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有名阵法?它们是怎么由来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5收藏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有名阵法?它们是怎么由来的?,第1张

 在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阵法很多,比较出名的是诸葛亮的八阵图和薛仁贵创建的龙门阵,他们都是在战争之中存在的,八阵图是在夷陵之战当中,诸葛亮为了救刘备创建的;而龙门阵也是薛仁贵为了救李世民创建的一种阵法。

一、    诸葛亮在夷陵之战之后,为了救下自己的主公刘备,创建了一套比较独特的八阵图。

刘备在得知自己的兄弟关羽、张飞被东吴杀死之后,便想着去报仇,想要带着自己的七十万军队去攻打东吴。但是没想到在后来的结果当中,刘备在当时的时间里面,安营扎寨再者山坡下,被陆逊使用火烧连营的计策打败了,最后仓皇逃脱。在这个时候,当然,东吴陆逊会紧追不舍,但是快追到刘备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手下布置了一个新的阵法,这就是八阵图。八阵图在很多时候,不会用出来,在这个时候,救出了刘备,也限制了陆逊的前进,可以说非常有效的一种阵法,是非常厉害的一种阵法。

二、       薛仁贵在对抗辽东的时候,为了救下自己的主子皇帝,创建了比较出名的龙门阵。

李世民在当时的贞观之治里面,安逸久了,就不再追求新的发展。于是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于是在辽东的一些军队便开始蠢蠢欲动,于是葛舒文的军队便开始攻打,打败了唐朝的很多军队,在这个时候,薛仁贵选择了帮助李世民。在当时,他创建了一种新的阵法——龙门阵,葛舒文并不能打开这样的阵法,被薛仁贵狠狠淘汰了。

综上所述,在历史上,有两个很出名的阵法,一个是诸葛亮为了救自己的主公刘备创建的八阵图;另外一个就是薛仁贵为了救唐太宗李世民创建的龙门阵。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这一点无论陈寿在《三国志》当中的评价如何,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除了在战场上的直接的记载,诸葛亮对军队的装备、行伍的阵法也进行了改良。比如大名鼎鼎的“八阵图”。

在《三国演义》中,“八阵图”传得神乎其神,仅凭借一些石头就能将陆逊困在阵中。实际上的“八阵图”当然没有这种近乎玄幻的效果,不过仍然受到时人的推崇。而且还有过应用于车阵的战例。下面我就来聊一聊诸葛亮的“八阵图”。

“推演兵法,作八陈图”

诸葛亮精于“八阵图”,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八阵图”并非是诸葛亮的原创,诸葛亮充其量只是对“八阵图”进行了改进。有一种说法,“八阵图”是由黄帝时期发明的。中国有祖先崇拜的文化传统,很多发明都安在一些上古大贤的头上。

这种说法并非小编一人所言,古代人早就对这些发明人生产了怀疑。所以虽然有很多史料说“八阵图”是黄帝所创,但由于时代太过久远,这一点还是值得商榷的事情。

《唐李问对·卷上》:“臣按黄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

即便如此,在成书时间早于诸葛亮活跃时期的《孙膑兵法》中,也提到了“八阵图远”。事实上《孙膑兵法》中就有《八阵》一篇。这个史料足以说明,在诸葛亮之前,已经有类似“八阵图”的阵法。

《孙膑兵法·八阵》:“孙子曰: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

那么诸葛亮是还原了古阵法,还是对“八阵图”进行了改进呢?我以为是后者。毕竟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八阵图”被强调出来。如果仅仅是掌握“八阵图”,不至于在史书中强调这么一笔。

而且后来东晋权臣桓温在西伐的时候,曾在鱼复,也就是蜀汉时期的永安看到“八阵图”的遗址。很多人都不认识。如果是传统的“八阵图”,我以为应该不至于达到这样小众的程度。

众人不认识的原因应该就是诸葛亮对“八阵图”进行了改动。明人刘基的《兵法心要》中也是这样一种观点。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

《晋书·桓温传》:“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文武皆莫能识之。”

《兵法心要·阵法总说》:“昔诸葛忠武侯,推演八阵,得其新意。”

“八阵图”得到的评价

古人对诸葛亮的“八阵图”还是极为推崇的。西晋名将刘弘来到诸葛亮隐居的隆中,令一个叫做李兴的人写了一篇《诸葛亮故宅铭》,其中对“八阵图”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诸葛亮故宅铭》:“推子八阵,不在孙、吴。”

另外还有“用脚投票”的。蜀汉灭亡以后,曹魏实权人物司马昭命令陈勰学习、操练诸葛亮的阵法,很有可能就有“八阵图”。

《晋书·职官志》:“及蜀破后,令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

直到南北朝时期,北魏人高闾也上表建议士兵操练“八阵图”。

《魏书·高闾传》:“采诸葛亮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自己对“八阵图”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此事见于《水经注》,或引用《水经注》的《诸葛亮集》。

《诸葛亮集·八陈图法》:“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

“八阵图”的战例

虽然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提到了“八阵图”,但是没有明确地说明“八阵图”有什么实战上的表现。当然有可能在北伐的时候已经应用到了,尤其是面对司马懿的时候。

司马家吃了“八阵图”的亏,所以司马昭要陈勰学习。不过这只是一种可能存在的情况而已。那么“八阵图”实战的情况究竟如何呢?可以在《晋书·马隆传》中窥看一二。

在西晋咸宁四年(即公元278年)六月,凉州刺史杨欣与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的部将若罗拔能交战,战死;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一月,秃发树机能攻陷凉州。

这个时候马隆毛遂自荐,请求出兵平复凉州的叛乱。马隆仅率领三千五百个善射的精锐士兵,以及三年的军备,向凉州进发。

马隆只有三千五百人,远远低于秃发树机能的兵力。秃发树机能率领上万人袭扰、截杀马隆。马隆用兵车偏箱车,以“八阵图”的形式组成车阵。如果地势宽阔,则使用兵车和鹿角抵御秃发树机能的进攻;如果地势狭窄就将木屋安置在兵车上,从上面的孔洞向外射击。

利用这一套阵法,马隆以三千五百人成功突破了秃发树机能的超过万人的封锁。马隆的到来意味着一个信号,西晋并没有放弃凉州,中央王朝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

少数民族首领猝跋韩、且万能、没骨能归附马隆。马隆的军队强大起来。随后马隆与秃发树机能进行决战,成功击败秃发树机能。秃发树机能被部下所杀,凉州被马隆收复。

《晋书·马隆传》:“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隆到武威,虏大人猝跋韩、且万能等率万余落归降……又率善戎没骨能等与树机能大战,斩之,凉州遂平。”

《晋书·秃发乌孤载记》:“后为马隆所败,部下杀之以降。”

马隆的这次胜利,不仅仅是“八阵图”的功劳,也有善战的将士、精良的装备以及马隆本身的奇谋将略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八阵图”在这次战役中表现不俗,很具有实战的能力。

小结

由于后人的推崇以及《三国演义》的推波助澜,诸葛亮的“八阵图”被传得神乎其神,以至于仅仅是遗址都有冲天的杀气和迷惑敌人的能力。

而将这层神秘面纱揭下来以后,“八阵图”仍然是一种优秀的阵法,也经得起实战的考验。而改进“八阵图”也只是诸葛亮很多军事贡献中的一个,可见诸葛亮是不负军事家之名的。

战国时期《孙膑兵法》集先人之大成,将春秋以前的古阵总结为十阵。这“十阵”分别是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等。水阵和火阵讲的是水战和火战的战法,不是单纯的战斗队形,所以孙膑十阵实际上只有八种基本的战斗队形。 

方阵:方针是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的最基本队形。大的方阵都由小的方阵组成,这就叫“阵中容阵”,孙膑认为方阵应该“薄中厚方”,就是说方阵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中间兵力少,可以虚张声势。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御敌人进攻,方阵是一种攻防比较平衡的阵型。指挥等金鼓旗帜一般部署在方阵的后方。 

圆阵:圆阵是为了进行环形防御的。金鼓旗帜部署在中央,没有明显的弱点。 

疏阵:疏阵即疏散的战斗队形,方阵圆阵等均可疏开为疏阵。疏阵加大行列间距,通过多树旌旗、兵器、草人,夜间多点火把,以少数的兵力显示强大的实力。 

数阵:数阵就是密集的战斗队形,集中力量进行防御和进攻。 

锥形阵:就是前锋如锥形的战斗队形,锥形阵必须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可以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一种强调进攻突破的阵型,锥形阵又叫牡阵。 

雁形阵:所谓雁形阵是一种横向展开,左右两翼向前或者向后梯次排列的战斗队形,向前的是“V”字形,就像猿猴的两臂向前伸出一样,是一种用来包抄迂回的阵型,但是后方的防御比较薄弱。而向后的排列的就是倒”V”字形,则是保护两翼和后方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如果两翼是机动性比较强的骑兵,则在静止时,可获得处于中央步兵的保护与支援,而又可发挥进攻骑兵的威力,增加突然性。亚历山大在印度进行的会战就是近似于这样 

一种队形。 

钩形阵,钩形阵正面是方阵,两翼向后弯曲成钩形,保护侧翼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攻击后方指挥金鼓之所在。 

玄襄阵:这是一种迷惑敌人的假阵,队列间距很大,多数旗帜,鼓声不绝,模拟兵车行进的声音,步卒声音嘈杂,好像军队数量巨大,使用各种办法欺骗敌人。 

而令人汗颜的是,在这方面的研究,确是日本人占据领先地位,在许多日本所出的三国游戏和影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孙膑十阵影子。 

三国时期诸葛亮入蜀主政平定南蛮之后之后,蜀军的主要作战对象主要是曹魏的步骑兵联合部队,作战地域主要为山地,而蜀国缺乏马匹,于是诸葛亮排练“八阵图”。 

八阵实际上是三国时代以前早已存在的阵法。孙子有八阵,孙膑在《孙膑兵法》中也有《八阵》篇,在原有的古八阵基础上创新真的阵法,绘制阵图,最终形成“八阵图”,用以训练蜀军。所谓阵图,就是将阵法绘制成图形,画在锦上、纸上、地上或者用砂石堆砌,形成直观的实物,这就是阵图。诸葛亮纪录阵法的文字没有流传下来,八阵图在唐代就已经失传。但是据说诸葛亮曾经垒石作八阵图,据说鱼腹江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遗迹,就是诸葛亮所遗留的八阵图,结合关于诸葛亮八阵图的只言片语,进行合理模拟,现代兵家认为八阵是一种集团方阵,每个八阵都具有八个小阵分布在中央的中阵四周的八个方向上,八阵的中央是大将,金鼓旗帜,以及直属的兵马,这就是中阵。每个小阵都有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等代号。这就是《李唐问对》中的“阵数有九”的说法,所以宋代还有八阵叫做九军阵。 

而每个方向的阵编组为六小阵,中阵编组为十六小阵,整个大方阵共有六十四小阵,正好符合鱼腹江垒石遗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的数量。大方阵之后可能还有游骑构成的二十四小阵,一共是八十八小阵。这些小方阵可以是 骑兵、步兵、车队,由几十到几百不等组成,前排为弓弩手、中间为长兵器手、后排为短兵器手(有时排列顺序也不同)八阵为了迟滞敌人进攻,发挥蜀军弩兵的威力,在防御时还设置冲车、鹿角、铁蒺藜等障碍。 

诸葛八阵属于防御性阵型,好处是没有部署上的弱点,任何方向遭受攻击,整体大阵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一处遭到攻击,两翼相邻的阵可以自动变为两翼,保护支援遭受攻击之阵。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就是,这样复杂的诸葛八阵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训练,而且机动性较差,为了保持阵型的完整,前进时不允许奔跑,后退时不能猛跑。这就是《李唐问对》中的“以前为后, 以后为前,前无速度,退无遽走”。所以说八阵是一种 

防御性质的十分保守阵型。无大败,取得大胜同样也很困难。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同样多次攻打魏国,无大败也无大胜,不能说和蜀军采用八阵进行作战毫无关系。 

但是个人认为以上仅仅是诸葛八阵的基础或者原型,因为依靠这样一种僵化的阵型,以蜀国薄弱之力与曹魏抗衡几十年无大败,就仿佛并不可能,而与其传颂了千年的诸葛八阵地位也不相称,而且作战地域属于山地环境,而八阵更适合于步兵在平原作战。。。所以个人认为,诸葛八阵应该有许多变化,当阵地上有沟坎,林木等限制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且行军时,进攻时应该有各种变阵,不过由于资料所限,更加深入的研 

究诸葛亮八阵相当的困难。。。而且个人认为所谓诸葛八阵不仅仅是作战阵型,而是通过“八阵图”的训练,将蜀军作战指导思想、编制、训练等渗透给蜀军…… 

而唐代的李靖则是在诸葛八阵的基础上,编练六花阵……所谓六花阵,就是像“六出花”的阵型。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左虞侯军、后军、右军、右虞侯军,据《李卫公问对》记载,六花阵有圆阵、方阵、曲阵、纵阵、锐阵等阵型,这五种阵型各有五种变化,共有二十五种变化,大将可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攻防等需要采用不同的阵型。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诸葛亮的“八阵”,还会有各种变化的原因之一。。。 

宋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而自身又缺乏足够的数量与质量的骑兵,为了在平原上以步兵主力抗衡游牧民族的骑兵。所以,历朝历代中宋是最重视阵的朝代了……不过,宋代实行的是“将从中御”,每次将领出征,皇帝必然“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为了更好的控制领兵出战的将领,往往在出兵前授予将帅阵图,在深宫中规定前线的具体战法。所以,北宋统一之后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以失败而告终……而自宋以来,阵型的发展逐渐趋于保守。《武经总要》记载,宋军常用的阵型主要有常阵、平戎万全阵、和本朝八阵…… 

常阵:北宋军队征战,往往把部队分成前锋、后卫等各个部分,由各个部分分别组成的阵型,被称为“常阵”。换句话说北宋军队征战,往往将部队根据战术目的分成各个部分,组成“常阵”,然后组合在一起,进行战斗。它包括以下诸阵:先锋阵、策先锋阵、大阵、前阵、东西拐子马阵、无地分马、拒后阵、策殿后阵等。 

先锋阵,是由前锋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前锋部队类似于现代的前卫部队。前锋的任务是“御奔冲,陷坚阵,击锐师”,因此北宋也同历代一样,“选精兵,置先锋阵”。 

策先锋阵,是由策应先锋的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置阵在先锋阵后”。此阵由“骑将一员统之”。当“先锋抗敌或兵势不支,则策先锋为应援”,以制敌“奔突”。 

大阵,亦称中军阵,是由主力马、步军所组成的战斗队形。一般成长阵(纵队)或方阵。 

排阵时,“以步军枪刀手在前,杂以旁牌、标枪,当阵面联布、木拒马,或间以大车,谓之‘阵脚兵’”。而强弓劲弩在其后排列。同时,“一阵开四门,骑兵居其中,候出战,即开门放战队出”。总之,主力是以“车营”的形式,排成四面防敌“戎马突驰”的阵势。需要出战时,四面开门,放“战队”出战。 

前阵: 是部署于“中军大阵之前”的奇兵。《武经总要》说,“当敌以正阵,决胜以奇兵,前后左右俱能相应,则常胜而无败”。。。《武经总要》还引述风后握奇图和辽军布阵之法,认为奇兵数应占大阵兵数1/3左右。 

东西拐子马阵: 这是直接保护大阵的一种布阵,“为大阵之左右翼”。之所以置此阵,是鉴于“夷狄用兵,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阵,以为救援”。此阵兵力数目,也是量大阵兵的人数而为之,且临时抽拣而成。 

无地分马: 是中军大阵所控制的机动部队。布置在“大将军营阵”的四周,“备缓急驱使”。其兵由各指挥(营级单位?)所组成的战队里抽调。机动部队的多少,“临时分置,无定数”。 

拒后阵: 亦称“殿后”,是由后卫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布阵于中军大阵之后,以防敌人从后面袭击。宋人认为,在“军阵之制,粮道居后”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粮道断绝”,布拒后阵很有必要。《武经总要》说,宋太宗对辽几次作战的失败,都与“粮道”被敌“断绝”有一定关系。因此,从真宗开始,则注意置“兵殿其后”,以便“缓急用之,无腹背受敌之患”。 

策殿后”阵: 是由策应殿后的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它在拒后阵与主力之间布阵。 

平戎万全阵: 是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制作并授予大将军的,所以颇受重视。平戎万全阵是由前后左中右五军组成,约十七里见方的正方形大阵(个人认为此方阵如此拓展纵深,可压缩敌人骑兵机动的空间)把主力步兵部署在阵势的中央,加强战车,组成三个车营增强步兵的防御能力与攻击能力,把骑兵部署在前后左右担任警戒和掩护中央大阵……这是一种保守的防御阵型,达到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可在平原对抗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目的。 

中军大阵由三个方阵排列而成,是全阵的主力……每个方阵周长二十里(折合360步×20=7200步)。每五步为一“地分”,每“地分”用大车一乘,步兵二十二人防守,另有无地分兵(即机动的预备队)五千人居方阵中,每方阵共用步兵三万六千六百八十人。三个方阵共十一万零四十人,另外加望子(即观察兵、陈望哨兵)二百四十人,总共步兵十一万零二百八十人…… 

前阵与后阵(即前锋与殿后),各两列骑兵。。。前列骑兵六十二队,每队五十骑,共三千一百名骑兵。后列六十二队,每队三十名骑兵,共一千八百六十名骑兵。两列共四千九百六十名骑兵,另加探子(侦察)四十名骑兵,总共五千名骑兵。前后两阵共一万名骑兵。。。 

东西稍阵(即左、右翼),各两列。前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五十名骑兵,共六千二百五十名骑兵;后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三十名骑兵,共三千七百五十名骑兵。每阵共一万名骑兵,另有探子六百五十名骑兵,总共二万零六百五十名骑兵。。。 

平戎万全阵,所用兵力共十四万零九百零三人(主力步兵十一万零二百八十人,前、后、左、右各阵骑兵三万六百五十人),另外还有用作车营防御的大车一千四百四十乘。该阵中军大阵的正面宽约十七里(每个方阵正面与纵深各五里,方阵与方阵间隔一里);前后两阵每队正面六十五步,正面共约一十一里零七十步(65步×62=4030步,折合11里70步);左、右两阵,每队占地五十步,正面共约十七里一百三十步(50步×125=6250步,折合17里130步)…… 

本朝八阵:据《武经总要•本朝八阵法》记载,北宋所谓的本朝八阵,系指方阵、圆阵、牝阵、牡阵、冲方阵、罘置阵、车轮阵、雁形阵共八阵…… 

八阵所用的兵力和编队参照了李靖阵法,即:每种阵均用马步军共一万四千人列成。其中,步军编为二百队,每队五十人,计一万人;马军八十队,每队五十人,计四千人。每种阵,都按唐代军队那样,区分为中军、左右虞候、左右和前后共七军。各阵阵中“每十人 

为列,皆面面相向,背背相承”。“一卒占地二步,一马纵广二步”。“本朝八阵”除圆阵(因与车轮阵同形异名)外,《武经总要》中均附有阵图。各阵图中兵队的名称,沿袭唐朝。。。图中的“驻队”,即北宋的“阵脚兵”(所谓阵脚兵,就是这些兵力是为了布阵的初期,占领足够地域,防止敌人冲阵,保护自己从容布阵的,而在布阵完成之后则是保持阵势的形状而存在,往往由弓弩手为主力构成,我们听评书或者看旧小说中,往往有弓箭手射住阵脚之说,就是为此);图中的“战锋队”、“战队”、“跳荡”、“奇兵”,就是北宋的阵内战兵及无地分兵。。。图中的七军名称也是沿用了唐朝的军事语汇,比如:右虞候、右军,即北宋的先锋、策先锋将;前军、后军,即北宋的左肋、右肋将;左虞候、左军,即北宋的殿后、策殿后将。 

北宋的本朝八阵名曰八阵,但因圆阵与车轮阵本是同阵异名,故实际仅有七种阵。综观这八阵阵名、七阵阵图和《武经总要》所作的说明可以看出:八阵的阵名,都与前代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在各种阵形的排列方法上,则与前代有本质不同。古八阵,都是军队主力排列方式的变化,而宋所谓的“本朝八阵”,除了圆阵与车轮阵以外主力总是列成对四周防御的方阵,只是以一少部兵力,在主力方阵的前后左右,作些象征性的变化,用以附会象征古意,这和古八阵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本朝八阵可以说是一种变了形的方阵。。。 

前代八阵虽然也有防御队形,但主要的还是进攻队形,而宋的“本朝八阵”,从实质上看,通通变成了的四面防御队形。也就是说,各阵的主力仍然未脱离单纯防御的模式,与其前代军队的进攻精神无一继承。这种情形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与北宋采取单纯防御的的保守军事思想有关。 

当然,这和当时所面对的威胁也有关,因为宋代与前代不同,缺乏骑兵,而又面临机动性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士,所以两翼和侧后方向总是遭受威胁,方阵圆阵等面向四面防御的阵型确实是防御骑兵迂回包抄,而古八阵以主力设置为雁形、锥形等阵形,是一种面向某一方向的进攻阵形,侧翼的防御大大减弱了(实际上, 个人认为古八阵是一种组合的阵型,个个部分排列成古八阵,然后再组成一个更大的阵势。。。其中,还应有各种阵型之 

间的变化方法,不过今天已经都不可考,而这些东西才是我国古阵精髓之所在,穷究与各阵型的排列方式与形状,只不过得其形,而不得其神。。。不过是我国古阵的皮毛而已。。。),在缺乏足够骑兵的情况下,使用步兵排列的阵形向机动性极强的骑兵进攻仿佛并不可能,因为战况不利的时候,骑兵可以随时脱离战斗,或者迂回进攻侧后方向,所以说,采取方阵或者圆阵的阵形在野战中对骑兵进行防御还是合适的。。。宋的本朝八阵错就 

错在不应该搞这么多花点,如果方阵能够奏效的花,干嘛把事情复杂化,非得搞出个不伦不类的八阵呢。。。看来这也是脱离了实际战阵文人的产物。当然也不排除《武经总要》的阵图不准确的可能。 

宋军中骑兵十分缺乏,只占全军总数的七分之一,骑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无马(《李卫公问对》中,李靖主张在骑兵营地设置木马,以利于骑兵训练上下马,真不知道这是因为缺马还是因为习惯如此,不过可能是现代鞍马的来源也说不定)。最高曾达十之八九无马如刘光世军五万二千人,仅有三千多战马,可见宋军缺马到何种地步。。。另外宋马体形较小,一般约136米,按现在的标准也不算大马韩世忠曾向高宗献马一匹,“高五尺一寸,云非人臣敢骑”,约合158米,而这已是宋朝罕见的大马了。为了对付游牧民族骑兵,宋代在阵形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企图在野战中以步抗骑。两宋时期个人认为有两种阵形值得一提,那就是宋代的弩阵和叠阵。 

弩阵是一种发扬蹶张弩(一种用脚蹬拉上弦的弩,威力要比用手上弦的臂张弩大)威力的阵形。分成三列,从后至前,第一排上弦,第二排上箭进弩,第三排瞄准射击。运用时,第三排射击后,则通过两列之间的空隙,回到第一排身后上弦,第二排进弩之后,进入瞄准射击状态,如此循环反复。获得持续的较密集的远程打击能力。 

叠阵是宋代四川吴氏兄弟创立,见于《宋史》,也是分为三列,刀枪持长兵者居前,弓在后,最后为神臂弩或者为踏蹬弩。这是接近实战要求的,作战时,全军跪坐,当敌接近至100步时,令一神臂弓手起立射之(这是为了测距),若可入敌阵,则神臂弓手俱发敌接近至70步时,令一平射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敌阵,则平射弓手俱发。当敌至拒马,则枪兵与之肉搏。如此,使用远程打击武器层层拦截防御,削弱敌骑兵迅速机动的能力,使野战中步抗骑成为可能。 

下面再来谈谈明军阵形。到了明代中后期,由于火器的大量使用,使得冷兵器时代较为密集的队形会造成较大的伤亡。而东南沿海地带,平原较少,山地较多,大型阵势展不开。 

而面对倭寇在我东南沿海劫掠的威胁,倭寇中有不少是属于流浪武士,单兵作战能力强,使用武士刀等兵器,尤其善于“跳战”之法,采用较为松散的阵形,明军在遇到凶悍的倭寇时,往往陷于被动。所以戚继光发展了一种小集中,大分散的鸳鸯阵,由大阵变小阵,由密集变为疏散,这是阵形的一种创新。 

戚继光鸳鸯阵:12人为最基本的战斗单位,这一阵形,最前为两个牌手,分别是长牌手、藤牌手(其中一个为队长),然后是跟着狼铣手两名、再次是四个长枪手,最后是两个短兵手。作战时以藤牌防护远程射击兵器(这时候牌手面向敌人,其余人排成纵队,其余人躲在牌手后面,),以狼铣为进攻主力,以长枪取人性命,短兵是防止敌人进身,或者长兵疲惫时进攻的。鸳鸯阵的再抗倭战斗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鸳鸯阵是最基本的阵形,还有许多变化。 

比如成两伍纵队的鸳鸯阵,这是基本阵; 

由鸳鸯阵变化的两仪阵(两伍分开); 

大三才阵横队,就是把两伍并列的队形变成横队,队长持牌居中,左右各一 狼铣,狼铣左右为两长枪拥一牌(实际上这还有其他伍交错排列),短兵在后。。。这是为了在比较宽的横路上战斗运用的; 

小三才阵横队,“狼铣居中,左右各一长枪,长枪左右短兵和牌,一伍平列”,这是在窄路上采用的阵形; 一头两翼一尾阵,把参战部队分成四部分,最前者为头,是正兵,主要的进攻部队;两翼为奇兵,保护头的侧后方向,在适当时机进攻敌人的侧翼,尾是策应部队(相当于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任意方。。。 

清代军阵,在清代军阵中值得一提就是太平军的各种阵法。 

牵线阵:这是一种行军的战斗队形,类似于现代的行军纵队。行军时,必下令作牵线阵行走,每个两司马执旗一面,后随二十五人;一百人则张卒长旗一面;五百人则张旅帅旗一面;二千五百人则张师帅旗一面;一万二千五百人则张军帅旗一面。一军接着一军前进。宽路则分双行,狭路则单行,鱼贯以进。在行军中,一旦发生遭遇战,首尾蟠曲钩连,顷刻聚集,结成圆阵。如果战事不利,统将敲锣为信号退却,仍守牵线阵战斗队形,这时按照路宽,分为十行二十行都可以,但不得斜奔旁走,亦必鱼贯而牵线阵急趋,敌往往追赶不上,即追上了,见队伍不乱,也不敢穷追。 

螃蟹阵:这是一种三队平行配置的战斗队形,中间一队人数少,两翼的人数多,形似螃蟹,所以叫做螃蟹阵。这一种阵法,极为灵活,还根据敌情变化极多。。。如敌仅分左右两队,就以阵的中队分益左右翼,也成两队。如敌前后各一队,就合左右翼的前锋为一队,以左右翼后半与中间一队合而平列,以为前队接应。如敌左一队兵多,则变偏左阵。右一队兵多,则变偏右阵。如敌出四、五队,也分为四、五队次第迎击。。。其大螃蟹包小螃蟹阵尤为著名,其法或先以小阵与敌交战,后出大阵包围,或诈败诱追,伏兵四起,将敌包围。。。螃蟹阵变化虽然复杂,但损左益右,移后置前,运用之妙,在于统将根据敌情,临时指挥。。。其进退开合的疾徐,只须几个大旗手娴习,全军望大旗向那里就向那里奔赴。所以一军用了几个大旗手,便可以指挥万众,略无参差,提纲挈领,深得以简驭繁的妙用螃蟹阵(一作蟹螯阵),又称为荷包阵,也称为莲花抄尾阵。)。。。 

百鸟阵:这是一种使用疑兵的阵法。特别适合平川旷野与敌作战,以二十五人为一小队,把部队分为一百几十队,好似天空散布繁星那样,使敌人惊疑不知人数多少,每队人数都同,又不知应先攻何处,傍徨不进,每因此被打败。。。 

下面是军阵图(还有别的阵图要不要) 。

在古代军事战争领域,阵法是真实存在过的一种常规战术。但阵法远没有演义传说中那么神奇,三国时诸葛亮留下的八阵图,并不能像《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样困住敌方军队,那种说法完全是对八阵图的误解。

一、阵法不仅存在,而且是古代军队的常规战术

众所周知,每一次战争,都需要动用成千上万名战士参战。这么多人聚集到一起,决不能乱七八糟挤在一起,无论行进、作战、扎营,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阵型才能便于主帅统一指挥,才能高效率地执行作战任务,才能在战场上更好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阵法由此应运而生。

历代兵家都对阵法非常重视,创造了许多有名的阵法。《太公兵法》中有“太公阵”,《司马法》中有“五行阵”,诸葛亮创立“八阵图”,隋朝名将韩擒虎创立过“九军阵”,唐朝名将李靖创造过“六花阵”,宋代更是阵法发展的高峰期,出现过名噪一时的“平戎万全阵”。

二、三国的八阵图不能困住军队,但确实具有一定的实战效能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显然是个军事外行,对八阵图一知半解,进行了不切合实际的夸张演绎,在他笔下,敌方千军万马走入八阵图,就会被困在其中迷失方向,难以走出。这种说法是对八阵图不正确的理解。

诸葛亮虽没有留下应用八阵图实战的记载,但西晋武将马隆,却曾经活学活用八阵图,大破鲜卑猛将秃发树机能。秃发树机能手下有数万精锐骑兵,勇不可当。《晋书》记载,马隆只带了三千步兵,然后“依八阵图做偏厢车”,利用八阵图摆成战车阵,大获全胜。

由此可见,阵法是古代真实存在的一种常规战术,八阵图并不能困住军队,但也能在实战中发挥很大作用。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有名阵法?它们是怎么由来的?

 在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阵法很多,比较出名的是诸葛亮的八阵图和薛仁贵创建的龙门阵,他们都是在战争之中存在的,八阵图是在夷陵之战当中,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