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电的古代,古人为了照明用的都是什么样的“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4收藏

在没有电的古代,古人为了照明用的都是什么样的“灯”?,第1张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在古代社会普遍的生活规律,没有电灯加持的古人无法改造自然也就无法抵抗自然规律,大部分情况下天一黑就得回家睡觉了。但是古代也并非没有夜生活,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之后人们也开始向夜晚进发,在宋代就有最繁荣的夜市,开封城内夜夜笙歌,夜市连着昼市,市市不息。

既然要在夜晚生活、活动必然少不了照明工具,那没有电灯的古人是如何进行照明的呢?又是使用哪些照明工具呢?

说到照明工具无疑就是"灯"了,但凡照明工具都可以叫做灯,研究照明工具也就是研究古人发明了哪些灯。从最开始的火把到后面的油灯、蜡烛等等,古代灯具使用的燃料、制作工艺各不相同也具有不同的作用。那我们就来看一下古人是如何照明的吧!

“灯”与灯具"灯"字的来历

"灯"是一个形声字,本意是放逐烛火用以照明的器具。最早来说应该是"镫",是早起的祭祀用的礼器。"镫"最开始的作用和碗差不多是用来装盛熟食的器具,一般用于礼仪祭祀的贡品台上。而"镫"成为照明器具则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及称呼的转换。

《尔雅·释器》记载:"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

这里的"豆"是古代的一种器具,形状像一个大号的高脚杯只不过上部分不是杯子而是一个盘子,豆配有一个盘盖,用以盛放食物。豆出现于新石器的晚期,后来在春秋时期大量的出现,我们在看春秋战国时候的电视剧里面还可以看到诸侯吃饭时候桌子上的高脚盘就是豆。

豆有木质、竹质、青铜、瓦质等等,而后来的瓦质脱离了作为食器的功能成为祭祀所用的灯具被称为"登"(通"镫")。在秦代以后汉字隶变,以"火"为形声创作了"灯"代替"镫"作为照明器具对应的文字。

古时的灯具

我国古代出现的最早的灯具就是豆形灯,材质由一开始的陶到后面的青铜,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候已经定型了。豆形铜灯上部为浅浅的盥状,形似王莲的叶片。其下拥有细长细长的烛钎也有形似葫芦的把子,底座为喇叭口。

有些王公贵族使用的豆形铜灯都有两个烛台,分别一高一低可以点燃放置两盏灯,灯台的底座一般为一个小人双手各托举起一个烛台。所以豆形灯除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装饰和观赏价值。豆形灯上大都刻有铭文,记叙了一些事情,也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古代常见的灯具还有烛台,顾名思义就是放置蜡烛的台子。相比豆形灯来说烛台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只要带有尖钉或者空穴可以托住一直蜡烛其他部分的造型可以随意的设计。材质也可以是木质、瓷器、铁质、青铜等等。

《天宝遗事》载:"甲王以檀木刻童子,每夜饮,列执华烛,故名烛奴。"

唐代的贵族会用名贵的紫檀木去雕刻成童子的形状做烛台叫作"烛奴",极具观赏性和修饰性。

照明方式的变迁自然光与火光

原始社会茹毛饮血时代人们白天捕猎和收集食物进行娱乐活动而到了晚上只能快速的进入自己的洞穴里面躲避猛兽的侵袭。那时候的照明方式完全取决于来自太阳的自然光照明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而后来雷电、太阳的聚焦、发酵等因素造成了自然的山火,在山火当中人类的祖先发现了火作用,可以用来加工食物也可以用来照明。

在火被发现利用之后人们就开始向黑夜进发用火来照亮大地、驱逐野兽。而正真的开始普及火光照明则是在燧人氏钻木取火之后,不用受限制于自然可以随意的创造出火光。

生生不息的篝火开始燃烧在原始人类的部落聚集地旁,那个时候的照明燃料就是木柴。火把是最早的移动照明设备,他们将蜡、油脂之类的可以燃烧的材料涂抹在树皮、木片上捆扎在一起点燃照明使用。

油灯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开始发明更加好用的照明设备,在春秋时候历史上最早的成型灯具——油灯就问世了。最开始油灯燃烧的材料是动物油脂,主要是以牛油居多。但是动物油脂燃烧起来味道刺鼻,烟雾弥漫就使用的感受来说很不好。其中牛油和羊油要好一些而猪油燃烧起来则是黑烟滚滚极其难闻。古人为了中和动物脂肪燃烧的难闻气味会在油灯中加入一些香料,这样闻起来没有那么的难闻。

相比于动物脂肪的容易获取人们掌握植物油的提取方法则更晚一些,但是植物油过于昂贵而且使用没有固体的油脂方便不太常用,好处就是没有难闻的气味而且耐烧,一般多为菜籽油、麻籽油、桐油等。无论是动物油脂还是植物油对于古代的普通百姓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负担,所以才会出现"凿壁借光"之类的典故。除了动植物油古人还有过用石油当做油灯的燃料,用石油的好处是石油燃烧热量高因此带来的亮度要比普通灯油大很多而且很耐燃烧;缺点就是古代没有石油分拣技术原始的石油烧起来黑烟太大而且不完全燃烧的碳颗粒会熏黑屋子,价格也比较的昂贵。

除了燃烧的材料油灯的另一重要部分就是灯芯了,汉代的灯芯一般都是一根用去皮的麻搓成的麻绳或者是秸秆之类的硬质纤维植物。只有质地坚挺才可以立在灯油当中,同时还得具备一定的吸油性可以把油吸收上来燃烧。

在云南还有一种叫做"灯芯草"的植物,绑上几根细细的竹条作为支撑就可以做灯芯使用了。后来还有用棉纱之类的纺织品线作为灯芯,但是这种灯芯过于软烂无法直立只能设计特色的灯台结构放置。由于灯油昂贵古人还发明出了"省油灯",结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原本放灯油的空腔下面再来一个空腔在里面注水,这样灯燃烧的时候水可以降低灯的温度达到节约燃油的目的。

对于用不起油灯的人来说来有一种灯芯草蜡烛,实际上是介于油灯和蜡烛之间的照明物品。人们收割野外的灯芯草然后将灯芯草秸秆中心的木髓取出加工成灯芯。然后用这灯芯蘸取厨房中的边角料油水将灯芯吸收的饱饱的就制作成一根灯芯草蜡烛了。这样一根长达30厘米的蜡烛可以燃烧15分钟,对于没有能力使用油灯的普通百姓来说已经相当的好了。直到电灯普及之前在中国仍然还有使用灯芯草蜡烛的地方。

蜡烛

蜡烛的出现要晚于油灯,先秦时候有将芦苇和艾蒿捆在一起蘸上油脂点燃使用,还有在空心的芦苇中灌上蜜蜡用于照明。大约在汉朝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蜡烛才开始出现,制作蜡烛的工艺一直以来也是比较难以掌握的。汉朝时候蜡烛出现在贡品当中,皇帝进行赏赐大臣的时候也用蜡烛,这说明当时的蜡烛极其稀少和昂贵。

《西京杂记》有记载:"闽越王献高帝蜜烛二百支"

在此之后的千年之间蜡烛都是奢侈、昂贵、地位和财富的象征,直到封建社会接近末端蜡烛才得以放下身段走入寻常百姓家,是古代最顶级的照明物。我国最早的关于蜡烛的使用要属长信宫灯,长信宫灯是一盏青铜蜡烛灯,灯盘中心有插蜡烛的钎,灯中还有过滤灯烟减少污染的高科技设计,可以避免熏黑墙壁和灯具。

春秋战国时,照明用的油灯灯具开始出现,豆就是当时照明所用的工具,它是依照当时的食器——豆的形状制成。当时人们是用豆脂作为燃料,将豆脂盛放在陶制的小碗里,放上一根灯芯,点燃照明。秦朝也应该沿用春秋战国时的灯具。

灯彩,花灯,灯轮。

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除了照明以外,灯笼还有其他意义。

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徵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由于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

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周礼、司恒氏》载“凡邦之大事,供烛庭燎、烛麻烛也”,可见,周朝就有了烛灯。到了战国,灯的制造工艺蓬勃发展,这在屈原《楚辞》中就有所表述:“兰膏明烛华铜错”。

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入咸阳宫,秦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口衔灯,燃则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盈盈。”到了唐朝,元宵放灯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这之后,各地花灯活动尤为盛行。

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走兽、飞禽,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缝纫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

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它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工艺品,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

各地彩灯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上海的龙灯,用布制成;广东的走马灯,结构精巧;湘江温州的珠囤,用万千颗料珠穿制,精美壮观;北京的宫灯,感想典雅;河北霸县的老鼠攀葡萄灯、蝎子驮牌楼灯、麒麟灯、猪八戒灯、鸭子灯、金鱼灯、鸳鸯灯、题材诙谐、寓意明快。

中国古灯主要是用来生活照明的,但是也用特别功能的1生活照明 2花灯 3行军灯 4街灯(宫灯)5佛教用灯 6马灯

中国古灯材质种类繁多,大致分为青铜、陶器、瓷器、玻璃、木头、石头、铁、锡、金银烛台等。古代青铜灯也写作“锭”。式样很多,常见的上有盘, 用以盛油或插烛, 中有柱,下有底。有的底如雁足,称“雁足灯”。有的圆盘下有三短足,盘边有把,自身铭文称为“行灯”。有的铸成人形、鸟形、兽形、树形等。尚有周围有壁及可开合的门,以调节气流和照度,如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铜灯盛行于战国至汉晋。

古油灯有烛台、马灯、汽灯、油灯,造型也有很多种,玉灯、鎏金的灯、镀银的灯,近代又有玻璃灯、景泰蓝灯、合金的马灯等。

路灯并不代表古代的某个人,而是代表古代的照明器具。

古代对灯光的雅称有烛、照子、凤灯、镫、豆、晴虹、恒辉等。其中,烛是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也称为"火炬";豆是古籍中有记载:"灯源于豆,瓦豆谓之登。"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陶豆;恒辉是对长明灯的别称。

在没有电的古代,古人为了照明用的都是什么样的“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在古代社会普遍的生活规律,没有电灯加持的古人无法改造自然也就无法抵抗自然规律,大部分情况下天一黑就得回家睡觉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