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定后六七年的翻译是什么
两京一十三省指的是明朝行政区划,把全国分为两个京都,13个布政使司。
1428年(宣德三年)以后,全国统分为两京、13承宣布政使司,关西七卫,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斡难河卫。两京是北直隶和南直隶;13布政使司简称13司,俗称13省,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关西七卫统治现今的青海和新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统治西藏西部和拉达克。
划分:
明代的行政区划设置大体符合山川形便之处,但仍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如南直隶就地跨淮北、淮南、江南三个地区。而嘉兴、湖州、杭州三个太湖流域的府却被划入浙江省,与同为太湖流域的苏州府分离。而河南省也占据了局部的黄河以北土地。贵州省呈现中间窄两边宽的蝴蝶状。根据《明史·地理志》记载,终明一朝有府140,州193,县1138。而根据《明史·兵志二》记载,明有卫493,所359。此外,明还设置了介于省和府、县之间的道。
明朝大致上继承元朝行政区划,其一级地方行政区分置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与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布按三司制度,分别掌管行政、司法与军事等三种治权,防止地方权力集中。布政司通称省,底下依序有道、府与县。道是明朝特别设置介于省和府、县之间的行政单位,分为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府原为元朝的路,以税粮多寡为划分标准。粮廿万石以上为上府。廿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
两京指的是唐朝商业城市长安和洛阳
这句话大概意思是:“长安和洛阳的城市商业,政府要各派遣一名六品以上的官员去管理。”
注:唐朝时严格管理城市商业,时间、空间都受到严格控制的。
洛阳和长安留存的印章。根据查询书法在线课堂网得知,两京是指洛阳和长安,印篆是指印章、盖印后留下的印文,两京印篆所特有的摹印篆是在小篆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它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被人们所接受,并在印篆领域形成一种特定的法则和审美规范。
两京定后六七年的翻译是什么
本文2023-10-31 13:00: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