有“孙隐崖”、“洗药桥”等地名,有“升冲观”(前两年重修)。如今还新建有“思邈公园”。

3、唐初,浏阳大瑶人李畋(生于公元601年)为驱除瘟疫,将火药装在竹筒中,用引线点燃起爆,发出更大的响声和浓烈烟雾,驱散山岚瘴气。这是“装硝爆竹”的雏形。

李畋因此被奉为“花炮始祖”。

4、宋代,民间开始用纸筒装裹火药,并用麻茎编结成串,做成“编炮”。

这种传统工艺一直延续近千年。

5、清康熙《浏阳县志》记载:“后人卷纸作筒,实以硝磺,名为大爆竹,馈遗者,号曰春雷。往岁小除夕,响声不绝。”

——在此,爆竹已广泛用于送旧迎新、婚丧嫁娶等场合。

6、清末民初,浏阳县城商人李熙雅“恢复和发展先祖失传技艺”,制作出焰火四射的“烟花”。

当时一个名为“地老鼠”的品种,一直流行到上个世纪末。

7、20世纪80年代初期,浏阳开始研制出具有国际水准的“礼花弹”,完成了由“玩具烟花”到“大型烟花”的飞跃。

此后,“浏阳花炮”频频亮相于国内国际的大型烟火表演, 让这个世界黑色的夜空光芒四射。

1、传说一

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

自古以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很久以前,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会出现一种叫“年”的猛兽,为了吓退这种猛兽。

于是,人们在家门口燃烧竹节(或者用红色的物品贴在房外),由于竹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得竹腔爆裂,从而发出巨响,借此驱赶年兽。

随着火药的发明,火药爆竹取代了过去的竹节爆竹。

2、传说二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海中生活着一种十分可怕的怪兽叫年,年在每年的除夕夜,都会出来,吃人或家禽家畜,弄得民不聊生。

人们都十分害怕他除夕夜的前一天,一位老乞丐来到了一位老太太家,向老太太乞讨,老太太好心的给了他一碗饭。

一边悲伤地说:“唉!明天年就要来了,我们一定活不成了!”老乞丐摇了摇头,看着老太太的红色衣服说:“年害怕红色和爆竹声,明天你穿上红衣,在家门口贴上红色春联,年一来就放鞭炮,可避免灾祸。”

第二天年来了,大家便把鞭炮一起点燃,鞭炮的声音吓跑了年。

以后人们年年的除夕都放鞭炮,年再也不敢来了。

3、传说三

独脚山鬼: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

以竹著火中,火扑哗有声,而上悔惮远去”。

这是关于鞭炮的前身——爆竹的神话故事。

所以,鞭炮有的地方又叫爆竹。

扩展资料

《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山臊传说是西方山中的一种怪物,高一尺多,生一只脚,从不惧怕人,人若遇见了它就会发冷发热生起病来,如果将竹筒放在火中燃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山臊吃惊害怕就会很快的逃遁。

能看出来,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

同样的说法在《神异经》中得到了验证。

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在深山露宿啊!一般晚上要点上篝火,一是为了煮食取暖,二是为了防止野兽侵袭。

点上篝火,遇着一般的动物也就对付过去了。

但是,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这里所说的动物,就叫“山臊”。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筒,使其远遁的办法。

山臊可令人寒热发作,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可驱逐瘟邪,方可保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

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再后来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

到了宋代,中国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

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还有咱们渭南的蒲城是中国著名的“花炮之乡”。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上突然出现了一种怪物叫年,每当新年来临,它就要下山来吃人,所以人们新年临近时,都要搬到山脚去躲避灾难。与此同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有一次,年下山来了,有一个乞丐正在下山乞讨,他看见一户人家灯火通明,原来这一家人在整理东西准备向山脚奔去。 看到有人了,乞丐赶忙恳求道:“你们行行好,给我一点吃的东西吧�” “我们都自身难保了,我劝你还是赶紧逃命去吧!” “求求你们了,我实在太饿了。”乞丐的声音此时变得更加凄清了。 “好吧。”女主人有点心软了,她急忙从屋里拿来了一些点心,对乞丐说:“赶快逃命去吧,年兽马上就要来了。”

  正在这时,年兽来了,女主人赶紧溜进屋子躲了起来。可是,凶猛的年把屋子掀了个底朝天,一步一步向女主人逼近,突然,不知从何处传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只见乞丐正在拼命地燃放烟花、爆竹,年兽不知道这是何物,吓得赶紧逃跑。年兽怕烟花爆竹这一消息马上传开了,村民们纷纷回到自己家。于是,每当新年来临,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爆竹,以求得新年的平安。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

  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江南西道宜春府萍乡县人李畋,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鼠疫是一个可怕的名字,人们害怕这种瘟疫,伍连德博士成功地抗击了东北的瘟疫,为保护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仍要感谢伍连德医生,他是中国抗击艾滋病的先驱,我们要向他致敬。

关于伍连德在东北的防疫运动,最有争议的问题是燃放鞭炮的作用是科学的还是迷信的,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鞭炮的构成。鞭炮的主要成分是硫磺、硝酸钾、木炭粉。这些物体,当它们聚集在一起并被点燃时,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和耀眼的光芒,以及强烈的烟雾,空气中有一种刺鼻的气味,那就是二氧化硫,通常在新年之前就能闻到。第二,鞭炮的作用。主要在春节期间,燃放鞭炮的原意是驱鬼,或是敬神明。

据说在唐朝初年,有一场瘟疫。孙思邈发明了鞭炮。他把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做鞭炮,驱散瘟疫。鞭炮能抑制肺鼠疫吗。鼠疫耶尔森菌对光、热、干燥和常用消毒剂敏感。在阳光直射下4小时55度15分钟5% 的氯胺可以杀死细菌。鼠疫耶尔森菌喜欢潮湿寒冷的环境。我们知道爆竹燃放时,会产生强烈的强光,还有二氧化硫气体,虽然不能直接杀死鼠疫杆菌,但能抑制细菌活动。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燃放鞭炮可以抑制病原体。

燃放鞭炮的心理效应。清朝末年,瘟疫传播开来,人们充满了恐惧,我们怎样才能鼓舞人心,用鞭炮,整个城市都欢呼起来,心理立即得到改善,更有信心战胜瘟疫。燃放鞭炮既有科学的作用,也有迷信的作用,无论如何,都是对抗传染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防疫不能单靠一次放鞭炮,还需要隔离、口罩、消毒等多种措施共同赢得疫情的胜利。

春节放鞭炮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后来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

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以驱赶“年”的到来。

关于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 祛灾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 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 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 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 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 而出,臊皆 惊惮。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 之。东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么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 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怯灾的功能。不过,随着落后意识的 逐渐淡化,放爆竹一俗,已经很少包含驱鬼成分,而仅仅是为节日 增添欢乐气氛罢了。而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许多大中小城市都开始在 节日禁燃鞭炮了。

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许多单个的爆竹联结成串,则叫作“鞭炮”、“响鞭”、“鞭”。 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 唐初,有人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唐代称爆竹为“爆竿”。来鹄《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这时,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 “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 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的:“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反映了当时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爆竹的品种相当丰富,最为普遍的是“单响”、“双响”和“鞭”三大类。大个的单响爆竹也叫“麻雷子”,双响也叫“二踢脚”。双响爆竹的纸筒内分两层安放火药,下层火药的作用是将爆竹送上天空,上层火药凌空爆响。在双响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多响爆竹,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飞天十响。”飞天十响今已演变为“闪光雷”——一长纸筒,内装若干药弹,点燃后依次射出药弹,凌空爆炸,并伴有银白闪光,故名闪光雷。因其火力强硬,易伤人。故自1987年春节始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均禁止燃放闪光雷。 鞭炮的名目也很多。钢鞭——用牛皮纸密裹火药,爆响时声音清脆响亮如钢铁。钢鞭一响为一头,“霸王鞭”可多至万头。在一挂鞭中定点加入特殊爆竹则称“节鞭”,通常是十响夹带一个麻雷子。燃放时即可出现响声节奏。南方城镇流行用彩纸裹药的“花鞭”,燃放时被火药崩碎的彩纸纷纷飘落,十分好看。如用粉红色纸裹药即名“遍地桃花”,用淡**纸则称“落英缤纷”,用金**则名“洒金鞭”。 老北京放鞭炮的讲究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09:55 京华时报

清人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写到:“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乏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亟,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炷;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尚类然也。”。老北京的俗语中说:“过年了,姑娘戴花,小子放炮”。可见,老北京人已经将过年放鞭炮当成过年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来操办。昨天,记者采访了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民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巍,请他念叨念叨老北京人过年放鞭炮的讲究。

鞭炮的起源

鞭炮和烟火合称为花炮。爆竹,又叫炮仗,为旧时除邪崩祟,祭神用品,后与烟火一起转化为喜庆用品,年节玩物。 古人焚竹发声,称为“爆竹”。《通俗篇 俳优》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由于火药的发明,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炮竹编成串,成为“编炮”。因其声响清脆如鞭,故也称为“鞭炮”。随着民间工艺的进化,在鞭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又出现了烟火。鞭炮听声,烟火看彩,有生有色。科学研究表明,烟花爆竹的诞生,与炼丹术密切相关,《淮南子》中就有关于爆竹烟花的详细记载,而且已经细分了“含雷”、“吐火”两种,含雷,就是爆炸内部的能量。吐火,是外延,形容瞬间喷射出来火焰。到了宋代,民间出现了烟火爆竹作坊和匠人。烟火表演也丰富了起来。有了“起轮”、“走线”、“流星”、“水爆”、“地耗子”等名称。

老北京人怎么放

老北京人过年期间放鞭炮,主要是在祭灶、接神、祭财神、顺星、开市送神等仪式上。即表示送旧布新,除祟迎祥,又象征新年的到来。清人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称:“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乏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亟,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炷;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尚类然也。”放炮仗、烟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尤其是男孩子,过年时所得的“压岁钱”,除了少部分在庙会上买些风味食品或者玩具外,大部分都用在购买花炮上,俗称:“姑娘戴花,小子放炮”。

进腊月辟“花炮市” 旧时的北京城,一进入腊月,闹市区就开了临时的“花炮市”。花炮历来是年前的热门货、俏货。有的时候,城内的茶叶铺中也代销各种花炮。清末民初,北京城内所售花炮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鞭炮,通常有以大草纸人工卷制和机器卷制的两种,外表裹上红纸。机制的小而紧,响声清脆,谓之机器鞭。还有用牛皮纸卷成(外边不包红纸)大号炮仗,爆声猛烈,每挂有五十头,一百头,五百头,一千头不等。

2麻雷子,一般长2寸,直径4、5分粗的大炮仗,用草纸裹成,每层草纸之间均加缠麻皮,并将顶端扎紧外面包上红纸。点燃之后,爆声如雷。

3,二踢脚,俗称:“二踢子”、“双响儿”。通常为草纸卷成,约4寸高,直径7、8分粗的大炮仗,顶端以秫秸皮扎紧,外边裹上红纸,燃放时,在地上一响蹦起来,到天空再响一声。另外一种是由牛皮纸卷成4寸高,直径5分的大炮仗,外面不包红纸。

4,旗火,也写作“起火”“起花”。常见的有大、小两种,大旗火状如大炮仗,本身长3、4寸,直径5分,绑在一根4、5尺长的苇杆上,点燃后,能猛蹿上天空,在天空中崩出光芒。小旗火本身状如小炮仗,绑在一根秫秸皮上,点燃后,蹿之丈余。

5,炮打灯儿,通常为圆筒形,高约3寸,直径5分,外皮裹上红绿纸及木刻版门票,点燃后的声音像炮。随着声响崩出一个光球儿,谓之炮打单灯。崩出两个光球儿,谓之炮打双灯。

6,太平花,大的高半尺,直径约碗口粗,燃点后,喷出火花,一般均为火树形。

7花盒,属于高档烟火,状如扁平大圆盒,以彩纸糊成外壳,小的周园直径一尺有余,大的五尺以上,有3层至15层不等,燃放大花盒要先搭好架子。将盒子悬挂其上,燃放时,逐层下落献彩。 从腊八就开始放

老北京旧时燃放烟花爆竹一般从腊八就开始,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家境不好的家庭一般都会买上一些鞭炮回来。家里的小孩子是最高兴的,每天都能放几个过过瘾。等到大年三十晚上,在家中大人的带领下痛痛快快的放一通。在随后的接神、祭财神、顺星、开市送神等仪式上,都会燃放爆竹。

元宵节商家举办焰火会

除了以家庭为单位放鞭炮外,老北京的春节还有一个放鞭炮的大节目,就是在元宵节期间,商家举办的焰火会。城内的南货店、绸缎庄、糕点铺等各大商号为了招揽生意,招揽主顾,纷纷举办街头烟火大会。一般以一条街为单位,一条街上的商号各自在自家门前附近空地上选好位置,搭起高架子,将各种花盒,太平花等挂在架子上,并在架子上写着“本号为酬谢主顾,定于今晚燃放花盒烟火,共庆上元,同乐春宵,欢迎各界光临指导”。有的商家还利用这个大好机会贴出减价的。一般的焰火会中,各个商家的心里都较着劲,暗自对垒谁家的最漂亮,最宏大。有的商家为了烘托气氛还请来舞狮、高跷等花会的表演。北京城里的老百姓,在这一天都喜欢出来逛大街看焰火表演。 为什么过春节有放鞭炮的习俗? 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春节习俗:放鞭炮

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有些习俗,如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渐被淘汰了,有的习俗,赋予了新的内容,如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耍龙灯、舞狮等等,迄今仍广为盛行。 放鞭炮

“是璀灿的珠宝溢光流彩,是闪光的花瓣落英缤纷,真想不到呀,小小的纸筒里,有着那么美的灵魂——火一般的热烈,花一样的迷人,它把迅息的一生,献给了新春……”

这是一首咏炮花的诗。每当除夕之夜,不管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僻静的山村,无论是霓虹灯闪耀的闹市还是小巷深处,“嘣嘣叭叭”“哔哔(口剥)(口剥)”的爆竹声,此起彼落,竞相欢叫。那五彩缤纷的火花,给深沉的夜暮划出一道道彩虹,给人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放爆竹庆贺春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通俗编俳优》说:“古时爆竹,皆为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的原意在于惊惮和驱逐恶鬼。《荆楚岁时记》中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着火中,哔哔有声,而山魈惊惮。 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今天,我们放爆竹虽有除旧迎新、取个吉祥兆头之意,但已没有什么迷信的色彩了。 相传,到了初唐年间,一些地方天灾连年,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便在小竹筒内装上硝,导以爆炸,以硝烟驱散山岚瘴气,减退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最早的雏形。后来,由于火药的发明,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炮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宋代,已有除夕出售鞭炮于开封府街头的记载(《东京梦华录》)。在全国各地也有了专门生产爆竹的作坊。最初的纸卷爆竹,响一下就完了,后来发展为各种花炮。

爆竹,它是中国特产,在外国是没有的。从古至今,由于人们不断加工、改进,爆竹的品种、样式越来越多,色彩也跳出了单一的火红色。除了传统的百子鞭炮、单响、双响的花炮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花炮,并取了一个个文雅、富于诗意的名称。如:“金菊吐艳”、“飞雪迎春” 、“仙女散花”、“白雪红梅”、“金猴腾空”等等,还有百头、千头、万头,甚至长达十万头的巨型鞭炮,真是应有尽有,五花八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