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中风脱证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4收藏

古籍中的中风脱证简介,第1张

中风脱证(apoplectic collapse)为病证名。是指以神志淡漠,甚则昏迷,气息微弱,大汗淋漓,口开手撒,脉微细欲绝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风重危证型之一。见何廉臣选编《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医宗必读》:“凡中风昏倒……若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肺绝,即是脱证。更有吐沫,直视,肉脱,筋骨痛,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妆,汗出如珠,皆脱绝之证。”

《金匮翼·中风统论》:“卒中之候,但见目合,口开,遗尿,自汗者,无论有邪无邪,总属脱证。脱则宜固,急在元气也。元气固,然后可以图邪气。参附汤。”

详见百科词条:中风脱证 [ 最后修订于2016/10/17 23:25:30 共185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治中风失音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治中风失音 1 拼音

zhì zhòng fēng shī yīn

2 处方

白僵蚕七枚为末。

3 功能主治

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

4 治中风失音的用法用量

用酒调服方寸匕,立效。

5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古籍中的治中风失音 《圣济总录》:[卷第七]中风失音

。则气道不宣。故令人失音。入脏则不能言语矣。治中风失音不语。羌活汤方羌活(去芦头二两半)甘草(炙)

《普济方》:[卷九十二诸风门]中风失音不语(附论)

邪搏而不末。灸熨内侧方羚羊角汤(出圣济总录)治中风失音。手足不遂。羚羊角(镑)芎细辛(去苗叶)木香

《太平圣惠方》:[卷第十九]治中风失音不语诸方

门户也。舌者。声之机。口者。声之扇也。风也。治中风失音不语。两目不开。短气欲死。宜服防风散方。防风

《卫生易简方》:[卷之一]诸风

故布蘸掩病上,正即止。左拓右;右拓左,大效。治中风失音不语,偏风口眼斜,时吐涎水,四肢麻痹,骨间疼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中风门]药方

太阳中风为病名,太阳经病之一,亦称太阳表虚证。中风是外感风邪之意,与猝然倒地、口眼㖞斜的中风不同。太阳中风的特征是发热恶风,汗出脉缓。《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注解伤寒论》卷二:“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也。……以卫为阳,卫外者也,病则不能卫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恶风也。”《伤寒溯源集·中风正治》:“中风,风伤卫也。……感之则为中风矣。然非独春令为然也,四时皆有之,唯春时为当令耳。发热者,风邪客于卫而郁蒸也,汗出恶风者,风邪袭于毛孔,卫气不能司其开阖之常,玄府不闭,故汗自出,腠理疏而不克任受风寒,故恶风也。”与猝然倒地、口眼斜的中风不同。治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详见百科词条:太阳中风 [ 最后修订于2015/10/26 19:01:20 共32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心脏中风的方剂 2 治疗心脏中风的穴位 3 治疗心脏中风的中成药 4 心脏中风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心脏中风 1 拼音

xīn zāng zhòng fēng

2 注解

心脏中风为病证名[1]。亦称心中风[1]。泛指风邪中于心而发生的证候[1]。《太平圣惠方·治心脏中风诸方》:“夫体虚之人,腠理疏泄,风邪外伤,搏于血脉。入于手少阴之经,则心神颠倒,言语謇涩,舌强口干,面赤头痛,翕翕发热,胸背拘急,手心热盛,但多偃卧,不得倾侧,忪悸汗出,恍惚不安,此皆风邪伤于心经,致有斯候,故曰心中风也。”

参见心中风:心中风为古病名[2]。又名心脏中风[2]。指风邪入中于心经而致的病证[2]。主症为发热,不能起,或但偃卧不可倾侧等[2]。《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诸病源候论·风病诸侯》:“心中风,但得偃卧,不得倾侧,汗出,……。”

3

古籍中的中风脱证简介

中风脱证(apoplectic collapse)为病证名。是指以神志淡漠,甚则昏迷,气息微弱,大汗淋漓,口开手撒,脉微细欲绝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