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及古诗词赏析训练答案
1 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60首答案
1。
晚晴:1,人间重晚晴2,月光给她晶莹的双臂撒上清寒3,夫妻团圆,不要从使政愿望落空,幽草,越鸟。2,哀伤2,破,(1)气,憾(2),望洞庭湖,抒情2,希望得到对方援助引见,雾气沾湿了她浓密的头发,战争尽快结束。
村行,飞:1悲凉,天镜,怜2。3,龙舟2,随,表达诗人目前的处境和得意欢跃的心情,不遇于时月夜:1,杜甫的妻子2,争3,写胜利而归的欢腾景象4,点明龙舟竞渡,晚籁,无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
马诗二十三首:1,沙,钩2:1,将士征战的艰苦和对征战的敬业。 渡荆门送别塞下曲:1,既展示了边塞征战的艰苦环境,又是对将士英勇精神的反衬,具有形象性,震,自己的行程和目的地 。
减字木兰花。
2 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60首答案
塞下曲:1,既展示了边塞征战的艰苦环境,又是对将士英勇精神的反衬。2,将士征战的艰苦和对征战的敬业。
渡荆门送别:1,随,天镜,怜2,自己的行程和目的地 。
减字木兰花:1,龙舟2,飞,破,震,争3,写胜利而归的欢腾景象4,点明龙舟竞渡,具有形象性。
晚晴:1,人间重晚晴2,表达诗人目前的处境和得意欢跃的心情。3,幽草,越鸟。
马诗二十三首:1,沙,钩2,不遇于时
月夜:1,杜甫的妻子2,雾气沾湿了她浓密的头发,月光给她晶莹的双臂撒上清寒3,夫妻团圆,战争尽快结束。
村行:1悲凉,哀伤2,晚籁,无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1)气,憾(2),望洞庭湖,抒情2,希望得到对方援助引见,不要从使政愿望落空。
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文言文练习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高中新课标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而朗读、背诵和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以及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根据必修课教材的整体安排,本单元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概括段意,概括中心,在小学、初中的阅读教学中就训练过高中阶段,课文的难度增大了,阅读理解的要求提高了,不仅仅是概括段意或概括中心了对一句话或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以及对有关的某部分内容,都要能够根据需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概括 概括要点必须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把握住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内容要点的概括,离不开一定的分析要分清事情的梗概和细节,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把握住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文章内容的分析,则离不开对背景知识的掌握,也离不开对表达方式的理解。
1 初中课外文言文(银版)答案
原文: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译文: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从窗里遥望山上幽竹,此是何等雅趣之事,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
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10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没有烦人的俗事,面对知心的好友,为有这样难得的闲适的日子而感叹。
所以我画兰花竹子石头,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民,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
2 初中课外文言文银版18篇“包拯”答案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خ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Bخ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د遗留
Cخ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د到ح往
Dخ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د陈述
2خ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ثج ث
1)ج拯立朝刚毅ح贵戚宦官为之敛手ح闻者皆惮之。ث ث
2)ج与人不苟合ح不伪辞色悦人。ثج
3خ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ح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ر请结合原文简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16335要分析作答。ثج 答案:1جBث“遗”应解释为“馈赠”ج
ج 2ث1)ج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ح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ح听说ث他ج的人都害怕他。 ث
ث2)ث他ج不随便附和别人ح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ث
5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ثجح为官清廉、为民作主جذ老百姓以“青天”称之ح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ث赞美ج之情ث。
3 初中课外阅读文言文答案1芒山盗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é)。
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 ,流血满地,母死。
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
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2) 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芒山有盗临刑 (3)愿如儿时一吮母乳 (2)盗一菜一薪 (4)母与之乳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D、(1)与(2)不同,(3)与(4)相同 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2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翻译文中句子。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这则短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3衰溺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中济,船破,皆游。 2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4七录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是者六七始已 2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②名之者谁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5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
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
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
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2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适遇牧马童子(适合) B问涂焉(通“途”,路) C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罢了) D黄帝再拜稽首(第二次) 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6曾参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解释下列句子。 1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曾子对妻子说的话,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7盲人坠桥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之曰:“勿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操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三声,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解释下列句子。
1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2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8外科医 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
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
医曰:“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 解释下列句子。
1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 2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
本文写外科医生的可笑,讽刺了什么? 9苛政猛子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
4 初中课外文言文·银版的《严母教读》出处 清代蒋士栓《鸣机夜课图记》
原文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朗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译文
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几句。因为我年龄太小不能拿笔,母亲就把竹子削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我六岁时,母亲才叫我拿笔学写字。
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着书读。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读书不认真,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着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爹!”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的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疲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母亲摇我,说:“可以醒了!”我张开眼,看见母亲脸上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了一会儿,(她)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我的几位姨妈曾经对我母亲说:“妹妹啊,你就这一个儿子,何苦要这样!”她回答说:“儿子多倒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成才,我靠谁呢?”蒋士铨终于学有所成,响彻文坛。
5 初中课外文言文银版(五二)楚庄王问詹何楚庄王问詹何
原文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
译文
楚庄王问詹何说:“治理国家应该怎样?”詹何回答说:“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楚庄王说:“我能成为祀奉宗庙社稷的人,希望学到怎样保持它的办法。”詹何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了而国家反而混乱的事,又没有听说过身心烦乱而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事。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末节来答复。”楚王说:“说得好。”
注释
1、詹何:古代哲学家。
2、社稷:指国家。
3、身治:自身修养好。
4、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6 课外文言文答案初中古文背诵全篇目(新教材必背课文)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咏雪 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愿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夸父逐日 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 初中课外文言文·银版的《严母教读》出处 清代蒋士栓《鸣机夜课图记》
原文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朗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译文
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几句。因为我年龄太小不能拿笔,母亲就把竹子削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我六岁时,母亲才叫我拿笔学写字。
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着书读。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读书不认真,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着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爹!”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的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疲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母亲摇我,说:“可以醒了!”我张开眼,看见母亲脸上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了一会儿,(她)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我的几位姨妈曾经对我母亲说:“妹妹啊,你就这一个儿子,何苦要这样!”她回答说:“儿子多倒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成才,我靠谁呢?”蒋士铨终于学有所成,响彻文坛。
1 求初中人教版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选自《齐东野语》) 注:①血指:伤指 ②刳(kū)取:割取 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④殒:死亡 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 (4)蜂空群赴焰,尽殪 (5)蜂窟于土或木、石 (6)悉可俯拾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 ) (2)被坚执锐( ) (3)刑其长吏( ) (4)皆来会计事( ) (5)客出入愈益发舒( )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复立楚国之社稷 B、或说陈王曰 或以为亡 C、故天下传之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原因: ②启示: (三)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
5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2 十篇初二文言文阅读15将下列语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范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①乔阳不闻,②邑人愧而归之。
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③欲与父母相允娱耳,④何以愧为!”⑤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译文]范乔同乡腊月除夕盗砍他家的树,有人告诉了范乔,①范乔佯装没有听见,②同乡惭愧地将盗砍的树归还给了。
范乔前去明白地告诉同乡:“您在节日拿点些,③想跟父母一起高高兴兴地过节罢了,④为什么惭愧呢!”⑤他通情理善开导,都像这样。(每句1分) 北京市东城区2005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二) 1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①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1)封人(2)而乞食。②绮乌封人跪而食 之,甚敬。
③封人因窃谓仲曰:“④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 言,⑤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1)绮乌,地名。
(2)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① ② ③ ④ ⑤ 11(5分)(每句1分) [译文]①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走在路上,又饥又渴,经过绮乌守边境的官吏身边,向他乞讨食物。
②绮乌守边境的官吏跪着让他吃东西,样子十分恭敬。③守边境的官吏乘机偷偷地对管仲说:④“假如侥幸(幸亏,或敬词,不译)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管仲说:“假如真的像你说的,⑤我将重用贤人,使用能人,评定(奖赏)有功之人,我凭什么来报答你呢?”边境的官吏听了埋怨(责怪、怨恨)他。
11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①共 同 也 言 有 德 者 皆 由 俭 来 也 ②夫 俭 则 寡 欲 君 子 寡 欲 则 不 役 于 物 可 以 直 道 而 行 ③小 人 寡 欲 则 能 谨 身 节 用 远 罪 丰 家 故 曰 俭 德 之 共 也 ④侈 则 多 欲 君 子 多 欲 则 贪 慕 富 贵 枉 道 速 祸 ⑤小 人 多 欲 则 多 求 妄 用 败 家 丧 身 是 以 居 官 必 贿 居 乡 必 盗 11①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②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③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④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 ⑤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断句每句1分,建议实行减分制。
每句中断错一处扣去半分;其中“君子寡欲”、“小人寡欲”、“君子多欲”以及“小人多欲”四处之后可断可不断,若断,不减分) 15翻译。(8分) ⑴将上面文言文阅读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⑵将下面短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答: 15、⑴如今一些有学问的人,没有谁不羡慕古代圣人、贤人的不朽,但一辈子竭尽全力从事文章的写作,都是很可悲的事。 ⑵孟子说:“耕种田地,减少税收,就可以使人民富裕了。
按时饮食,按礼节花费,财物就用不完了。百姓没有水和火就不能生活;黄昏傍晚时去敲别人的门去借水和火,没有不给的。
因为相当的充足。圣人治理天下,就会让豆、米像水与火一样充足。
粮食像水火一样充足,百姓哪会有不仁的呢?”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夫然,则①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②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选自曹丕《典论论文》 ① ② 11①古人把直径一尺的美玉看得很轻,却把很短的时间看得很重,惧怕时间匆匆而过(2分) ②于是就(只顾)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抛弃了名传千古的大事。(2分) 15将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
3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5篇答案(一)敏慧1、黄琬巧对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
2神童庄有恭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3曹植聪慧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略。
4鲍子难客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3责难、驳斥。
5曹绍夔捉“怪”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盛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6杨亿巧对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缙敏对1①回答②同“悦”③正当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经⑦思维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3生儿子。
(二)学习8承宫樵薪苦学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9桓荣勤学不倦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10宋太宗学书1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极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③(书法)本已经很好了。
3王羲之。11催景俘拜师1①已经②学生③追随2①我惭愧地拒绝,但对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
3①作为②成为③写④做12为人大须学问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3莅事惟烦。
13读书五失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14颜回好学1①极悲伤②回答③同“无”2①学生更加亲近(我)②(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好学习的?(三)仁爱15张孝基仁爱1 ①不成材②将③同情的样子④渐渐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
3靠近;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16陈实与“梁上君子”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②严肃地教育子孙。
3小俞。17赵简子元日放生1①同“于”;在②争着③对的2①表示(对飞禽)有恩德②恩德补偿不了罪过。
3鸠4担当、胜任。183邓攸弃儿保侄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还不如⑦听从2①抱着弃民逃跑②我们还年轻。
3①死②逃跑③死19张之万马1①养②派③坚持④不多时⑤问⑥大概2①张之万对这事感到奇怪②刚骑,就被马掀下来③一连换了好几个人。20王安石辞妾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钱全部赏赐给她。
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人着想。21宋仁宗忍饿1①赶身②睡着③宫中④实在⑤每⑥饥饿2而开了宰杀无数羊的风气。
3①近来②匹配、比较③近④到处4梦寐以求。22范仲淹罢宴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丧④备办⑤泪2①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他们③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23顾荣施炙1①讥笑②遭③后来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于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给(他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24逆旅主人无情1①交给②别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连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几千铜钱②要是不缴中租金必然被责骂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板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3①放下一张床(作动词用)②房间低矮。(四)诚信25陆元方卖宅1①同“值”,钱财②只③立刻④拒绝2①子侄们以此怒怨陆少保②不这样,这是欺骗别人了。
3邀请,没邀请而自己上门的客人。26岑鼎1①把②损坏③保全④为难2①鲁侯想献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请求和齐国友好②如果柳季说它是岑鼎,那么我们接受它。
3①相信②诚信4因为若献出岑鼎,那就将国家最珍贵的宝物丢失了;若不献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损害了柳季诚信的品格。27杨万里与“诚斋”1①贬官②命名2①关起门来谢绝来客②张浚用端正良心诚意待人的学问勉励自己。
28和氏壁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于⑤泪⑥那2①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②你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3因为发现它的人叫“卞和”。29幽王击鼓1①筑②曾③便2①于是多次击鼓②被天下人嘲笑。
3失信于诸侯。(五)品性30许生端方1①很②几乎③跳入④拿着⑤背着2①平时行为端正不随意说话②已躲过了火灾,为什么还要投河?3衣服。
31王安石待客1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备⑤一会儿⑥罢了⑦吃⑧回去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3胡饼的四傍。
32范文正正直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为④成家立业2①适逢那个有道术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给。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 12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①屋舍俨然 俨然:( ) ②阡陌交通交通:()
③宠辱偕忘 偕: ( ) 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
小题2: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各用一句话说说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你从乙文括号中的句子里任选一处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整齐的样子②互相通达 ③ 一起 ④ 探求(4分)
小题1:①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气,逍遥自在。
②(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 (4分)
小题1:甲:进得桃花源中,一片祥和景色映入眼帘。
乙:尽览岳阳楼的美景,不由想到自己的远大抱负,由衷感叹。 (意对即可,2分)
小题1:例:沙鸥翔集,锦麟游泳 水波之上,有鸥在飞翔,成群结队,翱翔于天际之间。水面之下,波光粼粼,斑斓的鱼儿也在日光的映照下闪着光彩。
水之上,水之下皆有美景,相映成趣。飞鸟,游鱼尽得之,何谈不美? (2分)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小题1:这是一道半开放题,只要有一定的道理,描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 中考课内文言文都是什么题目
中考课内文言文目录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曹刿论战 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10陋室铭 刘禹锡11小石潭记 柳宗元12岳阳楼记 范仲淹13醉翁亭记 欧阳修14爱莲说 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中考文言文题目题型 第一类 文言文字词 考点分析 考点详解 一、文言文实词 二、文言文虚词 方法揭秘 一、联系语境 二、存疑对照 三、注重积累、找寻规律 附录一 常考实词清单 附录二 常考虚词清单第二类 文言文断句 考点分析 考点详解 一、文言文朗读节奏 二、文言文断句 方法揭秘 一、整体感知,自然断句 二、把握词义,准确断句 三、借助语法,合理断句 附录 文言文句式第三类 文言文翻译 考点分析 考点详解 一、落实重要实词 二、把握句式特点 三、领会语句大意 四、关注文句语气 疗法揭秘 一、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二、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第四类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鉴赏第五类 文言文综合训练。
2 求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篇1芒山盗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é)。
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 ,流血满地,母死。
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
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翻译下面的句子。(1) 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2) 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芒山有盗临刑 (3)愿如儿时一吮母乳(2)盗一菜一薪 (4)母与之乳A、(1)与(2)相同,(3)与(4)不同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D、(1)与(2)不同,(3)与(4)相同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2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翻译文中句子。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这则短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衰溺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中济,船破,皆游。2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4七录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翻译下面的句子。1如是者六七始已2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②名之者谁③不能名其一处也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5害群之马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
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
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
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翻译下面的句子。1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2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适遇牧马童子(适合) B问涂焉(通“途”,路) C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罢了) D黄帝再拜稽首(第二次)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6曾参教子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解释下列句子。1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曾子对妻子说的话,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7盲人坠桥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之曰:“勿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操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三声,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解释下列句子。
1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2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8外科医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
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
医曰:“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解释下列句子。
1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2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
本文写外科医生的可笑,讽刺了什么?9苛政猛子虎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
3 求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十篇(附答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十篇(附答案) 1、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①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③,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④。”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 音: 义: ②李生说之曰 音: 义: ③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音: 义: 音: 义: ④迨年事蹉跎 音: 义: ⑤学而不思则罔 音: 义: 2请补出孔子关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的下句: 学而不思则罔, 。
3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并翻译。 李 生 说 之 曰 孔 子 云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盖 学 贵 善 思 君 但 志 之 而 不 思 之 终 必 无所 成 何 谓 之 善 学 也? 4王生认为“凡师所言,吾悉能志之”便是善学,而李生则有不同的见解。
那么李生认为怎样才算是“善学者”?(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5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如何做一个“善学者” 。 参考答案 1①zhì,同“识”记 ②shuì,劝说 ③yùn,恼怒;xuán,同“旋”,转身 ④cuō tuó,光阴流逝 ⑤wǎng,迷惑而无所得 2思而不学则殆。
3 标点: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 翻译: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一无所得’,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 4①学贵善思 ②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 5略。 2、逢蒙学射于羿 逢蒙学射于羿,(羿,夏之诸侯,善射,百发百中。
逢蒙,羿弟子也,亦能百中。)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曰(A):“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仆,御者也。)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
’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
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端人用心不邪辟,知我是其道本所出,必不害我也。)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
’曰(B):'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
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庾公之斯至,竟如孺子之所言。
而曰:“我不敢废君事。”故扣轮去镞,使不害人,乃以射孺子,四发而去。
乘,四也。孟子言是,以明羿之罪。
假使如子濯孺子之得尹公之他而教他之,何有逢蒙之祸乎? 1羿与逢蒙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子濯孺子、庾公之斯、尹公之他这三个人是什么关系? 答: 2文中曰(A)的说话人是谁?曰(B)的说话人是谁? 答: 3上述两个“曰”后面都只有前引号(也就是上引号),没有后引号(也就是下引号),请把后引号补上(标在原文上)。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
译文: (2)发乘矢而后反。 译文: 5子濯孺子为什么确信庾公之斯不会杀死自己呢? 答: 6 “抽矢叩轮,去其金”这句话中的“金”是指 。
“去其金”是为了 。 7孟子认为“羿有罪(过错)”的理由是什么?注解中有一句话说明了理由,请把这句话找出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解: 译文: 参考答案: 1都是师生关系。 2(A)孟子 (B)庾公之斯 3曰(A)全段结束处打双引号 曰(B)“我不敢废”后打单引号 4(1)虽然如此,今日的事是君主命令的事。
(2)射了四箭,然后回去。 5因为他知道庾公之斯为人正直。
6箭头 不伤害人(使不害人) 7注解:假使如子濯孺子之得尹公之他而教之,何由有逢蒙之祸乎? 译文:假如像子濯孺子找到尹公之他来教那样,哪里还会有逢蒙之祸呢? 3、南歧之见(阅读附答案) 作者:-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②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③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贤奕编?警喻》) 「注释」 ①瘿:(yīng)颈瘤病,即颈上生囊状瘤子。②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
③焦:细瘦。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凡饮之者辄病瘿――西施病心而颦其里B其水甘而不良――出淤泥而不染C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彼竭我盈,故克之D吾乡之人皆然――然得而腊之以为饵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
4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求答案1、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1333332613634精妙。 译文:(明朝)文征明临摹(周兴嗣)的〈千字文〉,以每天(临摹)十次为标准,(其)书法于是大有长进。
一生对于书法创作,从来没有马虎过,有时回人的书信,有一丁点不合适的,一定多次修改而不厌倦。所以(其)年龄越大,书法越精妙绝伦。
一句话概括:文征明习字,精益求精。2、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歌唱,没有学会秦青的全部技艺,自以为全学会了,于是(要求)不学回家。秦青不反对,在郊外十字路口摆酒送薛谭回家,秦青拍着节拍昂声高歌,其声绕林,其音阻云。
薛谭就反复要求继续跟秦青学习,一生再不敢提回家的事。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学无止尽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有,知错则改,善莫大焉。
3、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二岁时丧父,家贫穷无依无靠。少年时就胸怀大志,常以周济天下为自己的责任,发愤用心读书,有时晚上(读书)读疲倦了,就用水洗脸;读书时,吃的不足,就吃粥。
当官以后,常不顾及自己的前途,慷慨激昂指点天下大事。以至于被小人上谗言被贬官,由宰相贬为邓州地方官。
范仲淹用刻苦来勉励自己,吃的粗茶少肉,妻子,儿子的衣食仅能自足而已。常挂在口边的话是:“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统帅全文,画龙点睛” 的作用。
5 中考课外文言文五篇(附答案)文言文阅读精选100题(附答案)(一)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1- 5题。
(连云港)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④今贼适疲于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知臣谨慎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 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 以奉先帝之遗愿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辍耕之垄上C 而议者谓为非计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水落而石出者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翻译下面句子。 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②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① ② ③ (连云港)答案: 1、①寄:托付 ②攘除:铲除 ③宜:应该 ④适:正好,正逢 2、D 3A 4、①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意思正确即可,关健词不能译错 ) 5、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6-9题。 (海南省课改区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及古诗词赏析训练答案
本文2023-10-31 15:24: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