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温病学派各代表医家的学术特点分别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4收藏

明清温病学派各代表医家的学术特点分别是什么?,第1张

明清温病四大家分别是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他们的学术特点分别如下:

1明代医家吴又可编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瘟疫论》,其对瘟疫的病因、发展、治疗等提出了独特见解。在病因方面,他认为瘟疫并非风、寒、暑、湿等六气所感。而是自然界里独特的致病物质“杂气”所致,其中致病暴戾的的名之“戾气”,这是对温病致病因素的一大创见。在流行特点方面,提出了瘟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感染途径是由口鼻而入,在治疗方面,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务,并创疏利透达之法。《温疫论》在传染病的病源、病因以及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论述都十分科学。

2在清代众多的温病学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首推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叶天士。他的门人据其口授整理而成的《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在这篇著作中,叶氏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染途径、侵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大发等。他指出温邪从口鼻而入,犯于人体肺卫,在并病程传变中有顺传和逆传的不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的理论的体系,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陪等。

4温病学家吴鞠通在叶天士学术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了《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使温病学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辨证施治体系。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 41 症状 42 分类 43 治疗 5 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温病 51 关于伤寒 6 春季发生的热性病·温病 61 关于伏气温病 611 症状 612 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温病的穴位 2 治疗温病的方剂 3 治疗温病的中成药 4 温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温病 1 拼音

wēn bìng

2 英文参考

warm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warm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温病:1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2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3春季发生的热性病。

4 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

温病(warm disease[1][2])为病名[3]。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简称“温”[3]。后世泛称“温热病”[3]。是指感受温热之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统称[4][2]。

41 症状

温病具有起病急,热势甚,传变快,易于伤津化燥伤津的特点,后期尤多阴枯液涸[3]。症见身热、头痛、呕吐等,但《经》多以“病温”为名。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

42 分类

因发病季节、四时之气、流行特点的不同,有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秋温、春温、温疟、秋燥、伏气温病、晚发等区别[3]。

43 治疗

温病的治疗,一般按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理论,选用解表、清气、和解、化湿、通下、清营凉血、开窍、息风、滋阴、回阳固脱等法[3]。

5 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温病

温病为病名[3]。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简称“温”[3]。是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3]。《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51 关于伤寒

伤寒为病名[5]。泛指外感热性病[5]。《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故张仲景《伤寒论》以伤寒命名,即为多种外感病的总称[5]。《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6 春季发生的热性病·温病

温病为病名[3]。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简称“温”[3]。指春季发生的热性病[3]。《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此说成为后世医家“伏气温病”的理论根据[3]。

61 关于伏气温病

伏气温病为病证名[6]。指感受外邪后,蕴伏于里,或因平素内热,复为新邪诱发的一类温病[6]。大多初起即以里热为主,与新感温病初起有表证者不同[6]。伏气源出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语[6]。《温热经纬》卷二有《仲景伏气温病篇》[6]。

611 症状

临床特征为病发即内热较重,或有显著化燥灼阴的气分或血分征象[6]。症见脉细数或沉数而躁,苔厚腻,或舌赤无苔,溺赤,口渴,发热等[6]。

612 治疗

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又当密切顾及津液[6]。

7

一、温病学的意义

1、科学对待:应以科学的态度从事研究,使其进一步发展与提高。

2、科学分析:至于对历代医家不同见解,应了解各时期的医学特点,以及当时客观情况和社会背景加以分析,而不能割断历史对待问题,也不应局限于一家一派的范围之内。

3、掌握三基:系统掌握温病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内容,明确概念,搞清原理。

4、重点学习:重点掌握温病学的各种病证特点及不同的证治规律。

5、融会贯通: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和比较,以求融会贯通。

6、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指导临床。

二、温病学意义:

由于温病学提示了温病的本质,并有效地防治温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因而它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认识和防治温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长期以来,温病学一直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临床治疗。此外,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学科的某些疾病,也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因此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扩展资料:

温病学学科简介:

就现行的温病学教材来说,它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总论、各论、附篇。总论部分是认识和处理温病的理论基础,属基本理论;各论部分是阐述四时温病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及各类温病的主要证治和临床运用指导,为总论内容的具体应用。

总论和各论互相交织,共同构成温病学说的完整体系;附篇名著选为明清温病学家叶天士、薛生白和吴鞠通的代表医著,对深入了解温病学理论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伏气温病的方剂 2 古籍中的伏气温病 1 拼音

fú qì wēn bìng

2 英文参考

insidious pathogen warm diseas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hidden exogenous seasonal disea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asonal febrile diseases caused by insidious pathogenic factor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伏气温病为病证名[1]。指感受外邪后,蕴伏于里,或因平素内热,复为新邪诱发的一类温病[1]。大多初起即以里热为主,与新感温病初起有表证者不同。伏气源出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语[1]。《温热经纬》卷二有《仲景伏气温病篇》[1]。临床特征为病发即内热较重,或有显著化燥灼阴的气分或血分征象[1]。症见脉细数或沉数而躁,苔厚腻,或舌赤无苔,溺赤,口渴,发热等[1]。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又当密切顾及津液[1]。

参见温病、春温、伏暑、温疟:

温病为病名[2]。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简称“温”[2]。1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2]。后世泛称“温热病”[2]。《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温病一般起病较急,发热较甚,传变较快,容易化燥伤津,后期尤多阴枯液涸等[2]。温病的治疗,一般按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理论,选用解表、清气、和解、化湿、通下、清营凉血、开窍、息风、滋阴、回阳固脱等法[2]。因发病季节、四时之气、流行特点的不同,有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秋温、春温、温疟、秋燥、伏气温病、晚发等区别[2]。2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2]。《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3指春季发生的热性病[2]。《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此说成为后世医家“伏气温病”的理论根据[2]。

春温为病名[3]。见《温疫论补注·诸家温疫正误》。伏气温病的一种,系冬受寒邪,伏至春季所发的温热病(《温热经纬·叶香巖三时伏气外感篇》)[3]。临床以初起即出现里热症状如发热、口渴、心烦、小便黄赤、舌红等为特征[3]。治宜清泄里热为主,方用黄芩汤等[3]。如兼有恶寒头痛,则用葱豉桔梗汤加黄芩以表里两解[3]。如热入阳明、壮热口渴、汗多、脉洪大或潮热谵语,腹满便秘,则选用白虎汤、调胃承气汤等以清气泄热或攻下泄热[3]。如热入营血,或伤阴动风,均可参用风温治法[3]。一说本病亦属新感温病(见《增补详注温病条辨》卷一)[3]。亦有因新感外寒,触动伏气而发(《时病论》)[3]。《类证治裁·温症》:“温为春气,其病温者,因时令温暖,腠理开泄,或引动伏邪,或乍感异气,当春而发,为春温。”

伏暑1病名[4]。指发于深秋以至冬月的伏气温病[4]。见《严氏济生方》卷三。《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伏暑症,暑久伏病也……若热毒之气既已受之,或为些小风寒所固,此毒遂渐渐入内,伏于三焦肠胃之间,或秋或冬,久久而发,此暑毒伏于人身之内。”因病发季节不同,有秋时晚发、秋后晚发、伏暑晚发、伏暑伤寒等[4]。病证轻重与邪伏时间的长短有关[4]。《温病条辨》卷一:“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初起多由新感引动,头痛身热,恶寒无汗,体痛肢楚,脘闷恶心,口渴或不渴,便秘或溏,色如红酱,溺黄浊而热,继则状如疟,但寒热模糊不甚分明,或皮肤隐隐见疹,或红或白,甚或但热不寒,热盛于夜,谵语烦躁,渴喜冷饮,或呕或呃,天明得汗,身热虽减而胸腹灼热不除,病程久延,速则三四候可解,缓则五七候始除[4]。舌苔白腻而厚或满布如积粉,继则由白转黄,甚则转灰转黑,或糙或干,或焦而起刺,或燥而开裂[4]。亦有初起即寒少热多,日轻夜重,头痛而晕,目赤唇红,面垢齿燥,烦躁恶热,口干不喜饮,饮则干呕,咽燥如故,肢虽厥冷而胸腹灼热如焚,大便多秘,或解而不多,或溏而不爽, 如灼,溺短赤涩,剧则手足瘈疭,昏厥不语,或烦则狂言乱语,静则郑声独语,舌色鲜红起刺,剔无苔垢,甚则深红起裂,或嫩红而干光,俟其邪由营转气,苔始渐布薄黄,及上罩黏腻薄苔,如舌红中夹黑苔,或舌红起刺中夹黄黑苔者,症情凶危,本病脉多弦数不扬,治宜视热偏重者,按暑温治疗,湿偏重者,按湿温治疗[4]。2指病因[4]。《六因条辨》中卷:“四时伏气,皆能为病,即伏寒、伏风、伏燥,皆可与伏暑立名主病。故春温为冬令之伏寒,肠风为春令之伏风,疟痢为夏间之伏暑,咳嗽为秋天之伏燥,以类而推。”

卷首原病篇

卷一 上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温

伏暑

湿温寒湿

温疟

秋燥

补秋燥胜气论

卷二 中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温伏暑

寒湿

湿温疟、痢、疸、痹附

秋燥

卷三 下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温 伏暑

寒湿 便血、咳嗽、疝瘕附

湿温 疟、痢附

秋燥

卷四 杂说

汗论

方中行先生或问六气论

伤寒注论

风论

医书亦有经子史集论

本论起银翘散论

本论粗具规模论

寒疫论

伪病名论

温病起手太阴论

燥气论

外感总数论

治病法论

吴又可温病禁黄连论

风温、温热气复论

治血论

九窍论

形体论

卷五 解产难

解产难题词

产后总论

产后三大证论一

产后三大证论二

产后三大证论三

产后瘀血论

产后宜补宜泻论

产后六气为病论

产后不可用白芍辩

产后误用归芎亦能致瘛论

产后当究奇经论

下死胎不可拘执论

催生不可拘执论

产后当补心气论

产后虚寒虚热分别论治论

保胎论一

保胎论二

卷六 解儿难

解儿难题词

儿科总论

俗传儿科为纯阳辩

儿科用药论

儿科风药禁

痉因质疑

湿痉或问

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

小儿痉病瘛病共有九大纲论

寒痉

风温痉

温热痉

暑痉

湿痉

燥痉

内伤饮食痉

客忤痉

本脏自病痉

小儿易痉总论

痉病瘛病总论

六气当汗不当汗论

疳疾论

痘证总论

痘证禁表药论

痘证初起用药论

治痘明家论

痘疮稀少不可恃论

痘证限期论

行浆务令满足论

疹论

泻白散不可妄用论

万物各有偏胜论

草木各得一太极论

明清温病学派各代表医家的学术特点分别是什么?

明清温病四大家分别是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他们的学术特点分别如下:1明代医家吴又可编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瘟疫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