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3收藏

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第1张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说明当时已进入犁耕阶段。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玉器发现很多,有璧、琮、璜、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与良渚遗址同类型的遗址,在长江下游的苏南,直至钱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区,分布较广,据战国古籍《鹖冠子》记载说“成鸠氏之国……兵强,世不可夺”,实际上就是说良渚文化集团的武力强大,天下无敌,考古学界统称为“良渚文化”。据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约5300-4000年,先后延续达千年之久。1986、1987年,从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为研究阶级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使世界上许多大博物馆对旧藏玉器重新鉴定、命名,使一些原被误认为是汉玉(实际上是良渚玉器)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1994年又发现了超巨型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确认是人工堆积的大土台,土层最厚处达102米,其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见。考古学界认为“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

1、石器

出土的石器有斧、凿、锛、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的使用,说明当时早已进入犁耕阶段。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

2、陶器

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轮制较普遍,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划花纹和镂孔。圈足器、三足器较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鱼鳍形或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大圈足浅腹盘、宽把带流杯等。

3、玉器

玉器的发现很多,有璧、琮、璜、坠、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据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约5300年至4200年,先后延续达千年之久。

4、蚕丝织品

20世纪50年代末,在湖州钱山漾遗址中出土属于良渚文化的纺织品遗存,其中包括丝线、麻布,更令人称奇

的是一块被鉴定为最早的“绢织物”的纺织品,材质是经过缫制的家蚕丝,其经纬密度达到每平方寸120根。这说明良渚文明已经掌握了相当发达的养蚕和纺织技术。古籍传说养蚕纺织的始祖是黄帝正妃嫘祖,从发现来看,丝织技术的发源地很可能应是东南中国的良渚文化。 5、鼎

在陶器时代,中原地区并不流行三足鼎,鼎的器型在良渚的发掘中却十分常见。鼎在其祭祀中的使用,已初具后来中原礼制的萌芽。

史前时期的祭祀遗迹,

缘何能实证数千年后的古籍记载?

风格迥异的远古陶器,

诉说着怎样的光阴变迁故事?

城头山的两千年兴衰史,

如何窥见早期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考古大会》第八期

带您走进城头山遗址,

探秘长江中游史前文化!

洞庭湖畔的澧阳平原,

一片圆形土岗

隆起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人们世世代代在此播种耕作,

而一段数千年前的岁月,

就深藏在这片沃土之中:

1979年7月的一天,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文化馆的

曹传松下乡工作,

在南岳村旁望见坦荡的平原上,

有一处土岗突兀地隆起。

这一发现让他好几天夜不能寐。

强烈的直觉指引着他回到土岗,

着手开始进行考古调查。

由此,

一段沉睡的 历史 被唤醒了。

自1991年起,

城头山遗址经历 15次 考古发掘,

出土文物 一万六千多件

发掘出 6300多年前的水稻田

6100多年前的城墙

以及浓缩了

岁月沉淀的丰富陶器……

就这样,

一座年代远超想象的史前城址

重现于世!

起源于中国的水稻,

是世界上最早

被人类驯化的农作物之一,

今天,

稻米养活了世界上

超过60%的人口。

湖南道县玉蟾岩,

发现了距今约一万多年的炭化稻;

距今8000到9000年间的

彭头山遗址中,

也发现了大量稻谷遗存。

澧县八十垱遗址

出土过近万粒

距今8000多年的炭化水稻,

在城头山遗址的发掘过程中,

再次发现了古水稻的踪迹。

1996年12月,

考古工作者曹传松

在城头山东门城墙探沟底部,

发现一条规则的土埂,

土埂两侧有厚达30厘米的

灰色平整软泥。

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

一个月后,

人们又发现了第二条土埂,

同时还有一块

覆盖着陶片的田螺标本,

以及泥土中的许多稻粒。

考古人判定,

这里曾经是一片水稻生长区。

随后,

第三条土埂被清理了出来,

三条土埂合围形成长条形区域。

考古专家对这片区域泥土

进行了光释光测年,

判定它距今6300年左右。

那么这片6300多年前的水稻,

究竟是野生的,

还是人工种植的呢?

在探秘空间中,

“考古推广团”的成员们

解开了水稻的秘密:

他们通过

对水稻基盘衔接面的撕扯痕迹,

判断出这些水稻

属于人工种植而成。

成熟的稻作农业体系,

促进了城头山的建立,

促进了 社会 的发展,

它成为长江中游地区

稻作农业发展影响下的一个缩影。

史前时期稻作农业

对中国文化基因的塑造,

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水稻的种植需要精耕细作,

是非常精密的一套程序。

它也因此影响了

长江流域人们的性格,

让他们变得更为细腻。

可以说,

一粒小小的稻谷

催生了一座大大的城,

推动了更灿烂的文明的萌发,

更积淀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稻作农业在史前时期的发展,

也成为 “以农为本、农耕中国”

文明基因的源头。

新石器时代的澧阳平原上,

先民们选择了

城头山作为定居场所,

开始挖壕筑墙。

沿地势而建的圆形城墙堆筑起来,

合围之内,

远古先民探寻着

与天地和谐共存的法则,

耕种劳作、繁衍生息。

1991年,

城头山遗址拉开了发掘大幕。

最先发掘出来的城墙,

成为当时考古学家研究的重点,

为了判定建造年代,

考古学家对城头山的西南城墙

进行解剖。

历时8年的发掘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

城墙共分四次修筑。

四期城墙间的土层里埋藏的

陶器、陶片等生活遗迹,

是城头山遗址

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密码。

从一期到四期城墙,

稻作农业水平在发展,

先民们的生产力也提高了,

城头山先民们

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

在节目中,

我们可以看到

城头山先民的生活场景:

在他们的居住区域,

各类房屋聚集于此,

祭坛区域

正在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各类精美的陶器

则在制陶作坊区域里诞生。

6000多年前的城头山先民,

就在这座圆形城池里,

繁衍生息。

从栽培水稻到筑城安家,

再到城中悠然有序的生活,

在城头山

我们不仅看到了

进入稻作农业 社会 之后,

人类改造自然,

又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

更看到了

长江中游地区史前人类

文化发展的片段。

城头山真的是

好比一段凝缩住的时光,

我们能从城头山遗址中

看到上一段时光奔涌而来的变化,

也能从城头山之后,

看到后一段奔涌而去的变迁,

身处其中,

经历一场 历史 的穿梭。

这还不够,

让我们跟随

《中国考古大会》的脚步,

继续在这条史前长河游览一番,

去看一看城头山里的时光记录器

——陶器。

陶器,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土与火的交集展现出伟大的创造,

改写了人类的 历史 。

六千多年前的城头山先民,

已经把这项技艺运用得炉火纯青。

城头山目前已发掘的十座陶窑,

其中七座位于城址中部,

有的专门用来烧制红烧土块,

用于建筑材料,

更多的是用来烧制各种器具。

规整的陶窑中遗留着灼烧的痕迹,

似乎还能让人感受到

几千年前制陶的余温。

拌料坑、贮水坑,

清晰地讲述着

城头山人井然有序的制陶工序。

邻近还有许多仅见柱洞,

不见基槽的遗迹,

有可能为简易工棚建筑,

它们与陶窑一起,

构成了完整的制陶区。

实用性和艺术性

同时出现在城头山陶器上,

这些来自远古的陶器,

不仅让我们窥见了

先民的生活样态,

更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

史前文化发展的 历史 脉络,

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实证。

节目还为观众们准备了

城头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复制品,

从一件件精美的陶器

与专家讲解中,

仿佛还原了炊烟袅袅,

一家其乐融融的城头山人

炊煮吃饭的场景。

这也恰恰体现了陶器是时光的记录器。

城头山跨越的五个文化期:

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

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

和石家河文化,

我们都能够找到相应年代的陶器。

都说城头山是长江流域的文明之山,

是长江文明的圣地。

城头山遗址的发掘,

让我们再一次确信:

稻作农业的起源,

造就了具有独特特点的

中华农耕文化。

今天我们一起感叹古人的智慧,

感慨今人的传承,

“吾辈生于今日,

幸于纸上之材料外,

更会创新性地守护好,

创造性地发扬好地下之材料”。

澧水下游,

洞庭湖畔,

城头山静卧其间,

先民们曾在此种稻制陶,

挖河筑城,

用智慧和勇气改善生存环境,

见证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

这是几十年考古揭示的一段 历史 ,

是稻作农业文明结出的丰硕果实。

7月17日(今天)17:30

锁定CCTV-4

一起来《中国考古大会》

身临其境地感受

新石器时代

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发展!

谁还知道山西普救寺的历史故事

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朝刘知远派郭威去讨伐,围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翌日破城,满城百姓得救,从此更名普救寺。

历史名剧《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当年,张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游玩。碰巧,在寺内看见了扶送父亲灵柩回乡时滞留在寺内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张生当年的读书处西轩,就在大雄宝殿的西侧。莺莺和她母亲、侍女红娘居住的黎花深院,就在大雄宝殿的东侧。在这里有张生越墙会莺莺的跳墙处,也有张生上墙踩踏过的杏树。

育阳桥的历史(传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是李白《南都行》中的诗句。南阳,简称“宛”,在这人杰地灵、风景秀美的地方有一条玉带一般的河流——白河。白河之上有五座大桥,淯阳桥便是其中之一。淯阳桥位于滨河路中段,是人与非机动车通向对岸的咽喉要道和观景佳地。

淯阳桥修建于一九九三年,工期六个月整,桥长四百三十米,宽八米。桥上共有8个精美别致的云形观望台。

桥是由6个V字形桥墩支撑,这样的拱式结构,既节省了建材下面又可以轻松过船,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是为一举三雕。

火神台内容历史

火神台亦称阏伯台、火星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 15 公里火星台村,火神台即阏伯台,又称火星台,台高1130米,周长300米,为夯土堆积而成,目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简介 火神台亦称阏伯台、火星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 15 公里火星台村。台高1130米,周长300米,为夯土堆积而成。

会期:春节过后即开始,正月初七是火神的生日,此天人最多,也是正会,延续到整个正月里。 地址:商丘市睢阳古城南门外,火神台景区和遂皇陵景区内。

景点:睢阳古城(城门城墙城楼),候方域故居,候询故居,文庙,南湖,应天书院,张巡祠,八关斋,火神台,隧皇陵等。 编辑本段历史 传说在原始社会时,继颛顼以后,帝喾为商地的部落联盟酋长。

帝喾看到商地 人民没有火,就让自己的儿子阏伯到这里任“火政”。阏伯尽职尽责,辛辛苦苦地为保 存火种做了许多事情。

他死后,人们就在他保存火种的土台上修了火神庙(或称阏伯祠) ,后来通称为火神台,阏伯是“火政”,为什么又成了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英雄呢?流 传在当地的另一则传说是这样讲的:阏伯原来是天上的“火神”,因偷着向人间投放火 种而违犯了天规,天帝要把他贬到凡间为民。阏伯将要从天上下来的时候,又偷偷将火 种藏在身上,带到了人间。

时隔不久,阏伯盗火的事让天帝知道了,于是,天帝发了一 场洪水,要淹没人间的火种,惩罚阏伯。 地上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吓得人们四处逃散。

阏伯为了保存火种,筑起了高台, 搭起了遮雨水的棚子,独自一人留在高台上看守火种。洪水退后,当人们从四面八方赶 回来的时候,高台上的火种还燃烧着,阏伯却饿死在火种旁。

这篇神话中的阏伯可以称 得上是东方的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英雄。 因为火神居住在高台之上,所以,在豫东地区,人们也将朝拜火神阏伯俗称为“朝 台”。

朝拜火神的时间,一年之中有三次。第一次是正月初七,传说这一天是火神的生日。

实际上,人们正月初一就开始往火神台聚集,直到二月二日方散,会期一个月,是一年中最 大的朝拜活动。庙会期间,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群众,纷纷涌向火神台,或带 着各种社火来这里表演,以娱悦火神。

第二次是农历四月四日,这是一个祭商星的日子, 会期10天。第三次是在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传说这一天是火神阏伯死的日子,会期10天。

像这样隆重,系统的祭祀活动在中国神话信仰民俗中是罕见的。 每年春节,商丘最热闹的地方数火神台庙会,老商丘人称“台会”,中国社科院、国家文物局、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确认,此处是我国最早的观星台遗址。

现有一组完整的古建筑,有大殿、拜殿、东西配殿和钟鼓楼。传说农历正月初七是阏伯的生日,届时,豫、鲁、苏、皖交界处群众纷纷朝台,形成规模盛大的古庙会,延续一月有余。

火神台正对着是一座戏楼,古已有之,近年又重新修建。火神台前看大戏也是当地重要的民俗。

豫剧不仅老年人爱听爱看,年轻人甚至娃娃也不例外。娃娃们也许听不懂看不明白,但他们同样喜欢这分热闹。

庙会时间“华商文化广场”每天上午各有演出,以杂技为主,包括高车踢碗、大型轻气功表演、硬气功表演等。花戏楼前每天上午、下午也有演出,主要以魔术表演为主。

“火文化广场”有吴桥杂技团、飞车团、训兽团、儿童游乐设施等。庙会期间,还有商丘各特色小吃,传统名吃、商丘土特产等布置名吃一条街,同时规划布置的还有旅游纪念品一条街、摄影画像一条街等。

。 商丘火神台春节庙会文化积淀深厚,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以“展示传统文化,再现民俗风情”为主题。庙会期间,各种文艺节目丰富多彩,民间民俗节目更是叫绝, 会期:春节过后即开始,正月初七是火神的生日,此天人最多,也是正会,延续到整个正月里。

地址:商丘市睢阳古城南门外,火神台景区和遂皇陵景区内。 景点:睢阳古城(城门城墙城楼),候方域故居,候询故居,文庙,南湖,应天书院,张巡祠,八关斋,火神台,隧皇陵等。

每年春节,商丘最热闹的地方数火神台庙会,老商丘人称“台会”,火神台即阏伯台,又称火星台,台高1130米,周长300米,为夯土堆积而成。中国社科院、国家文物局、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确认,此处是我国最早的观星台遗址。

现有一组完整的古建筑,有大殿、拜殿、东西配殿和钟鼓楼。传说农历正月初七是阏伯的生日,届时,豫、鲁、苏、皖交界处群众纷纷朝台,形成规模盛大的古庙会,延续一月有余。

火神台正对着是一座戏楼,古已有之,近年又重新修建。火神台前看大戏也是当地重要的民俗。

豫剧不仅老年人爱听爱看,年轻人甚至娃娃也不例外。娃娃们也许听不懂看不明白,但他们同样喜欢这分热闹。

戏楼旁还有盘鼓、舞狮、抬花轿、套圈以及卖各色小吃的,有吃有玩,好不热闹。“台会”期间同样是一个传统。

“台会”上各种农产品、农具、生活用品都有销售。 路线: 一,自驾车:连霍高速---商丘(过路费80元),下高速后有指示牌 二,火车:郑州--商丘, 出火车站右前方就是去火神台的公交车 2009年火神台春节庙会精彩纷呈 记者:江传锋 时间:2009年1月14日16:14 。

笋江桥的历史传说故事

又名“通济桥”,俗称“浮桥”,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新门外“石笋”附近的笋江上。

宋皇祐初(1049年)“造舟为梁”,名“履坦”,俗呼“浮桥”;

元丰七年(1084年)改名“通济”;

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僧人文会倡建石桥,因在古迹石笋附近的笋江上,故称“笋江桥”。

桥长235米,桥面宽57米,桥板长14米,宽1米,厚1米。有船形桥墩15座,桥板上有扶栏,桥南北墩上各立石塔4座,桥头石将军尚存,历代均有重修。现存清嘉庆、光绪的《重修大浮桥碑》2方。1962年在原桥上架高3米多,以钢筋水泥铺设桥面,原石桥桥墩基本保留原状。

河南境内的历史文化传说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在洛阳城东十多公里处,北背邙山,南面洛水;夕阳西下,晚霞映照白马寺红墙碧瓦的殿堂,衬托苍松翠柏,气象庄严。迎面看见山门上的“白马寺”三个字,人们不禁会问:“这与白马有什么关系?”

这得从许多古籍上记载的这个著名故事说起——公元 年(佛历六零八年,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夜里,汉明帝刘庄梦见金色神人,身带日光,飞行于皇宫殿庭,令人心悦。次日,刘庄就此询问群臣。一位博学多识的大臣说:“西方天竺国(古印度)有叫“佛”的神人,皇上可能是梦见佛了。”

刘庄于是派人西去讨求。这一行人过天山、越葱岭,在西域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内)遇到天竺沙门摄摩腾与竺法兰,就邀请二位来中国。他们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于六七年(东汉永平十年)一起回到京都洛阳。 第二年便建寺取名为“白马”据说该寺的名也是取自驮经的白马。

燃灯塔的历史和传说

燃灯塔(全称燃灯佛舍利塔,又有俗称通州塔)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北运河源头岸边。

燃灯佛舍利塔是古通州八景之一,位于通州区北端运河西岸,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通州的象征。塔共八角十三层,高约49米,塔基须弥座呈莲花形,塔内原有一尊燃灯佛石像。

塔原高48米,基围44米,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十三层,须弥座,双束腰,各面均嵌砖雕,塔身各角雕有佛像104尊,每椽悬风铎(铜铃)一枚,共2248枚,每枚外壁刻有善男信女的姓名。在十三层正南一面斗拱间有一块砖制诗碑由修塔僧撰刻七律一首。

塔顶自生榆树一株,树干直径17厘米,高37米,树龄200余年,塔顶长树实为罕见。现该树已移植到塔下葫芦湖畔。

燃灯佛舍利塔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人称古塔凌云。相传燃灯佛舍利塔是为了珍藏燃灯佛的舍利而建的,塔内供奉着燃灯佛祖的遗骨,并珍藏有佛祖舍利子。

据载,塔始建于北周,后历代多有维修。燃灯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十三层,略有收分,是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

又因塔距潞河数百米,影垂映河中,乾隆曾谓之“郡城塔景落波尖”。古籍记载它是辽代的遗物,但在1987年的修建中发现了新的证据。

在第13层的灶门砖刻上,有古诗一首:“巍巍古塔镇潞陵,时赖周唐人建立”等句,专家确认为北周的建筑,1979年它已经成为北京市的文保单位。这座古塔有悬铃2248枚,塔悬铜铃之多为世界之最。

尤其的古塔的倩影垂映在200米外的大运河上,云飞水流,绿树环拥,美不胜收,为古代文人墨客来到通州吟诗舞墨之处,留下美好传说无数。塔身13层横出一株榆树,想必是小鸟衔来种子,在凌云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为保护古塔,将榆树迁居塔下公园,如今枝繁叶茂,甚为壮观,被通州人视为自己的精神象征。传说很久以前,通州城北的潞河住着一条白色的孽龙。

每年春天它把河水全部喝干,使两岸庄稼干枯而死,夏天它又把满肚子的坏水吐出来,造成洪水泛滥成灾,淹没整个村庄和农田。为了与白龙斗争,百姓们春天掘井,夏天筑堤。

而白龙以沙填井,以更加肆虐的洪水冲垮堤岸。但百姓们不屈不挠,掘井筑堤不止,同白龙进行着殊死搏斗,保卫家园。

最后终于感动了玉皇大帝,派天神下凡为百姓建了这座宝塔,以燃灯佛的神威将白龙镇于塔下。燃灯佛还派来两个光明的使者——塔鹰和金鸡镇守宝塔。

后来塔鹰被佛招回西天,金鸡恋恋不舍。分别时金鸡忧伤地对塔鹰说:“你走后,我将形只影单,连给我遮阳光的都没有了。”

塔鹰闻听此言,就衔来一枚榆钱。不久古塔上就长出了一棵神奇的塔榆。

唐山大地震后,宝塔受到了影响, 出资修缮时,将塔上这棵塔榆移种在宝塔东边平地上。现今此树枝叶茂盛,造型美观,引来众多游人驻足欣赏。

据县志载,此塔始建于北周,唐、元、明诸代曾予以维修。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13层,略有收分。

原高48米,围44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此塔距潞河数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诗句。

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其身倾圮,发现一颗佛牙与数百粒舍利;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通州,对塔进行破坏;1976年唐山地震受损。1985年9月重修,塔刹增高5米,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宝珠四,添设避雷针,重修塔顶莲花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按原色油饰。

关于燃灯塔有很多很多的传说,其中之一就是舍利子放在了哪一层?这一直是个谜。清康熙18年,通州地区发生了七八级的大地震,燃灯塔塔身也轰然倒地。

据县志记载,当时很多人都看到塔里藏着的十几颗舍利子和一颗佛牙。后来重建时,舍利子和佛牙又被重新放置于塔身的“天宫”内。

“天宫到底在塔的哪一层却没有记载,里面到底有没有舍利子和佛牙也不清楚。”据有关专家说,上世纪80年代, 对塔进行了修缮。

“当时只修了第13层,现在只能肯定天宫不在第13层里。”。

据《燕山记游》载“盘山异记”:“每逢除夕佛灯出通州塔上,数千百光远绕盘山诸寺,至定光佛塔而止,或云塔中舍利光也”。另据《州志》载:“盘山佛光人皆见之,每除夕,山之云罩寺定光佛舍利塔与蓟州独乐寺观音阁,通州孤山宝塔皆有灯出,相往来,漏尽各返原处。”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通州,对塔进行破坏。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波及通州,塔基莲花震毁,塔身多处裂纹,一九八五年重修,增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玉珠四,设避雷针,重修莲花座,补铸铜铃,原色油新,塔榆移植平地。

昔日入云宝塔,通州标识,今天以被高楼大厦所包围,运处以难睹风彩,但是,由浮桥方向沿滨河北路南来,向西南望,尚可见昔日巍然宝塔依然矗立,可见塔基地势之高。燃灯塔的传说故事多于任何建筑,都与通州有关,还有传说:塔下通海,铁链锁着两条鲇鱼精,因其经常兴风作浪,无人能够镇压,便请来清朝协办大学士纪晓岚,将鱼亲自锁住,从此风平浪静,再无水患。

当你走近塔身时。

彤鱼氏的历史传说

传说,黄帝部落的先民们,从吃上熟食肉后,疾病大大减少。轩辕黄帝为彤鱼氏、方雷氏各记了一大功,并叫仓颉把这些发明创造记在功劳簿上。历史进展到今天,世界各国都认为唯独中国的饭菜好吃,中国的烹调技术很高。科学家也发现用筷子夹取食物,牵涉到肩部、胳膊、手掌、手指、手腕等30多个关节,50多条肌肉的运动。这对大脑、关节、肌肉的 锻炼十分有益。所以,用筷子进食有益于健康。特别是对儿童。这是中华民族一大文明。

银瓶山的历史传说

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南面管理区、瑶山管理区和谢岗镇林场,总面积为25183公顷。远处眺望,山头像一个瓶口,山腰和山脚像瓶身。传说这是观音娘娘逛游时,因被美丽的景色做吸引住了,把仙瓶忘拿了,久了变成这山的山头,所以称为银瓶山。银瓶山——东莞第一峰,素有“小九寨沟”之美誉,主峰银瓶嘴898米,远望像一尊银瓶,山尖如嘴。银瓶山流传着观音菩萨留瓶的美丽传说,至今还流传着有关苏东坡被银瓶陶醉的诗句:“银瓶山水天下流,风景美丽醉东坡,东坡攀登银瓶山,赞叹风景胜罗浮”。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距今至少有5000年历史,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上在5000年前,这里就已经发展到了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寻祖问源的圣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后发现两种异形的玉佩。专家们经过分析,弄清了这两种玉佩的非同一般的来历和用途。这两种玉佩都有着什么样的来历,又是做什么用的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81年,牛河梁遗址被首次发现,从1983年起,考古人员开始对遗址展开发掘。共有较为集中的遗址点16处。最有名的遗址点有女神庙遗址、祭坛、金字塔顶遗址和积石冢遗址。其中,积石冢遗址是该遗址的著名代表。积石冢遗址是一大片用石块堆砌起来的墓地,在这片墓地中,墓葬的规格已经有高低之分,随葬的物品的多寡,规格也各有不同,墓葬已经体现出鲜明的等级形式,甚至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人独尊,众星捧月”的思想。就在这些等级不同的墓葬里,考古人员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玉器。这其中,有两年玉佩的形式十分奇特。

第一件奇特的玉佩出土于N2Z1M24号墓,玉佩是在女性墓主的腹部发现。整个玉佩长179厘米,宽108厘米,绿色,泛黄,形状为单卷云形,还带有齿形结构。这件玉佩是做什么用的?仅仅是用于装饰吗?通过前期的考古发现,我们已经清楚,在牛河梁遗址所处的红山文化时期,已经有了完整的神话体系。于是,根据出土玉佩的墓葬等级,考古人员将墓主人的身份限定为神职人员。也就是说,这件玉佩的主人应该是一个巫师。随后,考古人员又在《楚辞》等古籍中找到线索,结合玉佩的形状和佩戴者是女性,考古人员给出了最终答案:这件玉佩,叫云君佩。

第二件奇特的玉佩出土于编号为N2Z1M27的墓中。玉佩整体呈绿色,高98厘米,宽286厘米。相比于云君佩,这件玉佩的鉴定简单许多。这件玉佩的主人,仍然是位巫师。不同的是,这件玉佩的样式太明确了,它的左右“双勾”,表现的就是一种兽面的两个腮,而两腮之间的牙齿,一方面是要表示神兽吐雨时的样子,同时,牙齿的稀疏多缝,更是体现了雨水稀疏而均匀地降落的样子。整件玉佩,基本上与甲骨文的“雨”字相像。因此,这件玉佩,就是传说中雨神专用的雨师佩。

两件玉佩,都是巫师的身份证,而且,这两位巫师还有着共同的工作,就是祈雨。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并不理解,比如降雨,人们通过观察和简单的理解,认为降雨主要有两个神仙负责,一个是云君,负责布云。当阴云密布天空的时候,负责降雨的雨神才会上场。

因此,在古代的祈雨仪式中,佩戴着云君佩的巫师和佩戴有雨师佩的巫师相继登场作法,才能最终向上天求来大雨。有意思的是,云君除了降雨,还留下过“朝云暮雨、巫山云雨”等传说。因此,云君不仅名气更大,而且其形象还是美丽的化身。所以在古代,能佩戴有云君佩的巫师,还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是位漂亮的女性才行。男巫师“高考”成绩再好,也只能佩戴雨师佩。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降雨的奥秘,而求雨一点儿科学根据都没有,只能归结于迷信的范畴。但是,辽宁博物馆收藏的奇怪玉佩,却在告诉我们祖先对“雨”这种自然现象的认知程度,而上面的两件宝贝,就是一段古老历史的象征,原始文明的最佳表现。

伯牙鼓琴的译文如下: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出处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吕氏春秋》一书中有关于伯牙绝弦的民间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古诗原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注释

鼓:弹奏。

听:倾听。

绝 :断绝。

志在太山:心中想到高山。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曰:说。

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 、“妙啊”或“太棒了”。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巍巍:高。

乎: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 :像……一样。

少选:一会儿,不久。

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典故介绍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和成连先生学古琴。那时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味,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经过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鼓琴遗址

伯牙鼓琴遗址现存争议的有两处:一处是武汉市汉阳区月湖湖畔的伯牙琴台(又称古琴台),另一处是石首市调关镇境内的调弦口。汉阳古琴台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抗日战争时期毁于炮火,解放后又重修。调关古调弦亭建于宋朝,由于年久失修毁于民国,后一直未予修复。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历代毁建多次,现有建筑大多为1949年后重修。新建的古琴台规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

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说明当时已进入犁耕阶段。出土的陶器,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