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家被誉为一门三院士都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3收藏

梁启超家被誉为一门三院士都是谁,第1张

梁家是文化界的传奇家族。在梁启超的教育下,九个子女个个皆是某一领域专家,在中国科学史乃至世界上流传着“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就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1、作用

  吴晗在《谈骨气》一文中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就引用孟子的话阐释了什么叫“有骨气”,为后文展开论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孟子的这三句话可以看作是他篇的纲,它贯穿于全文的始终。

  2、作品简介

  吴晗的《谈骨气》一文,是一篇以阐发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号召人民团结奋斗为主旨的具有鲜明战斗性的议论文。

  3、作者简介

  吴晗:(1909~1969年) 中国历史学家,教授、现代作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县苦竹塘村人。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27年秋考入杭州浙江大学。一年后浙江大学停办,考入上海吴淞的中国公学,颇受校长胡适赏识。1930年,经燕京大学教授顾颉刚介绍,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中日文编考部任馆员。1931年初,写成《胡应麟年谱》。时任教于国立北京大学的胡适因此举荐吴晗为国立清华大学史学系工读生,专攻明史。大学期间,吴晗写下四十多篇文章,其中《胡惟庸党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明代之农民》等文,颇受当时史学界名流青睐。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讲授明史课。主要著作有:《胡应麟年谱》、《江苏藏书家小史》、《十六世纪前期之中国与南洋》、《由僧钵到皇权》、《明太祖》、《历史的镜子》、《史事与人物》、《皇权与神权》、《读史札记》、《投枪集》、《海瑞的故事》、《灯下集》、《春天集》、《明史简述》、《朝鲜〈李朝实录〉中之中国史料》、《江浙藏书家史略》,传记《朱元璋传》,新编历史剧剧本《海瑞罢官》,杂文集《三家村札记》(合作),《吴晗文集》(4卷)等。

是的。

燕京大学的校址即北京大学主校园--燕园。1921年—1926年,曾为多座在华教会大学进行过设计的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年—1954年)接受聘请,为燕京大学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建筑群全部都采用了中国古典宫殿的式样。

燕京大学的东西轴线以玉泉山塔为对景,从校友门经石拱桥、华表(取自圆明园废墟),方院两侧是九开间的庑殿顶建筑穆楼和民主楼,正面是歇山顶的贝公楼(行政楼),两侧是宗教楼和图书馆,沿中轴线继续向东,一直到未名湖中的思义亭,湖畔还有博雅塔、临湖轩。

东部以未名湖为界,分为北部的男院和南部的女院。男院包括德、才、均、备4幢男生宿舍以及华氏体育馆。女院沿一条南北轴线,分布适楼、南北阁、女生宿舍和鲍氏体育馆。

扩展资料:

创立背景:

燕京大学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它本来是由华北地区的几所教会大学合并而成的,包括北京汇文大学、通州华北协和大学、北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分别由美国长老会、美以美会、美国女公会、公理会、英国伦敦会等合办,初期名为“北京大学”。

由于是不同的教会合办、不同的学校合并,所以起初管理非常混乱,一直没有满意的校长,直到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校长,才开始有了转变。司徒雷登是著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后来还成为美国驻华大使。他上任后,立即对学校进行了改革并把学校更名为燕京大学。

随后开始建设新校区,向社会各界募捐。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大学成为当时中国最美丽和有成就的大学。在教学思想上,该校不强调基督教教育,实行自由教学。从1929年起,正式设立了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总共有近20个系。它的毕业生主要活跃在中国的教育界、政界和宗教界。

-燕京大学

北京的图书馆有:

一、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筹建于1909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87年新馆落成,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

二、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已发展成为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前身为建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195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合并了原燕京大学图书馆;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原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改称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

三、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目标是建成研究型、数字化和开放文明的现代化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2年改建为清华学校,建立清华学校图书室;

1919年3月图书室独立馆舍(现老馆东部)落成,更名为清华学校图书馆;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1949年,更名为清华大学图书馆;1991年9月,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和国家教委拨款兴建的新馆落成,后被命名为“逸夫馆”。

四、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37年,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管理中心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北京中心均设于本馆,也是北京地区高等教育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枢纽和中国高等学校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收藏重点的图书馆。

截止2015年5月,人大图书馆有两座馆舍,总建筑面积56万多平方米,藏书总量350万册,各种数据库300多种,馆员150余人。

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建于 1952 年。截至2013年底,馆藏印刷型书刊资料累计已达2759万册。作为全国最大的航空航天专业图书馆,馆藏具有鲜明的航空航天及工程学科特色,有关航空航天科技报告以及工程领域等方面的文献收藏齐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是20世纪初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的大学,也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之一,创办于1919年,创始人司徒雷登长期担任校长、校务长,他将燕大的校训确定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1928年春,燕京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到1930年代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在国内外名声大震。

扩展资料

燕京大学原是美国教会在清朝晚期所创办的三座大学——北京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与通州协和大学合并而成。倡议合并始于1919年,并聘请在南京金陵神学院讲授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司徒雷登教授为校长。但是大学名称久议不决。

于是就延聘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以及吴雷川、胡适、傅增湘和王厚斋为议定校名的五人委员会。最后在诚静诒的建议下,才决定以“燕京大学”为新校名,并于1921年开始以早年的淑春园遗址为中心,兴建新校舍,1926年夏基本落成,正式迁校并由蔡元培题写了“燕京大学”四个大字,制匾悬在校门上。

—燕京大学

梁启超家被誉为一门三院士都是谁

梁家是文化界的传奇家族。在梁启超的教育下,九个子女个个皆是某一领域专家,在中国科学史乃至世界上流传着“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