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哪个朝代的金丹家已经能够人工制取纯净的砒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4收藏

我国哪个朝代的金丹家已经能够人工制取纯净的砒霜?,第1张

最迟到隋代,中国金丹家已知焙烧雄黄制得纯净的砒霜。隋代苏元明《太清石壁记》中的“太一雄黄丹”的炼法是:“雄黄三斤。右以铜器盛之,酢煮三日夜,毒尽,九日更加曝干。捣筛,以酢拌之。曝干七遍,然后一依‘召魂丹法’飞之,七日夜,白如雪,服之。”升炼产物“白如雪”,显然是As2O3。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金丹术交流有很大的发展。自从佛教在中国盛行以来,中国与毗邻的文明古国印度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不少僧人互相往返,两国间的学术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在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九中,有关于印度炼金术和长生药的记载,原文是:“譬如一两阿罗娑药,变千两铜以为真金,于彼药分无所损减,菩提心药亦复如是。”又说:“譬如有人服阿罗娑药,不瘦不老,延寿无穷,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服菩提心阿罗娑药,于无量劫在生死中。”这说明印度金丹术可能在此期间曾传入中国。据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五记载:“国王见宋云,……遣解魏语人问宋云曰:‘卿是日出人也?’宋云答曰:‘我国东界有大海水,日出其中,实如来旨。’王又问曰;’‘彼国出圣人否?’宋云具说周、孔、庄、老之德,次序蓬莱山上银阙金堂、神仙圣人并在其上。说管辂善卜,华佗治病,左慈方术;如此之事,分别说之。王曰‘若如卿言,即是佛国,我当命终,愿生彼国。’”其中提到的左慈是汉末三国时著名金丹家,宋云是516年北魏胡太后振到北印度的使者。这段记载说明中国僧人曾向印度人介绍过左慈的金丹术。

1、金丹期是道教修道过程的一种方法,修真的境界之一,往往代表了修真的门槛,踏入金丹即为神仙中人,可摆脱凡尘中的五谷轮回。

中国古代道家炼丹,分为内丹和外丹。外丹即采用各种矿物、植物等熔炼而成的丹药,《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的太上老君的金丹即是外丹,多用来治病救人,提升修行。

金丹期所修成的金丹,即为内丹。修炼内丹即把人体作炉鼎以体内的精、气作药物,用神烧炼,道教认为使精、气、神凝聚可结成圣胎,即可脱胎换骨而成仙。道家常言金丹大道,意思就是修成了金丹期,即得到了大道。

2、元婴:修炼元神,显化婴儿。丹道中炼化元神,简而言之是待一颗无形无质的金丹炼成以后,用粉碎虚空的方法脱离丹室,化做一颗莹莹灵丹,上冲中宫位置,寻本性而练化元神,谓之“明心”。阳神炼化纯圆,飞腾而上于脑中“见性”。

寻着离宫阴神,聚结合体在泥丸宫里,霞光满室,遍体生白。一战将息,而又回归于腹内元神处,合化为命胎。叠起莲台,虚养命胎,进而胎化元神,默默温养,直待紫气虚来时节,元婴养育健全,冉冉而出天门,旋而又回。

元婴修炼成功过后,就已经是半仙之体了,有人说元婴有形,有人说元婴无形,指的是返回”婴儿”(即无损)的境地。

道教十分重视保持“婴儿”“赤子”的状态,即返璞归真通过修炼达到清净无为之境心灵犹如婴儿一样,元婴的修炼也是内丹修炼的一种方式,所以这种修炼方式在道教中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小说作者的捏造。

简单的说元婴是指修真之人凝聚全身元气,化成的一个纯能量体的自己,也就是一个缩小版的自己。

元婴一词应该是从这里来的,此道练到最高境界应该是可以练成元婴,常见于修真小说中。

3、所谓化神就是说人的精神上开始产生变化了。前面的几个境界可以说都是主要修炼的肉体,到了元婴之后了,就主要修炼精神了。修炼精神就主要靠悟性了,所以,很多人都卡在了这一境界,因为悟性不足的话,永远也摸不到化神的门槛。

等到化神成功之后,精神力会大涨,在化神境的进一步修炼下,人的肉身和精神都会到达一个巅峰,然后就可以渡劫了。

修炼方法

世俗修真门派以东派、西派、南派、北派、中派划分,隐世门派为古仙派(古仙亦有分别,此处不便多述)。根据门派不同,所持论调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情况又不同,功法亦千变万化。简而言之,修真方法无人引路不可私自修习,否则后患无穷,如今慕仙之士也要防止上当受骗。

坤元经(女子修炼功法),为孙不二撰写。清代贺龙骧编气功内丹术女功丛书时,收书17种,共计19卷,其中有一卷便是《坤元经》,清代的《大成捷要》中也对此功法有收录,可在网上找到原文。世人皆称此为气功修炼功法,乃武学入门功法。

扩展资料

“观光”之法,是道家秘传的修炼法门,从前秘而不授,皆为师徒相传。观光的作用,就是为了炼性。吾人之性,原为虚无一光,在下生之前,来自宇宙。因此这时炼性的根本方法,谓之性功。有人以为道家所讲的“性”功就是道理,没有功夫,是未得明师传授性功之故。

性之根,在于两眉中间之一窍。此窍来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称为“祖窍”。初先静坐片刻,用前面所讲的“听息”法。身心入静之后,即将两目,似观非观,止于“祖窍”之前。这个“祖窍之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所讲“观祖窍”之法,是为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会见光。但是这个境界是自然的,万万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会见光,但为幻境,非为真性。许多炼气功的人士,往往就是进入魔境,不自觉察,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须要用“若有若无,似看非看”的意思,在无意有意之间,不可着意,又不可无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

心神微微放于“祖窍”,就能出现自己的性光。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不要管亿;开始似乎由外而来,发现之后,此时以心神稍微收摄之,凝定之,即以意照于白光中,此为聚性之功;继之由点而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如愚昧最后终于成为一片,而无波动,如此真性聚矣,而吾人已入大静。

光是性有表现,观光即知自大性的聚散。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生即定,光满性即满,光圆性即圆。王重阳祖师当初描摹其形状曰:“圆陀陀,光灼灼。”

圆者,是言其没有不规则的形状,灼者,是言其没有黑色的漏洞,这样才能到达“性光”的最高境界。进入这一境界,生死可了。但是如果不是深入大定,而且具备极高功德,就不可能达到。

观光的功夫,虽用“观”而其实不是在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修炼此功,须循序渐进,由光小而到光大,由弱而到光强,从波动鸸以光定,从片片而光聚。亦有人修炼多日,两眼漆黑,而从未见光,故不可追求。

注意:以上所言,“听息”与“观光”之道。虽似有为,其实无为;无为之中,无所不为。虽曰听息,其实无听;虽曰观光,其实无观。听息无息,息听于无;观光无光,光观于无。无息之息,谓之真息;无光之光,谓之真光。由此参悟真静。

“观光”的方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叫“回光”;听息之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称“调息”。因此此入所讲的静功修炼法,古人又称为“回光调息”。

《丘祖秘传大丹直指》论述“回光调息”说:“其法自两眼角收心一处,收到两眼中间,以一身心神,尽收此处,所谓‘乾坤大地一齐收来’是也”。

回光之法,还有另外的含义。是在观光之后,还要将此光照入下丹田,进一步再去做炼气的功夫,这个须要和筑基的第二步功法──吐纳结合炼习,在吐纳法中再作论述。

我国哪个朝代的金丹家已经能够人工制取纯净的砒霜?

最迟到隋代,中国金丹家已知焙烧雄黄制得纯净的砒霜。隋代苏元明《太清石壁记》中的“太一雄黄丹”的炼法是:“雄黄三斤。右以铜器盛之,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