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历史上唯一的民选皇帝编《汉书》与历史环境格格不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2收藏

王莽历史上唯一的民选皇帝编《汉书》与历史环境格格不入,第1张

汉高祖刘邦是一位高洁的君主,但我不敢苟同。我不同意王莽说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篡位者。还原真实的历史,也许你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说王莽是小人,历史上批评的多,赞扬的少。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他也有积极作用,肯定了他的改革意图。但是阴谋和虚伪一直是他头上的帽子,篡汉之野心家已经成为无可辩驳的结论。

网络图

王莽的姑姑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生母。在他叔叔汪峰当政的时候,他的大部分叔叔和兄弟都过着奢侈的生活。只有王莽始终保持着谦虚、谦逊、节俭的生活态度,二十四岁就被提拔为射音校尉,深得宫中大臣的赏识。他们曾在太后和汉成帝面前推荐过他,许多名人也赞赏王莽的品德和才能,并联名上书称赞他。公元前16年,年仅三十岁的王莽被汉成帝封为新都侯,晋升为骑校尉、光禄大夫,专门侍奉皇帝,参与国家大事。此时王莽的势力在朝野,却完全看不到傲慢。他反而更加谦和恭敬,结交了很多名人,把家里的钱分给穷人。曲侯的王根是王莽的叔叔,多年担任傅府。他几次抱怨说他想退休。王莽的堂弟,王太后的侄子淳于长,是九卿之首。按照惯例,他应该继承傅傅的位置。淳于长帮助成帝立赵为帝后,成帝一直很感激,封他为定陵侯。淳于长的势力开始膨胀。此时的淳于长得意忘形,不断收受各方贿赂,过着奢靡的生活。被成帝废了的皇后许也给了淳于长财物,希望他能帮忙为成帝说情,让她做左皇后。王莽知道这些事情后,打着探病的幌子对王艮说:“春雨长看到你躺在病榻上很久很开心,觉得应该辅佐你从政。他已经许下了许多誓言,要帮助他们获得晋升和封爵。”王艮很生气,马上告诉王太后,叫成帝,她就成了太师。不久,王莽的另一个叔叔王力接受了余纯的儿子王戎送的财宝,为他说情。成帝开始调查此事,王力担心王戎被烧死会自杀。成帝更加怀疑有诈,就把淳于长放在洛阳审讯,终于查出他的罪行,把他处死在狱中。王莽升官后,更加勤于政务,克己奉公,选拔人才,生活节俭,但对士子仁慈。他的母亲生病时,所有的大臣都派他的妻子去探望,却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出来迎接客人。众夫人都以为是仆人,得知此人是王莽的妻子,都很惊讶。

在王莽名声最盛的时候,成帝驾崩,哀帝即位。成本帝没有儿子,太子是他的侄子刘欣。刘欣即位时,他的母亲成了外戚。王家遭受沉重打击,相关官员全部免职。王莽回到新都后郭,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唐河县西南。他闭门不出,不与外界联系,对地方官员极其恭敬,没有任何架子。他的二儿子王被奴婢杀死,受到他的训斥,并被命令自杀以偿命。王莽罢官为司马的三年间,数百大臣向王莽诉苦。终于在元寿元年,爱帝以侍奉太皇太后的名义召回王莽。一年后,哀帝病逝,哀帝的亲信董贤被革职自杀。皇太后又成了皇太后,王莽又被封为福夫。他们辅佐九岁的中山平王为太子。

再次掌权后,王莽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心腹团队。元朝元年,也就是公元元年正月,大臣们建议表彰王莽在“定策祠堂”的功绩。王莽说,他和孔光、王顺、冯真、韩震一起做了决定,应该表扬他们。这四人被封的时候,王莽还是不肯接受表彰。于是王太后下旨:封王莽为太傅,名为公,又建立了二万八千多封地。萧故居作为公的官邸,制定了法令,一直遵守。

王莽感到害怕。他虽然接受了爵位,但无论如何也不想增加土地和户数。几经拒绝,朝廷终于改天下,全国人民都得到了王莽的宠爱。这使得全国上下都对王莽赞不绝口。这一年年底,平帝驾崩,而此时的武功县令_梦在井里挖了一块石头,用红字写道:“告诉韩安公莽称帝。”大臣们认为这是天书,要求王莽做“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冠瑛为“听话”。

这个时候,王莽想当皇帝已经很明显了,他逐渐开始铲除各种阻碍他当皇帝的障碍。这时,各种因素都在帮助王莽。在他登基前的几十年里,夏天霜冻,冬天打雷,地震频繁,天上掉下陨石,月食和日蚀,上帝的鬼把戏让人们人心惶惶。石头的遭遇让人觉得是上天的眷顾。偏偏王莽上台后,灾难大大减少,让人相信王莽是上天的天才。

王莽当了皇帝摄影师后,淄博县长兴阁的阁长——这位小官到朝廷上说:“我梦见上帝对自己说:‘皇帝摄影师应该是真的,还说如果是真的,早上醒来就会看到阁中长出一口新井。"结果,第二天,亭长在平地上发现了一口深井。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在争相供奉带有“天命”信息的物件,都在说王莽应该顺应天意,做皇帝。面对这些,王莽只是拒绝,越是拒绝,臣民越是热切希望他能登基。他越无私,他的臣民就越热情地推荐他登上王位。

终于在公元8年11月,王莽被任命为“皇帝摄影师”三年时,有人向朝廷献上神迹,敦促王莽登基,王莽终于即位,成为真正的皇帝。从此改国号为“新”。与此同时,王莽废除了冠刘玉鑫的称号,封他为定安公,封定安公方圆百里之地,并将汉室宗祠置于此。从此,西汉214年的历史结束了。现在看来,说王莽是那个时代的民选皇帝,似乎是有道理的。王莽称帝时,当时的知名学者杨雄写了一篇《剧秦美新》的文章,说王莽“无愧五帝三王”,“如天所许”,盛赞王莽功德无量。

网络图

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那些“奇迹”不过是想登基的王莽导演和上演的丑剧,只能暴露王莽篡汉的野心。但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在当时那个环境下,臣民自愿行动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王莽之前已经给了百姓很多恩惠。或许可以说,这些行为其实隐藏着民众的真诚期待,而王莽登基前三十年的所作所为,赢得了臣民的支持和爱戴。

王莽废除了皇家胡痴花园,并把所有的穷人都搬到这里居住。乔迁之喜所需的食物、设备、牲畜和建造田地所需的作物都由当地政府提供。他还下令在首都修建廉租房,为穷人提供住房。他还扩大了商学院的招生规模,建设学校,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表示王

王莽篡汉自立为皇帝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先后颁发了一系列诏令,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着手进行改制,这在历史上叫做“王莽改制”。这些改革,有些措施触到了当时社会重大问题,但并没有起到维护王莽政权的作用,相反,改制或多或少触及了大地主商人的利益,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制度本身的弊病,给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因此很快导致了王莽政权的覆灭。 公元17年(天凤四年),全国发生蝗、旱灾,饥荒四起。王莽叫百姓煮草根代粮充饥,无效。饥民暴乱,赤眉、绿林军相继揭竿而起。在公元23年,绿林军一支劲旅起事军攻入长安,商人杜吴杀了王莽,校尉公宾斩掉王莽的头颅,悬挂在城市之中。

历史评价:

胡适:“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他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

他的贵本家王安石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却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并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斩台上,……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翦伯赞:“王莽不失为中国史上最有胆识的最聪明的一位政治家。”王莽改制“要将当时矛盾百出的社会经济制度加以改良”。(《中国史纲》)

葛承雍:“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是当时统治集团中一个独具卓识的人物”。“我们以西汉末年社会的实际条件。来衡量王莽的改革措施,不能不承认大多数是有进步意义的,而且切中时弊。”(《王莽的悲剧》,《西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韩玉德:“王莽是一位饱读古文经,坚持以经治国的大经学家,大政治家”。(《关于王莽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齐鲁学刊》1983年第1期)

何兹全:“王莽是个改良主义者,在政策上他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同时又照顾了一般人民的利益的。比起当时黑暗的统治者来,王莽当然是比较进步的。”(《王莽》,《光明日报》1951年3月10日)

扩展资料:

王莽亡国被杀

在王莽推行新政时,屡有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害出现,由于王莽改制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了天下剧烈动荡,国库也耗费殆尽无法拨款赈灾,造成了民众生存难以为继。因此于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时,各地农民纷起,其中形成了赤眉军和绿林军两大军事势力。

公元23年,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

地皇四年(公元23年),起义军(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也退至渐台。这时他的儿子、侍中王睦正想脱掉官服逃命。王邑将他喝住,父子俩一起守着王莽。

最后随从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王莽被起义军战士(商县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向杜吴问王莽的尸身在哪,杜吴告诉他在“室中西北陬间”,公宾就斩了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

新朝灭亡,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王莽

1‧『五德终始说』是邹衍的历史学说,这是“一种神秘的历史循环观念。它以五德相胜关系说明王朝更替,先后顺序为:一、土德,二、木德,三、金德,四、火德,五、水德。水德之后又是土德,开始另一个周期,循环无穷。每一个王朝代表一德,当一个王朝衰落后,必然被代表另一德的王朝取代。而新王朝兴起的时候,在天意支配下自然界必定出现某种符应。某个君主认识到符应的含义,便成为受命者,取得统治天下的资格。他又自觉地效法符应显示的那一德的性质为新王朝制订各种制度。」” 摘自(中国思想史.上.张岂之主编、P162-P163) 2‧邹衍的学说在汉代时代是很有影响的。汉自文帝起

每逢自然界有重大灾异出现,皇帝往往下诏罪己,此由于邹衍的天人学说影响下,使时人深信灾异之降必有所指。王莽成功篡汉就是从此时代思想背景中产生的。 王莽德望过人,既以外戚,四世当国,权重莫比,而其政治措施正是迎合学者之理论,深知民间之想望,颇有新圣人之景象,经常假借祥瑞,最终得以篡汉。 在汉平帝崩,孺子婴即位,符命出现,前辉光太守谢嚣奏称长孟于井中得丹书,上面说:「告安汉公为帝」,莽故以不敢违天命,又不敢即篡汉,乃自命为周公辅政,代帝摄政,自称摄皇帝,从此符命续现,摄政三年,广饶侯刘京上书称:「齐临淄昌兴亭长当,一夜连得数梦,梦见天官使者云,摄皇帝当为真皇帝。」莽表示不敢承用,遂改摄皇帝为假皇帝,始初元年,有名哀章者穿黄衣,奉铜柜于高庙,内盛二天书,一署名「天帝金匮图」,一署名「赤帝刘邦傅予皇帝金策书」(有一代表天命,一代表高祖之命之意),书中极言汉德衰,莽当为真天子,莽于是亲赴高庙受匮为王。 3‧除此之外,最主要是因武帝好大喜功,国家连年向外大张攻伐,以致造成国库空虚,社会动荡,至元﹑成﹑哀﹑平等帝之时,人心厌汉,所以王莽才会有机可乘。 4‧最初汉儒们提出灾祥学说的动机,是使人君不敢揽权妄为,小心谨慎,使其藉畏惧灾异而改过,或补救缺失。而此学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正被王莽所用,以致篡汉成功。假如当时并非社会动荡,人心厌汉,在安定的社会气氛下,王莽是很难成功利用『五德终始说』成功篡汉的。所以社会动荡,人心厌汉才是王莽成功篡汉的主要因素。 愿知识共享!

Good job! Carry on!

中国传统历史学强调忠君、家天下等理念,对王莽的评价普遍不高,一般都认为他只是一位“伪君子”,众口一辞的千古罪人 王莽,汉代政治家,后篡夺皇权,于公元八年立国称帝,即:新太祖。可以说,王莽的得势与外戚势力崛起密不可分。

早在汉成帝时期,皇帝刘骜即不理政事,荒*好色,将军国大事交由外戚王氏处理。至汉哀帝时,外戚王氏家族野心显露,哀帝驾崩后,大权旁落,王氏族人王莽顺势夺取皇权,建国称帝。自此,汉朝断代,王莽“新朝”取而代之。

古时有这么一种现象:“皇帝可以昏庸无能,臣子却不可谋权篡位。”显然,在绝大多数人眼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地位尊崇,纵然为昏庸无能之辈,也非常人所能取代。王莽作为臣子,以下犯上,谋权篡位,在古时为大不敬。由此可知,王莽在历代文献中,自然是臭名昭著的典型,甚至,在今天看来,仍旧有不少人觉得王莽为“乱臣贼子”。

那么,王莽一生是否真的罪不可恕?

笔者看来,王莽确实有过不当的手段,但综合其生平看待,还是有光彩可寻,甚至说,王莽统治新朝时期,所作所为堪称典范。他主张的思想极大推动了社会发展,为中华璀璨文明添砖加瓦。所谓“王莽篡汉”更像是对失败者的称谓,成王败寇,这是王莽永远无法摆脱的罪名。

在封建专制统治时代,古人们的思想被限于条框,受到极大束缚。长期受封建思想灌输,个人思想亦出现转变,无形中屈服权威。这是思想奴役的结果,对于统治者来说,保持皇权至上,是有效稳固统治的手段。有利于万民臣服,国家安定,从而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可见,培养忠于帝王的思想,是封建制度的一大特色。历朝历代内,昏庸帝王不在少数,谋反篡位的臣子同样数不胜数。按照古人思想,皇帝昏庸乃是常事,算是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环,任何朝代向来是盛极而衰,既然昏庸推翻了就是。

当然,这里的推翻是以“民心尽失”为前提。同样,在封建伦理道德为前提下,有的人度势篡位,夺取了皇权,却难得民心,还会被后世唾骂,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

王莽很不幸,他就是后人眼中的“乱臣贼子”,一次篡汉造成汉朝断代,笔者想着难道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西汉末期,统治者昏庸无能、荒于酒色,朝政大权落于他手,覆灭已成必然。王莽夺取皇权,并非能力多强,只是他懂得等待时机,而这个时机却是汉室给予的。

历史上人们熟知的篡汉有两次,即:王莽篡汉、曹丕篡汉。那么,为何我们看不到对曹丕的骂声呢?

先看下背景,东汉末年,三国乱世,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宏图霸业,此时,汉室虽在,但却已经名存实亡。诸侯征伐多年,民间早已对东汉不抱希望,民心尽失。由此,曹丕接任爵位后,篡汉建魏,并不会引起民间抵制。另外,曹丕虽为篡汉,但整个曹魏江山却是曹操戎马一生打下来的,与汉室并未有太多关联。

再观王莽,虽果断抓住篡位时机,却并不得民心。王氏外戚集团是从皇权内部渗透,进而夺权,西汉末期虽起义不断,却并未达到民心尽离的地步。且西汉统治国家两百余年,忠诚者众多,岂能轻易认同王莽。古时继位讲究血统,王莽篡汉虽占据了政治主动权,但百姓表面屈服,内心却是忠于汉室,这点从后来东汉建立、重续基业就可以看出。

汉朝断而重续,向后世证明,皇帝昏庸无非推翻,另立新帝而已,国号不变即是正统。汉光武帝刘秀做的就很正确,在更始三年称帝,国号仍为“汉”,即可以表明自己的正统身份,又能借助西汉影响奠定根基。

翻开历史古籍,历代史家学者给予王莽的评价无非是“奸佞之臣”、“乱臣贼子”、“诡计多端”、“阴险狡诈”等,时至今日,这些词语仍旧是王莽甩之不去的标签。后世认为,王莽潜伏于汉室,城府极深,且表里不一,是为小人。更有人说,王莽在幼年时,已经有了“篡位”的想法。

但是,根据我们的翻阅,看到的却是王莽生性善良,自幼孝顺父母、照料寡嫂与侄子的事例,这显然与封建时代宣扬的王莽形象相反。

王莽做官后,节俭、廉政的形象深入人心,且他经常关心百姓疾苦,解决了不少社会问题,在民间有着不错的口碑。后世解释称,王莽一系列表现都是假仁假义,为了拉拢人心作出的把戏。对于这些说法,我们只能选择中立,毕竟历史太过久远,真相如何已无从查起。

若以现代眼光去看这件事,笔者历代对于王莽的评价,多是出于政治需要,并非民间的真正心声。王莽作为“篡位”之人,历朝历代只会无情抨击,而不会进行称赞,毕竟,没有封建统治者愿意看到“篡位”一次。

王莽于公元前45年出生,幼年时父兄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值得一提的是,王莽的姑母为汉室皇后,但这并未为他带来实质帮助,成长期间,他担负其养家重要,不仅要照顾母亲,还要兼顾寡嫂与侄子。

可以说,王莽的童年生活极为艰苦,而他的堂兄却是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落差之下,王莽增强斗志,经过长期的苦难磨炼,磨炼出他坚强隐忍的性格,为其日后腾飞奠定了基础。为了改变现状,王莽亦积极充实己身,拜师陈参求学。

求学期间,他不知疲倦,日夜饱读经书,学识与阅历得到了极大拓展。童年时期的苦难,并未摧垮王莽,相反,他在这种艰苦环境下,养成了尊卑有序、勤俭孝廉的品德。公元前23年,王莽伯父王凤卧重病在家,一躺数月,王莽忙前忙后,日夜照料,从无怨言。

王凤每次服药,都是王莽亲自熬制,为防止汤药过烫,他都是亲自尝试,待温度正常才会端到伯父面前。这一切都被王凤看在眼中,深受感动,王莽的孝顺远超其子女,他决定帮王莽在朝中谋个官职。就这样,在王凤的举荐下,王莽入朝为官,成为了一名黄门郎。没多久,再遇提拔,升任为射声校尉。

当时王莽仅24岁,真算是年轻有为了。

公元前16年,王莽叔父成都侯王商,将自己的户邑送给王莽。当时王莽在朝中小有名气,为贤德良善的代表,群臣对他的印象很好。王商送户邑没多久后,其他名士亦联名上奏皇帝,称:王莽品行贤德、学识出众,应当加以重任,汉成帝也比较赏识王莽,便顺势将其封为新都侯,官至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可知,王莽的发迹主要依靠人缘,这与他早年广泛结交英豪贤俊密不可分。王莽功成名就后,并未穷奢极欲,而是依旧节俭如初。据了解,在他府上,向来不留闲余钱财,所得的俸禄皆用来救济落寞名士,甚至有时还会把衣服、马匹捐给宾客。或许这是王莽结交豪杰、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但不可否认,他做的很成功,美名在外,拥护者众多。

为官方面,他则敢于严格执法,大义灭亲,深受百姓尊敬。比如有次,王莽的表兄淳于长公然调戏许皇后,且私下时常书信传情。此事传到王莽耳中,他并未看在亲戚关系上徇私,果断向汉成帝举报淳于长不敬之事,后来淳于长被杀死在狱中。还有一次,王莽之子杀死婢女,此事被王莽得知后,先是怒斥一番,其后逼亲子自杀。

这两件事存有不少争议,有人说:王莽举报表兄、逼死亲子是另有他图,表面为大义灭亲,实则为利欲熏心、借此博取皇帝信任。真相如何,众说纷纭,如果王莽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仕途,未免令人细思恐极。

关于王莽的正面描写绝不仅此。

据说,他还特别心怀苍生、在百姓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如公元2年,民间大旱,农作物大量减产,更为糟糕的是,部分地区蝗虫闹灾,百姓苦不堪言。王莽得知灾情后,夜不能寐,第一时间派人深入灾区,实地调查。同时,他在各地筹措钱财与粮食,发放给受灾百姓。

王莽还奏请太皇太后,请求裁剪用度,节俭治国,为百姓做榜样。救灾期间,王莽于灾民同吃同吃,患难与共,极大稳定了民心。他还捐出名下的钱财、土地,用来救灾济民。在他的带动下,朝中百官皆慷慨解囊,同心协力下,帮助百姓安稳度过这次灾祸。通过这件事来看,王莽可谓是以身作则的典范。

综上,历史对于王莽的评价显然有失公允。如果有人真的了解王莽的为人,笔者相信没人会相信他会是大奸大恶之人。纵然他有“篡位之罪”,亦不应功过一笔抹煞,我们还是应该客观看待王莽一生。其建立新朝后,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还是有着不小的功绩,然而,在后世朝代中,这些功绩皆被否决,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奈的叹息。

王莽虽然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是,在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翦伯赞也认为:“王莽不失为中国最有胆识的最聪明的一位政治家,王莽改制要将当时矛盾百出的社会经济制度加以改良 ”

谈起王莽及王莽改制,大多数人都持否定态度,其实我们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都应一分为二、实事求是,不能偏颇,王莽也有其可取之处。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年),字巨君,是西汉王朝贵族大地主集团的成员之一,西汉元帝皇后同母弟王曼的儿子。成帝即位,元后专权,以外戚王凤任大司马大将军。王莽的父亲因病早死,所以他依附伯父王凤为生。王凤生病死后,把王莽托付给太后和成帝,后来王莽便作了黄门郎。后又被封为新都侯,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王莽三十八岁时,出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一年多。哀帝即位后,王莽失势。平帝时,王莽复任大司马。平帝死,孺子婴立,王莽继续辅政,先后称假皇帝和摄皇帝。公元8年称帝,建立了新朝。王莽代汉后所得的天下,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为了新朝的长治久安,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制,尽管客观上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但他的本意是想缓和社会矛盾。

一、王莽生活比较勤俭朴素,为人态度恭敬,处事看重榜样的作用。王莽虽出生在外戚豪门之家,姑母是汉元帝的皇后,但由于王莽的父亲因病早死,未及列侯,所以王莽幼年时生活贫困。生活的艰辛使他养成了恭俭、朴素的性格,他比那些贵族子弟更了解下层人民的疾苦。永始元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与其他官吏的贪婪豪夺不同,王莽“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为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班固:《汉书·王莽传》)他当上大司马后“愈为俭约”,“赏赐邑钱悉以享士”。以至“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闻知其夫人,皆惊。” (班固:《汉书·王莽传》)“每有水旱,莽辄素食。” (班固:《汉书·王莽传》)

生活节俭是王莽一贯的品质,他想为荒*奢侈的公卿贵族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挽救摇摇欲坠的西汉王朝。王莽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过于看重教化的作用。王莽认为,只要统治阶级以身作则,注意节俭,社会上的浮华风气就会烟消云散。尤其是平帝元年,王莽长安辅政后,“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班固:《汉书·王莽传》)随后,许多公卿处于各种动机,“皆慕效焉,凡献田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班固:《汉书·王莽传》)王莽“恶衣恶食,陋车驽马”,(班固:《汉书·王莽传》)连年献田献钱,救济贫民;不仅如此,还力劝太后,“宜衣缯练,颇损膳,以示天下”;(班固:《汉书·王莽传》)从而赢得朝野上下一片歌功颂德。许多大臣声称:“天下闻公不受千乘之土,辞万金之币,莫不乡化”。(班固:《汉书·王莽传》)王莽因此更加看重教化的作用。

王莽在改制中特别强调要敦教化,希望以此来改变崇尚奢华、挥霍无度的官场风气。在地皇元年,他起用了节俭朴素的唐尊,让他担任太傅要职。唐尊认为“国虚民贫,咎在奢泰”,要挽救危亡,必须提倡节俭,这与王莽的观点不谋而合。于是,穿小袖短衣,乘母马拉的车,使用劣质陶器的唐尊就成了王莽推崇的表率。他让唐尊用陶器盛着劣质的食物遍送公卿,企图以此来感化他们,使新朝能弊绝风清。这种做法也未免太单纯、幼稚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王莽不去考虑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企图以教化的方式去挽救时弊,注定了改革的失败。

二、王莽十分向往周代礼制并以其为蓝本,力求寻找一条摆脱社会危机的方案。王莽幼年生活的贫寒艰辛,使他养成了勤俭朴素、勤奋好学的品行。年轻时,他曾经向著名的儒学家陈参学习“礼经”,成为一位彻底的儒学崇拜者,对儒学的崇拜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在改制过程中,王莽泥古不化,企图依照儒家经书《周礼》而实行改制,最终导致了改制的失败。新朝建立后,王莽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处处引经据典。王莽从《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出发,认为“昔周二后受命,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盖亦如之。州以《禹贡》为九,爵以周氏有五”。(班固:《汉书·王莽传》)王莽还不顾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恢复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营建东都,加剧了社会矛盾。

王莽一向认为,“承天当古,制礼以治民”。是以做了大司马成为宰辅后,“议论决断,靡不据经”。新朝建立后,他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把一切政令、设施都搞的古色古香,一部《周礼》几乎是王莽改制的蓝本。王莽是一位儒家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对历史上的儒家们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羡慕不已。为了解决土地的兼并问题,在建始元年,即公元9年,王莽下诏实行“王田制”。王田制的名称取法于《诗经》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莽诏书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这就是王莽的“王田制”,其核心是变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为封建土地国有制,企图以此来遏止土地兼并。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出现六七百年的汉末,要废除土地私有,实行土地国有,实在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的一位叫区博的大臣就直接面谏他说:“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已。……虽尧舜复起,而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实行。”事实上,“王田制”颁布不几年,就因为遭到豪强大地主的反对而废止了。正如一位史家所说的,井田制“乃书生之论,所以不可行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王莽还根据《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制定出一套分封的方法:“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诸公一国,有众万户,土方百里。侯伯一国,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测,众户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在体现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已经确立二百多年后,王莽全面恢复分封制,用世袭的办法代替选任制,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王莽代汉后,为了抑制富商大贾的过分盘剥,他颁布了五均六筦法,“《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筦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兼并也”。(班固:《汉书·食货志》)可以看出,五均六筦也是根据《周礼》等旧典而成的。这套五均六筦法实际上是官营一部分工商业,将民营的盐、铁、酒等大宗商业收由官家来做。这明显是与商家大贾争利,当然要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税山泽,又使在蝗虫旱灾之中指望山泽求生的百姓,没有了活命之路。因此,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一直反对此法。六筦之令行,“天下愈愁,盗贼起”。纳言冯常上谏除六筦法,“莽大怒,免常官”。五均六筦法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又触犯了富人与穷人的利益,这就使得改制没有了社会基础,失败成了必然的结局。

在改制中,王莽认为“周公践天子位,六年朝诸侯,制礼作乐,而天下大服”,因而他认为“制度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袁枚:《通鉴纪事本末·王莽篡汉》)纠合一帮公卿大夫、文人学士,根据《周礼》所记载的奴隶制国家的法典,制作出一套新朝的礼乐制度。然而王莽对《周礼》的看法非常简单,以为只要新朝在形式上具备了三代的条文命令,就可以实现三代的兴盛局面,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王莽事事尊从儒家礼教,“动欲慕古,不度时宜”,(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三十七)而且拘泥与形式上的完善,因此对于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不仅未能有所遏止,反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甚至当农民起义的烈火快要烧到都城所在的关中时,他还在根据《周礼》的“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率群臣来到长安南郊,设坛向天哭诉,责问老天既让他代汉而立,为什么不助他灭贼。王莽的哭泣未能感动天地,他终于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被砍下脑袋,传以示众。“以复古为解放”(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但像王莽这样一味迷古信古,竭尽全力复古者少之又少,他的一言一行都要从历史古籍中找到依据,这就是泥古不化、发思古之幽情,而不是改革家所应有的态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王莽是复古主义的牺牲品。

三、王莽个人比较虚浮,做事随心所欲,肆意进行改革。王莽个人性格比较虚浮,好逞威风,博求虚名,轻于改作,但又对改制中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致使许多措施半途而废,或者仅限于法令条文的颁布。在这方面,币制改革与地名变更尤为突出。从居摄二年到地皇元年十余年间,王莽先后四次下诏改币,五次重申改革货币的法令,平均不到三年就改币一次。王莽改币的主要目的是用货币贬值的方法,聚敛财富,结果是币制改革一次,王莽就实现一次对人民财富的大掠夺,社会经济就会出现一次大混乱,以致于“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道”。(班固:《汉书·食货志》)如此频繁、混乱、荒唐的币制改革,在中国币制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王莽还频繁地更改官名、官制、地名及行政区划。新朝建立伊始,王莽就改汉时诸侯王号曰“公”,据《周礼》设置了许多新官,并将汉时的中央到地方官吏名称全数改变,如改郡太守称大尹,都尉曰太尉,县令长曰宰,御史曰执法,公车司马曰王路四门,如此之类不胜枚举。至于地名,也是从中央改到地方,如改长安曰常安,长乐宫曰常乐宫,未央宫曰寿成宫,前殿曰王路堂。地方郡县改名更多,几乎是年年都有改作,以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复其故。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曰制诏陈留大尹、太尉:其以益岁以南付新平。新平,故淮阳;以雍丘以东付陈定。陈定,故梁郡……其号令变改皆此类也”。这种改制除增加记忆的麻烦以至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之外,则无任何益处。这也是王莽失败的重要因素。在位期间,王莽还屡次挑起对东北、西北、西南诸少数民族的战争。对匈奴曾几度发兵,虽不曾出击,屯边吏卒数十万,持续时间许多年,“吏士放纵,而内郡愁于征发,民弃城郭流亡为盗贼,并州、平州尤甚”。扰攘天下,破坏边境和好局面,改革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其结果可想而知。王莽在位期间经常颁布一些改革措施,但往往只注重形式,对具体执行则不甚关心,更多精力用在讨论修改条令的文辞优美与否、是否符合经典规范上。不断修改条令实际上是不停地扰动民众,给社会带来不稳定。

四、王莽在改制过程中,滥用小人和过于自负。王莽代汉以前,由于他谦虚朴素的作风,使得他清名远扬。不仅百姓称赞他的清政廉洁,士大夫们也纷纷上书称赞他的作为。就连皇帝、太后都对他赞不绝口。这样的好名声使王莽沉浸在一片甜言蜜语中,使他在改制中过于自信,过于迷信儒家经典条文,以致于达到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拒谏饰非的地步。王莽经常自以为他的法令条文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对忠言直谏者,常不能正确处理。如大司马严尤上书,陈述对匈奴作战的困难及不利条件,建议停止对匈奴的战争,集中力量镇压农民起义,结果被王莽贬去大司马之职。当有使者如实报告农民起义的缘由是法令苛酷、剥削沉重时,王莽根本不信,认为是造谣,立即罢免了使者的官职。他叫大司马司允费兴去做荆州牧,问他到任上如何治理,费兴对曰“荆扬之民率依阻山泽,以渔采为业。间者,国张六管,税山泽,妨夺民利,连年久旱,百姓饥穷,故为盗贼。兴到郡,欲令明晓告盗贼归田里,假贷犁牛种食,阔其税赋,几可以解释安集”。王莽听了大怒,又免去了他的荆州牧。去除苛政以苏民困,这本是解民倒悬之举,能干的官吏才可以做得到,王莽竟然因此而免其官。为政者不知用人才,难怪王莽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群下愈恐,莫敢言贼情者”。(司马光:《资治通鉴》三十八卷) 王莽后期所用之人大多是拍马奉承,苛薄寡恩的小人。地皇三年,进入关中的流民有几十万,王莽“乃置养膳官禀食之”,而办事的官吏乘机将赈济的粮米据为己有,致使“饥死者十七八”。王莽听说城中饥馑,问负责此事的王业,业“乃市所买粱饭、肉羹持入视莽,曰:‘居民食,咸如此。’” (司马光:《资治通鉴》三十八卷) 王莽居然就信了他的话。王莽派到各地督察铸钱的官吏,大都是富商大贾出身,他们“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百姓愈病”。(班固:《汉书·食货志》)满朝这种阿谀奉承,颠倒黑白的官吏,新莽政权的倒台不是必然的吗?搞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用人之道。事在人为,各项改革措施,最终都要通过人去贯彻实行才能收到效果,而效果好坏,又与用人是否得当直接相关。王莽的刚愎自用与所用非人造成改制的彻底失败,教训是深刻的。

总的看来,王莽代汉及改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王莽作为一个彻底的儒家学者,作为一代封建帝王,为巩固新朝政权,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在许多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又最终导致其改制的失败。

王莽历史上唯一的民选皇帝编《汉书》与历史环境格格不入

汉高祖刘邦是一位高洁的君主,但我不敢苟同。我不同意王莽说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篡位者。还原真实的历史,也许你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说王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