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济解毒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5收藏

既济解毒丸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既济解毒丸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既济解毒丸 1 拼音

jì jì jiě dú wán

2 处方

黄连(去毛)、黄芩(去梗)、黄柏(去皮)、山栀(去壳)、知母(去毛)、连翘(去壳)、玄参(去老根)、柴胡(去毛)各等分。

3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

诸经客热,心肾二火炽焰。

5 既济解毒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灯心汤送下。

6 摘录

《古今医鉴》卷四

古籍中的既济解毒丸 《普济方》:[卷一百十九积热痼冷门]诸热

完出。一法去大黄。加栀子。名栀子金花丸。又名既济解毒丸。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各半两)上为末。滴水丸如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四热门]诸病总论

喘嗽。(去大黄,加栀子,名曰栀子金花丸,又名既济解毒丸。)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各半两)上为末,滴水丸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九方脉火门合参]大金花丸

等分)如自利去大黄加栀子,名栀子金花丸,又名既济解毒丸,为末,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新汲水

《古今医鉴》:[卷之四]火证

三分)大黄(酒蒸,二钱)酒毒加白粉葛(一钱)既济解毒丸治诸经客热及心肾二火炽焰。黄连(去毛)黄芩(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九消渴门]虚热渴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解毒犀角散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解毒犀角散 1 拼音

jiě dú xī jiǎo sǎn

2 处方

犀角屑1两,黄芩1两,栀子仁半两,大青2两,牛黄半两(细研),马牙消1两,天竹黄半两(细研),赤茯苓半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黄连半两(去须),麝香1钱(细研),甘草半两(生用)。

3 制法

上为细散。

4 功能主治

热病,毒气外攻,皮肤斑出,狂乱躁热。

5 解毒犀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不拘时候煎竹叶汤调下。

6 摘录

《圣惠》卷十八

古籍中的解毒犀角散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四]一切疳第三

热,爱卧不起,骨热疳,用药疗之。治小儿骨热。解毒犀角散方柴胡(银州者)川大黄甘草(炙)川芎茯苓芍药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三热病门]热病发斑

调下半匙。服此药后。其毒皆从皮肤中出。即瘥。解毒犀角散治热病。毒瓦斯外攻皮肤斑出。狂乱躁热。宜服。

《太平圣惠方》:[卷第十八]治热病发斑诸方

治热病。毒瓦斯外攻。皮肤斑出。狂乱燥热。宜服解毒犀角散方。犀角屑(一两)黄芩(一两)栀子仁(半两)

《医方集宜》:[卷之十外科]治法

者宜用大黄汤一经三四日不解毒不可下犹宜和解宜用犀角散连翘饮鼠粘子散《医方集宜》明丁毅公元1368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十八]追蚀一切疮肿

目录 1 拼音 2 《千家妙方》上册引关幼波方:加味解毒生脉散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加味解毒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24 备注 25 摘录 3 《千家妙方》卷上引关幼波方 31 组成 32 功效 33 主治 34 加味解毒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加味解毒生脉散 1 拼音

jiā wèi jiě dú shēng mài sǎn

2 《千家妙方》上册引关幼波方:加味解毒生脉散

21 处方

西洋参15克(另煎对服)五味子10克 玄参15克 生地15克 丹皮15克 天花粉15克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银花30克 麦冬30克 赤芍15克 远志15克 鲜茅根60克 川贝12克 犀角15克(对服)羚羊粉15克(对服)

22 功能主治

强心护阴,清营解毒。治大肠杆菌败血症并中毒性休克。

23 加味解毒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剂。

24 备注

本方所治大肠杆菌败血症而致中毒性休克,高热曾达403℃,继而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且有幻视,病情严重。此乃心气素亏,以致邪热逆传心包之故。证见高烧,口干咽痛,脉细数,舌绛少苔,实为邪已入营,气阴两伤;由于毒热炽盛,阻闭于内,不得透达,以致四肢逆冷,此乃热深厥深,阳极似阴之象。此时病邪嚣强而正气衰微,正不抗邪,若不积极扶正,则正气暴脱,故以强心护阴,清营解毒为法。方以生脉散、清营汤化裁,重用西洋参、麦冬合五味子以养心气,收敛耗散之精气;银花、犀角、羚羊粉、白茅根、丹皮、生地、知母、黄柏、赤芍清营解毒,凉血散瘀;玄参,天花粉以加强养阴生津之力;川贝、远志调补心气,化痰散结,以防痰热阻闭心包。盖热邪已逆传心包,在热甚阴伤的情况下,势必灼液为痰,因而痰热忸闭包络,神志被蒙,已为必然趋向,用以预防痰闭,实为势在必行。

25 摘录

《千家妙方》上册引关幼波方

3 《千家妙方》卷上引关幼波方 31 组成

西洋参15g(另煎兑服),五味子10g,元参15g,生地15g,丹皮15g,天花粉15g,知母10g,黄柏10g,银花30g,麦冬30g,赤芍15g,远志12g,鲜茅根60g,川贝12g,犀角15g(兑服),羚羊粉15g(兑服)。

32 功效

强心护阴,清营解毒。

33 主治

毒热入营,热深厥深,气阴两伤者。

34 加味解毒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

古籍中的加味解毒生脉散 《外科选要》:补遗方

。此药若嫌太多,则咀为饮,大黄生加煎服之尤妙。生脉散治疮疡胃气亏损,阴火上冲,口干喘促。或肢体倦怠

《一得集》:[卷上诸论]治喉症宜分三大纲论

。脉虚数。实者色紫而脉沉紧。虚者宜人参养荣汤、生脉散之类。实者宜鲜菊叶、紫花地丁草之类。火毒盛者。

《笔花医镜》:[卷二脏腑证治]胃部

冲也。安胃饮主之。头痛者。头筋扛起。胃火上冲也。加味升麻汤主之。《笔花医镜》清江涵暾公元16441

《医学入门》:[外集·卷三(病机)外感]伤寒

用四逆汤温之;脉结者,炙甘草汤;热厥烦渴无脉者,解毒汤合小柴胡调之;寒厥郁闭,其脉两手俱无,亦是好汗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内伤类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解毒万灵丸 1 拼音

jiě dú wàn líng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Jiedu Wanling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145293

23 处方

苍术(炒) 800g 石斛 100g 麻黄 100g 全蝎(漂) 100g 羌活 100g 当归 100g 荆芥 100g 甘草(炙) 100g 防风 100g 天麻 100g 细辛 100g 何首乌 100g 朱砂 60g 川芎 100g

24 制法

以上十七味,石斛加水分次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每 1ml相当于生药 1g;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苍术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与雄黄细粉 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 45g和石斛煎出液4 6g泛丸,干燥,朱砂粉末约 2 8g包衣,即得。膏(相对密度为129~132,22℃测),加入糖适量,混匀,制成颗

25 性状

本品为朱红色的水蜜丸;气微香,味辛、苦。

26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形成晶纤维。草酸钙针晶细小,长 5~32μm ,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草酸钙簇 晶直径10~80~160 μm 。气孔特异,细胞侧面观似电话筒状。螺纹导管直径 8~23μ m ,加厚壁互相连结,似网状螺纹导管;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粘液化,胞腔含 棕色物。石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壁稍厚,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 交错纹理。含糊化多糖类物组织碎片,遇碘液呈棕色或淡棕紫色;棕色分泌物条状或块 状,直径30~75μm 。油管含金**分泌物,直径17~60μm 。油管含金**分泌物, 直径17~60μm 。有网状纹理及毛窝的体壁碎片,有时可见刚毛。有光泽块,金**和 橙**。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不光泽,边缘暗黑色。

(2)取本品 5g,研碎,加乙醚10ml与浓氨试液 1ml,密塞,放置过夜,分取醚层 加盐酸 1~2 滴,挥去乙醚,加甲醇 2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 酸麻黄堿,用甲醇制成每 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 页)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0μl ,对照品溶液 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 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 试液,于 105℃烘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 的斑点。

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28 功能与主治

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用于阴疽发背,湿痰流注,气血阻滞,遍 身走痛

29 用法与用量

打碎,用葱头煎汤或热酒化服,一次 2~3 丸,一日 1~2 次

210 注意

服药后宜避风使出汗;阳症疮疡及孕妇禁用。

211 规格

每丸重2 8g

212 贮藏

密闭,防潮。

古籍中的解毒万灵丸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七十八诸虫门]药方

吐出肉,嚼使君子三枚煨熟者以轻粉一字调贯众酒送下解毒雄黄丸七粒,即泻下寸白虫。酒蜡膏杀诸虫。醇酒(一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九诸疟门]山岚瘴气疟(附论)

四肢明目治瘴疟以千里芨煮。不拘时少服之。吐下。万灵丸治瘴疟用川常山好者一两。为细末。以水两碗。沙糖

《幼科释谜》:[卷六]诸病应用方

等分水煎。治一切热。伤寒热在外而不厥。少阳药也。解毒丸寒水石(研)石膏(研各一两)青黛(五钱)蒸饼丸

《普济方》:[卷二百八十九痈疽门]发背

《中医大辞典》·羊胆羊胆为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来源牛科动物山羊CaprahircusL.或绵羊OvisariesL的胆。性味归经苦,寒。入肝、胆、胃经。功能主治清火,明目,解毒。1治肺痨吐血,咽喉肿痛,黄疸。内服:入煎剂,干品03~06g;或研末装入胶囊。2取汁点眼治风热目赤,雀盲,青盲,翳障;涂敷热毒疮疡。化学成分本品含胆汁酸盐、胆色素、黏蛋白、胆甾醇、卵磷脂、碳酸氢钠等。《辞典》·羊胆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YánɡDǎn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胆,宰羊时割取胆囊,将胆管用线扎紧,悬通风处晾干。亦可取新鲜胆汁入药。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份羊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汁酸盐、胆色素(主为胆红素和胆绿紊)、粘蛋白、胆甾醇、卵磷脂、碳酸氢钠等。胆汁酸在胆汁中一般是与甘氨酸、牛磺酸结合成结合胆汁酸;因胆汁是弱堿性,此结合胆汁酸盐一般为钠盐,此盐的水溶液对油脂有强大的乳化效力,为肠内消化油脂的重要物质。山羊与绵羊的主要胆汁酸有胆酸及脱氧胆酸。山羊或绵羊的胆酸含量都比脱氧胆酸约大10倍。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性味苦,寒。①《别录》:"平。"②《千金·食治》:"冷,无毒。"③《本草纲目》:"苦,寒,无毒。"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胆、胃三经。"功能主治清火,明目,解毒。治风热目赤,青盲,翳障,肺痨吐血,喉头红肿,黄疸,便秘,热毒疮疡。①《别录》:"青羊胆:主青盲,明目。"②《药性论》:"点眼中,主赤障白膜风泪。"③《千金·食治》:"主诸疮。"④《唐本草》:"疗疳湿、时行热螵疮,和酢服。"⑤《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治青盲雀目,风眼翳障,

详见百科词条:羊胆 [ 最后修订于2016/8/11 19:21:57 共190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解毒生化丹的用法用量 5 解毒生化丹的临床应用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解毒生化丹 1 拼音

jiě dú shēng huà dān

2 处方

金银花1两,生杭芍6钱,粉甘草3钱,三七2钱(捣细),鸭蛋子(去皮,拣成实者)60粒。

3 功能主治

化腐生肌。主痢久郁热生毒,肠中腐烂,时时切疼,后重,所下多似烂炙,具有腐败之臭。

4 解毒生化丹的用法用量

上先将三七、鸭蛋子用白沙糖化水送服,次将余药煎汤服,病重者,1日须服2剂始能见效。

5 解毒生化丹的临床应用

1大便下血:一人年五十二。因大怒之后,中有郁热,又寝于冷屋之中,内热为外寒所束,愈郁而不散,大便下血。延医调治,医者因其得于寒凉屋中,谓系脾寒下陷,投以参、耆温补之药,又加升麻提之。服药两剂,病益增重,腹中切疼,常常后重,所便之物,多如烂炙。更延他医,又以为下元虚寒,而投以八味地黄丸,作汤服之,病益加重。后遇诊视,其脉数而有力,两尺愈甚。确知其毒热郁于肠中,以致肠中腐烂也。为拟此方,两剂而愈。

2痢疾:一妇人,年五十许,素吸鸦片,又当恼怒之余,初患赤痢,滞下无度。因治疗失宜,渐至血液腐败,间如烂炙,恶心懒食,少腹切疼。其脉洪数,纯是热象。亦治以此汤,加知母、白头翁各四钱,当日煎滓。又另取鸭蛋子六十粒,三七二钱,送服,每日如此服药两次,三日全愈。

6 摘录

《衷中参西》上册

古籍中的解毒生化丹 《胎产心法》:[卷之下]小腹痛并儿枕痛论

夏三、秋七、冬十日。煎熬去滓,滤净,再熬。徐下黄丹,不住手搅,滴水不散为度。内痈可丸服之。生化汤(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痘疮治法通论

丹田,一名命门,男子藏精施化,妇人系胞有孕,俱为生化之源,非五行也,非水亦非火,此天地之异名也,象坤

《时病论》:[卷之三]临证治案

清其血分;禹粮、赤石,止痢固脱;银花、甘草,养血解毒;生苡、茯苓,扶其脾而渗其湿;东参、荷叶,挽其正

《张氏医通》:[卷二诸伤门]火

桂附之类。虚火可补。如保元汤参之类。实火可泻。如解毒汤三黄之类。郁火可发。如火郁汤升柴之类。凡火盛者

《普济方》:[卷五方脉药性总论]药性总论

《蒲辅周医疗经验》:解毒丹处方当归30克赤豆卷(用赤小豆发出芽一分长,即晒干)90克肉苁蓉(酒洗,去盐)90克山萸肉30克川牛膝(酒炒)30克香附(酗制)30克土茯苓30克银花30克银花叶30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功能主治滋肾补肝,利湿清热,化瘀解毒。治妇科肿瘤。用法用量每夜服一丸,嚼细,白开水送下。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药奁启秘》:解毒丹处方青黛2钱,黄柏2钱,熟石膏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湿疮痒痛红肿。用法用量麻油调敷。摘录《药奁启秘》《脉因证治》卷下:解毒丹处方紫背车螯(大者)。功能主治一切发背、痈疽、金石毒。用法用量上以盐泥固济,煅红,出火毒,甘草膏为丸。甘草汤下。恶物,用寒水石(煅红入瓮,沉井中)、腊猪油调敷。摘录《脉因证治》卷下《外科真诠》卷下:解毒丹处方冰片2分,轻粉5分,白矾2分,灯心灰2分,麻根灰3钱,凤凰衣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蜘蛛疮重者,生于皮肤间,如水窠疮相似,淡红微痛,五六个成簇,亦能荫开。用法用量先用麻揉破再掺。摘录《外科真诠》卷下《青囊秘传》方名解毒丹别名遇仙丹组成熟石膏1两,青黛2钱。功效长肉生肌。主治丹毒;湿疹。火烫,烂腿疮。用法用量入凉血散内,或菜油调搽。制备方法研极细末。《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解毒丹组成熟石膏62g,黄柏15g,青黛9g,轻粉3g。主治湿疹,皮炎,烧伤,溃疡。用法用量麻油调敷。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古今医鉴》卷十六方名解毒丹组成黄丹、水粉、青黛、焰消、绿豆粉。主治中信毒在腹中,已下者。用法用量以小蓝挼水调下。加减腹痛,倍黄丹、豆粉,井花水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详见百科词条:解毒丹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1:50:49 共68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解毒雄黄丸 21 解毒雄黄丸的别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解毒雄黄丸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3 《局方》卷八 31 方名 32 解毒雄黄丸的别名 33 组成 34 功效 35 主治 36 解毒雄黄丸的用法用量 37 制备方法 38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解毒雄黄丸 1 拼音

jiě dú xióng huáng wán

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解毒雄黄丸

21 解毒雄黄丸的别名

雄黄解毒丸(《丹溪心法》卷四)。

22 处方

郁金 雄黄 巴豆(去皮,出油)14个

23 制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24 功能主治

解毒,化痰,开闭。治上膈壅热,痰涎不利所致的缠喉风及急喉痹,咽喉肿痛,卒然倒仆,失音不语,或牙关紧急,不省人事。

25 解毒雄黄丸的用法用量

用热茶清下7丸,吐出顽涎,立便苏省。未吐再服。如至死者,心头犹热,灌药不下,即以金属制品斡开口灌之,若药后有轻微吐泻无妨。如小儿患喉咙赤肿,及惊热痰涎壅塞,服2~3丸,量儿大小加减。

26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3 《局方》卷八 31 方名

解毒雄黄丸

32 解毒雄黄丸的别名

雄黄解毒丸、金粟丹、雄黄丸、雄金丸、雄黄救命丹、益淯雄黄丸

33 组成

郁金1分,雄黄(研飞)1分,巴豆(去皮,出油)14个。

34 功效

解毒,去积下热。

35 主治

缠喉风及急喉痹,卒然倒仆,失音不语,或牙关紧急,不省人事;上膈壅热,痰涎不利,咽喉肿痛,赤眼痈肿,一切毒热;小儿喉咙赤肿及惊热痰涎壅塞。中风卒然倒仆,牙关紧急,不省人事;哮(口勾)。

36 解毒雄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丸,小儿服2丸或3丸,用热茶清送下。吐出顽涎,立便苏省,未吐再服。如至死者,心头犹热,灌药不下,即刀、尺、铁匙斡开口灌之,吐泻些小无妨。

37 制备方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38 附注

雄黄解毒丸(《丹溪心法》卷四)、金粟丹(《普济方》卷一六三引《经验良方》)、雄黄丸(《急救仙方》卷二)、雄金丸(《普济方》卷六十)、雄黄救命丹(《普济方》卷一一六)、益淯雄黄丸(《嵩崖尊生》卷六)。

古籍中的解毒雄黄丸 《医碥》:[卷之四·杂症]咽喉

,令鼻吸其烟,实时口鼻流涎,牙关自开。或水化解毒雄黄丸,吹鼻达咽即吐,牙关亦开。随用上法以通其闭塞

《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七窍门下]咽喉

枝甘草汤,详寒热发散之。若水浆不得入口者,用解毒雄黄丸四五粒,以极酸醋磨化,灌入口内,吐出浓痰,却

《医学纲目》:[卷之十五·肝胆部咽喉]喉痹

枝甘草汤,详寒热发散之。若水浆不得入口者,用解毒雄黄丸四五粒,以极酸醋磨化灌入口内,吐出浓痰,却服

《医贯》:[卷之四·先天要论(上)]喉咽痛论

缠喉风者。肿透达于外。且麻且痒且痛。可用谦甫解毒雄黄丸。解毒雄黄丸雄黄(一钱)郁金(一分)巴豆(十

《证治汇补》:[卷之四上窍门]咽喉

既济解毒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既济解毒丸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