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关于天水博物馆恢复开放及预约流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4收藏

2021关于天水博物馆恢复开放及预约流程,第1张

天水市博物馆担负着天水地域内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的征集、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和天水伏羲庙、天水民俗博物馆的保护维修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昊伏羲祭典礼仪的保护与传承等多项工作任务。现决定对外开放,详情请见下文。

开放通知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

根据《天水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的通知》(天疫防办〔2021〕228号)文件精神,天水市博物馆高度重视,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准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对景区及场馆内外进行了彻底消杀,目前已具备恢复开放的条件,经征求秦州区联防联控办意见并向秦州区联防联控办和市文化和旅游局报备,天水市博物馆研究决定,拟于2021年12月9日(星期四)恢复天水市博物馆、伏羲庙景区、天水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现就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开放时间

(一)博物馆开放时间

8:30--17:30(17:00停止发票,每周一闭馆)

(二)伏羲庙景区开放时间

8:00-18:00(17:30停止售票)

(三)天水民俗博物馆开放时间

8:30--17:30(17:00停止发票,每周一闭馆)

二、开放量

天水市博物馆、伏羲庙景区、天水民俗博物馆实行“限量、预约、错峰”的开放政策。

(一)天水市博物馆每日最大承载量2500人次(日最大承载量的50%);

(二)伏羲庙景区每日最大承载量10000人次(日最大承载量的50%);

(三)天水民俗博物馆每日最大承载量3000人次(日最大承载量的50%)。

三、预约方式

请您登录天水市博物馆、天水民俗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分时段进行伏羲庙、民俗博物馆线上门票预约,或搜索“文旅绿码”微信小程序,进行天水市博物馆、天水民俗博物馆参观预约。

四、注意事项

(一)馆内暂停人工讲解服务、各类社教活动,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二)馆内暂不接待旅游团队,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三)本馆暂不接待高、中风险地区及所在城市(含14天内旅居史)的观众。

(四)请持本人健康码(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绿色)及本人身份证,测量体温后检票入馆。

(五)为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员安全,所有观众进入馆区必须佩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保持一米间隔距离,请您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管理。

(六)如您在参观期间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帮助,请拨打咨询服务电话:0938—82273040938—8227340

天水市博物馆

2021年12月7日

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是一座展示陕西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如何玩转关中民俗博物院,以便轻松领略陕西民俗文化之美。

一、历史背景

陕西一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的西周、秦朝、汉朝等都曾将关中作为国家的中心之一。因此,关中民俗博物院作为展示陕西民俗文化的场所,具有重要意义。

关中民俗博物院成立于2002年,占地面积达163万平方米,馆藏文物近10万件。这些文物有些来自敦煌莫高窟、雁塔等著名文化遗址,展示了关中地区的多元文化与历史。因此,关中民俗博物院不仅是展示陕西传统文化的场所,还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建筑和展览

关中民俗博物院的建筑以关中传统民居为主题,仿制了汉代城墙和宋代关门等建筑,给人以浓郁的历史气息。博物馆内的展览区主要分为生活、宗教、工艺、寿山文化和陕北呼声等几块区域。其中,生活区展示了关中地区的传统习俗和生产工具,如农具、锅炉、火车、小车等。宗教区主要介绍了关中地区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展示了相关文物和仪式用品。工艺区展示了关中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刺绣、陶器、纸艺等。寿山文化区主要介绍了关中地区的古代墓葬文化,展示了出土的各种文物和器具。陕北呼声区则介绍了陕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音乐、舞蹈、歌唱等传统文化。

关中民俗博物院建筑、展览内容丰富多彩,游客可以在这里充分了解陕西民俗文化的各个方面。

三、活动项目

为了吸引游客和展示当前的陕西民俗文化,关中民俗博物院也开展了许多活动项目。这些活动包括劳动体验、传统文化工作坊、古代服装DIY等。此外,博物馆内也会不定期地举办展览和专题讲座,邀请民俗专家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陕西传统文化。

关中民俗博物院的活动项目非常丰富,游客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参加,更好地领略陕西传统文化之美。

四、美食体验

关中地区的美食文化也是陕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中民俗博物院的美食区被打造成一个能充分体现关中地区饮食文化的场所。这里可以品尝到浓郁的关中风味,包括黄桂鱼、杏皮鸭、烤肉泡馍、韭菜饺子等经典菜肴。

在关中民俗博物院,游客不仅可以欣赏陕西传统文化,还能品尝到地道的陕西美食。

五、总结

关中民俗博物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陕西传统文化的场所,展示了关中地区的多元文化和历史。在这里,游客可以参加各种活动项目,了解相关知识,品尝美食,更好地领略陕西民俗文化之美。因此,关中民俗博物院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天水,一个优美动听的名字,一座山川秀丽的小城。这里四季宜人,清婉如歌,素有「 ”西北咽喉”「 ”甘肃门户”「 ”陇上江南”之美称。 天水,因水得名。人们有种种猜想:有精奥玄妙的「 ”天一生水”说,有充满浪漫色彩的「 ”天河注水”传说,也有说「 ”天落之水”的,大概是源自对天水乃至甘肃的直观印象。 天水麦积山 一、因水得名 「 ”天一生水”引自《易经》:「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是五行学说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古人认为天地有五方,阴阳合五行,天地居于北方,北方五行属水,故称「 ”天一生水”。这种说法高妙精道,但似乎与天水地名没有直接关联。 「 ”天河注水”是关于天水地名的一个美丽传说。传说汉武帝时期陇右一带持续干旱,一天夜里忽有天河之水倾泻而下,在上邽城北形成一湖,当地旱情缓解,百姓将其命名为「 ”天水湖”。地方官认为是祥瑞降临,将其报告给汉武帝,汉武帝听了很高兴,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 ”天水郡”。对于上邽北城天水湖,《水经注》也有记载:「 ”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为天水郡。”可见,上邽城北的确有湖,但与传说不同,《水经注》认为天水得名是因湖中白龙兴风作雨,故名天水郡。 天水藉河 这个美丽传说在天水广泛流传,是出于它的浪漫色彩,更是人们对久远历史的隐隐记忆。 二、天水郡的设置 战国至秦汉时期,天水地属于陇西郡。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析置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定西、通渭、静宁、庄浪、秦安、甘谷、清水、张家川等市县及天水、榆中、陇西等市县一部分。 东汉永平十七年 (74年)改天水郡为汉阳郡,移治冀县 (今甘肃甘谷县),辖十三城。三国魏复名天水郡。《水经注》:「 ”其水(渭水)北径冀县城北。秦武公十年(前688),伐冀戎,县之。故天水郡治。王莽更名镇戎县曰冀治,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改曰汉阳郡,城即隗嚣称西伯所居也。”(郦道元《水经注·渭水》)郦道元明确指出冀县城为故天水郡郡治。西晋(266—316)时,天水郡移治上邽(天水市秦州区)。 天水郡治移动示意图 自天水郡初设到西晋移治上邽历时约380年,其中在平襄县(通渭县)存续191年,在冀县(甘谷县)存续逾190年。换言之,天水郡自设立之初就不在上邽县(天水市秦州区)。那么,上邽「 ”天河注水”的传说从何而来? 三、「 ”天河注水”传说  1、天水湖在哪 上邽,先秦时为邽戎地。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戎,取其地置邽县。汉因之。为区别于下邽(陕西渭南),改为上邽。上邽,「 ”汉县,属陇西郡。武帝分置天水郡。后汉分豲道立南安郡。后魏改上邽为上封。隋复于上邽置秦州。州前有湖水,四时增减,故名天水郡。”(《旧唐书》)这里提到,天水郡的得名是由于州前有湖水,仔细分析,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 ”州前有湖水”,这个州是指隋朝设立的秦州,说明至少在隋代,湖水尚在。二是「 ”四时增减,故名天水郡”一句说明天水郡的得名,皆因此湖水。这段材料反映出隋唐之际,人们对天水郡的认知,非常客观理性,并无神话色彩。 天水市民俗博物馆 那么,「 ”天河注水”传说是什么时候具有了神话色彩,到底有没有历史根据呢?首先,可以肯定,「 ”天河注水”有其历史根据,那就是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析置天水郡,这是毫无疑问的。其次,传说中天水郡的设置是由于天水湖,而这个天水湖的确是存在的。 2、天水湖神话 天水湖,在今甘肃天水市南七里。《汉书·地理志》 天水郡注:师古曰:「 ”《秦州(地)记》云,郡前湖水,冬夏无增减, 因以名焉。” 《秦州记》为刘宋(420-479)郭仲产所撰,其中提到「 ”郡前湖水”。北魏(386-534)郦道元《水经注》:天水郡治「 ”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水经注里记载天水湖在北城,并且具有神话色彩。在唐代以前的文献中具有神话色彩的仅有《水经注》,其他地理志均以郡前或州前有湖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水经注》关于天水湖的神话色彩,也并非如人们传说的是「 ”天河注水”,而是「 ”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可见,「 ”天河注水”传说并无文献依据,仅仅是人们的口头传说。 3、「 ”天河注水”传说 在古代文献中,只有天水郡得名的记载,是因为郡前有湖水,并无天河注水的传说。即便是《水经注》有白龙出湖的传说,也与天河注水无涉。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天水郡设立之初,应该是在平襄县(通渭县),天水郡迁往上邽是在380年以后的事。所以,天河注水一说,既无文献记载,又与真实历史有时空错位,故此传说当为唐代以后形成的民间传说。 四、天河注水传说的历史真相 1、「 ”如自天来”与天人感应思想 天河,古人所星象的称呼,认为起自东方箕、尾间,分为南北道。实际是由无数恒星构成的星系,星夜呈现银白色带状,形似大河,故名。也称星河、天汉、云汉、银河等。天水传说中的天河注水之天河,即是天上银河,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美称,也是在干旱无雨的情况下,古人对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夙愿。 不过,天水附近确实有一条河流称为天河,在天水湖北郧西县西为汉水支流。《方舆纪要》汉水条下:天河「 ”在县西南一里。出县西北界虎鸣峪,驾山而下,经县南达汉水,如自天来,故名。”「 ”如自天来”道出了古人将河流命名为「 ”天河”的原因,也是天水湖由来的旁证。其中蕴含着天人感应思想。 汉代董仲舒继承了《公羊传》灾异说,认为「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知。”强调「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种思想在汉朝很盛行,汉武帝的年号天汉(前100-前97),即是其真实反映。天水「 ”天河注水”传说就是根据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演绎与阐释。 2、自然现象的真实反映 传说,汉初的天水地区经连年战乱,积年干旱,变得民不聊生。一天夜里,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红光射向地面。顿时,大地震动,巨响雷鸣,地面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缝中,形成一湖,名曰「 ”天水湖”。此湖「 ”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 ”天水井”。这个传说反映的很可能是一次大地震,而天水湖应该是地震出现的堰塞湖。 西汉是先秦以来我国历史上第二个自然灾害群发多发期。西汉210年里自然灾害186次, 汉初的甘肃中东部地区主要地震有:公元前193年2月(汉惠帝二年)354N 1039E甘肃临洮,震级6-7级,压四百余家。公元前186年2月22日(汉高后二年)338N 1056E甘肃武都,震级6-7级,死760人。(郑联达《大地震规律研究》) 汉武帝在位54年,地震有三次。《汉书》记,公元前131年,「 ”五月,地震。赦天下。” 《西昌县志》记载:「 ”元鼎初,地震,县陷为淤泽”。西昌发生震级8-9级大地震。 这些有记载的发生在汉初的地震,震中均距天水不远,极有可能是引发天水上邽县形成堰塞湖的原因。所以天河注水传说应该是汉初这一自然灾害的真实反映。 3、「 ”天河注水”是人们的美好祈愿 「 ”天河注水”传说是主要流行于天水市秦州区,即古上邽县。在其他县区并无此传说。即使在秦州区,对于天河注水的地点也有分歧。 天水公祭伏羲大典 天水市区主要河流为渭水支流——藉河,天水人读作Xi he,古称洋水。藉河自秦州西穿城而过,在天水市麦积区注入渭河。根据天水地方志,「 ”藉水东流至近今市城区,也是久传‘天河注水’之处。” 认为天水市区西南的天水郡,即「 ”天河注水”处。而《水经注》记,天水郡治「 ”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据此可知,古人认为天水湖在城北,而今人认为在城西,二者大相径庭。可见,「 ”天河注水”传说仅仅是根据历史做的演绎,并无实据,其中仅有的历史依据,也是对天水地区历史现象的糅合与想象,表达了对自然力的崇尚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文史君说 天水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秀美城市,对其名字的由来,至今有着种种猜想,「 ”天河注水”就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传说。这个传说有其历史依据,但存在时空偏差,天水郡初设之地并不在秦州(上邽),天水湖的位置也有分歧,因此它仅仅是人们的对历史的演绎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即便如此,并不会影响传说在天水地区的流传,反而更添一份神秘色彩,何尝不是人们精神活动的成果。

甘熙宅第又名“甘熙故居”,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甘家大院”,为多进穿堂式古民居。是清代著名文人、方志学家甘熙的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年历史,占地面积近万平米,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1982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全市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片古建筑群,并定为市级文保单位。为加强南京传统民居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经市领导同意,1986年筹建市民俗博物馆,将南捕厅19号前后三进及西偏院(一主一辅)的居民搬迁并修缮建成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于1992年11月对外开放。从1992年建馆起,一方面加大对“甘熙故居”的保护管理,积极制订保护规划方案;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民俗文物资料的征集、宣传、展览和社会教育等基础性工作,立足于南京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展示民间民俗文化的活动,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应有的作用。1995年,江苏省政府列甘熙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被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南京地区收藏、陈列民俗物品,研究民风民俗,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机构。

2010年1月,为了全方位地展示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市文广新局决定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增设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立全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2012年6月9日,展览建成开放。

苏州的文化场所已经有部分要恢复开放了,想要游玩的小伙伴们不要错过。但是博物馆不是所有场所都开放的,目前只开放了部分区域,想要前往的小伙伴们注意一下。

苏州市首批恢复开放公共文化服务单

文博物场所

苏州博物馆

1、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除国定假日外)

2、开放区域暂为新馆庭院和忠王府。

新馆展厅、体验区域(含观前导览室、影视厅、儿童体验中心、咖啡厅和文创商店)暂不开放;

民俗博物馆、古籍图书馆、过云楼陈列馆和工艺美术博物馆将在符合开放条件后有序开放。

3、所有观众(包括符合优待政策的人群)实行网络实名制预约参观,目前只接受散客(个人)预约,每日限额1400人,瞬时接待量不超过200人。当馆内人员密度较大时,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控制入馆速度等相关措施。

4、参观当日,须出示本人身份证或护照原件(未办理身份证的未成年人须出示户口本),同时核验个人“苏城码”,显示绿色方可入馆。(尚未持有苏城码的观众可在公告下方查看申领方式)

5、馆内暂停提供讲解和寄存服务,全馆区域禁止饮食,馆内部分区域实行单向通行。

6、观众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排队和参观时请保持15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入馆前须测量体温,如有体温异常者(≥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者谢绝入馆。

7、相关信息变动请关注我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公告。如有疑问,请拨打咨询电话0512-67575666。

预约指南

我馆为观众提供网上预约服务(服务时间为每天8:00-23:00),每张有效身份证件每天限定预约一次,单个账号每天最多实名预约6人(每个人的姓名和有效证件号码均需如实填写,信息不符将不能入馆)。

预约成功后,参观时请走预约个人入馆通道,凭预约信息及有效证件在入口处予工作人员核查,经核实后可入馆参观。如您不能按时到馆,请提前取消预约(取消截止时间为参观时段开始时间之前),连续两次或累计四次(90天内)预约未到馆,将触发限制预约机制,限制预约机制触发之后30日以内,将无法预约参观苏州博物馆以及报名参与苏州博物馆各项活动。如有大件行李物品请务必提前至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寄存(疫情期间暂停寄存服务),若核查信息时寄存则需再次排队入馆。若未在预约时段正负15分钟内到馆,视为无效,谢谢合作。

12米以上且未办理身份证的未成年人(12米以下的未成年人无须预约),请使用其户口本上的身份证号码为其预约,参观时请携带好户口本,以便核实预约信息。

友情提醒预约最后一个时间段的观众务必于截止时间之前入馆,超时的观众将无法入馆参观。

疫情防控期间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请提前申请“苏城码”以备查验。参观时请全程佩戴口罩,并保持安全距离(15米以上)。

温馨提示:

2019年7月起,苏州博物馆周边因道路施工原因限制通行,请大家提前规划好交通线路,预留好时间,避免迟到。具体施工信息和禁行规定,请参照苏州市政府相关通知。

预约成功后需经实名验证方可入馆参观,请勿轻信非官方预约渠道或社会闲散人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影响您正常的参观和旅游行程。

苏州图书馆

苏州图书馆决定自3月16日起至疫情防控措施完全解除之日有序对外开放,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放区域及时间

1开放苏州图书馆(人民路馆,人民路858号)北区一至四楼(自修室、音像外借室、盲人阅览室除外)、苏州第二图书馆(广济北路2383号)南楼三、四楼。

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1:00,13:00-17:00(3月16日后逢周一闭馆,11:00-13:00为馆内清洁消毒时间)。

少儿馆等其他区域暂不开放,具体开放时间请关注苏州图书馆官网、苏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及微博通知。

2开放部分“网上借阅社区投递”自助服务点,可登录“书香苏州”APP“我的——我的取书点”查询。

3分馆开放情况请关注各区相关通知。

4我馆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同步调整开放场馆及服务内容,敬请读者关注我馆相关通知公告。

二、入馆须知

1入馆采取实名制预约

线上预约:请登录苏州图书馆官网、苏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预约

(线上预约苏州图书馆(人民路馆)限额100名,苏州第二图书馆限额60名)

线下预约:

读者凭“苏城码”绿码或身份证在入口处登记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进行预约。

(线下预约苏州图书馆(人民路馆)限额40名,苏州第二图书馆限额40名)

2苏州图书馆(人民路馆)北区一楼大厅为读者出入口,苏州第二图书馆南楼二楼平台为读者出入口。读者排队入馆时,确保间距达15米以上。

3疫情防控期间采取限流措施。苏州图书馆(人民路馆)同时在馆阅览人数不超过140人;

苏州第二图书馆同时在馆阅览人数不超过100人。仅办理还书业务的读者无需预约,不受流量限制。

4读者必须佩戴口罩,持“苏城码”绿码或身份证,核对预约信息,体温检测合格且没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的,方可进入图书馆。

5暂停使用垂直电梯,严控楼道及扶梯人员密度。

6进入图书馆后,需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至少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减少近距离交流。

7暂停使用中央空调,请读者做好保暖措施。

8请各位读者按工作人员指引就坐。

9读者餐厅暂停供餐,禁止食用外带和外卖食品。

10请读者注意在馆期间的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11读者在馆内如出现咳嗽、发烧、乏力请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

12读者在确定预约的同时,默认为承诺遵守我馆相关管理规定。

三、读者服务

1暂停线下读者活动,欢迎读者远程访问馆内资源和参与线上活动。

2暂停读者证办、退服务。

3为避免交叉感染,各馆服务台不提供寄存服务,请读者自备1元硬币至自助存包柜寄存。

4馆舍每天2次进行消杀工作,各设施设备定时消毒,并依据读者人数及使用频次,适当调整消杀频次,请读者放心使用图书馆。

5卫生间提供洗手液,读者可经常洗手进行简易消毒。

6流通图书集中放置15天,请读者放心借阅。

1、上九朝观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天水的市民都会倾城而出,去玉泉观“朝观”,朝观是天水最大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

每年从正月初八晚上开始,市民像潮水般涌向玉泉观。到零点,人流几乎水泄不通,钟声、鼓声、人们的欢呼声相融相和,直到次日凌晨,人流渐歇。

2、伏羲庙会

每逢农历正月十六,相传是伏羲诞辰,这一天,是天水有名的伏羲庙“人祖”庙会。对天水人来说 ,每年这一天都要祭祀人文始祖伏羲,缅怀始祖恩泽,弘扬伏羲文化,促进社会团结进步。

3、天水浴佛节

天水的佛事活动历史悠久,尤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最为有名。四月初八这一天,麦积山石窟、甘谷大像山石窟、华盖寺古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木梯寺石窟、秦州区的南郭寺、麦积区的净土寺,都会迎来成千上万的游人,组成了天水传统庙会的一大人文景观。

4、社火

社火,也叫“天水秧歌”,是民间各种歌舞形式的总称,广泛流行于天水城乡。每年春节期间,村村镇镇、城里城外,形成秧歌汇演的大阵势,热闹非凡。

5、小曲

小曲俗称地摊秧歌,在天水各地流行十分广泛,以秦安小曲最有代表性。秦安小曲相传形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分为花腔与老腔两大类型。小曲用当地民间方言演唱,只唱无白;器乐主要以塞子敲击节奏,以三弦随腔伴奏,或以锣鼓、镲、四片瓦等器乐伴奏。

甘熙宅第,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绅阶层的文化品位和伦理观念。建筑的布局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致使宅第的规模庞大、等级森严,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都具有统一的等级规定。

甘熙宅第现已开辟为南京民俗博物馆,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甘熙宅第 外文名称 :Ganxi Mansion 地理位置 :南京市秦淮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21000余平方米 开放时间 :9:00-18:00 景点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 :20元/人 著名景点 :梨园雅韵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南京市 建议游玩时间 :3小时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门票预订,景区热度指数,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景观,建筑风格,详细介绍,结构特点,历史沿革,交通信息,文艺作品,实用信息,地址,票价, 地理位置 甘熙宅第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总占地21000余平方米,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在南京地区规模较大的多进穿堂式民居,都俗称为“九十九间半”,究其原因,九是最大的阳数又是吉数,过九到十就到了头,而到头就意味着走下坡,所以中国自古就有“九五之尊”的说法。 甘熙宅第 中国最大的宫廷建筑是故宫,号称“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最大的官府建筑为孔府,号称“九百九十九间半”,而民居则最多不过 “九十九间半”了,这半间既表示没达百间的谦虚,又有仅半步就到目标的得意。甘熙故居其实总共有房间162间。 甘熙是甘福的次子,为晚清著名文人,曾经中过进士,生平著作甚丰。相传甘氏为金陵望族,甘氏父子曾遍访吴越,收集书籍十万册,建藏书楼,名津逮楼,并因此留名青史。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对外开放博物馆,一九九五年被订为江苏省及文物保护单位,二〇〇一年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 所管辖,二〇〇六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外侧与熙南里历史老街组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老街。 历史沿革 在南京南捕厅俗称“九十九间半”的甘熙故居,经过一年多的维修,终于恢复原貌,一派古色古香。 这九十九间半的宏大建筑是清朝道光初年江宁甘福修建的,其中包括收藏大量书籍的津逮楼。甘熙是甘福的次子,为晚清著名文人,平生著作甚丰。金陵甘氏是江南望族,其祖先最早可追溯到战国的秦丞相甘茂,其后甘罗、甘宁、甘卓等都是著名人物,今世甘贡三和他的儿子甘南轩、甘涛、甘律之也是南京文艺界的名人。 游览地图 解放初期,以甘氏为主的新生社联合华社、中联社,成立了“友艺集”。遂后,甘律之、喻志清、徐新月、陈振杓等会同南京工学院撒应禄等在南京市政协和文联的领导下成立“南京京剧艺术研究社”,使南京票界的京剧活动蓬勃开展起来,后来甘律之、徐新月等人在江苏省京剧院的支持下共同举办了钟山业余京剧培训班,为南京票界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今甘南轩、汪剑耘、甘涛、甘律之等已相继去世,所幸,汪剑耘的女儿汪小丹是甘氏京昆世家的第三代,她克绍箕裘,继承了乃父的梅派青衣艺术。 甘熙故居从古到今有三大贡献。首先,这九十九间半大规模的清代私人住宅,具有很高的古典建筑艺术价值。第二,津逮楼藏有大量珍贵古籍,甘贡三于解放后悉数连同《白下琐言》,《建康实录》仿宋木刻版数百块无偿捐赠南京图书馆,这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第三则是为宏扬京昆艺术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甘贡三自幼爱好戏曲,对道教音乐有深刻研究,对民乐精于笙、箫、笛、三弦、琵琶等的演奏,并精研昆曲,1935年曾于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寄子》、《扫松》等数折。1957年曾应江苏广播电台邀请录制笛子曲牌十首。正是这位老艺术家培养了第二代的京昆人才,并惠及第三代,继续京昆事业。甘熙故居这三大贡献是不朽的。 甘氏家庭自古以来或文或武都有功社稷,而甘贡三及其子女则以宏扬京昆艺术为一生事业。今甘熙故居复原开放,同时也成立了京昆研习社,在甘贡三的外孙女汪小丹(汪剑耘之女)的主持下,团结南京票友,开展艺术活动。 主要景观 小君子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馆 “小君子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馆”由江苏定位未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在南京打造的全国第一家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馆。 以“守护传承,守望梦想”为旨,围绕“礼仪”开展“开笔礼“、”成童礼”等系列主题体验活动,让孩子从小开始触摸自己民族文化之精髓,串插茶艺,琴乐等系列环节,增强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激发孩子内在的品性和喜好,继而通过深入而系统的学习,塑造翩翩有礼小君子。 小君子传统文化体验馆 2014年初,回响文化回归的呼声,我们又增添了甘熙宅第和十朝历史文化园两处分馆,凝结各界文化人士的力量,融入茶艺、射箭等传统技艺,举办几十场开笔礼、成童礼等体验活动,几十所学校的学生、家长受益,同时也为文化传承人提供了传播平台。 开笔礼 《易经·蒙卦·彖》:“蒙以养正,圣功也。” 人生四大礼之一,对读书人有着重大意义,又称“破蒙”。学童开学由启蒙老师讲授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并教识字习礼,参拜先师孔子,然后入学读书。 适合6岁至8岁的幼童在幼稚园毕业典礼、国小入学典礼、生日、纪念日等活动中行礼。 接受勤学苦读、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传统文化精髓,完成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告诫孩子已进入学习阶段,要虚心向学。 成长礼 《礼记·曲礼上》有云:“人生十年曰幼,学。”十岁生日,是人生中的第一个十年,是孩子告别懵懂无知、走向善思懂事的界碑。成长礼,是孩子成长的界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通过集体庆祝十岁生日的活动,体验成长的快乐、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自己对未来的责任。 成长礼 适合年龄: 适合12岁至15岁的少年在国小毕业典礼、国中入学典礼、生日、纪念日等活动中行礼。 意义: ①十岁生日许愿,树立美好理想。 ②告别童年时代,渐成翩翩少年。 ③感恩父母养育,感恩师长教诲。

④感恩同学帮助,珍惜幸福生活。 成童礼 《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礼者,履也。成童之礼,即幼儿履入少年之礼,学习骑御之术,以示保家卫国的本领。 适合12岁至15岁的少年在国小毕业典礼、国中入学典礼、生日、纪念日等活动中行礼。告别童年,感恩立志,明心性,笃道德,以告四方,以孝父母,以行正道,以报家国。 成人礼 《礼记·冠义》:“已冠而志之,成人之道也。” 《礼记·乐记》:“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 成人礼,分为男子冠礼和女子笄礼。《礼记》:“冠者礼之始也。”冠礼是华夏礼仪制度之首,是汉人礼教的开始。笄礼作为女性的成人礼,在举礼程式大体和冠礼相同。适合18岁至20岁的青年在高中毕业典礼、大学入学典礼、生日、纪念日等活动中行礼。 行冠(笄)礼者可以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的转变,宣告长大成人。告别了少年时代,任何言语行为都必须自己负责,面对生活时,已无所依赖或逃避,唯有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地迈向未来的人生。 传统的地方材料及气候条件使民居具有较统一的色调,故居的主要组成部分门厅:在多进大院中第一进,并列的房间还包括过厅、门房、账房。在大门两侧我们可以看到墙面光滑平整,据称,工匠们用刨子刨平砖块的方法,使墙面异常平整,砖与砖之间几乎没有空隙,这些砖又称刨砖,这种工艺我们称之为磨砖对缝。 轿厅:在第二进,也有与门厅布置在一起的(如南捕厅15号一进),是供客人和主人上下轿的地方。 大厅:供接待宾客、婚丧大典之用,是住宅民居建筑群体中的主体,为了加大进深,突出建筑物的高度,大厅一般都采用抬梁结构,以显示主人的财富和地位,内部建筑构造精巧,装饰华贵。三开间,开间的宽度由中央向两侧递减,即中间较宽,大厅入口各间为通长落地扇门,可全部开启。大厅内壁设板壁(也称屏门),以避免视线直通内院,板壁上悬挂字画、对联、匾额,与室内的家具共同组成了大厅内丰富多彩的空间。大厅前后左右都是走廊,走廊还可以与侧面的备弄相连,这种布局使服务人员的往来行走不致干扰大厅中的活动。 南捕厅19号大厅(也称响厅):大厅建筑物下端设台阶,室内原来在灰色的水磨地砖四角下都倒扣著一只只兰盆子或坛子,大厅地坪下排放著的上百个兰盆子,能使室内产生较好的防潮、隔音效果,只有建房比较讲究的大户人家才用这种方式。同时建筑整体上的垫高,也增加了大厅的雄伟和庄严感。 内厅:设在第四、五进中,供主人及内眷生活、起居之用,内厅下层是家眷日常生活和进行家务劳动的场所,上层为卧室。第五进住着家族中最小的女性,故又称绣楼。厨房及其他服务性用房:布置在住宅的末端或边落中,可通过后门或经过备弄通向街市。 长廊 备弄:各落建筑间有一条宽约1米到15 米的通道,又称甬道。它起到了消防通道的用途,如遇火势,人们可以从这条备弄穿行救火;另外,由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长幼有序,主仆分明,不得越雷池半步。主人、贵宾走正厅大道,而备弄就是供女人、仆人行走的通道。从这儿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对女姓、劳动人民的歧视。 庭院:民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上的需要,使空间环境产生极为丰富的变化,多进穿堂式从空间的虚实变化来看,实的是民居中的建筑物,虚的是向上开敞的庭院空间。庭院从功能上可以起到采光、通风、排水的作用。大多数庭院进深较浅,与建筑物的高度相比约为1:1左右,结合建筑物的围廊、挑檐,使整个住宅内部的交通面积减小,节省了用地,也避免了夏季的直射阳光,冬季由于檐部的起挑又能保证室内充足的日照。庭院内绿化较园林简洁典雅,不致形成空间的堵塞。南捕厅15号花厅前的院子,内部设假山、花石,用花墙隔断起调节气温,通风的作用。庭院的绿化和明亮的天光所组成的欢快的色 调与建筑物内部的调和与安宁的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整个民居内部空间变化无穷。 封火墙:高大的封火墙使建筑外形美观、雄伟,有效地防火防风,把建筑空间隔开,使它的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得以划分。 传统的石、木、砖雕细腻的装修技巧,使民居的建筑细部变化无穷,它们在建筑装饰艺术中独具一格,充分发挥了其在建筑上的实用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作用。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辉煌的劳动创造和勤劳的累积,为后人留下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雕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竹节高升、葡萄结子、五福捧寿、延年益寿等图案,其中“福鹿十景”象征“荣禄”之意,“郭子仪拜寿”表示 “福寿”之意。在梁坊等处还雕有钱蝠(全福)、柏鹿(百禄),柏树绶带鸟(百寿),蝠磬(福庆)、蟠桃与鹤(鹤寿)以及玉堂富贵、吉庆有余、万事如意、平升三级,平安富贵等各种吉祥图案,这些木雕刻工精细,疏密有致,层次丰富,显得典雅古朴,称得上是木结构装饰中不可多见的艺术品。室内还装饰有落地罩、挂落等,代表琴棋书画,梅兰竹菊。 在大厅前的门楼上及其它一些部位上有砖雕装饰,如八仙过海、福禄寿喜,其形式和内容相当丰富,是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戏曲各方面的综合艺术。 建筑风格 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本土的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如门楼装饰较素,显得简朴大方,封火墙特别高大注重实用等,整个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绅阶层的文化品位和伦理观念。 甘熙故居建筑 一九八二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拥有“九十九间半”房屋的甘熙故居,为有效利用并再现明清时期江南民居风貌,文物部门修复部分建筑,建成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对外开放。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位于秦淮区南捕厅的甘熙故居内,故居共有三百多间房屋,因皇家规定民间住宅不得超出百间,甘熙曾在朝为官,深知法规,故对外宣称“九十九间半”。 博物馆一九九五年被订为江苏省及文物保护单位,二○○一年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于甘熙故居不少房舍遭人侵占,整修恢复原貌的有南捕厅十五、十七、十九号,并以此分三大陈列主题。 十五号是南京传统民居厅堂展示,游客可参观门厅、大厅、内厅、主人房、佛堂、洞房、闺房、书斋等,体会清末民居的居宅理念。 十七号展示南京地区民俗技艺,展示现场有老艺师表演皮影戏、泥人、魔术、九连环、剪纸等,游客可当场学艺。 十九号的南京传统民居展,有秦淮河的河房河厅建筑、多进穿堂建筑及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等建筑构件,是研究南京地区明清民居的宝库。 甘熙生于1797年,1838年中进士,与历史上有名的曾国藩,还有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同榜进士。在北京雍和宫旁成贤街的孔庙内(国子监东侧的大院),有元、明、清三朝陆续立下的进士碑林,计100余块,道光38年的那块进士碑刻有“甘熙,江宁县”,可以作证。 详细介绍 甘熙故居里在2012年设立了很多电脑萤幕,供参观者看,还有南京很多民间文化传承人,都有小包间,供游客参观,期间艺术家们和他(她)们的艺术作品,给游客以美的享受,也传递了精美、浓厚的南京文化。 园林风格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讲过:“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洋为中用,南京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一个典型。只是关于她的记忆太多也太繁杂,以至于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些线索来追忆,这线索,或者是隐没在市井街道中的才艺高人,或者是一段道听途说的模糊故事,或者是一串破碎支离的音乐符号,或者是掩映在梧桐树下的古旧建筑……南京升州路与中山南路交界的地段,闹市之中,不起眼的在一条巷子里,白墙灰瓦,挂一串红色灯笼,标记着南捕厅十九号——甘家大院。这就是著名的“九十九间半”——清代中国最大的平民住宅、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的甘熙宅第,在南京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亲历了中国近现代几乎所有战乱和硝烟,目睹了人世间无数次的悲欢和离合,如今依旧静静得卧在这里,安详地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缓缓地摇著蒲扇,娓娓道来过去的故事。 结构特点 故居的布局严谨对称、主次分明、中高边低、前低后高、循序渐进,步步推向 。每落位于主轴线上的明间较两侧的开间略大,而整个住宅的入口位于正落中间。正落沿纵深轴线布置的各种用房按顺序排列是:一进门厅,二进轿厅,三进正厅,四、五进为内厅等。正落是封建大家庭中长辈和统治整个家族的人物居住与生活用房,正落中轴线贯通,左右边落的处理有较大的差异。 相对正落而言,边落没有直接对外的主要街道入口,要进入这个大家庭,任何人都必须通过正落的入口,这种布局体现了封建家庭中不能另立门户的观念,基于这种原因,在边落中不设正厅,保证了家庭中主要的礼仪接待活动都必须在正落中进行。布置在边落中的建筑无论在开间的面宽和总的间数等各方面都较正落为小,正落与边落间有通长的备弄。一般情况下,边落中各进的平面与正落不完全相同。边落中轴线是不完全贯通的,各进厅堂要经过备弄和天井才能进入。大宅布局上强调中央轴线的突出地位,是封建社会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反映。 建筑一角 传统的地方材料及气候条件使民居具有较统一的色调,即小青瓦屋面、白粉墙、棕红色广漆所形成的灰、白、棕三色的建筑主调,这种主调与江南的青山绿树共同组成淡雅、恬静、安宁、平和的色调,由于色彩的统一,结构的多变,使民居造型既有一致性又有灵活性。 甘熙故居的布局,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这些意识反映在建筑上致使大宅的规模庞大、等级森严,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都具有大致统一的等级规定。 甘熙精研金石地学,擅长风水勘舆、星相之术。其故居朝向上坐南朝北,一是因甘氏家族从小丹阳来宁以经商发家,而《论衡·诘术》中的“图宅术”:商家门不宜南向,因商为金,南方为火,火克金为凶,而北方为水,金生水相生相吉,可见甘氏住宅朝向上的“悖异”原来是根据风水理论决定的。另外《百家姓》中甘姓后注 “渤海”,甘氏源出于此。 甘氏南迁后,家中悬“于湖世泽,渤海家声”对联,建筑上坐南朝北,以感念先祖,不忘祖宗。故居内大小天井多达35个,据说有水井、窨井32个,被发现的10多个水井,有的在天井中、有的在房间里、有的在檐口下、有的在门槛边,很好地解决了房屋的通风、采光以及上下水等问题,屋面檐口下的水槽让雨水从暗沟流向院内天井,起到“四水归明堂,肥水不外流”的作用。 历史沿革 太平天国——不幸中的大幸太平天国 这个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选择了南京作为首府,这意味着战火不可避免的洗礼了甘宅。 沸沸扬扬的革命气氛中,甘宅却遭遇了其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摧残。津逮楼毁于太平军与清军的兵火之中,十六万的藏书损失大半以上。就在这过程当中,几个书贩子趁主人不在家之机,偷走了《金石录》,后因为分赃不均,找到了黄裳。黄裳即刻将这本书交至一位在上海的张姓编辑,这本宋版的《金石录》终得以保存下来。 《金石录》 是宋代李清照的夫君赵明诚所著, 是北宋以前传世钟鼎碑版等金石文字比较全面的集录和研究专著,在中国金石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金石录》虽然在南宋时已有刻本行世,但传世宋刻本却极为罕见。众所周知只有北京图书馆藏龙舒郡斋本(30卷本)和上海图书馆藏赵不谫本(残存10卷)两种宋刊本。龙舒郡斋 本正是被书贩子偷出来捐掉的藏品。 一直到一百四十四年后,津逮楼才根据之前的记载被后人重新建造,再次矗立在甘熙宅第中。 抗日战争——京剧挽留了甘宅的性命 甘家自古是戏曲世家,上世纪三十年代,有 “ 江南笛王 ” 之称的甘贡三与清末皇帝的三兄弟把甘家大院作为 “ 南京新生音乐戏曲研究社 ”的活动场所 ,戏曲大师梅兰芳经常光顾此地。 抗战爆发后,甘家在家长甘贡三的带领下离开南京,前往重庆避难。只留甘家三子甘律之独自留守南京看护家宅。甘律之的妻子是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夫妻俩都对戏曲情有独钟。据说,正是甘律之对戏曲的热爱改变了这个宅子被摧毁的命运。 抗战时,有一天,独自留守的甘律之突然接到通知,让他去一个日本官员的办公处,惴惴不安的他以为日本人要霸占房子,正为自己守不住家宅而懊恼。没想到房子不但没有霸占或者损毁,反而得到一个保护的条例。只因为这个日本人非常喜欢中国京剧,为了欣赏甘律之表演京剧,兴致勃勃去他住地拜访,结果,发现了这所风格独特,建筑典雅的宅子,便下发了禁止破坏的命令。 如此,甘熙宅第得以在抗日战争的熊熊战火侥幸的保留下来,幸运的等到了一九四六年甘家重返南京。 十年文革 —— 军队成了护身符,好人得好报 解放后,甘家的房产被卖出,接着, 在甘熙宅第的历史上又一件具有转折意义的事情发生了,就是土地被部队征用了,这就意味着此处成为军事重地,轻易不会被破坏,这无形中给了宅第一枚护身符。 文革期间,曾经拥有过这么多房产的甘家,命运令人关注。好在甘贡三老先生德高望重,又为人善良,解放前不少贫民住在他家房子里的都是无偿的。每至夏天,甘老先生又经常吩咐家人做十滴水救助百姓,因此在民众中良好的口碑使得甘家被定名为开明地主,因此没有在文革中遭遇不测。 后来,部队官兵离开宅地,其家属继续留住,这个部队大院始终淹没在普通民房中,以低调的姿态存在着。直到一九九二年,在此地成立了南京民俗博物馆,院中的一百多家住户陆续搬走。这一段军管的历史又给与了甘熙宅第一段平安的岁月。 今日留影——模糊的昔日记忆 甘熙宅第已为 所管辖,又名南京民俗博物馆,二〇〇六年,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甘家几代人修缮完毕的宅第,又经历了重新修整和扩充,2010年六月十九日才又一次对游人开放。开放后的宅第面积从六千平方米扩大到九千五百平方米,重现了当年的结构和体量 ,整个甘熙宅第划分为梨园雅韵、津逮书香、往日庭院 、梦回童年 、城南旧影和金陵工巧六个主题片区。这次重新放后 ,这里把重现老南京的民俗民 情做为了重点,突出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剪纸、拉洋片、抖嗡、魔术、竹刻、绳结、绒花、微雕……二十五个老艺人都搬进了甘熙宅第。而南京的四时节令、风俗习惯、老地名老行当等也都会在展览中得到体现。 准备从宅第出来的时候,发现大厅左侧有个名叫“梨园雅韵”的小舞台,这里每天上演京剧、昆曲及南京地方戏。此时已过了演出时间,舞台上空空如也,只有幕布上“出将”、“入相”的字迹,抬头透过装饰着花伞的玻璃天花板,看到外面夕阳渐落。日出日落,将出相入,偌大的城市里 , 有几处地方能有如这掩映在梧桐树下的百年古宅般幸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留存住关于这个城市随时光的流逝逐渐模糊的记忆。 交通信息 游2线、游4线、2、4、7、16、26、33、37、40、47、49、62、101、102路,捷运1号线三山街站 文艺作品 独具的自然和人文景致吸引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赋文泼墨,反映甘熙故居的文艺作品众多,以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画中华名人故居第一人”、“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第一人”、著名画家拇指先生的《中华名人故居系列:甘熙、严凤英故居》最为有名。 拇指先生的《甘熙、严凤英故居》 实用信息 地址 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南捕厅 票价 成人:20元/人,中小学生、离休干部免费 甘熙宅第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因此北京将有99家博物馆可以免费参观景点。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免费景点,以及开放时间,地址,交通等信息。

:东城区

1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超过一百万件藏品。目前,仅展厅就有48个,包括慕斯武定、杨斯方尊和清朝传下来的玉玺。它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开放时间:9:00-17:00(15:30停止售票,16:00关闭入口。周一关闭)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在天安门东站下车;乘坐地铁2号线,前门站下车;或者乘坐1路、120路、2路、52路公交车在天安门东站下车。

2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馆藏近3万件,展示了大量与妇女儿童生产生活相关的实物、、文化艺术作品。

开放时间:9:00-17:00(入口16:00停止开放,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极阁路9号

交通:乘坐地铁1、5号线在东单站下车。或者乘坐1、52、39、111、684路公交车在东单路口下车。

3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有10多万件文物、化石和标本,这里有动物之谜、植物世界、恐龙公园、古哺乳动物、古爬行动物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桥南大街126号

交通:乘坐7路、20路、35路、110路、120路公交车在天桥站下车。

4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收藏了10多万件近现代和民间艺术作品,包括建国初期、清代和明末艺术家的代表作,其中仅齐白石的作品就有410件。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伍肆街1号

交通:乘坐地铁5号线或6号线在东四站下车;或者乘坐103路、111路公交车在美术馆站下车。

5北京故宫博物馆

北京百工博物馆,又称百工坊,是国内首家汇聚全国大师,展示推广其技艺和作品,传播文化的大型工艺美术综合文化服务平台。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燕京八绝”,传统宫廷艺术的精髓。

开放时间:9:00-17: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光明路12号

交通:乘坐116、34、35、36、41、6、60路公交车在北京体育馆站下车。

6中国海关博物馆

中国海关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和资料18700余件。展品包括战国铜剑、宋代观音像、孔子鸟化石等珍贵文物,其中最特别的是“海关902”船。

开放时间:9:00-16:30(图书馆16:00停馆,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号

交通:地铁1号线、2号线到建国门C出口,向西走200米,左转,沿大茂胡同走150米;或者乘坐1路、52路、120路、126路、2路公交车在北京站东站下车。

7中国医学史博物馆

中国医学史博物馆展示了丰富的中医药文物:3000多部著名医学书籍、皇家手稿、书画拓片、陶瓷和玉器等。展览展示了中国医学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成就。

开放时间:周三13:30-16:30(节假日除外)(供参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18号

交通:乘坐24路、106路、107路公交车在东直门下车,然后走南巷到北新仓胡同。

8盛锡福博物馆

盛锡福博物馆是一座公益性的帽子文化博物馆,包括孙中山先生制作的海龙皮帽和为周恩来总理制作的毛线帽(复制品)。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街368号

交通:乘坐106、116、684路公交车在梁倩胡同站下车。

:西城区

1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有5622件永久展览藏品,基本上展示了古代文明

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木樨地站下车;或乘坐26路、45路、80路、114路、308路公交车在白云路站下车,向北100米即到。

2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厅,向游客展示元代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的生平成就。风景很美,曲径通幽。

开放时间:9:00-14:30(周一、周二闭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60号

交通:乘坐地铁2号线在积水潭站下车。

3北京鲁迅博物馆

博物馆包括鲁迅故居和鲁迅生平陈列馆。目前,博物馆有7万多件文物和书籍,主要包括鲁迅的手稿,他的生活史料,书籍,绘画和拓片。

开放时间:9:00-16:00(15:30进站,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内大街宫门口二巷19号

交通:地铁2号线阜成门站下车;或者乘坐13路、42路、61路、101路、102路、103路公交车在阜成门内站下车。

4国家文化宫

民族文化宫有5万多件少数民族珍贵文物;有24种少数民族语言和中文图书60多万册,值得一看。

开放时间:9:00-16:0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9号

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在西单站下车。

5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长春寺,分为城南乐园、民族团结等八个展区,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宣南文化的辉煌和博大精深。藏经阁前还有一棵500年的老树,值得一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春街9号

交通:乘坐5路、57路、109路、381路公交车在牛街西路站下车。

6中国消防博物馆

它由序厅、古代展厅、现代展厅和多媒体展厅四部分组成。展示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消防理念、消防组织、消防法制、消防技术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的悠久历史、丰富多彩的消防文化。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周二及法定节假日休息)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大街70号

交通:乘坐676、56路公交车在大观园西站下车。

7北京空竹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三个方面:历史,技术和技巧,以展示空竹的发展和演变,制作空竹技术的演变和各种摇空竹的技巧。

开放时间:9:00-16:30(周一休息)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保寺小星胡同9号

交通:乘坐19路、381路、38路、40路、57路、5路公交车在广安门内站下车。

:朝阳区

1中国农业博物馆

博物馆收藏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近5万件,其中文物2万余件,珍贵古籍3万余册。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休息)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北三环中路16号

交通:乘坐地铁10号线,在农展馆站下车。

2民航博物馆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涉及中国民航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Li2、BAe146、Il14等运输机,以及驼峰空运和两家航空公司的起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首都机场辅路民航200号

交通:乘坐359、946路公交车到和平农场东站下车。

3北京税务博物馆

馆内2941件青铜器、陶器、铁器、货币、票据、契约等历史文物,展现了源远流长的税收文化。其中《镇馆之宝》是乾隆年间旗人转卖北京中铁胡同房屋的契约。另外,公园的入口墙也很有纪念意义。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9:30至16:30(供参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号

交通:乘坐地铁10号线,太阳宫站下车;或者乘坐地铁13号线,在芍药居站下车。

4西藏文化博物馆

近千件珍贵的西藏文物见证了西藏的历史

5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博物馆

媒体博物馆拥有超过15000件藏品。是以广播电视为主体,涵盖印刷、广告、动漫、新媒体等文化产业元素为核心的特色博物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0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

交通:乘坐地铁八通线,在传媒大学站下车。

6中国**博物馆

展区由**的发明、美术片、儿童片等10个展区组成,收藏了3万多件珍贵的**拷贝、手稿、**海报、**器材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营路9号

交通:乘坐402、418路公交车在南高路站下车。

7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装博物馆

中国各民族的服饰、饰品、布艺一万多件,20世纪30年代彝族、藏族、羌族等近千幅珍贵的生活。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感受民族艺术之美,精致而美丽。

开放时间:周二、周四8:30-11:30,13:30-16:30;周六13:30-16:30(闭馆前30分钟,停止图书馆入口;节假日、寒暑假不开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路2号

交通:乘坐地铁13号线,在广西门站下车。

8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馆内共收藏医学历史文物930余件,古代线装书200余种,中医药书刊6000余种。从药用植物的标本到中药饮片,从药材到药丸,绝对让你眼花缭乱。

开放时间:周一、三、五、六8:30-16: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

交通:乘坐地铁5号线,在和平西桥站下车。

9北京禁毒教育基地

分为北京行动、船——历史回顾、蛇——揭毒、剑人民力量、路——人生选择等八个部分。在这里,游客可以更多地了解毒品的危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乡黄厂路

交通:乘坐363、535路公交车在五芳桥东站下车。

:海淀区

1海淀区博物馆

海滨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已达6000余件(套)。这些文物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再到近代的各个时期,涉及瓷器、玉器、金银器、青铜器等十余个品类。

开放时间:9:00-16:30(16:15闭馆,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8-1号

交通:乘坐地铁4号线、10号线在海淀黄庄站下车。

2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展厅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环境幽雅。展馆内有五个展厅和贵宾室,走廊上有画廊和书吧。目前,“一带一路”主题艺术展正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开放时间:9:00—16:00(供参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三环中路54号

交通:乘坐87路、360路、运通104路在紫竹院南门站下车。

3北京大学萨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

馆内藏品包括:石器、青铜器、甲骨文、陶器、瓷器、书画、铭文等类别。展览基本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七个部分。

开放时间:9:00-17:00(16:30进站)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校园

交通:乘坐332、333、584、106、114路公交车在北大西门站下车。

4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现有的展览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北方春秋》展览,二是校史展览。高速公路

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区:天空中的梦想、银鹰巡逻、神舟问天、空中走廊。展品包括P-61夜间战斗机、鹞式垂直起降飞机、Bo-2轰炸机等航天文物300余件,以及结构件、发动机、机载设备等珍贵实物。

开放时间:校内:周一至周六9:00-16:30;校外:周二周六9:00-12:00。

电话010-8233970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交通:乘坐地铁10号线,西土城站下车。

6中国化学工业博物馆

由博物馆序馆、古代化工馆、现代化工馆等8个馆组成。除了大量的文字、照片、图表、模型等展品外,每个展厅还收藏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类化工文物360余件。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00(周六、周日等国家法定节假日团体参观需提前三天预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2号

交通:乘坐26、718、740、983路公交车在中关村西站下车。

7中国蜜蜂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三个展厅,展出了500多幅和700多件标本、模型和物品。馆内有一具2300万年前的蜜蜂化石,是镇馆之宝。

开放时间:8:30-16: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卧佛寺西侧(进入北京植物园需要买票)

交通:乘坐331、505、563、360、318、698路公交车到北京植物园或卧佛寺站下车。

8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博物馆

展厅由世界艺术基本展厅、专题展厅和数字美术馆三部分组成。世界艺术基本展厅集中展示了世界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而特展则是该馆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

开放时间:9:00-17:00(16:10后停止检票,周一休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交通

2021关于天水博物馆恢复开放及预约流程

天水市博物馆担负着天水地域内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的征集、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和天水伏羲庙、天水民俗博物馆的保护维修与旅游资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