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5收藏

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第1张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是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论语为政第二

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原文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原文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2)养:音yàng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论语中关于孝道的句子如下:

1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 “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 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

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总是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最难。遇到事情时,子女为父母效劳;有好吃的,让父母享用,仅仅这样就算是孝顺了吗?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译文: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以他们的高寿,自己长大了而高兴,一方面因为他们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而忧惧。

1、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说话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做到这些之后,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2、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3、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多年不改变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4、 梦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梦懿子问怎样才是孝。孔子说:“不要顶撞父母,不要违抗父母的意愿)

5、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为子女的疾病担忧,子女少生病也算是孝了)

6、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今说的孝,只是能够养活父母。说到狗、马,也都能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和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7、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总是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最难。遇到事情时,子女为父母效劳;有好吃的,让父母享用,仅仅这样就算是孝顺了吗?其实还不够。)

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伺候父母,对他们的过错要稍加规劝,如果自己的规劝没有被听从,仍要尊敬他们,不加违抗,担忧他们但不怨恨他们)

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去远方求学或工作,如果必需要去,一定要告诉父母去的具体地方)

1诗经中有关孝的诗有什么

一、《诗经》中的孝论 《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今译:孝子孝孙的善行,会得到大福和长寿的报偿。 《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今译:牢记孝道,孝道就是生活的准则。 《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今译:孝子的孝行不绝,就会得到永远的赐福。 《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今译:具有孝道之美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闵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今译:对于先人,要永远尽孝。 《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今译:对列祖列宗无不孝敬,以求得他们的赐福。

2诗经中有关孝的诗有什么

一、《诗经》中的孝论

《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今译:孝子孝孙的善行,会得到大福和长寿的报偿。

《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今译:牢记孝道,孝道就是生活的准则。

《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今译:孝子的孝行不绝,就会得到永远的赐福。

《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今译:具有孝道之美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闵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今译:对于先人,要永远尽孝。

《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今译:对列祖列宗无不孝敬,以求得他们的赐福。

3诗经里有哪些讲孝道的句子

1《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

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

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2《诗经·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3《小雅·伐木》“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4《大雅·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5《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诗经》里的孝文化: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的表示祭祀孝敬祖先的诗句。孝作为中华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弘扬。

《诗经》反映了周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广泛。周代统治者重视教化,经常派官员到民间收集资料,而孝思想占据了当时社会伦理的极大部分,这样一来,《诗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孝道的记载。这些记载中既有关于孝的内涵、行孝的对象,也有关于行孝的方式,

4孝经里关于孝道人的诗经

1、孝经一通看在手

杜甫

《可叹》

2、家藏一卷古孝经

薛逢

《邻相反行》

3、孝经始向堂前彻

杜荀鹤

《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敕下时,年七岁》

4、孝经末后章

寒山

《诗三百三首》

5、孝经末后章

寒山

《诗三百三首》

6、读至孝经章句匝

王哲

《减字木兰花 自咏》

7、(臣尝于经筵论奏仁宗皇帝谥日明孝

苏轼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8、孝先经笥谑兼忘

苏轼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此诗为晁补之作?》

9、孝经论语教儿童

陆游

《农事稍间有作》

10、孝经章里观初学

陆游

《野步至近村》

11、孝经一生行不尽

陆游

《寓叹》

12、欲为乡邻讲孝经

陆游

《自咏绝句》

13、有人颁孝经;意欲口打贼

袁枚

《咏史》

14、孝先经笥谑兼忘

晁补之

《次韵棠美甥昼眠》

15、檀弓孝经不浪许

陈杰

《书徐经坂先志》

16、逐字教儿读孝经

仇远

《忆窊石章氏女子》

17、经言事父孝

林同

《圣人之孝十首·武王》

18、惟言在孝经

林同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刘瓛》

19、孝经虽始教

林同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王僧儒》

20、孝经惟泣诵

林同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徐份》

21、惟宝蒙求与孝经

刘克庄

《书画一首》

22、伊大孝是经

宋祁

《顺祀诗》

23、孝先经笥谑兼忘

苏轼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

24、孝庙经帷盛表章

项安世

《挽程尚书词》

25、孝经题幼志

许月卿

《暮春联句九首》

26、手抄孝经不彻章

杨万里

《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

27、传家刻孝经

赵蕃

《魏辰州生日》

28、令因涕出受孝经

赵与泌

《劝孝》

5关于孝的诗句大全

1、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3、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4、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着

6、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8、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

9、顾我,复我。——《诗经》

10、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1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2、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14、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15、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6、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7、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8、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9、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2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2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2、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23、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6关于孝的诗句

这个有点多啊……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

——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7关于孝道的诗句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扩展资料: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

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

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搜狗百科-游子吟

搜狗百科-孝道

学而第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政第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里仁第四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颜渊第十二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季氏第十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阳货第十七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