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园中的"虎"字石刻有怎样的传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3收藏

瞻园中的

据说这个"虎"字来自明初,是一个叫劭道人的人写了送给徐达的,劭道人乃明代著名军事家刘伯温的师傅。相传,著名将领徐达年轻时,曾跟劭道人学习用兵布阵之法。学成后,徐达投奔朱元璋。后来,大明江山已定,论功行赏,朱元璋封徐达为中山王,为其兴建王府,即今天的瞻园。徐达功成名就,欲求其子孙万世富贵,他请求劭道人满足其愿望。劭道人就草书一个"虎"字,让徐达将此字刻于石上,藏在后宅,即可荣华万代。徐达得此字后整天面壁沉思,果然悟出了许多人生哲理,造福了后代。

有《水浒传》的"武松打虎"、《西游记》中有妖精将唐僧变虎的故事、李逵连杀四虎的故事。

一、《水浒传》的"武松打虎"。

武松(绰号:行者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被刮了树皮,还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冈客商,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继续往前走。

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破庙前,见庙门贴了一张官府告示,上面还有官府的印章。武松读后,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话,于是又继续向前走。

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光滑的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

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

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

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被人们称为“打虎英雄”。

二、《西游记》中有妖精将唐僧变虎的故事。

猪八戒和沙僧隐藏实力,十个回合便被黄袍怪打败。

沙僧被擒,猪八戒逃跑。

再后来黄袍怪,化身美少年,来到宝象国,拜见国王,并且说唐僧就是那个当年掳走百花羞公主的老虎精。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他当众施法将唐僧化为老虎。其实,这个法术只是仙界很寻常的障眼法。但是,宝象国君臣都是肉眼凡胎,不能看破。

唐僧被关在铁笼子里,不日就要当众问斩。

扩展资料:

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之中,武松的首秀是景阳冈打虎,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以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

武松不信,在冈上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景阳冈打虎是千古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来都无法望其项背。但是武松打虎的背后隐藏着古代中国一个奇怪的灾害,虎灾。

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它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

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国人对虎感情很是复杂,爱恨交加,为虎作伥、养虎为患、谈虎色变。虎灾的频发是时人的梦魇,自春秋战国起,即史不绝书。

中国人打虎的历史很悠久,大概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经出现在甲骨文和兽骨的记录上了。远古社会,人与虎的距离很近,为了生存人虎之间免不了有冲突。

例如“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讲的就是周武王狩猎的事情,春秋时期孔子路过泰山脚下,见老虎伤人的事情感慨万千,说出千古名言:苛政猛于虎也。

参考资料:

-武松打虎

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动物,与许多地方的传说和文化相关。以下是几个与虎有关的传说地方:

虎门(广东省珠海市):据传说,在古代,这里曾是一片荒野,经常有凶猛的野兽出没,村民们为了安全,便在门口放上了一张虎皮。从此以后,野兽便不敢再靠近,于是这里便被称为“虎门”。

东北虎林园(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北虎林园是中国最大的东北虎保护区之一,这里保存着珍稀的东北虎和豹子等野生动物,是中国珍贵的生物资源。据传说,在古代,这里曾经是东北虎的聚集地,有很多传说和故事与东北虎有关。

重庆武隆华阳洞(重庆市武隆区):华阳洞是中国最大的喀斯特溶洞之一,内部风景秀丽,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地貌景观别致,被誉为“地下仙境”。传说华阳洞曾经是一只凶猛的老虎的栖息地,后来被一位叫做华阳的和尚降服了老虎,并将洞穴改造成了寺庙,从而得名华阳洞。

除了以上地方,虎在中国文化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如“白虎”、“青龙”、“朱雀”、“玄武”等四神兽之一的“白虎”,在传说中代表着西方、秋季和金属等意义。虎还出现在了许多文学作品、艺术品和民俗传统中,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和象征。

白虎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白虎一般出现在 汉代画像石墓的墓门上,或与青龙分别作为单独画像刻在墓室的过梁两侧,用以辟邪。《 风俗通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在汉代五行观念中,白虎被视作西方神兽。

白虎神是中国古代道教的守护神,原为古代星官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因其呈虎形位于西方,按五行配五色,故称。它也是四方神之一。《礼记·曲礼上》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扩展资料

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它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 虎将、 虎臣、 虎士等。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虎

历史上关于虎的典故还是挺多的,作为力量和权力的象征,虎的形象曾经被用到了很多地方。我来讲两个个大家不太熟悉的,为虎作伥、十二生肖之寅虎

为虎作伥

相传,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的鬼叫做伥。这些伥没有了人的思想,会以老虎为尊,一致维护老虎的利益。

相传曾经有一个读书人游玩时差点儿掉到猎人的陷阱里,然后猎人让他上树和自己一起待着,并告诉他这个地方老虎为患,这个陷阱就是为了抓老虎的。

半夜时来了一群人,发现了猎人的陷阱,然后特别生气地破坏掉陷阱走了,说是要维护他们大王的安全。这个读书人非常奇怪,就问猎人这些人怎么回事,怎么破坏陷阱,他们不知道是为了捕捉老虎的吗?

猎人说这些不是人,而是伥,它们生前都是被老虎吃掉。这些伥为老虎服务,死心塌地向着老虎。猎人重新把陷阱搭好,过了不久老虎就来了,然后掉到陷阱死了。结果这些伥发现老虎死了哭得特别伤心,一直都在说是谁害死了他们的大王。

后世用为虎作伥来形容一个人善恶不分,专门替坏人做事。

十二生肖之寅虎

很早的时候十二生肖中有狮子没有老虎,但是狮子太凶残了,它常常危害其他动物,弄得其他动物们怨气很大。玉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想把狮子从十二生肖中踢出去,然后换一个既有震慑力又有威望的动物。可是这样的动物也不好找啊,既有凡间管理的能力,同时还得有威望,而且还得要对玉帝足够忠心,一时之间玉帝也是犯了愁。

后来,偶尔之间,玉帝发现了殿前的虎卫士。在成仙上天之前虎卫士可是在凡间很有威望的,而且他作为卫士曾经立过不少功劳。玉帝越看越觉得虎卫士合适,派他到凡间代替狮子的位置简直不能再好了,他比狮子在动物中的威望高,然后他对动物的管理也很有经验,最重要的是虎卫士对天庭足够忠心。

玉帝越想越觉得满意,就这样老虎从玉帝的殿前卫士变成了凡间的守护者,下凡之后永保下界的安宁。因为老虎本身是天上的神仙,所以它也就具有了辟邪、震慑的作用,世人们开始用老虎的形象来祈求平安,一些镇邪的物品纷纷刻上了老虎的形象。

  有一条大沟,相传这里很早以前藏一只斑斓猛虎,出没无常,吃人无数,以致路断人稀,人们都叫它“老虎沟”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一夜梦见高丽国元帅盖苏文将他追至淤泥河中,险些丧命。正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来了一位白袍小将手持方天画戟,击败了盖苏文,救下了李世民。唐王问:“家住哪里,姓甚名谁。”小将念了四句诗:“家住逍遥一点红,四下飘飘影无踪,三岁孩童千金体,保唐跨海去征东。”说罢,河中突然冒出一条青龙,张开血盆大口,将小将吞噬腹中。唐王大叫一声,醒来原是南柯一梦。

  唐太宗李世民起床梳洗完毕,一直想见梦中救驾之人,降旨传来了徐茂公,让他占卜梦中之事,徐茂公说:“第一句乃太阳落山之处,‘一点红'即山西也;第二句‘影无踪',乃雪也,谐音为薛;第三句‘千金体'即‘贵',亦人‘贵也',谐音‘仁贵';落入龙口乃‘龙门'也。由此看来,白袍小将乃山西绛州龙门人氏,姓薛名仁贵。此将想投军入伍,只要派一大臣前去,陛下所梦贤臣即可得手。”李世民听罢,立即派大臣张士贵前往绛州招兵。

  说起这个张士贵,他是朝中的大奸臣,唯恐别人比自己强,遇到强者,他就想方设法陷害。这次临来绛州招兵,唐太宗李民世再三叮嘱,一定要把梦中贤臣薛仁贵招来,可张士贵唯恐丧失军权。但是,圣旨他又不敢不从,只好硬着头皮来到绛州。

  第三天,薛仁贵来到绛州帅营报名投军。本来张土贵总以为“梦也”、“幻也”,不会有此事的,可他万万没有料到绛州果真有个姓薛名仁贵的投军,心想这下完了,如果收下,必然要受到皇上重用,自己必定在他之下。只见他把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把惊堂木一拍,喝道:“大胆!好你一个刁民,胆敢犯本帅名讳,重打四十大板,赶出营门!”

  薛仁贵投军不成,只好回家。路过老虎沟的时候,忽听有人大声叫喊:“快救人呀!老虎来了!”仁贵抬头一看,原来沟内闪出一只斑斓猛虎,追赶一位骑马官员,眼看这位骑马官员将要遇害,仁贵急忙上前,将虎打倒在地,重重连打几拳,老虎就呜呼了,官员也得救了。骑马官员问他姓甚名谁,薛仁贵如实相告。骑马官员高兴地说:“我是咱朝鲁国公程咬金,给你令箭一支,上有我的名讳,拿去找张士贵投军,看他还敢怎样了!”薛仁贵拿上令箭,回头奔向绛州帅堂。张士贵见令箭,只好收下。此后,薛仁贵征东,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今在伏虎沟里还有薛仁贵打虎留下的虎形深坑呢。

“虎”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属于象形字。描绘的是一只老虎的形状,身上有斑斓的花纹,上部为虎头,下部为虎身及足尾之形。

1、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三地支配属“寅”,故一天十二时晨中之=“寅时”--清晨三点至五点又称“虎时”。

2、据目前化石分析,一般认为虎发源于亚洲东部,也就是我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

3、甲骨文的“虎”字简直就是一幅虎的左侧视图, 是对动物虎的形象的整体描画。这个字应该是来源于图画,与新石器时代的阴山岩画上的虎的样子十分相似,对比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其传承的关系。

扩展资料:

1、虎不拉 hù bù lā〈方〉∶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2、虎背熊腰 hǔ bèi xióng yāo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3、虎骨 hǔ gǔ为猫科动物虎(Panthera tigyis)的骨骼。可用作中药,用于祛风寒、健筋骨、镇惊。

4、虎彪彪 hǔ biāo biāo形容威武健壮,虎彪彪的卫士。

5、虎步 hǔ bù矫健威武的脚步,这个战士一弓身,几个虎步就蹿到小高地上。

6、虎头蛇尾 hǔ tóu shé wěi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7、虎跳峡 hǔ tiào xiá我国最深的狭谷之一。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石鼓东北。长江上游金沙江到此急转北流,号称长江第一湾。峡谷长16公里,中间江流宽仅30-60米。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虎”象征勇猛、刚毅,被赋予趋吉辟邪、吉祥平安的美好寓意,是长久以来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所以全国各地都流传着虎的故事,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哪些地方因虎而得名。

1、珠江口“虎门”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之地。又名“虎头门”,在珠江三角洲东南侧、伶仃洋北端,以大、小虎山夹峙如门得名,素称“粤海中路咽喉”。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林则徐率先“虎门销烟”,情景位居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八幅浮雕之首;继为抗击外侵的首战之地,关天培御敌力竭殉国于虎门炮台。

2、金沙江“虎跳峡”

长江上游的世界级大峡谷。又称“虎跳涧”,在滇西北玉龙、哈巴2雪山之间的金沙江上,长16千米,宽60—80米,谷深3000米以上。所分上、中、下虎跳的落差200余米,多险滩,水势汹涌澎湃。相传猛虎可借助江心“虎跳石”跃过峡谷,故名。1986年,国内两支长江漂流队在此漂流成功。

3、杭州“虎跑泉”

清澈甘冽的“天下第三泉”。在杭州市区的西湖大慈山白鹤峰麓,终年泉涌不息。传说唐之高僧性空云游至此,欲建寺苦于无水,经神灵托梦移来南岳之泉,目睹二虎跑(刨)地泉出,故名。“龙井茶,虎跑水”为杭州“双绝”,有“‘龙’腾‘虎’跃”之誉。“虎跑梦泉”为新“西湖十景”之一。

4、苏州“虎丘”

标识苏州的“吴中第一名胜”。又称海涌山,在苏州市区西北,山高36米,占地300余亩,以“山小景多”著称。春秋吴王阖闾葬此,“筑三日而白虎踞上,故号为虎丘”。云岩寺塔(虎丘塔)犹如东方比萨斜塔,剑池承载宝剑三千殉葬与吴王墓穴之谜,千人石、憨憨泉、试剑石、断梁殿、二仙亭各有佳话。

5、荥阳“虎牢关”

烽烟四起的中原古关隘。在豫中荥阳市的黄河南岸、大伓山东麓,史称“锁天中,控四鄙”。春秋为郑邑,周穆王豢养猎获之虎于此,故谓“虎牢”。地当中原东西要冲,秦置虎牢关,素为兵家征战之地,以《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扬名。今有三义庙、吕布城、点将台、跑马岭、绊马索等景点。

6、大连“老虎滩”

汇展海洋文化的滨海景区。在大连市区东南、依山面海。以丘陵入海似猛虎卧滩得名,有渔人杀恶虎救龙女传说。海洋主题公园象形以石雕“群虎”,占地118万平方米,海岸线蜿蜒4000余米,有极地馆、珊瑚馆、四维影院、人工鸟笼“鸟语林”等景点,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7、辽东“虎山长城”

明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曾名“虎耳山”,清以山势如蹲虎得名“虎山”。在辽宁宽甸、孤耸鸭绿江畔与朝鲜相望,主峰高1463米。明成化五年(1469年),在此依山就势兴建辽东镇长城,峰顶构筑明长城东起首个烽火台。今有虎口崖、睡佛、国境“一步跨”等景点。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长远流长“,虎”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个地方都有专属于自己虎的地方,更是数不胜数。

瞻园中的"虎"字石刻有怎样的传说?

据说这个"虎"字来自明初,是一个叫劭道人的人写了送给徐达的,劭道人乃明代著名军事家刘伯温的师傅。相传,著名将领徐达年轻时,曾跟劭道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