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主要考些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8收藏

隋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主要考些什么,第1张

隋炀帝设置明经科、进士两科,当时的明经、进士两科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策问。策问即出一些有关时事政务、经义等方面问题,由士子做答,这时候的科举的考试内容还比较少。

隋文帝去世,炀帝杨广继位。炀帝大业三年,下诏文官武将中出色的,孝敬长辈出名的、品德高尚的,气节高尚的的人可以参加考试。

大业五年(609),又下诏诸郡,选举品学兼优的读书人和勤政爱民的地方官参加科举,此时的这几次科举,虽然只是朝廷偶尔为之,但却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定了名。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逐渐成熟,不但影响了中国历代的政治进程,而且还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文化心态及性格特征。

科举制度是产生高级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来源,科举制度实行一千多年以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中,许多对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人物,都出自参加科考的仕人行列,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等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并由此获得了作出其贡献的基础。

参考资料:

-隋代科举制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选拔人才都是很重要的一点,而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朝代是不太一样的,不同朝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同朝代所设置的考试的科目,考试的形式和考试的要求是不太一样的。 但是大体上都是通过考试去选择人才的。就类似于我们当代社会的高考一样,高考就是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方式。而有一部分因素是受我国古代的科举制的影响,因为科举制是存在了很长时间的,那么在宋朝的时候,科举制的主要考试内容是什么呢?

我们宋代的科举考试,它是分为进士科以及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明经各个专科的,然后在进士科又有省试和殿试,这也是层层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诗赋,经义,论,策四个科目是省试必考的科目。宋代的科举考试,它是分为三个阶段的,发解试、礼部省试、皇帝殿试,这其中发解试是在京由国子监、开封府,在地方则由州郡统一举行。通过了这一轮的选拔,才可以进入到下一轮。而省试其实就类似于我们高考的笔试,省试也是很重要的一轮选拔,这一轮选拔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因为这一轮选拔出优秀的人,基本上皇帝殿试的时候是比较容易过的。省试所考的内容其实就类似于我们现在写议论文,发表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和看法,还有一些诗词,以及四书五经等等。然后等考生作答完之后,老关会对试卷进行批阅,这就类似于我们现在老师阅卷一样,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答题程度排名次,有固定的名额,可以进入殿试当中,这个流程其实和我们现在是很相像的,不得不说,科举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凡是想要出家为僧者,必须先经过考试佛教经典,合格后才发给度牒,也就是说不允许有随意出家的行为出现。以中国佛学院为例,入学考试的科目就有古代汉语、历史、地理、英语、佛学和宗教功课等,而且不划重点,没有考试范围,尤其是历史、地理科目考点庞杂,复习参考资料只有上一届的考题。通过考试被录取的比例大约是5:1

一、秀才科。

秀才科始于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这一年武帝下诏求贤:“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让各地郡县长官推举出众的优秀人才入朝为官,始开秀才科。

秀才科最重策问,所考内容也以策问为主,所谓“策问”,就是皇帝提出问题,考生给出答案。《晋令》载:“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也就是说要想通过秀才科,就必须连过五策,方可授予官职。

简单的说,秀才科很难,是唐代所推行的六项常科中最难的一个,能够通过的人是少之又少。据史所载,唐初,从武德到永徽年间,每年通过秀才科的不过一、二人,因此在永徽二年(651年),高宗李治见秀才科每年录取的人才实在太少,索性就下诏将其停办。此后,终唐一代,除玄宗、代宗时曾短暂恢复过秀才科,其他时期皆处于停办的状态。

据《新唐书选举志》载:“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为及第”,通过五策的考生,主考官根据其文理通粗情况,定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而后以等授官。

二、明经科。明经科始于汉武帝时期,是汉代察举中的最为重要的一项特科(不定时举行)。所谓“明经”就是通晓经学(经学指的就是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和《春秋》),汉代若想通过“明经科”,就必须精通五经,因为“明经科”所考的内容就是五经中的内容,当时汉代许多名臣,如孔安国、贡禹、韦贤、韦玄成等都是以明经科入仕的。

到了唐代,“明经科”成为了其科举考试的常科之一,与进士科同为最重要的科举考试科目。据《新唐书选举制》载:“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

唐初,明经科的考试内容以经学为主,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熟悉程度,选择相应的儒家经典进行考试

(唐初的经学不再是五经,而是九经,这时他们将五经中的礼拆为仪礼、周礼与礼记,春秋拆做左传、公羊传与谷梁传,即《诗》、《书》、《仪礼》、《周礼》、《礼记》、《易》、《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然后以通经比例来决定等第,通五经者最高,通三经者次之,通二经者最次,而后分别授官。

其中,通五经者,大经、小经皆须通(唐初,在定九经后,又将《礼记》、《左传》称大经,《诗》、《周礼》、《仪礼》称中经, 《易》、《书》、《公羊传》、《谷梁传》称小经);通三经者,需通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二经者,需通大经一部加上小经一部,或取中经两部。

同时,需注意的是唐初,除了会考九经,因唐初诸帝皆有自己喜欢的儒家经典,所以会额外增加一些其他的儒家经典来作为“明经科”必考内容。如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高宗下诏将《老子》列为考试内容;长寿二年(693年),武则天下令停试《老子》,改试由她自撰的《臣轨》两篇。

神龙元年(705年),中宗李显改革“明经科”考试,明定“明经科”考试考三场,

第一场帖经,第二场试义,第三场试时务策(开成十二年后,因唐文宗于九经上增《尔雅》、《论语》、《孝经》等三经,因此帖经所考的经学,也由九经变成十二经):

帖经。何为帖经?《通典》载:“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大意就是帖经,就是将需要考的经书左右两边遮住,只开中间一行,然后再用纸遮盖住若干个字,此时考生需根据前后经文补充句子,将所缺的字写出来即可。

简单的说,帖经主要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类似于现在的填空题。试义。何为试义?

就是由主考官从儒家经典中挑选出一段话,然后由考生来试着去解释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先圣想要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类似于现在的阅读理解。

试时务策。何为试时务策?就是由主考官根据当时朝廷所面临的重大时政问题出题,然后由考生按题陈述政见,发表对时政的主张,类似现在的作文。

据《唐六典尚书礼部》所载:“旧制,诸明经试每经十帖、《孝经》二帖、《论语》八帖、《老子》兼注五帖,每帖三言,通六已上,然后试策十条,通七,即为高第。开元二十五敕:诸明经先帖经,通五已上,然后口试,每经通问大义十条,遍六已上,并答时务策三道”。开元二十五年之前,

帖经考九经十帖、《孝经》二帖、《论语》八帖、《老子》兼注五帖,每帖需填写三字,只要写对六帖,即合格;时务策考十条时政问题,通过七条,即合格。开元二十五年之后,唐玄宗李隆基更改“明经法”考试内容,先帖试,帖试内容与此前相同,但只要通过五帖,即合格;再试义,九经每经口试大以十条,通过六条,即合格;最后时务策,考三条时政问题,需全部通过。

三、进士科。“进士科”始于隋代,在唐代成为常科中最重要的一项科目,为读书人所特别重视,唐中书舍人李肇在《唐国史补》一书中,就说道:“进士科,始於隋大业中,盛於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当时,即使是位极人臣的重臣,若没有通过进士科,他们也会觉得十分遗憾。由此,可以看出,进士科在唐代却是十分受到读书的重视与欢迎。

当然,唐代的“进士科”是六项常科中最难考的一个科目,因此唐代的读书界流传着这么一件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算是年老,但五十岁登进士第,却尚属年轻。但是,进士科虽难考,可是若中进士科,其日后的成就却要比其他常科的成就来得更大,据统计,唐进士科位及宰相的较之其它科目出身之人要多得多,唐代宰相368人,进士出身者143人,占总人数的39%,由此可知,进士科出身的官员,其政途较之其他常科真的要宽广的多。

唐初,其“进士科”考试内容沿袭隋代,只试“时务策”一项,一般为“试时务策五道”,考生需要根据皇帝所给出的五道涉及或政治、或吏治、或教化、或生产等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下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在五道时务策的基础上,再加试一场有关于儒家经典一部和历史知识的内容。

高宗时期,高宗李治对“进士科”再次进行了调整。首先,上元二年(675年),“加试贡士《老子》策”,加试《老子》策三道。其次,调露二年(680年),李治又下诏加试帖经。最后,永隆二年(681年),因考功员外郎刘思上奏高宗“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才”,所以高宗下诏:“加试杂文二篇(诗赋)”。自此“进士科”明定考三场,

第一场帖经,第二场试杂文,第三场试时务策。

《唐六典尚书礼部》载:“例帖一小经并注,通六已上;帖《老子》兼注,通三已上,然后试杂文两道、时务策五条。开元二十五年,依明经帖一大经,通四已上,余如旧”。开元二十五年前,先是帖经考《易》、《书》、《公羊传》、《谷梁传》等小经,及《老子》,小经通过六条,即合格;《老子》通过三条,即合格。而后,再考杂文两道、策问五条,若文取华实兼举,策须义理惬当者则为通,反之若事义为滞、词句不伦者则为不。开元二十五年后,玄宗改小经为大经,帖试考《礼记》、《左传》等大经,且通过四条即合格。

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1],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2][3][4]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2]。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2]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5]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考试通经。洪武六年(1373)十二月,太祖决定以后对请度者加以考试,“精通经典者方许”(注:《明太祖实录》卷86。)。其后,除鬻牒以外,明代度僧基本上都考试,通过者方给予度牒。

  考试内容,原来不加区别。洪武中期,颁布瑜伽显密法事仪式及诸真言密咒,令各地领回习学,通过考试者方许为教僧,将教僧考试与禅、讲僧分开(注:(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卷2《钦录集》洪武十六年癸亥,台湾明文书局1980年版。)。二十七年,太祖颁布《清教录》,规定“禅者问以禅理,讲者问以讲诸经要义,瑜伽教僧试以瑜伽法事。果能精通,方给度牒”(注:《金陵梵刹志》卷2《钦录集》洪武二十七年甲戌。),使禅、讲、教僧行童考试各有科目。正统十一年(1446)六月,给赐贵州会诵《心经》并《法华经》,及能作瑜伽法事者土僧童四十九名度牒(注:《明英宗实录》卷142。)。十四年四月,英宗命僧、道录司考试,“如行童令背《法华》等经并诸品经咒,……番僧审通场坛十个,方许申送礼部,覆试中式,然后具奏请给”(注:《明英宗实录》卷177。)。可见,明代禅、讲僧童考试背诵《心经》、《法华经》,教僧童考试瑜伽显密法事仪式及诸真言密咒,藏僧童则考试场坛十个。

  度僧考试最初由礼部组织和主持。洪武十五年(1382)四月,僧录司成立,考试行童改由僧录司负责,“能通经典者具申礼部,类奏出给(度牒)”(注:《金陵梵刹志》卷2《钦录集》洪武十四年辛酉。)。宣德元年(1426),度僧改为由礼部官等与僧录司官“公同考试”(注:(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4《僧道》,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版。),实际上剥夺了僧录司官的主导权。正统二年(1437)三月度僧,“命行在礼部试之”,则将僧官完全排除在外。十四年,英宗又将度牒考试改为两场,僧录司官只负责初试,度牒发放决定于礼部“覆试”(注:《明英宗实录》卷28。)。景泰五年(1454)七月,恢复宣德旧例,度僧遣礼部官与僧录司官等“公同考审”(注:《明英宗实录》卷243。)。

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这些都曾是科举考试的题目,到了后来的明清时期则考八股文。

在我国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相对完善,当时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所谓的明经,考的就是背书。打开四书五经任意一本,任意翻开一页,盖上其他字只漏出一行,然后让补全这一行后边的几个字。然后随意挑一句话,让考生解释其中的意思。想考过这一科,基本上得把所以课本都全文背下,想靠运气过关是很难的。

而进士是最重要的一科,这一科考的是写诗做文章,还有对时政的点评。这一科也是最难得的,最能考察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到底如何。想过这一关,光靠死读书死背书是不行的。

到了宋朝科举进行了改革,把背书和作诗给取消了。只考时政问答,提出对时政的想法然后给出解决办法,最后再从四书五经中挑一句话让考试写一篇作文。

到了明朝,是科举制度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科举是最严密,难度最高的。这个时候八股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了最重要的考试手段。

所谓八股文,就是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严格要求,这种情况下写文章就没那么简单的。

扩展资料:

明清时代的考生在参加正式的三级试以前,需要先参加“童子试”,这些考生统统称为“童生”,及格以后,称为“生员”,“诸生”或“庠生”,俗称“秀才”。

获得秀才资格,就可以参加省一级的考生——乡试,乡试及格,称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是解送到朝廷担任官职的意思。

获得举人资格,就可以参加全国性的考试——会试,会试及格,称为“贡士”,是贡献举荐给朝廷的意思。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

获得贡士资格,就可以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由皇帝赐“进士及第”,其余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都中第一名,叫做“连中三元”。据说,中国历史上只有17个人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

古代科举考试介绍

1、种类繁多

唐朝科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2、科目分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50多种。秀才一科,在唐初的要求极高,很少有人能通过,后来渐渐废掉了。

俊士科不常举行。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填空),墨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策问(论文),杂文(诗赋)。

隋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主要考些什么

隋炀帝设置明经科、进士两科,当时的明经、进士两科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策问。策问即出一些有关时事政务、经义等方面问题,由士子做答,这时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