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戏曲的代表人物
戏曲是世界戏剧之一,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代表人物:京剧大师梅兰芳、豫剧大师陈素真、越剧大师袁雪芬、评剧新凤霞、黄梅戏大师严凤英。(按年龄排名)
京剧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18941022-196188),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8岁就开始学戏,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就风靡了整个江南。
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脚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深受国内广大群众的喜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梅兰芳《霸王别姬》选段
代表剧目有《宇宙锋》、《五花洞》、《贵妃醉酒》、《嫦娥奔月》、《霸王别姬》、《黛玉葬花》、《太真外传》、《凤还巢》、《生死恨》、《游龙戏凤》等。
豫剧大师陈素真
陈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原名王若瑜,女,祖籍:陕西富平,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晚年定居于:天津市。她8岁拜师,10岁登台,13岁收徒,是豫剧界第一个女演员、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被观众和戏剧大师及戏曲大师们誉为:豫剧一代宗师、豫剧舞台上的一尊美神”、“河南梅兰芳”、“豫剧皇后”、“豫剧三鼎甲之首”、“中国豫剧大王”、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首。
1925年八岁的陈素真拜豫剧祥符调名旦孙延德为师学戏,1928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古都开封相国寺永乐舞台贴演《日月图》,饰女主角胡莲英,成为豫剧界第一个女演员。1934年农历八月十六日,由杞县返回开封,在永乐舞台演出《反长安》饰杨贵妃,一炮走红。后又演出《十面埋伏》、《春秋配》、《白蛇传》及(四大征)等剧目,被媒体报刊誉为“河南梅兰芳”。1935年10月《三拂袖》等戏赢得“豫剧皇后”桂冠。1938年春,在开封,被观众誉为:豫剧三鼎甲之首。
1940年3月1日,在古都洛阳,参加狮吼剧团募捐义演《凌云志》、《涤耻血》。 秋天,随狮吼旅行剧团抵达古都西安,在三山戏院演出《涤耻血》《克敌荣归》《女贞花》三场开炮戏,大获成功,观众多达6000人,一场戏演下来,收入就可挣得六両黄金,轰动整个长安城,并被誉为“豫剧大王”称号。
陈素真《梵王宫》选段
代表剧目有《梵王宫》、《烈火旗》、《宇宙锋》、《霄壤恨》、《龙凤令》、《三上轿》、《春秋配》、《天国盛会》、《拾玉镯》、《金囍记》、《三拂袖》、《冥梦泪》、《女贞花》、《涤耻血》、《黄金婵》、《义烈风》等。
越剧大师袁雪芬
袁雪芬,(1922326~2011219)浙江省嵊县杜山村人。中国越剧泰斗,越剧袁派创始人,工正旦。1933年开始学艺。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
她认真唱戏,洁身自励,持斋茹素,不唱堂会,不屈服于社会上恶势力的威逼利诱,保持了作为艺人的尊严。她主张戏曲应当对社会起有益的作用,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积极演出针砭时弊的剧目。
她积极倡导越剧改革,不仅在唱腔和表演方面,博采众长,真实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而且在逐步健全排演制度,运用灯光、布景以及在服装等方面的改革,也是一位先驱。她的改革,为越剧演员和其他剧种争先仿效,并为后学者所师承。
袁雪芬《祥林嫂》选段
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王昭君》、《红粉金戈》、《黑暗家庭》、《香妃》、《绝代艳后》、《一缕麻》、《忠魂鹃血》、《凄凉辽宫月》、《相思树》、《山河恋》、《梅花魂》、《白蛇传》、《秋瑾》、《火椰村》等等。
评剧大师新凤霞
新凤霞,(1927年1月26日一1998年4月12日),女,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是天津人。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开始任主演。在十年动乱中,杨淑敏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离开评剧舞台后的杨淑敏,在丈夫吴祖光的鼓励下,开始坚持写作和绘画。她写的一篇作品《万年牢》被选入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课,描写了父亲的正直品格。
艺名“新凤霞”,作为齐白石先生的徒弟和义女,杨淑敏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行笔端庄、古拙、厚朴,内涵雅趣。1998年4月12日,杨淑敏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杨淑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
新凤霞《刘巧儿》选段
代表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刘巧儿》、《花为媒》等。
黄梅戏大师严凤英
严凤英,(1930~1968),女,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原名严鸿六,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
严凤英10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获得广泛赞誉,1954年因在黄梅戏**《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
历任安徽安庆市黄梅戏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遭迫害致死,现骨灰安放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黄梅阁中,安庆罗岭建有严凤英故居纪念馆,毛泽东为其题写“党的好儿女”。
严凤英《天仙配》选段
严凤英的黄梅戏代表作有《打猪草》、《游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
1、关汉卿:在中国戏剧史上,关汉卿虽然不敢说后无来者,却完全称得上前无古人。元代杂剧的空前繁荣,与关汉卿这个“梨园领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戏剧家,一个世界文化名人,关于他的资料却相当匮乏。一般认为,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号已斋(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人。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窦娥冤》。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也有人说是“元杂剧四大家”,下同)之首,被后人成为“曲圣”。
2、汤显祖:明代最伟大的戏剧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可见其在我国戏剧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汤显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它和《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他在《牡丹亭》中所塑造的杜丽娘的形象,是一个追求自由爱情的典型。汤显祖作品最显著的特点是它诗化的语言,这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另外,我们还应该知道“南柯一梦”这个成语,就来自他的《南柯记》。
3、王实甫:元代著名戏剧家。和关汉卿一样,他也是大都(今北京)人,他的生平资料也很少。王实甫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这部作品打破了元杂剧一般只有四折的惯例,共五本,连“楔子”二十四折,相对于其它杂剧,《西厢记》完全可以称为一部洪篇巨制。自作品问世以来,就备受好评,被称为杂剧之冠。《西厢记》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的众多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其中的红娘,更是家喻户晓。
4、孔尚任:清代著名戏剧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署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六十四代孙,康熙时曾任国子监博士。《桃花扇》问世后,大有“洛阳纸贵”的局面。由于剧中表现了明末清初汉人对明朝的哀思,表扬了史可法、左良玉、黄得功等抗清将领,遂引起皇帝及他左右人的不满,孔尚任被免职。孔尚任的《桃花扇》全剧共14折,具有结构细密、宏伟的特点。其最大成就在于,它摆脱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俗套,以张道士撕扇,侯方域、李香君入道的爱情悲剧,来衬托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富有独创性。
5、纪君祥:元代著名戏剧家。生卒年不详。著有杂剧6种,现仅存1种:《赵氏孤儿冤报冤》,一作《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故事主要是晋国大将屠岸贾为了权力,害死忠臣赵盾,赵家三百多口除赵氏孤儿被程婴设计救出外,全部被杀。20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练就一身武艺,擒杀屠岸贾,为赵家报仇雪恨,为国家铲除一大祸害。这是一部优秀的悲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戏剧冲突扣人心弦,气氛激越慷慨,在欧洲上演后,好评如潮。
6、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大都人。我们知道马致远,更多的是因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下,断肠人在天涯。”这脍炙人口的元曲。其实,在杂剧创作方面,马致远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就。《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他的杂剧代表作。马致远善于把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作品过于表现自我,缺少戏剧冲突的弊端。
7、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倩女离魂》是他的代表作。全剧集中刻画了倩女追求婚姻自主,忠贞于爱情的形象和性格。堪与《西厢记》相媲美。
8、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1226年,至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元代著名的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梧桐雨》和《墙头马上》为其代表作。前者是悲剧,雄浑悲壮;后者是喜剧,热情奔放。这两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其中,《梧桐雨》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9、洪升:清代剧作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长生殿》是他的代表作品,写的也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长生殿》场面壮丽,情节曲折,曲词清丽流畅,充满诗意。上演后,盛极一时。)。它与当时孔尚任写的《桃花扇》堪称双璧。洪升与孔尚任被誉为“南洪北孔”。
10、高则诚:原名明,号则诚,又号菜根道人。元末著名剧作家,被誉为“南曲(与北曲——杂剧相呼应)之祖”。代表作是《琵琶记》。该剧上演以后,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在元末剧坛上成为一朵璀璨夺目的鲜花,六百多年来,流传不衰。
注:在清代,还有一位剧作家不得不提,他就是李渔。他的《比目鱼》、《风筝误》剧作虽然也较有名气,但与他在戏剧理论方面的成就相比稍逊一筹,故未收入。
古代戏曲中的人物主要有生、旦、净、末、丑。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1]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下面是关于粤剧的小知识,欢迎阅读参考!
一、历史起源
粤剧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加以易语而歌并融进本地的歌谣、小曲而形成的剧种。明中时期,粤中各地已有乡俗子弟以戏剧为生。明嘉靖开始,出现弋阳腔、昆腔。清雍正年间,广州有“土优”演戏时唱“广腔”。及至乾隆年间,本地班艺人在佛山镇大基尾建立了同业组织琼花会馆。乾隆至道光年间,来自外省的成百个外江戏班入粤,并在广州成立粤省外江梨园会馆。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声腔和表演的艺术养料,逐渐形成演唱梆子腔为主的演出风格。咸丰四年(1854),本地班艺人李文茂以梨园子弟为骨干,组织红巾军起义反清,清政府严禁本地班演出,艺人只得转投外江班或冒称京戏登场。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兴起,于光绪十五年(1889)在广州成立八和会馆。本地班在这时又吸收了二簧声腔,能以梆子、二簧腔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阳腔、昆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等众多剧目。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丑十大行当,武打技艺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演出独创的《六国大封相》时,登场百余人,花团锦簇,土音啁杂,与其他剧种迥异。早期的粤剧戏班,乘坐专门租用的“红船”沿珠江内河穿梭往返于各埠演出,故又称粤剧艺人为“红船弟子”。清末民初,广州和港澳等地陆续修建戏院,新称粤剧的本地班逐渐由农村的土舞台转到城市戏院演出,此后出现流动于大中城市之间的省港大班。为了适应城市观众和剧场演出的需要,出现了以编撰剧本为业的开戏师爷,他们新编的剧目多为华丽奇巧的生旦戏。而演出于粤西地区的下四府班,仍擅长表演武生、小武担纲的正本戏,保持着粗犷质朴的艺术特色。光绪年间陆续离乡过埠的州府班,这时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国家演出。
辛亥革命(1911)前后,一些粤剧艺人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参加了孙中山倡建的同盟会的活动。社会上有人组织志士班,通过推行粤剧改良的活动,借以宣传民主革命的主张。之后受到粤剧改良风气的影响,加之需以变革求新的精神与方兴未艾的**进行竞争,粤剧综合艺术的各种因素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剧目内容包括了古今中外的题材,新编剧数以千计。小生、小武行当从唱假嗓改唱真嗓。梆子、二簧、弋阳腔、昆腔等声腔已大异于原本的腔调,梆子、二簧腔创造了新的板式和句式,将民间流行的木鱼、南音、粤讴、板眼等歌谣曲调运用于唱腔音乐,能把多种声腔利用曲调连缀结合板式变化的方法去综合运用,还在原有的民族伴奏乐器之外增加小提琴、萨克管、吉他等西洋乐器,粤剧唱腔音乐更加变化灵活,旋律优美。表演艺术吸收了京剧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鉴**、话剧讲究真实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形成以武生、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为台柱的表演体制,在生、旦、丑行产生了多种流派的唱腔。二十世纪30~40年代间,粤剧舞台上群星璀璨,涌现出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桂名扬的五大流派,主导着粤剧改革方向,并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曲目。舞台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体景片以至机关布景,灯光从火水灯、大光灯发展为电灯、彩色旋转灯。
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关于本地班来源一般来说,是引用麦啸霞所撰《广东戏剧史略》的说法,按《史略》所说:“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的琼花会馆“,作为记载粤剧本地班始源,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3] ,据史载,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佛山、广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经过不断发展,由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以白话演唱,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粤剧。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又具有轻快流畅、新款善变的个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
二、表演艺术
1唱念做打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2唱腔
创出粤剧独特唱腔“马腔”的马师曾
创出粤剧独特唱腔“马腔”的马师曾
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本地班逐渐出现,但唱腔仍以梆子为主。后来随着昆曲衰落及受徽班影响,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将戏棚官话改为白话,又称为新腔。抗战时期,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
例如:薛觉先的“薛腔”,潇洒典雅,韵味醇浓。马师曾的“马腔”,半唱半白,生鬼通俗。小明星的“星腔”,感情细腻,低回宛转,荡气回肠。罗家宝的“虾腔”则真假嗓结合,清新悦耳,还有以甜、脆、圆、润、娇为特色红线女的“红腔”、新马师曾-清越绵长的“新马腔”、何非凡的“凡腔”、芳艳芬的“芳腔”、陈笑风的“风腔”等等。
3身段
演员透过象征性的姿态及动作,演绎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时空的改变及剧情的发展。基本身段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云手)、上马及背供。
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现气宇轩昂。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现轻盈。为了作犹豫不决、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对象、觅路等情节时,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序来表达。
例如武行的跳大架(南派)、马荡子、起霸(北派)和各种拳剑刀枪等。跳大架是由一连串的身段动作组成,包括演员上场、拉山(云手)、挂单脚、亮相、七星步、撮步(错步)、俏步、云步、小跳、踢腿、踢甲(踢袍甲)、车身、洗面、顺风旗、走圆台等一连串的动作。其中须功是武生行当的一项专科,早期的须功表演样式繁多,有用手指抛、弹、拨、搅、拈、挣、捧、揉、吹、震等十种手法,来表达悠闲、高兴、深思、意外、惊讶、震怒等表情。
三、行当分类
戏剧内的角色,在粤剧及中国戏曲中被称为行当。粤剧的行当原为一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 员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合称十大行当。
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四、表演场所
在粤剧的历史里,粤剧的演出地点就像其它中国戏曲不断演变。粤剧的表演场所一般分为临时搭建的戏棚及永久性的戏台。明朝时期,人民生活富裕,大户人家会自设戏台,招聘私人戏班,而佛山祖庙前户外的华封戏台则是一个招待平民百姓的固定戏台。 到了20世纪初(民国初期)粤剧表演走进了戏院。随着设施不断完善,让观众更舒适地欣赏粤剧演出。以往广州、佛山、香港有很多著名戏院,而香港则有太平戏院、高升戏院、中央戏院、普庆戏院、利舞台,它们都见证了香港粤剧的黄金岁月。
在二次大战后,游乐场开始进入香港市民的生活中,一些著名的游乐场如启德游乐场和荔园游乐场也成了粤剧的表演场地。当利舞台在1991年被拆卸重建成利舞台广场后,新光戏院便成了香港粤剧的重镇。随着粤剧在香港式微,粤剧剧团主要在新光戏院、葵青剧院及高山剧场等地演出。
各种戏曲的代表人物
本文2023-10-31 11:24:0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