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八宝的大蒜
多年生草本,具强烈蒜臭气。鳞茎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于膜质鳞被。叶基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宽约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状。花茎直立,高约60厘米;佛焰苞有长喙,长7~10厘米;伞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片长8~10厘米,膜质,浅绿色;花小形,花间多杂以淡红色珠芽,长4毫米,或完全无珠芽;花柄细,长于花;花被6,粉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雄蕊6,白色,花药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
铜陵大蒜别名“太平大蒜”“汀蒜”铜陵大蒜闻名中外,是铜陵八宝之一,铜陵“汀蒜”,是因在铜陵原太平乡汀洲村长期种植而得名。《铜陵县志》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铜陵大蒜的栽培历史悠久,有数千年历史,品种的稳定性很好,不易退化;耐高温、抗逆性强,产量高。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附近),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天宝、至德、上元年间,李白曾三次漫游铜陵(时属南陵县境),留下诗作13首。 裴休 (813—887年),年公美,河南济源人。唐大中六年(852年)以兵部侍郎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著新法十条,又立税茶十二法。秉政五年,罢为宣武军节度使。历昭义、河东、凤翔、荆南四节度使。其文章有著称,书楷遒媚有法,很得唐宣宗赏识。唐中和年间(881—885年)来铜陵,留有《铜官山保胜侯庙》等诗作。 梅尧臣 (1002—1060年),字圣俞,世称梅宛陵,北宋著名诗人。宣城(今安徽省宣州市)人。历任州县官属,中年后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多次来铜,留有《铜官山》等诗。 苏轼 (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眉山(含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书法、绘画也负盛名,是我国文学史上成绩卓著的作家。21岁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抵常州(今江苏常州),路过铜陵,与黄庭坚会游于铜陵县陈公园,留下《题陈公园》等诗作。 黄庭坚 (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号涪翁,北宋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治平中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绍圣初曾为宣州(今安徽宣州市)、鄂州(今湖北武汉)知府。有《山谷集》。黄庭坚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自南昌泛游至铜陵,恰遇苏东坡自黄州抵常州,路过铜陵,二人相会于陈公园。黄庭坚在铜留下《阻风铜陵》、《阻水泊舟竹山下》、《铜陵县望五松山集句》等多首诗作。 李纲(1083—1140年),字伯纪,宋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北宋末任太常少卿,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围逼开封,李纲登城督战,激励将士,击退金兵。但不久就受到投降派的排挤。高宗即位后,他一度被起用为宰相,仍力主抗金复国,然在职仅75天,又遭贬斥。后调任荆湖南路安抚使等职。他一贯主张抗金,著有《论语详说》、《梁溪集》等。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初一李纲途经铜陵,因风急浪大,舟不能行,被迫弃舟登岸,在铜陵盘桓三日,作诗多首。 杨万里 (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诗人。27岁中进士,曾任漳州、常州等地方官。其诗与当时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著有《诚斋集》。其数次路过铜陵,留下《舟过大通镇》、《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夜宿羊山矶》等诗作。 王安石 (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为相,实行变法。熙宁九年(1076年)被迫辞职。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年)改封荆国公,卒谥文。崇宁间追封舒王。现存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王安石在拜相和实行变法前后,曾多次涉足铜陵,写下了数十首与铜陵有关的诗文。 汤显祖 (1550-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若土、清远道人,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上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降职为广东徐闻典史。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又以不附权贵被议免官,未再出任。其一生著作甚丰。汤显祖因与铜陵人佘翘父子交往过甚,多次来过铜陵,留下《过铜陵》、《答佘聿云》等数篇诗作。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明朝浙江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哲学家、教育家。曾在故乡阳明洞筑室讲学,人称阳明先生。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后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以“宸濠之变”邂逅铜陵,登五松山乐之游咏累日,留诗3首。 徐一科 (生卒年不详),字伦盈,江西弋阳人,举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任铜陵知县。据乾隆《铜陵县志》记载,他任知县期间,能谨恭职守,为百姓谋利益。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铜陵涨水,堤圩尽溃,他率民筑堤埂八十余里,保障了民众安全,铜陵百姓感激他的德行,将他筑的埂称为“徐公堤”,并立有“徐公堤碑”。其在铜陵任期内,留下多首诗作。 陈 明朝浙江慈溪人,举人。成化六年(1470年)任铜陵知县。据嘉靖《池州府志》和乾隆《铜陵县志》载:他在任铜陵知县期间,减轻徭赋,兴办学校,并留下诗作数篇。任职期间,铜陵“人才勃兴,户口日增”。 蒋应仔 清朝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贡生,顺治二年(1645年)任铜陵知县。时铜陵刚遭兵难,百姓流亡,城廓倒塌。蒋应仔率众修筑城廓,安抚流散百姓,使黎民恢复家园,深受百姓爱戴。他在铜陵期间留下了不少诗赋、文章,并于顺治十二年主持编修了《铜陵县志》。
铜陵大蒜别名“太平大蒜”“汀蒜”铜陵大蒜文名中外,是铜陵八宝之一,铜陵“汀蒜”,是因在铜陵原太平乡汀洲村长期种植而得名。《铜陵县志》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铜陵大蒜的栽培历史悠久,有数千年历史,品种的稳定性很好,不易退化;耐高温、抗逆性强,产量高。蒜头富含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矿物质,具有独特的辛辣味,是其它蒜类不可比拟的。该蒜的青蒜苗口感上佳;蒜薹微苦。露地栽培,无需任何保护设施,在国庆节前就可以青蒜苗上市,是铜陵地区填补秋淡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铜陵西湖、胥坝、安平、太平等乡镇是传统产地。铜陵蒜子,还具有衣薄色白、个大味美、汁多油足、久贮不烂等特点。铜陵大蒜有的辉煌历史,铜陵大蒜产量较大时,除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外,还销售到江西等外省和安庆胡玉美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同时,县外贸部门也组织收购,出口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诸国深受国内外好评。
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人《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色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以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
牡丹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三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径10~30厘米;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共**,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厘米,千粒重约400克。
牡丹由野生变家种后,因环境条件变化及人工不断地选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变异外,而且在株的形态、根的长短、粗细、叶的色泽、形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异。
牡丹又名鹿韭、鼠姑、白苯、百两金,在植物学上是毛茛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它的花和叶的形态同芍药很相像,所以古时又称牡丹为水芍药。
牡丹一般高1.5~2米,在南方栽培的高可达3米。叶片是不规则的两回、偶有三回的羽状复叶,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有白粉,嫩时带红色。花大形,单花顶生,雄蕊多数。萼片5枚,绿色。花瓣原本5~6枚,经过栽培,一部分雄蕊演变成花瓣,就成了重瓣花。瓣数较少的,古时称为多叶;瓣数很多的,古对称为千叶。花有黄、白、红、紫等色,花径12~25厘米。花后结生蓇葖果,有短毛密布,成熟时开裂,内含数个大形种子,呈不规则圆球形,黑色。花期在4~5月。
牡丹原产我国西北部,现在甘肃、陕西、四川、河南等地山中还可见野生的。正如欧阳修《洛阳牡丹记》(1031)里所说的“丹延以西及褒斜道中尤多,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文献多有记载。刘赛客《嘉记录》说:“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牡丹既已入画,其作为观赏的对象已确切无疑。谢康乐更具体指出种植的具体情况:“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太平御览》)近代生物学先驱达尔文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写的《动植物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一书中说,牡丹在中国已经栽培了一千四百年“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推到一千四百年前,那是公元五世纪,即南北朝初年,和中国牡丹的栽植历史大体相属。
隋代,隋炀帝(公元605~618)时“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今河南洛阳)……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隋志素问篇》中说道:“清明次五时牡丹华。”这又足以说明牡丹作观赏植物则规模更大。
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起来。开元中盛于长安。传说当时洛阳有个叫宋单父的善于种花,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骊山种了一万多本,颜色不相同(《龙城录》)。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调”就是歌咏几种不同颜色牡丹的。“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步束素。……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买花”)从以上这些诗篇可以看出当时帝都长安裁培牡丹的盛况。这时,牡丹不但颜色种类多了,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奇变异和重瓣现象。“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着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紫白、白檀等,独无深红,又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七、八寸。”(《酉阳杂俎》)“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一朵千叶,大而且红。”(《杜阳杂俎》)。这也说明了,我国早在公元九世纪,便已经有了重瓣牡丹。
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国牡丹栽培中心,由唐之长安而转移到了洛阳,牡丹的品种更多,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并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时期的著作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欧阳修说: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盖其不接则不佳。
北宋末年,战乱不断,洛阳牡丹开始衰退,陈州牡丹取而代之,张邦基撰《陈州牡丹记》云:“洛阳牡丹之品见于花谱,然未若陈州牡丹之盛且多也。圆户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
南宋时,牡丹栽培中心南移,由北方洛阳移向南方的天彭(今四川省彭州市)、成都、杭州等地。天彭裁培的牡丹,为蜀中第一,号称“小西京”。诗人陆游在蜀中做官,亲往游赏,并撰《天彭牡丹谱》(1178年)。宋室南渡后,洛阳花事衰微,杭州却得到发展,出现一些新奇品种,如‘重台九新淡紫牡丹’、白花青缘牡丹’等。
元代,是中国牡丹发展的低潮时期,长安、洛阳等地能见到的好品种已屈指可数,品种退化,重瓣品种难得一见,因有“千叶独难遇,亦犹千人为英,万人为杰,尤世纪不恒有者”(姚燧《序牡丹》)之叹!
明代(公元1368~1644年),牡丹的栽培的中心,转移到了安徽亳州。夏之臣《评亳州牡丹》云:“吾亳州牡丹,年来浸盛,娇容三变,尤在季孟之间。等此而上,有天香一品,石榴红,胜娇容,宫红袍,琉璃贯珠,新红种种不一,杂红最后出,品种难得。又有大黄一种,轻腻可爱,不减三变。佛顶青为白色第一。大抵红花以花子红,银红、桃红为上。”又云:“草堂数武之步,种莳殆偏,率以两色并作一丛,红白异状,错综其间,又以平头紫,庆天香,先春红三色插入其花丛,间集而成文章,他时盛开灿然若锦”。此时开中国插花技术之先河。
在明代,亳州牡丹虽有盛名,但曹州(今山东菏泽),国都北京牡丹栽培也逐渐繁盛起来。江南太湖周围,西北的兰州、临夏也有所发展。
曹州与亳州皆于明代嘉靖(1522~1567)年间引入牡丹,也同于万历(1573~1620)年间达到繁盛。两地之间相互交换品种,“曹花多移自亳”(清余鹏年《曹州牡丹谱》);亳州也引进入不少曹州名品,如《亳州牡丹史》中记载一种“金玉交辉”的品种,说是:“曹州所出,为第一品。”又有“忍济红”“萍实红”两种,也产于曹州。《曹南牡丹谱》亦云:“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曹州一士人家,牡丹有种至四十亩者,……多到一、二千株,少者数百株。”(《五杂俎》)。由此可以看出,现今牡丹的主要产地菏泽,在明代就已开始繁盛了。
北京自辽、金建都于此,牡丹栽培日渐兴盛。明代的《北京考》上记载辽圣宗(公元982-1031)在统和12年(995年)三月去长春宫观赏牡丹。在明代,牡丹栽培极盛,“金殿内外尽植牡丹”。城外还有三大名园梁家园、清华园和惠安园。
在江南,明代以江阴牡丹为盛。此外杭州、苏州、上海也有不少种植。广西灌阳也产牡丹,据明代《广西通志》记载,在广西“牡丹出灵川、灌阳,灌阳牡丹有高一丈者,其地名小洛阳。”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曹州牡丹的栽培就更盛了,取亳州而代之。《曹县志》云:“牡丹非土产也,初盛于雒下(今陕西省雒南县),再盛于亳州,彼时已六、七百种,分五色排列,叙至于今,亳州寂寥,而盛事悉归曹州。”“曹州园户种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盖连畦接畛也。”(《曹州牡丹谱》)。蒲松龄在他写的《聊斋志异》一书中,也曾有“曹州牡丹甲齐鲁”的记述。这时,曹州城东北各村栽培牡丹已很普遍。有以养花为业者,成园成圃者很多,其中尤以王李庄、洪庙、毛庄、赵楼各村为冠。道光年间赵玉田在村北建花园,专养牡丹、芍药,集本村之大成,园之周围树之以桑为篱,名曰“桑篱园”。著有《桑篱园牡丹谱》,其中记述了151种,内称:“山左十郡二州,语牡丹则曹州独也。曹州十邑一州,语牡丹则菏泽独也。”“菏泽为郡为里者,不知其几,语牡丹之出,惟有城北之一隅,鲁山之阳,范堤之外,连延褒不能十里。”其后,有《绮园牡丹谱》,核其名者百四十有奇。并云:“谷雨后往观,见姹紫嫣红,含蕊皆放,交错如锦,夺目如霞,灼灼似群玉之竞集,煌煌若五色之相宣。”当时栽培面积已达500多亩,每年输出十余万株,运往广州|、天津、北京、汉口、西安、济南等地出售。其中运往广州者为最多,收益亦大。当地农民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种果树莫若木瓜、柿子,养花木还是牡丹、芍药。”再加上社会上的爱好,菏泽人善于种花,以及牡丹根皮可供药用,所以菏泽牡丹,常期发展,历久不衰。
在清代,甘肃大部分地区也有牡丹栽培。而以兰州、临夏、临洮一带为栽培中心地。清末编篡的《甘肃新通志》曾有牡丹在甘肃“各州府都有,惟兰州较盛,五色具备”的记载。延安万花山,位于杜甫川内花源头村对面,这里盛产牡丹。清嘉靖修《延安府志》中记有“花源头产牡丹极多,樵者以之为薪。”附近群众有在农历四月初八到此赏花的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江南牡丹中有宁国牡丹和铜陵牡丹。据1936年编《宁国县志》载,“宁国、蟠龙素产牡丹,以白、黄为贵。”关于铜陵牡丹,据《铜陵县志》载:“仙牡丹长山石窦中,有白牡丹一株,素艳绝丽。相传为葛洪所种。”葛洪为晋代人,按此传说,以有1600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牡丹得到恢复和发展。目前,菏泽牡丹栽培面积已达5万余亩,600多个品种,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中国牡丹栽培、观赏、科研中心,堪称世界之最。
中国牡丹栽培的历史,形成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栽培中心,其它地区为次栽培中心或重要栽培地的格局。随着朝代的更迭,牡丹栽培中心随之变换,但主要栽培中心始终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转移过程为:洛阳(隋)—长安(唐)—洛阳(五代、宋)—亳州、曹州(明)—曹州(清)。这是中国牡丹品种群形成和发展的主线。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发展中心:一是长江三角洲、太湖周围及皖东南;二是四川盆地西北隅的成都、彭州;三是甘肃的兰州、临夏;四是广西的灌阳。
中国牡丹从野生引入观赏栽培,已有1650年左右的历史。栽培品种从单瓣花逐步演化成复瓣、重瓣乃至台阁型。促使牡丹品种向重瓣化演进的主动力是良好的栽培条件。已知将品种的优良性壮和枝变,通过嫁接固定下来,由之,新品种大量涌现。
从以上事实可以说明,我国牡丹品种资源极其丰富,即有野生种、半野生种,还有大量的栽培品种。其花丰硕富丽、雍容大方,不仅姿貌绝伦,而且色韵俱佳。
牡丹的种类繁多,全世界芍药属植物约30多种,中国的牡丹品种约有800个以上,牡丹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依据为:株形、分枝、习性、叶形、花色、花期、花型等,根据野生原种不同可分为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和紫牡丹系;根据花部基本构造不同分为单衣类和出阁类;根据花部演进方式和顺序不同分为千层组和搂子组等。
栽培技术
繁殖:可采用播种、分株、嫁接和压条等方法。
(1)播种:种子从9月上旬陆续成熟,采种后应尽快播种,以便在入冬前萌发而长出胚根,牡丹种子的上胚轴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休眠期才能萌芽,而胚根则不需要休眠,因此在秋播的当年只生根而不萌芽出土,翌年春季萌芽出土,秋季再分苗移栽,实生苗要5年以后才能开花,成株慢又易发生变异,因此只在杂交育种上才采用播种法。
(2)分株:牡丹分株可在清明进行,温暖地区还可以推迟。分株时要注意在容易分离处劈开,并且注意新分部分应有较多根系。
(3)嫁接:通常多以牡丹根或芍药根进行根接,牡丹根细而硬不便嫁接,所以多以芍药根作淋。一般多在9月下旬进行,具体操作前先把芍药的肉质根整墩挖出,再把它们逐根剪开,放在室内阴晾两天,使根内水分减少而柔软,然后剪取牡丹的当年生根作接穗,每枝上必须具有充实饱满的顶芽,采用劈接法在室内逐个接在芍药的根砧上,一般不需绑扎,只用和好的胶泥将接口封住,接好后立即拿到平整好的圃地上栽植,栽时需把接口栽人土内,并深人土表8-10厘米,再按行垒垄,将接穗的顶芽全部封住,当年秋季在芍药砧上就能长新根,但牡丹接穗的顶芽并不萌动。翌年清明前将土垄创开,让牡丹萌芽生长,并可长出自己的根系秋后可将其挖出,同时把芍药的根砧剪掉再行栽植,否则芍药的根系会长出芍药株丛与牡丹同而影响牡丹生长。
管理:牡丹的栽培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浇水,春季应充分供水以促其生长,满足开花需要;夏季要注意雨后排水,不能积涝;秋季应适当控水,以免徒长而易受冻。其次是施肥,牡丹每年最好施三次肥,第一次在新梢迅速抽出、叶及花正伸展之时,此时施肥对花朵增大有很好的效果,以迟效肥为主。第二次在花谢后,对以后的生长和花蕾的增多有很大影响,也以速效肥为主。第三次在秋冬,对增强春季的生长有重要作用,以迟效性肥为主。除此以外,应注意中耕除草,整形修剪和摘芽的工作,对观赏用植株留枝可少些,做到去掉基部萌发枝以便短时间内形成美观的株形。花芽分化在7月下旬开始,应在此之前进行修剪。牡丹虽喜光,但在夏季烈日曝晒下,叶片常退色,甚至枯焦而停止生长,故在栽培上应适当遮荫。
牡丹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炭疽病、紫纹羽病,防治方法应采取综合防治法,发病期用常见的杀菌类药剂防治。
虫害有:根线虫、天牛和介壳虫等。
用途
牡丹花形大艳美,色香俱全,观赏价值高,在我国传统古典园林中广为栽培,同时也广为盆栽观赏。
牡丹根部的皮叫“丹皮”,含丹皮甙、芍药甙丹皮酸等成份,有清热凉血、活血、调经、行瘀等作用。久服能轻身益寿,可治高血压、散瘀血等多种疾病,全花可调经活血,主治妇女月经不调和行经腹痛。花瓣和花粉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糖类、酶、微量元素。可作为保健食品和饮料、化妆品等。
铜陵有万松禅寺,西明寺和圆通寺。
万松禅寺简介:县志记载《万松庵》在县东北,古松环翠,因名。洪武间建。 然岁月经过,几经兴衰,公元二00一年,心观法师率众信士,全力加意恢复,供奉地藏菩萨圣像,寺院已有规模。因更名万松禅寺。
西明寺简介:西明寺又称“西明禅寺”或“观音禅寺”,位于安徽省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寺庙依山而建,寺后峭壁耸崎,山势雄峻而宏伟。
圆通寺简介:据县志记载圆通寺建于明朝末年,占地数十亩,庙田数亩,寺基占六百余平方米。一个聚客大厅,三进大佛殿,斋房、寮房十四间,佛像一百三十余尊,僧众达到数十人。后遭破坏,失去往日盛境。
铜陵产姜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就有种植。在北宋年代,铜陵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生姜著名产区,并被列入朝廷贡品。据嘉靖〈铜陵县志〉记载,明代铜陵生姜已成为“热门”特产。“邑产姜、蒜、苎麻、丹皮之类,近亦间有贩贾者,但远人市贩者居多。”(清赵锦风〈俗篇新城记〉)。清顺治13年(1656年),〈铜陵县志物产〉记载,当时姜的产量“每岁不下十万担”。
至民国年间,年产量约720吨左右。时大通经营生姜的私营行商有6家,每年采购鲜姜销往安庆、芜湖、镇江、扬州等地,像安庆的“胡玉美”、扬州的“四美”、镇江的“恒顺”等有名的酱园采购铜陵生姜,加工糖冰姜、糖醋姜、酱姜等。建国初,生姜仍以私商经营。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片面的抓粮食生产,生姜种植面积受到影响,生产量亦减。
80年代,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面积与产量均不断增长,生姜除供销社收购一部分外,大都为酱园长直接至产地收购,或姜农运至市场自销。1964~1990年,供销部门收购量最大的为1966年,计收购60800公斤,最少为1978年,仅收购350公斤。
在70年代年种植面积徘徊在200亩左右,年产生姜一般为150吨左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姜种植发展较快,1980年种姜315亩,总产3243吨;1985年种姜945亩,总产11226吨;1990年种姜1362亩,单产1113公斤,总产量1516吨。随着生姜产业化开展的有声有色,成效显著,姜农种姜积极性空前高涨,2005年生姜的种植面积已达到8000亩,总产量达到1万多吨。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产品有五大类40多个品种。“铜官乐”牌开胃姜、富硒铜陵白姜,“和平”糖醋姜获得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大院”牌糖醋姜获安徽特色农产品称号。姜制品销售范围为周边县市、一些大中城市超市及出口欧盟等市场。
景区简介凤凰山位于铜陵县顺安镇南部,属国家AA级风景区,凤凰山形胜凤凰,由横山、面山、灵风山、潭山、金山等构成。境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铜陵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早在明朝“景泰”年间,诗人周铎就书写“庐外山高播半天,石也孤井聚甘泉,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迹万古传”等十六首“凤凰八景”组 诗赞美过凤凰山。凤凰山相思树相思树位于铜陵凤凰山南麓的相思河上。它成活于明末清初,是一棵奇特的枫杨树,原为两棵,分别植于小河的东西两岸,两树干在河面连成一体,树径3米多,高约25米。这棵古树枝叶繁茂,像一乘绿色的华盖凌空罩在小河上。小河因树得名“相思河”。远望相思树,异株同干“连理枝”,如同一对恋人交颈拥抱,情意绵绵;近看相思树,树影倒映清溪中,恰似鸳鸯戏水,同样给人以爱情坚贞的遐想。相传,河东的凤公子与河西的姚**自幼同窗共读,青梅竹马,俩小无猜。后因凤家败落,凤公子虽学识渊博,能书善文,进京应试,却无银两奉献考官而落第。凤公子遂为这浑浊世俗扼拦贤路而忧郁成疾,抱病返乡,途中病情陡增,惨死在路旁。姚**惊闻噩耗,带着丫环前来奔丧,见凤公子惨死之状,悲痛欲绝,即死于凤公子身旁。这时丫环见**身死,也当即撞死在路旁石上。由于封建族规,未成婚的凤公子、姚**被分棺安葬于相思河两岸,丫环也另棺葬于**墓侧。年长日久,这条小河两岸,各生长出一株枫杨树,渐渐向河心上空倾斜,长成一体,便成了如今的“相思树”。丫环的墓地也长出一树,独立成株,人称“丫环树”。后来铜陵有作者专门以此为素材创作了电视剧本《相思树传奇》,并被搬上了屏幕。历史的变迁过程中,当地人民一直把相思树作为爱情和姻缘的象征,精心加以保护。更有许多年青人以树为背景摄影留念,海誓山盟,白头谐老。凤凰山落脚石[1]铜陵凤凰山铁石宕边,耸立一奇石,石高数米,状如立笋。石顶方圆约尺许,上有四道凹痕,长短不一,深浅有差,形如凤爪。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凤凰落脚石。南北青山两对峙,西南粉壁映辉煌。石壁之上,一道飞泉小瀑从几十米高处飞泻直下,夏雨冬梭,恰好遥对凤凰落脚石。东边里许,相思树隔河交颈依偎,相思河在其脚下如诉如泣。不远处,凤凰山静卧在群山之侧回眸奇石,引人遐想;登高一望,村舍点点,炊烟阵阵,丹园片片,真如仙家林园一般。更有甚者“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奇石之下,铜、铁、硫、金、银应有尽有,连带着一座现代化的中型企业——凤凰山铜矿也应运而生。这形象的凤凰落脚石,难道不是引凤之凭旷古帘泉成奇观-滴水崖[1]滴水崖,又名泼珠崖,位于凤凰山南侧。明嘉靖《铜陵县志》记载:“滴水崖,在县东南六十里横山岭坞,悬崖峭壁,宛如画图。有泉流其侧,如泻银河。”滴水崖,系溶岩断层所致,长约300多米,高约30多米,崖顶为20余亩的平地,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一泓清泉自西缓缓流淌而至崖顶右侧,绕过一株苍鳞老干的古松,然后从30多米高处直泻而下,落入崖底,铿锵有声;水花溅处,细雨霏霏,如雾似烟,缥缈在静寂的山涧,宛若一条随风摆动的轻纱;在阳光照耀下,水气朦朦,又如一幅幅若隐若现的彩虹。置身崖下,雨丝飘处,给人一份沁人心脾的清凉而爽快的感觉。滴水崖,又名泼珠崖,位于凤凰山南侧。明嘉靖《铜陵县志》记载:“滴水崖,在县东南六十里横山岭坞,悬崖峭壁,宛如画图。有泉流其侧,如泻银河。”滴水崖,系溶岩断层所致,长约300多米,高约30多米,崖顶为20余亩的平地,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一泓清泉自西缓缓流淌而至崖顶右侧,绕过一株苍鳞老干的古松,然后从30多米高处直泻而下,落入崖底,铿锵有声;水花溅处,细雨霏霏,如雾似烟,缥缈在静寂的山涧,宛若一条随风摆动的轻纱;在阳光照耀下,水气朦朦,又如一幅幅若隐若现的彩虹。置身崖下,雨丝飘处,给人一份沁人心脾的清凉而爽快的感觉滴水崖,又名泼珠崖,位于凤凰山南侧。明嘉靖《铜陵县志》记载:“滴水崖,在县东南六十里横山岭坞,悬崖峭壁,宛如画图。有泉流其侧,如泻银河。”滴水崖,系溶岩断层所致,长约300多米,高约30多米,崖顶为20余亩的平地,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一泓清泉自西缓缓流淌而至崖顶右侧,绕过一株苍鳞老干的古松,然后从30多米高处直泻而下,落入崖底,铿锵有声;水花溅处,细雨霏霏,如雾似烟,缥缈在静寂的山涧,宛若一条随风摆动的轻纱;在阳光照耀下,水气朦朦,又如一幅幅若隐若现的彩虹。置身崖下,雨丝飘处,给人一份沁人心脾的清凉而爽快的感觉。 山崖间,绿树从生,藤牵蔓绕,怪石嶙峋,危岩欲倾,大大小小的石窟镶嵌其间,其中最大的一座石窟入口狭窄,仅容一人进出;洞体斗折而上,到了3米高处,渐宽至7、8米,洞深约20余米,潮湿幽暗,探游其间,使游人别添一番探幽揽胜的情趣。随着季节的更替,滴水崖的泉水也变幻着各种形状,春日,喷珠泻玉,熠熠生辉;盛夏,瀑布飞垂,气势磅礴;金秋,涓涓细流,朝夕潺潺;隆冬,冰棱悬垂,晶莹剔透。远远望去,滴水崖仿佛似一幅变幻万千、四时景异的天然壁画悬挂于天地之间。传承两大文化1牡丹文化
铜陵凤凰山是驰名中[1]外的“药用牡丹之乡”,也是观赏牡丹花胜地。今后将在城乡道路、公共设施、休闲场所、购物中心、建筑装饰,工业饰品等处注入牡丹元素,宣传牡丹文化,突出牡丹品牌,并尽早建牡丹文化公园、牡丹大道、牡丹博物馆等,提升景区文化精神。
2铜文化
金牛洞古采矿遗址是我国继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后的第二个正式对外开放的古铜遗址,对研究中国古代冶金史以及文化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对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及其周边进行综合治理,大力发展铜文化旅游,丰富和延伸铜文化内涵。
铜陵八宝的大蒜
本文2023-10-31 11:51: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