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山歌的历史渊源
柳州山歌始于何时目前尚难定论。但根据大量的民间传说以及历代名流的记述,便足以见其源远流长、历史久远了。
有说柳州山歌始于唐代,这与柳州家喻户晓的刘三姐的传说故事有关。相传唐代有一壮族女子刘三姐为人刚直,机敏聪慧,口齿伶俐,善唱山歌。她用山歌与地主老财相斗,最后被官兵追杀,从鱼峰山跳入小龙潭骑鱼飞天。从此,柳州人民就把刘三姐视为自己的歌仙项礼膜拜,并以广唱山歌予以纪念。位于市中心的鱼峰山上曾有一石刻,上面刻有刘三姐画像并刻书山歌一首:“唱歌好,唱歌得耍又得玩;不信你看刘三姐,唱歌得坐鲤鱼岩。”至今,鱼峰山上仍保留有“三姐岩”、“对歌坪”等遗迹。
柳州人敬仰歌仙,崇尚山歌,民间山歌活动十分活跃。各地关于山歌的传说故事也十分丰富。“柳江人”遗址所在的柳州市柳江县穿山乡的龙吐山上有个歌庙,叫妲贡妲旷庙,庙里供奉的便是唱歌神。三位神像中一位身穿旗袍头戴圆边平顶帽,帽上还拖着一根带子的叫吒神。旁边各塑一姑娘神像,她们扎围裙,辫子盘两个圈,两朵花分别插在头的两侧,她们都张着嘴唱歌。这两位一个叫妲贡,一个叫妲旷,是两姐妹。据说穿山的山歌都是这两姐妹所传。传说古时候母亲生姐姐妲贡时难产,两天两夜生不下来,第三夜她家对面的山上突然亮起一盏大灯笼,红光照到母亲房里,妲贡便顺利呱呱落地了。第二年在同样的情况下生下妹妹妲旷。姐妹俩非常爱唱山歌。有一天,姐妹俩进山摘野菜不见回家,母亲找了五天五夜才发现她俩在山洞里攀肩唱歌。当母亲欣喜万分地呼叫女儿名字时,一股青烟飘过,姐妹俩化作两块石头。为了纪念她俩,乡亲们建起这座妲贡妲旷庙。解放前,这里香火很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是庙会,敬朝者都在千人以上。每到秋后人们还抬神像出游,出游队伍甚是壮观。队伍前面有五六个道师戴面具打峰鼓引路,后面的人抬着神像跟随,一行五六十人浩浩荡荡一路由庙里出发,越陌度阡走村过寨。头宵住木山村,二宵住巴雅村,三宵住大塘村。唱歌神住在哪里,那村就变成相当规模的歌会,附近几个村寨的村民都闻讯赶来,通宵达旦对歌,热闹非凡。唱歌神三夜过后才返回庙中。如果说刘三姐是柳州的歌仙,那么妲贡妲旷则是穿山的歌魂(见潘宗亮主编《糖罐花》序,漓江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有如此描述:“广西诸君,人多能乐,城郊村落,祭祀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与乐相之”。他在文中感慨道:“迭歌相合,含情凄婉……其间乃有绝佳者”(见广西博物馆《据知不足斋丛书》复印本)。历来柳州都是周边广西各县乡山歌活动的中心,据此,周去非文中所叙广西的山歌当然也包含柳州山歌了。
明代官员岳和声的旅行日记《后骖鸾录》里则具体记录了当时柳州山歌的盛景。岳和声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受命到广西庆远(今宜州)为官,他赴任经过柳州时,有机会看到并记录了柳州歌圩的情景:“遥望松下,搭歌成群,数十人一聚。其俗女歌与男歌相答,男歌胜而女歌不胜,则父母以为耻。又必使女先而男后,其答而相当,则男女相挽而去……”(见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出版的《笔记小说大观》)。明代冯梦龙的《童痴二寻》中也对柳州山歌作过记叙,云:“山歌乃民间歌谣,内容多云男女私情,偶有讽世之作”(见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明清杂记》)。 这些记载证明柳州山歌在明代时就已经十分盛行。
清代乾隆年间,《柳州府(县)志,风俗篇》载:“**于春时三五为伴,采芳拾翠于山间水湄,歌唱为乐;男女亦三五成群,歌以赴之。一唱一合,竟日乃已。”柳州山歌载入地方史志,足见其在当时的地位与影响了。
民国年间,柳州城厢和县、郊农村民间自发举办的山歌活动亦十分频繁。1932年,时任广西省建设厅厅长的桂系军阀伍廷飚,带领调查组到柳城县调查风土民情,对该县民间山歌王黄三弟赞赏有加,称其“平生未尝读书,不识字,但天资敏慧,颇有平民文学天才”(见黄勇刹、杨钦华、方寿德编著《歌王传》附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新文化运动时的著名人物胡适曾于1935年1月19日游过柳州,第二天由柳州飞桂林。在其所著《南游杂记》一文中有如下记载:“漓水的一日半旅程,还有一件事足记,船上有桂林女子能唱柳州山歌,我用铅笔记下来,有听不明白的字句,请同行的桂林县署文泉科长给我解释。我记了三十多首,其中有些是绝妙的民歌”(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胡适文集》)。1944年抗战时期,著名红学家吴世昌流落柳州,对柳州歌圩有如下记录:“其地质朴,俨若古风。两岸圩落之间,男女歌声相对,响彻云霄,萦回山谷,此乡之人谓之‘对歌’”(见吴世昌《罗言室学术论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出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柳州山歌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它如溪水长流,一直都盛行于民间,没有中断过。
解放以后,柳州山歌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焕发出新的光彩。五十年代初,在政府文化部门的组织辅导下,柳州市许多老歌手纷纷参加山歌培训,学政策,学时事,编新歌,积极配合政府中心工作,用山歌来宣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宣传《婚姻法》、《宪法》等等。后来又形成了黑板报结合山歌演唱进行宣传的独特形式——柳州黑板报演唱,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得到国家文化部的表扬。1954年、195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文化部门试办了两次鱼峰中秋山歌会,于1956年正式举办了全市第一届万人中秋山歌会,以后几乎每年都举办一次。柳州山歌在保留传统特征的基础上增添了时代气息,逐渐形成群众自发与政府组织相结合的山歌会形式并迅速发展开来。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刘三姐传说和民间山歌为素材创编的彩调剧《刘三姐》风靡全国,后被拍成**,把柳州山歌推向了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63年3月22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先生到柳州视察了鱼峰山的山歌活动,欣然作诗:“立鱼峰半歌声发,应是刘三姐再来,驾驭龙鱼飞九有,神州到处是歌台” (见1988年《广西柳州市文化志史料汇编》第一辑)。文革时期,山歌被当作“封资修”而遭到禁锢,许多歌手被批判,山歌活动曾一度萧条。文革结束后,柳州山歌重获新生,群众演唱山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改革开放以来,柳州山歌活动更是如火如荼。由市里统一组织的山歌会与群众自发的山歌演唱活动十分频繁。各种山歌擂台赛也不断举办,使柳州山歌空前兴旺发展。1991年,柳州市柳城县山歌手方寿德第一个荣获广西政府授予的“广西歌王”称号。至今,柳州市(不含新加入的四县)已有5位歌手获此殊荣。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队香港亚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众多新闻媒体都对柳州山歌作过专题报道,柳州山歌在全区甚至全国都颇负盛名,成为柳州市一张响亮的名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作家刘倚菲:民间文化不同于流行文化。民间文化做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经过祖辈传承下来的,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东西。很多民间文化都是非常美好的,象民间剪纸、戏曲、民歌。民间文化属于雅文化,是不允许玷污的。而且民间文化的传承者也多是民间的精英。民间文化不是流行文化,有的民歌虽然很美,但不一定大家都喜欢。
网上这些经过民歌改编的东西,不能算做民间文化,也不可能与诗经、楚辞媲美,只能说是一种流行文化,甚至可以说是垃圾,是糟粕。现在的网络充满了庸俗,恶搞的东西越来越多,垃圾也越来越多,很多珍贵的中华文化被弄得面目全非,有时候看见了会很生气。但网络是一个自由的空间,谁在上面发什么贴子,做什么样的评论,难以控制。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的网友有很好的分辨力,不能被乱七八糟、鱼龙混杂的东西弄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业务研究室主任时同宇:网络是一个新兴媒体,这个媒体的出现一方面是对传统媒体的创新,一方面也是对传统媒体的颠覆。网络上的新东西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对这些新事物,对网络上出现的新看点、新卖点,不能采取简单的粗暴、生硬的态度对待。
馒头血案、网络同居等等,对网上出现的这些新生事物,应该采取一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态度,更多地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哪怕民间的一些带有所谓**的东西。也许正是通过网络这种传播方式,对边缘的东西,起到了一种积极的传播作用,其积极作用远远大于消极作用。新事物的出现至少对创新具有借鉴意义。至少通过网络,网友可以了解到在民间,还有这样一种文化形式流传着,网友可以知道,身边不仅有林俊杰、有言承旭,还有那么多各种形式的表演者存在着。 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总编室主任肖贵忠:很多个体音像出版社的小老板,说得好听点儿叫文化产业人,本身对什么是民族文化基本不懂,但为了迫切追求商业利润,就组织了一小拨人,利用极其简单的设备,一台家用摄像机、一台DV机加一台电脑,开始进行拍摄、制作。这种制作形式成本非常低廉,可以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再加上制作人自己对民歌文化理解不深刻,所以粗枝滥造。这样的产品多数都属于盗版的非法出版物。国家非法盗版音像产品相当多,这些盗版给正规出版社带来很大的冲击,对国家出版事业的危害也极其严重,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特别对文化安全,起到非常负面的影响。
人们对云南民间文化越来越关注,也越来越想了解云南文化,特别是山歌。这些粗枝滥造的出版物打着云南民间文化的旗号,到处叫卖。这对想了解云南民间文化的人来说是一种误导,对云南文化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民间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要继承的是优秀的部分。老百姓当中确实有些口头传唱的东西很受欢迎,但对于艺术品来讲,必须要有引导性,不能把糟粕的东西当做宝贝拿出来。网上网友把这些东西拿来与诗经、楚辞相比,是一种偏见,这对大众是一种误导,是对民歌文化精髓的曲解。
客家文化是什么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山歌、客家艺术、客家人物、客家山水、客家诗文、客家历史、客家饮食、海内外客家分布等多方面。
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三种文化特质的外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征上也有所不同。
客家典型文化介绍
一、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一个分支,因此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章太炎对客家语言系统作过一番研究工作,他选取了63条客家话词语,用《说文》、《尔雅》、《方言》、《礼记》、《毛诗》、《战国策》、《老子》等古代典籍加以印证,说明客家方言的词汇与古汉语同源,客家话保留了部分中州音韵。
二、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源于古代中原,是中华民族音乐百花园的一朵奇葩,伴随着客家先民的迁徙落户广东,是中原文化与广东本土文化融合的结晶,历经千年传承、兴盛不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抒发情怀的特有表现形式,蕴含中华民族优秀民歌精髓和独特艺术风格与魅力,被誉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客家山歌赋、比、兴表现手法,四言七句格式和音韵,五句板弹唱、猜调、尾驳尾斗歌,耍歌、骂歌,双关、歇后、拆字、叠字等唱腔,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客家人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历史足迹。
三、客家服饰
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
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要本着维护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的原则及利益出发,坚持批判、创新、继承、弘扬的鲜明态度,认真、正确处理好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在传承保护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着力探索和创造民族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1、布依族传统音乐山歌文化面临挑战分析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布依族原有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和方式逐渐消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渐行渐远,人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植根于传统农业而派生出来的山歌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其次,受现代生活观念的影响,布依族原有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到了颠覆。这表现在由于受到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布依族原有的传统生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渐渐漠视或淡化了用山歌来表情达意,那种含蓄、委婉的谈情说爱表达方式被大胆而直白的求爱方式所替代。最后,社会信息和外来文化的快速涌入和强烈冲击。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科技新产品的出现和大量信息的涌入,世界距离变得越来越小,由于受影视剧及外来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布依族农耕时代构筑起来的文化生活方式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被迅猛而来的各种文化冲击得七零八落甚至是土崩瓦解,传统的“浪哨”方式及表达情感的布依山歌方式被当成陈规陋习而失去了它原有的精神价值和动力。
2、“布依族山歌传人培养”看文化的创新发展分析
21建立地方政府民族工作管理部门指导、民间社团自主组织活动的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存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和工作的繁忙,近年来一些民间社团组织无人管理而导致松散甚至解散,很多民族文化及活动逐渐走向了衰败。因此,要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达室承保护,离不开地方政府及部门的支持,为各民间组织及民间艺人搭建平台,为造民间活动创造生长发展的“土壤”。我们要在进一步加大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挖掘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和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发挥各民间组织自身的力量,积极指导和建立各种民间民俗文化协会等组织,加强对各种民俗节日活动的政策推动和组织引导,完善传统民俗文化组织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一批热心支持和维护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民间组织和传承者。通过树立典型、培育传人,开展文化示范村、示范户评比等方法,使一些民间传统文化得到传达室承保护。
22整合传统民俗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
要形成文化唱戏,旅游搭台的机制,形成文化与经济联姻,文化为旅游“鸣锣”开道,旅游为文化提供动力的趋势,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逐渐意识到旅游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目的将旅游工作放在重要日存上,并责成文化部门把旅游与布依族传统节目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以民族文化为元素的旅游景点,使游客们在游山玩水的同时,感受到地方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深刻内涵。应该说,这些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旅游活动的举办及活动的结合互动,不但打响了旅游文化的品牌,促进了旅游文化的不断发展,进而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品位,而且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23办好民族传统文化节
每年举办一些“民族文化节”,能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氛围。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精神的组成部分。传承保护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很有必要。但是,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更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因此,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活动,通过制订发展规划和实施立项申报国家基金方式和培养文化传承人等方式途径,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日常生活中口耳相传民间文化艺术,举办好民间文化活动与体育活动等方式,逐步激发村落民众之间过好自己节日的热情,促进各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让民族传统节日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既填补了传统节日的单一性,又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内涵,使传承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和培育现代节日文化做到完美结合,促进旅游的发展,从而拉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24处理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简单保护保存传承那些民间民族的风俗、风格、特色,而是要保护传承其中富有生命力的先进文化部分,抛弃其落后部分。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先进的内容和民间瑰宝,这些内容都是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的动力,是我们必须保护和传承先进或有益的部分,这些我们要给予保护甚至传承发展[1]。
结论:
简而言之,山歌是布依人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民间艺苑中的一束奇葩异卉。布依山歌伴随其它艺术形式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里反映了布依族的社会风貌、生产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以及他们的美学观念和强烈的爱憎感。同时,民歌依赖于本民族所特有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来体现布依人的社会理想、精神风貌和心里素质,并以此展现布依族民间音乐特有的风格色彩和性格风貌。
本文2023-08-05 06:14: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