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左传》:哀公七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2收藏

国学宝典《左传》:哀公七年,第1张

 《哀公七年》

 原文

 经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晋魏曼多帅师侵卫。夏,公会吴于鄫。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宋人围曹。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传七年春,宋师侵郑,郑叛晋故也。

 晋师侵卫,卫不服也。

 夏,公会吴于鄫。吴来征百牢,子服景伯对曰:「先王未之有也。」吴人曰:「宋百牢我,鲁不可以后宋。且鲁牢晋大夫过十,吴王百牢,不亦可乎」景伯曰:「晋范鞅贪而弃礼,以大国惧敝邑,故敝邑十一牢之。君若以礼命于诸侯,则有数矣。若亦弃礼,则有者矣。周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今弃周礼,而曰必百牢,亦唯执事。」吴人弗听。景伯曰:「吴将亡矣!弃天而背本不与,必弃疾于我。」乃与之。

 大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辞。大宰嚭曰:「国君道长,而大夫不出门,此何礼也」对曰:「岂以为礼畏大国也。大国不以礼命于诸侯,苟不以礼,岂可量也寡君既共命焉,其老岂敢弃其国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赢以为饰,岂礼也哉有由然也。」反自鄫,以吴为无能为也。

 季康子欲伐邾,乃飨大夫以谋之。子服景伯曰:「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国,不信。伐小国,不仁。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孟孙曰:「二三子以为何如恶贤而逆之」对曰:「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今其存者,无数十焉。唯大不字小,小不事大也。知必危,何故不言鲁德如邾,而以众加之,可乎」不乐而出。

 秋,伐邾,及范门,犹闻钟声。大夫谏,不听,茅成子请告于吴,不许,曰:「鲁击柝闻于邾,吴二千里,不三月不至,何及于我且国内岂不足」成子以茅叛,师遂入邾,处其公宫,众师昼掠,邾众保于绎。师宵掠,以邾子益来,献于亳社,囚诸负瑕。负瑕故有绎。邾茅夷鸿以束帛乘韦,自请救于吴,曰:「鲁弱晋而远吴,冯恃其众,而背君之盟,辟君之执事,以陵我小国。邾非敢自爱也,惧君威之不立。君威之不立,小国之忧也。若夏盟于鄫衍,秋而背之,成求而不违,四方诸侯,其何以事君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邾赋六百乘,君之私也。以私奉贰,唯君图之。」吴子从之。

 宋人围曹。郑桓子思曰:「宋人有曹,郑之患也。不可以不救。」冬,郑师救曹,侵宋。

 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孙强,许之。旦而求之曹,无之。戒其子曰:「我死,尔闻公孙强为政,必去之。」及曹伯阳即位,好田弋。曹鄙人公孙强好弋,获白雁,献之,且言田弋之说,说之。因访政事,大说之。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梦者之子乃行。强言霸说于曹伯,曹伯从之,乃背晋而宋。宋人伐之,晋人不救。筑五邑于其郊,曰黍丘、揖丘、大城、钟、邗。

 译文

 七年春季,宋军入侵郑国,这是因为郑国背叛晋国的缘故。

 晋军入侵卫国,这是因为卫国不顺服。

 夏季,鲁哀公和吴国人在鄫地会见。吴国前来要求取牛、羊、猪一百头为享宴品。子服景伯回答说:“先王没有过这样的事。”吴国人说:“宋国享我们以牛羊猪各一百头,鲁国不能落在宋国之后。而且鲁国享宴晋国大夫超过各十头,给吴王各一百头,不也是可以的吗”子服景伯说:“晋国的范鞅贪婪而抛弃礼仪,用大国的势力来迫使敝邑恐惧,所以敝邑享他以牛羊猪各十一头。君王如果用礼仪来命令诸侯,那么就有一定的数字。如果也抛弃礼仪,那么就太过分了。周朝统一天下,制定礼仪,上等的物品数字不过十二,因为这是上天的大数。现在抛弃周礼,而说一定要太牢一百,也只好听从执事的命令。”吴国人不听,子服景伯说:“吴国快要灭亡了,抛弃上天而违背根本。如果不给,一定要加害于我们。”于是就照数给了他们。

 太宰嚭召见季康子,康子让子贡去辞谢。太宰嚭说:“国君走了那么远的路程,而大夫不出门,这是什么礼仪”子贡回答说:“岂敢把这作为礼仪,只是由于害怕大国。大国不用礼仪来命令诸侯,如果不用礼仪,其后果小国就不能估计了。寡君即已奉命前来,他的老臣岂敢丢下国家太伯穿着玄端的衣服戴着委貌的帽子来推行周礼,仲雍继承他,把头发剪断,身上刺上花纹,作为的装饰,难道合于礼吗因为有原因所以才这样做的。”从鄫地回来,季康子认为吴国没有能力做出什么事来的。

 季康子想要攻打邾国,就设享礼招待大夫们来一起商量。子服景伯说:“小国用来事奉大国的,是信;大国用来保护小国的,是仁。违背大国,这是不信,攻打小国,这是不仁。百姓由城邑来保护,城邑由德行来保护。丢掉了信和仁两种德行,就危险了,还能保护什么”孟孙说:“各位以为怎么样哪一种意见好我就采纳。”大夫们回答说:“大禹在涂山会合诸侯,拿着玉帛的有一万个国家。现在还存在的,没有几十个了,就是因为大国不养育小国,小国不事奉大国。明知必有危险,为什么不说鲁国的德行和邾国一样,而要用大兵来施加压力,行吗”不欢而散。

 秋季,鲁国攻打邾国,到达范门,还能听到乐钟的声音。大夫劝谏,邾子不听。茅成子请求向吴国报告,邾子不答应,说:“鲁国敲打梆子的声音,在邾国可以听到,吴国相距二千里,没有三个月到不了,哪里能管得了我们而且国内的力量难道就不足够”茅成子领着茅地人叛变了,鲁国的军队就攻进了邾国国都,住在邾子的宫内,各军白天抢劫。邾国的军队在绎山守卫。鲁军在夜里抢劫,带了邾子益回来,把他奉献于亳社,囚禁在负瑕,负瑕因此而有了绎山人。

 邾国的茅夷鸿带了五匹帛四张熟牛皮自己去请求吴国救援,说:“鲁国以为晋国衰弱而吴国遥远,倚仗着他们人多,而背弃了和君王订立的盟约,看不起君王的执事,来欺凌我们小国。邾国不敢自己爱惜,惧怕的是君王的威信不能建立。君王的威信不能建立,这是小国所担心的。如果夏天在鄫衍结盟,秋天就背弃它,鲁国得到了所求而没有阻力,四方的诸侯还用什么来事奉君王而且鲁国拥有战车八百辆是君王的对手,邾国战车六百辆却是君王的部属。把部属去送给对手,请君考虑一下!”吴王听从了茅夷鸿的话。

 宋国人包围曹国,郑国的桓子思说:“宋国人如果据有曹国,这是郑国的忧患,不能不救。”郑军救援曹国,入侵宋国。

 当初,曹国有人梦见一伙君子站在国社墙外,商量灭亡曹国。曹叔振铎请求等待公孙彊,众君子答应了。早晨起来去寻找,曹国没有这个人。做梦的人告诫他儿子说:“我死以后,你听说公孙彊执政,一定要离开曹国。”

 等到曹伯阳即位,喜欢打猎射鸟,曹国边境上的人公孙彊喜欢射鸟,得到一只白雁,献给曹伯阳,还讲述了打猎射鸟的技巧,曹伯很喜欢他。由此而向公孙彊询问国家大事,他应对得体,曹伯阳更加喜欢他,加以宠信,让他担任司城执掌国政。做梦的人的儿子这时就离开曹国。

 公孙彊向曹伯讲述称霸的策略,曹伯阳听从了,就背弃晋国而侵犯宋国。宋国人攻打曹国,晋国人不去救援,公孙彊在国都郊外建造了五个城邑,名叫黍丘、揖丘、大城、钟、邘。

 扩展阅读:

 春秋与左传的关系

 《左传》以《春秋》为本,并采用《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桓谭《新论》进一步认为:"《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杨伯峻在《左传》一文中归结《左传》传《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种:即"说明《春秋》书法、用事实补充《春秋》、订正《春秋》的错误和增加无经的传文。"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史书,和《春秋》没有直接的联系,西汉的今文经博士即"谓《左氏》为不传《春秋》"。晋人王接说:"接常谓《左氏》辞义赡富,自是一家书,不主为经发;《公羊》附经立传,经所不书,传不妄发,于文为俭,通经为长。"陈商说:"孔圣修经,褒贬善恶,类例分明,法家也;左丘明为鲁史,载述时政……以日系月……本非扶助圣言,缘饰经旨,盖太史氏之流也……夫子所以为经,当与《诗》、《书》、《周易》等列;丘明所以为史,当与司马迁、班固等列。"

 清人刘逢禄、皮锡瑞均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史书,皮锡瑞在《经学通论·春秋》充分肯定了王接之说,并且引用庄公二十六年《传》:“秋,虢人侵晋。冬,虢人又侵晋。”杜预《集解》云:“此年《经》、《传》各自言其事者,或《经》是直文,或策书虽存而简牍散落,不究其本末,故《传》不复申解,但言传事而已。”。

 《左传》有不少解经的内容,例如“君子曰”、“五十凡”等,但很明显是加工的痕迹,多数都没有与传文融为一体。宋人林栗说:“《左传》凡言君子曰是刘歆之辞。”《春秋》的一些经文没有相应的《左传》传文,例如《春秋·隐公二年》:“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杜预注:“无传。”

 《左传》的传文没有相应的《春秋》经文,例如《左传·襄公十五年》:“(冬)郑公孙夏如晋奔丧,子蟜送葬。”此条无相应的《春秋》经文。亦有“《经》、《传》不尽同”“《经》后之《传》”者。

  郁人原文

 郁人掌祼器。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凡祼玉,濯之陈之,以赞祼事,诏祼将之仪与其节。凡祼事,活盥。大丧之渳,共其肆器。及葬,共其祼器,遂狸之。大祭祀,与量人受举斝之卒爵而饮之。

 译文

 郁人掌管行礼的器具。凡祭祀或招待宾客有行礼的事,就调和郁鬯盛在彝中而加以陈设。凡行礼用的圭瓒、璋瓒,要洗涤干净,加以陈设,而佐助行礼,告教[王]献的礼仪和时间。凡行礼都要洗手。有大丧将洗沐尸体,供给洗沐所用的器具。到将出葬时,供给[设遣奠]所需的器,用毕随即埋掉。大祭祀[的礼仪完毕后],同量人一起接受[王]所赐最后一斝酒而饮之。

 鬯人原文

 鬯人掌共秬鬯而饰之。凡祭祀,社壝用大罍,禜门用瓢赍,庙用修,凡山川四方用蜃,凡祼事用概,凡疈事用散。大丧之大渳,设斗,共其衅鬯。凡王之齐事,共其衅鬯。凡王吊临,共介鬯。

 译文

 鬯人掌管供应柜鬯并用布巾覆盖。[祭祀盛酒的器具],凡祭祀社稷用大垦,在国都城门举行萦祭用瓢盛酒,宗庙祭祀用卣尊,凡祭祀山川和四方用蜃尊,凡行埋祭用概尊,凡毁折牲体(祭祀四方小神]用散尊。大丧将为尸体沐洗,就设置斗,供给涂抹尸体用的柜鬯。凡王斋戒,供给[沐洗用的]柜鬯。凡王临吊臣下,供给洒被王身用的柜鬯。

 鸡人原文

 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虖旦,以嘂百官。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告之时。凡祭祀面禳衅,共其鸡牲。

 译文

 鸡人掌管供给[祭祀用的]鸡牲,辨别鸡牲的毛色。举行大祭祀,夜将尽时就呼喊天亮了以叫起百官。凡王国有招待来朝诸侯、会同、征伐、丧事等,也这样做。凡王国有事确定了行事的时间,就把时问报告主事官吏。凡祭祀,或四面禳祭[以消灾],或举行衅礼,供给所需的鸡牲。

  司尊彝原文

 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诏其酌,辨其用与其实。春祠、夏禴,祼用鸡彝、鸟彝,皆有舟。其朝践用两献尊,其再献用两象尊,皆有罍。诸臣之所昨也,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皆有舟。其朝献用两着尊,其馈献用两壶尊,皆有罍,诸臣之所昨也。凡四时之闲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皆有舟。其朝践用两大尊,其再献用两山尊,皆有罍,诸臣之所昨也。凡六彝六尊之酌,郁齐献酌,醴齐缩酌,盎齐兑,凡酒修酌。大丧,存奠彝。大旅,亦如之。

 译文

 司尊彝掌管六尊、六彝的陈列位置,告教执事者酌酒,辨别各种尊彝的用途以及所当盛的酒。[宗庙]春季举行祠祭,夏季举行榆祭,行礼用鸡彝、鸟彝,都有托盘;行朝践礼用两牺尊,行醑礼用两象尊,[春祠和夏禴]都设有基,供诸臣酌酒行自酢礼。秋季举行尝祭,冬季举行熏祭,行礼用稼彝、黄彝,都有托盘;行酯礼用两著尊,行馈食礼用两壶尊,(秋尝和冬蒸]都设有孽,供诸臣酌酒行自酢礼。凡四季之间的祭祀,如追享、朝享,行礼用虎彝、蛙彝,都有托盘;行朝践礼用两大尊,行醑礼用两山尊,(追享和朝享]都设有基,供诸臣酌酒行自酢礼。

 凡六彝、六尊中之酒的酌用,郁鬯要经过搓拌[再过滤而后]酌用,醴齐(用茅草]过滤而后酌用,盎齐[用清酒掺和]经过滤而后酌用,三酒要掺和明水[再过滤而后]酌用。王、王后或太子的丧事,省视举行大遗奠时所设的彝尊。举行大旅祭也负责省视彝尊。

 司几筵原文

 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须知与其位。凡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依前南乡,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祀先王昨席,亦如之。诸侯祭祀席,黼筵、缋纯,加莞席、纷纯,右雕几。昨席,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筵国宾于牖前,亦如之,右彤几。甸役,则设熊席,右漆几。凡丧事,设苇席,右素几。其柏席用萑,黼纯,诸侯则纷纯,每敦一几。凡吉事变几,凶事仍几。

 译文

 司几筵掌管五几、五席的名称种类,辨别它们的用途和所当布设的位置。凡大朝觐、大飨礼、大射礼,凡封建国家、策命诸侯,在王位设置黼依,黼依的前边面向南布设有黑丝带镶边的莞席,莞席上加放边缘画有云气图案的五彩蒲席,蒲席上再加绣有黑白花纹镶边的竹席,席左右两端设玉几。[为王]祭祀先王和接受酢酒所布的席也是这样。

 诸侯祭祀宗庙,(为神]布设边缘绘有花纹的蒲席,蒲席上加用黑色丝带镶边的莞席,席右端设雕几。为诸侯接受酢酒设带有黑色镶边的莞席,莞席上加放边缘绘有花纹的五彩蒲席。(在王的宗庙里]为国宾在室窗前布席也是这样,[为国宾中的孤卿大夫]在席的左端设红漆几。[王]发徒役田猎,[在立表处举行貉祭时]就设熊席,席右端设黑漆几。凡丧奠,设苇席,席的右端设素几;[奠祭时]放置黍稷的席是边缘绘有黑白两色花纹的萑席,诸侯[设奠放黍稷的席]就用黑色丝带镶边,每只敦放在一张几上。凡吉礼[随着仪节的进行]要变换几,凶礼则仍沿用一几。

  天府原文

 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以诏王察群吏知治。上春,衅宝镇及宝器。凡吉凶之事,祖庙之中,沃盥,执烛。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媺恶。若迁宝,则奉之。若祭天之司民、司禄而献民数、谷数,则受而藏之。

 译文

 天府掌管始祖庙中[宝物]的收藏,以及有关的禁令。凡王国的玉镇和大宝器都收藏在祖庙中,如果有大祭祀或大丧事,就拿出来陈设,事毕再收藏起来。凡[王国]各官府、各乡、州以及各采邑治理政事的文书,都接受而加以保存,以诏告王考察官吏们的政绩。春正月,用牲血涂抹宝镇和宝器而祭之。凡祭祀或丧事,在祖庙中举行,[有关官吏]洗手时就为他们持火把照明。冬十二月,陈设玉器而占卜明年年成的好坏。如果迁移[祖庙的]宝器就负责奉送。如果是在[冬十月]祭祀司民、司禄的时候,[有关官吏向王]呈报人民数和谷物数,就[从王那里]接受薄书加以保存。

 典瑞原文

 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王晋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朝日。公执三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三采三就。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诸侯相见,亦如之。瑑、圭、璋、璧、琮,缫皆二采一就,以覜聘。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祼圭有瓒,以肆先王,以祼宾客。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璋邸射,以祀山川,以造赠宾客。土圭,以致四时日月,封国,则以土地。珍圭,以征守,以恤凶荒。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璧羡,以起度,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谷圭,以和难,以聘女。琬圭,以治德,以结好。琰圭,以易行,以除慝。大祭祀、大族,凡宾客之事,共其玉器而奉之。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凡玉器出,则共奉之。

 译文

 典瑞掌管玉瑞、玉器的收藏,辨别它们的名称和种类以及运用它们的事项,为它们设置装饰物。王腰插大圭,手执镇圭,圭垫上用五种色彩绘饰五匝,这样行拜日礼。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圭垫都用三种色彩绘饰三匝;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璧垫都用两种色彩绘饰两匝:这样来向王行春朝、秋觐、夏宗、冬遇和会同之礼。诸侯相见也执同样的瑞玉。有刻纹隆起的圭、璋、璧、琮,它们的衬垫都用丽种颜色绘饰一匝,用以看望或慰问王。

 用以璧为本的四圭祭祀天,并用以旅祭上帝。用以琮为本的两圭祭祀地,并用以旅祭四方名山大川。用有勺的圭肆祭先王,并用以向宾客行礼。用圭璧祭祀日月星辰。用以琮为本而锐出一璋的玉器祭祀山川,并用在造赠宾客时[拿着它致辞]。

 土圭用以测度四季的日影、月影,封建诸侯国就用以测度地域。珍圭用以征召诸侯,抚恤灾荒。牙璋用以发兵,用以调动驻守的部队。璧的径长可用作度量的标准。用丝带贯穿圭、璋、璧、琮、琥、璜沟纹(中的孔眼],使璧、琮上面的沟纹上下贯通,这样用来敛尸。谷圭用以调和仇怨,用以行聘女礼。琬圭用以表彰有德的诸侯,用以缔结[诸侯间的]友好。琰圭用以[告喻诸侯]改变行为,消除恶行。举行大祭祀、大旅祭,以及凡招待宾客的事,供给所需的玉器并奉送[到行礼之处]。有大丧,供给所需的饭玉、含玉和赠玉。凡有玉器赐出,就供给并奉送[到被赐者之处]。

  《通路》

 原文

 天门兮地户,

 孰由兮贤者?

 无正兮混厕①,

 怀德兮何睹?

 假寐兮愍斯,

 谁可与兮寤语②?

 痛凤兮远逝,

 畜鴳兮近处③。

 鲸鱏兮幽潜,

 从虾兮游陼④。

 乘虬兮登阳,

 栽象兮上行⑤。

 朝发兮葱岭,

 夕至兮明光⑥。

 北饮兮飞泉,

 南采兮芝英⑦。

 宣游兮列宿,

 屈原思国顺极兮彷徉⑧。

 红采兮驿衣,

 翠缥兮为裳⑨。

 舒佩兮綝纚,

 竦余剑兮干将⑩。

 腾蛇兮后从,

 飞駏兮步旁国。

 微观兮玄圃,

 览察兮瑶光。

 启匮兮探筴,

 悲命兮相当。

 纫蕙兮永辞,

 将离兮所思。

 浮云兮容与,

 道余兮何之?

 远望兮仟眠,

 闻雷兮阗阗。

 阴忧兮感余,

 惆怅兮自怜。

  注释

 ①混厕:混乱杂错,是非不分。厕:杂。

 ②假寐:《章句》:“不脱冠带而卧曰假寐。”愍:同“悯”。寤语:寤寐同语,日夜相处。寤:寤寐,醒时和睡时。

 ③鴳:通“鷃”,小鸟。

 ④鱏(xún):同“鲟”,一种大鱼。幽潜:深水潜藏。从虾:小鱼虾。陼(zhǔ):通“渚”,水中小块陆地。

 ⑤虬(qiú):虬龙,古代传说中的有角的小龙。登阳:上天。象:《章句》:“神象,白身赤头,有翼能飞也。”

 ⑥葱岭:在新疆西南境,自北而南,绵亘于疏勒诸县以西,昆仑、天山等皆发脉于此。《楚辞补注》:“葱岭,山名。其山高大,生葱,故名。”明光:《章句》:“暮宿东极之丹峦也。”

 ⑦飞泉:《楚辞补注》:“张揖云,飞泉在昆仑西南。”芝英:灵芝的花朵。

 ⑧宣游:遍游。列宿:指天上二十八宿。顺极:围绕北极星。

 ⑨“红采”句:《章句》:“古本:‘虹采兮霓衣。’”骍(xīnɡ):红色的马,这里用作形容词,红色的。翠缥(piào):指淡淡的青云。缥:淡青色的帛。

 ⑩佩:系在腰带上的饰物,多以玉石等为之。綝纚(chénlí):《章句》:“缓带徐步,五玉鸣也。”綝纚,即佩玉下垂的样子。竦(sǒnɡ):恭敬,这里的意思是执、持。干将:宝剑名。《吴越春秋》:“干将,吴人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

 腾蛇:一种似龙的飞蛇。腾:亦作“螣”。《楚辞补注》:“《荀子》云:‘螣蛇无足而飞。’文子曰:‘螣蛇无足而腾。’郭璞云:‘螣,龙类,能兴云雾而游其中。’”飞駏:即駏驉,神话中的一种似马的动物。

 玄圃:同“县圃”。《章句》:“上睨帝圃,见天园也。”瑶光:星名,即北斗第七星。《楚辞补注》:“《淮南》云:‘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注云:‘瑶光,北斗杓的第七星也。’”

 启:打开。匮(ɡuì):盛物的箱子。探:取。筴(cè):占卜用的蓍草。相当:一本“相”作“所”,是,此句言占卜结果说明己命所值不吉。

 纫:穿连,连缀。

 道:通“导”,引导。之:往。

 仟眠:昏暗不明的样子。《章句》:“遥视楚国,暗未明也。”阗阗(tián):盛貌,盛声也谓之阗阗。(见王念孙《广雅疏证》)这里形容雷声很大。

 阴忧:同“隐忧”、“殷忧”,深忧。感:通“撼”,震动。

  译文

 天上有天门,地上有地户,

 不知哪条路贤人能出入?

 世上无公正好坏相混杂,

 内怀好品德何人能看出?

 和衣而卧悲悯世风日下,

 谁能与我同心日夜对语?

 悲痛凤凰已经远远逝去,

 畜养鷃雀君王身边亲附。

 大鲸鲟只能够深水潜藏,

 小鱼虾却任意戏游洲渚。

 乘虬龙飞上高空,

 骑神象遨游苍穹。

 早晨出发离开西方葱岭,

 傍晚到达东方明光山中。

 来到北方渴饮昆仑飞泉,

 游至南方采摘灵芝花英。

 遍游天上二十八座星宿,

 围绕北极漫步徘徊空中。

 鲜红的彩虹做成红上衣,

 淡青的云朵做成青下裳。

 徐行漫步玉佩叮咚作响,

 握紧手中宝剑挺立眺望。

 神蛇腾飞后面紧紧跟随,

 駏驉奔驰步步不离身旁。

 暗暗地细观看天帝园圃,

 仔细地察看那北斗瑶光。

 打开那小木箱取出蓍草,

 悲叹我命苦卦象不吉祥。

 穿起蕙草发誓永辞浊世,

 将别时又想起我的君王。

 乘驾浮云自由自在逍遥,

 浮云飘忽把我引向何方。

 遥望楚国到处昏暗不明,

 耳闻雷声空中轰轰作响。

 深重的忧愁震撼我心灵,

 惆怅无所依茕茕自怜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寻求贤人能走的通路,抒发了报国无门的忧伤苦闷。诗人用比喻手法写君王不能任用贤才,致使凤凰远逝,鷃雀近处;鲸鲟潜藏,鱼虾戏渚。接着写诗人离世远游,他乘虬龙,骑神象,北饮飞泉,南采芝英。天国虽然美好,诗人内心却仍然系念楚国君王,希望有接近君王的通路。

国学宝典《左传》:哀公七年

 《哀公七年》  原文  经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晋魏曼多帅师侵卫。夏,公会吴于鄫。秋,公伐邾。八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