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子女的典故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2收藏

古代教育子女的典故有哪些,第1张

我国从古至今有许多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其中要数孟母三迁最为著名。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还有岳飞之母姚氏,宋代抗金名将岳飞之母,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姚太夫人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母亲。她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

像这种母教子女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例如蒋介石的母亲一个平凡的传奇女性,也是万千女性的楷模她命途多舛,但是依旧将蒋介石教育成才等等

这些看似平凡柔弱的女子,她们不仅仅是养大孩子,而是用自己的德行,教化孩子做人之道,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万世传颂之人。

封建社会中,培养幼儿的孝悌观念为学前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幼儿从小养成不违父母意志,服从父母绝对权威的习惯。如清代学者李毓秀在其所著《弟子规》中曾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也指出:“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无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这些要求均是为了突出父母的绝对权威。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还要求幼儿自小养成敬奉双亲的习惯。《孝经·纪孝行》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意思是说,孝子的事亲之道,主要是平时对父母态度应恭敬,不得懈怠,尽己之能侍奉父母并使其得到快乐。《礼记·曲礼》中也要求儿子对父母应做到“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东汉时的黄香可以说是实行这种孝行的典范,“香九龄,能温席。”据说黄香9岁时,对父亲非常孝顺,寒冬时能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被窝。成了封建社会儿童学习的榜样。

注意从小培养儿童孝顺双亲的品德,是我国古代尊老孝亲传统道德意识的体现,同时,以此作为儿童道德意识形成的起步,亦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除了孝,古代儿童基本的礼仪和品德修养也在小时候就开始系统培养,个人觉得比现在的儿童品德教育要规范全面,现代儿童教育更注重知识传授,品德培养随家庭道德水平高低不一而足,所以中国的儿童教育发展不够全面。

主要书籍我知道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十四孝图》等,大一些的孩子开始读《诗经》之类,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很多古代名人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亲自写文章,写诗教育自己的子女,像陆游写给儿子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王安石的《伤仲永》都探讨了儿童教育问题,这样的作品很多的。

古代育儿七不责最初是记载在《呻吟语》里,这是一本哲理著作,作者是明代晚期的著名学者吕坤。这里笔者来为大家介绍和分析,七不责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些话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对众不责。这也就是说,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因为孩子虽然小,可是他们也和大人一样,是有自尊心的,在人多的地方责备他们,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2、愧悔不责。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当孩子做错了事,或者没有取得好成绩,他已经产生悔意,感到后悔,并且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出了自己的悔意,那么就不要再去责备他们。

3、暮夜不责。这就是指在孩子睡觉之前,不要去责备他们。否则孩子这晚会睡不好,睡不踏实,如果在入睡前责备孩子,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是有影响的,甚至会让他们做噩梦。

4、饮食不责。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去责备他们,否则他们就吃不好这顿饭,容易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孩子脾胃虚弱等。

5、欢庆不责。在欢庆的日子里,在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去责备他们。因为人们在高兴的时候,身体经脉处于畅通状态,如果被责备,对身体是有影响的。这主要是从中医角度告诉大家欢庆不责的理由。

6、悲忧不责。在孩子伤心哭泣的时候,不要去责备他们,否则就会造成雪上加霜的后果。

7、疾病不责。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能去责备他们。因为生病的时候,孩子的体质较弱,需要父母的照料与呵护,而不是责备批评。

古代育儿七不责,是富有哲理的语录,是古代人在教育子女方面,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心得,对现代教育可以起到示范与警示作用。

  古代家书籍家信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处世做人智慧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借鉴之处。今日,知行君整理出中华历史长河中的两篇家信佳作,以飨读者,与君共勉。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古代人教育孩子读的书籍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人教育孩子读的书籍

 西汉刘向

 刘向 《诫子歆书》

 告歆无忽:

 若未有异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亏跋蹇之容,故被鞍之祸,遁服而亡。所谓贺者在门,吊者在闾也,兵败师破,入皆吊之,恐惧自新,百姓爱之,诸侯皆归其所夺邑,所谓“吊者在门,贺者在闾”也。今若年少,得黄门侍郎,要显处也。新拜皆谢,贵人叩头,谨战战栗栗,乃可必免。

 家书译文

 告诫刘歆,不要忽视我下面的这番话:你没什么特殊德行,却蒙恩甚厚得到朝廷重用,拿什么来报答呢董仲舒说过:“(你因祸)前来吊慰的人走到家门前时,来道贺喜事的人其实已经到了里巷口。”这是说,人遇到忧患就会怀着敬畏之心谨慎地努力行事,小心谨慎努力行事就一定会收获好的功德,福祉于是随之而来。他又说:“道贺的人到了家门时,吊慰的人其实已经到了里巷口。”说的是人享福就易生骄奢,骄奢就会招来祸患,所以吊慰的人会随后到来。

 齐顷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刚主政时,凭借他爷爷齐桓公的余威,对诸侯轻慢侮辱,看不起晋国使臣郤克,所以遭到战事惨败的祸害,临时改换装束才得以逃命。这就是“道贺的人到了家门时,吊慰的人其实已经到了里巷口”的道理。齐顷公被打败后,人们都来吊慰,他此后恐惧自新,得到百姓爱戴,诸侯也都把以前侵夺齐国的城邑归还给他,这就是“来吊慰的人走到家门前时,道贺喜事的人其实已经到了里巷口”的道理。现在你小小年纪,得到黄门侍郎的官职,这是个显要的位置,新授官职别人都来道贺,很多有身份的人也给你叩头。你应该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才能免于灾祸。

 家书背景

 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曾奉命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刘向最大的文学功绩是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东方朔、庄忌、王褒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并定名为《楚辞》。

 刘歆是刘向少子,也是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是西汉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上述文章是刘向写给刘歆的一封家书,当时刘歆担任黄门侍郎显职,刘向写信对他加以告诫,勉励他在做人做事方面心存警惕、态度恭谨,切忌骄奢懈怠。

 家书品读

 刘向身历三朝,三罢三出,处事经验丰富,他告诫年少而处显要之位的儿子,要特别低调恭谨,加倍小心。为了增强说服力他采用两个渠道:

 一是引用名人之言来说教。董仲舒是大儒,也是刘向的前辈。他引用董的“吊者在门,贺者在闾”和“贺者在门,吊者在闾”的辩证关系,告诫儿子不可骄奢傲慢,须敬业恭行,谦逊好学,如此,才能有所成就。反之,福至而大喜过望,骄奢自来,祸患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在这方面,刘向本人就有亲身体验,刘向生于皇室贵胄之家,是汉高祖刘邦弟弟刘交的四世孙,元帝时,任宗正,可谓“贺者在门”。但因其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被免为庶人,可谓“吊者在闾”。成帝即位后,又得进用,任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又是“贺者在闾”。

 二是借用历史人物齐顷公来证明:齐顷公昔日“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亏跋蹇之容”,结果“被鞍之祸,遁服而亡”,以此证明“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兵败师破后接受教训,“恐惧自新,百姓爱之,诸侯皆归其所夺邑”,以此证明“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

 刘向的教子应当说是成功的:他的三个儿子都很有才能:长子刘伋,易学教授,官至郡太守;中子刘赐,官任九卿丞;少子刘歆,更是西汉末年著名的大学者。刘歆继父业,集六艺群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撰为《七略》,这是为中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分类著作。《七略》将著录的图书分为六个大类,38种,603家,13219卷。其中对每种每类都加小序,说明其学术源流、类别含义等,不仅对当时的学术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目录学更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目录书的典范。刘歆对天文律历及数学也有研究,所著《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三统历在中国天文学史上,首次提出了岁星超辰的计算方法,他还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出接近正确的交食周期的天文学家,因此受到后人的推崇和尊敬。章太炎说孔子以后的最大人物是刘歆。顾颉刚称刘歆为“学术界的大伟人”。

 东方朔

 东方朔 《诫子书》

 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于道相从。首阳为拙,柱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遗余不匮,自尽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现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家书译文

 明达之人处世,会选择中庸之道。生活的自由自在,就是因为他处世合乎中道。宁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处世就有点笨拙了,老子的无可无不可处世态度可谓工巧。整天吃得饱饱的,轻松缓慢地行走。并不看重为官作宦,仅把它看作农耕的替代。像隐者那样立于朝堂,不与人较真。不做违背时宜的事就不会遭到祸害。锋芒毕露,就会有危险;有好的名声,便能有好结果。想得到众人拥护,就会活得很累;想一枝独秀,就会失群。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想穷尽彻底,很快就会衰竭。因此圣人处世之道,有时像龙翔,显现长空;有时像蛇蛰伏,不见踪影。龙蛇变化,高深莫测,它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方法。

 家书背景

 东方朔(公元前154年-公元前93年),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东方朔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东方朔是著名的辞赋家,一生著述甚丰,有《封泰山》、《责和氏壁》、《诫子书》等等,收入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晋人夏侯湛写有《东方朔画赞》,对东方朔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睿智诙谐,备加称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县,名《颜字碑》。

关于古人教育孩子的名言

 1、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管子弟子职》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大学》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中庸》

 5、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6、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身。《中庸》

 7、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

 8、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之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

 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中庸》

 10、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中庸》

古人教育孩子的故事

 在古代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声名远扬的大将军,他叫子发。一次,因国家形势需要,他率领部队与秦国交战。双方打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楚方前线的军备物资吃紧。无奈之下,子发便派人向楚王告急。

 特派员临行前,子发还特意嘱托他去探望一下老母亲。老人非常关心前方战事,见到来人就问:“战士们好吗”特派员回答说:“眼下仅有一点儿豆子维持生活,没办法,只好一粒粒地分着吃了。”“那你们的将军呢”老太太追问道。特派员心想,咳,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如实相告:“将军的生活您老不用挂心,每餐都有肉有米饭吃,他身体好着呐!“

 不久,子发率军凯旋归来,母亲不但没有带人迎接庆贺,反而紧闭大门不让他进家。不仅如此,老母亲还派人去指责子发:“你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你自己却吃好的喝好的,这大了生长也不是你的功劳,越王勾践在讨伐吴国的时候,有人曾献给他一坛子酒,越王却派人把酒倒在江的上游,让战士们一起去下游饮水。这是为什么呢虽然大家没有品尝到美酒的醇香,可却鼓舞了全军的士气,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在大战的时候,你的生命是与战士们紧紧连在一起的,你这样自私的行为,这次侥幸打了胜仗,下次呢,你还怎么样打胜仗。”

 子发的母亲还批评他说:“战场上,士兵们最需要的是士气,而你的自私行为却让为母大失所望,战士们没有埋怨你,那是他们没有勇气,我在这里替战士们说说良心话。你不是我的儿子,别再进我的家门了!”

 子发听了母亲的批评,觉得十分惭愧,向母亲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坚决改正,这才得到了老人的原谅,进了家门。

 子发的母亲有一颗正义、博爱、善良的心。她是个严母,心中却时刻装着国家和千万个“儿子”。她没有因为儿子的功劳儿沾沾自喜,四处炫耀;而是将自己的博爱之心、宽广的胸怀深深地“种植”、传递在儿子的思想里,这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三字经》里有几句话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玉不琢,不成器”。在子女的成长路上,父母起着关键的教育、疏导作用。溺爱,就是一种放纵,或说是纵容,这样只能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惯和不轨行为,最终走上邪路。不要总以为自己的孩子委屈,请换位思考一下,谁家的孩子不是孩子呢

 古人尚且如此,而我们呢精心为孩子打造一个温室,让孩子在温室里成长,他只看到了丰厚的物质,你的辛苦,他们看见了吗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吗假如不知道,又何谈珍惜请各位家闷闷思考一下。古代人的教育经验并不过时,只需要你精心发现。

1 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

2 古代教育孩子的典故

3 家庭教育的励志书籍推荐

4 怎样教育孩子情商书籍推荐

5 古代教育孩子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教育孩子的例子

1、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2、岳母刺字

岳飞,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宋元帅宗泽病重,以印信交岳飞代管,吐血而死。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终身报效祖国。

3、曹操教子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

曹操教育孩子目标明确,他要培养的是治国平天下的万乘之才。为了激励孩子发愤学习,他曾颁布《诸儿令》:“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意思是说,儿子们小的时候,我都喜欢,但是长大了,我会量才而用,说到做到。对部下,我不偏心,对你们,我也公正,唯才是举,最有才能的人,才配当我的接班人。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跟曹操重视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成熟的家庭教育文献,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明代袁衷《庭帏杂录》说:“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可见其在历史上影响之深远。

成熟的家教著作产生于相应的社会环境。《颜氏家训》产生于北朝末期,正是魏晋南北朝家庭教育不断发展成熟的历史现实,孕育造就了这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

经过长时期的历史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组织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形成了不同于以前的社会历史特点,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兴起。世家大族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社会阶层,他们十分注重家族和家庭的教育,因而也带动了整个社会家庭教育的发展和成熟。

古代教育子女的典故有哪些

我国从古至今有许多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其中要数孟母三迁最为著名。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